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第五章 底盘技术状况的检测.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714742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3.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学]第五章 底盘技术状况的检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理学]第五章 底盘技术状况的检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理学]第五章 底盘技术状况的检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理学]第五章 底盘技术状况的检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理学]第五章 底盘技术状况的检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理学]第五章 底盘技术状况的检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学]第五章 底盘技术状况的检测.ppt(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底盘技术状况的检测,第一节 底盘输出功率的测定 底盘输出功率检测又称底盘测功,指对汽车驱动轮输出功率的检测。主要目的:获得驱动轮的输出功率或驱动力,以便评价汽车的动力性;同时可用驱动轮输出功率与发动机输出功率进行对比,求出传动效率来评价汽车传动系统的技术状况。,第五章 底盘技术状况的检测,底盘测功试验台分类测功装置的形式:水力式、电力式、电涡流式冷却方式不同:风冷式、水冷式、油冷式滚筒装置承载能力不同:小型式、中性式、大型式、特大型式,第五章 底盘技术状况的检测,一、汽车底盘测功试验台的结构与工作原理1.汽车底盘测功试验台的结构 一般由滚筒装置、测功装置、飞轮装置、测速装置、控制装置

2、与指示装置等构成。,第五章 底盘技术状况的检测,(1)滚筒装置 能连续移动的路面 底盘测功机的滚筒装置有单滚筒和双滚筒两种类型。,第五章 底盘技术状况的检测,(2)测功装置 测功装置由加载装置和测力装置组成。测功器有水力测功器、电力测功器和电涡流测功器三类。,电涡流测功器加载装置主要由定子和转子构成,转子与滚筒相连,定子可绕其主轴线摆动。,第五章 底盘技术状况的检测,(3)测速装置 测速装置多为电测式,测速装置一般由测速传感器、中间处理器装置和指示装置构成。常用测速传感器有光电式、磁电式和测速发电机等类型。(4)飞轮机构 常采用离合器以实现与滚筒的自由接合。飞轮机构常具有一组多个飞轮。(5)控

3、制装置 控制装置和指示装置常做成一体,构成控制柜。(6)其他装置 举升装置、约束装置、移动式冷风机,第五章 底盘技术状况的检测,第五章 底盘技术状况的检测,第五章 底盘技术状况的检测,二、底盘测功试验台的测功方法1.准备工作(1)被测车辆的准备 1)调整发动机供油系、点火系至最佳工作状态 2)检查传动系、车轮的连接情况并紧固 3)清洁轮胎,检查轮胎气压是否符合规定 4)运行走热全车(2)底盘测功机的准备 1)对于水冷测功机,将冷却水阀打开 2)接通电源,根据被测车型选择测试功率的挡位 3)用三角铁抵住车轮前方,进行必要的纵向约束 4)对发动机吹风,防止发动机过热,第五章 底盘技术状况的检测,2

4、.测试方法(1)测试点的选择:发动机额定转速对应的车速;发动机最大转矩转速对应的车速;汽车常用车速(经济车速)(2)功率测试方法 1)设定试验车速或力矩 2)起动发动机,由低速挡逐级换入最高档,同时逐渐踏下加速踏板,使节气门全开 3)待发动机转速稳定后,读取和记录功率值 4)重复测试三次,取平均值(3)注意事项 1)走合期的新车或大修车不宜进行底盘测功 2)测功时,应注意各种异响和发动机水温及轮胎表面温度 3)被测汽车前严禁站人,确保安全,第五章 底盘技术状况的检测,三、影响底盘测功机测试精度的因素1.机械阻力对汽车底盘输出功率测定值的影响 摩擦力的存在消耗了一定的功率,机械阻力所消耗的功率随

5、着车速的提高而不断提高。在检测汽车底盘输出功率时,必须计入机械阻力所消耗的功率。2.冷却风扇对汽车底盘输出功率测定值的影响 冷却风扇自身将消耗一定的驱动功率,且与转子转速的三次方成正比。底盘测功机装有冷却风扇时,必须给出风扇消耗功率与转子转速的数学模型,以便计入底盘输出功率中。,第五章 底盘技术状况的检测,3.滚动阻力对汽车底盘输出功率测定值的影响分析(1)滚筒对滚动阻力系数的影响 1)滚筒半径越大,车轮滚动时轮胎变形量越小 2)滚筒的椭圆度误差、同轴度误差越小,轮胎在滚筒上的运转越平稳 3)滚筒表面质量 4)滚筒中心距增加,车辆的运行滚动阻力增加(2)轮胎气压对滚动阻力系数的影响 气压低,滚

6、动阻力增大,第五章 底盘技术状况的检测,第二节 传动系统的检测 根据GB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传动系应满足以下要求:1.机动车的离合器应接合平稳、分离彻底,工作时不得有异响、抖动和不正常打滑等现象。2.换挡时齿轮啮合灵便,互锁和自锁装置有效,不得有乱挡和自行跳挡现象;运行中无异响;换挡时,变速杆不得与其他部件干涉。3.传动轴在运转时不得发生振抖和异响,中间轴承和万向节不得有裂纹和松旷现象。,第五章 底盘技术状况的检测,一、汽车传动系统功率损失和传动效率的检测 汽车传动系统的功率损失可在具有储能飞轮的底盘测功机上或惯性式底盘测功机上对传动系统进行发托试验而测得。根据所测得的驱

7、动轮输出功率和传动系功率损失,可换算出汽车传动系的传动效率。在具有储能飞轮的底盘测功机滚筒上进行滑行试验,可测得汽车的滑行距离,可反映汽车传动系统传动阻力的大小。,第五章 底盘技术状况的检测,反拖试验 若在测得汽车驱动车轮的输出功率后,立即踩下离合器踏板,储存在飞轮系统中的汽车行驶动能会反过来拖动汽车驱动轮和传动系运转,运转阻力作用于滚筒,因此底盘测功机可以测得反拖驱动轮和传动系所消耗的功率。如果将同一车速下驱动轮输出功率与反拖驱动轮和传动系所消耗的功率相加,可求得该车速所对应的发动机转速下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根据发动机输出功率和汽车驱动轮输出功率可得到传动系的机械效率。,第五章 底盘技术状况的

8、检测,正常情况下,汽车传动系统中的机械效率正常值应如下表所示:,第五章 底盘技术状况的检测,汽车滑行距离长短可以反映汽车传动系传动阻力的大小。,第五章 底盘技术状况的检测,传动功率损失、传动效率和滑行距离可反映汽车传动系的综合技术状况,但不能评价传动系各组成部分的技术状况。,二、离合器打滑的检测 采用离合器打滑测定仪可以对离合器打滑进行检测。仪器主要由闪光灯、高压电极、电容、电阻等构成。离合器打滑测定仪的基本工作原理:频闪原理,第五章 底盘技术状况的检测,三、发动机间隙的检测 研究表明,传动系各总成和机件的磨损与其间隙存在密切的关系,总角间隙随汽车行驶里程近似呈线性增长。所以,总角间隙可以作为

9、诊断参数评价传动系的技术状况。传动系角间隙检测所用仪器有指针式角间隙检测仪和数字式角间隙检测仪两种。,第五章 底盘技术状况的检测,1.指针式角间隙检测仪,第五章 底盘技术状况的检测,检测仪由指针、测力扳手和刻度盘构成。,检测(1)驱动桥角间隙的检测(2)万向传动装置的角间隙的检测(3)离合器和变速器各挡位的角间隙的检测(4)传动系的总角间隙的检测,第五章 底盘技术状况的检测,2.数字式角间隙检测仪,第五章 底盘技术状况的检测,数字式角间隙测试仪由用导线相联的倾角传感器和测量仪构成。,第三节 转向系统的检测一、车轮定位的检测 车轮定位的检测,包括转向轮定位的检测和非转向轮定位检测。转向轮和非转向

10、轮定位的检测,合称为四轮定位检测。车轮前轮定位,前轮外倾、前轮前束、主销后倾和注销内倾,是评价汽车前轮直线行驶稳定性、操纵稳定性、前后和转向系技术状况的重要诊断参数。后轮定位有后轮外倾和后轮前束,评价后轮的直线行驶稳定性和后轴的技术状况。,第五章 底盘技术状况的检测,1.检测方法分类(1)静态检测法 在汽车静止的状态下,根据车轮旋转平面与个车轮定位间存在的直接或间接的几何关系,用专用检测设备对车轮定位进行几何角度的测量。检测设备一般有:1)气泡水准式车轮定位仪 2)光学式车轮定位仪 3)激光式车轮定位仪 4)电子式车轮电位仪 5)微机式车轮定位仪,第五章 底盘技术状况的检测,(2)动态检测法

11、是在汽车以一定车速行驶的状态下,用检测设备检测车轮定位失准产生的侧向力或由此引起的车轮侧滑量。为确认前轮前束和前轮外倾配合是否恰当,可使用动态检测法检测前轮的侧滑量。使用的检测设备有滑动板式侧滑试验台和滚筒式车轮定位试验台两种。目前,国内几乎全都采用滑板式侧滑试验台进行动态测量。,第五章 底盘技术状况的检测,2.四轮定位检测的项目和仪器简介 在汽车行驶中出现下列情况时,需要进行四轮定位的检测和调整:1)直线行驶困难;2)前轮摇摆不定,行驶方向漂移;3)轮胎出现不正常磨损;4)汽车更换悬架系统、转向系统或前部经碰撞事故维修后。,第五章 底盘技术状况的检测,四轮定位的检测项目包括:转向轮前束值/角

12、及前张角、转向轮外倾角、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后轮前束值/角及前张角、后轮外倾角、轮距、轴距、转向20时的前张角、推力角、左右轴距差等。,第五章 底盘技术状况的检测,不同车型的四轮定位值不同。汽车的四轮定位合格与否,需要把检测结果与标准值进行比较才能确定。,第五章 底盘技术状况的检测,目前常用的四轮定位仪有拉线式、光学式、微机式等多种,基本检测原理大致相同,但使用方法有很大差异。使用前必须认真阅读四轮定位仪的使用说明书。,第五章 底盘技术状况的检测,第五章 底盘技术状况的检测,3.四轮定位仪的使用方法(1)汽车的准备 满足要求:1)前后轮胎气压及胎压磨损基本一致 2)前后悬架系统的零部件完好

13、、不松旷 3)转向系调整适当、不松旷 4)前后减振器性能良好、不漏油 5)汽车前后高度与标准值的差不大于5mm 6)制动系统正常,第五章 底盘技术状况的检测,(2)安装卡盘 将卡盘装在车轮上,通过转动手柄加紧卡盘,卡爪头固定在轮辋圈内侧。当卡盘不能很好的固定在轮辋内圈上时,也可锁在轮辋外缘。(3)安装传感器 1)将传感器安装在卡盘轴上,保证各传感器的位置正确 2)调整传感器水平,观察水平仪,气泡调至中间位置,则传感器水平 3)转动卡盘轴端头的偏心挡块,轴向固定传感器,以免传感器意外坠下 4)连接传感器之间的拉线 5)安装转向盘锁定杆 6)安装制动杆,第五章 底盘技术状况的检测,(4)从数据库中

14、选择汽车制造厂及车型(5)自动偏摆补偿 1)从角度测量选项单中选择“偏摆补偿”项,提供前后轮偏摆补偿程序 2)汽车举升 3)进行车轮初始0位置的偏摆补偿校正 4)进行车轮旋转180位置时的偏摆补偿校正 5)补偿程序完成,自动回到定位参数测量菜单(6)测量前轮左/右主销内倾角(7)测量前轮左/右主销后倾角(8)主销后倾角的调整(9)测量左右前轮前束角/外倾角(10)测量左右后轮前束角/外倾角,第五章 底盘技术状况的检测,4.四轮定位仪的使用方法 注意事项:1)检查配件与清单 2)安装时,按照说明书要求去做 3)细心维护投影仪,经常调整 4)安装开关盒,要求有过载保护装置 5)使用传感器前要校正

15、6)传感器安装要妥当 7)移动四轮定位仪要避免振动 8)半年检验标定一次 9)检验车轮定位角之前,进行车轮传感器安装夹具偏摆补偿操作。,第五章 底盘技术状况的检测,5.转向轮定位参数的调整(1)非独立悬挂的转向轮定位参数的调整 主销内倾和车轮外倾角一般不会改变,保养时也不能调整。(2)独立悬架的转向轮定位参数的调整 1)主销后倾角的调整:调整垫片 调整支杆 调整偏心螺栓 2)车轮外倾角的调整 通过垫片调整机构来调整 通过偏心轮调整,二、转向盘自由行程和转向力的检测,第五章 底盘技术状况的检测,1.转向盘自由行程及其检测 转向盘自由行程:汽车转向轮位于直线行驶状态时,转向盘可自由转动的转角。符合

16、GB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检测装置:简易转向盘自由行程检测仪。由刻度盘和指针两部分组成。,第五章 底盘技术状况的检测,2.转向盘转向角和转向力检测 适度的转向轻便型:过重,造成疲劳、不正确;过轻,路感太弱、方向漂移。测量仪器:转向参数测量仪,第四节 车轮平衡的检测一、车轮平衡的概念 1.静不平衡 车轮重心与车轮旋转中心不重合,若使其转动,车轮会停止在某一个固定方位,则车轮静不平衡。因为静不平衡质量存在,车轮在旋转中产生离心力:,第五章 底盘技术状况的检测,2.动不平衡 静平衡的车轮因车轮质量分布相对于车轮纵向中心平面不对称,旋转时会产生方向不断变化的力偶,车轮处于动不平衡状

17、态。,第五章 底盘技术状况的检测,3.车轮不平衡的原因 1)轮辋、制动鼓加工时轴心定位不准,加工误差大,非加工面铸造误差大,热处理变形,使用中变形或磨损不匀。2)轮胎螺栓质量不等,轮辋质量分布不均或径向圆跳动,端面圆跳动太大。3)轮胎质量分布不均,尺寸或形状误差太大,使用中变形或磨损不均,使用翻新胎或补胎。4)并装双胎的充气嘴未相隔180 安装,单胎的充气嘴未与不平衡点标记相隔180 安装。5)轮辋、制动鼓、轮胎罗双、轮毂、内胎、衬带、轮胎等拆卸后重新组装时,累计的不平衡质量或形位偏差太大,破坏了原有平衡。,第五章 底盘技术状况的检测,二、车轮不平衡检测原理,第五章 底盘技术状况的检测,1.车

18、轮平衡机的类型 按功能分:车轮静平衡机、车轮动平衡机 按测量方式分:离车式车轮平衡机、就车式车轮平衡机 按平衡机转轴的支承方式分:软式车轮平衡机、硬式车轮平衡机,第五章 底盘技术状况的检测,2.静不平衡的检测原理,三、离车式车轮动平衡机及使用方法,第五章 底盘技术状况的检测,1.结构 硬式二面测定车轮动平衡机由驱动装置、转轴与支承装置、显示与控制装置、制动装置、机箱和车轮防护罩等组成。,第五章 底盘技术状况的检测,2.使用方法1)清除车轮2)检查胎压3)选择椎体,车轮装在转轴上4)检查指示与控制装置5)测量尺寸并输入6)放下车轮防护罩开始测试7)读取不平衡量和不平衡位置8)加装平衡块质量9)重

19、新试验,直至误差符合要求10)测试结束,关闭电源开关,四、就车式车轮动平衡机及使用方法,第五章 底盘技术状况的检测,1.结构由驱动装置、转轴与支承装置、显示与控制装置、制动装置、手推小车等组成。,第五章 底盘技术状况的检测,第五章 底盘技术状况的检测,2.使用方法(1)准备工作(2)从动前轮静平衡(3)从动前轮动平衡(4)驱动轮平衡,五、车轮平衡机使用注意事项,第五章 底盘技术状况的检测,1)严禁冲击和敲打主轴或传感器支架2)在检修平衡机时,传感器的固定螺栓不得任意松动3)过分苛求车轮平衡机的精度和灵敏度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4)平衡机的机械系统和电算电路都是针对正常车轮使用条件下平衡失准或轻微受

20、损但仍能使用的车轮而设计的,第五节 悬架装置的检测一、汽车悬架检测台的结构与原理 汽车悬架装置工作性能的检测方法,有经验法、按压车体法和试验台检测法三种。经验法:人工外观检视 按压车体法:使车体上下运动,观察悬架装置减振器和各部件的工作情况 试验台检测法:利用悬架装置检测台对悬架装置工作性能进行快速检测诊断,第五章 底盘技术状况的检测,第五章 底盘技术状况的检测,第五章 底盘技术状况的检测,第五章 底盘技术状况的检测,共振式悬架装置检测法,第五章 底盘技术状况的检测,1.机械部分 共振式悬架装置检测台的机械部分,由箱体和左右两套相同的振动系统构成。,第五章 底盘技术状况的检测,第五章 底盘技术

21、状况的检测,2.微机控制部分 微机控制部分主要由微机、传感器、A/D转换器、电磁继电器及控制软件等组成。控制软件是悬架装置检测台微机控制部分与机械部分联系的桥梁。,二、汽车悬架系统的检测与评价,第五章 底盘技术状况的检测,1.用跌落式悬架装置检测台检测汽车悬架系统 过程:举升、跌落、自由振动 测量车体振幅或用压力传感器测量车轮对台面的冲击压力,对振幅或冲击压力进行分析处理后,评价汽车悬架装置的工作性能。2.用共振式悬架装置检测台检测汽车悬架系统 过程:迫使检测台及其被检汽车悬架装置产生共振。检测激振后振动衰减过程中力或位移的振动曲线,求出频率和衰减特性。,第五章 底盘技术状况的检测,3.汽车悬架装置的评价方法 车轮接地性指数:汽车行驶中车轮与路面间最小法向作用力与其法向静载荷的比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