浅议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707459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议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议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议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议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议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引言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的不断进步,不少建筑施工单位开始尝试对建筑工程进行信息化管理,并取得了不俗的效果。但是,与国际同行相比较,我国在这个方面还处于相对落后的境况因此,提高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既是相关各方研究的热门课题,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1.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所具有的优势1.1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水平在我国初步实现现代化且快速走向全面现代化的今天,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众所周知,较高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离不开有效地工程管理。就目前来看,传统的管理模式具有人力物力消耗大、工作强度大、管理效率低等难以克服的缺点,愈来愈不能满足现

2、代化建筑的施工管理需求。因此,为改变这个现状,就迫切要求将传统管理模式利用信息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以全新的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方式全面服务于建筑工程施工。也就是说,利用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具备的能够实时监控、全面监控、重点监控施工现场的优势,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不易察觉的质量问题,并提醒施工人员尽快予以完善,从而提高施工质量控制水平,促进建筑工程向前发展。1.2.优化管理结构的需求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是在多级参与、多人参与和多部门参与的情况下进行的,也就是政府建筑工程管理部门和施工单位管理机构全面参与。但是,如此众多的管理层级却收不到预想的管理效果,却将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化、低效化和无序化。究

3、其原因,就在于参与管理的部门机构过多,管理机构臃肿,且具体管理责任不明晰。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建筑管理机构的“瘦身”需求愈发迫切。那么,如何实现建筑管理机构的“精兵简政”呢?随着信息技术向建筑工程领域的全面渗透,就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契机。信息化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依赖于电子计算机技术的网络技术,可以实现管理信息的快速收集、传递和处理,使管理现场和管理中枢实现信息直达而无需通过中间环节,既能提高信息传递的质量,又能节约大量的人力,从而实现建筑工程管理机构的优化。1.3.提高管理效率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往往比较复杂,物料的选型与采购、施工现场的质

4、量管理和安全管理、施工后的工程评价和验收等均需要工程管理部门的全面参与。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管理部门通常使用“蹲点”的管理方法,也就是委派众多的管理人员实时跟踪管理建筑工程施工的每一个环节。虽说这个办法“听起来不错”,但具体操作起来却困难重重,抛开管理人员的精力是否能够实现“实时管理”不说,就是将各个管理人员获得的管理信息收集汇总到管理指挥部就是一个天大的难题,这个办法管理效率及其低下,其实就是“没办法的办法”。而信息化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利用自身的信息收集源头广、能够实现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监控(监管设

5、备是不需要“睡觉”的、只需操作人员轮班即可)、监管范围广且严密的优点,就可以很好地解决上文所述的难题,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2.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虽然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优点愈来愈被更多的人所熟知,也受到了建筑工程管理部门的日益重视。但纵观现在,由于人为和技术上的原因,我国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2.1.信息化管理理念比较薄弱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部门接触信息技术的时间并不长(改革开放的时间不过只有30余年),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并不充分,对信息技术所具有的优点也知之不详,这就导致了工程管理者信息化管理理念比较薄弱。理念决定方法

6、,意识决定行动。在管理者(尤其是上层管理者)缺乏足够信息化管理理念的情况下,其自然就不会重视管理信息化,也不会投入足够的资金和人力进行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改造。换句话说,管理者信息化管理理念的薄弱,是造成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程度不足的根源之一。2.2.缺乏国产的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软件虽然我国的信息技术发展十分迅速,但毕竟发展时间较短,起点也很低。因此,相对于国外先进的信息技术水平,我国还处于相当落后的境地。自然,这种落后也表现在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软件的开发上。就目前来看,我国在这方面还没有研发出一种可靠的、先进的管理软件系统,因此建筑行业普遍采用国外的同类管理软件。但是,使用国外软件系统也有很

7、多难以接受的缺点:一是购买价格昂贵,造成管理投资升高;二是购得的软件系统基本上不是最新最先进的软件系统(谁愿意把最好的东西拿出来卖呢?),而且系统的升级维护都需要依赖国外技术;最重要的是,国外开发的管理软件系统是基于本国具体情况的,因此很多方面并不适合我国国情。这种局面自然拖了我国建筑工程信息化的后腿。2.3.信息化发展不均衡据实而言,在我国东部尤其是东南沿海等发达地区,在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方面已经达到的相当高的水准,但在中西部地区,特别是相对偏远地区,在这方面甚至还没有起步,甚至有些地方连“信息化”这个字眼都一知半解,更遑论进行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了。而一个国家建

8、筑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靠的是整个国家全面的提升,而不是某一地区的提升。因此,信息化发展不均衡是我国全面的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工作中的一大硬伤。2.4.信息化政策落实不足这一现象在我国也十分突出。其实,中央政府对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工作是极为重视和支持的,近年来也出台了促进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发展的一系列政策。但很多建筑管理机构并没有认真的贯彻执行,而是将信息化建设停留在了口号和标语上。这种现象极大地阻碍了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的发展。3.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有效途径3.1.强化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意识首先,要组织管理者进行信息技术的学习,使之对信息技术具备的优势有一个透彻的了解,及时的转变旧有思维,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上来。此外,还要做好信息化管理的宣传工作,及时的纠正建筑工程相关人员信息化认知中存在的偏差,使之能够支持并参与到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