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论文滨湖稻茬大棚甜瓜宽高畦窄沟栽培试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论文滨湖稻茬大棚甜瓜宽高畦窄沟栽培试验.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滨湖稻茬大棚甜瓜宽高畦窄沟栽培试验 滨湖稻茬大棚甜瓜宽高畦窄沟栽培试验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滨湖稻茬大棚甜瓜宽高畦窄沟栽培试验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滨湖稻茬大棚甜瓜宽高畦窄沟栽培试验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 大棚甜瓜宽高畦窄沟栽培模式试验表明:宽高畦窄沟模式较传统种植模式大棚甜瓜产量、效益明显提高,且可明显减少烂瓜率。关键词 大棚甜瓜;宽高畦窄沟;滨湖涝
2、洼地中图分类号 S65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6-0040-01济宁市稻区属滨湖涝洼地,土质黏重板结,极不耐旱。大棚甜瓜常用高畦栽培模式为畦面宽6070cm,沟宽5060cm,单行栽培。由于栽培沟较宽且不便于覆盖地膜,沟内常出现裂纹,加速了水分的蒸发,瓜农被迫增加浇水次数,而所用水大部分为地上水,水温低,致使甜瓜生长前期地温低,甜瓜定植后缓苗慢;同时畦面窄不利于密植。为此,进行了宽高畦窄沟甜瓜栽培模式试验,旨在减少甜瓜生长前期浇水次数,提高地温,同时适当增加密度,使甜瓜早熟高产。1材料与方法1.1供试品种景甜208(黑龙江景丰公司提供)。1.2试验设计试验安
3、排在项目核心区2个甜瓜大棚内进行,大棚均南北向,跨度8m、高2m、长84m,占地面积约667m2,前茬作物为水稻,地力一致,土壤为水稻土,有机质2.2,速效氮70.0 mg/kg,速效磷55.0mg/kg,速效钾196mg/kg,pH值6.8。一大棚(A)采用改进的宽畦窄沟模式种植,畦面宽120cm、畦沟宽30cm、畦高25cm、边行畦面宽85cm;另一棚(B)采用传统高畦模式种植,畦面宽70cm、靠东边行畦面宽60cm、畦沟宽50cm、畦高25cm。甜瓜种植后,畦面覆地膜。2006年1月27日育苗,2月21日扣棚,2月28日定植,A棚高畦模式中间畦栽2行,大行宽90cm,小行宽60cm,两边
4、行各栽1行,B棚高畦模式由于畦面较窄,甜瓜子孙蔓瓜易伸到畦沟内易造成烂瓜,按等行距单行栽培。A模式和B模式均设5个密度处理:1.95万株/hm2、2.25万株/hm2、2.40万株/hm2、2.55万株/hm2、2.70万株/hm2。每个处理133.4m2,不设重复。各处理均按传统的整枝方式,主蔓3片叶摘心,留2条健壮子蔓,子蔓4片叶摘心,孙蔓1叶1心留1叶摘心。5月10日统计各处理区早期产量,6月20日拉秧统计不同模式处理的总产量和效益。2结果与分析2.1浇水次数对地温影响由表1可见,前期增加浇水次数明显影响地温,A模式各处理定植后50d浇水4次,10cm平均地温18.6,B模式各处理浇水6
5、次,10cm地温平均只有16.2,这是由于浇灌用地上水,春季水温较低,而A模式畦面宽地膜覆盖,水分蒸发少,甜瓜生长前期的浇水次数少。定植后90d,由于气温升高,水温也相对较高,浇水次数对地温影响不大。2.2不同高畦模式各处理植物学性状及产量效益由表2可见,A、B两种模式不同密度条件下,叶片数、侧枝数影响不大,通过观察,随种植密度升高,叶片大小和侧枝粗度有下降趋势,坐瓜率随密度增加略有下降,A模式条件下,2.40万株/hm2和2.55万株/hm2密度处理早期产量和总产量、效益最高,B模式以1.95万株/hm2密度处理产量高。3结论宽畦面地膜覆盖高畦窄沟模式,相对于普通模式产量、效益高,其原因可能
6、有以下几方面:甜瓜生长前期地面水分蒸发量,减少了前期浇水次数,增加了地温,甜瓜植株前期生长快提早成熟,延长了甜瓜生育期。甜瓜植株根系吸收面积宽畦面有利于甜瓜大行栽培,栽培适宜密度为2.402.55万株/hm2,比对照多4 5006 000株/hm2。吸收营养更加充足。窄畦面甜瓜坐瓜在沟内湿度大,易烂瓜,宽畦面甜瓜果实在畦面上明显减少烂瓜率。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
7、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
8、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9、,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