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kV变电站初步设计说明书.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714035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3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5kV变电站初步设计说明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35kV变电站初步设计说明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35kV变电站初步设计说明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35kV变电站初步设计说明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35kV变电站初步设计说明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5kV变电站初步设计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5kV变电站初步设计说明书.doc(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家丙级证书号: XXXXXXXXXXXX35kVXX输变电工程施工设计说明书XXXVVVVX电力勘察设计有限公司2013年12月 XX审定: XXX审核: XXX校核: XXX编写: XXX目 录第一章 总的部分11.1 工程项目设计依据11.2 站址概况11.3 设计范围及建设规模2第二章 电力系统32.1 XX电网现状32.2 建设的必要性42.3 项目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42.4 变电站接入系统方案4第三章 电气一次部分43.1 电气主接线43.2 主要设备选择53.3 电气总平面布置103.4站用电及照明103.5 防雷接地113.6 电缆防火11第四章 电气二次部分124.1

2、电气二次线124.2技术参数124.3系统继电保护124.4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154.5安全自动装置204.6电能采集系统214.7二次设备的布置214.8二次系统防雷234.9交直流系统244.10火灾报警系统25第五章 远动265.1 概述265.2 XX调度自动化系统现状265.3 远动系统设计要求265.4 远动设备电源27第六章 系统通信276.1 概述276.2 通信方式276.3 光纤通信方案276.4 XX变电站通信布置28第七章 土建部分297.1 站址自然条件及设计主要数据297.2 所区规划和总平面布置方案327.3 建筑要求347.4 水工部分367.5 暖通部分37

3、7.6 消防部分37第八章 控制造价的措施42第一章 总的部分1.1 工程项目设计依据本初步设计编制依据:1)XX供电有限公司文件(XX司营XXXX X号)关于对XX(XX)置业有限公司供用电申请的批复;2)XX35kVXX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3)XX电网公司XX供电局文件(XX计XXXX X号号)XX电网公司XX供电局关于XXXXXXX项目供电方案的批复;4)相关变电站设计规程规范;1.2 站址概况XXXXXXX项目是一个集酒店、度假民居、商业会馆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项目区。项目区位于XX市区北面的XX路北侧,其东邻XXXXXXXXXXXX学院,西接XX开发新区。项目规划区为原XX“X

4、XXXXXXX”。XX世家旅游综合体的项目规划区面积为475753平方米,规划区分为度假民居片区、私人会所片区、酒店片区、企业会馆片区、商业片区和酒店式公寓片区七个部分。地块呈南北向近似“7”字形,南北向约1.0km,地块南面东西向宽0.42km,地块中部及北部宽约0.3km。根据规划区功能分布情况,七个部分基本情况如下:XX酒店:为一高端休闲度假酒店项目,位于项目区西面,占地面积为79635平方米(约119亩),建筑面积44730平方米;商业区:位于项目区南面中央位置,占地面积43100平方米(约65亩),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其具体规划正在实施中;企业会馆:占地面积28587平方米(约

5、43亩),建筑面积7060平方米创意SOHO:是新概念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规划区。该部分在项目区中占地69668平方米(约105亩),建筑面积约28450平方米;酒店式公寓:占地66492平方米(约100亩),建筑面积52760平方米;度假民居:占地142420平方米(约214亩),建筑面积92176平方米;私人会所:占地45851平方米(约69亩),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目前XX(XX)酒店投资有限公司仅由原XXXXXXXX配电室进行供电,该配电室电源搭接于110kVXX变电站10kVXXXXX线,主变容量为11250kVA(待XX变电站投入运行后,原XXXXXXXX配电室退出运行),但保留

6、110kVXX变电站10kVXXXXX线的进线电源作为该片区前期临时施工用电。由于XXXX酒店、XXXXX及配套商业设施的用电负荷较大,现行的10kV线路无法满足项目区的永久性用电,而临近变电站不具备新出10kV专线的条件。因此,需在该项目区新建设一座35kV变电站来满足项目区的用电要求。1.3 设计范围及建设规模本期工程设计范围为对侧110kVXX变电站35kV出线间隔、站内以35kV、10kV馈线电缆头为界,包括电气一次、控制、保护和相应构筑物及站内规划等。35kVXX变电站最终规模按210MVA主变容量,本期工程一次建成,主变型式为三相两卷无载调压干式变压器。35kV侧采用单母线接线,最

7、终1回进线,本期全部建成;10kV侧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进出线最终12回,本期建成2回主变进线,8回馈线,预留2回10kV电源进线。无功补偿终期容量为21200kVar,本期一次性建成无功补偿容量21200kVar。综上所述,35kVXX变电站建设规模详见下表。35kVXX变电站建设规模项目本期规模终期规模主变容量210MVA210MVA35kV进线110kVXX变电站1回110kVXX变电站1回10kV进线无10kV电源进线2回10kV出线8回8回无功补偿容量21200kVar21200kVar第二章 电力系统2.1 XX电网现状截至2011 年,XX主干电网建成220kV 变电站2 座,即

8、220kV XX变和220kV XX变,变电容量450MVA。其中XX变电站二期于2010 年9 月9 日投产运行,220kV XX变主变容量增至300MVA;220kV XX变于2010 年2 月投产运行,主变容量150MVA。至 2011年,XX城市电网区域内有110kV 变电站4 座,总容量153MVA,110kV 线路长度408km;35kV 变电站13 座,变电容量36.06MVA,线路长度382.65km;10kV 供电线路121 回,线路总长2004.854km,配电变压器2435 台,配变总容量487MVA。至 2011年,XX县级电网区域内有110kV 变电站11 座,总容量

9、396.5MVA;另有110kV 用户变6 座,110kV 线路长度135.34km;35kV 变电站48 座,变电容量253.6MVA,线路长度1248km。2010 年XX市全社会用电量为18.8 亿kWh,最大负荷为408.2MW。2001 年-2010 年电量年均增长率为12.83。2010 年古城区玉龙县电量约占XX全市的43%,为XX市的负荷集中区;此外,XX县电量所占比例也较大,为31%;XX和XX两县电量所占比例较小,分别为10%和16%。XX市各县发电企业拥有的水电站都是径流式电站,枯、丰发电出力悬殊很大,保证出力只有20左右,而用电负荷由于缺少稳定的三班制用电企业,日负荷峰

10、谷差也很大,此问题随着XX市工业的发展将得到改善。2.2 建设的必要性XXXXXXX项目用电负荷根据建筑设计规划,2014年后总用电负荷达到或8000kW,由于用电负荷比较大,用电范围较广。目前,项目区只有原来的XXXXXXXX安装有一台S9-1250kVA配电变压器,属XX变电站10kV新#自来水厂线路末端供电负荷,线路负载较重,无法满足本项目的用电负荷要求。为确保供电区域能正常的用电需求,保证XXXXXXX项目用电的稳定性和供电可靠性。因此,XX35kVXX输变电工程是为了满足XXXXXXX项目用电负荷增长的需求。2.3 项目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XX35kVXX输变电工程主要是为了满足

11、XXXXXXX项目用电负荷的需求和供电可靠性的要求。项目建成后能有效的解决XXXXXXX项目片区的供电半径过长,线损较高和可靠性降底等等问题,同时也能明显的提高本区域内原供电电源和电网的运行可靠性。改善了原电网结构,提高电网输送能力。在整个XX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很小,但在XXXXXXX项目片区电力系统和电网结构中所起的作用却是相当明显的。2.4 变电站接入系统方案XX35kVXX变电站设计终期1回35kV进线,两回10kV进线,本期建设1回35kV进线接入110kVXX变电站作为主供电源,终期两回10kV电源接入临近变电站作为备用电源。35kVXX变电站接入系统见附图LJJM-2013-B101

12、-01。第三章 电气一次部分3.1 电气主接线参照南方电网公司10kV和35kV标准设计V1.035kV变电站典型方案, 35kVXX变电站的主接线方式配置如下。主变压器:本期210MVA,终期210MVA。35kV接线:采用单母线接线,本期建设1回进线,最终1回;10kV接线: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1、#2主变进线2回,无功补偿电容器2组,每组电容器的容量为1200kVar。终期2回10kV备用电源进线间隔,本期一次性建成。接地方式:35kV中性点:采用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避雷器保护。10kV中性点:本站10kV线路8回,投运后的电容电流将小于30A,故10kV系统采用不接地方式。电气主接线

13、方案详见附图LJJM-2013-B101-023.2 线路通道电缆线路自110kVXX变电站35kV备用出线间隔出线经过站内电缆沟(通道)引至XX路市政管网内,经XX路沿线自南向北至XX路,再由XX路自西向东至XX路后进入XXXXXXX项目区。电缆通道从110kVXX变至XX路段为原有通道2.1km,该段埋管数量为2根200 CPVC管、16根160 CPVC管和2根50 CPVC管,其中该通道约500米为XXXX房地产开发公司投资建设通道,该通道现已被XX公司购买使用。从XX路段至XXXXXXX项目区35kV变电站为新建通道1.1km,新建通道埋管为4根200 CPVC管、4根160 CPV

14、C管和2根50 CPVC管。电缆通道全长为3.2km,其中沿用原有通道2.1km,新建通道1.1 km。从110kVXX变电站35kV出线采用ZR-YJLV22-3240mm2 26/35kV,高压电缆全线采用穿管敷设至项目区35kV变电站,电缆长度约4km,中间设有8个高压电缆对接箱。3.3 主要设备选择3.3.1 导体和主要电气设备选择原则和依据设备选型贯彻南方电网公司推行的“国产化、无油化、低损耗、低噪音、小型化”原则。导体和电器按中国南方电网公司1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规划指导原则、XX电网35kV及以下配电网设备装备技术原则的条件选择,高压开关还要满足高压开关设备的供用订货技术导则的规

15、定。根据2015年系统阻抗参数,计算XX变电站全部建成后35kV和10kV三相短路电流值如下表:短路点35kV母线(并列)10kV母线(并列)短路电流Id2.553kA5.575kA根据XX省电力系统污区分布图的划分,XX变电站地处级污秽区,但考虑到变电站位于规划工业区,大气污染较严重,因此,本阶段初步确定按级污秽区设防,所有变电站屋外(内)电气设备均采用防污型。110 kV户外电气设备外绝缘泄漏比距取3.2cm/kV。3.3.2 主变压器电压等级:35kV /10 kV; 主变容量:最终210MVA,本期建成210MVA。相数卷数:三相两卷变调压方式:无载调压额定电压及分接头:3522.5%

16、/10.5kV接线组别:YN,d113.3.3 35kV配电装置3.3.3.1 110kVXX变电站35kVXX线间隔:根据XX供电有限公司XX司管20128号文件关于对XX(XX)置业有限公司供用电申请的批复拟在110kVXX变电站35kV变电场3UL预留间隔位置新建线路出线间隔一路。所有新增设备均制作土建基础。电气接线110kVXX变电站35kV现采用单母线接线方式。本期设计新建35kV出线间隔一个。 配电装置及平面布置 配电装置型式35kV电气设备采用户外常规设备、户外断路器单列布置,电缆出线,35kV线路向西出线。 配电装置间隔尺寸母线高度取5m,母线构架高度取5.5m,进出线门型构架

17、高度取7.3m,间隔宽度取5m。 设备选型表3-1:主要设备选择结果表序号名 称规 范备 注135kV断路器2000A,31.5kA;SF6 高原型235kV隔离开关1250A,31.5kA(4s)双柱水平开启GW4型高原型335kV电流互感器5P30/5P30/0.5S/0.2S 400/5A干式浇注高原型435kV熔断器RW10-40.5kV05A高原型535kV电压互感器35/0.1/0.1kV(线路)干式浇注高原型635kV氧化锌避雷器YH5WS-51/134 GY复合绝缘高原型 其余设备材料选型符合中国南方电网反措要求。3.3.3.2 35kVXX变电站部分: 电气主接线 电气主接线

18、方案的选择要满足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的要求。此外,还应满足维护方便,具并顾及投资省、占地面积少、接线过渡方便等要求。本方案35kV远期为单母线接线。其优点主要如下:(1)高压断路器数量少。(2)接线形式简单,操作维护方便,投资少。 10kV侧接线不仅要考虑对负荷供电的安全性、可靠性,还要充分考虑运行的灵活性。后期考虑2路10kV电源进线作为全站后备电源。本方案本期及最终均按单母线分段接线。10kV本期8回出线,远期2回进线。 主要电气设备选择主要设备按南网110kV及以下配电网装备技术导则选择,结果见表32、表33、表34。表32:主要设备选择结果表序号名 称规 范备 注135kV断路器63

19、0A,31.5kA,断路器手车,配弹簧操作机构真空高原型235kV电流互感器5P30/5P30/0.5S/0.2S;400/5A(主变进线选用200/5A)干式浇注高原型335kV熔断器母线设备选用RN2-35/0.5A熔丝根据实际选择高原型435kV电压互感器35/:0.1/:0.1/:0.1kV(母线)抗谐振型电磁式电压互感器高原型535kV氧化锌避雷器HY5WZ-51/134复合绝缘 高原型635kV金属封闭铠装移开式高压开关柜KYN61-40.5,630A,31.5kA;断路器手车,配弹簧操作机构;高原型,柜内配置避雷器在线监测设备及户外测温装置。表33:主要设备选择结果表序号设备名称

20、型 号 及 规 范备 注110kV断路器1250A 25kA,断路器手车,配弹簧操作机构真空高原型210kV断路器630A 25kA,断路器手车,配弹簧操作机构真空高原型310kV电流互感器10P20/10P20/0.5S/0.2S;500/5A 300/5A(主变进线选用600/5A)干式浇注高原型410V熔断器RN2-10/0.5A熔丝根据实际选高原型510kV电压互感器10/:0.1/:0.1/:0.1kV(母线)抗谐振型电磁式电压互感器高原型610kV氧化锌避雷器HY5WZ-17/50复合绝缘高原型710kV金属封闭铠装移开式高压开关柜KYN28-12,1250A,25kA;断路器手车

21、,配弹簧操作机构;高原型,柜内配置避雷器在线监测设备及户外测温装置。表34:户内导体选择结果表电压(kV)回路名称计算电流(A)选用导线导线截面控制条件导线根数及型号载流量(A)35主变进线3ZR(B)-YJV-35-1150由载流能力及热稳定截面控制,有裕度母线TMY-80X8由载流能力及热稳定截面控制,有裕度10主变进线3ZR(B)-YJV-10-1300由载流能力及热稳定截面控制,有裕度母线TMY-100x10由载流能力及热稳定截面控制,有裕度出线根据实际负荷选型由载流能力及热稳定截面控制,有裕度3.3.4绝缘配合与设备的绝缘水平 避雷器的配置避雷器的装设组数及配置地点,取决于雷电侵入波

22、在各个电气设备上产生的过电压水平。1) 按照反措要求,在线路的首端装设一组线路型氧化锌避雷器。在35kV母线设置一组电站型避雷器。2) 在每一台变压器出口处各装一组电站型避雷器。 电气设备的绝缘配合。1)避雷器参数选择。避雷器的主要参数参见表35。表35:避雷器的主要参数项目母线避雷器备注35kV额定电压( kV,有效值)51最大持续运行额定电压( kV,有效值)40.8操作冲击(30/60ms)2kA残压( kV,峰值)114雷电冲击(8/20s)10kA(5kA)残压(kV,峰值)134(5kA)陡波冲击(1/5ms)10kA(5kA)残压( kV,峰值)154(5kA)2)35kV电气设

23、备的绝缘配合按照电力行业标准DL/T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及南网110kV及以下配电网装备技术导则确定的原则进行。35kV电气设备的绝缘水平参见表3-6。表36 35kV电气设备和主变压器中性点的绝缘水平设备名称设备的耐受电压值备注雷电冲击耐压( kV,峰值)1min工频耐压(kV,有效值)全波截波内绝缘外绝缘内绝缘外绝缘断路器断口间1851859595隔离开关断口间215118其他电器18518595953) 10kV电气设备的绝缘配合参照电力行业标准DL/T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南网110kV及以下配电网装备技术导则及XX电网公司3

24、5kV及以下配电网装备技术导则确定的原则进行。3.3.5 10kV并联无功补偿装置10kV并联无功补偿装置选用RMSC-1200/10-K-2型户内成套电容器组;串联电抗器选用CKSC-72/10-6型干式铁芯电抗器。3.4 电气总平面布置本变电站根据中国南方电网配网标准设计(2012版)、2012年35kV和10kV标准设计V1.0版设计而成,变电站中内容均直接套用标准设计,根据场地条件做了平面布置调整。根据业主方提供的站址。本变电站长23.5m,宽17.1m,占地面积401.85m2;站内所有配电装置布置于同一高程。其中,35kV配电装置采用金属铠装移开式开关柜布置于户内35kV高压开关室

25、,主变压器按干式变压器加装防护置方式布置于户内变压器室;10kV配电装置采用金属铠装移开式开关柜布置于户内10kV高压开关室,屏柜双列布置,主变低压侧进线采用10kV单芯铜芯电缆引入;电容器布置于户内电容器室;另外设置继电保护室、主控室等。 35kVXX变电站电气总平面布置图见图LJJM-2013-B101-07。3.5用电及照明3.5.1站用电站用负荷为全站动力及照明等交流负荷,站用负荷电压为380/220V,单母线接线。由临近商业地下配电室0.4kV、室外柴油发电机0.4kV接至ATS上端,互为备用。ATS开关配置智能设备,实现自动投切运行方式。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布置于继电保护室。站用电

26、系统预留有适当的备用回路。要求业主方配置专用于地下变电站用电的备用电源(50kW柴油发电机),备用柴油发电机必须安装于室外,室外柴油发电机房的安装地块由业主方提供。备用柴油发电机安装后可靠有效的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3.5.2动力、照明检修网络采用380/220V,电源引自商业地下配电室。设置正常照明及事故照明。正常照明由380/220V站用电柜经照明配电箱供电,采用三相五线制;事故照明光源正常情况下作为正常照明的一部分,事故时由电源切换装置切换至站用电直流系统(DC220V)供电。配电装置室采用荧光、白炽灯混合照明;控制室采用与天棚代建筑结构相协调的嵌入式栅格荧光灯,控制室还设有直流常明

27、灯。配电装置楼内各生产用房、进出口通道和配电装置室均设事故照明,事故照明采用白炽灯。3.6 防雷接地由于该变电站属于室内变电站,站内不设置避雷针。采用全电缆进线,为防止直击雷和雷击侵入波,在电缆线路两端及中段设置线路避雷器,在室外建筑物设置避雷带,站内35kV母线及10kV母线上均配置氧化锌避雷器。变电站内主接地网采用复合式地网,水平接地体采用505镀锌扁钢,户外埋深0.8米,垂直接地极用636 L=2.5米的角钢。站外设置接地深井,以降低接地电阻。接地电阻要求不大于4。由于站址范围内土类为粘土,经现场测量土壤电阻率均小于200m,经初步估算,变电站内接地网地表面的最大接触电势和跨步电压均可以

28、满足要求。在继电保护室的保护屏间应敷设截面不小于100平方毫米的铜排作接地网,此铜排应首尾相连形成环形的专用铜地网。保护屏必须有接地端子,并用截面不小于50平方毫米的多股铜线和接地网可靠连通。该铜地网以一点相连方式与站内接地网相连。3.7 电缆防火电力电缆及控制电缆全部选用阻燃铜芯电缆。电缆敷设:户内采用电缆桥架(电缆沟敷设)敷设方式,户外采用穿电缆保护管敷设方式。微机监控和微机保护的电流、电压和信号接点引入线均采用屏蔽电缆,屏蔽层接地措施按国标GB50217-9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要求设计。电缆防火延燃措施按国标GB50217-9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中电缆防火和阻止延燃措施设计。第四章

29、电气二次部分4.1 电气二次线4.1.1 概述110kVXX变电站35kVXX线线路保护为了与110kVXX变电站现有综合自动化系统兼容,35kV线路保护选用北京四方的CSC-211线路保护装置。保护装置安装在现有35kV线路保护屏预留位置上(屏内预留位置配线已完成仅需安装保护装置即可)。新装一块电度表为新建间隔的计量。五防选用XX变现在的使用珠海尤特公司五防系统。新建间隔的控制、储能等电源均接入现有110kVXX变电站的直流系统。XX变电站按照综合自动化设计,站内公用、主变保护、10kV部分保护测控装置采用集中组屏方式,安装于继电保护室内,保护屏尺寸采用2260800600mm,颜色为计算机

30、灰(RAL7035)。4.2技术参数1、直流电源:220V2、PT二次电压57.5V,CT二次电流5A。4.3系统继电保护4.3.1主变保护主变主保护为二次谐波制动原理的微机型纵差保护和主变本体非电量保护,保护动作跳变压器各侧断路器,主变后备保护35kV侧设35kV复合电压方向过流保护和零序过流、过压保护,10kV侧设置10kV复合电压过流保护,后备保护的第一时限均跳 10kV分段,第二时限跳主变各侧。4.3.2 35kVXX线路保护XX变至XX变电站电缆线路:110kVXX变电站35kV线路采用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具有下列主要功能:三相式三段可经复压闭锁的定时限方向过电流保护,三段式零序过流

31、保护,过负荷保护、零序过流保护,小电流接地选线、低周低压减载功能、一段定值可独立整定,三相操作回路、故障录波功能、对一次设备的完善的测控功能。为了与110kVXX变电站现有综合自动化系统兼容,35kV线路保护选用北京四方的CSC-211线路保护装置。保护装置安装在现有35kV线路保护屏预留位置上(屏内预留位置配线已完成仅需安装保护装置即可)。由于35kVXX变电站属于用户终端站,因此,本次35kVXX变电站35kV侧不设置保护。4.3.3 10kV线路保护10kV线路保护采用微机保护装置,设有速断、三相式延时过流及后加速保护、零序过流保护、过负荷告,三相一次重合闸,保护动作于35kV 及10k

32、V线路断路器。4.3.4 10kV电容器组保护10kV电容器采用微机型保护装置,设有三相延时过流、速断以及过压、欠压、中性点不平衡电流,保护动作于跳10kV电容器断路器。4.3.5 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本站装设一套微机型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装置能与站内综自系统通讯,能够将获取的接地选线信息和装置运行工况正确上传。4.3.6 低周减载本站不设专门的低周低压减载解列装置, 10kV线路保护装置具备的低周低压减载解列功能实现。4.3.7故障录波本站设置故障录波装置,由相应保护装置完成主变两侧及10kV线路录波功能。4.3.8装置编号原则以同屏内不同保护装置编号不重复为原则,同一保护柜内有多台相同类型的

33、装置时,采用相关编号前加“*-”的原则。如当同一保护柜内有两台线路保护测控装置时编号分别为:1-1n、2-1n,对应的屏端子编号为:1-1D、2-1D。2、端子编号原则直流电源:*ZD交流电压:*UD交流电流:*ID遥信:*YX遥控:*YK遥测:*YC跳闸回路:*CD中央信号:*XD网络通信:TD(该段按屏设置)交流电源:JD备用端子:BD注 1:“*”为装置编号的数字部分。3、保护屏背面端子排排列原则(1)端子排设置应遵循“装置分区,功能分段”的原则;(2)每台装置区内端子排按功能段独立编号,每段应预留备用端子;每侧端子排至少各集中预留20个备用端子。同一屏内布置两台装置时,端子排可分别布置

34、在两侧;(3)公共端、同名出口端采用端子连线,配置足够连接端子;每个端子的对外端口只允许接一根导线;(4)一面屏内布置2 个及以上间隔设备时,端子排按间隔集中布置,每个间隔按装置排列;(5)交流电流和交流电压采用试验端子;跳闸出口采用红色端子;正、负电源之间,跳、合闸引出端子与正电源之间,均应适当隔开,至少间隔1 个空端子。端子排间应留有足够的空间,便于外部电缆的引接。4、压板设置原则(1)压板设置遵循“满足运行,适当简化”的原则;(2)压板布置遵循“装置分排,功能分区”的原则;(3)压板不宜超过5 排,每排设置9 个压板,不足一排时,用备用压板补齐。分区布置出口压板和功能压板;(4)保护跳合

35、闸出口压板采用红色,功能压板采用黄色,其他压板和正常时不用的压板采用浅驼色。其中红、黄分别推荐国标GSB05-1426-2001 中R02 朱红和Y08 深黄;(5)压板可采用普通分立式、线簧式。普通分立式压板的底座色采用浅驼色,压板旋钮采用红、黄色,禁止取下压板旋钮以防混淆颜色。线簧式压板颜色通过压板上内嵌的标签纸底色来体现。4.4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变电站控制系统按无人值班有人值守设计。4.4.1系统设备配置监控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开放式网络结构,主要由站控层设备、间隔层设备和网络设备等构成。站控层设备按变电站远景规模配置,间隔层设备按构成实际建设规模配置。(1) 站控层设备:主机兼操作员

36、工作站、远动工作站、五防系统、GPS对时系统、打印机、音响报警装置、网络设备等,远动通信设备冗余配置;监控后台机采用机柜式,安装在远动通信柜上,取消主控台。(2) 网络设备:包括网络交换机、光/电转换器、接口设备和网络连线、电缆、光缆及网络安全设备等。(3) 间隔层设备:包括测控单元、网络接口等。(4) 设一套GPS对时系统,采用IRIG-B(DC)码对时。实现站控层、间隔层及保护装置的时钟同步。4.4.2系统网络结构计算机监控系统结构图见(LJJM-2013-B205-08)监控系统网络结构图(1) 采用双网结构,站控层网络与间隔层网络采用直接连接方式,网络传输率100Mbit/s。(2)

37、站控层网络采用以太网。网络应具有良好的开放性,以满足于电力系统其他专用网络连接及容量扩充等要求。(3) 间隔层网络应具有足够的传送率和极高的可靠性,采用以太网。4.4.3系统软件主机兼操作员工作站可采用Unix、Linux或经过软件加固的Windows等安全性较高的操作系统。4.4.4系统功能监控系统实现对变电站可靠、合理、完善的监视、测量、控制,并具有遥测、遥信、遥调、遥控等全部的远动功能和同步对时功能,具有与地调(县调)交换信息的能力,实现地调(县调)及集控中心对变电站的远方监视和控制。4.4.5系统工作电源监控系统站控层工作站等设备采用站内UPS供电,间隔层测控设备采用直流供电。间隔层需

38、要交流220V供电的设备,可采用直流逆变方式供电。a、本期监控范围主变压器本体2台35kV线路1回(最大配置)35kV所有断路器10kV补偿电容器2组10kV所有断路器直流系统交流不间断电源安全警卫系统公用设备(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b、控制方式断路器控制分成以下四种情况:远方(集控站/调度中心)操作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后台操作主控室(测控屏)操作就地(配电装置)操作c、操作为使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能安全可靠地运行,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须具有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 设置操作权限:依据操作员权限的大小,规定操作员对系统及各种业务活动的使用范围; 操作的唯一性:在多种操作方式下,如确定一种操作方式,就必须闭锁

39、其它操作方式; 对运行人员的任何操作,计算机都将做命令合法性检查和闭锁条件检查; 操作应按选点、校验、执行的步骤进行。 系统应具备顺序化操作功能。d、五防系统35kV变电站设置一套微机五防系统,选用微机五防装置加单元电气闭锁。微机五防系统配置满足南网安生【2005】26号文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防止电气误操作闭锁装置管理规定。微机五防系统由五防工作站、电脑钥匙、各种锁具等组成。用于断路器、隔离开关和电气网门等的操作闭锁。断路器采用直流电气编码锁,与控制开关同装一面屏;隔离开关、高压开关柜(无完善的闭锁功能柜)和各电气网门应安装微机五防编码锁。五防锁就地安装。五防工作站能与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

40、通过通信接口通讯或直接与站控层网络连接,微机五防系统与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能相互校验执行站内的五防操作;微机五防系统与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应能在其中之一系统故障情况下,独立执行站内的五防操作。信号系统采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事故及异常时发出音响报警,同时画面闪烁,并打印存盘。a、间隔层设备交流工频电量测量应采用交流采样方式,精度0.5级及以上。b、电气额定值额定直流电压:220V DC额定交流电压:100V额定交流电流:5A额定频率: 50Hz交流电源: 220/380VACc、模拟量 主变压器:各侧电流、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变压器绕组温度 线路:电流、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 母线:电压

41、、频率 母联:电流、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 静态补偿装置:电流、无功功率 直流系统:蓄电池正反向电流、蓄电池电压、充电机电流和电压、直流母线电压、直流系统正对地电压、直流系统负对地电压d、开关量 所有高压断路器位置(双位置) 所有高压隔离开关、接地刀闸位置(双位置) 直流主回路开关位置 主变压器调压开关位置 保护动作总信号 重合闸动作信号 备自投动作信号 变电站事故总信号 就地/远方转换开关位置 断路器操作机构异常信号 控制回路断线信号 保护报警信号 保护装置故障信号 本体设备异常信号 自动装置异常信号 直流系统异常信号 火灾报警装置故障信号 UPS装置故障信号 GPS装置故障信号e、变电站

42、自动化系统的技术参数应满足相关规程规范和南方电网及下属各级地区电网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设计要求。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过以太网口与各类保护装置及测控装置相连。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智能接口设备支持接入站内其它规约设备,与下列装置或系统的接口采用RS-485串口或以太网连接。交、直流系统监控装置消防报警装置站内电度采集装置安全警卫系统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f、GPS对时系统本方案共设一套GPS时间同步系统,用于站内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各保护装置、故障录波及站内其它需对时的装置,其配置和技术要求应满足各地区电网变电站GPS时间同步系统技术规范的各项规定。采用两台标准同步时钟本体,互为备用。当标准同步钟本体输出的时间

43、同步信号不足时,时标信号扩展装置提供所需的扩充单元以满足不同使用场合的需要。时标信号扩展装置的时间信号输入应包括两路IRIG-B(DC)时码(RS-422)输入。时钟本体与时间同步信号扩展装置均安放于配电装置楼主控室的远动通信柜上。时钟天线安装在配电装置楼楼顶。4.5安全自动装置1、根据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110kV及以下配电网装备技术导则Q/CSG 10703-2009,根据一次主接线方式要求,具有双回电源供电,母联(分段、桥)断路器配置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备自投逻辑应满足变电站运行方式改变时的不同要求,能方便地实现母联(分段)或桥断路器备自投、进线断路器备自投等功能。2、保证

44、在工作电源断开后,才投入备用电源;工作电源的电压,无论何种原因消失,除有闭锁信号外,自动投入装置均应动作;自动投入装置应保证值动作一次。3、35kVXX变电站备自投方式。#1电源(#1主变低压侧进线及10kV #1备用线),要求两把开关之间进行电气联锁,并设置备自投装置。#2电源(#2主变低压侧进线及10kV #2备用线),要求两把开关之间进行电气联锁,并设置备自投装置。a)线路备投方式1:即#1 电源进线运行,#2 电源进线备用;b)线路备投方式2:即#2 电源进线运行,#1 电源进线备用;c) 分段(桥)开关自投(方式3、方式4)。备投能够根据实际运行方式实现自适应功能。4、桥(分段)测控

45、包含桥(分段)开关和隔离刀的遥测,遥信,遥控以及接地刀闸的遥信量等5、配置3套10kV备自投装置,集中组屏安装于继电保护室内。6、35kV变电站为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考虑到变电站按无人值守,故配置一套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具有选线跳闸、发信功能。集中组屏安装于继电保护室内。4.6电能采集系统计量配置根据GBJ63-90电力装置的电气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并参照部颁DL448-91电能计量装置管理规程的要求进行配置,110kVXX变电站35kVXX线的计量电能表设置于1号电度表屏内(现有35kV新玉线左侧),屏内已有配线,仅需安装电度表及表计电流进线和通讯线。 35kVXX变电站35kV线路、主变电度表、10kV部分电能表采用集中组屏安装于继电保护室内。全站装设一套电能采集装置,通过电能表的RS-485通讯口进行电能采集,并将采集的电能数据上送调度端电能采集主站,电脑采集装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