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超高层框剪结构办公楼电动整体升降脚手架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715443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3.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超高层框剪结构办公楼电动整体升降脚手架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江苏]超高层框剪结构办公楼电动整体升降脚手架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江苏]超高层框剪结构办公楼电动整体升降脚手架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江苏]超高层框剪结构办公楼电动整体升降脚手架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江苏]超高层框剪结构办公楼电动整体升降脚手架施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超高层框剪结构办公楼电动整体升降脚手架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超高层框剪结构办公楼电动整体升降脚手架施工方案.doc(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1工程概况32电动整体升降脚手架施工组织设计32.1施工设计方案;32.2整体脚手架的搭设;42.3整体脚手架的材料要求:72.4整体脚手架的技术要求:82.5整体脚手架的安全要求:82.6整体脚手架的维护和保养:82.7脚手架的拆除施工;92.8整体脚手架施工操作规程:93电动整体升降脚手架施工现场安全技术管理123.1现场施工管理班子的组成:123.2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制度:133.3整体脚手架升降作业安全操作规程:143.4整体脚手架使用安全技术交底:144电动整体升降脚手架计算154.1概 况:154.2荷载计算174.3承重部分受力验算:194.4提升系统验算214.5防倾覆装置

2、的验算234.6防坠吊杆的验算:244.7混凝土强度的验算:255水平钢梁悬挑脚手架施工组织设计425.1施工设计方案;422.1 悬挑脚手架的位置422.2 悬挑脚手架的搭设方案422.3 悬挑脚手架的检查与管理432.4 安全措施和脚手架的保养442.5 悬挑脚手架的拆除:456水平钢梁悬挑脚手架计算456.1挑架设计计算:456.2挑架计算书:461 工程概况工程名称:苏州高新区科技大厦办公楼工程。工程地址:苏州高新区科创路南,景润路西承建单位:苏州第一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本工程办公楼一栋,设计总标高为111.2米。其中标准层为:424层,层高4.0m,标准层沿边周长为260m。根据现场情况

3、所了解, 水、电、路等各方面均已到位,符合整体架安装搭设要求,但施工场地较小,会给脚手架施工带来不利,具体操作时各方面须协调好。2 电动整体升降脚手架施工组织设计2.1 施工设计方案;2.1.1 编制依据 建(2000)230号建筑施工附着升降脚手架管理暂行规定通知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J1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HFA附着电动整体升降脚手架企业标准Q/SWUH2005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

4、手册2.1.2 施工概况;根据所提供的图纸分析: 该工程主体为框剪式结构,其主体结构施工及外墙装饰阶段的施工均适合采用“电动整体升降脚手架”作为施工防护。根据该外形、层高、标高等条件;设计安装提升设备如电动整体升降脚手架机位图所示参见机位布置平面图(UQ1)根据所提供的图纸分析:结构在轴线68的中庭部分需搭设悬挑脚手架,详见第5、第6部分内容。根据标准层层高4.00m,整体架搭设高度为17.10 m,9.5步架(搭设高度为17.10m),最大架体跨度6.40m,最大架体单元面积109.44,最大架体单元自重为36.05KN(恒载)。架体搭设总面积为:4446。参见机位布置平面图(UQ1)。电动

5、升降整体脚手架防护范围为;424层,整体架在4层基础上搭设。待整体架根据工程进度搭设至二个楼层高度后,安装好下拉杆,与主体结构附着。参见附图UQ7)(UQ11)。即可拆除下部落地脚手架。根据工程进度搭设至四个楼层高度后,即可根据施工进度进入提升作业阶段。在结构施工中,电梯始终在电动升降整体脚手架下部,当整体架提升至设计的最高处,还需架体停留一段时间,则将所预留机位(具体机位根据人货电梯的位置而定)架体拆除,留出空间给电梯施工,并安装好整体架断口。2.1.3 注意事项;为保证架体的稳定性,在结构每层楼面门洞处预埋临时拉结钢管,剪力墙处用穿墙螺杆固定钢管,用扣件与架体构成临时拉结。参见附图(UQ8

6、)电动升降整体脚手架的搭、拆阶段,塔吊、施工电梯等垂直运输设备应积极配合吊运材料, 确保施工进度。脚手架设计施工荷载为架体上部二层,3 kN/m2/层,禁止使用集中荷载和偏心荷载。在施工过程中,任何人都不得把外架作为装模的支撑。若确实影响施工需要拆除,必须通知甲、乙双方负责人,另找解决加固方法。电动升降脚手架只承受架体自重荷载,提升时所有建筑材料及各类杂物都要清理下架,以免发生意外,架体搭设完毕提升前,总包方应对有关工种进行技术交底,要求各种材料、设备等不得超出外墙边线250,以免影响架体提升作业。同时,在架体提升过程中以及提升架体到位后未固定好之前,除了外架班操作工人外,任何人不得在架体上滞

7、留,更不得上架施工。2.2 整体脚手架的搭设;电动升降整体脚手架是一项全新的施工工艺,适合高层建筑外墙使用,它是由钢管和扣件组成的外墙脚手架,其中包括提升机、承重托架、竖向主框架、竖向副框架、水平槽钢、防倾斜组件、提升梁、防坠梁、附墙拉杆、固定镙栓及与之配套的电器控制系统组成,主要用于高层工程主楼的结构施工与装修工程施工中外墙防护。仅需搭设相当于建筑物4层高度的外架,即可满足施工需要,具有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等优点。本脚手架施工系高空作业,使用操作必须严格按照本规程的要求及现行的施工规范进行。2.2.1 准备工作:技术员、施工人员必须熟悉本脚手架设计图,掌握技术要领,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技

8、术交底。确定整体升降脚手架机位布置的具体位置,落实所依附的钢筋混凝土梁或框架柱的位置、轴号,按照实际需要决定采用一般或特殊加工的承重托架和承重支架规格;设计预留孔位置。按照设计备齐所需材料,在现场分类堆放,严格检查所备材料、配件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后方可投入使用。2.2.2 承重托架的搭设:承重托架安放时。根据机位图以最大外墙沿线设置。本工程为框剪结构,结构外模施工主要采用小型钢模板拼制的大模或是木板拼制的大模,同时电动整体脚手架还要作为外墙装饰施工阶段的防护,所以,从安全防护和便于施工的角度综合考虑。机位(架体内侧)离墙距离设定在450mm。在标高 15.2 m处搭设井字架以安放承重托架,参见附

9、图(UQ2)然后根据工程进度竖立门式架,搭设桁架及上部架体。安装时承重托架必须用水平尺调平,然后用钢管进行固定。在现场施工时,可视其具体情况而采用具体方法处理。2.2.3 桁架的搭设: 桁架的立杆为竖向主框架及竖向副框架,竖向框架由483.5焊管与3孔定位法兰盘以及水平槽钢联接板焊接而成的门式框架。每步脚手高为1900,整个提升架搭设高度为17.1。大横杆用十字扣装于两框架内侧,小横杆用十字扣装于大横杆下方并扣在立杆上,其搭设步骤为:在承重托架基础上,安装竖向主框架,再装由6.3槽钢钻孔成型的桁架上、下槽钢及中间的付门式框架,再安装桁架两门式架间的斜撑管(斜撑管由483.5焊管与吊耳焊接成型)

10、。桁架即成整体;参见附图(UQ3)。在水平桁架的基础上,将一端焊接好法兰盘的脚手管用螺栓与水平桁架联接,然后按普通脚手架的要求搭设上部架体。2.2.4 整体脚手架上部架体的搭设;上部架体按普通架搭设规范要求施工,机位处的立杆采用竖向框架,剪刀撑下端联接处设置在桁架底部。具体搭设施工程序为: 竖向框架内立杆外立杆大横杆-小横杆搁栅防护栏杆斜拉杆连墙杆铺踩笆安全网。架体搭设过程中,大剪刀撑应随架体搭设高度同步搭设。2.2.5 防倾覆的安装:为确保架体的平稳升降,在提升脚手架上单独设置了防倾覆装置,防倾覆装置是由安装在架体上的导轨(10工字钢)及固定在结构上的导轮总成组成,架体在提升过程中,导轮镶嵌

11、在工字钢凹槽所形成的导轨中相对移动,保证了架体垂直方向的稳定性, 2.2.5.1 安装要求:将防倾10#工字钢垂直安装于整体架上,安装时应调整10#工字钢上、下两端与主体垂直线的距离,上、下端允许误差小于150mm,左、右端允许误差小于100mm。将防倾斜导轮组的后座与主体进行联接,安装好固定螺栓,然后将导轮组件套在导轨适当的部位,再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固定于主体结构上。与主体附着采用预留孔或预埋钢管等形式,参见附图(UQ5),安装时注意控制两个导轮的水平度。2.2.5.2 水平安装位置:根据现场机位布置及主体结构的具体情况,选择安装位置(必须是竖向主框架的一侧)。安装时注意导轮组件上的导轮须与

12、主框架上的导轨平行。2.2.6 限载联动防坠器的安装:本工程采用JF5000型限载联动防坠装置是由桂林圣安建筑外架技术开发部研制,具有限载、联动、防坠三大功能的最新科研产品。该产品具有设计新颖、结构合理、安装方便、灵敏度高、实用性强等特点,是提升脚手架防止高空坠落事故的理想防坠装置。该产品经上海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机械检测中心进行现场检测,通过由上海市建委、科技委组织专家小组进行的技术鉴定。同时申请了国家专利,申请号为ZL97242734.1。2.2.6.1 使用原理:JF5000型限载、联动防坠器是以限载联动装置与锁紧装置为主要部件组成的限载联动防坠装置。本装置根据弹簧钢板弹性变形位移量与受力

13、荷载呈对应关系,设定限位开关的控制距离,直接将提升力的机械变化,通过限位开关转换成电信号,反馈至升降脚手架的集群控制电路中,进行报警、显示及停机等动作,达到自动控制目的。万一提升机械断链或脱钩而发生架体坠落时,利用弹簧钢板突然失载后所产生的反作用力,通过杠杆作用带动凸轮下压,在下坠的瞬间将架体防坠吊杆锁住,并同时自动关机,达到防止架体坠落、保证安全的目的。2.2.6.2 安装与调试:将装有防坠装置的提升梁平行吊装在各机位处,进行调平,上部通过上拉杆与建筑物连接,下部通过电动葫芦与承重托架连接。将防坠吊杆(28圆钢)上部穿过防坠装置的锁口,用钢丝绳或铁丝与脚手架连接,下部与承重托架联接,安装完毕

14、,将上部钢丝绳或铁丝调紧,紧度以手能转动为宜。松开联动开关的调节镙帽将上、下联动开关调节至中心位置。(注意:该处的调节要在架体升、降作业前预紧链后方可进行)。2.2.6.3 技术参数:本防坠装置的限载定额荷载5000Kg。控制最大载值(起始载值)小于35额定载值。防坠装置制动时间0.2秒。制动过程吊杆下滑位移量小于80mm。提升时从发出超载、失载、报警显示至自动停机,延时时间控制在小于3秒。2.2.7 周转料台的设置:如果总包方在施工中需要在提升脚手架的底部处安装周转料台。周转料台的固定钢丝绳需从提升架的第二步通过,为了不影响架体的升降作业,需在提升架的底部开出一个;根据料台宽度决定开口尺寸。

15、开口方式参见附图(UQ6)。整体提升架的结构形式是;整个架体的骨架是由底部水平桁架及竖向框架组成,为了架体的稳定性及施工安全,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尽量减小放置料台处单元架体的跨度,减轻重量,增强该单元的稳定性, 料台、料台拉结钢索与架体相对距离最小为200mm,以保证安全。将该单元的桁架上移至架体的第三步,以保证提升架的整体性。该单元内的下部架体,通过斜撑管与竖向框架联接,防止该片架体下坠。2.2.8 升降机构与工程主体的附着: 提升机构由提升梁(8槽钢对焊而成)、拉杆(M27长螺栓另一端焊接吊耳)、穿墙螺栓(规格:M27)等组成,根据结构情况,各提升设备附着点均采用常规方式附墙,即预埋塑料套

16、管穿墙螺栓附着(参见附图UQ11)。穿墙螺栓垂直方向距楼层板面下100150。2.2.9 整体脚手架与主体结构的防护:架体上部第三步、第五步采用空径为2525mm的白色安全网内档安全防护隔离。架体的下部与外面用采用密目绿色安全网(2000目/1002)全封闭,安全网应平直扎牢,踩笆应按要求铺设,并用18铁丝扎牢。架体底部的防护采用活动木板密封,升降作业时木板上翻,待架体升降到位后再行复原;参见附图(UQ4)。2.2.10 整体脚手架的临时拉结;整体脚手架交付施工使用时,必须安装临时拉结点(硬拉结),门洞处拉结点在土建施工的楼面上预埋短钢管(483.5),剪力墙处用模工用穿墙螺杆(甲方提供)固定

17、钢管,用扣件与架体构成临时拉结(附图8)。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规定。整体架上下3.6m,左右5m,设置一道(如遇大风还须上下、左右增加临时拉节)。2.2.11 电控升降系统:整体脚手架要求每栋架体必须搭设一个电气总控室,控制室搭设必须规范,有防雨、防晒功能,控制室有门,须加锁。电控柜接线规范,外壳必须接地。控制台性能良好,调试复检符合安全使用要求,严禁带电移动电控柜,总电源进线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 2.3 整体脚手架的材料要求:钢管采用483.5脚手管,外观应无裂痕、弯曲、压扁和严重锈蚀现象,其材质应符合国家GB700-79A3号钢的技术条件。扣件要

18、求无裂缝,变形、螺栓无滑丝、机械性能良好(符合部标JGT22-85)。桁架上、下弦的6.3#槽钢,外观应无裂痕、弯曲、压扁和严重锈蚀现象,符合国标GB700中Q235A钢的规定。防倾覆10#工字钢(导轨),外观无弯曲、压扁、和严重锈蚀现象,符合国标GB700中Q235A钢的规定。架体底部密封木板,要求其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无腐蚀,断裂现象,符合木结构设计规范(GBJ5)中级材质规定。绿色密目网的技术要求,必须符合GB5725-85GB5726-85相关条目。加工要求:两端切口须平直。严禁有斜口、毛口、卷口等现象2.4 整体脚手架的技术要求:脚手架的搭设必须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施工,搭设起

19、始标高、架体步数、高度、跨度等需按图施工,搭设过程中如有修改和变动,应由原方案设计人进行补充和修改。脚手架搭设单元跨度6.40m,架体高度为17.1m,垂直度控制在设计范围内。每面竖向框架高低差30,架体的大剪刀撑角度为45。60。之间。桁架的搭设标准:桁架上、下弦为6.3槽钢,用M2045螺栓与竖向框架相联接,结点结构如附图(UQ3)所示。机位处内、外立管均由1900800竖向框架组成。两门式框架第一节间采用斜撑管且坡向支座不得反装。如桁架为单数节间,其中央节间斜撑管方向可任意选择。脚手架立杆垂直度应控制在3/1000内。竖向框架间水平高低相差小于20。扣件节点必须锁紧牢固有效,要求其紧固力

20、矩保证在4050N.m范围内。2.5 整体脚手架的安全要求:安全维护措施必须有效、可靠。 在脚手架搭设过程中,随搭设高度的增加,应采取临时加固措施,将脚手架与建筑物有效连接。电动升降整体脚手架其所有安全防护装置必须严格按施组中之规定,规范安装到位。加强日常维护保养,保证其性能有效、可靠。班组施工、操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其工作原理及操作规程,服从施工班长统一指挥,严格、规范的按章施工,按章操作。电动升降整体脚手架系高空作业,使用操作必须严格按本规程的要求及先行的施工规范进行。2.6 整体脚手架的维护和保养: 电动升降整体脚手架由于是一次性搭设,长期使用,从搭设至使用完毕到架体拆除需要一年多时间,甚

21、至更长,同时使用环境恶劣,因此,加强对架体、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十分重要。脚手架搭设完毕后应对架体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及验收,并会同甲方代表同时进行,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须填写整改单,限期整改。首次提升后,全面检查扣件紧固情况,对垂直度、水平度发生位移的应即时加以调整、较正。脚手架上的竹笆、安全网须经常检查、维护,发现破损的应即时给予修补、更换。电动葫芦链条每次提升前均需加油润滑,提升机每三个月加一次油。架体到顶或停工3个月以上的,应拆回厂进行维护保养。每次升降作业前,要对承重托架、支架、拉杆、穿墙镙栓进行检查,如有变形、磨损应及时进行修理、更换。每次升降作业前应对电缆线、微动开关进行检查、调整,确

22、保电控系统的正常运行。2.7 脚手架的拆除施工;整体升降脚手架使用完毕后,既进行拆除施工。脚手架的拆除施工,原则上是在邻近搭设标高位置进行。拆除前,施工班组应对脚手架进行全面检查,确定无严重变形的情况后,方可进行拆除施工。如遇强风、雨、雪等特殊气候,不得进行脚手架的拆除施工,夜间不允许实施拆除施工。实施拆除作业班组进入现场后,先行检查加固松动部位,清除架体内垃圾及各种物体至楼层内,严禁直接高处抛掷。拆除作业按搭设的反程序进行,即;安全网侧板扶手杆踩笆斜撑连墙杆大横杆立杆。桁架部分按:斜撑上槽钢下槽钢付门架主门架。在架体拆除过程中,必须认真做到一步一清,一杆一清,绝不允许分立面拆除或上、下两步同

23、时拆除。所有连墙杆、斜拉杆、隔排措施必须连脚手架步层拆除,同步进行。所有杆件、扣件,在拆除时应分离,不允许杆件上附着扣件或两杆同时拆除输送至地面。所有竹笆,应自外向里竖立搬运,防止自里向外翻起后,笆面垃圾物件直接从高处坠落伤人。脚手架拆至地面,应及时清理、分类,所有杆件、扣件等材料,应按类分别堆放整齐。架体在高空拆除,为了防止有物下坠伤人,在拆除前整体架底部外挑3m安全网,在拆除桁架时,使用高吊将桁架按单元吊落地面在解体,以利安全及方便施工。2.8 整体脚手架施工操作规程:电动升降整体脚手架施工系高空作业,使用操作必须严格按照本规程的要求及现行的施工规范进行。2.8.1 预留孔和预埋件的安装:

24、施工前,必须认真阅读施工组织设计,根据施工方案中机位布置平面图进行实地考察,确定和选择预留孔具体位置,如有出入,应及时与原设计人联系即时修改方案。每台机位处,须埋设6根321.5PVC硬塑料管,其中提升梁、防坠梁、下拉杆的5个预留孔须保持在一水平面上,其距楼板底部50-70mm,上下之间误差不得大于15,防倾斜两个预埋孔间中线应与竖向主框架轴向对齐,水平方向误差50,预留孔之间的距离参照预埋图(附图10),上、下楼层的机位预埋点必须垂直对准,相差不得大于100。预留孔位置一般要求安装在楼板下100处的结构梁上,预埋管固定在未浇混凝土的主钢梁上,用铁丝扎牢,并且塑料管两头分别用塑胶封闭,防止混凝

25、土流入。同时应在该处用油漆做好记号,浇灌混凝土时应派专人跟班监护。 2.8.2 电动升降整体脚手架升降动力系统的安装调试:2.8.2.1 准备工作:技术人员阅读有关电动葫芦、电控柜使用说明书,熟悉设备和构件功能,掌握工作原理和运行程序,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按照设计要求备妥设备、构件。材料检测其质量是否符合使用标准,电动葫芦必须逐台检验,并在外壳上进行编号。2.8.2.2 安装步骤:按照设计使用说明书要求,安装调试好限载联动防坠装置。按设计位置编号,对应挂设电动葫芦,电动葫芦的上钩挂在限载防坠装置的承重托架上,同时将防坠锁杆调整到适当位置。检查电动葫芦链条是否与地面垂直,不许有翻链、扭转现

26、象,并清除链条上的污物,保持清洁,涂适量的机油润滑,同时设置防护罩。在脚手架的第三步位置搭设一操作间,将电控柜安装在里面,操作间必须有防雨、防晒设施。按照设计要求连接电控系统,逐台通电检查电动机旋转方向是否一致,防坠联动开关是否工作正常,检查电控系统是否正常,控制是否有效,同时调整同步性。进行整体联动升降试验,保证正常投入使用。2.8.2.3 技术质量要求:电控柜外壳应妥善接地,不得带电移动电控柜。电控柜操作人员必须由熟悉该设计及设备的正式电工担任,离开电控室务必切断电源,并锁好控制室门。电动葫芦编号与电控柜单动按钮编号必须一致,电动葫芦编号与脚手架机位设计编号也须一致。电控柜、电动葫芦的连接

27、方法及所用电缆型号必须符合设计及有关规范要求,以保证整体升降系统正常运行。电动葫芦的链条、索具、承重托架的螺栓、螺帽均应处于良好的紧固受力状态。2.8.3 脚手架的升降操作:2.8.3.1 准备工作:由工程处工程主管组织班组操作人员学习有关技术操作规程,熟悉掌握工作原理及操作程序,合理分工,明确岗位职责,确定统一联络信号,确定统一指挥号令,严明纪律(具体分工情况由施工班长记录在脚手架升降作业令签收单中)。检查脚手架与建筑物之间有无碰撞与接触,发现后立即排除,使脚手架用升降系统符合设计规定的待机进行状态。逐台检查电动葫芦的链条是否处于拉紧状态,若有未拉紧的,采用“点动”使之拉紧,确保电动葫芦都处

28、于同步起始状态。2.8.3.2 升、降作业:升、降作业前,在各项准备工作经过检查和验收妥善完成的前提下,松动并脱开下部承重托架的斜拉杆,使脚手架仅由上部承重支架承受荷重,并与建筑物连接,然后全面检查脚手架各部位是否与建筑物全部分离,由班长发出提升号令,控制台操作工按动“上升”或“下降”按钮,全部电动葫芦同时启动,牵动整体脚手架以80mm/min的速度匀速成上升或下降,升降到位后立即将承重托架的两根下拉杆与建筑物连接,并安装好临时拉结。2.8.3.3 注意事项: 脚手架在升、降作业时,建筑物5m范围内严禁站人,并由项目部设有专人监护。升降作业过程中,除外架班组操作人员外,其他人员必须下架,不得滞

29、留,严禁其他人员或施工物品上架,影响升、降作业。升、降作业过程中安排1012个操作人员,定位巡视观察每个机位电动葫芦的工作情况以及脚手架与建筑物之间的情况,如发现电动葫芦不同步或不工作及其他故障,必须立即停机。随即检查防坠保险设施工作状态,在其可靠有效的情况下,操作人员上架排除故障,若需要更换电机,必须检查电机的运转方向.若不同步,采用“点动”到位若导向轮被卡脚手架出现倾斜,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将脚手架调整到正常位置,若遇障碍物应立即清除,若提升系统构件变形损坏,应立即更换,绝对不能马虎凑合,当场排除故障,一切正常后方可继续升、降作业。在完成一层的升、降作业后,应检查电缆线,电动葫芦、电控柜的性

30、能状况,如有磨损或失效,立即进行保养维修或更换,并调整至正常状态。检查脚手架的各种构件,连接件有无变形或失效,发现异常应及时维修更换,保证每个节点连接可靠有效,确保安全作业。非专业技术人员不得随便拆卸电控柜或更换电气零部件、调整电路,若不能正常运行,应请原设计人员检修。夜间和六级风以上的大风天气禁止升降作业3 电动整体升降脚手架施工现场安全技术管理3.1 现场施工管理班子的组成:施工现场以项目经理为主,下设一名施工班长作为升降脚手架的搭设、升降作业的指挥、日常工作安排及处理现场出现的问题。同时设一名安全员,负责现场安全工作的检查、落实、管理。3.1.1 班长及安全员的安全生产职责:组织全班学习

31、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提出施工管理要求和安全技术要求。合理安排劳动力,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所制定的工艺流程进行搭设,提升和拆卸。每搭好一步架体,进行一次检查,并及时整改。填制提升作业安全检查表,提升令,明确分工,提出要求。根据上级检查后提出的整改意见,及时对架体进行整改。施工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督促和检查工人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教育员工认真做好自身防护和施工安全工作。认真作好施工过程中的文字资料的归档工作。3.1.2 现场施工人员职责:自觉遵守劳动纪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违章作业,认真学习架子工安全操作规程和技术。服从工长,班长的统一指挥,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及外墙脚手架

32、规范施工作业。注意爱护保养设备,工具,知觉维护提升机清洁和脚手架清洁。发生工伤事故,及时抢救和向上级汇报。3.2 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为确保本工程施工安全进行,顺利安装并操作好整体提升脚手架,特制订以下安全施工管理制度。望全体管理人员和员工相互督促。必须认真贯彻国家和上级劳动保护、安全生产主管部门颁发的有关安全生产、消防工作的方针,严格执行有关劳动保护法规、条例、规定。施工前,工地管理人员和施工班长应对全体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思想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督促工人自觉遵守安全纪律、制度。施工期间,除必须严格执行本公司制定的“安全操作规程”、 “现场施工管理条例”和“安全生产奖惩制度”等有关规定,还必须

33、严格遵守执行总承包方项目部制订的安全生产、防火管理制度,接受项目部的督促、检查和指导,对于提出的整改意见,必须及时进行整改,不得延误。在施工操作过程中,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高空作业时,必须系好安全带,不得酒后上架作业,更不得在架子上吵闹和闲逛,不得往架子下抛任何物件,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在施工班组设专职安全员一名,协助施工班长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公司每月召开一次安全检查会议,听取各班组汇报本班组安全施工情况,针对工地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公司每季度进行一次安全质量大检查,对公司所属各工地的安全、质量问题检查后提出公司处理意见。整体升降脚手架搭设完成后,

34、工长和施工班长应会同总承包方按规定进行验收,按规定填写验收表,交双方收存。脚手架提升到位后须将所有紧固拉杆和拉结紧固后,方能交付总承包方使用。3.3 整体脚手架升降作业安全操作规程:脚手架升、降作业前,应严格按“安全施工操作规程”中规定的检查项目进行检查,并经班长全面检查后方下达升、降命令,任何人不得随意开机。脚手架在升、降作业时除整体架操作人员在架体上作业,其他人员不得进入架体,也不允许堆放任何物品。升、降作业完毕,首先将脚手架承力架固定好,装好拉杆、临时拉结后,才允许进入正常施工。电动生降整体脚手架在使用过程中,每15天检查一次扣件紧固情况,检查电动葫芦是否有漏油现象等。(检查情况以书面形

35、式报项目部)每次升、降作业后,应对架体内部的建筑垃圾进行一次清除,清除时不得将垃圾直接抛落地面。发现脚手架有异常现象或有其他安全隐患应及时排除,确无法排除的,应及时报告,待隐患排除后方可继续作业,严禁“带病”运行和强行升、降等野蛮施工行为。如遇台风警报,必须及时增加临时拉结点,进行架体加固,夜间和六级风以上情况下禁止升、降作业。每次升、降作业前,班长应召集全体人员召开班前会议,明确分工,强调请注意事项,提出具体的作业要求,进一步熟悉联络信号,确保每一次升、降作业的安全顺利进行。3.4 整体脚手架使用安全技术交底:在使用过程中,脚手架上的施工荷载必须符合设计规定,脚手架设计施工荷载为外装饰施工三

36、步kN/M2,结构施工二层3 kN/M2,严禁超载,严禁放置影响局部杆件安全的集中荷载、建筑垃圾应及时清理。脚手架只能作为操作架,不得作为施工外模板的支模架。使用过程中,禁止进行下列违章作业:利用脚手架吊运物料;在脚手架上推车;在脚手架上拉结吊装线缆;任意拆除脚手架杆部件和附着支承结构;任意拆除或移动架体上的安全防护设施;塔吊起吊构件碰撞或扯动脚手架;其他影响架体安全的违章作业。使用过程中,应以一个月为周期作安全检查,不合格部位应立即整改。脚手架在空中暂时停用时,应以一个月为周期进行检查,不合格部位立即整改。脚手架在空中停用时间超过一个月后或遇六级以上(包括六级)大风后复工时,应进行检查,检查

37、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安装时主框架,桁架各节点的各杆件轴线需汇交于一点。主框架在每个楼层需设置横拉结点。所有附墙拉结杆必须使用双螺母。必须按设计要求在提升时设置双导轮组。桁架脚手板铺设牢固,离墙空隙严密。操作层脚手板需经常检查,有不合要求,需更换。按要求搭设防护栏杆及踢脚板,所有层外侧绿网需将下方封闭严实。安装、提升、拆除时必须设置安全警戒线。提升时架体上不得有超出2KN重的设备等。4 电动整体升降脚手架计算 4.1 概 况:本脚手架架体结构由水平支承结构、竖向主框架和架体板组成;其中,水平支承结构由门式主框架和门式副框架及6#槽钢通过结点板连接而成;竖向主框架采用门式主框架利用螺栓一片一片串接

38、而构成一个整体式的竖向框架;架体板采用竹芭、安全网、钢管等构成。为了安全起见和便于计算,现取其中最大一个跨度的单元架体作计算依据。4.1.1 基本条件:单元架体宽0.8M , 单元架体跨度6.4M,单元架体总高17.1M, 单元架体面积为109.44M2,层高4.00M,单元架体自重为36.79KN 地面粗糙度为C 类 4.1.2 483.0mm脚手管截面力学特性如下:截面积Ao=4. 24cm2 , 惯性矩Io=10.78cm4 ,抵抗矩Wo=5.08cm3 , 惯性半径i=1.59cm,抗拉、抗弯、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N/mm2 , 抗剪强度f=125N/mm2 ,4.1.3 6.3#

39、槽钢截面力学特性如下:截面积Ao=10.248 cm2 , 截面系数Wx=16.1 cm3 , WY=4.50cm3,惯性矩Ix=50.8 cm4 , IY=11.9 cm4 ,惯性半径ix =2.45 cm , iY=1.19 cm, 抗拉、抗弯、抗压强度设计值f=200N/mm2,抗剪强度fv=115N/mm2,4.1.4 8#槽钢截面力学特性如下:截面积Ao=10.284 cm2 , 截面系数WX=25.3 cm3 , WY=5.79cm3 惯性矩Ix=101 cm4 , IY=16.6 cm4 ,惯性半径ix =3.15 cm , iY=1.27 cm ,抗拉、抗弯、抗压强度设计值f=

40、200N/mm2,抗剪强度fv=115N/mm2,4.1.5 10#槽钢截面力学特性如下:截面积Ao=12.748 cm2 , 截面系数WX=39.7 cm3 , WY=7.80cm3, 惯性矩Ix=198cm4 , IY=25.6cm4,惯性半径ix =3.95 cm, iY=1.41cm ,抗拉、抗弯、抗压强度设计值f=200N/mm2,抗剪强度fv=115N/mm2,4.1.6 12#槽钢截面力学特性如下:截面积Ao=15.362 cm2 , 截面系数WX=57.7 cm3 , WY=10.26cm3 惯性矩Ix=346 cm4 , IY=37.4cm4 ,惯性半径ix =4.75 cm

41、 , iY=1.56 cm ,抗拉、抗弯、抗压强度设计值f=200N/mm2,抗剪强度fv=115N/mm2,4.2 荷载计算4.2.1 恒载计算:SGK=3.679t=36.05KN,4.2.2 施工荷载计算:按二层主体结构施工,施工活载标准为3KN/m2,则SQK=0.86.4032=30.72(KN)。 4.2.3 风荷载计算:风荷载按下式计算: SWK=KzszWo6.417.1;其中:Wo-基本风压,查表(4-20),苏州地区的基本风压Wo=0.45KN/m2。 z-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查表(15-56)得, z=2.11,s -风荷载体型系数,根据架体附着的建筑物的情况,查表(1

42、5-56)得:s = 1.3, =脚手架挡风面/迎风面积,考虑到安全网的通风率为0.7,从施工现场实际出发,取=0.23,则s=0.299。z - 风振系数, z=1+z/uz,- 脉动增大系数,根据表(15-59)的附注,对于地面粗糙度为C类的地区, WoT12等于基本风压乘以0.71,在基本风压下, WoT12 =0.450.71=0.3195 ,查(15-59)得=1.34,在六级风情况下,WoT12 =0.110.71=0.0781,查表(15-59)得=1.21.-脉动影响系数,由于楼高H=97.30m,楼宽B=60.60m,H/B=1.61,查表(15-62)得: =0.61,z-

43、振型系数,按相对高度Z/H=1考虑,查表(15-63)得z=1.0。因此: z1=1+1.340.621/2.11=1.39。 z2=1+1.210.621/2.11=1.36。K-风压折减系数,按5年重现期的11级风计,K=0.7;按6级风计,不考虑风压折减,取K=1。 因此,风荷载值如下:在11级风时:SWK=0.71.390.2992.110.456.417.1=30.23(KN),在6级风时: SWK=11.360.2992.110.116.417.1=10.33(KN),4.2.4 组合效应值计算:在使用工况下(含施工荷载),按六级风压计算时:os=0.91.3(1.236.05+0

44、.851.430.72)+0.851.410.33=0.91.3(43.26+36.56)+12.29=104.45(KN),在升降工况下(不含施工荷载),按六级风压计算时: os=0.9(1.81.236.05+11.410.33)=0.9(77.87+14.46)=83.10(KN),4.3 承重部分受力验算:由上面的计算可知,Kj=1.3,在六级大风下加施工荷载时,效应组合值为:ros=104.45 (KN),而单元架体的荷载由两个托架的单边托架承担,因此,根据桁架内按简支梁分析的原则,作用在托架支座反力,即;F=RA=RB=ros/2=104.45 /2=52.23(KN),托架离墙距

45、离按45cm的情况对斜拉杆和穿墙螺栓进行验算(如右图):由于LAB=4.00m,LBC=1.25m, F=52.23KN, 则: LAC= lAB2+ lBC2=4.02+1.25 2=4.19(m), AC上的拉力NA=F/4.04.19=54.71(KN), BC上的压力Nc=F/4.01.25=16.32 (KN),也等于穿墙螺栓所受的拉力,即: Nt=Nc=16.32KN),AB上的力即穿墙螺栓所受的剪力Nv=F=52.23(KN),4.3.1 斜拉杆抗拉强度的验算:由于斜拉杆用28的圆钢制成,设计拉力为f=200N/mm2, 所以:N=D2f/4=3.14282200/4=123.1

46、50(KN) NA=54.71(KN),符合安全要求。4.3.2 穿墙螺栓抗剪强度的验算:穿墙螺栓采用M27的螺栓, fv=130N/mm2, 所以:Nvb=D2fv/4=3.14272130/4=74.39 (KN) Nv=52.23 (KN),符合安全要求。4.3.3 穿墙螺栓抗拉强度的验算:穿墙螺栓采用M27的螺栓, ft=170N/mm2, 所以:Ntb=D2ft/4=3.14272170/4=97.29 (KN) Nt =16.32(KN),符合安全要求。4.3.4 复合强度的验算:(Nv/ Nvb)2+( Nt/ Ntb)2=(52.23/74.39)2+(16.32/97.29)2=0. 49+0.0282=0.7201符合安全要求。4.3.5 托架连接螺栓抗剪强度的验算:托架连接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