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华国华广投北海电厂新建项目.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712595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华国华广投北海电厂新建项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神华国华广投北海电厂新建项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神华国华广投北海电厂新建项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神华国华广投北海电厂新建项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神华国华广投北海电厂新建项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神华国华广投北海电厂新建项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华国华广投北海电厂新建项目.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神华国华广投北海电厂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 本)二一四年五月项目名称:神华国华广投北海电厂新建项目建设单位:神华国华广投(北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评价单位: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如您有任何意见和建议,或者需要索取更加详细的信息,请于公示日起10个工作日内与建设单位或评价单位联系,联系方式:建设单位:神华国华广投(北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联系人:樊先生电话:18677990377联系地址:北海市金海岸大道8号万泉城#3别墅邮编:536000评价单位: 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联系人:唐先生 电话:025-58630868联系地址:南京市浦口区浦东路10号邮编:210031目录1、项目建设背景12、工程概况

2、13、环境敏感区域与环境质量现状23.1环境保护目标23.2环境质量现状44、规划与产业政策相符性55、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结论65.1环境空气影响预测65.2声环境影响预测75.3水环境影响预测75.4海洋环境影响预测75.5污染物排放、清洁生产及总量控制76、公众参与97、评价结论91、项目建设背景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步骤的实施,广西经济发展较快,为满足广西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在“十二五”期间广西须新开工建设一批新电源。 神华国华广投北海电厂新建项目厂址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铁山港区。根据建设厂址的自然条件、广西电力需求发展趋势以及神华国华电力公司的要求,本期工程建设21000MW

3、超超临界燃煤机组,同步建设烟气脱硝、除尘、脱硫设施。该项目有濒临港口的优势,燃煤运输可通过海运解决;依托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煤炭产运销、清洁利用和火电建设运营、清洁能源开发等方面的雄厚实力和丰富经验。建设该电厂对“十二五”期间供电问题将发挥重要作用。计划2014年12月开工,2016年12月和2017年4月两台机组分别投产。2、工程概况表2.1-1 项目基本组成项目名称神华国华广投北海电厂新建项目建设单位神华国华广投(北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总投资额866706万元(静态)建设项目性质新建建设项目地点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铁山港区计划投产时间2016年12月和2017年4月分别投产规模(MW)项

4、目单机容量及台数总容量本期210002000主体工程锅炉:22750t/h超超临界、二次再热锅炉;汽轮机:21000MW超超临界、二次中间再热、单轴、凝汽式汽轮机;发电机:21000MW水-氢-氢冷却,无刷励磁发电机组。辅助工程供水系统:采用海水直流循环冷却系统、冷却水取自铁山港港湾;工业及生活用水等淡水由铁山港供水工程管网统一供给,淡水水源地为东岭水库。除灰渣系统:灰、渣分除,干灰干排,粗细分排,干除灰,正压浓相气力输送系统。钢带式干除渣系统,炉渣由输渣机输送钢带送出,经风冷后的炉渣被破碎后再排入渣仓。冷却系统:采用海水直流冷却,用水量夏季倍率按65考虑。化学水处理系统:一级除盐+混合离子交

5、换器处理。贮运工程煤:燃烧神华混煤;设计煤种(校核煤种)的收到基灰分为19.78%(16.40%)、干燥无灰基挥发分为30.53%(34.08%)、全硫0.90%(0.55%)、煤中汞0.12g/g(0.09g/g)、收到基低位发热量21.80MJ/kg(19.68MJ/kg);燃煤运输采用铁海联运至神华国华广投能源基地铁山港石头埠作业区3号泊位(本工程煤码头),通过运煤系统至配煤中心。煤场:本工程厂区不设贮煤场,利用配煤中心2个全封闭圆形煤场,每个圆形煤场直径100m,贮煤12104t,2个圆形煤场共贮煤24104t,满足2台机组燃用16.4d(设计煤种)和15.8 d(校核煤种)。灰场:贮

6、灰场拟建场地位于铁山港海湾西岸,规划电厂西北侧,紧靠着电厂,灰场占地面积为15.61 hm2,贮灰渣场容积为101.5hm3,可贮存本期工程一年灰渣量。灰渣:灰渣通过密封罐车运至综合利用用户,综合利用不畅时,干灰(渣)调湿后采用密闭罐车由电厂运灰专用公路运送至灰场碾压堆放。码头:本厂址的港区码头规划布置在厂区东面铁山港西岸,能源基地规划有4个10万t级散货码头泊位。其中1、2号杂、散货码头,均在建设中,本工程建设3号码头作为电厂专用煤码头。液氨罐:新建液氨罐区,共设置2个90m3液氨储罐,容量可满足设计脱硝效率条件下7天的液氨消耗量。油罐区:本项目采用微油点火油系统,厂区设置油罐区。公用工程厂

7、前区、办公楼等。主要环保工程NOx:采用低氮燃烧装置,控制锅炉出口NOx出口浓度低于250mg/m3,加装SCR脱硝装置,催化剂设置三层(两用一备),脱硝效率不低于80%。烟尘:低温省煤器+三通道五电场电除尘器,除尘效率不低于99.8%+湿法脱硫装置除尘效率不低于50%+湿式除尘器除尘效率不低于70%。SO2:本项目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装置,设计脱硫效率不低于97%,不设旁路,不设GGH。Hg:采用电除尘器、SCR脱硝装置和湿法FGD脱硫装置进行一体化协同控制脱汞,联合脱汞效率可以达到70%以上。废水:本期工程建设工业废水处理站、生活废水处理系统和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废水全部回用,实现全

8、厂工业废水“零排放”。扬尘:灰场堆灰碾压处理,并定期洒水,防治扬尘。 噪声:购置低噪声设备,高噪声设备采用室内布置和安装消声器或者隔声罩。送电工程500kV配电装置采用户内GIS型式布置。厂外电力出线不在本次环评范围之内。利用时数日利用20小时;年利用5500小时。3、环境敏感区域与环境质量现状3.1环境保护目标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推荐的估算模式SCREEN3,估算SO2、NO2和PM10最大小时落地浓度距离烟囱1252m,落地浓度分别占小时标准的18.50%、32.12%和4.81%,本次评价范围半径定为10km,即本期环境空气评价范围为以厂址为中心的2

9、0km20km正方形区域。表3.1-1 本期工程主要大气保护目标概况序号保护目标距离(km)方位1兴港镇7.5NW2生盐田5.4N3沙尾村(红树林保护区)5.6NE4山口红树林(红树林保护区)10.2ENE5沙田镇8.2ESE6马路口9.2SW7新铺3.9W8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6SE表3.1-2 本工程海洋环境敏感区与海洋环境保护目标海洋环境敏感区与本工程相对位置海洋环境保护对象海洋环境保护目标方位最近直线距离,km与排水口距离,km岸边池塘养殖区NW2.02.1海水水质水质满足第二类标准海上网箱养殖NNE2.54.1海水水质;养殖鱼种(金鲳等)水质满足第二类标准工程西侧的红树林W1

10、.11.5红树林水质满足第二类标准山口国家级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实验区NE2.44.1水质、沉积物;红树林生态系统水质满足第一类标准;沉积物满足第一类标准缓冲区NE4.57核心区NE6.88.5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SE5.87水质、沉积物、生态;海草、儒艮、中华白海豚水质满足第一类标准;沉积物满足第一类标准缓冲区SE7.48核心区SE1010.6北部湾二长棘鲷长毛对虾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实验区)SW10.410.5水质、沉积物、生态;二长棘鲷、长毛对虾、蓝圆鲹等水质满足第一类标准;沉积物满足第一类标准海草床SE海草营盘潮间带养殖区(方格星虫增殖区)SW8.48.5水质、沉积物;

11、方格星虫白沙头至红坎农渔业区NW14.215水质、沉积物沙田东南部方格星虫增殖区SE67.1水质、沉积物;方格星虫矿产与能源区SE5.66.3砂矿铁山港主航道E0.652.3水文动力铁山港工业区林浆纸深水排放口SE1.32.水质、水文动力本工程厂区周围1km范围内没有居民取用水井作为周围乡镇分散式饮用水源地,没有集中饮用水源保护区;灰场周围1km范围内无地下水集中和分散饮用保护区。本工程厂区及灰场周围200m范围内无居民区。液氨运输:由湛江采购,经高速公路运达。3.2环境质量现状3.2.1环境空气(1)监测期评价范围内监测点SO2最大1小时平均浓度为41mg/m3,占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

12、95-2012)二级标准限值的8.2%;广西山口国家级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内监测点SO2最大1小时平均浓度为39mg/m3,占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一级标准限值的6.0%;最大日平均浓度为29mg/m3,占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限值的19.3%;广西山口国家级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内监测点SO2最大日平均浓度为28mg/m3,占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一级标准限值的56.0%。(2)监测期评价范围内监测点NO2最大1小时平均浓度为43mg/m3,占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限值的21.5%;广西山口国家级红

13、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内监测点NO2最大1小时平均浓度为40mg/m3,占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一级标准限值的20.0%;最大日平均浓度为32mg/m3,占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限值的40.0%;广西山口国家级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内监测点NO2最大日平均浓度为29mg/m3,占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一级标准限值的36.3%。(3)监测期评价范围内监测点PM10最大日平均浓度为101mg/m3,占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限值的67.3%;广西山口国家级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内监测点PM10最大日平均浓度为93

14、mg/m3,占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一级标准限值的186.0%。(4)监测期评价范围内监测点NH3最大1小时平均浓度为20mg/m3,占工业企业卫生设计标准(TJ36-79)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限值的10.0%。(5)监测期评价范围内监测点TSP最大日平均浓度为142mg/m3,占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限值的47.3%。(6)监测期评价范围内监测点PM2.5最大日平均浓度为57mg/m3,占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限值的76;广西山口国家级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内监测点PM2.5最大日平均浓度为58mg/m3

15、,占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一级标准限值的165.7%。3.2.2噪声电厂四周的环境噪声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3.2.3地下水由地下水环境现状分析结果可知, I水文地质单元(位于厂区及灰场西、西北部)监测点水质属于优良等级,表明I水文地质单元的地下水水质良好,为谢家村、北暮、亚细村、新海村一带村民分散式用水的主要水源;在I水文地质单元与II水文地质单元的边界的两个监测点,其中一个地下水体中氯化物、总硬度、pH等项目的检测结果严重超标,表明在I水文地质单元与II水文地质单元边界处的地下水已受到海水入侵的影响,不符合生活用水标准,基本没有利用价值;

16、在II水文地质单元(位于厂区及灰场东南部,主要为滩涂及人工吹填土形成的填土区)填土区拟建厂区和灰场各布设两个监测点,地下水体中氯化物、总硬度、pH等项目的检测结果严重超标,表明II水文地质单元地下水受到海水入侵的影响严重,不符合生活用水标准,没有利用价值。3.2.4海洋环境质量现状3.2.4.1海水水质现状2010年11月7日的监测结果表明:评价海域pH、DO、石油类、活性磷酸盐、无机氮、COD、重金属(铜、砷、铅、锌、汞、镉)等指标均符合GB3097-1997海水水质标准一类标准;锌含量未检出。说明评价海域水质良好。2012年5月大潮期评价海域pH、COD、重金属(铜、铅、镉、汞、砷)、石油

17、类、硫化物等指标均符合GB3097-1997海水水质标准一类标准;锌符合GB3097-1997海水水质标准二类标准。挥发酚未检出。2012年5月小潮期评价海域pH、COD、重金属(铜、铅、镉、汞、砷)、硫化物等指标均符合GB3097-1997海水水质标准一类标准;DO符合GB3097-1997海水水质标准二类标准。石油类含量超过一、二类水质标准的超标率为45%,Pi值在0.262.60,超标站位为4,8,9,12,13,14,16,17,18号站位,最大值出现在4号站。3.2.4.2海域海洋沉积物现状2012年5月10日评价海域海洋沉积物监测与评价统计结果表明:评价海域除9号站位石油类含量超标

18、外,有机碳、铜、铅、锌、镉、汞、砷、硫化物等含量均符合GB18668-2002海洋沉积物质量第一类标准。说明评价海域沉积物环境质量状况良好。3.2.4.3海洋生物质量(生物残毒)现状收集广西海洋监测预报中心于2011年7月在工程区附近海域布设6个调查站位,采到底栖生物样品所做的生物残毒分析结果。调查结果显示生物体石油烃、总汞、镉、锌、铅、铜、砷的标准指数都小于1,全部符合一类标准,没有出现超标现象。2012年5月10日大潮期在铁山港海区(4,7,10,12,15,17号测站)采集了鱼类、甲壳类和贝类共6个样品进行了海洋生物质量监测。工程附近海于所调查到的文蛤中铜、铅、锌、镉、汞、砷含量均符合海

19、洋生物质量(GB 18421-2001)一类标准,而石油烃仅符合海洋生物质量(GB 18421-2001)二类标准,一类标准Pi值为1.348。3.2.4.4海洋生物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内容(1)叶绿素 、初级生产力:含量及分布。(2)浮游植物:种类组成、数量和生物量分布、主要优势种及其数量、群落指标。(3)浮游动物:种类、数量和生物量及其分布、生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的分布。(4)潮下带和潮间带底栖生物:种类组成及分布、栖息密度和生物量组成及分、群落构成及优势种的分布、群落结构指数及其分布等。调查范围、站位、断面和调查时间(1)调查范围2012年5月和9月现场调查范围是北海铁山港的以用海区域为中心

20、、半径15km的海域,北至109.591086E、21.602864N,东至109.674433E、21.489654N,南至109.632107E、21.460927N,西至109.546442E、21.490399N。(2)调查站位、断面和调查2012年5月现场调查潮间带生物调查设置了3个断面,站位分布见图5.6-1和表5.6-1,每断面设3个站位。2012年5月叶绿素a、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潮下带大型底栖动物和渔业资源现场调查的采样站位是从水化调查20个站位中选择了12个代表性站位。2012年9月的游泳动物调查站位同5月。4、规划与产业政策相符性(1)本期工程建设21000MW超超临界燃

21、煤机组,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中的鼓励类项目。(2)本工程位不属于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划定的重点区域。(3)根据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铁山港湾海域重点发展港口航运、临海工业,保护山口红树林和合浦儒艮生态系统及马氏珠母贝、方格星虫等重要水产种质资源。本项目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中的“铁山港港口航运区”,北海市海洋功能区划(2008-2015 年的“铁山港西岸港口区”,工程的建设符合各级海洋功能区划的功能定位。本工程厂址、灰场及温排水排水口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调整方案区划的“北海港铁山港作业区”

22、环境功能区内;与广西壮族自治区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相符。本项目的选址与建设与广西“十二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北海市铁山港工业区概念性规划(2007-2020)、北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北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等经济规划相符合;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港口规划、北海港总体规划(2005-2030 年)等规划相符合。本项目已取得了水资源论证方案及水保方案批复等相关手续,本工程符合相关法规和规划要求。5、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结论5.1环境空气影响预测运用北海市2011年全年气象资料和CALPUF

23、F模型预测了本工程的大气环境影响。(1)本工程产生的SO2及NO2小时最大网格浓度占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限值的11.8%和18.7%;本工程对各敏感点的影响不大,SO2及NO2小时最大网格浓度占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限值的11.02%和17.5%;本工程对山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关心点的影响不大,SO2及NO2小时最大网格浓度占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一级标准限值的24.27%和11.55%;叠加本底后各敏感点的污染物浓度在现状基础略有增加,叠加后敏感点SO2及NO2最大小时浓度占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

24、12)二级标准的19.2%和38.1%;自然保护区点SO2及NO2最大小时浓度占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一级标准的50.3%和31.6%。(2)本工程造成的SO2、NO2、PM10及PM2.5日均最大网格浓度分别占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限值的4.72%、5.58%1.11%和1.44%;本工程对本工程对各敏感点的日均空气质量影响不大,SO2、NO2、PM10及PM2.5最大日均浓度占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限值的2.72%、3.21%、0.64%和0.83%;保护区SO2、NO2、PM10及PM2.5最大日均浓度占环境空气

25、质量标准(GB3095-2012)一级标准限值的1.33%、1.58%、0.32%和0.87%。叠加后各敏感点的污染物浓度在现状基础上变化很小,其中叠加后SO2、NO2、PM10及PM2.5日均最大浓度分别占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的20.7%、39.5%、66.6%和76.4%。保护区叠加后SO2、NO2、PM10及PM2.5日均最大浓度分别占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一级标准的60.0%、37.8%、186.9%和166.8%,PM10和PM2.5不能满足一级标准的要求,因为本底已超标。(3)本期工程产生的SO2、NO2、PM10及PM2.5年平均

26、网格浓度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分别只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限值的0.28%、0.26%、0.06%和0.07%。本期工程对各敏感点的日均空气质量影响不大,SO2、NO2、PM10及PM2.5最大浓度占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限值的0.16%、0.15%、0.03%和0.06%;本期工程保护区敏感点的日均空气质量影响不大,SO2、NO2、PM10及PM2.5最大浓度占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一级标准限值的0.03%、0.01%、0.004%和0.01%。从大气环境影响的而言,本工程的建设是可行的。5.2声环境影响预测按优化后的

27、设备总平面布置,使用Cadna/A对本工程设备运行期产生的厂界噪声进行预测和评价。在采取设计的降噪措施后,厂界噪声排放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电厂系统吹管应提前公示,并安排在白天进行;吹管排口朝向噪声不敏感区域。锅炉排汽口安装消声器,消声量不低于30dB(A),控制其噪声等级在100dB(A)以内,夜间偶发的噪声符合GB12348-2008中最大声级不准超过标准值15dB(A)的要求。5.3水环境影响预测电厂废水按“清污分流,一水多用”的原则,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处理后在厂内循环使用,不外排。电厂采用干出灰系统,灰渣以综合利用为主。当综合利用不畅时,

28、灰渣用密闭车辆运至灰场碾压堆放,无灰水外排。灰场底部及坝体铺设防渗膜,可避免灰渣贮存影响周围地下水。5.4海洋环境影响预测5.4.1 工程建设对水文动力及冲淤变化影响评价结论(1)潮位影响:选取12个站位比较分析了工程建设前后海洋动力特征的变化,通过列表对比一期取排水工程实施后各测站计算特征潮位的变化值,除了C4点大潮低潮位变化超过了11cm(这可能与电厂厂区岸线突出导致主流偏转有关),其它测站的特征潮位变化都不超过2cm,结合潮位过程曲线对比,说明电厂及取排水工程的实施对各测站的潮位过程基本没有大的影响。(2)流态影响:工程建设后,海岸线的变化对工程近区流态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涨潮时,来自外

29、湾西侧的水流受工程南岸的影响,大部分沿堤岸折向东,在南堤中间往东形成一定强度的沿岸流,工程西南侧水域的水流将减弱;绕过1号泊位南端后与主流汇合向内湾流动,在神华国华广投北海电厂泊位及船舶回旋区形成主要潮汐通道,流速将加大;水流过厂址基地东北角,部分偏向西北滩地向内湾运动,在基地东北角水域形成回流区。在能源基地东北浅滩区,受断面束窄的影响,涨潮流向东北方向转为偏北方向。落潮时的水流流态与涨潮流相反,来自内湾的西侧水流在基地东北角折向东南,绕过4号泊位北端在码头前与主流汇合,主流过基地东南角后,部分转向西南与基地南侧水流汇合后向外湾流动,在基地南侧形成回流区,均有利于泥沙的落淤。在能源基地东北的浅

30、滩区域,落潮归槽流由偏向西方向转为偏西南方向。(3)流速影响:工程建设后,对工程近区的流速影响较大,变化幅度在10%以上,由于工程建成后过流通道束窄明显,C4点的流速明显增大,增加幅度约70%。工程建设对距离较远的V2和V5影响不大,工程前后最大流速的变化幅度均小于5%。(4)冲淤变化影响:由于工程所在海域泥沙活动不强、水体含沙量低,取水流量大,取水前池的淤积强度较小,2台机组运行条件下,数模计算取水前池平均年淤积厚度约0.084m,物模试验成果小些,约0.045m,数、物模成果在同一数量级,可以认为电厂运行后取水前池的年淤积强度小于0.10m,淤积主要分布在码头重力墩和前池导流墩附近;2台机

31、组排水口采用消能扩散池的形式,在消能扩散池末端与自然地形衔接部位由于糙率的变化,引起局部冲刷,数、物模成果2台机组运行最大冲刷0.60m左右。5.4.2 施工期泥沙入海对海水水质的影响评价结论施工期悬浮泥沙影响范围均位于电厂附近的三、四类功能区海域,所有点叠加影响包络线超100mg/L、150 mg/L影响范围分别为1.09km2、0.71km2。且一般情况下,施工停止34小时后,悬浮泥沙绝大部分可沉降于海底,影响不大。5.4.3 温排水排放对海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物理模型对取水温升和高温升区的预报比二维数模更为准确,数学模型对于排水的远区水域,可更好地模拟原型的实际情况。本工程中关于等温升线影

32、响面积的取值如下:全潮最大等温升线影响面积分界线取为2:2以上(含2)采用物模试验成果;2以下采用二维数模计算结果。全潮平均等温升线影响面积分界线取为1:1以上(含1)采用物模试验成果。夏季时全潮最大等温升线超1、2、4影响面积分别为37.2 km2、6.72 km2、2.96 km2。5.4.4 余氯排放对海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余氯排放到受纳海域后,在随潮运动的同时自身衰减,使得浓度逐渐降低。余氯的半衰期只有1小时,可以在较小范围内被海水稀释并自身衰减掉。一期21000MW机组运行条件下,余氯0.02mg/L浓度线均基本控制在电厂排水口周围较小区域,其包络面积不超过0.88km2;余氯排放对铁

33、山湾对面的红树林保护区及湾外的儒艮国家保护区几乎没有影响;余氯影响远小于温排水的影响。5.4.5 混合区的确定本工程对海域环境的影响主要为温排水排放引起的温升对海域环境的影响以及余氯的排放对海域环境的影响,以及悬浮泥沙入海引起的泥沙增量对海域环境的影响。其中,悬浮泥沙入海引起的泥沙增量对海域环境的影响是暂时的,施工结束后,海水水质将会恢复。如前所述,温升引起的超标面积大于余氯引起的超标面积,因此,在确定混合区时,以温排水引起的温升范围来确定混合区范围。根据广西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本工程位于北海港铁山港作业区,主导功能为港口、工业用海,所在海域海水水质执行四类标准,温排水最大温升包络线影响区域

34、也均在三类海水水质标准里面。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功能区划,工程位于铁山港港口航运区,海水水质执行不劣于四类标准。因此,本评价建议按物理模型夏季4温升包络线范围作为温排水混合区的界限,混合区范围为2.96km2,在该范围内,不执行水质标准, 但水体的完整性和可利用性仍得到保护。5.4.6海洋生物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结论5.4.6.1施工期海洋生物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5.4.6.1.1施工期入海泥沙对海洋生态影响与评价(1) 对浮游生物的影响施工过程产生的入海泥沙对浮游生物的影响首先主要反映在悬浮泥沙入海将导致海水的混浊度增大,透明度降低,不利于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对浮游植物的生长起到抑制作

35、用,降低单位水体内浮游植物的数量。此外,还表现在对浮游动物的生长率、摄食率、丰度、生产量及群落结构等的影响。根据数模预测结果,整个泥沙疏浚过程中引起的泥沙增量超过100mg/L的最大包络面积为1.09km2,在此影响范围内浮游动植物将受到较大影响。总体上由于施工引起的悬浮泥沙扩散范围有限,且一般情况下,施工停止34小时后,悬浮泥沙绝大部分可沉降于海底,在一个潮周期后,海水水质可逐渐恢复到原来状态。由于施工区水深比较浅,海水水质恢复到原来状态的时间可能还要短。每天工程施工活动停止后,由于潮汐作用,使施工区浮游动植物能得以补充,因此,本工程施工造成的入海悬浮泥沙对浮游生物不会产生长期不利影响。(2

36、) 对渔业资源的直接影响分析悬浮颗粒将直接对海洋生物仔幼体造成伤害,主要表现为影响胚胎发育。一般说来,仔幼体对悬浮物浓度的忍受限度比成鱼低得多。海水中悬浮物对虾、蟹类的影响较小,但在许多方面对鱼类会产生不同的影响。首先是悬浮微粒过多时,不利于天然饵料的繁殖生长;其次,水中大量存在的悬浮物微粒会随鱼呼吸动作进入其鳃部,损伤鳃组织,隔断气体交换,影响鱼类的存活和生长。据有关实验数据,悬浮物质含量在200mg/L以下及影响较短期时,不会导致鱼类直接死亡,但在疏浚中心区域附近的鱼类,即使过高的悬浮物质浓度未能引起死亡,但其腮部会严重受损,从而影响鱼类今后的存活和生长。另外,施工产生的悬浮物扩散场和施工

37、船舶在水中产生的振源,还会导致鱼类的回避反应,产生“驱散效应”。因此,施工期间,泥沙入海对鱼类会产生一定影响。根据渔业水质标准要求,人为增加悬浮物浓度大于10mg/L,对鱼类生长造成影响。数模预测结果表明,整个泥沙疏浚过程中引起的泥沙增量超过10mg/L的最大包络面积为5.93km2,在此水域范围内,鱼卵、仔鱼因高浓度含沙量会部分死亡,成鱼虽可回避,但幼体难逃厄运。5.4.6.1.2厂区和码头等占用海域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本工程围填区水深均在6m以内,属滨海湿地范畴。工程建成后对海洋生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围填区内(包括厂区、码头和取排水口占用的海域1.517km2)底栖生物的影响、原有湿地生态系

38、统服务功能的改变及对海水养殖业的影响。5.4.6.2 营运期取排水口海洋生物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5.4.6.2.1 温排水排放对排水口附近海域海洋生物生态环境影响本工程与国投北海电厂均位于铁山湾西侧,工程海域的地形格局及涨落潮流特点,决定了温排水的主影响区在深槽西侧,难以到达对岸。(1) 对浮游生物的影响冷却水的热效应会改变局部海区的自然水温状况,大量的研究表明:水体增温对浮游藻类的生长、种类组成、优势种都有影响,影响的程度与环境水温及增温幅度有关。如环境温度较高时,水体增温会抑制藻类生长,增温幅度越大,抑制效应越强。此外,水体增温对浮游藻类的种类组成也产生影响。热排放同样也会影响浮游动物的

39、数量、种类和多样性。东北师范大学金琼贝等人在研究长山电厂温排水对库里泡湖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和数量变化的影响表明:增温对浮游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增加有促进作用,多样性指数增加;强增温区(3139.6)其浮游动物的种类数和数量则减少,多样性指数下降。 根据工程区附近的石头埠潮位站常年各月的海水水温监测统计结果,附近海域表层水温累年月变化范围为7.834.8,最高值出现在8月,最低月份为2月;各月平均水温变化范围为1629.7,最高值出现在7月,最低月份为2月。因此,综上所述可以预测在海水水温较低和相对较低的14月、11月及12月电厂一期温排水对排放口附近海域的浮游生物种数、密度和生物量均起促进作用,但在

40、510月对温升区内的浮游生物种类组成、数量及群落结构则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尤其是温升大于4(全潮最大温升包络线面积2.96km2)的影响范围内。(2)对底栖生物的影响底栖动物长期栖息在水底底质表面或底质的浅层中,它们相对固定,迁移能力弱,因而在受到热排放冲击的情况下很难回避,容易受到不利影响,主要反映为底栖动物在强增温区的消失,说明热排放会造成底栖动物栖息场所的减少。由于底栖生物移动能力弱,强增温区底栖生物的生物量将明显下降,多样性也明显降低,3温升范围内的底栖生物生物量及种群结构将明显变化,底栖生物将减少;13温升范围内底栖生物种群结构将会缓慢变化。1温升范围内底栖生物影响不大。在电厂温排

41、水温升超3的影响范围,尤其是温排水温升超4的影响范围(全潮最大温升包络线面积2.96km2),潮间带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将受到比较明显的影响。(3) 对鱼类的影响 鱼类属变温动物,一般在适温范围内,水温提高会促进鱼类的生长。但如果超过其适温范围,则会对某些鱼类的繁殖、胚胎发育、鱼苗的成活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抑制鱼类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超过其忍受限度,还会导致死亡。另一方面,幼鱼和成鱼能感受到环境水温的微弱变化,对超出适温范围的高温(超出其喜爱的温度13)或低温水体,均具有回避反应。此外,水温变化会影响鱼类的产卵、渔期的迟早、渔场的变动。在表层水中,温度是影响鱼类分布的最重要的环境因子。热排放进入

42、受纳水体后,会改变鱼类等水生生物在水体中的正常分布,引起群落结构的变化。热排放对鱼卵死亡率的影响不显著。大量科学试验表明,温升在3以上时对鱼类的危害比较明显,3以下种群数量随水温升高而提高。根据工程区附近的石头埠潮位站常年各月的海水水温监测统计结果,工程附近海域鱼类以暖水性种类为主。大多数暖性鱼类或暖温性鱼类,温排水引起的温升1内基本上在鱼类适应范围内,一般对鱼类的生长不会产生影响;但温升超过3尤其超过4(全潮最大温升包络线面积2.96km2)时,超过评价海域大多数鱼类适宜温度,大多数鱼类将回避升温场。因此,可以预测510月温升超过4时温排水对大多数鱼类有所影响,除510月以外电厂一期温排水排

43、入铁山港附近海域水体温度仍在鱼类适温范围内,对鱼类生长不会造成明显影响,但会引起鱼类产卵行为和鱼类群落结构的变化。(4) 对甲壳类(虾、蟹)的影响 根据实验研究,在一定适温范围内,温升可以促进仔虾的生长和体重的增加,对中国对虾而言,在2032的范围内,其生长速度随水温升高而加快。对中国对虾幼体的试验表明,当水温超过30时,温度升高,其幼体的死亡率增大,忍受时间缩短。温度达33时,中国对虾早期幼体死亡率为53%,35时,死亡率为100%。根据上述分析预测,在水温较低和相对较低的14月、11月及12月期间,电厂一期温排水引起的温升对该海域内的虾、蟹类不会有明显影响。而510月高温期间,温排水引起温

44、升4以上区域内最大面积约2.96km2的虾、蟹类早期幼体的生长可能会受到抑制;对于成体虾类和蟹类多数会回避高温区。关于电厂温排水对排放口附近海域渔业资源的影响应根据建设单位营运期温排水排放口附近海域的渔业资源跟踪监测资料最终确定。(5) 对水体赤潮发生的潜在影响有关研究表明,增温可能导致水体赤潮的发生,原因可能是二个方面:其一,增温可促进有机物的分解,使水中营养盐浓度增高;其二,增温使水中的浮游植物繁殖加快,尤其是喜温的蓝、绿藻等。从本次调查来看,调查海域浮游植物优势种组成以小型藻类为主,主要优势种有假弯角毛藻(Chaetoceros pseudocurvisetus)、菱形海线藻(Thala

45、ssionema nitzschioides)、透明辐杆藻(Bacteriastrum hyalinum)和丹麦细柱藻(Leptocylindrus danicus)等。其中假弯角毛藻、菱形海线藻均为广温广盐赤潮种,丹麦细柱藻为沿岸赤潮种,由于温排水排放将对局部海域的赤潮生物生长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结合前叙电厂温排水对浮游植物的影响分析,可认为电厂温排水对附近海域富营养化的发展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尤其是春、秋季,温排水口附近海域富营养化发展对温排水更为敏感。考虑到适宜的海水温度是赤潮生物生存和繁殖的一个重要的环境因子,电厂运行期间循环取排水将使局部海域的海水温度有所提高,因此,建议电厂在营

46、运期间应加强电厂温排水排放口附近海域水温和赤潮的监测。5.4.6.2.2 余氯排放对排水口海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余氯在海水中有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态,刚排出的取排水中,游离态余氯占主要部分,化合态余氯所占比例不大。由于游离态余氯氧化能力极强,极不稳定且衰减极快。随着取排水排入水体,游离态余氯不断地稀释、分解和挥发,其浓度迅速降低。目前我国尚未制订海水余氯的浓度标准,有关资料表明(电力建设与环境保护,李柱中等),海水生物慢性中毒的余氯剂量为0.02mg/l,超过上述浓度时,能引起生物中毒甚至死亡。根据数学模型计算结果,一期工程实施后,余氯0.02mg/l等浓度线的全潮最大包络面积为0.88km2。由此可见,余氯排放的影响区域仅在排水口附近海域,明显小于温排水的影响面积(2.96km2)。5.4.6.2.3 取、排水系统卷吸效应对取水口附近海域海洋生物影响分析本项目两台机组运行过程中,冷却装置系统需用大量海水,由于水泵急速抽取海水,致使水生生物与取水系统的旋转滤网、拦污栅产生机械碰撞损伤,对周围海域海洋生物产生一定的卷吸效应。一般取排水产生的卷吸效应只对那些能通过取水系统滤网的鱼卵、仔鱼、仔虾、浮游生物及其它游泳类生物幼体产生明显伤害。卷吸效应危害由三个因素综合作用而成,即凝汽器内高速水流的冲击碰撞、高温冲击和余氯的毒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