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乡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715048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5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乡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XX乡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XX乡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XX乡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XX乡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乡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乡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XXX市XX乡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建议书目 录第一章 总 论11.1项目概述11.2项目建议书编制依据21.3项目建设背景21.4综合评价4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6第三章 项目区概况83.1地理位置及范围83.2人口、民族83.3农业结构83.4气候、水文93.5项目建设的条件11第四章 建设规模及治理措施134.1建设规模134.2治理措施14第五章 投资估算及来源175.1投资估算174.2资金来源18第六章 项目招投标196.1项目招标组织196.2招标范围196.3招投标组织196.4项目招标组织的步骤20第七章 环境保护217.1项目实施对周边环境影响的分析217.2境保护及安全的治

2、理措施21第八章 效益分析238.1经济效益分析概述238.2计算参数与计算条件238.3国民经济评价248.4新增总成本费用计算268.5经济效益分析278.6项目国民经济效益评价298.7财务评价结论368.8项目社会效益分析36第九章 风险分析419.1存在的风险分析419.2避险对策41第十章 结论和建议4210.1结论4210.2建议43第一章 总 论1.1项目概述1、项目名称:XXXX市XX乡基本农田建设项目2、执行单位:XX市XX乡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3、建设单位:XX市XX乡乡政府4、建设地点:XX乡以东7公里处XX村5、建设性质:新建6、项目负责人:7、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本

3、项目总投资673.41万元,其中:(1)工程建设费615万元,占总投资的91.33%。(2)工程建设其他费39.96万元,占总投资的5.93%(3)预备费18.45万元,占总投资的2.74%。资金筹措(1)申请国家资金500万元。(2)自筹资金173.41万元。8、项目建设内容: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1道路铺设砂石路面公里82桥涵座603闸门个304新建防渗渠公里55植树造林亩306排水沟公里27架电公里38打机井眼11.2项目建议书编制依据(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2)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五个五年计划纲要;(3)塔

4、城地区农业区划报告;(4)塔城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报告;(5)塔城地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报告;(7)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8)微灌工程技术规范SL103-95;(9)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18-91;(10)农用机井技术规范SD188-86;(11)中国计划出版社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1.3项目建设背景十一五期间,XX市坚持以转变农民种养殖观念为切入点,以发展具有地域特色产业为主攻方向,以科技为引领,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努力实现大农业格局由以种植业为主向以种养结合的现代畜牧业转变,从根本上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为农牧民可持续增收开辟新的路径,扎实推进新农

5、村建设进程。围绕市场调结构。XX市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现代农业发展,按照“调减棉花、扩大玉米、控制番茄”的思路和“推动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向种养结合的农区畜牧业转变”的方针,深入推进“四区一线”发展战略,最大程度地发挥各乡镇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种养殖技术优势,使农业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依靠科技创品牌。XX市按照“增加数量、提高质量、品牌兴市”的总体思路,以增强农字号企业注册商标意识为切入点,指导和帮助农产品打造品牌。全市已有4个合作社取得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涉及大米、红薯、胡萝卜、甘篮、莴笋、虹豆、马铃薯三大类7种农产品;有农畜产品土鸡、土鸡蛋、马铃薯、玉米、香谷等5种农产品取得了有机食品认证。同

6、时,我市积极申请注册商标,已有7个合作社使用了注册商标,提高了合作社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促进了农产品增值和农民增收。2013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14568元,比上年增加1444元。一是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完成总播面积131.67万亩,小麦、棉花、玉米、番茄等作物种植结构日趋合理。二是畜牧业加快发展。推广“132”模式标准养殖户565户,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达100;预计年末牲畜存栏81.6万头(只)、出栏88.77万头(只)。三是农业标准化建设进展顺利。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67家,累计达379家;平整土地26.9万亩,新建现代农业示范区15个,累计建成21个,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5,机耕

7、、机播比例均达100。四是农林、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新增高效节水农田19.16万亩;新修防渗渠道89公里;新增农村饮水安全用户1171户;九间楼水库、皇宫水库等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完工;吉尔格勒德水库项目可研已通过自治区审批,初步设计方案已上报自治区待审查;完成人工造林1.15万亩,灌木造林2.54万亩,封山育林3.5万亩。五是强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兑付良种、农机具、草原生态奖补等各类惠农补贴资金2.68亿元。项目区总版图面积1.37万亩,其中耕地面积为1万亩,主要进行粮食作物生产,以种植冬小麦、夏玉米为主。耕地类型为中低产田,其中,旱涝交替型0.9万亩,瘠薄型的0.10万亩,项目区中

8、低产田的开发潜力蕴藏在节水灌溉配套、输变电设施改造、土壤改良、防洪除涝、良种良法推广等多个环节,需辅之以路林等综合治理措施。 项目区灌溉基本采用井灌,灌溉动力依靠柴油机器,基本无农电配套设施。现状灌溉渠系依赖土渠和塑料软管;项目区地势较低,排水沟基本被填满,雨季极其容易形成内涝。项目区的排灌设施年久失修,基本上处于废弃、半废弃状态,缺乏统一规划,设计不规范,基本起不到灌排作用。同时,受到小麦和其他作物种植品种差、耕作习惯不合理等因素的制约,目前粮食单产仅有1007kg,其中小麦单产497kg,玉米单产510kg,低于桓台县平均单产水平的12以上,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年可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20

9、万kg以上,其中小麦可增加单产50kg以上,玉米可增加单产70kg以上。1.4综合评价本项目的实施是加快发展XX市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不仅能够促进XX乡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于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推进地区各民族团结互助、共同富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本项目实施后,从推进各民族团结互助、共同富裕,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政治高度,实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内对外开放,广泛吸引区内外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经验,以开放的意识深化改革,以开放的观念构建市场经济体制,以开放的态势发展特色产业。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给予大力的扶持、帮助和指导,积极促进XX乡经济健康发展,是拓宽就业领域的有

10、效途径。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目前,项目区滞后农业生产条件,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的步伐,围绕中低产田改造,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迫在眉睫。1、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要求。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十二五”期间,国家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长期以来,XX乡由于财政、粮食价格等原因,导致政府和农民对该区域农业、尤其是粮食产业的投入严重不足,粮食产量徘徊不前,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项目区1万亩中低产田,基本无节水灌溉设施、无排涝防洪设施、无输变电设施和路林网设施,已经严重制约了粮食高产稳产和农民收入步伐,必须进行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建设。随

11、着中央对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高度重视,项目区现有落后的生产条件与粮食高产开发形成强烈反差,项目区干部群众要求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愿望迫切。 2、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助推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农业综合开发围绕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核心任务,全面改善农业生产设施条件,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力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是提升农产品质量的需要,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提升市场竞争的需要。农业基础设施改善,可以推动农业生产节水、节电、节能、省工,实现节本增效,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水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是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 3、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2、,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党中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农业生产事关农村奔小小康,农民共同富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农业综合开发作为对农业投资的主要渠道,是全面改善农业条件,促进农业增收,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步伐的重要手段。同时,农业综合开发也将为项目区农村生活环境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提高和农田生态环境优化发挥重大作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 由此看来,项目建设非常必要。 第三章 项目区概况3.1地理位置及范围 XX乡位于北疆天山北部、地处北疆交通要道XX市以东12公里处,总面积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500亩,东与九间楼乡、兵团农

13、七师一三一团场毗邻,西与八十四户乡接壤,北与皇宫镇相连,北疆铁路、市、乡主干公路横贯境内,乡村道路四通八达,地缘优势突出,内外交通发达。3.2人口、民族全乡辖5个行政村,共计875户,在这里分布居住着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汉族、回族、东乡族、满族、羌族等7个民族,总人口4000人,其中:汉族人口3040人,占总人口的76%,少数民族人口960人,占人口的24%。 3.3农业结构根据市场的需求,我乡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一是在稳定棉花生产的基础上,不断扩大粮食种植面积,规模种植酱用番茄,继续保持扩大瓜果、蔬菜面积,二是大力发展养殖业。三是发展我乡的特色产业,不断扩大优质葡萄、豇豆制种面积,提高亩

14、产效益。现有耕地1200公顷,粮食播种面积147公顷,棉花播种面积667公顷,番茄100公顷,瓜果蔬菜286公顷。 全乡农田水利基本设施配套齐全,地表水、地下水资源丰富。2000年,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全乡村村通电,为农村农业生产、生活照明提供保证,有着充足的电源。全乡现有防护林1628亩,经济林675亩,茨生林2万亩,葡萄等果园林木600亩。其中2万亩红柳茨生林旅游资源保护完好,有待于招商引资,开发利用。由于地处奎屯河流域,全乡蕴含丰富的沙石料资源。2004年全乡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4900万元,人均收入达5471元,比上年增加300元。 二、三产业发展情况:近年来,乡党委、政府以“积极扶持,大

15、力发展,正确引导,合理规划,发挥优势,注重效益”的方针,积极引导农民“离土离乡”,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拓宽增收渠道。目前,个体、私营企业达63户,外出务工经商农民?82人,2004年实现二、三产业产值1.14亿元。.项目区XX村位于XX乡以东7公里处,现有耕地6700亩,党员40名,人口327户1370人,由汉、哈、维、回四个民族组成。清真寺2座。以种植棉花和牛羊育肥为主。3.4气候、水文气候XX市地处北温带,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是北疆光热资源最为丰富和无霜期最长的区域之一,全年日照2600-2800小时,年平均气温7.6,年均降水量165.8毫米,相对湿度58%,平均无霜期在187天,年均积

16、温3707.4。境内气温由南向北形成明显垂直分带,具体分为:山地气候区、山麓气候区、平原气候区、荒漠气候区。水文XX市地处欧亚大陆腹地,位于XX北部中纬度盛行西风带内,属于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区域内南部为天山山区,北部为广袤的平原区,地形、地貌多样,自然条件差异显著。区域上空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的西风气流,越过北疆西部低山隘口进入北疆地区。由于该流域的山区部分处在西来水汽的迎风坡,水汽西北路径和天乡移路径覆盖本区域,在山区易形成较大降水。XX市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52.67108m3,平均年降水深345.4mm,大于全疆平均年降水深154.8mm。因受热力、风力等因素影响水面蒸发的分布规律恰恰与

17、降水的分布规律相反,受地表供水能力的限制,陆面蒸发与降水分布趋于一致,降水高值区也就是陆面蒸发的高值区。XX市地表水资源量为17.23108m3,年径流深112.3mm,即降水量中有32.8%水量转化为地表水资源。其中较为丰富的奎屯河区地表水资源量为6.592亿m3,占全市地表水资源总量的38.3%;其次为四棵树河区,地表水资源量4.389亿m3,占全市地表水资源总量的25.5%;再次是古尔图河区,地表水资源量3.540亿m3,占全市地表水资源总量的20.5%;外流区地表水资源量4.156亿m3,占全市地表水资源总量的15.7%;区域中、北部大部分平原区不产生地表径流。XX市区外入境水量1.4

18、50108m3,河川径流总量18.68108m3。XX市山区是地表水资源的主要形成区,XX市山区面积占全市面积的45.9%,但山区总降水量占全市总降水量的79.5%,山区地表水资源量占全市地表水资源量的99.3%。XX市平均年地表产水模数是11.32104 m3/km2,是全疆平均年地表产水模数的2.4倍。XX市总人口为37.15万人(包括兵团),人均地表水资源占有量为4649m3/人,略等于全疆人均地表水资源占有量4272 m3/人。按照统计数据,2008年全市有耕地面积214.24万亩(包括兵团),亩均地表水资源占有量为806.1 m3/亩,低于全疆亩均占有量1262.7 m3/亩。综合上

19、述分析统计,XX市地表水资源条件略高于全疆的平均水平,从地表产水模数和人均地表水资源占有量来看,XX市地表水资源是比较丰富的,但从亩均地表水资源占有量来看,XX市地表水资源相对贫乏。因此,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及管理保护显得十分重要。XX市地表水资源量统计表分 区面积(km2)地表水资源区外入境水量(108m3)出区水量(108m3)河川径流量(108m3)分区径流量占全市(%)年径流深(mm)径流模数(10-3m3/s.km2)年径流量(108m3)外流区外流区545.466.42.100.36200.44580.80780.80782.10外流区178.339.01.240.06950.06

20、950.06950.40外流区1013.3224.57.122.2751.0043.2793.27913.2古尔图河区2607135.84.313.5403.54020.5四棵树河区4291102.33.244.3894.38925.5奎屯河区6235105.73.356.5926.59238.3总 计14870112.33.5617.231.4504.15618.681003.5项目建设的条件该项目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交通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具备一定经济基础;选定区域位于基本农田保护区,耕地集中连片,规模较大,耕地面积0.5万亩,而且从未进行过农业综合开发治理。 基础设施初具规模。项目区灌、排

21、、防、路等生产设施形成雏形,土地平整,地力较好,种植条件优良,农田方整化面积较大,十分有利于农业的综合开发。 生态环境较好。XX乡是传统农业乡,项目区是无工业污染企业,无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等环境污染,项目区水系水质清淅,大自然空气清新,是农业综合开发的理想区域。 科技力量较为雄厚。有丰富的农业种植历史经验和先进的农业技术保障措施,广大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种植新技术,农业科技队伍,农技、农机、水务等主导职能部门健全。 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市乡两级党委政府将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项目建设作为事关农业农村工作全局的一项工作来抓,高度重视,全力支持,积极落实资金配套、物资采购等各方面措施。

22、群众开发的积极性高涨。项目区农民群众民风淳朴,勤劳肯干,参与开发积极性高涨。愿意在项目前期规划、项目施工等多环节参与开发,支持开发,能够在沟渠疏浚、防渗区埋设等过程投工投劳。农业产业化带动明显。我县已经形成了以梨花面业、华信面粉等为龙头的粮食深加工基地,可有力带动项目区的粮食生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水资源满足供需平衡。项目区现状年和设计水平年在平水年(P=50%)地下水资源量为437.7万m3,可开采量为394.6万m3;枯水年(P=75%)时地下水资源量为356.4万m3,可开采量为315.7万m3。根据乡省主要农作物灌溉定额和农村综合用水定额分析,项目区现状年和设计水平年在平水年(P

23、=50%)需水量为262.28万m3;枯水年(P=75%)需水量为314.52万m3。由此看出,项目区现状年和设计水平年年总供水量满足需水要求。第四章 建设规模及治理措施4.1建设规模1、项目区定位项目区XX村位于XX乡以东7公里处。2、项目建设标准项目将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标准进行实施,采取综合措施,实行统一规划,集中治理,规模开发,达到“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科技先进适用、优质高产高效”的总体目标,基本实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品种优、科技新的田园化新格局。通过项目建设,区内农田基础设施要达到较高水平,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

24、配套、田间道路畅通,制约项目区农业生产的关键障碍因素有效解除,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显著增强。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项目区因地制宜推行节水灌溉和其他节本增效技术,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农田林网适宜,生态环境改善,农业科技贡献率明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更加显著。3、项目建设内容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1道路铺设砂石路面公里82桥涵座603闸门个304新建防渗渠公里55植树造林亩306排水沟公里27架电公里38打机井眼14.2治理措施1、项目规划布局按照水利措施、农业措施、林业措施和科技措施合理安排,科学

25、化布局,最大程度方便生产、降低成本和便利生活。水利措施布局:水源工程按照我县井灌区标准,以5000亩耕地/井平均布置,新打机井1眼,灌溉时实现就近取水。新打井和原有旧井全面配套,含井房、潜水泵、机电设备及水锤消除器,达到划卡上水目标。输变电设施根据高压线路现状和水源工程位置,满足灌溉电力需求,布置变压器8座,每座变压器控制25眼井,容量大小选用100KVA。根据变压器和机井位置,按照最短距离布置地埋电缆,实现全覆盖。根据控制数量和负荷,电缆选用16mm2、25mm2、35mm2和50mm2四种型号铁皮铝芯电缆,埋设35公里。地下防渗渠管网结合地块条件和井的位置,科学布设管网,选用110mmPV

26、C管道,总量按照8万米设计,呈“一”、“丁”、“工”或“王”字型布置,出水口设置2500个,平均32m/个。开挖排涝沟渠项目水利骨干工程基本具备,需结合方田建设和新修道路开挖部分排沟,新开挖总长度2公里,新修道路单侧(路南侧或路东侧),沟渠上口2.5米,下口1.2米,深0.8米。边坡比1:1.23。渠系建筑物根据排涝沟渠走向,在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求的前提下,布设过路涵洞和进地涵洞,总计布设过路涵洞30座,进地涵洞240座。2、农业措施布局:根据项目区现有道路布局,进一步降低劳动强度,方便农用生产物资的运送,机械进地耕作以及农业生产管理,统一规划项目区生产道路,道路路面宽5m,进行灰土和砂石硬化

27、。总共新修田间道路8公里。3、林业措施布局:林业工程布局在充分考虑遮阴和方便生产两方面因素进行布置,设计沿路单侧排涝沟底布置,东西向路沟南侧或南北路向路东侧,栽植两行,东西路平行栽植,南北路倒三角栽植,株距3米,行距1米,共计植树30亩。4、科技措施布局:项目区主要农作物进行小麦、玉米标准化种植技术的示范推广。5、科技措施实施 “万、千、百、十”高产攻关工程,全面推广应用小麦、玉米高产优质标准化生产技术,带动病虫害防治、面源污染防控等相关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粮食生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目标。建设内容有:(1)聘请农技推广中心的专家对农民进行农业技术培训,培训分2期进行,人数100

28、0人次,重点培训粮食标准化生产技术、射频卡控制器的使用保养和项目管理管护等项目。,印发科技宣传资料2000份。(2)高产攻关示范基地建设,在项目区划定面积10亩、100亩、1000亩攻关田块作为高产攻关示范基地,进行新品种济南17和玉米品种郑单958的高产攻关试验以及农田氮磷流失控制技术、农业有机废弃物肥料化技术和秸秆长期还田优化技术等面源污染综合防控技术的试验。(3)全项目区内统一进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县农技推广中心工作人员,负责搞好技术培训和指导,做好小麦标准化生产技术为“三推迟、四减少”和玉米标准化生产技术为“一增一防三改”推广工作。 第五章 投资估算及来源5.1投资估算1、

29、估算依据:本项目投资估算主要依据以下法规和文件。(1)新水基字(1992)011号文XX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2)能源部、水利部(1996)XX水利水电工程概(估)算编制标准的补充规定。(3)新水基字(1996)004号文XX水利水电工程概(估)算编制标准的补充规定。(4)水利部水建(1998)15号文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费用构成及计算标准。(5)水利部(1994)243号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预算定额。(6)水利(1992)水利水电设备安装工程概算定额。(7)主要设备、材料价格,是根据厂家提供的参考价计算或国内设备和材料采用现行市场报价(含运杂费)计算。2、投资估算本项目

30、总投资673.41万元,其中:1、工程建设费615万元,占总投资的91.33%。2、工程建设其他费39.96万元,占总投资的5.93%3、预备费18.45万元,占总投资的2.74%。投资估算表详见投资估算表。投资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名称建筑工程(万元)合计单位数量单位造价(万元)总造价(万元)一工程建设费用61591.33%1道路铺设砂石路面公里81080桥涵座602120闸门个300.515新建防渗渠公里51050植树造林亩30260排水沟公里21020架空电缆公里33090打机井眼1180180二工程建设其它费用39.965.93%1勘察设计费取工程建设费的2%12.32招标代理费取工

31、程建设费的1.5%9.2253监理费取工程建设费的2%12.34建设管理费取工程建设费的1%6.15三预备费18.452.74%基本预备费取工程建设费的3%18.45涨价预备费总计673.41100.00%4.2资金来源资金筹措(1)申请国家资金500万元。(2)自筹资金173.41万元。第六章 项目招投标6.1项目招标组织 1、招投标组织单位:XX乡人民政府。2、招标流程:邀请投标单位;投标单位报名;投标单位报价;招标单位打分;决议定标。3、招投标承办单位:委托招投标公司。4、项目建设单位:XX乡人民政府。依据“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加招标内容和核准招标事项暂行规定”(国家计委2004

32、9号文件)和塔城地区地区有关招投标规定和相关文件精神确定招标方案。6.2招标范围根据:工程勘测、设计、监理等服务费用,单项合同估算在30万元以下时,可以不招标;单项合同估算在30万元以上和由国家投资的项目必须进行公开招标。建筑及安装工程,单项合同估算在100万元以上时,要进行招标。设备及材料采购,单项合同估算在50万元以上时,要进行招标的有关规定确定招标范围。6.3招投标组织本项目投资来源主要为国家资金,必须通过公开招标程序选择实力强盛的建筑施工队伍,以确保公平、公开、公正“三公”原则在本项目上的贯彻实行,以保证项目建设的质量。为此,项目投资建设方要自行组织或请有资质的招标代理机构通过有影响的

33、媒介公开发布招标公告,并依据法律规定程序进行公开招标,组织临时专家委员会进行评标和当众公开标、议标等全部工作,直至最后定标、退标、结束全部工作过程。6.4项目招标组织的步骤(1)招标阶段:对项目建设工程进行招标方案研究,编招标文件,发布招标公告,对投标人资格预审通过后向其出售招标文件;(2)投标阶段:投标人参加现场踏勘并出席答疑会,编制投标文件,在招标文件确定的地点和期限投标;(3)开标阶段:招标人按招标顺序进行符合性审查,依次开标、唱标并请投标人澄清;(4)评标阶段:组织评委进行阅读标书、填写评审意见,推荐中标人选;(5)定标阶段:根据评委意见汇总结果确定中标人顺序、公布中标结果。 项目建设

34、招标表 方式项目招标范围招标形式招标方式不采用招标招标估算金额(万元)全招标部分招标自行招标委托招标公开招标邀请招标前期工作费建筑工程615其 它第七章 环境保护7.1项目实施对周边环境影响的分析1、本项目在施工期间,需开挖管沟,埋入滴灌管后,即覆土盖实,不破坏和污染环境。2、行业部门对环境影响评价本项目采用自压滴灌灌溉,不会对占地区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有利于拟建项目区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 7.2境保护及安全的治理措施1、在项目设计、建设和环境管理中要认真落实登记表提出的环保要求,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确保各类污染物达标排放,并达到以下要求:(1)施工期间严格控制临时占地数量,减少对地表的

35、破坏,对产生扬尘的施工点及时洒水降尘,及时清运施工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因施工破坏的地表要及时平整、覆土回填使其恢复原貌。(2)施工期间产生的建筑垃圾及固体废弃物要集中收集,及时清运至垃圾场处理,不得乱堆乱倒,污染环境。(3)施工期间应特别加强对施工场地扬尘的防治,减少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影响。在施工场周围安装围栏,最大限度的减少过往车辆造成的扬尘污染,起尘原料不得露天堆放。2、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或采用的生产工艺等发生重大变化时,必须重新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3、项目完工后,立即恢复地表、植被、绿化带。4、在项目建设与运营过程中都要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接受环保部门的日

36、常监督管理。5、必须严格执行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制度,各项环境保护措施落实到位后及时向我局申请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第八章 效益分析8.1经济效益分析概述项目的经济与社会效益评价就是根据国家现行财税制度、价格、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人才与就业等相关信息,编制相关财务报表,计算评价指标、分析项目的盈余能力和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人员素质提高、就业等方面产生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据以判定本项目是否必要和可行。本项目的经济评价是在项目具体方案、投资、生产规模、年收入、支出等基础数据的基础上,依据国家计委建设部发布的建设项目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等有关规定和要求进行测算和评估。本项目主要包括以下

37、建设内容:建设滴灌面积3000亩,工程投资180万元。为了计算、分析简便,同时说明问题。本项目经济效益分析,所改造的5000亩节水灌溉土地,按只种植冬小麦来进行计算、分析。项目建设内容见表13-1。表12-1项目工程规模表工程项目工程内容及规模工程总造价(万元)滴灌工程工程控制面积5000亩673.418.2计算参数与计算条件1、价格本项目属小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与财务评价采用以现行价格为基础的预测价格。2、社会折现率根据SL72-94水利建设基础设施项目经济评价规范规定,进行水利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时,采用国家规定的12%的社会折现率。3、评价原则本项目评价时,采用有无项目的

38、增量费用和增量效益进行分析。4、计算期根据水利项目经济评价技术规范,本项目计算期取为20年。8.3国民经济评价1、费用计算依据(1)新增固定资产投资,根据SL72-94水利建设基础设施项目经济评价规范 附表E水利建设项目国民经济投资简化调整办法,国民经济评价投资在投资估算基础上剔除国民经济内部转移支付,调整的工程固定资产投资为673.41万元。(2)新增年运行费:工程新增年运行费按财务计算值计列。(3)根据XX乡统计资料提供:“在现状年(已改造的高产田)粮食平均单产480公斤/亩;甜菜单产2000公斤/亩。项目(节水灌溉)实施后,粮食平均单产达到545公斤/亩,提高13.5%;甜菜单产达到25

39、00公斤/亩,提高25%。”“现状年粮食平均单价1元/公斤,其他作物平均单价0.29元/公斤。项目实施后,由于结构优化、品质提高,粮食平均单价1.4元/公斤,其他作物单价0.38元/公斤。”。本项目经济效益分析,取:改造前的小麦单产平均为200公斤/亩、小麦售价为1.28元/公斤;项目实施后,小麦单产平均为500公斤/亩、小麦售价为1.4元/公斤。2、效益计算(1)增产效益本工程实施后,可建成5000亩的滴灌面积。按改、扩建项目要求,以增量效益法计算工程所获得的直接效益。农业增产效益是农业和水利技术措施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水利灌溉增产效益采用分摊系数法进行计算。本项目分摊系数参照类似工程确定为

40、0.4。农场项目建设后新增灌溉效益计算见表12-2、表12-3、表12-4。现状年农业产值计算表项目小麦合计面积(亩)20002000单产(公斤/亩)200总产(万公斤)4040单价(元/公斤)1.28总产值(万元)51.251.2项目实施后农业产值计算表项目小麦合计面积(亩)20002000单产(公斤/亩)500总产(万公斤)100100单价(元/公斤)1.4总产值(万元)140140节水工程新增灌溉效益计算表 单位:万元项目总产值总增产值分摊系数水利分摊效益现状年51.2000项目实施后14088.80.435.52(2)节水效益根据计算,现状年项目区5000亩作物灌溉需水量为170.4万

41、m3,作物综合灌溉定额568m3/亩。项目实施后,项目区5000亩作物灌溉需水量为84万m3,作物综合灌溉定额为280m3/亩。项目实施后,项目区5000亩地共可减少灌溉水量86.4万 m3,平均可节约水量288 m3/亩。水资源费从2004年开始征收,水资源费用为0.05元/m3,合计项目建设后每年可节省水资源费为84万元。(3)水利(项目)总增效益估算增产效益年平均为88.8万元;水利分摊系数为0.4,农业水利分摊效益35.52万元。年节水效益(水资源费)为2.88万元。平均每年水利(项目)总增效益为:38.4万元。8.4新增总成本费用计算项目成本费用主要包括新增电费、人员工资、维护费、折

42、旧费、摊销费、利息净支出及其它费用等,另外还包括水资源费、土地承包费等。(1)人员工资及福利费工程实施后,需要管理(灌水)人员6人,工资及福利费每人每年平均为5400元/人计,人员工资及福利共需3.24万元。(2)维护费工程维护费按水利设施费的(180万元)的2%取为3.6万元。(3)折旧费折旧费=固定资产价值综合折旧率根据规范附录A中水利工程固定资产分类折旧年限的规定,塑料输排水管网折旧年限为10年,不留残值,则工程折旧费为10万元。(4)摊销费摊销费指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摊销的费用,综合本工程实际情况,暂不计此项费用。8.5经济效益分析1、盈利能力分析根据规范编制:附表2损益表、附表3现金流

43、量表。计算分析评价指标如下:(1)财务(经济)内部效益率:15.14%(2)(经济)净现值:(ic=12%)74.25万元(3)投资回收期:6.7年。本项目的财务(经济)内部收益率大于社会折现率8%,(经济)净现值大于零;经济效益费用比大于1.0;投资回收期6.7年,可以接受;说明本项目建设在财务(经济)上是合理的。2、盈亏平衡分析盈亏平衡分析是项目从经营保本的角度来预测投资风险。以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的盈亏平衡点BEP表示计算方法如下: 项目年固定成本BEP= 100% 年收入-项目年可变成本-年税金与附加 10= 100%=30.16% 38.4-5.24-0由计算知:本项目以生产利用率表示的盈亏平衡点BEP为30.16%,它表示项目投入运营后其生产利用率达到30.16%,即年新增收益11.58万元,项目就可保本不亏损。说明本项目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盈亏平衡分析图如下:3、敏感性分析项目分别对总收入、总成本和固定资产投资3个单因素增减10%时对项目投资回收期、净现值NPV、内部收益率FIRR影响程度进行分析计算。其计算结果见下表:敏感性分析计算结果汇总表序号不确定因素变化率投资回收期(年)净现值(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程度5%计算值SAF计算值SAF计算值SAF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