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309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保健医疗综合楼改扩建工程(变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全本公示.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713461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4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40309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保健医疗综合楼改扩建工程(变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全本公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140309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保健医疗综合楼改扩建工程(变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全本公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140309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保健医疗综合楼改扩建工程(变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全本公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140309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保健医疗综合楼改扩建工程(变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全本公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140309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保健医疗综合楼改扩建工程(变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全本公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40309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保健医疗综合楼改扩建工程(变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全本公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0309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保健医疗综合楼改扩建工程(变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全本公示.doc(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保健医疗综合楼改扩建工程(变更)环境影响报告1建设项目概况1.1建设项目地点及相关背景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以下简称“医院”)位于兰州市七里河区七里河北街143号,创建于1942年,前身为甘肃省立兰州高级助产职业学校附属产院,1948年正式更名为甘肃省妇幼保健院。该医院是卫生部第一批授予的“爱婴医院”,也是甘肃省卫生厅直属的非营利性公立保健医疗机构;是甘肃省妇幼保健业务技术指导中心,也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人口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等妇幼保健国际项目的合作单位和兰州大学临床教学医院。为充分发挥医院已有的人才和科研优势,更好地服务于甘肃人民,在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自2007年

2、起医院积极筹备建设保健医疗综合楼;2007年9月,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委托甘肃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承担“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保健医疗综合楼改扩建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工程内容包括在拆除原有建筑物的空地上新建住院医技综合楼(一期工程)、新建保健医技综合楼(二期工程),同时对原有门诊大楼进行内部功能重新布置与装修改造(三期工程);2008年9月10日,甘肃省环境保护厅以关于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保健医疗综合楼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甘环开发200895号)同意医院改扩建;2009年甘肃省发展改革委员会下达了保健医疗综合楼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甘发改社会2009237号)。经过三年的建设,为填平补齐

3、医院缺少的服务单元,完善医院各学科设置,清除各类安全隐患,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决定对现有门诊楼进行拆除重建,为确保医院改扩建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与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协调一致的环境科学依据,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于2013年12月委托甘肃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承担项目变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接受委托后我院技术人员即赴现场实地踏勘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开展了公众参与问卷调查等,通过统计整理、预测分析,本着科学、客观、公正的态度,根据项目建设特点及所在区域环境特征,按照评价技术导则要求,编制出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保健医疗综合楼改扩建工程(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为项目环境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1.2 建设项目主要建设

4、内容1.2.1 工程基本信息项目名称: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保健医疗综合楼改扩建工程(变更)建设性质:改扩建(变更)建设单位: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建设地点:位于兰州七里河北街143号甘肃省妇幼保健院院区内,地理位置见图1。建设投资:项目总投资55324.45万元。生产制度与劳动定员:根据国家卫生部资源配置的规定,全院职工人数为1300人,其中管理人员104人,卫生技术人员1040人,后勤服务人员156人。全年工作天数365天。1.2.2 建设规模建筑面积项目变更后,总建筑面积112224.1m2。其中,一期工程总建筑面积59708m2,已建设完成;二期工程总建筑面积21450m2,正在建设;三期工程总建

5、筑面积31066.1m2,还未建设。病床床位结合当地区域卫生规划、我省卫生资源配置标准以及医院发展的长远需要,根据甘肃省卫生厅关于医院的床位批复,确定全院病床数为1000张。1.2.3 建设内容项目变更后按三个步骤进行实施,具体如下:实施步骤一:住院医技楼、保健楼的建设;实施步骤二:拆除门急诊大楼、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洗涤供应中心、超市、宿舍(现病理科)及儿童保健楼,拆除面积6401m2。实施步骤三:在拆除空地建设门急诊综合楼。变更后工程内容见表1。甘肃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 表1 变更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一期建设工程二期建设工程三期建设工程层数主楼东翼主楼西翼裙房建筑面积m2门诊部西侧建筑面积

6、m2北座南座建筑面积m21入院处、鲜花、病患沟通中心、消防控制中心职工餐厅影像中心4120儿童社保与客户服务中心、医疗街2574急诊急救入口、抢救区门诊入口门厅、挂号收费、中西药房、电梯机房等3469.22小儿内科病区小儿内科病区检验科3560儿童保健中心、新生儿筛查中心2323发热门诊、肠道门诊诊区儿科门诊3011.83儿外科病区男科病区功能检查科3592妇女保健中心、腔镜中心2291留观病区日间化疗妇科门诊诊区3036.34康复训练区康复病区计算机中心3560围产与内镜中心1934产科门诊诊区2647.95NICU产房遗传学中心3560儿眼科、口腔中心1240男科生殖中心门诊诊区1984.

7、16手术室12间综合ICU手术辅助用房3592病理科1208体检中心1526.87培训中心净化机房报告厅3551行政1668.38产科病区产科病区2965行政1458.8教学用房9产科病区产科病区2965研究生1215.510乳腺科病区生殖内分泌科病区2965教授餐厅1002.811腔镜妇科病区普通妇科病区2965教学、科研用房633.812妇瘤科病区中年、老年妇科病区296513VIP病区VIP病区296514特需病区VIP病区296515行政办公实验中心296516行政办公生殖研究所2965合计地上建筑面积m2522171157021655.3地下1中心消毒供应厨房设备机房3962停车库5

8、012洗衣房、停车库停车库、快餐区、4705.4地下2停车库设备机房停车库3529停车库4868设备用房、停车库设备用房、停车库4705.4合计地下建筑面积m2749198809410.8一期工程总建筑面积:59708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52217m2,地下建筑面积7491m2二期工程总建筑面积:21450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1570m2,地下建筑面积9880m2三期工程总建筑面积:31066.1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1655.3m2,地下建筑面积9410.8m2一期、二期工程地下停车位367泊位,三期工程地下停车位202泊位合计:总建筑面积112224.1m2,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85

9、442.3m2,地下总建筑面积26781.8m2合计:地下停车位569泊位1.2.4总图布置总体平面布置情况见图2。1.2.5 公用工程给排水水源取自城市自来水管网,从医院已有给水管引入供水,以满足整个大楼的消防和生活用水。根据可研设计资料,本项目最高日用水量为70m3,结合原改扩建工程环评报告分析,本项目建成后全院日用水量约为1264m3。室内采用污、废分流的排水系统并设专用透气管确保普通污水与医疗废水分流排放,室外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系统。项目实施后,排水水质基本不变,随着医院规模扩大,水量有所增加。其中,医疗废水排放量约为564.5m3/d,经院内已有的污水处理站消毒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

10、网;普通污水约290.6m3/d,经院内已有的化粪池沉淀消化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项目变更后,全院水平衡情况见图3。855.1290.629.5图3 全院水平衡图 单位:m3/d采暖全院采暖均由院内已有锅炉房提供。根据现场调查,锅炉房内现阶段共布置4台燃气锅炉,其中2台型号为WNS4.2-1.0/95/70-Y(Q)的6t/h燃气锅炉用于提供热水,另有1台型号为WNS4-1.0-Y(Q)的4t/h燃气锅炉和1台型号为WNS2-1.0-Y(Q)的2t/h燃气锅炉用于提供热蒸汽,锅炉所用天然气由天然气公司市政管网供给,使用量约为250万Nm3/a。供电全院供电由城市电网供给,依托现有2座开闭所。

11、消防全院消防水源均取自院区已有城市自来水管网,两路给水管引入供水,在各大楼四周均布置有DN150mm室外消防环网,供大楼室外消防用水。室外消火栓从室外消防环网接出。消防用水量:室内消火栓系统为20 L/s;自动喷淋系统为35 L/s;室外消火栓为20L/s。根据现场调查,医院在一期大楼地下室已设置有消防泵房和消防水池,泵房内设置了消火栓泵、喷淋泵各二台(均一用一备),从消防储水池吸水。消防、喷淋泵的流量、扬程可以满足本项目要求;消防水池的储水量也满足本项目的要求。改扩建工程完成后,一期、二期、三期工程同一时间内只考虑一次火灾,共用一套消防设施。各楼层内均设置消火栓和自动喷淋灭火系统。1.2.6

12、 项目变更前后工程变化情况建设地点变化项目变更前后均位于兰州七里河北街143号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内,建设地点不变。建设规模变化变更前在拆除原有建筑物的空地上新建住院医技综合楼(一期工程)、新建保健医技综合楼(二期工程),同时对原有门诊大楼进行内部功能重新布置与装修改造(三期工程)。其中,一期工程建筑面积58507m2、二期工程建筑面积21450m2、三期工程建筑面积4152m2,病床床位800张。变更后在新建住院医技综合楼(一期工程)、新建保健医技综合楼(二期工程)的基础上,同时对原有门诊大楼进行拆除重建(三期工程)。其中,一期工程建筑面积59708m2、二期工程建筑面积21450m2、三期工程

13、建筑面积31066.1m2,病床床位1000张。建设内容变化项目变更前后建设内容变化见表2。表2 变更前后建设内容变化情况一览表类别变更前变更后变化情况一期工程二期工程三期工程一期工程二期工程三期工程总投资(万元)3249355324.45投资额增加建筑面积(m2)58507214504251597082145031066.1建筑面积增加病床床位(张)8001000病床床位增加停车位(个)329569停车位增加锅炉6t/h燃气热水锅炉1台4t/h燃气蒸汽锅炉3台6t/h燃气热水锅炉2台4t/h燃气蒸汽锅炉1台2t/h燃气蒸汽锅炉1台燃气热水锅炉、燃气蒸汽锅炉吨位有变化环保措施燃气废气:经1根4

14、5m高烟囱高空排放燃气废气:经1根45m高烟囱高空排放无变化餐厅油烟:油过滤器净化后在由屋顶离心风机排出餐厅油烟:油过滤器净化后在由屋顶离心风机排出无变化停车库废气:设置排烟通风设备,将停车库废气抽至主楼顶排放停车库废气:设置排烟通风设备,将停车库废气抽至主楼顶排放无变化带病原体的气溶胶:建筑物内设置独立的排风系统,在室内排放口设高效空气过滤器带病原体的气溶胶:建筑物内设置独立的排风系统,在室内排放口设高效空气过滤器无变化医疗废水:经720m3/d医疗污水处理站处理后,通过市政污水管网排入七里河-安宁污水处理厂医疗废水:经1100m3/d医疗污水处理站处理后,通过市政污水管网排入七里河-安宁污

15、水处理厂医疗污水处理站处理规模增加普通污水:经化粪池沉淀消化处理后,通过市政污水管网排入七里河-安宁污水处理厂普通污水:经化粪池沉淀消化处理后,通过市政污水管网排入七里河-安宁污水处理厂无变化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在医疗废物暂存库房,定期由有资质的单位清运处置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在医疗废物暂存库房,定期由有资质的单位清运处置无变化生活垃圾:由兰州市环卫局清理部门定时清运生活垃圾:由兰州市环卫局清理部门定时清运无变化污水处理站污泥:定期由具有资质的单位抽吸进行安全处置污水处理站污泥:定期由具有资质的单位抽吸进行安全处置无变化劳动定员(人)8521300劳动定员增加变更工程实施后,医院建设内容变化主要体

16、现在建筑物建筑面积、病床床位、锅炉及医疗污水处理站处理规模,具体分析如下:建筑物建筑面积一期工程实施后,建筑面积59708m2较设计方案58507m2有所增加。原因是消防审查时认定疏散分区不够合理,需增加一个消防疏散楼梯,建筑面积为768m2;结构抗震方面增加433m2,加强了结构抗震性能,避免了“平面凹凸不规则”,符合非超限高层建筑要求。病床床位改扩建工程实施过程中,病床床位1000张较变更前设计方案800张有所增加。原因是医院就诊病人较多,为了解决病床长期处于紧缺状态,医院特申请甘肃省卫生厅增加病床床位,甘肃省卫生厅以甘发改社会2009237号文批准医院病床床位增加到1000张。锅炉房锅炉

17、台数改扩建工程变更前后,热水锅炉、蒸汽锅炉吨位、台数有变化。原因是考虑到医院热水与蒸汽各自供应需求,设置6t/h燃气热水锅炉2台、4t/h燃气蒸汽锅炉1台及2t/h燃气蒸汽锅炉1台,锅炉总吨位为18t,无变化。医疗污水处理站处理规模根据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污水消毒处理设施改选验收监测报告,医疗污水处理站始建于1983年,由于污水站原有处理设备老化致使污水处理不达标,2012年7月医院投资44.25万元,安装一套DEXE-L-1000型号的二氧化氯发生器进行升级改造,同时为了适应病床床位增加产生的医疗污水量,对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扩建,使污水站设计处理水量为1100m3/d。采用一级生物强化处理+液体消

18、毒剂消毒的处理工艺,处理后的废水低于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2中限值后,通过市政污水管网排入七里河-安宁污水处理厂,最终排入黄河。2013年2月安装的污水处理设施已正式运行。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概况2.1 自然概况2.1.1地理位置兰州市七里河区东接兰州市城关区、榆中县,南靠临洮县,西邻永靖县、西固区,北濒黄河与安宁区隔河相望。地处市中南区,总面积420km2,是兰州通往西南地区和青海、新疆的必经之地。交通便利,经济状况良好。2.1.2地质构造兰州市位于北西西向马衔山-兴隆山-通渭断裂带和北北西向庄浪河断裂带的交汇部位。前一断裂带的马衔山-雾宿山断裂在市区以南通过

19、,距市区最近距离约17km;庄浪河断裂在河口附近进入兰州黄河谷地、距市区约20km。市区内未发现区域性规模较大的断裂,但存在上述两构造方向的次一级断裂,主要为:金城关断层为第四纪早中期断层,长约25km;雷坛河断层活动时代为第四纪早中期,长度为13.5km,逆断层;寺儿沟断层活动时代为第四纪早中期,长度约10.0km,逆断层;西津村断层活动时代为第四纪早期,长度约29km;马衔山北缘断层具分段活动性。2.1.3地形地貌兰州市位于黄河中上游黄土高原,是一个东西长(约50km),南北窄(约28km)的连续河谷盆地中的沿河带状城市。受地质构造的控制,黄河在兰州段形成三个串珠状阶地型河谷盆地,即新城-

20、河口盆地、西固-七里河盆地和城关-雁滩盆地。黄河自西向东纵贯全市,市区位于西固-七里河盆地和城关-雁滩盆地,分割成城关、盐场、七里河、安宁、西固等五块自然小区。全市地貌可分为石质、高、中、低山地;黄土丘陵峁沟谷地;河谷川台盆地;这三种类型分别占全市面积的65%、20%、15%。市区海拔1520m,南有皋兰山,海拔2159m,北有九州台,海拔2067m,地形相对高差最大约600m。2.1.4工程地质项目所在区域属黄河南岸二级阶地前缘地带,位于七里河断陷盆地内,稳定性良好,未见不良地质现象,是良好的建筑场地。本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区,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设计地震加速度为0.20g,建筑场地抗震

21、类别为类,抗震地段属可进行工程建设的一般场地。2.1.5气候、气象据兰州气象台多年资料统计,主要气象要素平均值及极值如下:年平均气温 9.31月份平均气温 -6.87月份平均气温 22.6极端最高气温 39.1极端最低气温 -21.7年主导风向 NE年平均风速 1.0m/s1月份平均风速 0.6m/s7月份平均风速 1.4m/s全年静风频率 62%1月份静风频率 79%7月份静风频率 49%年平均气压 829hpa年平均相对湿度 59%年平均降水量 327.7mm年平均蒸发量 1482mm年平均日照时数 2520.3h最大积雪厚度 10cm最大冻土深度 103cm2.1.6水文概况黄河为兰州市

22、区常年过境的唯一河流,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东麓。黄河东流首次进入甘肃省甘南州玛曲草原,受西倾山的阻挡,折向西北又进入青海省,再由青海东流,于甘肃省积石山县的大河家进入甘肃境内,先后穿越刘家峡水库、盐锅峡水库和八盘峡水库,于八盘峡附近进入兰州市区,自西向东纵贯全市,将市区分为南北两部分。河水在市区呈葫芦型,即由峡谷段、河滩段相串组成。兰州市区地下水主要补给水为黄河地表水,约占68.75%;其次为降水、灌溉渗水、沟谷地面水等。项目场地内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2层粉砂、3层卵石层之中,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补给影响,水位变化随季节波动。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为6.707.50m;稳定水位0.

23、71.80m,地下水基本稳定。2.1.7土壤与植被项目所在区域土壤类型主要是灰钙土和红砂土,周围被人工建筑占据,无自然植被,主要是人工植物群落。人工植被主要为街道、公路绿化树及一些观赏性植物。2.2社会环境概况2.2.1行政区划与人口分布项目所在地属于兰州市七里河区。七里河区总面积394.92km2,辖2乡4镇、9个街道,居住着汉、回、蒙、东乡等32个民族,总人口50.37万。2.2.2社会经济概况2012年,七里河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2.84亿元,增长1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5亿元,增长52%;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25元,增长15%;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0019元,增长27

24、%。2.2.3交通及通讯以铁路、公路为主的交通网络纵横延伸,四通八达。西北最大的铁路货运编组站建在区内,312国道横贯东西,陇海、兰新、兰青、包兰铁路干线和甘川、宝兰等28条公路穿境而过,电信通讯、电视差转、寻呼电话形式成了完整的体系。金融、财税、商业住宅等各种服务功能齐全。2.2.4文物保护根据调查,评价范围内没有文物保护单位。2.3环境质量现状2.3.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根据兰州市2012年环境状况公报,兰州市城区空气污染主要呈扬尘、煤烟和机动车尾气混合型污染特征。2012年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为0.041毫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4.58%,达到国家二级标准(0.06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

25、年平均浓度为0.039毫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7.14%,达到国家二级标准(0.04毫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为0.136毫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45%,超过国家二级标准(0.10毫克/立方米)。降尘量为20.6吨/平方公里月,比上年下降0.3%。2.3.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根据兰州市环境保护局网站公布的2011年第三季度兰州市黄河水自动监测结果报告,在新城桥断面,各指标均可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水体标准;在什川桥断面,各指标均可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水体标准。2.3.3声环境质量现状项目位于兰州市七里河区七里河北街1

26、43号,周围为住宅和宾馆。由此可知,评价区背景噪声以交通噪声和生活噪声为主,声环境质量良好。2.4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及范围2.4.1 环境空气结合工程分析与评价导则,废气污染物主要为锅炉燃气废气、食堂油烟、汽车尾气、带病原微生物的气溶胶以及污水处理站臭气。根据HJ2.2-2008导则中推荐的SCREEN3估算模式对污染源的最大落地浓度及其占标率进行预测,通过预测计算Pmax10%,确定本次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同时,考虑项目场区周围环境敏感点的分布特征,确定本次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以锅炉房烟囱为中心,向东、西、南、北各延伸2.5km,总评价范围约25km2。评价范围见图1。2.4

27、.2 水环境结合本工程污水排放情况和HJ/T2.3-93导则中“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判据”,确定本次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主要进行水环境影响分析评述;评价范围为七里河-安宁污水处理厂黄河排水口上游500m至下游1km的河段。2.4.3 声环境项目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为GB3096规定的1类区,确定本次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应为二级;评价范围为场界外200m以内的范围。2.4.4环境风险评价根据工程分析,本项目液氧站和二氧化氯发生器为非重大危险源,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确定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评价中对项目进行风险识别、源项分析和对事

28、故进行简要分析,提出防范、减缓和应急措施。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3.1项目变更后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3.1.1废气排放情况项目变更后,全院产生的废气主要为锅炉燃气废气、食堂油烟、汽车尾气、带病原微生物的气溶胶以及污水处理站臭气。锅炉燃气废气4台锅炉天然气使用量约为250万Nm3/a,废气年产生量为2360万m3,通过一根45m高的烟囱排放。废气污染物排放浓度为烟尘32mg/m3、SO266.7mg/m3、NOX195.3mg/m3,排放量为烟尘0.76t/a、SO21.57t/a、NOX4.61t/a。食堂油烟一期住院医技综合楼1层已建成一座可容纳400人的餐厅;三期门

29、诊楼南座地下一层设置快餐区,10层设置教授餐厅,可容纳100人就餐。供院内职工、就诊病人及其家属用餐,餐厅厨房会产生一定量的油烟废气。根据同类餐厅类比分析,餐厅日产生油烟废气2.8kg/d,即1.02t/a。汽车尾气根据可研设计资料,项目变更后全院地下车库泊位共计569个,地下车库废气排放源强见表3。表3 汽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源强类别汽车停泊位数(个)废气污染物排放量CO(t/a)HC(t/a)NO2(t/a)医院内排放量56925.494.947.36地下车库内设置机械通风系统,汽车尾气经通风系统排入大气。带病原微生物的气溶胶全院病房和检验科运营过程中有可能产生一些带病原微生物的气溶胶污染物。

30、据同类医院相关资料,医院普通手术室和内科病房消毒后空气中细菌总数200cpu/m3,门诊500cpu/m3。污水处理站臭气医疗污水处理站在运行过程中,会散发出一定的臭气,主要来自格栅和污泥系统,根据类似工程的监测数据,加盖后的格栅其附近硫化氢浓度测值为0.0200.026mg/m3、氨气浓度监测值为0.40.7mg/m3,处理站臭气浓度值为68倍,二氧化氯浓度0.1mg/m3。3.1.2 废水排放情况项目变更后,全院产生的废水主要为医疗废水和普通污水。医疗废水医疗废水排放量为564.5m3/d,废水污染物产生浓度为COD300mg/L、BOD5280mg/L、SS200mg/L、氨氮50mg/

31、L、石油类520mg/L,还有大量细菌、病菌等。进入医疗污水处理站消毒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废水污染物排放浓度COD220mg/L、BOD580mg/L、SS50mg/L、氨氮40mg/L、石油类2mg/L。根据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污水消毒处理设施改选验收监测报告,经过消毒处理后,医疗废水中余氯日均值为6.92mg/L,沙门氏菌未检出,粪大肠菌群20MPN/L。普通污水普通污水排放量为290.6m3/d,废水污染物产生浓度为COD376mg/L、BOD5220mg/L、SS214mg/L、氨氮20mg/L,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排放浓度为COD320mg/L、BOD5200mg/L、

32、SS150mg/L、氨氮19.4mg/L。3.1.3 噪声排放情况项目变更后,全院噪声源主要为水泵、冷却塔及风机等,这些噪声设备大多安置于辅助设施用房及地下室中,或远离病房及医院场界。3.1.4 固体废物项目变更后,全院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医疗垃圾、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站污泥。医疗垃圾医疗垃圾主要为病人或尸解后的废物(如组织、受污染材料和仪器等)以及被血液或人体体液污染的医疗材料、医疗仪器以及其它废物(如废敷料、废医用手套、废注射器、废输液器、有毒棉球、废输血器等);医院血透析产生的废物(如废弃的试管、过滤器、围裙、手套等)。全院病床数1000张,医疗垃圾产生量按为2.8kg/床d,按日均住院人

33、数1000人计,则产生医疗垃圾2800kg/d、1022t/a。生活垃圾生活垃圾主要来自于医护人员、住院病人及其陪同家属日常产生的垃圾,主要是剩菜剩饭、果皮果核、罐头盒、手纸(巾)及各类包装材料等。医护人员产生生活垃圾按0.5kg/d计,全院职工1300人,则产生生活垃圾650kg/d;住院病人产生生活垃圾按1.0kg/床d计,按日均住院人数1000人计,则产生生活垃圾1000kg/d;住院病人陪同家属(1000人)产生生活垃圾按0.5kg/人d计,则产生生活垃圾500kg/d;共计产生生活垃圾2150kg/d、785t/a。污水处理站污泥根据全院污水总量及污水处理工艺,污水处理站污泥产生量约

34、37t/a。3.2 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评价区主要环境敏感保护目标具体见表4。表4 环境敏感目标表序号环境要素保护目标与本项目位置关系性质人员数量1水环境黄河N,900m地表水2环境空气省中医院住宅楼NW紧邻住宅小区150人省第一干休所住宅小区N紧邻住宅小区600人兰石医院W紧邻医疗机构友谊宾馆S,150m宾馆餐饮电力家属院S,160m住宅小区500人3声环境省中医院住宅楼NW紧邻住宅小区150人省第一干休所住宅小区N紧邻住宅小区600人兰石医院W紧邻医疗机构友谊宾馆S,150m宾馆餐饮电力家属院S,160m住宅小区500人3.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与环保措施本项目的环境影响分施工期、运

35、行期两个阶段。3.3.1施工期影响分析与环保措施废气对周围环境影响分析对整个施工期而言,施工产生的扬尘主要集中在原有构筑物拆除及土建施工阶段。按起尘的原因可分为风力起尘和动力起尘,其中风力起尘主要是由于露天堆放的建材(如黄沙、水泥等)及裸露的施工区表层浮尘因天气干燥及大风,产生风尘扬尘;而动力起尘,主要是在建材的装卸、搅拌过程中,由于外力而产生的尘粒再悬浮而造成,其中施工及装卸车辆造成的扬尘最为严重。针对施工期扬尘及周边环境敏感点,项目在施工期拟采取如下控制措施:在施工过程中,作业场地将采取围挡、围护以减少扬尘扩散,围挡、围护对减少扬尘对环境的污染有明显作用,当风速为2.5m/s时可使影响距离

36、缩短40%。在施工现场周围,连续设置不低于2.5m高的围挡,并做到坚固美观。在施工场地安排员工定期对施工场地洒水以减少扬尘量,洒水次数根据天气状况而定,一般每天洒水12次,时间段为9:0010:00、16:0017:00,若遇到大风或干燥天气可适当增加洒水次数。施工场地洒水与否对扬尘的影响较大,场地洒水后,扬尘量将减低28%75%,大大减少了其对环境的影响。对运输建筑材料及建筑垃圾的车辆加盖蓬布减少洒落。同时,车辆进出、装卸场地时应用水将轮胎冲洗干净;车辆行驶路线应首选外环路,尽量避开居民区和市中心区。使用商品混凝土,尽量避免在大风天气下进行施工作业。在施工场地上设置专人负责弃土、建筑垃圾、建

37、筑材料的处置、清运和堆放,堆放场地加盖蓬布或洒水,防止二次扬尘。对建筑垃圾及弃土应及时处理、清运、以减少占地,防止扬尘污染,改善施工场地的环境。总之,只要加强管理、切实落实好这些措施,施工场地扬尘对环境的影响将会大大降低,同时其对环境的影响也将随施工的结束而消失。废水对周围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浓度为COD300400mg/L、BOD5110300mg/L、总悬浮固体(SS)100350mg/L、NH3-N1020mg/L,污染物浓度均较高,泥浆废水设沉淀池收集后部分回用,少量泼洒场地,对水环境影响很小。施工期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利用医院已有的化粪池沉淀消化后,排入市政管网。噪声

38、对周围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的噪声主要可分为机械噪声、施工作业噪声和施工车辆噪声。机械噪声主要由施工机械所造成,如挖土机械、打桩机械、混凝土搅拌机、升降机等,多为点声源;施工作业噪声主要指一些零星的敲打声、装卸车辆的撞击声、吆喝声、拆装模板的撞击声等,多为瞬间噪声;施工车辆的噪声属于交通噪声。因此必须采用相应的措施以减小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从声源上控制:建设单位在与施工单位签订合同时,应要求其使用的主要机械设备为低噪声机械设备,同时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设专人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和维护,并负责对现场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严格按操作规范使用各类机械。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禁止夜间施工。采用声屏障措施:在施

39、工场地周围有敏感点的地方设立临时声屏障;在施工的结构阶段和装修阶段,对建筑物的外部也应采用围挡,以减轻设备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施工车辆出入地点应尽量远离敏感点,车辆出入现场时应低速、禁鸣。建设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施工场地的噪声管理,施工单位也应对施工噪声进行自律,文明施工,避免因施工噪声产生纠纷。采取上述措施后可以消除施工期噪声的影响。固体废物对周围环境影响分析原有建筑物拆除过程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建筑垃圾为主。大量的建筑垃圾及弃土的堆放不仅影响城市景观,而且还容易引起扬尘等环境问题,为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对施工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必须及时处理。施工期的建筑垃圾应随时外运,运至填埋场统一处理或用于筑路、

40、填坑。施工期的生活垃圾量很少,主要是厨余果皮等,另外还有少量工人用餐后的废弃饭盒、塑料袋等,如不及时清理,在气温适宜的条件下会滋生蚊虫、产生恶臭、传播疾病。项目采取定点堆放、即产即清的方法外运至兰州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消纳,可以消除其影响。3.3.2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评价及环保措施废气对周围环境影响分析项目变更后,全院产生的废气主要为锅炉燃气废气、食堂油烟、汽车尾气、带病原微生物的气溶胶以及污水处理站臭气。锅炉燃气废气通过一根45m高的烟囱排放,废气污染物排放浓度为烟尘32mg/m3、SO266.7mg/m3、NOX195.3mg/m3,低于兰州市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62/1992-201

41、0)中时段标准。食堂油烟产生量很小,且经专用油烟净化装置处理后排放,油烟排放浓度小于2.0 mg/m3,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中的规定。汽车尾气属无组织排放,属少量多点排放性质,且大部分车位在地下,地下车库设有机械通风系统,烟气排放量较少,且能得到有效的扩散稀释,对医院周围环境空气质量影响不大。医院执行严格的消毒和通风制度,在有污染物排放的房间设置独立的排风系统,并在室内排风口处设高效空气过滤器后,普通手术室和内科病房空气中细菌总数200cpu/m3,门诊500cpu/m3。污水处理站臭气主要成分为H2S、NH3等,属无组织排放,主要影响区域为污水处理站周围。兰州市

42、常年主导风向为东风,污水处理站位于医院的西北角,为医院主导风向的侧下风向。根据类似工程的监测数据,加盖后的格栅其附近硫化氢浓度测值为0.0200.026mg/m3、氨气浓度监测值为0.40.7mg/m3,处理站臭气浓度值为68倍,二氧化氯浓度0.1mg/m3,低于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的规定。综上所述,医院产生的废气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废水对周围环境影响分析对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项目变更后,全院产生的废水主要为医疗废水和普通污水。医疗废水进入医疗污水处理站消毒处理后,废水污染物排放浓度COD220mg/L、BOD580mg/L、SS50mg/L、氨氮40mg/L、

43、石油类2mg/L、余氯6.92mg/L、沙门氏菌未检出、粪大肠菌群20MPN/L,低于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2中限值。普通污水经化粪池沉淀消化处理后废水污染物排放浓度为COD320mg/L、BOD5200mg/L、SS150mg/L、氨氮19.4mg/L,低于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中B等级标准。经预处理后的废水,通过市政污水管网排入七里河-安宁污水处理厂,经A/O生物循环曝气活性污泥工艺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一级标准后,最终排入黄河。因此,项目废水对水环境影响很小。对兰州市城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影响根据项目

44、变更前环评报告,医院位于兰州市地下水源准保护区内。根据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兰州市城市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的批复(甘政函200925号),医院位于兰州市地下水源保护区外,项目建设对兰州市地下水源保护区无影响。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分析项目变更后,全院噪声源主要为水泵、冷却塔及风机等,噪声源强在75100dB(A)之间,这些噪声源设备大多安置于辅助设施用房及地下室中,或远离病房及医院场界,噪声源强可减少2535dB(A)。锅炉房位于医院西北角,距医院职工住宅10m,距甘肃省第一干休所25m,距离均较近,对泵、风机等采取消声减振措施,对冷却塔设置隔声屏,可进一步有效地降低噪声。因此,医院产生的噪声经过隔声、距离衰减后,噪声值低于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1类标准,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固体废物对周围环境影响分析全院产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