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津县“新源大道” 工程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711164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176 大小:5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新津县“新源大道” 工程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6页
四川新津县“新源大道” 工程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6页
四川新津县“新源大道” 工程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6页
四川新津县“新源大道” 工程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6页
四川新津县“新源大道” 工程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新津县“新源大道” 工程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新津县“新源大道” 工程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doc(1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源大道道路工程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征求意见稿)审核定稿: 四川九合安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2007年12月 日项目名称:新源大道道路工程建设项目委托单位:成都市新津县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评价单位: 四川九合安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负责人: 评价人员情况姓 名从事专业职称(学历)职责签名前 言四川省“新源大道” 属于省道S103大件路其中的一段,起于新津县花源镇,止于新津县入城处,接新津迎宾大道,该路不仅是新津县通往成都的主骨架道路,也是成都市南面重要的进出交通要道,同时还肩负着大件运输的重要任务,截止目前为止,已为全国各地运输了宝钢轧机、葛州坝船闸、岭澳核电站、三峡发电机组等数前台大

2、型设备,同时对四川经济的发展和腾飞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随着经济的发展,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交通压力,为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新津县县委、县政府决定决定对该路按一级公路标准进行加宽改造。本工程建设单位是成都市新津县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成都市公路规划勘察设计院为可行性研究单位,于2007年3月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并通过专家评审。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为设计单位,于2007年4月完成了该项目的工程一阶段施工图设计,并通过了专家评审。本项目属于扩建公路工程,线路全长7.4公里,共有桥梁设计标准按一级公路标准兼顾城市道路设计,设计速度60km/h,双向六车道,同时配套非机动车道,全长7.40

3、0公里,道路路幅全宽55米,设小桥3座;涵洞14道;平面交叉2处,工程项目:道路工程、桥梁工程、涵洞工程、雨水工程、污水工程、照明工程以及其它附属工程。新源大道根据成都市交通委员会“成交发(2007)292号”关于新源大道建设工程一阶段施工图设计的批复;新津县计划和经济局“新计经投函(2007)16号”关于新源大道建设工程项目的批复,经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勘察设计,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发改投资20031346号关于加强建设项目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四川省交通厅川交函200672号关于加强重点公路设计阶段安全性评价和建设阶段施安全性审查工作的通知,四川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4、川安监200426号关于加强2004年四川省重点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监督的通知、四川省安全生产监督理局川安监2003181号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的通知的精神,受成都市新津县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委托对工程进行安全预评价报告。此次:新源大道道路工程安全预评价,得到了新津市安监局、新津县交通局等部门的领导及有关部的大力关怀和指导,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第一章 概 述1.1评价目的公路安全性评价是针对公路行车安全进行的一个系统的评价程序,它将公路行车安全和降低交通事故引入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及设计工作中。

5、公路安全评价是公路建设、公路管理的基本程序。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安全性评价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达到减少交通事故,降低交通事故危害程度的目的。1.2评价依据1.2.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品管理条例。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3号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9)交通部令1999年第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上水下施工作业通航安全管理规定10)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令(2007)1号公

6、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1.2.2政府有关规定1)交通部颁发的(JTJ 076-95)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2)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技装字200377号关于印发安全预评价导则的通知;3)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4)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发改投资20031346号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5)四川省安全生产监督理局川安监2003181号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的通知。6)四川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川安监20042

7、6号关于加强2004年四川省重点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监督的通知7)四川省交通厅川交函72号四川省交通厅关于加强重点公路设计阶段安全性评价和建设阶段施工安全性审查工作的通知8)四川省发展计划委员会文件川计交2003139号四川省计委关于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1.2.3标淮、技术规范1)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D30-2004 2)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 3)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 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D60-2004 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6)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7)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8、GB50014-2006 8)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9)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J45-2006 10)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1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12)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JTG/TB05-2004)1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C B01-2003)14)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15)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91)16)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17)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18)民用爆破器材工厂设计安全规范(GB5008998)19)民用

9、爆破器材工厂设计安全规范20)公路筑养路机械操作规程21)安全帽(GB2811-1989)22)起重吊运指挥信号(GB5082-1985)23)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24)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1165183)25)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标准1.2.4业主单位提供的资料1)安全预评价委托书2)新源大道加宽改造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3)新源大道建设工程一阶段施工图设计 4)成都市交通委员会对新源大道建设工程一阶段施工图设计的批复5)新津县计划和经济局关于新源大道建设工程项目的批复1.3评价程序根据AQ8001-2007安全评价通则、AQ8002-2007安全预评价导则

10、,本次评价的程序如下图所示: 编制安全预评价报告做出评价结论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定性、定量评价选择评价方法划分评价单元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前期准备1.4预评价范围新源大道道路工程建设项目预评价范围为:新源公路DK18+000DK25+400标段内可行性研究阶段的路基、路面、桥涵、排水、照明工程安全和相应附属设施。 第二章 项目概况2.1项目简介本项目是新津县连接双流、成都的干道公路,起于双流县与新津县交界处新津县花源镇接规划的双流成牧大道,沿既有大件路由东北向西南前行,经花源、兴乐、花桥,止于大件路蔡湾收费站前约450米;桩号K18000K25400;设计标准按一级公路标准兼顾城市道路设

11、计,设计速度60km/h,双向六车道,同时配套非机动车道,全长7.400公里,道路路幅全宽55米,设小桥3座;涵洞14道;平面交叉2处,工程项目:道路工程、桥梁工程、涵洞工程、雨水工程、污水工程、照明工程以及其它附属工程。2.2工程建设规模2.2.1工程规模新源大道道路工程设计道路全长400公里,其中小桥3座,涵洞14道,平面交叉2处;道路沿线无大的河流,仅有三条排灌沟渠。设计内容包括道路工程、桥涵工程、雨水工程、照明工程以及其它附属工程。主要工程数量见下表主要工程数量表序号项 目 名 称单位工程量1路基挖方千立方米120.0962路基填方千立方米391.3093行车道沥青砼路面千立方米187

12、.364辅道沥青砼路面千立方米97.4795人行道彩砖路千立方米36.1806桥 梁大桥米/座7中桥米/座8小桥米/座73.12/39涵洞米/道595.3/1410交叉平面交叉处22.2.2工程投资平均每公里造价4723.1万元。2.3自然地理条件工区位于川西成都平原腹心地带,地形开阔平坦,地面标高473.00462.00米,总体地势由北至南逐渐降低。沿线乡村公路纵横交错,交通方便。本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植被茂盛。年平均气温140170C,极端最高气温380C,极端最低气温-4.80C,各月平均相对湿度在7084,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0,相对湿度最小在冬季。气象资料统计:多

13、年降雨量10001400mm,一般510月为丰水期,11月次年4月为枯水期。多年平均蒸发量800950m,以78月最大。雾一般出现在冬春季节,多发于凌晨,午后消失。2.4工程及水文、地质、条件2.4.1地层岩性工区位于川西成都平原腹地,道路沿线分布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堆积层(Q4ml),乡村道路、房舍等局部地段分布少量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1、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堆积层(Q4ml)上部主要为低液限粘土,褐灰褐黄色,稍湿,可塑状,厚度一般2.53.5m ,属级普通土,该层地表为0. 20. 4m厚的耕植土层。下部为卵石土,褐黄、褐灰色,湿饱和,稍密密实,石质成份主要为花岗石、灰岩

14、、石英岩等,圆次圆状,中等风化程度,粒径一般58cm不等,含量7590,隙间充填物为砂土,含量1025,其厚度一般1015m,属级硬土。卵石层顶部常分布有厚0.41.5m的透镜状粉砂层。2、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由砼、砂卵石、粘性土、砖头瓦块等杂物填筑、堆积而成,灰、灰黑色,干稍湿,结构不均。厚度一般0. 20. 5m,局部稍厚,属级普通土,主要分布于区内道路、房舍等地地表。3、白垩系上统灌口组(K2g)为紫红色粉砂质泥岩,局部夹砂岩透镜体,岩层受构造活动影响轻微,产状近于水平,无断裂发育,岩体较为完整。中薄层状,矿物成份主要为粘土矿物,质地软弱,抗风化力差,属软质岩。2.4.2地质构

15、造工区位于四川盆地弱活动断裂构造区西部边缘,地震活动微弱。龙门山断带之江灌县断裂于工区北西侧5575km通过,薄江新津隐伏断裂于工区南东侧约35km处通过,工区地震活动主要受外围地震影响,属基本稳定区。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区内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地震动反映谱特征周期为0.350.40S。抗震设防烈度为度。2.4.3水文地质条件区内覆盖层广泛分布,总厚度大于1218米。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堆积层中之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卵石土中,具微承压性。初见水位大多在卵石层顶面一带,地下水位埋深大于2.53.5米。场地地下水主要由大气降水及外围河水补给,并随之涨落。地下水位年最大变化幅度达1.5

16、2.5米。卵石层是主要含水层,富水性和透水性均较好,据有关水文试验资料,渗透系数K2030m/d。粘土透水性微弱,为相对隔水层。据区域水质分析资料:区内地表水(河、渠水)、地下水类型均属低矿化度、弱碱性重碳酸钙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可作为工程用水,经净化处理后可做为生活饮用水。2.4.4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公路沿线地形开阔平坦,第四系覆盖层广泛分布,具地表调查测绘,区内无特殊岩土分布。不良地质主要表现为道路桩号K18000K18100道路左侧河滩地分布松散亚粘土和粉砂,质地软弱,厚度约3.0m。2.5路线方案及主要控制点2.5.1路线走向路线起于双流县与新津县交界处新津县花源镇接规划的双流成牧

17、大道,沿既有大件路由东北向西南前行,经花源、兴乐、花桥,止于大件路蔡湾收费站前约450米;桩号K18000K25400。经过主要城镇有花源镇、兴乐镇、花桥镇。2.5.2主要控制点方案的主要控制点除路线起、止点外有:花源、兴乐、花桥。2.6工程技术标准本项目不仅具有过境公路的功能,而且兼有城市道路的功能,定位为一级公路兼顾城市道路。设计速度60km/h,双向六车道,同时配套非机动车道、路灯、污水管等市政工程,道路路幅全宽54.5米,即23m(人行道带)27m(辅道)24m(两侧带)233.75m(机动车道)4(中间带)。工程采用的主要技术指标如下表技术标淮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规范值采用值备 注1道

18、路等级一级公路一级公路双向六车道2设计速度km60603最小曲线半径一般m20025104极限m12525105不设超高m150015006最大纵坡62.957最小坡长m1501508凸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m200090009极限最小半径m140010凹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m1500350011极限最小半径m100012竖曲线最小长度m5063.3613路基宽度一般值m2354.5极限值m2014车道宽度m3.753.7515路面结构类型水泥、沥青砼路面沥青砼路面16汽车荷载公路-级公路-级加宽车道17桥涵宽度m与路基同宽54.518设计洪水频率桥涵、路基1/100桥涵、路基1/1002.7主

19、要工程概况2.7.1路基工程路基横断面本项目按一级公路兼顾城市道路。设计速度60km/h,双向六车道,同时配套非机动车道、路灯、污水管等市政工程,道路路幅全宽54.5米,即23m(人行道带)27m(辅道)24m(两侧带)233.75m(机动车道)4(中间带)。路拱横坡:主车道一般路段为2的双向横坡,辅道及人行道为2的反向横坡,中央分隔带及两侧分隔带为平坡。本路段道路曲线半径在25107950米之间,不设超高和加宽。本路段以低填和零填为主,路基边缘填方高度较小,路基填料均采用砂砾石;路基压实度采用重型击实标准。2.7.2路面工程面层类型,采用沥青砼路面,设计使用年限15年。1、路面组合设计1)加

20、宽新建部分:表面层采用中粒式密级配改性沥青混凝土(AC-16F);下面层采用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AC-25C);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砾石。2)大件路改建:在既有大件路的左侧先采用密级配沥青碎石(ATB-25)、沥混凝土(AC-16F)调平至单项横坡,然后在主线行车道路面范围内铺筑中粒式密级配改性沥青混凝土(AC-16F)。2、路面设计厚度1)主车道加宽改建部分:表面层:5cm厚中粒式密级配改性沥青混凝土(AC-16F)下面层:7cm厚粗粒式密级配改性沥青混凝土(AC-25c)基 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25cm厚水泥稳定碎砾石大件公路改建:面 层:5cm厚中

21、粒式密级配改性沥青混凝土(AC-16F)调平层:采用密级配沥碎石(ATB-25)或沥青混凝土(AC-16F)2)辅道表面层:4cm厚中粒式密级配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F)下面层:5cm厚粗粒式密级配改性沥青混凝土(AC-20c)基 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3)人行道面 层:6cm厚水泥混凝土彩色方砖基 层:15cm厚5水泥稳定碎石2.7.3桥梁、涵洞1、桥梁本项目设小桥3座、设计计算速度60km/h;设计荷载公路-级;设计洪水频率1/100;地震动峰加速度为0.1g,桥区地震基本烈度为度。1)K18015.2 桥梁全长33.04m;孔、跨213m。上部结构:

22、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空心板。下部结构:桥墩墩身,单排六柱式桥墩;桥墩基础,灌注桩基础;桥台台身,单排六柱式桥台;桥台基础,灌注桩基础。2)K20280.52 桥梁全长20.04m;孔、跨113m。上部结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空心板。下部结构:桥台台身,单排六柱式桥台;桥台基础,灌注桩基础。3)K24893.80 桥梁全长20.04m;孔、跨113m。上部结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空心板。下部结构:桥台台身,单排六柱式桥台;桥台基础,灌注桩基础。2、涵洞为满足路基路面排水灌溉需要,全线设涵洞595.3米/14道,均为钢筋砼盖板涵。2.7.4道路排水本项目属亚热带气候区,降雨充沛,降雨时间集中七、八、九三个

23、月,地表迳流丰富,地表水与地下水联系密切。区内河流小溪密布,沟渠纵横,地表水网十分发育。江安河、杨柳河为主要干流。良好的水网既是地下水的重要补给来源,又是地下水主要的排泄途径。本次道路排水设计全长7.4km,沿线有12处与涵洞交叉,其中10处设置倒虹吸管。本工程排水体制采用雨、污水管网分别自成体系。设计考虑雨水系统,污水只考虑横穿道路的预埋管。雨水管线沿道路两侧布置,雨水管道的布置考虑道路(包括人行道)路面及周边建筑雨水收集的便利性。本道路雨水管道布置于道路两侧辅道下,管道中心距路缘石2.5m,距道路中线19.75m,雨水共分8段排出,雨水最终排入桥的对应河流中、涵洞中规划道路雨水检查井。2.

24、7.5路线交叉全线共设置平面交叉36处,其中与主要道路平交2处(花源、花桥),与一般道路平交34处,根据平面交叉的设置间距要求及对主要交通流位置的调查,在花源镇、花桥镇两处设置交通信号管制的交叉口,允许车辆左转及掉头,全线按11.5公里设置一处调头区域,其余与一般道路的交叉,仅将平交道路与辅道顺接,加铺转角,让车辆通过辅道进、出主车道。2.7.6沿线设施全线按规范统一设置了包含主路与辅道的交通标志与地面标线。交通标志有指示、禁令、警告、指路标志;交通标线有指示、禁止、警告标线,轮廓标,平交口标线。交通标志按计算行车速度60km/h设计,采用双语标志。交通标志设置给使用者提供明确、准确、及时和足

25、够的信息,通过交通标志的引导,顺利、快捷、安全的抵达目的地,交通标志的平面布设与其它系统协调配合,做到完善、美观、适用。2.8筑路材料 本项目路基填料用量大,平原地区靠就近取土很难实施,只能靠沿途河道开采和购买。天然砂砾石:测区内砂卵石储量十分丰富,河床砂卵石自双流擦耳至新津县城,沿金马河、西河河漫滩或一级阶地,均可大量开采,各采集场地有公路或便道通往,交通条件方便;中粗砂:金马河河中砂砾偏细,级配较差,只宜做砂浆或低标号混凝土,工程所需中粗砂从广汉购买;碎石、卵石:卵石从河道中采集或购买,碎石由卵石轧制;钢材、沥青及水泥:钢材、沥青及木材均可在成都及新津等地采购,桥梁用水泥要求采用峨眉大厂水

26、泥,其余采用新津花源厂普通硅酸盐水泥。本项目与其他公路紧密衔接,沿线乡村公路纵横,筑路材料进场交通便利,以汽车运输为主。2.9公路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设计单位:营业执照注册号:资质:业务范围:施工单位:资质: 营业执照注册号:施工单位安全生产许可证:主要负责人许可范围:安全许可证号:监理单位: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注册资本金:主项资质等级:试验机检测机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注册资本金:资质等级:第三章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3.1不良水文条件的危险性分折3.1.1地表水拟建新源大道道路工程所经路段道路沿线无大的河流,仅有三条排灌沟渠。但区内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雨量充沛,雨季施工和人

27、工灌溉水渠对拟建公路有较大的影响,在桥梁修建时,河流汛期流量较大,河床及两岸覆盖层较厚,抗冲刷平均粒径偏小,抗冲刷能力较弱,如在汛期两岸坡存在严重冲刷并逐渐向后退却,将造成冲刷坡不稳定或垮塌,如若围堰的桩基施工中,围堰设计不苻和规范要求,使用的建筑材料中,夹有透水强的土料,易引起围堰渗水、透水严重时发生溃堤。3.1.2地下水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堆积层之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卵石土中,具微承压性。初见水位大多在卵石层顶面一带,地下水位埋深大于2.53.5米。场地地下水主要由大气降水及外围河水补给,并随之涨落。地下水位年最大变化幅度达1.52.5米。卵石层是主要含水层,富水性和透水性均较好

28、,据有关水文试验资料,渗透系数K2030m/d。粘土透水性微弱,为相对隔水层。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地表水和地下径流补给,向地势较低处排泄。地下水位夏高冬低,随季节变化明显,地下水位年变化幅度2-3m左右,场地卵石层的渗透系数K=20m/d。本工程沿线经过河、有小桥3座,沿线的路基工程都有穿过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在路基施工中,对渗出的地下水,如不采取措施,将会造成如下后果:1、集中导流措施,会引起施工场地长期结水、地面稀湿,造成人员行走打滑而跌倒致伤,泥土湿润影响填方压实质量和增大挡土墙的侧压。2、地下水的软化、浸泡、冲蚀、溶解等作用会加剧路基的失稳和坍塌。3、如若对地下水情况包括水量、水质不采

29、取超前预报,作好防涌水措施,一旦突然出现超出原水文预测涌水量,出现严重的大量夹以泥砂的突水,会造成人员撤离不及而引起的淹溺、路基坍塌、设备掩埋,停工和财产损失。3.2道路线形3.2.1平曲线1、车辆在平曲线道路上行驶时,将产生离心力,其离心力的大小与行车速度的平方成正比,而与曲线半径成反比。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汽车将产生横向倾复与侧向滑移。当行车速度大、曲线半径较小时,离心力很大,为了保持汽车运动时的力学平衡,这时曲线路段的横断面必须利用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横向摩擦阻力和设置超高来平衡离心力的作用,以确保汽车的安全行驶。在公路设计中,一般均应采用圆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但在受到地形、地物限制的情况

30、下,往往采用了“极限最小半径”,因为此时的车速与曲线半径、超高、横向力系数的平衡关系是处于接近极限范围,车辆在曲线上行驶时的稳定性、舒适性、安全性均较差,而这些地方往往又是视距不良地段,容易造成撞车或刹车翻车事故。2、在极限半径路段前后线性较好,可以较高车速行驶,到达曲线路段时减速不及,也极易造成行车事故。3、同向曲线之间插入长度不够的直线,称为短背曲线。此类曲线容易产生把直线和两端曲线看成反向弯曲的错觉,整个线性缺乏连续性,容易导致驾驶失误。反向曲线之间的直线过短,对于有超高、加宽的反向曲线,将不能实现反向变化的平稳过渡,行车也是不安全的。4、长直线段或在大半径曲线段上,往往驾驶员高速行驶。

31、在长直线段、大半径曲线段之后一旦出现小半径平曲线,操作方向盘来不及而造成事故。长直线路段还会使驾驶员行车单调乏味、分散注意力、增加疲劳感,降低反应能力,影响行车安全。产生行车危险主要有下述原因:1)曲线半径选择失当。2)由曲线几何特性确定的安全速度远低于车辆曲线前面路段上所行驶的速度。3)当驾驶人员接近曲线时,不能及时判断路的曲率或正确选择安全通过曲线的合适车速。4)曲线转向角过大。5)曲线路段抗滑能力低。6)平曲线半径是否能与实际车速相适应的问题非常重要。在改建工程中,由于充分利用老路,常常会忽视这个问题,改建后,道路交通条件得到了改善,实际行车速度增大,平曲线半径连同其超高,不能与离心力保

32、持相应的平衡,行车速度超过了允许的安全车速,以至于可能出现改建后事故反比改建前增加的情况。7)汽车在曲线上行驶,若曲线长度很短,则驾驶人员方向盘操作必须很快,离心加速度急剧变化,行车安全难以保证。在交角很小的情况下,即使曲线半径很大,驾驶员也会感到曲线很短,使方向盘操作失误,引发交通事故。8)驾驶员沿着公路线性为其制定的行驶轨迹前进,要不断地随线性变化而转动方向盘和换档操作,如果采用的平曲线半径不是均衡地、逐渐地变化,而是存在急变突变,驾驶员对前方的信息(曲率)反应不及,势必造成驾驶操作忙乱,导致事故发生。9)汽车在曲线上行驶时,前后轮的运动轨迹是不同的,前轴外轮行驶的转弯半径最大,而后轮内轮

33、转弯半径最小,此时汽车所占有的行车宽度较直线段上为大,因而需要加宽行车道,才能保证车辆安全行驶,对于小半径曲线,加宽值较大,若未采取划线方法将加宽的路面和路肩区分开来,超宽部分最容易被驾驶员利用作为超车车道、行车车道而造成安全事故。3.2.2长直线直线具有最短距离连接两控制点以及线性布设方便,容易施工等优点,但不易与地形、地物相协调,线性呆板,其应用常常受到限制。在长直线路段中,常由于纵坡过大、两侧过于空旷、或交通标志缺失、路面抗滑能力较差等原因引发交通事故。直线段过长会使驾驶员行车单调乏味、分散注意力、增加疲劳感,尾随车辆难以准确目测车距,估计车速,易造成车速过快而发生追尾事故。3.2.3纵

34、坡1、长、大纵坡对载重汽车行驶很不利,上坡会使车速减慢,妨碍后续的快速车辆,使超车需求增多,“强超”的可能性增大,安全性降低;长的下坡会使刹车过热、制动失灵,调档失控更容易发生交通事故,而下坡路程的事故发生频率明显高于上坡路段。2、位于城镇附近的公路,通常属于混合交通,机动车辆与非机动车辆或车辆与行人,在同一行车道上处于混行的交通状态,非机动车主要是自行车,其爬坡能力较低,制动性和稳定性也较差,人的爬坡更为有限,纵坡和坡长度若选择不当,它们往往成为行车的障碍,直接影响行车的连续性,极容易酿成各类交通事故。3、在平面线性比较顺直的路段,如果纵断面线形在短距离内反复出现凹凸时,就会出现线性被中断,

35、形成能看见近处和远处,但看不见中间凹处的线形,在这种情况下,驾驶员视觉上不放心,从而放慢车速,也不敢超车,这不但会降低道路车辆通行能力,还会引发后续车辆追尾撞车事故。4、公路在纵坡变更处均应设立竖曲线,当采用凹形竖曲线时,若凹形竖曲线半径太小,会出现以下问题:1)车辆沿凹形竖曲线行驶时,在重力方向受离心力作用而发生颠簸和引起弹簧负荷增加,半径越小作用越大,乘客心理上越难受。2)前车照射距离可能不满足行车视距要求。3)通过跨线桥时,净空高度可能妨碍视线,造成视距不足。4)凹竖曲线底部可能出现排水不畅,导致路面的附着系数降低,车辆会因制动性能降低,从而引发交通事故。5)当采用凸形竖曲线时,当变坡角

36、较大而竖曲线半径较小时,视距得不到保证;当变坡角较小且竖曲线长度也较小时,会发生行车“跳动”,这些都是行车不安全的因素。3.2.4视距车前的视野对车辆在公路上安全和有效地运行极为重要,速度和行车路线的选择,取决于驾驶员要能看清前方道路及其周围的瞬时环境,并有足够的视距,以便高度准确地预测道路的线位方向、纵坡,选择车道和避让其它车辆及路上障碍物,在紧急状态时能及时停车和避开危险。因此足够的视距和清晰的视野,是保证安全行车最重要的因素。1、道路平曲线内侧存在影响驾驶员视野的障碍物,如树木、建筑物、及停留在路肩上车辆等,都会造成停车视距不够,以至于反应滞后,不能及时地减速、停车,避让其它车辆和障碍物

37、,最终酿成交通事故。因为小客车、货车的停车视距与货车下坡的停车视距各不相同,应根据道路的交通组成作出相应的选择。2、停车视距是对具有适当能力和警觉的驾驶员在平常情况下进行紧急停车的条件下所制定的,当驾驶员进行复杂的或及时的判断时、或当信息难以感觉时、或当需要进行于意外的或不同寻常的操纵运行时,仅仅满足停车视距是不够的,停车视距所用的驾驶员反应时间为2.5秒,但在复杂情况下发觉识别、判断、操纵所需时间为1015秒,因而需要提供更长的视距(识别视距)才能保证安全停车和避让。在公路平面交叉口,由于两个方向的交通重叠加在一切,因而交通量增高,一部分汽车要在交叉口转弯,它会使后随的直线方向行驶的汽车发生

38、困难,在路段缺少信号装置的情况下,转弯车辆的突然出现时,直线前行车辆的驾驶员往往因识别视距不足判断迟缓,操控忙乱而引发撞车事故。3.2.5居民城镇区路线作为城乡结合部,混合交通量大的集散公路,由于公路两侧发展商业建设,导致街道化情况严重,变成了交通堵塞的“瓶颈”路段,不但增加城镇内部交通拥挤、交通事故和空气污染,而且对行人和非机动车辆交通安全不利。3.3 路基、路面危害分析3.3.1横断面1、当沿线横断面宽度发生变化,如车道数改变或路肩宽度发生变化时,通常会引起通行能力的突变,从而导致交通拥挤和交通秩序混乱,容易出现交通事故。由于横断面的变化,需要相应改变路段的设计速度,由于相邻路段的速度不一

39、致,为保证交通安全,路段之间则应设置过渡段,此时如果变更的位置选择不当,不能使驾驶人员能够明显判断路况发生改变,需要对行车速度进行调整,往往容易发生交通事故。2、路侧余宽是公路建筑界限一侧的侧向宽度,是保证公路行车安全的必要技术条件,如果在此宽度内存在迫使车辆向内移的障碍物,如标志杆、电杆、行道树等,或者由于它们的存在;限制了驾驶员的行车视距,将直接威胁行车安全。3、路肩除了保证车道等主要结构的稳定外,还用于提供发生故障的临时停车、行人和自行车通行、提供道路侧向余宽的功能,当路肩宽度不足时,故障车辆、行人、自行车势必占用部分行车道,从而影响正常车辆行驶,极易发生擦碰和撞车事故,甚至危及行人安全

40、。4、公路用地范围,是保证停车路侧安全的要要条件,许多交通事故都曾发生车辆驶下或翻下边坡发生碰撞,如果路侧有足够的净宽,是可以避免碰撞事故的发生或减轻事故的危害程度的。当公路路侧安全净区宽度得不到满足,且公路路侧有悬崖、深谷、深谷等的路段,若不按规定设置路侧护栏,一旦车辆驶出路外,将会引发车毁人亡恶性事故。3.3.2排水设施1、路面排水主要是排出路面路肩范围内的大气降水,使之不在路面积水形成水膜,高速行驶的车辆会使水膜雾化和飞溅,迷雾遮挡驾驶员视线,增加行车事故,水膜会大大降低路面抗滑性,增加行车危险。但路面排出的水,如果对路基边坡造成冲刷,将威胁路基的稳定,降低路面的使用寿命。2、地下水位高

41、的路段或在丰水季节地下水位上升较高的路段,路基湿度将增大,如二灰砾石基层由于级配不当出现的不均质,造成强弱承载能力的差异,或者地下水排水系统欠完善,渗沟的不透水封层;或滤织物遭到破坏,地下水严重冲刷基层,导致路面的承载能力下降,所有这些将可能造成路面出现不同程度的龟裂、坑槽、塌陷,直接威胁交通安全。3.3.3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过程中易于产生的缺陷。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过程中可能由于路面设计、材料选择、施工组织、设备选型、配备数量、设备运用、设备故障、质量控制等原因造成路面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或者道路的局部产生缺陷,参看表41,这些缺陷有些可以通过返修加以弥补,有些缺陷可能成为道路的永久缺陷,施工

42、完成后将无法弥补。表41 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过程中造成的缺陷缺陷的现象缺陷产生的原因1摊铺厚度过厚或过薄1)基础高程达不到标准或平整度不好。2)纵坡摊铺基准高程设置不准。3)摊铺机自动调平装置故障。4)摊铺后没有及时检查摊铺厚度。5)碾压后没有及时测量高程。2平整度不好,呈规则的波浪型1)沥青混合料设计不合理,造成施工中不易摊铺,不易碾压。2)摊铺机振捣梁冲程、频率选择不当。3)开始碾压温度过高,使混合料产生推移。4)振动压路机使用振幅过大,振动频率选择不当。3平整度不好,局部不平1)基础平整度不好。2)沥青混合料设计不合理,造成施工中不易摊铺,不易碾压。3)沥青混合料拌和均匀性不好,摊铺、碾

43、压后使路面出现不平。4)自卸车装车时混合料离析,造成摊铺的均匀性不好。5)自卸车卸料时撞击摊铺机,使摊铺机的均匀性不好。6)摊铺时混合料各处温度不均匀。7)摊铺机预热不好,混合料粘结在熨平板上。8)摊铺机铺筑宽度过大,造成混合料离析,造成摊铺的均匀性不好。9)摊铺机起步、停车造成不平。10)调平基准平整度不好。11)摊铺机自动调平装置控制失灵或产生错误信号。12)开始碾压温度过高,使混合料产生推移。13)压路机配套不合理。14)压路机错轴方法不对。15)压路机漏压。16)压路机洒水装置失灵,混合料粘结在碾压轮上。17)压路机停车换向位置选择不当。18)压路机起步、停车、转向过猛。19)压路机在

44、没有完全冷却的路面停车。4接缝平整度不好1)沥青混合料摊铺虚厚控制不好。2)人工整平不好。3)碾压操作不当。5路面开裂1)粗集料粒径过大,超过铺层厚度的极限。2)沥青混合料设计不好,易于开裂。3)自卸车装车或摊铺机摊铺时沥青混合料发生离析。4)沥青混合料摊铺温度低。5)沥青混合料碾压温度低。6)压路机起步、停车、转向过猛。6接缝松散、开裂1)沥青混合料温度低。2)接缝前旧茬没切齐。3)接缝处混合料不足。4)碾压操作不当。7表面混合料不均匀1)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间不足,使拌和不均匀。2)自卸车装车时离析。3)摊铺机摊铺时离析。8局部泛油1)沥青混合料设计不合理。2)沥青混合料拌和不均匀。3)沥青混合料生产时温度过高或控制不稳定。9压实不足1)基础密实度不够。2)沥青混合料设计不好,施工性能不好。3)沥青混合料拌和质量不好,施工性能不好。4)沥青混合料拌和出厂温度低。5)自卸车保温不好,运输途中混合料冷却。6)沥青混合料摊铺温度低。7)压路机配备不足,压路机操作不正确。8)压路机压实遍数不够。9)沥青混合料初压、复压温度低。10)环境温度低。11)碾压后没有及时测量压实度。3.3.4沥青路面损坏现象和原因1、道路损坏现象道路使用一段时间后,受到汽车车轮的碾压,承受风吹、日晒、雨淋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路面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损坏,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