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设计——太原市某学校办公楼毕业设计计算书超详细.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715372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253 大小:6.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学]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设计——太原市某学校办公楼毕业设计计算书超详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3页
[工学]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设计——太原市某学校办公楼毕业设计计算书超详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3页
[工学]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设计——太原市某学校办公楼毕业设计计算书超详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3页
[工学]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设计——太原市某学校办公楼毕业设计计算书超详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3页
[工学]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设计——太原市某学校办公楼毕业设计计算书超详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学]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设计——太原市某学校办公楼毕业设计计算书超详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学]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设计——太原市某学校办公楼毕业设计计算书超详细.doc(2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部分 结构设计第1章 设计资料1.1 工程概况(1)本工程位于山西太原,用途为学校办公楼。(2)本工程为5层框结构。主体结构:地上5层,建筑层高分别为3.9m、3.6m、3.6m、3.6m、3.9m,结构层高分别为4.9m(从基础顶面算起,包括初估地下部分1.0m)、3.6m、3.6m、3.6m、3.9m,室内外高差0.45m。内走廊宽度为2.4m,办公室进深7.2m,其他条件见建筑图。(3)建筑设计使用年限50年。(4)本工程耐火等级为二级,屋面防水等级为级,建筑耐久年限为一级。(5)工期:不超过300天(日历天),2013年3月1日开工。1.2 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场区范围内

2、地下水位为-12.00m,地下水对一般建筑材料无侵蚀作用,可不考虑土的液化。土质构成自地表向下依次为:(1)填土层:厚度约为0.5m,承载力特征值fak=80kPa,天然重度17.0kN/m3。(2)黏土:厚度约为25m,承载力特征值fak=240kPa,天然重度18.8kN/m3。(3)轻亚黏土:厚度约为36m,承载力特征值fak=220kPa,天然重度18.0kN/m3。(4)卵石层:厚度约为29m,承载力特征值fak=300kPa,天然重度20.2kN/m3。1.3 气象资料气温:年平均气温,最高温度,最低温度。雨量:年降雨量800mm,最大降雨量110mm/d。基本风压:W0=0.40

3、kN/m2 基本雪压:0.35kN/m21.4 抗震设防烈度建筑物所在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拟建场地土类型中软场地土,类建筑场地,场地特征周期为0.35s。1.5 材料梁、板、柱的混凝土均选用C30,梁、柱主筋选用HRB400,箍筋选用HPB300,板受力钢筋选用HRB335。第2章 结构平面布置2.1 结构平面布置图根据建筑功能要求及框架结构体系,通过分析荷载传递路线确定梁系布置方案。本工程的各层结构平面布置图如图2.1、2.2所示。图2.1 一层结构平面布置图图2.2 二四层结构平面布置图图2.3 五四层结构平面布置图2.2 框架梁

4、柱截面尺寸确定2.2.1框架梁截面尺寸初估框架梁高取为跨长,框架梁宽取为梁高;次梁高取为跨长,次梁宽取为梁高,根据梁的跨度初步选定。梁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框架梁宽不宜小于柱宽,且不小于250mm。框架梁的截面中心线宜与柱中心线重合,当必须偏置时,同一平面内的梁柱中心线间的偏心距不宜大于柱截面在该方向的。(1)横向框架梁:AB跨:BC跨:(2)纵向框架梁:A轴:B轴:C轴:(3)横向次梁:(4)纵向连梁(5)卫生间纵向两跨次梁:2.2.2框架柱截面初估图2.3 框架柱的受荷面积(1)按轴压比要求初估框架柱截面尺框架柱的受荷面积如图2.3所示,框架柱选用C30混凝土,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

5、轴压比。1)3轴与B轴相交中柱:因为,故取中柱截面尺寸为700mm700mm。2)4轴与A轴相交边柱:考虑到边柱承受偏心荷载且跨度较大,故取A轴边柱截面尺寸为700mm700mm。3)3轴与C轴相交边柱:考虑到边柱承受偏心荷载,故取C轴边柱截面尺寸为700mm700mm。4)1轴与A轴相交柱:角柱虽然承受面荷载较小,但由于角柱承受双偏心荷载作用,受力复杂,故截面尺寸取与A轴边柱截面尺寸相同,即700mm700mm。故框架柱截面尺寸就一种,即700mm700mm。(2)校核框架柱截面尺寸是否满足构造要求1)按构造要求框架柱截面高度不宜小于400mm,宽度不宜小于350mm。2)为避免发生剪切破坏

6、,柱净高与截面长边之比宜大于4。取二层较短柱高,: 3)框架柱截面高度和宽度一般可取层高的1/101/15。 故所选框架柱截面尺寸均满足构造要求。第3章楼盖设计各层楼盖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梁系把楼盖分为一些双向板和单向板。楼板厚取100mm,雨篷部分板厚也取100mm。下面分别是二层楼盖和屋盖的设计。二层楼盖和屋盖的板平面布置图如图3.1所示。图3.1 二层楼盖和屋盖板平面布置示意图3.1 楼板荷载3.1.1恒荷载(1)不上人屋面恒荷载(板厚100mm)当板厚为100mm时,上人屋面的恒荷载计算见表3.1。表3.1 不上人屋面恒荷载(板厚100mm)构造层面荷载()面层(刚性):40厚

7、C20细石混凝土防水1.0防水层(柔性):三毡四油铺0.4找平层:20厚水泥砂浆找坡层:40厚水泥石灰焦渣砂浆0.3%找平保温层:80厚矿渣水泥结构层:10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抹灰层:10厚混合砂浆合计6.19取6.5(2)标准层楼面恒荷载(板厚100mm)当板厚为100mm时,标准层楼面的恒荷载计算见表3.2。表3.2 标准层楼面恒荷载(板厚100mm)构造层面荷载()板面装修荷载1.10结构层:10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抹灰层:10厚混合砂浆合计3.77取4.0(3)雨篷恒荷载(板厚100mm)当板厚为100mm时,雨篷的恒荷载计算见表3.3。表3.3 雨篷恒荷载(板厚100mm)构造层面荷

8、载()40细石混凝土面层1.00防水层0.30找坡0.50找平层0.4010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板底粉刷合计4.9(4)卫生间恒荷载(板厚100mm)当板厚为100mm时,卫生间的恒荷载计算见表3.4。表3.4 卫生间恒荷载(板厚100mm)构造层面荷载()板面装修荷载1.10找平层:15厚水泥砂浆结构层:10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防水层0.30蹲位折算荷载1.5抹灰层:10厚混合砂浆合计5.87取6.03.1.2活荷载活荷载取值见表3.5。表3.5 活荷载取值序号类别活荷载标准值()1不上人屋面活荷载0.52办公室一般房间活荷载2.03走廊、门厅、楼梯活荷载2.54雨篷活荷载(按不上人屋面活荷

9、载考虑)0.55卫生间活荷载2.03.2 屋面板配筋计算为计算简便,板块的计算跨度近似取轴线之间的距离。1.A区格板(图3.1)配筋计算因此要按双向板计算。(1)荷载设计值恒荷载设计值: 活荷载设计值: (2)内力计算计算弯矩时,考虑泊松比的影响,取跨中最大弯矩可简化为当内支座固支时,g+作用下的跨中弯矩值与当内支座铰支时作用下的跨中弯矩值两者之和。支座最大负弯矩即为内支座固支时g+q作用下的支座弯矩。单位板宽跨中弯矩:单位板宽支座弯矩:(3)截面设计板保护层厚度取20mm,选用8钢筋作为受力主筋,则短跨方向跨中截面有效高度(短跨方向钢筋放置在长跨方向的外侧,以获得较大的截面有效高度): 方向

10、跨中截面有效高度: 支座处均为76mm。截面弯矩设计值不考虑折减。计算配筋量时,取内力臂系数,。板筋选用HRB335,。配筋计算结果见表3.6。表3.6 A区格板配筋计算位置截面选配钢筋实配钢筋跨中方向765.782678180279方向682.031058200251支座A边支座(向)76-9.444368110457A边支座(向)76-6.5930481503352.B区格板(图3.1)配筋计算(1)故按单向板计算。(2)荷载组合设计值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组合:故取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3)内力计算取1m板宽作为计算单元,按弹性理论计算,取B区格板的计算跨度

11、为。如果B区格板两端是完全简支的情况,则跨中弯矩为,考虑到B区格板两端梁的嵌固作用,故跨中弯矩取为;B区格板如果两端是完全嵌固,则支座弯矩为,考虑到支座两端不是完全嵌固,故取支座弯矩为,B区格板的弯矩计算见表3.7。表3.7 B区格板的弯矩计算截面跨中支座截面跨中支座弯矩系数4.78-3.41(4)截面设计板保护层厚度取20mm,选用6钢筋作为受力主筋,则板的截面有效高度为: 混凝土采用C30,则 ;板受力钢筋选用HRB335,。B区格板配筋计算见表3.8。表3.8 B区格板的配筋计算截面跨中支座4.78-3.410.05640.04020.9710.979213151选配钢筋61306130

12、实配钢筋(mm)2182183.C区格板(图3.1)配筋计算,因此要按双向板计算。(1)荷载设计值卫生间恒荷载设计值: 卫生间活荷载设计值: (2)内力计算单位板宽跨中弯矩:单位板宽支座弯矩:(3)截面设计板保护层厚度取20mm,选用8钢筋作为受力主筋,则短跨方向跨中截面有效高度(短跨方向钢筋放置在长跨方向的外侧,以获得较大的截面有效高度): 方向跨中截面有效高度: 支座处均为76mm。截面弯矩设计值不考虑折减。计算配筋量时,取内力臂系数,。板筋选用HRB335,。配筋计算结果见表3.6。表3.6 A区格板配筋计算位置截面选配钢筋实配钢筋跨中方向766.112828150335方向683.78

13、1958200251支座A边支座(向)76-11.854510120654A边支座(向)76-9.044178120419第4章 楼梯设计4.1 第一层楼梯设计本框架的楼梯采用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由于第一层和其他层的层高不一样所以每层楼梯分别设计。第一层楼梯平面布置见图4.1。图4.1 楼梯结构布置图4.1.1楼梯梯段斜板设计考虑到第一跑楼梯梯段斜板两端与混凝土楼梯梁的固结作用,斜板跨度可按净跨计算。对斜板取1m宽作为其计算单元。(1)确定斜板厚度t斜板的水平投影净长斜板的斜向净长: 斜板厚度: 取。(2)荷载计算楼梯梯段斜板的荷载计算列于表4.1。表4.1 楼梯梯段斜板荷载计算表 单位:荷载

14、种类荷载标准值恒荷载栏杆自重0.2锯齿形斜板自重30厚水磨石面层板底20厚纸筋灰粉刷恒荷载合计g7.2活荷载q2.5(3)荷载效应组合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所以选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来进行计算,取。(4)计算简图斜板的计算简图可用一根假想的跨度为的水平梁替代,如图5.2所示,其计算跨度取水平投影净长。图4.2 第一层梯段斜板计算简图(5)内力计算斜板的内力一般只需计算跨中最大弯矩即可,考虑到斜板两端均与梁整浇,对板有约束作用,所以跨中最大弯矩取(6)配筋计算选用受力钢筋:分布钢筋: 4.1.2第一层楼梯平台板设计(1)平台板计算简图图4.3第一层平台板计算简图平台

15、板为四边支承板,长宽比为3900/18002.162,近似地按短跨方向的简支单向板计算,取1m宽作为计算单元。平台梁的截面尺寸取bh200mm400mm。平台板的计算简图如图5.3所示。平台板厚度取。(2)荷载计算平台板的荷载计算列于表4.2。表4.2 平台荷载计算表 单位:荷载种类荷载标准值恒荷载平台板自重250.081230厚水磨石面层250.0310.75底板20厚纸筋灰粉刷160.0210.32恒荷载合计g3.07活荷载q2.5(3)荷载效应组合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所以选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来进行计算,取。(4)内力计算考虑平台板两端梁的嵌固作用,跨中最大

16、弯矩取(5)配筋计算选用受力钢筋分布钢筋采用4.1.3第一层楼梯平台梁设计(1)平台梁计算简图平台梁的两端搁置在梯柱(TZ)上,所以计算跨度取净跨,平台梁的计算简图如图4.4所示。平台梁的截面尺寸为bh200mm400mm。图4.4第一层平台梁计算简图(2)荷载计算平台梁荷载计算详见表4.3。表4.3 平台梁荷载计算表 单位:荷载种类荷载标准值恒荷载由斜板传来的恒荷载由平台板传来的恒荷载平台梁自重平台梁底部和侧面的粉刷恒荷载合计g17.989活荷载q(3)荷载效应组合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所以选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来进行计算,取。(4)内力计算最大弯矩最大剪力(5)

17、截面设计1)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考虑到平台梁两边受力不均匀,会试平台梁受扭,所以在平台梁内宜适当增加纵向受力钢筋和箍筋的用量,故纵向受力钢筋选用2)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所以按构造配置箍筋,取 4.2第二层楼梯设计第二层楼梯为双跑现浇折板式楼梯,其平面布置见图4.5图4.5第二层楼梯结构布置图考虑到第一跑楼梯梯段斜板两端与混凝土楼梯梁的固结作用,斜板跨度可按净跨计算。对斜板取1m宽作为其计算单元。4.2.1楼梯梯段斜板设计(1)平面结构布置折现形板两端均与平台梁整结,斜板的厚度,水平段板厚与斜板取相同的厚度130mm。(2)荷载计算楼梯梯段斜板的荷载计算列于表5.4。表4.4 折线形梯板荷载计算

18、表 单位:荷载种类荷载标准值恒荷载锯齿形斜板锯齿形斜板自重30厚水磨石面层板底20厚纸筋灰粉刷小计7.0水平段板水平段板自重30厚水磨石面层板底20厚纸筋灰粉刷小计4.32活荷载q2.5(3)荷载效应组合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锯齿形斜板段 水平段 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锯齿形斜板段 水平段 所以锯齿形斜板段取,水平段取进行计算。(4)计算简图折线形楼梯板可用假想的水平板替代,如图5.5所示,其计算跨度取水平投影净长。 图4.6第二层梯段斜板计算简图(5)内力计算1)支座反力式中。2)折线形楼梯板最大计算弯矩(6)配筋计算选用受力钢筋:分布钢筋:4.2.2平台梁及平台板的设计同底层楼梯的计

19、算相同4.3第三层及以上层楼梯设计第三层及以上层楼梯其平面布置见图4.7图4.7 楼梯结构布置图考虑到第一跑楼梯梯段斜板两端与混凝土楼梯梁的固结作用,斜板跨度可按净跨计算。对斜板取1m宽作为其计算单元。4.3.1楼梯梯段斜板设计(1)确定斜板厚度t斜板的水平投影净长斜板的斜向净长:斜板厚度:取。(2)荷载计算楼梯梯段斜板的荷载计算列于表4.5。表4.5 楼梯梯段斜板荷载计算表 单位:荷载种类荷载标准值恒荷载栏杆自重0.2锯齿形斜板自重30厚水磨石面层板底20厚纸筋灰粉刷恒荷载合计g7.2活荷载q2.5(3)荷载效应组合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所以选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

20、合来进行计算,取。(4)计算简图斜板的计算简图可用一根假想的跨度为的水平梁替代,如图4.8所示,其计算跨度取水平投影净长。图4.8 梯段斜板计算简图(5)内力计算斜板的内力一般只需计算跨中最大弯矩即可,考虑到斜板两端均与梁整浇,对板有约束作用,所以跨中最大弯矩取 (6)配筋计算选用受力钢筋分布钢筋 4.3.2平台梁及平台板的设计同底层楼梯的计算相同第5章 框架计算5.1 横向框架在恒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简图 1.横向框架简图假定框架柱嵌固于基础顶面上,框架梁与柱刚接。由于各层柱的截面尺寸均不变,故框架梁的跨度就等于柱子轴线之间的距离。所以,AB之间的距离为9600(mm),BC之间的跨度为7200

21、(mm)。底层柱高从基础顶面算至二楼楼面,根据地质条件,室内外高差为0.450m,基础顶面至室外地坪通常取0.500m,为便于计算,本设计取基础顶面至室外地坪的距离为0.550m,二楼楼面标高为+3.900m,所以底层柱高为3.90.45+0.554.9(m),其余各层柱高从楼面算至上一层楼面(即层高),即3.6m、3.6m、3.6m、3.9m。轴线横向框架简图如图5.1所示。 图5.1 轴线横向框架简图2.第一层框架简图第一层楼面梁布置如图5.2所示,第一层楼面板布置如图5.3所示,为方便荷载整理,在梁布置图和板布置图中分别标示出梁和板。图5.2 第一层楼面梁布置简图图5.3 第一层楼面板布

22、置简图分析图5.2和图5.3的荷载传递,轴线第一层的框架简图如图5.4所示,在AD跨和FC跨作用有梯形分布的荷载,等效简化为如图5.5所示的计算简图。图中集中力作用点有A、B、C、D、E、F、G七个,如表示作用在A点的集中力,表示作用在DB范围的均布线荷载。下面计算第一层楼面板和楼面梁传给轴线横向框架的恒荷载,求出第一层框架计算简图。图5.4 轴线第一层框架简图(一)图5.5 轴线第一层框架简图(二)(1)qAD计算1)板A传递荷载,板A的面荷载为4.0kN/m2,传递AD段为梯形荷载,等效转化为均布荷载为:因为左右两边板A传递荷载,故板A传递荷载为6.82=13.6(kN/m).2)梁自重及

23、抹灰,梁(350mm900mm):250.35(0.9-0.10)=7.0(kN/m)抹灰层(10厚混合砂浆,只考虑梁两侧抹灰):0.01(0.9-0.10)217=0.272(kN/m)小计7.0+0.272=7.27(KN/m)3)墙体荷载:墙体选用200mm厚大空页岩砖。表5.1 填充墙外墙荷载构造层面荷载(N/m2)构造层面荷载(kN/m2)墙体自重100.20=2水泥内墙面0.36水刷石外墙面0.50合计2.86取3.0表5.2 填充墙内墙荷载构造层面荷(kN/m2)构造层面荷载(kN/m2)墙体自重100.20=2水泥内墙面0.36水刷石外墙面0.36合计2.72取2.8故AD段墙

24、体荷载为:2.8(3.6-0.9)=7.56(kN/m)4)qAD荷载小计:qAD13.67.277.5628.43(KN/m)(2)qDB计算:qDB部分只有梁自重及抹灰,即qDB=7.27 kN/m(3)FD计算:FD是由LL-1传递来的集中力,LL-1的计算简图如图5.6图5.6 LL1计算简图1)q1和q2计算:q1包括梁自重和抹灰板B传来的荷载和梁上墙体荷载LL-1(250mm750mm)自重:250.25(0.75-0.10)=4.06(KN/m)抹灰层(10厚混合砂浆,只考虑梁两侧抹灰):0.01(0.75-0.10)217=0.221(KN/m)板B传来的面荷载为4.0 KN/

25、m2,传递给LL-1的线荷载为:4.02.4/2=4.8(KN/m)LL-1梁上墙体荷载:LL-1两跨上的墙体荷载相同,一跨内的墙长为7.8,有两个们M3:1.52.1m(门荷载为0.45 KN/m),简化为均布线荷载为:因此q1=4.06+0.221+4.8+6.1=15.18( KN/m)q2为板A传来的荷载:板A的面荷载为4.0KN/m,板A传来的荷载为三角形荷载,等效转化为均布荷载为:q2=5/84.01.95=4.875( KN/m)小计:q1+q2=15.18+4.875=20.06 KN/m2)FL-1计算:FL-1为L-1传递的集中荷载,L-1的计算简图如图5.7图5.7 L-

26、1计算简图q1为梁自重和抹灰:250.25(0.65-0.10)=3.44 KN/m抹灰层(10厚混合砂浆,只考虑梁两侧抹灰):0.01(0.65-0.10)172=0.187KN/mq1=3.44+0.187=3.627KN/mq2为板A传来的荷载:板A的面荷载为4.0KN/m,传递给L1为梯形荷载,等效转化为均布荷载为:q2=13.6KN/mFL-1=( q1+q2)7.2/2=62.02 KN3)FD计算:由图5.6知FD=(q1+ q2)7.8+ FL-1=207.8+62.02=218.02 KN(4)qBF计算qBF部分包括梁自重抹灰和梁上墙体荷载,梁(350mm700mm)自重:

27、250.35(0.7-0.10)=5.25抹灰层:0.01(0.7-0.1)217=0.204 梁上墙体荷载2.8(3.6-0.7)=8.12 小计:qBF=5.25+0.204+8.12=13.6(5)qFC计算:包括梁自重抹灰板C传来的面荷载和梁上墙体荷载梁(350mm700mm)自重:250.35(0.7-0.10)=5.25 抹灰层:0.01(0.7-0.1)217=0.204 梁上墙体荷载:2.8(3.6-0.7)=8.12 板C的面荷载为6.0 KN/m,传递给Fc段为梯形荷载,等效为:小计qFC=5.25+0.204+8012+8393=22.5 kN/m(6)FF计算:FF是由

28、LL-2传递来的集中力,计算简图如图5.8图5.8 LL-2计算简图q1为梁自重、抹灰板D的面荷载和梁上墙体荷载 LL-2(200mm400mm)自重:250.20(0.40-0.10)=1.5(KN/m)抹灰层:0.01(0.40-0.10)217=0.102(KN/m)板D传来的荷载:6.02.1/2=6.3(KN/m)LL-2上墙体荷载,墙体长7.8m有两个门M4:0.92.1m简化为均布荷载为板C传来的荷载为三角形荷载,等效转化为均布荷载为:q2=5/86.01.95=7.31 KN/m FF= (q1+q2)3.9/2=43.1KN(7)FE 和 FG计算:FE 和FG为楼梯传递荷载

29、1) FE计算:FF是由LL-3递来的集中力表5.3 LTL-3均布荷载计算序号传递途径荷载()1TB1传来2TB2传来3平台板(PTB1)传来4自重(200mm400mm)及抹灰5合计(TB1与TB2传来的荷载差别不大,近似取相等)则FE=16.63.9/2=31.8(kN)2)FG计算:FG 是由LTL4(二层)通过TZ传至下端支承梁上的集中力表5.4 LTL-4(二层)均布荷载计算序号传递途径荷载()1TB3传来2TB2传来3平台板(PTB3)传来4LTL4(二层)自重(200mm400mm)及抹灰5LTL4均布线荷载表5.5 TZ集中力计算序号传递途径荷载1TZ自重(200mm300m

30、m)抹灰略2L1自重(200mm300mm)抹灰略3L1上墙体自重4L1传至TZ集中力5合计故FG=15.553.9/2+6.22=36.54(KN)(8)FA计算:FF是由KL-3传递来的集中力如图5.9图5.9 KL-3计算简图1)q1计算:q1为梁自重和抹灰,梁上墙体荷载梁自重:250.35(0.80-0.10)=6.125 KN/m抹灰层0.01(0.80-0.10)217=0.238 KN/mKL-3上墙体荷载:KL-3两跨上墙体荷载相同,一跨长为7.8m,有两个窗C2:2.11.8m,简化为均布荷载为小计:q1=6.125+0.238+5.93=12.29 KN/m 2)q2计算:

31、q2由A传来的荷载为三角形荷载,等效为均布荷载为4.875 KN/m小计q1+q2 =12.29+4.875=17.17 KN/m3)FA计算:FA=17.177.8+FL-1=133.9+62.02=195.9(kN)则FA=195.9 KN(9)FB计算 :如图FB是由KL-2传递来的集中力图5.10 KL-2计算简图1)q1计算q1为梁自重和抹灰,梁上墙体荷载和板A、板 B传来的荷载KL-2(350800mm)自重:250.35(0.8-0.1)=6.125(KN/m )抹灰:0.01(0.8-0.1)217= 0.238(KN/m )KL-2上墙体荷载:墙长为3.9m,有一个门M2:1

32、.02.1mm,简化为均布荷载为:板A传递的三角形荷载转化为均布荷载为4.875(KN/m )板B传递的荷载4.02.4/2=4.8(KN/m )小计:q1=6.125+0.238+6.6+4.875+4.8=22.64(KN/m )2)q2计算q2为梁自重、抹灰板B传来的荷载、PTB-1传来的荷载KL-2自重和抹灰:6.125+0.235=6.36(KN/m)板B传来的荷载:4.8KN/mPTB-1传来的荷载:4.01.4/2=2.8(KN/m )小计:q2=6.36+4.8+2.8=13.96(KN/m )3)q3计算:q3为梁自重和抹灰、梁上墙体荷载、板B、板 D 传来的荷载KL-2自重

33、和抹灰:6.36 KN/mKL-2上墙体荷载墙长为7.8m,有一个门洞:2.02.1mm,简化为均布荷载为:板B传来荷载为4.8(KN/m)板D传来荷6.02.1/2=6.3(KN/m )小计; q3=6.36+6.4+4.8+6.3=23.86(KN/m )4)FL-1(a)B计算:FL-1(a)B为L-1(a)传递的集中荷载,计算见图5.11图5.11 L-1(a)计算简图q1为梁自重和抹灰,梁上墙体荷载L-1(a)(250650mm)自重和抹灰:3.627 KN/mL-1(a) 梁上墙体荷载,墙长6.9M,无洞口,(3.6-0.65)2.8=8.26(KN/m )则q1=3.672+8.

34、26=11.93(KN/m )q2为板A传来的梯形荷载,等效为均布荷载为q2=6.8 KN/m则FL-1(a)B=(11.93+6.8)7.2/2+31.85.7/7.2+36.542.1/7.2=103.26(KN)FL-1(a)C=(11.93+6.8)7.2/2+31.81.1/7.2+36.545.1/7.2=102.17KN5)FL-1(b)B计算FL-1(b)B为L-1(b)传递的集中荷载,L-1(b)的计算见图5.12图5.12 L-1(b)计算简图q1为梁自重和抹灰L-1(b)(250650mm)自重:3.44 KN/m抹灰:0.01(0.65-0.10)217= 0.187(

35、KN/m )q2为梁自重、抹灰、梁上墙体荷载L-1(b) 自重和抹灰:3.63 KN/mL-1(b) 上墙体荷载,墙长5.1M,无洞口,(3.6-0.65)2.8=8.26(KN/m )q2=3.63+8.26=11.9(KN/m )q3为板C传来的梯形荷载,等效为均布荷载为q3=17.86 KN/mFLL-2为L-2传来的集中力则FLL-2=( q1+q2) 3.9=(14.8+7.31)3.9=86.4(KN )FL-1(b)B=3.632.16.15/7.2+86.45.1/7.2+(11.9+17.86) 5.122.55/7.2=121.3(KN)FL-1(b)C=3.632.11.

36、05/7.2+86.42.1/7.2+(11.9+17.86)5.14.65/7.2=124.3(KN)6)FB计算:FB= q13.91.95/7.8+ FL-1(a)B/2+q23.95.85/7.8+ q33.9+ FL-1(b)B/2=22.643.91.95/7.8+103.26/2+13.963.95.85/7.8+ 23.863.9+ 121.3/2=261.5 (kN)(10)Fc计算:Fc是由KL-1传递来的集中力,KL-1的计算简图如图5.13图5.13 L-1(b)计算简图1) q1计算:q1为梁自重、抹灰、梁上墙体荷载由(8)FA计算中得知,q1=12.29KN/m2)

37、q2计算:q2为板A传来的三角荷载q2=4.875KN/m3)q3计算:板C传递给KL-1的荷载为三角形荷载,等效转化为均布荷载为q3=5/86.01.95=7.31 (KN/m)4)FL-1(a)C 、FL-1(b)C的计算FL-1(a)C=102.17KN 、FL-1(b)C=124.3KN5)Fc计算Fc= q17.8+ FL-1(a)C/2+q23.91.95/7.8+ q33.9+ FL-1(b)C/2=12.297.8+ 102.17/2+4.8753.91.95/7.8+ 7.313.9+124.3/2=242(kN)(11)第一层框架最终计算简图图5.14 第一层框架最终计算简

38、图3.第二层框架计算简图第二层楼面梁布置如图5.15所示,第二层楼面板布置如图5.16所示,为方便荷载整理,在梁布置图和板布置图中分别标示出梁和板。图5.15 第二层楼面梁布置简图图5.16第二层楼面板布置简图分析图5.15和图5.16的荷载传递,轴线第二层的框架简图如图5.17所示,在AD跨和FC跨作用有梯形分布的荷载,等效简化为如图5.18所示的计算简图。下面计算第二层楼面板和楼面梁传给轴线横向框架的恒荷载,求出第二层框架计算简图。图5.17 轴线第二层框架简图(一) 图5.18 轴线第二层框架简图(二)(1)qAD计算qAD与第一层楼面梁上的荷载相同即qAD=28.43 KN/m(2)q

39、DB计算qDB与第一层楼面梁上的荷载相同即qAD=7.27 KN/m(3)FD计算FD是由LL-1传递来的集中力,LL-1的计算简图如图图5.19 LL1计算简图1)q1和q2计算,q1包括梁自重、抹灰、板B传来的荷载和梁上墙体荷载LL-1(250750mm)自重:4.06 KN/m抹灰层:0.221 KN/m板B传来的荷载:4.8 KN/mLL-1梁上墙体荷载:LL-1梁上-轴线之间的墙体共长15.6m,有1.52.1m,三个1.02.1m简化为均布荷载为因此,q1=4.06+0.221+4.8+6.6=15.68(KN/m)q2为板A传来的荷载q2=5/84.01.95=4.88(KN/m

40、)小计:q1+q2=15.68+4.88=20.56(KN/m)2)FL-1计算:FL-1为L-1传递的集中荷载,L-1的计算简图如图图5.20 L-1计算简图q1为梁自重、抹灰、L-1上墙体荷载L-1(250650mm)自重:3.44 KN/m抹灰层:0.19 KN/mL-1梁上墙体荷载:(3.6-0.65)2.8=8.26(KN/m)则q1=3.44+0.19+8.26=11.89(KN/m)q2为板A传来的荷载,板A的面荷载为4.0KN/M,传递给L-1的为梯形荷载,等效转化为均布荷载为q2=13.6KN/m,则FL-1=( q1+q2) 7.2/2=(11.89+13.6) 7.2/2=92(KN)3)FD计算,FD= (q1+q2) 7.8+ FL-1=20.6 7.8+92=252.7(KN)(4)qBF计算与第一层楼面梁上荷载相同即qBF=13.6 KN/m(5)qFC计算qBF与第一层楼面梁上荷载相同即qBF=22.5 KN/m(6)FF计算FF与第一层楼面梁上荷载相同即qF=43.1 KN/m(7)FE和FG计算1)FE为由LTL-5传递的集中力,LTL-5的线荷载计算为表5.6 LTL-5均布荷载计算序号传递途径荷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