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县海罗岭钽铌矿综合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712546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4.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城县海罗岭钽铌矿综合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石城县海罗岭钽铌矿综合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石城县海罗岭钽铌矿综合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石城县海罗岭钽铌矿综合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石城县海罗岭钽铌矿综合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石城县海罗岭钽铌矿综合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城县海罗岭钽铌矿综合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 建设项目概况1.1 建设项目地点及相关背景(1)建设地点海罗岭钽铌矿区位于赣州市石城县100方向,直距10km处的武夷山区,隶属石城县琴江镇沔坊村管辖,地理坐标:东径11623341162346,北纬261844261853,西距石城县城约7.8km。石城县至沔坊村有乡村水泥公路,来往矿区有简便矿山公路,经县城连接国道及高速公路。选矿厂及尾矿库位于矿区直距10km的琴江镇坝口村,距县城6.5km,选矿厂地理坐标:东径11620531162116,北纬262143262201。新建尾矿库址位于现有的石城县钽铌矿尾矿库西南方向库尾的一条支沟,在沟口筑坝形成库容。(2) 相关背景石城县海罗岭钽铌

2、矿区东西为闽赣两省交界,露采矿体出露于海拔640-780米,位于侵蚀基准面之上。矿体两面基本祼露,一面倾状于岩层之下,是一个典型的山坡矿床,很适宜露天开采。矿区82年开始建设,后开采了1号矿体,采出一断面呈倒拂形露采场,长70米左右,平均宽30米,垂深12米,采出约6千吨矿石,后因市场低迷,于83年停产至今。近年来,钽铌应用越来越广泛。国际、国内市场对钽的需求量不断增长。开发钽铌矿及伴生稀有金属,与中航国际的战略规划与业务发展契合度高,符合其稀有金属有色金属资源战略储备和贸易业务发展的纵深规划目标,且该项目建设有利于加快欠发达的石城县革命老区建设,拉动当地经济发展。为此,赣州市中航稀有金属矿产

3、有限责任公司拟投资6127万元建设石城县海罗岭钽铌矿综合开发项目。本项目采选规模为9万t/a,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选厂采用“磨矿+重磁联合选矿”工艺提取钽铌精矿,粗钾钠长石及细钾钠长石等产品。2008年11月,赣州市中航稀有金属矿产有限责任公司委托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赣南地质调查大队编制完成了江西省石城县海罗岭钽铌矿区640米标高以上资源储量核实报告;2009年3月委托河北邯邢矿冶设计院有限公司编制完成了石城县钽铌矿海罗岭钽铌矿区露天开采初步设计;2011年8月委托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编制完成了江西省石城县海罗岭钽铌矿综合开发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根据以上设计方案的有关内容,矿区4个

4、拐点坐标为:X2911886、Y20442817;X2911827、Y20442988;X2911636、Y20443013;X2911610、Y20442686;开采深度+730m+640m。根据江西省石城县海罗岭铌钽矿区640米标高以上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保有资源储量(122b+333)为1429059吨。 本新建工程设计采矿规模为9万吨/年,选矿规模为9万吨/年。矿山开采采矿方式为露天开采,采矿方法为组合台阶采矿法,开采深度自730m至640m标高;新建选厂采用“磨矿+重联合选矿”工艺处理矿石提取钽铌精矿,粗钾钠长石及细钾钠长石等产品。本项目选厂年产钽铌精矿6.1t/a、粗钾钠长石5.17

5、万t/a、细钾钠长石3.09万t/a以及废石0.74万t/a。矿山设计服务年限为12年。1.2 建设工程概况(1)主要建设内容本项目建设工程主要由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和环保工程组成。主要建设内容有:采矿工业场地、选矿工业场地、供电设施、尾矿库设施、采场废石场、生活管理区等组成。其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见表11。表11 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项目组成主要建设内容主要环境问题主体工程采矿工业场地根据矿山地形地质条件及矿石赋存条件,主要开采标高640m以上、标高720m以下矿体,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开采境界面积约5.9hm2,矿山服务年限为12年。噪声、粉尘、采场淋溶水、生活污水、废气选矿工

6、业场地由原矿仓、破碎、筛分、磨重、磁选各厂房、配电室和化验室等组成。噪声、粉尘、选矿废水、生活污水、放射性污染辅助工程尾矿库为山谷型尾矿库,位于老石城县钽铌矿尾矿库西南方向库尾的一条支沟,距选矿厂270m,占地面积60亩,总库容30.55万方,有效库容24.44万方。固废、尾矿库溢流水采场废石场位于采场南侧,长约230m,宽约200m,面积约0.046km3。废石场库容为78.1万m3。按照本项目采场开采初步设计书相关内容,露天境界内总废石量为75万m3,废石场库容满足剩余服务年限要求。矿山废石部分用于矿山修路,余下就近倒入废石场。废石场下游设置淋溶水沉淀池。废石场淋溶水、扬尘、垮坝风险炸药库

7、布置在矿区东侧山谷中,场地三面环山,周边500m范围内没有居民集中居住区,最大炸药贮存量为3t,雷管0.3万发,实行双人双锁管理,记录规范、完整;防雷击、防火设施齐全。炸药库占地面积约670m2。爆炸风险公用工程生活管理区位于选矿工业场地东南侧,主要为矿工临时办公、生活、娱乐的场所。生活废水、生活垃圾给排水场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和采场淋溶水。选厂废水主要为选矿生产废水、机修洗车废水、尾矿库溢流水和生活污水。各类废水部分回用于生产用水、部分外排。采场给水主要来源于里庄溪,选厂给水主要来源于琴江和各类回用水。生产废水、噪声供配电系统矿区供电从石城铁矿已有10KV高压架引一高压线入矿区变压器;选厂供电

8、由石城供电局至选厂附近,本项目设配电房,选用三相双绕组自冷式有载调压变压器2台,容量为16mVA,电压等级为:35l0kV。噪声矿山运输矿山运输主要为矿石从采场至选厂的运输,采用公路汽车运输。矿区内道路为普通的级碎石路面,出矿区采用当地已有的水泥路。选用额定载重量为10t的自卸式汽车。噪声、扬尘环保工程水土保持与环境护坡、档土墙、覆盖、绿化、排水沟、洒水设施等。废气处理采场采用喷洒水湿式作业;选厂布设洒水降尘系统,车间选用袋式除尘器。废水处理采场废石场沉淀池:位于废石场下端,场地雨季产生淋溶水经过沉淀池沉淀后部分回用于生产用水,其余外排。沉淀池容积约200m3。尾矿库回水池:位于尾矿库下端,尾

9、矿库溢流水进入回水澄清池后,经澄清后部分回用,回水池设计有效容积约500m3。事故池:位于尾矿浆输送池下端,主要用于接纳事故时排放的尾矿浆,事故池容积约500m3。固废处理尾矿堆于尾矿库。废石堆于废石场。噪声治理 空压机房隔声、厂房隔声 (2) 生产工艺采矿工艺项目采矿采用露天开采方式;矿床中段开采顺序为自上而下分台阶开采。台阶沿着矿体走向延伸。剥离台阶向顶帮扩展,采矿台阶向底帮或沿着矿体走向扩展;矿山采用公路汽车开拓运输方案。矿石内部运输由自卸汽车运至堆矿场,外部运输则由承包给社会车辆经外部公路运至选矿厂。废石直接用自卸汽车运至排土场排弃堆放。本项目采矿工艺流程及污染源分布如图1-1所示。铲

10、装钻孔爆破表土、岩石剥离矿床运输进选矿厂固体废物噪声排放源废气排放源 图例:图1-1 矿山开采工艺流程及污染源分布图选矿工艺选矿的主要工艺流程选矿采用“磨矿+重磁联合选矿”工艺,最终得到的产品为钽铌精矿、粗钾钠长石、细钾钠长石。采场采出矿石用汽车运至选厂矿仓内。原矿经给矿后再洗矿脱去原生矿泥,其中-0.2mm部分进原生泥车间处理。洗后矿石经三段一闭路破碎,最终碎矿产品为-12mm。碎矿产品由胶带运输机送至粉矿仓。粉矿仓内矿石经给矿机送入一段磨矿,一段磨矿用棒磨机经高频振动细筛构成闭路,磨矿产品粒度为0.320mm,磨矿产品脱铁后进入螺旋分级机分级,其返砂进入一段粗粒级选别系统,产出钽铌精矿和尾

11、矿,溢流经脱去-0.038mm粒级后单独入选,产出钽铌精矿和尾矿,-0.038mm粒级进入次生细泥系统。一段选别中矿进入二段磨矿,二段磨矿产品粒度为-0.150mm。二段磨矿产品脱铁后再分级产出-0.15+0.038mm、-0.0380mm两个粒级,-0.15+0.038mm物料进入二段细粒选别系统,产出钽铌精矿和尾矿,-0.0380mm粒级进入次生细泥系统。一段选别尾矿经高频筛隔粗、脱铁再经旋流器分级脱除-0.038mm部分后进入脱水系统,产出钾钠长石,经螺旋分级机分析、返砂过滤产出粗粒长石粉;所有溢流合并经旋流器浓缩、过滤产出细粒长石粉。次生细泥系统-0.0380mm物料经浓密机脱水后进铺

12、布溜槽、摇床选别,产出钽铌精矿和尾矿。选矿厂最终产出钽铌精矿,高、低品位,粗、细钾钠长石粉。本项目选矿工艺流程及污染源分布图见图12。磁选除铁磁选除铁图1-2 选矿生产工艺流程及排污图(3)生产规模项目设计采矿规模为9万吨/年,选矿规模为9万吨/年。矿山设计服务年限为12年。(4)建设周期本项目施工基建时间13个月。(5)投资概况项目估算总投资为6127万元,其中环保投资981.2万元,占总投资的16.01%。本项目工程环保投资主要包括污水处理、废气处理、固体废物处置、噪声防治、水土保持、生态恢复与土地复垦、环境监测等。(6)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12 。表12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项

13、目单 位指 标备 注矿山设计规模t/d 300达产年104t/a9达产年矿石量万t110.5矿石体重t/m32.64总平均采剥比t/t2.03矿石损失率%3矿石贫化率%5矿石硬度系数15-22矿石松散系数1.63选矿处理能力t/d 300达产年104t/a9达产年钽铌精矿产量t/a6.1粗钾钠长石万t/a5.17细钾钠长石万t/a3.09选矿回收率(TaNB)2O5%45LiO2%90精矿品位%65职工人数人220生产班制d/班/a300/3/8投资总额万元6127年销售收入万元9732税金万元/a567投资回收期年3.5含建设期1年1.3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和规划环评的相符性1.3.1与法

14、律法规、政策符合性 (1)本项目为钽铌矿采选建设项目,采选矿设计规模为9万t/a,矿山采用露天开采的方式;选矿采用“磨矿+重磁联合选矿”工艺,最终得到的产品为钽铌精矿、粗钾钠长石、细钾钠长石。对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本项目不属于鼓励类和限制类项目,为允许类项目,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2)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符合性分析本矿区不处在依法划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文物古迹所在地、地质遗迹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地质灾害危险区、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脆弱区等区域内,不属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中规定的禁止和限

15、制矿产资源开发范围。因此,本项目矿山开发符合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规定要求。(3)钽铌矿的开采加工是投资适度,效益好,见效快,环保节能的投资优选项目,既满足赣州市实现可持续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宏观战略发展目标的要求。微观上又符合发展赣州市的深度加工,提高企业技术素质和经营效果的投资发展原则。同时,上述产品的开发,符合国家行业技术发展政策,是国家鼓励发展的高附加值、环保节能的产品。项目符合我国关于矿产业依托高新技术向高附加值深加工、环保又节能的战略转变政策;符合国家“三高一优”的产业发展方向。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的要求。1.3.2与所在矿区总体规划协调性根

16、据江西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中,以市场为导向、结构调整为主线、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促进工业化进程,鼓励开采铜、金、银、钽、铌、铅、锌、钴、锰、铁等矿产,形成在国内外市场具有竞争优势的矿业体系,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投资开发省内钽铌矿;江西省赣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及赣州市矿产资源特点、开发条件,确定鼓励开采矿种15种:铅、锌、铜、铁、环保煤、钽、铌、高岭土、水泥用石灰岩、盐、硫铁矿、硅质原料矿产(石英岩、粉石英) 麦饭石、滑石、透闪石;石城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

17、8-2015)中钽铌矿同样属于鼓励开采矿种,并且为主要开采矿种,关系该县的经济发展。由此可见,本项目的建设符合江西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要求,亦符合赣州市以及石城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要求。1.3.3 与区域环境功能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项目区域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矿区地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标准、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类标准、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上述标准已得到赣州市环境保护局确认。从预测结果来看,本项目的建设不会改变区域地表水体、地下水、环境空气和声环境的功能要求,项目建设与区域环境功能区划相协调。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1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江西省核工业地

18、质局测试研究中心于2012年7月27日至8月2日、2013年3月5日至11日对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质量现状进行监测。(1)大气环境现状监测结果表明,监测点处的NO2 、CO、TSP、PM10日平均浓值度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要求。(2)地表水环境现状通过对项目区域地表水体里庄溪、琴江各监测断面的水质分析可知,监测断面处的pH、CODcr、BOD5、NH3-N、Cu、Cr(六价)、Pb、Zn、As、Mn和Be等现状浓度均小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值,矿区周边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良好。(3)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结果表明,选厂所在区域内地下水中p

19、H、硫酸盐、高锰酸盐指数、Cu、Zn、Pb、Cr6+、As以及采场所在区域内地下水中Cd、Cr6+、As、Pb、Cu、Fe、Mn等指标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标准要求。(4)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表明,项目采场及选厂四周边界及边界外声环境敏感点柳家庄、塘子岭、坝口村、沔坊村的噪声监测点处的昼、夜间噪声平均值均小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值,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5)土壤环境现状监测结果表明,评价区域内的土壤中Cu、Pb、Zn、As、Cr的现状监测值均小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二级标准值的有关要求,区域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良好。(6

20、)生态环境现状项目所在区域是一个农、林业复合生态系统,土壤类型以红壤和水稻土为主。区域植被类型主要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评价范围内未发现珍稀濒危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分布,也无当地特有野生植物及古树名木分布,项目建设不涉及各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需要特殊保护的敏感目标。(7)辐射环境质量现状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测试研究中心于2011年11月26日至28日对项目所在区域的辐射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监测。根据对评价区域大气、水体、土壤的监测结果,区域内环境未受到放射性废物的辐射污染,环境质量较好。2.2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93)、(HJ/

21、T2.4-1995)、(HJ2.2-2008)要求,并根据拟建项目的排污特征、污染物排放量及项目所在地的环境区划要求,确定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范围如下:(1)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范围本项目采场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评价范围为采场排水汇入里庄溪处上游500m至下游2.5km处共3km范围;选厂及尾矿库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评价范围为选场废水经小溪流入琴江河处上游500m至下游2.5km处共3km范围。 (2)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本项目生态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评价范围:采场:为矿山开采境界范围及其各种工业场地所影响的区域,并向外延伸约1km,总面积约3.6km2。选场:为

22、选矿各种工业场地所影响的区域,并向外延伸约1km,总面积约4.8km2。尾矿库:尾矿库区域及边界外延1km,总面积约3.3km2。(3)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二级。评价范围为为采、选工业场地周围200m、矿山道路中心线两侧200m以内以及周边环境敏感点。(4)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本项目大气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范围为以工业场地为中心的周边2.0km范围,运输公路两侧200m范围。(5)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确定本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6)风险评价工作等级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评价范围为炸药库附近500m区域以及尾矿库下游500

23、m。(7)辐射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本项目辐射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以矿区为中心,半径5km的范围内。3 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3.1污染物产生及排放、处理情况(一)废水本项目废水污染源主要有采场淋溶水、采场生活污水、尾矿库溢流水和选场生活污水等。采场淋溶水产生量为159.6m3/d,废水经过设置的沉淀池收集处理后部分用于场地的降尘洒水等,其余外排入里庄溪。采场生活污水产生量为8.5m3/d,污水经MBR处理装置处理达标后排入采场附近里庄溪最终汇入琴江。因废水产生量很小,且水质简单,对矿区周围水环境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正常工况下,选厂产生的钽铌精矿、粗细钾钠长石精矿及尾矿经浓缩脱水后,废水

24、返回循环水池,回用于生产,尾矿浆和经化粪池预处理后的生活污水一起排入尾矿库经沉淀、曝气和澄清,除尾矿截留和渗漏外,部分回用,剩余以尾矿库溢流水形式进入石灰中和絮凝池处理达标后经专用管道排入琴江。尾矿库溢流水排放量为41.9m3/d。 事故情况下,主要指尾矿浆输送管道破裂导致尾矿外泄或回水设施出现故障,导致尾矿库溢流水外排,以及雨季或暴雨时,为确保尾矿坝安全,降低尾矿库水位而采取的泄洪措施,导致废水外排。本次评价主要针对事故情况下重选尾矿输送系统事故,尾矿废水未经尾矿库沉淀处理全部直接外排时对地表水体的影响。事故情况下,尾矿废水排放量为123.5m3/d。本项目废水主要污染物排放及变化情况见表3

25、1。表31项目废主要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汇总表污染物名称单位产生量排放量消减量废气废气总量t/a92.1545.78386.371露采爆破烟尘t/a3.813.810选矿粉尘t/a88.3441.97386.371废水废水总量万m3/a7.64384.23113.4127其中:采场淋溶水(按365天/年计)万m3/a5.82542.41273.4127采场生活污水(按300天/年计)万m3/a0.2550.2550选矿废水万m3/a4.446进入尾矿库尾矿库溢流水(按360天/年计)万m3/a1.50841.50840选厂生活污水万m3/a0.9936进入尾矿库SSt/a62.791.1426

26、1.648CODCrt/a2.441.241.2BOD5t/a0.3190.03080.2882NH3-Nt/a0.0810.03660.0444Cukg/a0.310.310Pb kg/a1.251.250Znkg/a3.363.360Mnkg/a170.01516.985固废固体废物总量万t/a17.343317.34330尾矿万t/a0.740.740废石万t/a16.616.60生活垃圾t/a33330根据预测结果可知:在正常工况下尾矿库溢流水外排以及事故情况下尾矿浆泄露直接外排均对琴江水质CODcr、Zn、Cu、Pb、Mn、Be浓度影响很小,地表水浓度指标均远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27、38382002)类标准值,各污染指标对琴江污染贡献率很小,表明建设项目对周围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但事故排放时,尾矿浆直接外排对下游地表水体的悬浮物浓度影响较大,长时间排放会导致河床抬高,河道淤积,对下游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因此需坚决杜绝尾矿直接外排,发现事故排放后,立即停止生产直至修复完善,建设项目应当加强管理,杜绝事故排放。(2)废气本项目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采矿时凿岩、爆破产生的粉尘污染、炸药爆炸时产生的CO、NO2等污染物、破碎粉尘及车辆运输时产生的道路扬尘等。采矿通过采用湿式作业,洒水降尘等防护措施,可大大减少粉尘的排放量,经后处理后,废气排放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89

28、78-1996)中表2中的二级标准。爆破过程中产生的CO、NOx数量不大,采取自然条件下通风扩散,不会对局部大气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同时,本矿山距离周围的环境敏感点较远,不会当地的大气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选矿过程矿石破碎、输送将生产粉尘,通过采用封闭操作间、密闭皮带走廊、湿式作业等可大大减少物料破碎、输送过程产生的粉尘,并及时将产生的尾矿和洒落输送至尾矿库。本项目选厂原矿仓、破碎车间、粉矿仓以及筛分车间含尘废气分别经收集后采用布袋除尘器处理,最低除尘效率可达97.4%,尾气分别经15m高排气筒排放。根据工程分析中表3-16,本项目选厂烟气总量为5520 Nm3/h,有组织排放的粉尘平均产生浓度

29、与产生量分别为2223mg/Nm3、12.27kg/h。经袋式除尘器除尘后的排放浓度与排放量分别为50mg/Nm3、0.274 kg/h。根据大气估算模式计算结果可得,D10%=10m,排气筒距下风向矿界距离为200m,故项目废气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l6297-1996)表2中相关标准要求,通过采取湿式作业、地面硬化、周边绿化等措施,其对环境影响可进一步减小。对于道路运输扬尘可采取限速、洒水及保护路面整洁等措施降低矿区运输车辆行驶扬尘,使粉尘外排浓度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的二级标准要求。(3)噪声矿山的主要噪声源是采矿和选矿的高噪声设备。设计时

30、考虑对噪声源进行综合治理,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并对高噪声设备采取消声、吸声、隔声、减震等控制措施,可使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要求。原矿运输车辆经过环境敏感点时采取减速(25km/h以下速度)、禁止鸣笛以及在路旁植树设置隔离带等措施后,沿途环境敏感点昼间、夜间的声环境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区标准,因此项目车辆运输道路交通噪声不会对区域声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4)固体废物本项目产生的废石、尾矿均属于第I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均得到妥善的处置。废石场、选场废石场和尾矿库周界外500m范围内基本无居民区及其它的环境敏感

31、目标点,废石场和尾矿库均满足一把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要求。生活垃圾产生量为33t/a。生活垃圾由当地环卫管理部门统一处理。(5)对生态影响的途径、方式和范围本项目建设不会对其所在区域的农林生态系统产生显著影响。根据经验,影响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还是人的行为,只要在本项目实施中严格按照矿山开采的环境保护要求,采取积极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其生态环境不会受到较大的影响。矿山服务期满后随着采选矿工业场地、废石场和尾矿库等植被恢复,矿区的生态环境可得到基本恢复,新的生态系统结构逐步完善。3.2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采场、选厂和尾矿库附近分布的环境保护敏感点(区)主要有居民点及建筑物等。项

32、目区域内无国家、省、市规定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珍稀动植物资源,无名胜古迹。环境保护目标为各环境要素应满足相应的环境质量标准,各环境敏感目标与矿区的相对位置见表32。表3-2 环境敏感目标与分项工程相对位置一览表环境要素分项工程环境保护对象名称相对方位距离(m)规模环境功能环境空气采场边界沔坊村柳家庄北面1504户,12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炸药库边界西北520废石场边界北面720选厂边界坝口村祠堂小组东北8204户,12人坝口村塘背小组东北10006户,18人坝口村东北130018户,54人琴口村东北190020户,60人河屋坝东南11003户,10人大塘源西南8007户,21人水环境采场

33、里庄溪西300小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标准琴江西9000中河尾矿库琴江东1000中河声环境采场边界沔坊村柳家庄北面150m4户,12人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选厂边界坝口村祠堂小组东北8204户,12人坝口村塘背小组东北10006户,18人大塘源南8007户,21人环境风险尾矿库坝口村祠堂小组东北10504户,12人风险评价等级二级坝口村塘背小组东北13006户,18人大塘源南7207户,21人琴江东1000中河采场废石场边界沔坊村柳家庄北面7204户,12人里庄溪西400小河炸药库边界沔坊村柳家庄西北面5204户,12人注:距尾矿库东北向约390m处分布有5户居民,均为坝口村祠堂组村民。为消除

34、对居民生活环境影响,建设单位已与该5户居民签订房屋租赁协议,且建设单位承诺待尾矿库周边500m范围内所有居民搬离后本项目方可投入运营。3.3主要环境影响及预测评价结果(1)环境空气影响评价结论本项目通过采用湿式作业,及时洒水降尘,大大减少了矿山粉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通过采取湿式作业和除尘措施后,采场厂界粉尘浓度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的无组织排放限值,对矿区附近大气环境的影响较小。 选矿生产过程中的矿石倒运、破碎、筛分等工序产生的粉尘浓度低,通过采取湿式作业和粉尘收集等粉尘净化措施使粉尘排放为有组织达标排放,对环境空气质量本来就较好的丘陵地带环境影响较小,环境空气质量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

35、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本项目中采场粉尘、选厂废气、道路和尾矿扬尘等均可以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影响较小。(2)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结论本项目废水在正常及事故排放情况下汇入琴江后,废水污染物贡献值较小,水体中各预测污染物浓度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不会对琴江水质产生严重影响。(3)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本工程地下水环境通过采取源头控制、末端治理、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等相关防护措施,努力做到污水有效处理,废水综合利用,减少污水排放,提高清洁生产水平,防止“跑、冒、滴、漏”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建设项目污

36、染物排放简单,在落实好相关防渗、防污措施后,本项目污染物能得到有效处理,对地下水影响较小。(4)声环境影响预测结论本项目采场噪声影响的人群主要是本矿的职工,矿区周围300m范围内无敏感点,无论是昼间还是夜间,采场生产期间的噪声影响不会导致附近居民集中区的声环境质量超过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选矿厂高噪声设备均在厂房内,噪声受影响的主要是选厂的工作人员。无论是昼间还是夜间,矿山各噪声源噪声通过降噪后,在矿区厂界均能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2类标准。矿区位于山区,周边500m范围内基本无居民居住,对区域声环境质量的影响较小。矿石运输车辆经过环境敏感点时采取减速(25km/h以下速度)、禁止

37、鸣笛以及在路旁植树设置隔离带等措施后,沿途环境敏感点昼间、夜间的声环境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区标准,因此项目车辆运输道路交通噪声不会对周边敏感点产生较大的影响。(5)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本项目产生的废石、尾矿均属于第I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均得到妥善的处置。废石场、选场废石场和尾矿库周界外500m范围内基本无居民区及其它的环境敏感目标点,废石场和尾矿库均满足一把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要求。生活垃圾产生量为33t/a。生活垃圾由当地环卫管理部门统一处理,对环境影响很小。 (6)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本项目建设不会对其所在区域的农林生态系统产生显著影响。

38、根据经验,影响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还是人的行为,只要在本项目实施中严格按照矿山开采的环境保护要求,采取积极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其生态环境不会受到较大的影响。矿山服务期满后随着采选矿工业场地、废石场和尾矿库等植被恢复,矿区的生态环境可得到基本恢复,新的生态系统结构逐步完善。(7)辐射环境影响结论通过类比估算结果可知,本项目辐射职业人员的最大年附加总有效剂量为0.03280.606mSv/a,职业工作人员受到的年有效剂量低于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中规定的限值20mSv,同时也低于本项目给出的年有效剂量约束值5mSv。同时厂区内公众的最大年附加有效剂量为0.1

39、58mSv/a,厂区周边最近敏感点公众的最大年附加有效剂量为0.186mSv/a,低于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中的限值1mSv,也低于本项目给出的年有效剂量当量管理限值0.25mSv。本项目的运行对周边公众的辐射影响很小。3.4环境敏感区的主要环境影响和预测评价结果本项目采场评价范围内有沔坊村柳家庄(4户,12人)户,52人),选场评价范围内有坝口村祠堂小组(4户,12人)、坝口村塘背小组(6户,18人)及乡村公路、水体琴江和里庄溪,无铁路和大型公路等环境敏感目标。本项目产生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均得到妥善处理,且环境敏感点均距离较远,本项目运行对周边环境敏感产生的影响很小。3.5污染

40、防治措施、执行标准、达标情况及效果(1)废气防治措施本项目通过采用湿式作业,及时洒水降尘,大大减少了矿山粉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通过采取湿式作业和除尘措施后,厂界粉尘浓度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的无组织排放限值,对矿区附近大气环境的影响较小。 选矿采用湿式作业,通过对选矿破碎、筛分采用湿式喷雾除尘,同时在破碎、筛分设备产尘点设置密闭吸尘罩和布袋除尘器净化处理后经15m高烟囱高空排放,环境空气质量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对于道路运输扬尘可采取限速、洒水及保护路面整洁等措施降低矿区运输车辆行驶扬尘,使粉尘外排浓度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

41、996)中的二级标准要求。(2)废水防治措施本项目废石场通过设置截洪沟等措施,有效减少场地的汇水面积,只有在雨季会有少量淋溶水产生。根据工程分析的有关内容,本项目废石场雨季淋溶水产生量为159.6m3/d。雨季产生的淋溶水经过场地下游设置的地表澄清池收集澄清后,部分用于堆场的降尘洒水,其余外排,因此不会对区域水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选矿过程将产生尾矿废水,这部分尾矿水含尾矿较多,将其与经化粪池预处理后选厂生活污水以及地面冲洗水一并排入尾矿库用沉淀法沉淀后循环利用。尾矿浆和地面冲洗废水每日带入尾矿库的水量为131.5m3/d,每日可回收尾矿库内澄清水129m3/d,部分因尾矿截留和渗滤消耗掉。尾矿

42、库溢流水收集后再加氯化钡+生石灰+pH调节处理达标后经专用管道自流排入琴江。尾矿水循环利用的可行性较好,既可节约水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采场生活污水采用MBR处理装置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后外排至琴江,不会对地表水体产生较大的影响。(3)地下水污染治理措施 本新建项目通过采取源头控制、末端治理、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等相关地下水防护措施,努力做到污水有效处理,废水综合利用,提高清洁生产水平,并做好相关污染防治工作,将区域所排废水对地下水的影响降至最低限度。在矿山建设和采矿生产过程中,地面实施路面硬化处理,并在其周围

43、设置雨水沟,导入淋溶水沉淀池处理等措施,减缓采场和废石场对区域地下水环境质量的影响;按“探、堵、保、防、排”防治水原则,控制项目开采对地下水位的影响。(4)固体废物处置措施本项目采矿废石产生量16.6万t/a,属第I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本项目采矿产生的废石全部暂存于废石场。废石场根据堆场周围地形设置护坡和拦挡坝防止废石流失,在周边开挖清污分流沟减少堆场废水产生量。选矿厂排出的尾矿量为0.74万t/a,折合约0.44万m3/a,属第I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尾矿全部堆于尾矿库。按照项目设计生产年限,本项目的尾矿库库容可以满足项目矿山生产期内尾矿的堆存量要求。生活垃圾产生量为33t/a。生活垃圾由当地

44、环卫管理部门统一处理。依照国内外矿山生产经验,采矿和选矿废石堆于废石堆场,根据废石堆场周围地形设置护坡和挡墙防止废石流失,在周边开挖清污分流沟减少堆场废水产生量;尾矿堆置在尾矿库。这些处理技术都是成熟可靠的,也是国内外矿山开采惯用的处置技术,处理措施可行。(5)噪声防治措施矿区附近居民点距采选矿工业场地均大于300m,高噪声设备产生的噪声主要是对本矿的职工产生影响,因此设计采用消声、隔声、减振和个体防护等措施是可行的。通过上述对选矿设备产生的噪声采用消声、隔声和个体防护等措施,有效减轻了采选矿设备噪声对环境的影响,保护了操作工人的健康。同时,厂界噪声可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2类标准要

45、求,噪声对周围声环境影响较小。(6)生态环境保护本项目对施工完成的坡面作及时的护坡处理(如设挡土墙、对坡面夯实、种植树木和草皮等),减少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对项目建设占用和破坏的林地采取积极有效的复垦和补偿措施。项目服务期满后及时对各工业场地进行生态恢复,防止风蚀扬尘、降雨淋溶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以上措施可以满足矿区内的环境质量要求,实施方法简单有效。3.6环境风险分析预测结果、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1)尾矿库跨坝风险分析及防治措施尾矿库发生垮坝事故,堆积的尾矿产生泥石流向下游倾斜,产生环境危害,造成这种情况发生的风险性因素具体包括:自然灾害。如洪水超过设计频率,导致洪水漫过坝顶或冲涮致使尾矿坝垮坝;山体滑坡、塌方导致水位猛涨而引发溃坝;另外地震造成坝体结构破坏等。因施工不当使坝体不稳定造成坝的破坏。如用材和施工过程不符合设计要求,护坡和护脚遭受人为破坏等。排洪构筑物设计能力偏小或结构遭破坏,影响排洪能力又未及时抢修而导致垮坝。如尾矿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