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长治城东110千伏变电站3号主变扩建工程公示本.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713442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76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6长治城东110千伏变电站3号主变扩建工程公示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16长治城东110千伏变电站3号主变扩建工程公示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16长治城东110千伏变电站3号主变扩建工程公示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16长治城东110千伏变电站3号主变扩建工程公示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16长治城东110千伏变电站3号主变扩建工程公示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6长治城东110千伏变电站3号主变扩建工程公示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6长治城东110千伏变电站3号主变扩建工程公示本.doc(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公示本)项目名称: 长治城东110千伏变电站3号主变扩建工程 建设单位(盖章):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 编制单位:中核新能核工业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编制日期:2015年11月评价单位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证书签字页项目负责人执业资格证书现场照片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长治城东110千伏变电站3号主变扩建工程建设单位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法人代表刘宏新联系人张雷通讯地址太原市府东街131号联系电话0351-4266471传真0351-4266471邮政编码030001建设地点变电站:长治市城区东部;输电线路:长治市、壶关县境内立项审批部门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文号晋发改能源

2、发2015262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电力行业(D4420)占地面积(平方米)站址10600塔基2600绿化面积(平方米)400总投资(万元)5026其中环保投资(万元)34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0.68%评价经费(万元)预计投产日期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长治城东110kV变电站位于长治市区东部,现有40MVA有载调压变压器2台,110kV进出线2回,35kV进出线3回,10kV出线16回,该站主要担负着长治市区东部的供电任务。目前,位于该站周边的东客运中心及东钰、九鑫、杰盛、桃园村改造、景家庄新区等多个大型楼盘待供电,预计新增负荷约3万千瓦,现有负荷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负荷需求,

3、因此,必须对城东站进行增容改造。位于集店乡的集店110kV变电站现有1台63MVA有载调压变压器,由于该站主要供电企业环海不锈钢厂现已关停,目前基本无负荷,且周边暂无规划负荷,因此拟将该站变压器搬迁至城东110kV变电站,搬迁后现有10kV配电室改造为10kV开闭所,从距集店站东南侧约2km处的杜家河110kV变电站引两回10kV线路。石槽110千伏变电站位于长治城区东部,现有40兆伏安主变2台,110kV进线2回,分别为苏店220千伏站至本站一回和西庄220千伏站至桃园110千伏站110千伏线路T接一回,网络结构复杂,供电可靠性差。结合集店站的搬迁,拟利用现有的西庄站集店间隔及部分线路新建西

4、庄站至石槽站的110千伏线路,将石槽站的T接线路改为直供,增加供电能力,提高供电可靠性。综上所述,通过将集店110千伏变电站变压器搬迁至城东站以及利用西集110千伏线和西石园线新建西庄至石槽110千伏线路,一方面满足了长治城区东北部负荷增长需求,提高了城东站的供电能力;另一方面提高了石槽站供电安全可靠性,减少了停电事故的发生率。所以将集店110千伏变电站搬迁至城东站以及利旧西集110千伏线和西石园线新建西庄至石槽110千伏线路是非常必要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及山西省的有关要求,该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于2015年8月16日委托中核新

5、能核工业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对长治城东110千伏变电站3号主变扩建工程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我单位接受任务后,收集了有关工程情况、可行性研究和背景资料,对变电站站址及输电线路沿线进行了现场踏勘;根据工程建设情况,评价单位委托黑龙江省指南针环境卫生监测有限公司对工程周围环境质量现状进行监测,按照国家有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的要求,编制完成了长治城东110千伏变电站3号主变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送审版)。现提交建设单位,报环保主管部门进行技术审查。2.编制依据2.1任务依据“关于开展临汾壶口220千伏变电站主变扩建工程等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委托函”,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关于将长治高河电厂送出工程等输

6、电工程列入山西省20152017年电网建设规划的通知”,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晋发改能源发2015262号文。2.2法律、法规及政策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9年1月1日; 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18日施行);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8第2号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年10月1日施行);中华

7、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1995年12月28日; 国家环境保护局1999第18号令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1999年2月1日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39号电力设施保护条例,1998年1月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第8号令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细则,1999年3月18日施行; 环境保护部环办2012131号关于进一步加强输变电类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监管工作的通知。2012年10月26日; 环境保护部环办2013103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的通知,2013年11月14日。2.3技术依据环境影响

8、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1),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工程(HJ24-2014),国家环境保护部;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HJ/T10.2-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声环境质量标准(GB

9、3096-2008);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试行)(HJ681-2013);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GB 50545-2010);35110kV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GB50059-2011);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技术规范(DL/T334-2010)。2.4参考资料山西长治城东110kV变电站3号主变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长治供电勘测设计院; 壶关县生态功能区划及生态经济区划; 长治市生态功能区划及生态经济区划; 建设单位提供的其它建设相关资料。3.工程内容及建设规模3.1工程组成长治城东110kV变电站3主变扩建工程包括变电站及输电线路两部分。变电站工程:

10、在长治城东站扩建一台63MVA主变及配套工程(该主变由集店110kV变电站调配),集店110kV变电站改造为10kV开闭站;线路工程:新建西庄220kV变电站石槽110kV变电站110kV线路(部分利用西庄至集店线路,部分利用石槽T接西石园线路),线路总长度为线路总长度约10.7km,其中新建8.5km,利用西庄至集店线路0.6km,利用石槽T接西园线路1.6km。项目工程组成情况详见表1。表1 工程主要内容一览表1.长治城东110kV变电站增容工程项目现有工程本期工程改造后工程主变压器容量240MVA新建63 MVA240+63MVA110kV进线2回0回2回35kV出线3回0回3回10kV

11、出线16回3回19回无功补偿2(4800+3600) kvar(6000+3600) kvar2(6000+3600) kvar+(4800+3600) kvar环保工程30m3事故油池恢复地面硬化、绿化30m3事故油池拆除改造工程拆除集店63MVA变压器及110kV成套设备,改造为10kV开闭所续表1 工程主要内容一览表2.西庄220千伏变电站石槽110千伏变电站110千伏线路工程项目具体情况线路长度10.7km,其中新建8.5km,利用西庄至集店线路0.6km,利用石槽T接西园线路1.6km导线型号JL/G1A-300/40型钢芯铝绞线地线型号采用OPGW及GJ-80镀锌钢绞线杆塔塔基数量

12、28基杆塔型式直线塔基21,耐张转角及终端塔7基拆除工程西庄至翟店12#、13#更换双回路耐张塔,14#直线塔更换为耐张塔;拆除西庄至集店4#12#间铁塔及导线;拆除西石园线35#45#间杆塔及导线。环保工程临时占地地表及植被恢复。3.2工程内容变电站工程变电站概况a、长治城东110千伏变电站长治城东110kV变电站位于长治市城区东部,站址占地面积13.7亩,站址四周均为农田,南距一住宅小区160m,西距一正建设的住宅小区70m。该站于1984年9月20日建成投产,现装设有40MVA有载调压变压器2台。110kV、35kV、10kV均为单母分段接线,110kV进出线2回,35kV出线3回,10

13、kV出线16回,电容器2组。b、集店110千伏变电站集店110kV变电站位于集店乡集店村东,占地6.99亩,2006年8月30日投产。现有63MVA有载调压变压器1台,110kV进线1回,10kV出线7回(其中5回为环海不锈钢厂出线间隔)。建站时主要考虑为环海不锈钢厂供电,由于环海不锈钢厂现已关停,目前集店110kV变电站基本无负荷,且周边暂无规划负荷。改扩建工程建设内容本次改扩建工程包括以下几部分a、城东110kV变电站3号主变扩建,从集店110kV变电站调一台63MVA主变;主变压器:新增3号主变1台,型号为SFZ9-63000/110,利旧集店110kV变电站主变压器。110kV部分:新

14、建主变进线间隔1个,完善110kV分段间隔1个。10kV部分:新建3号主变进线间隔1个、分段间隔1个、3号电容器间隔2个、III段母线设备间隔1个、出线间隔11个(其中两面用于现有出线改接)。新建1号、2号电容器间隔各1个。无功补偿装置:新增3号主变无功补偿装置成套框架式电容器两组,容量6000kvar+ 3600kvar。b、集店110kV变电站设备搬迁,拆除该变电站63MVA主变及相应110kV配电装置,集店站10kV配电室开闭所化改造。搬迁110kV主变压器1台,容量63MVA。搬迁110kV断路器1台、电流互感器3台。搬迁设备运至城东站利旧,其余设备拆除后退出运行。将原10kV配电室改

15、造为开闭所,新建进线间隔2回、PT间隔2回、站用变间隔2回、电容器间隔1回、出线间隔3回(晋通、中铁、备用)。c、杜家河110kV变电站至集店10kV开闭所出线间隔及10kV出线。建设杜家河站集店开闭所出线间隔两回,占用现有850及865备用出线间隔。主要设备选择本次改扩建工程主要设备见表2所示。表2 改扩建工程主要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备注1主变压器SFZ9-63000/110 电压比:11081.25%/10.5kV1台2110kV配电装置断路器LW36-126W/T3150A-40kA1台隔离开关GW4-126DW/1250A2组电流互感器LB7-110W 2600/5A3台

16、电容式电压互感器TYD110/-0.02H3台310kV配电装置无功补偿装置TBB10-3600kVar、TBB10-6000kVar2套各1套成套开关柜KYN28-12型3套拆除工程内容本次主要拆除集店站主变及部分110kV设备,主要内容如下:利旧部分:拆除110kV主变压器1台,容量63MVA。拆除171间隔110kV断路器1台、电流互感器3台、隔离开关2组。拆除设备运至城东站利旧。拆除部分:对于搬迁后的集店站,110kV部分剩2组隔离开关、1组电压互感器、1组避雷器,10kV部分共有GG-1A型开关柜12面,考虑退出运行。变电站总平面布置长治城东站110kV线路东进,35kV线路东出,1

17、0kV线路电缆西出,进站大门开在全站西侧。全站分南北两个大区域,南区为35kV配电装置区,北区东侧为110kV配电装置区、中部为主变压器、西侧10kV配电室及主控室等、北侧为电容器及消弧线圈。现有两台变压器保持不动,新增3号主变布置于现1号主变北侧,主变进线间隔占用现110kV配电装置北侧空地,扩建110kV I段母线。110kV配电装置完善分段间隔,占用南数第三出线间隔(原II段母线跨条间隔)。10kV配电室向西扩建,开关柜双列布置。拆除现有电容器室及2号消弧室、1号消弧室,设备退出运行。新上设备按远期规模重新配置,连同3号主变无功补偿及消弧装置,布置于站区西南侧现有仓库位置。本期新增10k

18、V出线电缆西出,与站外排管对接。改扩建完成后变电站总平面布置见附图3。输电线路新建西庄220kV变电站石槽110kV变电站110kV线路(部分利用西庄至集店线路,部分利用石槽T接西园线路),线路总长度为线路总长度约10.7km,其中新建8.5km,利用西庄至集店线路0.6km,利用西石园线路1.6km。线路两端情况a、石槽110千伏变电站石槽110kV变电站位于长治城区东部,现有40兆伏安主变2台,110kV进线两回,分别为220千伏苏店站至本站一回和220千伏西庄站至110千伏桃园站110千伏线路T接线路一回,网络结构复杂,保护配合整定难度大,供电可靠性差。b、西庄220千伏变电站西庄220

19、kV站为已运行站,110kV进出线12回向南出线,本次石槽出线占用原集店出线间隔,西数第四间隔。线路路径线路由原西庄至集店(西数第四间隔)3#4#档之间断开,利旧西集线1#3#铁塔及线路后,右转向西跨过中南部重载铁路后,平行于西庄至翟店110kV线路至东长井村南侧,并与该线路12#、13#共用双回路塔,分开后钻越220kV西苏I回、西苏II回两条线路后,经石桥村北侧通过,向西断续延伸至壶口乡南侧时与原110kV西石园线45#大号侧15m处相接,利旧45#52#1.6km西石园线至110kV石槽站。并拆除原西石园45#小号侧至桃园“T”接点线路。线路总长度约10.7km,其中新建8.5km,利用

20、西庄至集店线路0.6km,利用石槽T接西园线路1.6km。导线及杆塔型号本线路架空导线采用JL/G1A-300/40型钢芯铝绞线,地线采用OPGW以及GJ-80镀锌钢绞线。该线路杆塔选型及数量见表3(不含利旧杆塔)。表3 杆塔选型及数量一览表序号名称型式呼称高(m)单位数量小计备注1单回路直线塔1A4-ZM221基482442单回路直线塔1A4-ZM227基483043单回路直线塔1A4-J121基55020转角塔4单回路转角塔1A4-J321基334060转角塔5单回路转角塔1A4-J421基226090转角塔6双回路转角塔1D5-SDJ21基22090终端塔合计基28塔基占地和跨越情况本线

21、路部分位于长治市郊区,部分位于壶关县境内,沿线85%为平地,15%为丘陵,海拔高度在954-1014m之间。线路塔基占地面积约为2600m2。线路交叉跨越:跨中南重载铁路1次,跨长钢自备铁路4次,跨公路3次,跨35kV线路7回,跨10kV9回,跨通信线8回,跨380V4回,跨林区0.2km,跨坟树6棵。障碍物拆迁改造:本工程拟将西庄至翟店12#、13#更换双回路耐张塔,将其14#直线塔更换为耐张塔;拟拆除西庄至集店4#12#间铁塔及导线;拆除西石园线35#45#间杆塔及导线。协议情况本项目线路已取得相关部门协议,具体见附件,响应情况见表4。表4 相关协议响应情况工程名称部门意见环评回应情况附件

22、西庄220kV石槽110kV变电站110kV线路壶关县人民政府征求住建等部门意见后同意附件六长治市郊区人民政府征求国土等部门意见后同意附件七4.公用工程给排水给水长治城东110kV变电站现有用水采用自备水井供给,变电站站内常驻值守人员为5人/班,站内用水仅为值守人员少量的生活及卫生用水,用水量很少。站内厕所为旱厕。排水站区生活污水及雨水采用分流制排水系统,雨水经管网收集后排至站外,站内厕所为旱厕。少量生活污水就地泼洒,旱厕粪便由农民拉走做有机肥。消防站内控制室、配电室及室外设备区配置有干粉灭火器、砂箱、消防铲、消防桶等主要消防器材,电缆沟设置阻火墙。本次扩建工程对主变及设备区新增加推车式干粉灭

23、火器、砂箱等消防器材,新增电缆沟设置阻火墙。采暖、空调本站采用控制灵活,维护简单的电暖器+空调采暖方式,本次不新增需采暖建筑及采暖设施。5.评价因子、评价等级、评价范围5.1评价因子现状评价因子施工期:昼间、夜间等效声级,Leq。运行期:工频电场、工频磁感应强度,昼间、夜间等效声级,Leq。预测评价因子施工期:昼间、夜间等效声级,Leq。运行期:工频电场、工频磁感应强度,昼间、夜间等效声级,Leq。5.2评价等级电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14)表2中关于评价等级的确定具体见表5所示。表5 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分类电压等级工程条件评价

24、工作等级交流110kV变电站户内式、地下式三级户外式二级输电线路1.地下电缆2.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10m范围内无电磁环境敏感目标的架空线三级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10m范围内有电磁环境敏感目标的架空线二级长治城东110千伏变电站为户外式,故变电站电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确定为二级;输电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10m范围内无电磁环境敏感目标,故输电线路电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变电站本项目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位于GB3096中规定的2类地区,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在3dB(A)以下,且受影响人口数量变化不大,故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

25、-2009,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应为二级。由于变电站噪声源较少,且变电站距敏感点较远,故本次声环境影响评价按三级进行。输电线路本项目输电线路噪声源强很小,且近距离范围内无声环境敏感目标,本次声环境影响进行简要分析。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变电站长治城东变电站占地面积为10600m2,本次扩建在变电站内原有设备及预留位置进行,不新增占地。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规定,位于原厂界(或永久用地)范围内的工业类改扩建项目,可做生态影响分析,因此确定本次评价仅做生态环境影响分析。输电线路本工程新建架空输电线路长度10.7km,新增塔基占地2600m2,为永久占地,拆除原有塔基1

26、0基,线路2.8km,工程临时占地面积400m2。本工程评价范围内无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规定的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本工程输电线路对生态影响主要为塔基占地,为点位间隔式;架空线路在过树木等均采取高塔跨越,不砍伐走廊通道,由于工程占地面积小,占地性质为梯田、林地、荒草山,主要涉及塔基及沿线零星树木砍伐,占地、施工及砍伐量均较小,对生态环境影响小。因此本次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做简要分析。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本次扩建不增加用排水,目前变电站运行仅为变电站值班人员少量生活污水,变电站采用旱厕,少量生活污水就地泼洒,不外排,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明显影响。根据环境影响

27、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HJT2.3-93),本项目为低于第三级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条件的项目,仅进行地表水环境简要分析。5.3评价范围施工期施工扬尘:变电站周围环境及线路塔基周围环境。施工噪声:变电站围墙向外200m范围内及输电线路塔基周围30m区域。施工废水、施工弃渣:对处理处置措施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生态环境:变电站周边500m;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300m。 运行期噪声:变电站:围墙向外200m范围内。输电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30m带状区域。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变电站:以变电站站界外40m范围内区域。输电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30m带状区域。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

28、要环境问题:本工程为改扩建工程,其原有污染情况主要为变电站改造前运行时产生的工频电场、磁场以及噪声,以上污染情况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该变电站主变为户外布置,根据现状监测结果,本工程站址所在区域的噪声、工频电场、磁场均满足标准限制的要求,没有超标现象。根据现场调研,该变电站由于建站较早,厕所采用旱厕,旱厕粪便由周围村民拉走做有机肥。其余生活污水量很少,直接泼洒。现有事故油池容积为30m3。根据调研,现有事故油池建成后没有漏油事故发生,本次不对其进行改造,可满足扩建后需要。本项目依托集店110kV变电站、西庄220kV变电站、石槽110kV变电站进行建设,本工程利用西庄220kV变电站、石槽1

29、10kV变电站现有间隔,不新建间隔及间隔设备,拆除集店110kV变电站现有主变,根据调研,集店站事故油池建成后没有漏油事故发生,本次不对其进行改造,没有需要特殊处理的土壤。西庄220kV变电站、石槽110kV变电站在其新建或改扩建过程中均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采取了较为完善的环保设施且运行正常,取得了环保主管部门的有关批复,自投运以来没有投诉情况发生。因此没有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社会环境情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地理位置长治市地处晋东南上党盆地中央,东傍太行山西麓,南与长治县接壤,西临浊漳河,北与郊区毗邻。地理位置

30、位于北纬360857361255,东经11304451130857。区域地形呈长条形,南北长,东西窄,南北长约11km,东西宽7.8km,国土面积55.6km2。壶关县位于上党盆地之东南,太行山系东南端。北与平顺县为邻,南与陵川县相连,西邻长治市、长治县,东接河南省林州市、卫辉市。县域总面积1012.83km2。地理座标在北纬355l3613,东经113101134l之间。全县东西长46km,南北宽42km。壶关县城位于壶关县域西北部,长治市的东南部,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全县建材、化工及陶瓷工业的基地。县城东西两面临山,北部地形复杂,冲沟纵横,只有南部较平坦、开阔。长治城东110

31、kV变电站位于长治市城区东部,站址占地面积13.7亩,站址四周均为农田,南距一住宅小区160m,西距一正建设的住宅小区70m。本工程线路部分位于长治市郊区,部分位于壶关县境内,沿线85%为平地,15%为丘陵,海拔高度在954-1014m之间,输电线路走廊两侧30m范围内敏感目标有石桥村民房,具体见环境保护目标表。项目地理位置如附图1所示。2.自然物理环境地形、地貌区域地势为东南高,西北低,最高点为东部嵩山峰,海拔高程1188.30m,最低处在城西石子河出境处,海拔高程908.00m。地貌类型主要有:东部为南北走向的东山,形成一条自然绿色屏障,山坡地面起伏较大,冲沟发育,其中,东山顶部为土石山区

32、,地面坡度在15-20之间,最大处在25以上,相对高差120m,植被相对较好;山坡下部为黄土丘陵阶地区,地面坡缓,以阶地台田为主,冲沟发育,沟壑密度为28km/km2,切割深度平均为54m左右,地面坡底23。区域西部为冲积平原区,地势平坦,是城区的农业精华区与工业集中区。城区黄土山丘陵区和土石山区14km2,平川区41km2。壶关县地处太行山巅,平均海拔1252.5m,由于长期的地质变动,以及流水切割等原因形成了境内西北平缓,东南陡峭,沟壑连绵,支离破碎的地形地貌,并蕴育了煤炭、铁矿、石灰石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全县以太行山支脉打虎岭东井岭神山岭一线为界,分为浊障河南源河卫河两个流域,三

33、大类四个地形区。加之境内海拔高差达1300m,大致可分为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两个气候区。壶关县系石质山区,80%以上的地区为奥陶系石灰岩地质构造。境内山峦起伏,沟谷纵横,有太行山主脉行头岭纵贯南北,把全县分为东西二个水系。东南属于卫河流域,总面积约为449.8km2,占总土地面积近一半。境内石多土少,山大沟深,多是悬崖绝壁,重峦叠嶂,山间与谷地有带状阶地分布,土地贫瘠零散,最高点是石坡乡打虎岭,海拔1822m,最低点是桥上乡川底村河郊沟的出境处,海拔486m,高差1336m。由于地质构造的因素,地层急剧下切,部分河谷泉水出露,但山高水低很难利用。西部属于漳河流域,总面积约563km

34、2,占总面积约近一半,分布着全县五分之四的人口和耕地,境内为中低山丘陵区,地表土层较厚,但是高低不平,山地、丘陵、河谷相互交错,河谷比较宽阔,两岸有小型的冲积平原和山间谷地,是全县的主要产粮区。本线路区所经地区地貌单元属于长治盆地东南边缘地带,为山前冲洪积倾斜平原与低山黄土丘陵的接壤地带,地势起伏大,沿线多为梯田、林地与荒草地。地质特征长治市境主要由长治盆地及周边山区两个截然不同的地貌单元组成,分别为古生界基岩裸漏区和新生界松散物堆积区。出露地层主要为奥陶系中统,石炭系中、上统,二迭系下统和新生界上第三系,第四系地层。奥陶系中统主要分布于二岗山、黄碾、老顶山及滴谷寺和壶口一带;石炭系中上统主要

35、出落在壶口以东及黄碾以北地区;二迭系下统主要出露于西白兔乡中村以东、霍家沟、良才等地;上第三系主要分布于境内北部西白兔和黄碾一带;第四系境内广泛分布,主要出露于中部盆地及周边低山丘陵的墚、峁顶,漳河两岸阶地前缘。根据重力、地震测定深部构造以及钻孔揭露盆地新生界沉积底层特征,境内在新构造运动后地壳运动表现为长期缓慢的差异性升降运动,因其升降幅度极小,属稳定性地区。境内地层分布从东向西、由老到新依次出露有太古界赞皇群,元古界长城群,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迭系,新生界第三系和第四系。其中,下奥陶系白云岩呈条带状分布于东部沟谷之中,中奥陶系石灰岩、泥炭岩分布于中部、西部以及东部山顶的广大地区

36、,出露面积约770km2(含黄土覆盖面积250km2),占全境总面积的78%,总厚度达515m以上;石炭系、二迭系砂页岩零星分布于西部边缘山顶;城关一带覆盖为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厚度大约10-187m。该线路沿线出露地层以粉质粘土为主,褐黄色,稍湿,可硬塑,表层有弱的湿陷性,该段地下水位埋深大于6.0m。气候特征项目区位于长治市城区中心,长治市城区地处黄土高原,海拨较高,海洋性季风作用相对较弱,大陆性季风气候影响强盛持久,属北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长夏短,春略长于秋,冬季气候较冷。区域年平均气温为9.30,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6.2,最热月7月的平均气温为22.7

37、,年极端最低气温为-25.5,年极端最高气温37.6。区域多年平均年降雨量为567.10mm,最大年降雨量918.80mm(2003年),年最小降雨为318.60mm(1997年),年际变化较大,年内分配不均,一般情况下春季占14.0%,夏季占62.0%,秋冬季占24.0%,尤其集中在79月,且多以暴雨型出现,一次24小时最大暴雨降水量为1 45.80mm(1976年7月)。年均蒸发量为1464.30mm,年平均相对湿度65%左右。年日照时数2568.90小时。初霜多出现在十月上旬,终霜出现在四月下旬至五月上旬,平均无霜期150天160天;年主导风向为南风;年平均风速1.60m/s,年内4月份

38、月平均风速偏大,达2.50m/s左右。年大风日数11.60天,主要出现在4、5月份。壶关县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际变化较大,四季差异明显,春季干旱多风,夏季多雨,秋凉霜早,冬旱干燥,年均气温8.8,一月6.4,七月22.6,年降水量590mm,霜冻期十月上旬至次年四月下旬,无霜期160天。壶关县以北风、南风为主。年平均风速为2m/s左右,极端最大风速达20m/s。地表水长治市地跨海河、黄河两大流域。流域分界大致以太行山与太岳山为界,东部为海河流域,属漳卫南运河水系,主要河流有浊漳河、清漳河、卫河;西部为黄河流域,主要河流为沁河。长治城区主要河流有:石子河、黑水河等,均为暴雨型季节性山区

39、河流。壶关县地表水资源主要来自渭河、漳河两大流域的四条主要河流。流域面积为1006.9km2。以石坡、东井岭、常行等乡为界,西北为漳河流域,流域面积557.1km2,季节性河流二条,即石子河和陶清河,都发源于本县南部山区,经晋庄、店上、固村等乡镇,流出县境后注入漳河,年径流量为2533万m3。东南为渭河流域,流域面积449.8km2,是地下水出露的二条清水流域,即郊沟河和桑延河,发源于本县境内东部树掌、石坡、石河沐一带,向东流出县境,注入渭河,年径流量为6307万m3。本项目站址距河流较远,站内产生废水较少,不外排,不会对当地地表水造成影响。地下水长治市境内地下水资源储量6.64亿m3,其中长

40、治市区地下水资源量为0.05亿m3。境内的辛安泉为山西省第二大泉,主要出露点位于潞城市西流村至平顺县北耽车长16km的浊漳河河谷中。泉域四界范围为:北界以浊漳河和汾河及沁河的地表水为界,西界以沁县和沁源县的行政边界为界,南界以浊漳河和沁河及丹河的地表水分岭为界,东界以浊漳河和清漳河的地表水分岭和娘子关泉域为界。辛安泉为全排型泉水,泉水天然排泄量即为泉域岩溶水资源量。据山西省长治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报告,1957-1993年泉水的还原流量系列,泉域岩溶水资源量为10.41m3/s。80年代以来,由于降水量、河川径流量减少、人类活动的影响,泉水流量大幅度减少。壶关县地下水资源贫乏,据推算储量为

41、5650万m3。年均可利用量为1282万m3。东部山区由于冲沟强烈下切,寒武系岩溶水以下降泉的形式排泄补给河水,流出县境。西南部黄山、百尺等乡镇的山顶有石炭二迭系层间裂隙水出露口,由于面积小,补给条件有限。从地下水的埋深来看,山区岩性单一,岩溶永埋藏在330350m之间。大部分地区为辛安泉水的补给区。矿产资源长治现已探明的矿藏有煤、铁、锰、铝、硫磺、石灰石、石膏、石英、大理石等40余种,其中有开采价值的20余种。尤其是煤炭、预测总埋藏量为906亿吨,已探明储量346亿吨,占山西省探明储量的12%,具有煤种多、埋藏浅、煤质优、易开采等特点。全市还有相当储量的硫铁矿,硅铁矿、铝土矿、石英、耐火粘土

42、、大理石、油岩、陶土等,均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壶关县主要矿产资源有:铁矿、煤炭、铝矾土、高岭土、硫磺矿、大理石、石灰石、硅矿等,煤炭储量为12000万t,可开采量为3200万t。现有煤矿64座,全县年开采量为82.96万t。铁矿储量1000万t,可开采量为700万t,集中分布在石河汝乡,现年开采量为12.17万t,硅矿石是该县优势矿藏,初步探明储量2亿m3,可开采量1亿m3。而且品位高易开采;铝土矿集中分布在辛村、集店、城关、百尺、黄山等乡镇,埋藏浅,储量大,易开采。总的来说,壶关县是矿藏资源品种多而储量少,煤、铁、铝、硫都有一点,但大的矿体少,形不成规模开采。地震根据抗震规范我国主要城镇抗震

43、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项目建设所在区域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自然生态环境野生动物、植物长治市境内野生动物、植物资源丰富。已查明的野生植物有500余种,其中包括药用植物300多种;油料、纤维、淀粉、化工原料植物、烤胶原料200多种。分布在山地、丘陵和地势比较高寒的地方,有野生动物200多种,其中最常见的兽类有金钱豹、狼、麝等100多种;鸟类有山鸡、老雕、杜鹃等。评价区因工农业发达、开发强度大、人口集中,上述野生动物、植物近期尚未发现。壶关县县境内野生植物丰富,种类繁多,栽培植物也很多,据不完全统计栽培和野生木本粮油果树有

44、7个科目13属24种135个品种。林木以油松、刺槐、杨树为主,经济树有苹果树、梨、桃、杏、红果、花椒、核桃、柿子、葡萄等。野生植物有蘑菇、黄花、木耳、山杏、党参、黄芪、柴胡、沙棘、野枣等。县境内野生动物繁多,可分为哺乳、飞禽、爬行、永生及昆虫类等。多达数百种,主要有豹、狐、山兔、山鸡等,畜牧品种瓷涿主要有牛、骡、驴、羊、鸡。兔等。农业生态长治市是个相对富水区,粮食作物主要种植玉米、小麦、谷子、高粱、大豆、薯类、油料,还种植莜麦、小杂粮、蔬菜、麻类及棉花和水稻等。林种主要有油松、落叶松、桦山松、侧柏松等,灌木林主要有沙棘、荆条、狼刺、柠条、紫德槐等均分布于山区。森林覆盖率为14.6%。境内水果有

45、苹果、梨、柿子、红枣、杏、葡萄、沙(红)果等100多个品种,干果有核桃、花椒、山桃、山杏等。土壤调查区域内土壤种类主要有褐土、粗骨土和石质土,其中以褐土分布最广。褐土又分淋溶褐土、石灰性褐土和褐土性土,前者集中于平顺与太行山交界处,石灰性褐土大部分集中于屯留、长子、长治和潞城市交界地区,后者则占有较大面积,主要分布于襄垣、沁县、沁源、黎城及长治大部分区域;粗骨土分为不饱和粗骨土和石灰性粗骨土,均分布于壶关、平顺一带;石灰土则主要为石灰性石灰土,在沁源、沁县交界处和壶关与太行山交界处有零星分布。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1.行政区划及人口长治市属省辖市,现辖两区10县,全市人口273.2万人,有汉、回、满、蒙、朝等19个民族,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9.4%。壶关县国土面积1013km2,全县共辖5镇7乡,1个经济开发区,390个行政村,人口30万。2.经济概况据统计,全市国民生产总值达170.2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60.7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1%,农业总产值37.74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9%,在全市产业结构中,工业占主导地位。全市农林牧渔业稳步增长,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全市邮电业务总量完成45600万元,各种电信、邮政函件等项业务都有较快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