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填埋厂20t方案.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711257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3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垃圾填埋厂20t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垃圾填埋厂20t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垃圾填埋厂20t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垃圾填埋厂20t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垃圾填埋厂20t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垃圾填埋厂20t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垃圾填埋厂20t方案.doc(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黑龙江省建三江分局红河农场20吨/日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设 计 方 案北方设计研究院二0一0年十一月工程概况一、工程名称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二、工程规模设计处理垃圾量20吨/日,属类填埋场三、处理工艺卫生填埋法处理生活垃圾四、工程内容项目总占地面积31.3亩,填埋库容7.5万方,服务年限8年,劳动定员14人。工程内容主要包括防渗工程、渗滤液收集工程、雨水排放工程、填埋气导排工程、道路系统和综合办公楼、称重计量、供电供水等附属建筑物设计等。四、工程投资工程总造价:464.79万元。其中:工程费用:359.04万元 工程其他费用:80.76万元 工程预备费用:21.99万元 铺底流动资金:3

2、万元目 录1 工艺设计11.1 编制依据11.2 编制范围及原则11.3 填埋场库容21.4 场地整平设计31.5 分区工程41.6 填埋区防渗系统41.7 渗滤液收集系统61.8 渗滤液产生量71.9 调节池容积设计81.10 填埋气导排系统91.11 填埋作业91.12 填埋场作业设备的选择121.13 环境保护与监测141.14 劳动定员182 总图与辅助工程192.1 总平面布置192.2 竖向布置192.3 道路交通系统202.4 保卫及绿化202.5 建、构筑物名称一览表213 建筑设计213.1 建筑设计概况213.2 墙体213.3 采光设计223.4 门窗223.5 外装修2

3、23.6 内装修223.7 防水、防潮工程233.8 防火、防烟设计233.9 节能设计233.10 耐久年限233.11 其它234 结构设计244.1 建筑结构方案244.2 结构材料245 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265.1 采暖部分265.2 通风部分266 电气系统设计266.1 供电电源及供电负荷266.2 电能计量276.3 电机启动及保护286.4 设备选型286.5 电缆敷设286.6 室外供电线路及照明286.7 全厂的防雷、防静电及接地296.8 通讯297 给水排水设计297.1 给水部分297.2 排水部分307.3 管材及接口318 消防319 节能3210 安全卫生33

4、11 项目建设预期工期3412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3412.1 投资估算3412.2 资金筹措与资金使用计划3513 结论及建议3613.1 结论3614.2 建议36附表:1、投资估算表附图:1、总平面布置图2、封场平面布置图1 工艺设计1.1 编制依据(1)招标文件(2)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3)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规范(CJJ113-2007)(4)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5)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2001)(6)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要求(GB/T 18772-2002 )(7)城市生

5、活垃圾产量计算及预测方法(GJ/T 106-1999)(8)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9)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1.2 编制范围及原则(1)编制范围本工程设计范围为生活垃圾处理工程设计,工程设计年8年,设计规模: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量20吨/日。工程主要内容为为:主体工程:渗滤液收集系统、防渗设施、填埋气体导排系统、公路系统等。辅助工程:称重计量站、综合办公楼、供水系统、供电系统等。(2)编制原则1)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要求及环境保护标准和技术规范,从保护城市大气、

6、土壤、地下水资源出发,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达到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2)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合理选择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位置;3)根据当地生活条件、垃圾成分及自然条件,选择技术可靠、 经济合理的处理方案;4)在经济合理的前提下,选择成熟和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使处理厂实现现代化管理,保障处理厂安全、稳定运行。5)坚持城市生活垃圾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的原则。1.3 填埋场库容本填埋场属于平原型填埋场。垃圾车沿进场道路、场内引道进入填埋区底部。由库底最低标高-1.5m(相对)开始填起,等填到与周围地面同高是,即0m标高(相对)时,开始以1:3.0的坡度开始收坡,每填高5米设3米宽平台,等填到标高为1

7、0.0m时,以7%的坡度收坡至最终封场。最终填埋标高为11.0m(相对)。库区占地面积为11568m2。总库容按四棱台体积公式:V=h(S1+S2)/3计算。从而可求得各阶段库容,见下表。总库容为7.5万m3,覆盖土所占容积为1.5万m3(覆土量按库容的20%计算),可填埋的垃圾总量为6.0万t(考虑到后期垃圾自然沉降,垃圾经压实和腐熟后的密度按1.0t/m3计),按日处理垃圾20吨计算,可使用约8年,满足建设要求。填埋区各阶段库容序号标高S1(m2)S2(m2)库容1-1.5m0.0m1080095761.53万m320.0m5.0 m1156859524.30万m335.0 m11.0m5

8、95201.63万m3总库容7.46万m3填埋库区的总库容约7.5万m3,按总容量分类,此填埋场的建设规模属IV类填埋场。1.4 场地整平设计根据场区的防渗要求,需要进行竖向整平和横向整平,竖向整平是考虑到场区防渗处理需要建设锚固平台,以有利于膜的铺设。按照现有地形整平后设置锚固平台,还有填埋作业道路的需要,在通往填埋库区底部设计临时道路。横向整平是为了便于渗滤液的收集、导排以及填埋区内部雨水的收集导排,根据本填埋场的实际地形,对场底部要进行进一步的整平,以用来满足填埋工艺的需要。以导渗盲沟为控制轴线,向导渗盲沟两侧整平,整平坡度2.0%,形成填埋场场底后,在填埋区内再挖掘导渗盲沟。(1)如果

9、填埋区域底部存有积水,场底开挖前,先将积水排走,清除存在的植被和表土,并用非表层土回填压实;(2)纵坡:场地纵向坡度以满足渗滤液收集管道的正常坡度为宜。本方案设计取为1.5%;(3)横坡:横坡是以渗滤液盲沟为主控制线,坡向盲沟,坡度2.0%。1.5 分区工程一般填埋区分区方式有垂直分区和水平分区。水平分区是指将填埋库区在平面内分成几个区域,分别填埋。由于本项目占地面积较小,因此不进行水平分区。垂直分区主要是通过锚固平台来实现,在锚固高度用土实施中间覆盖,减少降雨进入垃圾体内,从而减少渗滤液产生量。同时在填埋作业路边设计排水沟,用来导排雨水,减少渗滤液的产生量,排水沟将收集的雨水最终排出场外。1

10、.6 填埋区防渗系统1.6.1 防渗方式填埋场的防渗处理包含垂直防渗和水平防渗两种方式。垂直防渗是指防渗层竖向布置,防止垃圾渗滤液向周围渗透污染地下水;水平防渗是指防渗层水平方向布置,防止垃圾渗滤液向下渗透污染地下水。目前水平防渗已成为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填埋防渗方式,也是我国垃圾填埋防渗的发展趋势。根据填埋场渗滤液收集系统、防渗系统和保护层、过滤层的不同组合,人工防渗系统一般可分为单层衬层防渗系统、单复合衬层防渗系统、双衬层防渗系统和双复合衬层防渗系统。1.6.2 防渗方案确定根据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填埋场人工合成衬里的防渗系统应采用复合衬里防渗系统,位于地下水贫乏地区的防渗系统也可

11、采用单层衬里防渗系统,在特殊地质和环境要求非常高的地区,库区底部应采用双层衬里防渗系统。由于本场区不属地下水贫乏区,且没有特别的环境要求,因此,选择的防渗方案为规范要求的单层复合衬里防渗系统。其结构如下:(1)库区底部复合衬里结构及材料见下图和下表:库区底部复合衬里结构图库区底部复合衬里防渗材料要求表序号防渗结构名称采用材料厚度1土工织物层300g/m2织制土工布/2渗滤液导流层砾石、卵石、渣石等,渗透系数10-3cm/s0.3m3膜上保护层600g/m2无纺布/4HDPE土工膜聚乙烯土工膜1.5mm5膜下保护层渗透系数小于1.0X10-7cm/s的压实粘土750mm6基础层场区剥离表层土后的

12、自然层,夯实/(2)库区边坡复合衬里结构及材料见下图和下表:库区边坡复合衬里结构图库区边坡复合衬里防渗材料要求表序号防渗结构名称采用材料厚度1膜上保护层600g/m2无纺布/2HDPE土工膜聚乙烯土工膜1.5mm3膜下保护层渗透系数小于1.0X10-7cm/s的压实粘土0.75m4基础层场区剥离表层土后的自然层,夯实/1.7 渗滤液收集系统渗滤液收集系统主要包括渗滤液导流层、导渗支盲沟、导渗主盲沟和渗滤液收集设施等。在填埋区底部防渗层上铺设一层粒径为16-32mm级配卵石作为导流层,并以2%的坡度倾向收集管路。导渗支盲沟负责收集渗滤液至导渗主盲沟。导渗支盲沟断面为梯形,上底宽1000mm,下底

13、宽800mm,深600mm,其中填充2040mm卵石,并用150g/m2织制土工布包裹。导渗主盲沟负责渗滤液的最终排放,将渗滤液从场区内排往渗滤液调节池。导渗主盲沟断面为梯形,上底宽1600mm,下底宽1000mm,深600mm,其中铺设Dn250mm的HDPE穿孔花管,由导流层形成盲沟断面,并用150g/m2织制土工布包裹。渗滤液导渗主盲沟内HDPE管经由重力自流入填埋区南侧的渗滤液收集井,再泵入调节池,池体做防腐防渗处理。 1.8 渗滤液产生量填埋场的渗滤液产生量采用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设计指南中的预测模型进行预测,其计算公式为:Q=CIA10-3其中:Q渗滤液量(m3/d), I平均降

14、雨强度(mm/d), A集水面积(m2) C雨量转为渗滤液的比例。该值因土质、地形、垃圾、种类、填埋方式而异。本工程取0.35。项目所在地地区降雨资料如下:年平均降雨量按550mm计;渗滤液收集面积为10800平米。填埋场渗滤液的平均产生量为:年平均降雨量为550mm时:渗滤液量0.35(550365)1080010-35.7m3/d由于本工程产生渗滤液较少,因此渗滤液采用回灌填埋场的方式处理,剩余部分由罐车运至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渗滤液产量一般在6、7、8月雨季较多,考虑到丰水年及其它未见因素,本填埋场按渗滤液处理量按10 m3/d设计。1.9 调节池容积设计根据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

15、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与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国内外填埋场运行经验和设计经验,填埋场渗滤液调节池容量计算步骤如下:首先根据多年逐月降雨量计算出每个月的渗滤液产生量,然后扣除当月的处理量,最后计算出最大累积余量即为渗滤液调节池最低调节容量。按年平均降雨量550mm,六、七、八三个月降雨量占63%计,其他月份降雨量少,产生渗滤液小于渗滤液日处理规模。因此,渗滤液调节池最低调节容量为六、七、八三个月产生的渗滤液量,再扣除三个月(92天)处理渗滤液量,即:调节池最小容积: 0.355500.631080010-3-1092390m3经计算调节池最小容积为400m3,考虑不可预见因素,渗滤液调节池有效容

16、积确定为400m3。渗滤液调节池设在填埋场的西南侧,池体全部做防腐防渗层,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并加盖。渗滤液调节池尺寸: 16m10m3.0m(有效水深2.5米),有效池容为400m3,可满足其运行过程中渗滤液的调节要求。1.10 填埋气导排系统由于本工程垃圾填埋量较小,填埋气生成量较小,平均填埋高度仅5.6米,所以本工程仅在库区中部设置两座导气石笼,产生的填埋气体直接由导气石笼放空。导气石笼中设有HDPE穿孔导气管,底部与渗滤液导排层相连,导气管除导气外,还兼有排水的作用,导气石笼始终保持高出垃圾填埋上表面1m。1.11 填埋作业根据垃圾卫生填埋工艺要求,垃圾填埋采用分区、分单元填埋。由于本

17、项目占地面积较小,因此设计时不考虑水平分区,运行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区。为了方便填埋作业,有利于渗滤液收集,先对填埋一个分区进行填埋作业,随着填埋该分区的不断运行,可根据实际情况开始对其他分区的使用。经压实的垃圾要进行日覆盖,填埋作业单元完成后要进行中间覆盖,达到最终填埋标高后进行终场覆盖。由于垃圾场规模较小,采用履带式推土机进行压实。填埋场垃圾填埋工艺见下图:填埋场垃圾填埋工艺流程图1.13.1填埋单元划分填埋作业实行单元分层作业,按先后次序循环进行,每单元大小一般以一日一层作业量计算。按垃圾日产量约20t左右,压实密度按0.8t/m3计算,1.0m为单元体高,宽度按推土机机23倍作业宽度

18、敷设,则平均每日填埋单元体尺寸大致为LBH6.4m4.0m1.0m。填埋单元划分为近似矩形网格,每层垃圾约厚1.0m,分3个碾压小层,垃圾填埋采用分层压实方法进行操作,每填0.3m垃圾即进行压实,并碾压3次。经推土机推铺、压实后,每层约1.0m,压实密度控制在0.8t/m3以上,最后进行日覆盖。填埋第二单体时,一边紧靠已填的第一单体外,边坡控制在1:5。 垃圾作业面及覆土面推成12%的斜面以利排水,填埋完成后垃圾堆体的坡面总坡度为1:3,水平顶面的坡度5%。填埋场还需对填埋区进行不定期的喷药,以消毒、灭虫,减少和杜绝蚊蝇、昆虫的孳生。1.13.2覆盖措施综合考虑操作工艺、材料来源及设备作业的可

19、靠性等因素,本填埋场的覆盖措施如下:(1)日覆盖措施日覆盖是填埋垃圾的最后一环,作业单元的垃圾裸露时间不能超过24小时,每天垃圾填埋作业完成后,应及时进行日覆盖,日覆盖采用1.0mm土工膜,可以节约覆盖用土量,降低运行成本,增大有效库容。终场边坡控制在1:3。(2)中间覆盖措施考虑到工程适宜性和覆盖层暴露时间较长,设计每个填埋单元达到分层高度后进行中间覆盖。中间覆盖采用压实粘土覆盖,厚度为40cm,可有效减少雨水的入渗。(3)最终覆盖封场顶面坡度为5%,控制最高封场覆盖层顶标高不超过11.0m(相对标高)。填埋场最终覆盖采用HDPE膜覆盖结构。终期覆盖结构由下至上分别为垃圾层、排气层、膜下保护

20、层、HDPE膜、排水层、植被层。排气层应采用粗粒或多孔材料,厚为30cm,膜下保护层为30cm厚粘土;HDPE膜选用1.0mm厚;排水层应采用土工复合排水网,且与库区排水沟相连;植被层采用营养土,厚度为0.5m。封场后的场顶可种植草皮、花卉等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浅根植物。待填埋场内有机物完全分解稳定(封场后约需15-20年)经有关部门监测确认后,场顶也可规划用做体育、娱乐等设施用地。 1.12 填埋场作业设备的选择垃圾填埋场填埋作业机械主要为垃圾压实机、推土机和覆盖土运输车辆。填埋作业机械的配备要根据作业机械的能力和垃圾处理规模设置,并考虑一定的机械使用率和完好率。(1)推土机推土机一般用于短距

21、离搬运或推铺填埋场区内的垃圾,推土机具有履带式牵引,因此,在填埋作业时可以爬上陡坡,也可以不在平坦的表面进行移动。这一功能,是其他填埋设备所不具备的,并使其在填埋场日常运行操作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推土机主要用于填埋场推铺、压实进场垃圾,也用于垃圾日覆盖以及按需要修筑或挖沟,对填埋场来说,推土机必不可少。推土机也可以在拖运抛锚的、陷入泥潭或出故障的运输车辆时发挥作用。根据垃圾日处理规模,本设计选用的摊铺设备是1台履带式推土机。(2)压实机卫生填埋场用压实机的主要作用是铺展和压实垃圾,也可用于表层土的覆盖。但最重要的是达到最大的压实效果。由于本工程日处理规模较小,可通过摊铺薄层垃圾,并采用推土机

22、压实的方式达到较好压实效果,因此本工程不购置垃圾压实机。(3)取土及喷药和洒水设备由于本工程需洒水面积较小,为防止蚊蝇、昆虫的孳生和减少场区扬尘,垃圾填埋场采用潜污泵洒水,人工喷雾器喷药。(4)挖掘机根据填埋作业每日覆土制度的需要,填埋场须配备挖土、装土和运土的设备和车辆,主要有挖掘机、装载机和自卸汽车。这些设备同时还可用于场区道路的维护和库区场地的平整等。挖掘机在填埋场主要用于挖掘各种基坑、排水沟、管道沟、电缆沟、灌溉渠道沟、壕沟、拆除旧建筑物,也可用来完成堆砌、采掘和装载等作业。装载机用装载铲斗将垃圾直接从一处运至另一处。由于本工程日处理规模较小,占地面积较小,上述工程量不大,在遇到上述工

23、程时可通过社会补充方式的一解决,本工只购置自卸汽车一辆,不购置挖掘机和装载机。所需机械设备见下表: 填埋作业主要设备、器材明细表序号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及技术能力单位数量产地1履带式推土机T80台1国产2自卸汽车5T辆1国产3电子磅3m7m,20t台1国产1.13 环境保护与监测1.13.1大气污染控制(1)垃圾堆体产生的废气由于本工程垃圾填埋量较小,填埋气生成量较小,产生的填埋气体直接由导气石笼放空。当填埋气体产生量较大时可采用火炬焚烧方式防止会对周围环境的影响。(2)恶臭防治填埋场填埋时严格执行分单元逐日覆土填埋,可以有效地控制恶臭物质的扩散。同时在填埋场四周设置绿化隔离带,绿化隔离带宽10米

24、,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调节池加盖可以防止臭气扩散。(4)粉尘控制 进场公路和场区通道等区域实施定期洒水措施,以防止粉尘对周围的影响,对填埋场作业区通过分单元逐日覆土填埋来控制粉尘扩散。1.13.2水污染控制(1)清污分流措施 清水(主要为雨水径流)和污水(垃圾渗滤液)各自形成独立的排出系统,分别进行控制。进入已开始填埋分区的降水,经管道和水泵提升至渗滤液调节池;进入未填埋分区的降水可以直接排放,达到清污分流的目的。雨水排场外沟渠,垃圾渗滤液汇同生活污水排入污水调节池。(2)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填埋场场底及边坡均按标准采用可靠的人工防渗层,防止污染地下水。(3)进入调节池的渗滤液,采用回灌处理,

25、剩余部分运至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后使之达到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污染控制标准中的排放标准,然后排入天然排水沟内。1.13.3 噪声污染控制所有的设备全部选用符合环保要求的低噪声设备,在选择填埋作业机械设备时,注意对设备噪声技术指标的要求,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防护林带的设置也具有吸尘降噪的作用。1.13.4卫生环境污染控制为保证填埋场及周边区域的环境卫生免受污染,采取以下措施:(1)填埋作业采取“当日填埋、当日覆盖”的方式,避免填埋垃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2)为防止填埋场成为蚊蝇和病菌的孳生地,除每日进行垃圾覆盖外,还定期对垃圾作业面及管理区、运输车辆、渗滤液调节池邻近地区进行药物喷洒。(3

26、)填埋场内注意环境卫生维护,加强填场填埋作业管理,定期喷洒药物杀虫剂,防止鼠害虫害。及时清除低洼地带的积滞污水及散落的垃圾。(4)绿化带不但能美化环境,吸收粉尘、臭气,净化空气,而且还能吸收噪音,防止水土流失。所以除在场区周边设置绿化带外,在管理区、填埋场道路两侧等地也应进行绿化。同时,对填埋场已封场的部分,要及时做好绿化。(5)防护网为防止填埋场垃圾散落飞扬,在填埋场作业区四周安设防护网,防护网高2.5米。1.13.5 环境影响分析通过制定以上环保措施,并加强管理,切实贯彻执行,本项目的实施对环境影响可以达到以下效果:(1)水环境。各项雨污分流措施可以避免带出垃圾中的有害物质污染地表水,填埋

27、区的雨水不会对周围地表水造成污染;渗滤液处理达标后排放,对水环境影响甚微;在实施水平防渗措施、地下水导排措施、渗滤液回灌技术,及时覆土、绿化并对水环境定期监测等防治措施后,垃圾渗滤液对地下水环境不会造成明显影响。(2)空气环境。通过采取以上环保措施,拟建工程场界NH3、H2S及臭气浓度满足国家相关标准。(3)噪声环境。填埋场运行后,各场界噪声预测值均可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类标准。(4)生物及生态环境。运营期间对周围景观影响程度较大,封场后影响较小。对其余生物及生态环境影响不大。(5)环境效益。垃圾填埋场建成后,不仅消纳了城市生活垃圾,还消减了排入污水厂

28、的污染物质,减轻了对水环境的污染负荷,使地表水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而且有效的改善了整个本地的环境状况,提高了城市卫生水平,保护本地水源以及保证水体功能方面,均有良好的环境效益。1.13.6 环境监测仪器及监测内容垃圾处理设施运行管理涉及很多方面,环境监测是运行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它是填埋场规范化运行管理的重要标志。环境监测是垃圾处理设施运行状况的评价等级,环境监测内容涉及到大气、地下水、污水、渗滤液、噪声、沼气等所有环境因子及各项污染物,可全面反映环境状况。通过环境监测可以发现运行管理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垃圾处理设施环境监测项目必须按照标准要求定期分次进行。根据本工程所处的地理环境和特点

29、,可由现有的监测部门负责环境管理和监测。现阶段应立即着手进行场区环境本底值的监测调查工作。昌黎县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依据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标准执行。1)为监控防渗系统的防渗效果,在填埋库区四周设置了本底监测井1座、污染监测井2座和污染扩散监测井2座。监测井的平均孔深为20m。2)在填埋场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场内部和下风向布设各设1个监测点,主要监测H2S、NH3、甲硫醇、恶臭,每季各测1次。1.13.7 跟踪维护与跟踪监测(1)在填埋场封场后,要设专人维护有关设施,处理有关问题;(2)在封场后1015年内,要继续对场内大气、地下水、土壤及噪声进行本地监测,当监测结果表明填埋场已稳定无害

30、后,宣告并公示监测结果。1.14 劳动定员1.14.1 工作制度填埋场实行一班制,生产天数为365天,职工工作时间为8小时,实行国家法定休息日。1.14.2 人员编制填埋场的人员包括:生产工人、技术管理人员和其它勤杂人员。按建设2001101号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中规定类填埋场劳动定员30人,该垃圾填埋场的人员编制14人,其中直接生产人员为7人,辅助生产人员5人,管理人员2人。填埋场的人员编制情况见下表。劳动定员表人员分工管理人员生产工人辅助工人总计场长11办公室11技术人员22门卫兼计量作业22填埋作业55机修11后勤22合计275142 总图与辅助工程2.1 总平面布置

31、2.1.1功能分区布置原则:布局合理紧凑,分区明确,功能合理、节约用地,节省投资。该本场区用地范围内地形平坦,总平面布置将全场共分为两个区:1)办公管理区;2)垃圾填埋区。办公管理区:是由工作站、深井泵房、调节池、门卫及地磅房组成。位于场区的南部,是全场的组织和管理中心。 垃圾填埋区:填埋区位于北部,是场区的主要区域,场区的一切设施都是因它而设立。2.1.2 平面定位建筑物以外墙皮计,地下构筑物以内壁计。场区平面布置符合上述原则。道路交通畅通,符合消防安全要求。2.2 竖向布置竖向设计结合地形条件,采用尽量减少土方量的原则,合理设计,同时结合50年一遇最高洪水位进行综合考虑设计的以保证场区的雨

32、水及洪水来临时的安全。总计场地平整挖方15268立方米,填方1000立方米。垃圾填埋区场地雨水通过排水沟收集,有组织的排出场外。办公管理区和污水处理区场地雨水通过场内设计坡度散排。2.3 道路交通系统2.3.1 出入口设置垃圾填埋场设一个出入口朝向南侧现有道路。2.3.2 道路系统垃圾车辆由场区入口进入后,依次进行地磅站称重、安全检查、倾倒垃圾,交通线路通畅,各工序不产生交叉干扰。2.3.3 道路结构由于场内道路距离较短,地磅占用路面宽度相对较宽,因此道路采用10.5米宽泥结碎石路面。2.4 保卫及绿化2.4.1 保卫在场区的南侧设置大门一座,设有警卫值班室,由专业保安人员负责保卫。填埋区周围

33、内围墙采用高2.0米砖砌围墙,长482米;管理区周围采用铁艺围墙,长108米。2.4.2 绿化在场区四周设置10米宽绿化隔离带、管理区与填埋作业区之间也设置绿化隔离带,使填埋区对管理区和外界的影响减小到最小,同时起到美化场内环境的作用。因垃圾填埋场的性质决定,在垃圾封场之前绿化主要集中在办公管理区和垃圾填埋区的周边地区,通过绿化和美化可建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公园,提高人们的生活品味。2.5 建、构筑物名称一览表总图编号名称备注1门卫兼地磅房2工作站3深井泵房4渗滤液调节池3 建筑设计3.1 建筑设计概况该垃圾处理场工程各建筑物见一览表。建筑物层数主要为一层。结构型式主要为砌体结构。建筑物一览表名

34、称长(m)宽(m)层高(m)面积()层数工作站20.57.73.0157.851门卫兼地磅房5.75.03.028.51深井泵房5.05.03.025.013.2 墙体厂区内建筑物外围护结构采用保温、节能、环保材料,具体如下:(1) 框架结构墙体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外墙250厚,内墙200厚。标高0.200以下均砌200高MU10烧结非粘土实心砖,M7.5混合砂浆;0.200以上采用M5混合砂浆砌筑加气混凝土砌块。(2)砖混结构墙体采用烧结非粘土多孔砖,外墙370厚,内墙240厚。0.000以下部分采用M10水泥砂浆,MU10烧结非粘土实心砖;0.000以上采用M7.5混合砂浆,MU10烧结非

35、粘土多孔砖。3.3 采光设计设计中在平面布局中使各房间尽量利用自然光,外窗尽可能增大开窗面积,采光不足时采用人工照明。照明灯具采用高效节能灯具。3.4 门窗(1)本工程内外门窗立框均居墙中。(2)外窗采用塑钢中空玻璃窗,外门采用塑钢中空玻璃门、钢木大门,配电室门采用乙级防火门。单独设置的变配电间采用丙级防火门。各建筑物内门主要选用夹板门。(3)底层外门窗均作防盗处理,防护网材料及花饰甲方自定。3.5 外装修在单体建筑的造型设计中考虑整个厂区的建筑风格统一,力求建筑造型简洁、大方。外墙面主要为外墙涂料。3.6 内装修(1)地面主要有:耐酸环氧砂浆地面、自流平地面、细石混凝土地面、水泥砂浆地面、地

36、砖地面等。(2)内墙面及顶棚主要为白色内墙涂料。(3)踢脚主要为水泥砂浆、地砖踢脚。3.7 防水、防潮工程(1)屋面防水:屋面防水等级为III级。(2)一般部位采用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防水层(用于有饮用水部位的防水材料必须符合有关卫生标准)。各种缝的防水采用埋入式橡胶止水带。设地漏的房间地面向地漏找坡i=0.5%,地漏周围1000范围坡度变为1%.地漏铁蓖不得高出楼地面。(3)穿过其他有防水要求房间的立管均应做防水套管, 套管高出地面300,防水密封膏密封。3.8 防火、防烟设计每个单体建筑为一个防火分区。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3.9 节能设计砖混结构外墙采用370厚烧结非粘土多孔砖,框架结构外墙

37、采用25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综合办公楼、门卫外墙贴80厚苯板;外窗采用白色塑钢框88系列中空玻璃(6+12+6)推拉窗;屋面保温材料采用100厚挤塑聚苯板。3.10 耐久年限根据国标GB500682008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厂区所有建筑物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3.11 其它(1) 建筑物四周设散水(台阶,坡道处除外),宽度800。(2) 凡是建筑物外墙挑檐.雨篷及钢筋混凝土板下均抹1:0.3:3水泥石灰膏砂浆15厚, 喷白色外墙涂料两道。4 结构设计4.1 建筑结构方案(1)建、构筑物概况及结构形式一览表建(构)筑物名称结构层数结构高度 (m)结构形式地下地上地下地上主体基础工作站13

38、.0砌体结构条形基础门卫兼地磅房13.0砌体结构条形基础深井泵房13.0砌体结构条形基础渗滤液调节池-2.80.2钢筋砼水池筏板4.2 结构材料(1)结构材料钢筋:采用热轧钢筋HPB235,HRB335。钢筋强度标准值应具有不小于95%的保证率。钢板采用Q235B型,焊条E43XX型。(2)混凝土强度等级 砌体结构:梁C25,基础C30。框架结构:基础C30,梁、板、柱C25。水池(含地上水池)采用C30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S8。所有水池砼抗冻等级为F200。设备基础采用砼C20。填料C15填充用焦渣混凝土。水池一般按缝距不大于20m(地面式)或者30m(地下式)设置温度伸缩缝,对因工艺要求和

39、结构型式限制不能设伸缩缝的超长结构,采用掺和膨胀型防水剂补偿砼收缩,并适当加强水平配筋。池体伸缩缝处采用橡胶止水带,聚氨脂材料嵌缝。(3)承重墙、填充墙:砌体结构承重墙地下部分采用MU10烧结非粘土实心砖,M10水泥砂浆砌筑。地上部分采用MU10烧结非粘土多孔砖,M7.5混合砂浆砌筑。框架填充墙地下部分采用M10水泥砂浆砌MU7.5烧结非粘土实心砖,地上部分采用M5混合砂浆砌加气砼砌块。(4)结构计算1)对建筑物考虑竖向荷载、风荷载作用,对建筑物进行了整体结构计算,能够满足承载力要求,框架结构满足柱轴压比等抗震的相关构造要求。2) 对地基进行地基承载力验算。3)对钢筋混凝土水池的侧壁和底板、框

40、架梁、现浇梁板、框架柱等结构构件,结构设计按照结构实际受荷过程,分施工阶段、使用阶段最不利荷载组合,对结构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承载力、稳定、变形、裂缝宽度等方面的计算和验算,并遵循有关设计规范和设计标准。(5)池体保温:由于冬季气候寒冷较低,对处理效率影响较大,同时为保护构筑物池壁,设计时考虑在室外水池外池壁设置必要的保温材料保温。5 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5.1 采暖部分(1) 由于现场没有市政热力管网及其他可供利用的热源,本工程采用电暖气采暖。采暖设计包括办公室、值班室、控制室、卫生间、深井泵房。(2)室内设计参数名 称室内设计温度()办公室、值班室、控制室夏季26/冬季1

41、8卫生间冬季16浴室冬季25深井泵房冬季105.2 通风部分(1)主要房间通风换气量房间名称换气次数(次/h)卫生间、浴室10配电室8(2)卫生间、配电室安装排气扇,进行全室换气。6 电气系统设计6.1 供电电源及供电负荷根据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2001第五章第三十八条,本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厂工程供电负荷等级为三级。用电设备的电压等级为380/220V。配电室附近设一台杆上式变压器SM11-50/10KV,变压器低压侧引出380/220V低压电源至厂区低压配电室。全厂的电气计算负荷为:有功计算负荷 Pjs=38.8kW无功计算负荷 Qjs=29.1kVar补偿容量: 15.5

42、kVar视在计算负荷 Sjs=42.3kVA本工程装机容量为 60kW其中动力 55kW 照明 5.0kW总需要容量 48.5kW其中动力 43.5kW 照明 5.0kW自然平均功率因数: 0.78补偿后功率因数: 0.96变压器选择: 50kVA(一台)变压器负载率: 0.85管理区设一台杆上式变压器SM11-50/10KV(变压器负载率0.85),从填埋场外架空引入10kV电源至杆上式变压器高压侧,由变压器低压侧引出380/220V低压电源至总厂配电室。6.2 电能计量在配电室低压柜内设三相电表,用于电能计算。6.3 电机启动及保护各构、建筑物电源均由配电室引来,在各构、建筑物的低压配电室

43、电源进线处设配电室或总电源配电箱,由总电源箱以电缆或塑铜线向各分配电箱或设备供电,配电箱中选用国内外优质断路器、接触器、热继电器。所有电机采用直接启动方式。6.4 设备选型变压器选用SM11系列节能型油浸式变压器,SM11-50/10/0.4一台。低压配电装置选用GGD2型两面,动力选用XL-21型2面、照明配电箱选用PZ30型3台;室内照明导线选用BV-450/750型,室外干线电缆选用YJV22-0.6/1.0kV。6.5 电缆敷设厂区内采用电缆直敷设方式,车间内采用电缆穿钢管敷设。6.6 室外供电线路及照明厂内各建、构筑物的380/220V电源线路均由配电室以直埋电缆放射式引至各建、构筑

44、物电源箱。厂区内设道路照明,主要道路路灯高3.5米,钢杆,配置1x150W金属卤钨灯,在配电室采用时钟控制。,并在每个灯处设短路保护和接地。各建筑物照明电源电压均为380/220V,电源引自建筑物内配电箱,办公室照度均为300LX,由配电箱至灯具的导线穿钢管或PVC管暗敷设,办公楼采用荧光灯并加装符合国家能耗标准的节能型电子镇流器、电容补偿。6.7 全厂的防雷、防静电及接地办公楼等建筑物按三类防雷设防。屋顶设避雷带作为防直击雷的接闪器,利用结构柱内主筋做引下线,利用人工接地极作接地装置。为防止雷电波的侵入,高压及低压电源以电缆沿电缆沟敷设、直埋敷设形式进出建筑物;相关金属构件在入户处就近与接地装置相连。各建筑物电源进线处加设浪涌保护器。本工程低压配电系统采用TN-C-S系统;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各建筑物电源进线重复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姆;各建筑物电源进线处加设浪涌保护器。全厂设备采用保护接地系统,电气设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