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组织原理》 .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715591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2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组织原理》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信息组织原理》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信息组织原理》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信息组织原理》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信息组织原理》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组织原理》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组织原理》 .doc(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信息组织原理教学大纲(2006版) 安徽大学管理学院二OO六年三月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前言)信息组织原理课程是信息管理专业高等教育的专业核心课程。信息组织原理以信息组织工作为逻辑起点,以信息组织的原理、方法、技术和应用为讲授对象,是集理论性与应用性为一体的学科。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信息组织在信息管理整体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信息组织的一般原理、方法和技术,能联系社会学、市场学、传播学、行为学、心理学、认知科学、统计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及法学等多门学科中的相关知识,通过预习、听课、讨论、调研、案例分析、上机实验及作业等途径掌握信息组织实际操作技能,尤其要能熟

2、练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信息组织活动,为决策部门提供具有借鉴意义的参考信息;为学习其他核心课程或相关课程打下基础。学习本课程的要求是:学习者应在学习并掌握信息组织基本原理、理论、方法、技术的基础上,着重培养自身的信息组织工作技能。因此,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应加强实践环节。先修课程要求:信息管理基础、计算机文化基础、VFP程序设计本课程计划54学时,3学分。选用教材:储节旺,郭春侠信息组织原理、方法和技术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6教学手段:讲授、课堂讨论、实验和实习考核方法:本课程考核方式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考试或考查,包括三部分: 笔试成绩(70%)。 实习和实验成绩(20%),其中上机测试占7

3、0%,实习实验报告占20%,实验表现占10%。 平时成绩(10%)。教学进程安排表:周次学时数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备注13第1章 信息组织概述1.1信息的概念、特征、分类与作用;1.2信息组织的发展,概念与条件;1.3信息组织的内容、原则和特点;1.4信息组织的原理和理论基础1.5信息组织的目的和作用;1.6 信息组织与知识经济讲授、讨论23第2章 信息组织方法2.1信息组织方法概述;2.2主题法讲授、实习33第2章 信息组织方法2.3分类法讲授、实习43第2章 信息组织方法2.4时间空间组织法;2.5随机组织法讲授、实习53第3章 信息组织技术(一)3.1文摘;3.2综述讲授、实验633.3目录

4、;3.4 索引 讲授、实验73第4章 信息组织技术(二)4.1 信息编码与代码 ;4.2 数据库讲授、实验834.3 数据仓库;4.4 超文本;4.3 虚拟现实讲授、实例分析93第5章 多媒体信息组织(一)5.1多媒体信息组织概述;5.2 数字音频处理;5.3 图形与图像组织与处理;5.4 计算机动画制作讲授、实验103第6章 多媒体信息组织(二)6.1 多媒体著作工具;6.2多媒体教学软件;6.3 多媒体电子出版物讲授、实验113第7章 网络信息组织(一)7.1 网络信息组织概述;7.2 网络信息组织评价指标体系;7.3信息组织方法在网络信息组织中的应用与发展讲授、讨论1237.4网络信息的

5、类型及其组织;7.5网络信息组织与发布;7.6网络信息组织的安全与知识产权问题;7.7著名网站信息组织简介讲授、讨论实例分析133第8章 网络信息组织(二)8.1 网络信息组织工具软件;8.2 网络信息组织语言工具;如 HTML、JavaScript及VbScript常用语言工具讲授、实验143ASP语言与动态网页制作。讲授、实验153ASP语言与动态网页制作。讲授、实验163XML语言讲授、实验173第9章信息组织与知识组织、知识经济讲授、讨论183总复习复习教学内容:第一章 信息组织概述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确信息组织的研究对象,理解信息组织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掌握信息组织的研究意义

6、和方法及信息组织的内涵、特征、内容、原理、目的和作用。第一章计划3学时。二、课程内容本章教学内容包括(1)信息的概念、特征、分类与作用;(2)信息组织的发展、概念与条件;(3)信息组织的内容、原则和特点;(4)信息组织的原理和理论基础;(5)信息组织的目的和作用。第一节 信息的概念、特征、分类与作用(一) 信息的概念五种类型的定义。分别是(1) 从信息是什么来定义;(2) 从产生信息的客观对象来定义;(3) 从接收信息的认识主体来定义;(4) 从传输中信息所依附的载体来定义;(5) 从信息的发送、传输、接收的统一客观及和主体之间相互作用来定义。(二) 信息的分类按照信息的内容、获取方式、存在方

7、式、传播范围、加工程度等标准可以将信息分为多种类型。(三) 信息的特征信息的作用体现为:(1)客观性与普遍性;(2)表征性和可识别性;(3)可存储性和传递性;(4)信息的价值性和共享性;(5)信息的不确定性和不完全性;(6)信息的时效性;(7)信息的可处理性;(四) 信息的作用作用体现为:(1) 信息是万事万物有序性的依据;(2) 信息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中介;(3) 信息是维持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动因;(4) 信息是管理的基础第二节 信息组织的发展、概念与条件(一) 信息组织的发展简史简单回顾信息组织的发展历史,明确信息组织活动的广泛性和悠久性。(二) 信息组织的概念本小节要掌握序的概念和

8、信息组织的概念,并理解二者的关系。(三) 信息组织的条件信息组织必须具备信息、人员、设备以及软要素四个方面的条件(四) 信息组织的内容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信息的筛选和鉴别;信息的分类和排序 ;信息的著录和标引;信息的编目和组织;信息的分析和研究。(五) 信息组织的原则包括客观性原则、标准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目的性原则、准确性原则、现代化原则。(六) 信息组织的特点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独立性和依附性相统一、不变性和可变性相统一、渗透性。第三节 信息组织的原理和理论基础(一) 信息组织的原理基本原理包括了序、属性和关系三个部分。(二) 信息组织的理论基础包括语言学、逻辑学、系统论。第四节 信息组

9、织的目的和作用有利于信息的存储、检索、传播、开发和利用、社会信息化。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一)信息组织的概念(重点)。内容提示:序是事物的一种结构形式,指事物及其组成诸要素之间相互联系以及这种联系在时空结构中的表现。如时间序列中的先后、空间结构中的排列组合、立体结构、结构层次等。有序无序是就一定参照系而言的。信息组织就是排序。所谓信息组织,就是人们根据信息本身特点,运用各种工具和方法,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其进行加工整理,排列与组合,使之有序化、系统化、规律化、高级化,增强信息对象的表现效能和运用效能,以满足人们信息需求的过程和活动。信息组织从客观上包括两个部分:信源组织和信道组织。教学手

10、段:讲解、讨论,举例说明。(二)信息组织的内容(重点)内容提示: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即信息的筛选和鉴别;信息的分类和排序 ;信息的著录和标引;信息的编目和组织;信息的分析和研究。教学手段:讲解、讨论,结合实际举例说明。(三)信息组织的原则(难点)内容提示:客观性原则、标准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目的性原则、准确性原则、现代化原则。教学手段:讲解、讨论,结合实际举例说明。(四)信息组织的原理(重点、难点)基本原理包括了序、属性和关系三个部分。从这三个方面去理解。从本质上讲,信息组织是基于事物属性的一种序化方法。事物具有多少种属性,就可能形成了多少种序化方法,这些属性都可作为信息组织的依据,即,信息组

11、织的过程就是按照事物属性之间的同一性、包容性、交叉性和排斥性等关系对信息实施序化的过程,这些关系是万事万物的普遍联系的不同体现,所以信息组织最本质的依据是事物的属性和联系,属性是事物个体所具有的,强调的是个性;而联系强调的是事物之间的共性。教学手段:讲解、讨论,结合实际举例说明。(五)信息组织的理论基础(重点、难点)在信息组织的层面,语言是最基本的信息组织工具。人们一般将事物属性抽象为字、词或概念,然后再用字、词或概念的序化来表征和组织信息。从这个意义上说,语言学是信息组织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信息组织的另一理论基础是逻辑学,信息组织本身是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概念是思维的元素,逻辑则是思维的规则。

12、信息组织也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将无序的零散的信息层次化、结构化,形成一种有序的体系或系统,因此,系统科学也是信息组织的重要理论基础。其它如计算机理论对信息组织工作的影响也很大,自然语言的理解是未来信息组织工作自动化的关键。教学手段:讲解、讨论,结合实际举例说明。四、思考与练习1 信息的概念、特征是什么?它的分类与作用是什么?2 试述信息社会中信息有哪些作用?3 信息组织的概念是什么?4 信息组织的应遵循哪些原则?有何特点?5 信息组织的基本原理是什么?6 试述信息组织与知识经济之间的关系。第二章 信息组织方法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确信息组织方法的种类,理解信息组织方法之间的

13、关系和作用,掌握信息组织的基本方法。重点是主题法和分类法两大信息组织方法的原理和使用。第二章计划3学时。二、课程内容本章教学内容包括信息组织的方法分类、主题法和分类法的原理和应用。第一节 信息组织方法概述(一) 按信息组织对象的范围划分的方法信息的宏观组织方法和信息的微观组织方法:(二) 按信息的形式、内容、效用三个层次划分的方法语法信息组织方法:字顺法、代码法、地序法、时序法、其它如颜色、重量、品质、形状等。语义信息组织方法 :元素结构法、逻辑组织法、分类组织法、主题法(标题法、单元词法、叙词法、关键词法)语用信息组织方法:权值组织法、概率组织法、特色组织法、重要性递减组织法(三) 按信息组

14、织的内容划分的方法这四类方法是信息描述方法、信息揭示方法、信息分析方法和信息存贮方法。这种划分基本是按信息的流程来划分的。从广义上理解,信息存贮亦属于信息组织范畴,因此信息存贮的方法也可视为信息组织方法。(四) 按信息组织方法应用的领域划分的方法一是人的思维领域中使用的组织方法;二是信息生产、存贮、传播领域中使用的组织方法。第二节 主题组织法(一) 主题组织法的含义主题组织法含义:主题组织法是按照信息对象等所反映的主题特征的异同,用接近自然语言的这些语词能表达宽泛程度各异的概念语词和语词符号标识这些特征,通过参照系统等方法揭示概念词间关系,并将概念语词、语词符号按音、形顺序排列来组织信息,以便

15、提供一种易用的面向具体事实、概念的检索途径的信息组织方法。(二) 主题语言包括主题、主题词、主题表;主题语言要素(三) 标题词、单元词、关键词和叙词掌握这四种语言的内涵和应用。(四) 主题标引标引是对信息的内容进行分析,并运用一定的语言和方法,根据信息内容的学科属性等特征给予标识(如主题词,分类号),并因此作为信息组织、存贮和检索依据的过程。另外需要掌握的是主题标引准备工作、原则和方法。第三节 分类组织法(一) 分类组织法概述掌握类和分类组织法的内涵。(二) 分类法与分类表掌握文献分类法的类型,分类表的构成。(三) 国内外主要分类法了解国内外主要分类法。(四) 分类标引掌握分类标引工作的内涵、

16、理解分类标引的准备工作、分类标引操作程序、分类标引的原则和方法。(五) 自动分类了解自动分类的含义与原理。第四节 其它信息组织法(一) 字顺组织法字顺组织法是按照揭示的信息对象所使用的语词或分类符号的音序或形序组织信息的方法。根据排序过程中采用的排序特征的不同,字顺组织法可以区分为音序组织法和形序组织法两类。(二) 时空组织法时空组织法是按照信息对象存在、运动或其表示的内容所涉及的时间、空间特征组织信息的方法。(三) 随机组织法随机组织法是按照信息加工处理过程中偶然产生的某种顺序组织信息的方法。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一)信息组织的方法(重点)内容提示:信息组织方法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是

17、思维方法,它是一种普遍方法,不仅信息组织活动受其指导和控制,其它如科学研究活动也受其指导和作用。第二类是信息领域的理论方法。如布拉德福定律、齐夫定律、罗特卡定律等。第三类,信息组织的具体方法,包括语法、语义、语用三个层次的信息组织方法,这类方法是构成信息组织方法的主体,反映了事物的不同特征属性。主题法和分类法是信息组织的两个主要方法教学手段:讲解、讨论,结合实际举例说明。(二)主题组织的方法(重点、难点)内容提示:主题指信息对象所表达或反映的主要内容、问题或事物。如果所表达或反映的主题唯一,则属简单主题;若表达或反映的主题不唯一,则称为复杂主题。主题词是用于描述、存贮、检索信息主题的受控词汇,

18、是主题表中能表达一定意义的最基本词汇单元。将主题词按一定方式、规则组织成的词汇表称为主题词表。主题语言的要素,包括以下四个方面:语词标识、字顺系统、参照系统、主题检索工具。尤其要掌握标题词、单元词、关键词和叙词四大主题语言的基本原理、使用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优缺点。标题词(Subject Heading)是指经过规范化和标准化处理的简略表达信息对象论及或涉及的事物即主题的语词,是完全受控的一种主题标识,通常是比较定型的事物的名称。它是一种先组式语言。单元词(uniterm)又称元词,它是从文献中抽取出来并经过控制处理的、能表达文献主题最小、最基本的在概念上不能再分解的,并能独立地描述文献所论及或

19、涉及的事物主题的词汇单位。它是一种后组式的语言。关键词是指在文献的标题、摘要或正文中出现的、对表达文献主题内容具有实质意义、能作为检索入口的、具有关键性描述作用的词汇。关键词法原理的应用,常有三种形式,即题外关键词索引、题内关键词索引和单纯关键词索引。叙词(descriptor,Subject terms),它是经过词汇控制后,在信息组织中用来显示文献主题,在检索中用来构造提问式的一种检索词汇。它是以受控的自然语言为语词基础,以字顺和分类系统为词汇显示的基本手段, 以语词的概念组配而不是字面组配为重要特征的一种标引和检索文献的理论方法,又称其为描述词、叙述词,在国内也叫主题词。叙词语言因其功能

20、优良,六十年代以来发展迅速,被称为当代信息组织检索语言的主流。掌握叙词法的参照系及其符号的含义。叙词表参照系统所用的符号主要有:语义关系中文名称中文简称拼音缩写英文缩写英 文 原 文等同关系叙词用YUSEUse非叙词代DUF Used for combination等级关系上位叙词属SBT Broad term下位叙词分FNTNarrow term族首词族ZTTTop term相关关系相关叙词参CRTRelated term教学手段:讲解、讨论,结合实际举例说明。(三)分类组织法(重点、难点)内容提示:类是指一组具有某一共同属性的事物对象的集合,它可以是具体的事物对象,也可以是抽象的现象、概念

21、。分类组织法是依照类别特征组织信息对象(包括信息概念、信息记录和信息实体)的方法。分类组织法是使用历史最悠久、效果显著的普遍使用的一种信息组织方法,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广泛被采用。分类语言是指数字、字母、字母与数字结合或其它符号作为基本标识来区别或聚集事物的。分类信息组织的代表是文献分类法,文献分类法按照其编制的方式可以分为等级列举式、分面组配式、列举组配式。等级列举式是以枚举方式为特征的传统分类体系,它将可能的主题概念一一列举,并按概念间的等级、从属关系分别赋予相应的分类号,将其编入分类表中。分面组配式则把重点放在组面的分析与综合上的现代分类理论,它先将主题拆散成若干组元,然后根据信息

22、所表述的概念重新组配这些组元。列举组配法是一种在详细列举的基础上,广泛采用各种组配方式编制的分类法,也称半分面分类法,这种分类法以列举式为基础,同时广泛采用组配法。分类表通常由类目表、标记符号、注释和索引四部分组成。类目表包括:基本大类、简表、详表和复分表。标记符号通常是数字、字母、或数字加字母的形式。只用一种符号的标记称为单纯标记,采用一种以上符号的标记称为混合标记。标记方法可采用数序制、层累制或混合制。数序制又称为整数制,采用若干字母或数字连续编号的方法,类号不反映类目间的等级关系和并列关系。层累制又称为小数制,用类号的位数来反映类目的级别及其关系。类号位数越少,类目级别越高,反之则越低。

23、混合制是把分类号分成两部分,一部分采用层累制,一部分采用数序制,两部分结合组成一部分类法,这种方法简明易记,且能反映类目之间的等级关系和并列关系,所以被分类表广泛使用。教学手段:讲解、讨论,结合实际举例说明。四、思考与练习1 信息组织方法有哪些?2 什么是主题法?主题语言有哪些类型?3 什么是分类法?国外与国内有哪些主要分类法?何为分类标引?4 试列举主题法和分类法若干应用实例?第三章 信息组织技术(一)一、学习目的信息组织技术是信息组织方法和手段的综合,是信息组织方法在信息组织活动中的具体运用。它既包括传统的信息组织技术,如文摘、综述、目录和索引,还包括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现代信息组织技术,如信

24、息编码、数据库、数据仓库、超文本、虚拟现实等。本章及下一章对它们分别进行介绍。本章计划3学时。二、课程内容本章学习传统的信息组织技术,如文摘、综述、目录和索引。第一节 文摘(一) 文摘概述文摘是对初始信息内容进行浓缩加工,即抽取其中的主要事实和数据,生产出的、基本保持原有信息含义的信息组织产品,是原信息的精华和反映。本节学习文摘的涵义、历史演变、类型、特点。(二) 文摘的结构文摘结构主要是指文摘款目结构,文摘正文内容结构和文摘刊物结构这三方面内容。(三) 文摘的编写文摘编写的原则、文摘编写方法和步骤。(四) 机编文摘机编文摘概述、机编文摘的实现方法、机编文摘存在问题及展望。第二节 综述(一)

25、综述的定义及类型综述是对与主题相关的大量初始信息记录或非记录形式传播的大量初始信息或事实等进行分析、归纳、综合且按一定逻辑顺序而组织成的能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反映特定课题研究的全部或大部分情报的具有研究性质的二次信息产品。(二) 综述的特点综述的特点是:1.综合性,2浓缩性,3简明性,4客观性。(三) 综述的编写综述是一种信息再创造活动,是信息组织的高级形式之一,它的编写过程与科技论文写作有许多相同之处,即:确定选题和研究重点;搜集资料,分析、评价资料价值,并进行筛选;整理资料使之系统化;撰写综述。(四) 综述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言、正文、结语以及参考文献五个部分第三节 目录(一) 目录的概念

26、目录是将从信息对象中抽取出来、能反映信息对象的某些特征并能提供查找线索且按某种规则和次序编排而成的一批款目的集合。(二) 目录的类型与结构按照目录所揭示信息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文献目录、实体目录、事实目录。按目录载体特征的不同,可分为印刷型目录、感光型目录和电子型目录两种类型。目录结构包括数量结构和构成结构。(三) 目录的编制方法选题、编写前言;制作单一记录单元、组织排列记录单元;编定目录和其它辅助资料;审核印刷等程序。(四) 机读目录机读目录(Machine Readable Catalogue,MARC),是一种经过人们编辑、组织的数字化的书目记录的集合。各国对MARC记录都规定了一些标准。

27、第四节 索引(一) 索引的概念与历史演变索引是由从信息对象抽取的概念及这些概念与信息对象之间的联系组成的信息集合,这些概念通常按某种可检顺序加以排列。它是一种查找信息对象内部的信息概念的检索工具。索引的历史与图书几乎一样久远。(二) 索引的结构索引是由按一定的方式组织排列起来的一条条索引记录构成,每条索引记录由索引标目项和出处项两大部分构成。(三) 索引的类型和编制索引的类型、索引的应用与编制、索引的编制目前有手工编制、计算机辅助编制和全自动编制三种形式。(四) 索引与目录的关系分析索引和目录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五) 引文索引引文索引是依据文献之间的引证关系并按一定可查顺序排列编制而成的索引,

28、它对文献检索、学科评价极其有用。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一)文摘(重点)内容提示:文摘是对初始信息内容进行浓缩加工,即抽取其中的主要事实和数据,生产出的、基本保持原有信息含义的信息组织产品,是原信息的精华和反映。本节学习文摘的涵义、历史演变、类型、特点。本部分主要掌握文摘的编写的原则。报道性文摘和指示性文摘的写作方法。报道性文摘和指导性文摘,报道性文摘是定量地揭示文献主要内容的文摘,以向用户提供信息的实质行内容为主要目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起到代替原始文献的作用,这种文摘一般不超过400字;指导性文摘是定性地描述原始文献主要内容的文摘,以向用户提供原信息的主题范围、适用对象为目的,是原信息

29、内容的纲要,不能代替原文,但可以指导读者去阅读原文,一般不超过200字。文摘编写一般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1) 忠实原则:要如实、客观地反映原始信息,不能加进编者的主观见解或评论。(2) 逻辑性原则:合乎语法,遵循原始信息的逻辑结构。(3) 新颖性原则:要着重反映新内容和新观点。(4) 规范性原则:如要用第三人称,要采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等。(5) 简明性原则:文摘结构要简明,表达要简明,语义要连贯。教学手段:讲解、讨论,结合实际举例说明。(二)综述(重点)内容提示:综述是对与主题相关的大量初始信息记录或非记录形式传播的大量初始信息或事实等进行分析、归纳、综合且按一定逻辑顺序而组织成的能在一定时

30、间和空间上反映特定课题研究的全部或大部分情报的具有研究性质的二次信息产品。综述是一种信息再创造活动,是信息组织的高级形式之一,它的编写过程与科技论文写作有许多相同之处,即:确定选题和研究重点;搜集资料,分析、评价资料价值,并进行筛选;整理资料使之系统化;撰写综述。教学手段:讲解、讨论,结合实际举例说明。(三)引文索引(重点、难点)内容提示:引文索引是依据文献之间的引证关系并按一定可查顺序排列编制而成的索引,它对文献检索、学科评价极其有用。引文索引来源于科学著述中文献的相互引用,如文献B引用了文献A,则称A是B的“引文”(citation)或“参考文献”,B为“来源文献”。1引文索引的结构引文索

31、引由引文索引、来源索引、机构索引、轮排主题索引四大部分组成,其中引文索引和来源索引是主体。教学手段:讲解、讨论,结合实际举例说明。四、思考与练习1 什么是文摘?文摘的结构是什么?如何编写文摘?2 什么是综述?综述的特点有哪些?3 什么是机读目录?它有什么作用?4 索引的结构是什么?索引与目录有何关系?5 什么是引文索引?第四章 信息组织技术(二)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或了解常见的现代信息组织技术,包括:信息编码、数据库、数据仓库、超文本、虚拟现实等。本章计划3学时。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信息代码与编码(一) 信息编码的概念与应用信息编码是指用一个或一组按特定规则排列起来的符号来表达信息

32、的过程,简言之就是用符号表达信息。它实质上包含两个环节,一是信息的代码化;二是代码的组织。(二) 代码内容包括:代码的概念、代码的功能、代码的类型、信息代码的设计等。(三) 条形码条形码是由一组粗细不一、相互平行的黑白条符组成并按一定编码规则组织起来,用来表示字母、数字、甚至汉字等信息。本部分包括:条形码发展概论、条形码技术的特点、条形码设计的注意事项。(四) 密码学习内容:密码的使用及其意义、密码的类型、密码三要素。第二节 数据库(一) 数据库及有关概念内容包括:1数据管理,2数据库技术出现及意义,3数据库及数据模型,4数据库的结构,5数据库管理系统。(二) 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内容包括:1系统

33、开发方法,2数据库系统设计步骤。(三) 常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内容包括:1微机型DBMS,2系统型DBMS。(四) SQL语言简介内容包括:1Select语句,2Insert、Delete、Update语句,3Create 语句,4Drop 语句。(五) 数据库建设中的信息组织问题信息组织工作是数据库建设中重要的基础工作,也是影响数据库质量的重要因素。第三节 数据仓库(一) 数据仓库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内容包括:1数据仓库技术的起源,2数据仓库的定义,3数据仓库的特征,4数据仓库的发展方向。(二) 数据仓库的系统结构内容包括:1数据仓库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2数据仓库系统,3数据仓库应用的C/S结构形

34、式,4数据集市。第四节 超文本(一) 超文本的由来超文本的起源。(二) 超文本的概念超文本(Hyper text)是一种新型的信息组技术,它以结点为单位,在结点与结点之间通过表示它们之间关系的链加以连接、构成表达特定内容的信息网络,它类似人类的联想思维方式,从而能更有效地表达和组织信息。(三) 超文本三要素超文本是结点、链和网络三要素的组合。(四) 超文本的基本特征超文本的基本特征主要有:1. 非线性组织结构,2单元(或信息块)是超文本信息组织的对象,3信息的层次性,4交互界友好,5 具有检索(retrieval)功能。(五) 超文本的体系结构超文本体系分为三个层次(以CampbellGooe

35、lmen模型为例),这三个层次分别为用户接口层、超文本抽象机层、数据库层。(六) 超文本的技术实现超文本技术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涉及到数字处理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图形技术、数据库技术、数据存储技术、计算机输入输出技术、人工智能的知识表达技术和传递激活技术等(七) 超文本信息组织过程及工具内容包括:1超文本信息的组织过程,2超文本开发工具。第五节 虚拟现实(一) 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过程虚拟现实研究涉及到如下几个方面:仿真(模拟)、计算机图形、人机接口、体视学(从三维观察物体)以及人造现实(artificial reality)。(二) 虚拟现实系统的组成系统组成:虚拟现实显示设备、音频系统和虚

36、拟现实环境发生器、输入输出设备和虚拟现实软件等构成。第六节 自动分词与自动标引(一) 自动分词学习目前主要的自动分词方法。(二) 自动标引学习目前主要的自动标引方法。(三) 基于内容的多媒体自动标引基于内容的信息检索(CBR: Content-based Retrieval)则是指根据媒体对象的语义和上下文联系进行检索,是基于内容的多媒体自动标引的目的。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一)按代码组合的方式不同,代码的分类(重点、难点)按代码组合的方式不同,可分成层次码、特征组合码和镶嵌式组合码。层级码是依次标识对象内在的层次或等级,将各个层次分别编码,然后按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组合为一体形成代码。

37、通常层次越多,代码越长,典型的是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的代码。特征组合码又称分面代码,它是由代表事物多方面特征的单元代码,按照表达特定标识对象的需要任意构成的代码。特征组合码突破传统的层级码的固定层次列举模式,着眼于适应编码对象的复杂性和全面表达多种特征的需求,对推动现代信息组织和加工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特征组合码在反映对象的能力、变更代码、设计与操作上都具有较大的优越性。镶嵌式组合码是一种比较独特的信息标识码,它由相互独立的两部分组成,总码位固定,但每一部分都可以变化,这种代码节约码位,便于存贮,但编制复杂,一旦有代码溢出,整个结构便遭到破坏。教学手段:讲解、讨论,结合实际举例说明。(二)

38、数据仓库(重点、难点)数据仓库是支持决策过程的、面向主题的、集成化的、稳定的、不同时间的数据集合。数据仓库系统(DWS)由数据仓库、仓库管理和分析工具3部分组成。1) 源数据。数据仓库的数据来源于多个数据源,包括内容数据和外部数据。2) 仓库管理。在确定数据仓库信息需求后,首先进行数据建模,然后确定从源数据仓库的数据抽取、清理和转换过程,最后划分维数及确定数据仓库的物理存储结构。之数据是数据仓库的核心,它用于存储数据模型和定义数据结构,转换规划、仓库结构、控制信息等。仓库管理包括对数据的安全、归档、备份、维护、恢复等工作,这些工作需要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功能。3) 分析工具。用于完

39、成实际决策问题所需的各种查询工具、多维数据的OLAP查询分析工具、数据开采DM工具和DSS的分析预测工具等,它们各自的测重点不同,适用的范围和针对的用户也不相同。具备了以上这些工具的数据仓库系统,才能真正高效地利用数据仓库中蕴藏的大量宝贵的信息,以实现决策支持系统的各种要求。教学手段:讲解、讨论,实验体会。四、思考与练习1 什么是信息编码?什么是代码?谈谈它在实际中的应用?2 什么是数据库?常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有哪些?在数据库信息组织时应注意哪些问题?3 什么是SQL语言?试用SQL语言写出下列操作表达式:(1) 从数据库a中查出书名为“知识经济”的所有记录。(2) 从数据库b中删

40、除所有出版社为“长江出版社”的所有记录。4 什么数据仓库?它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是什么?数据仓库的开发工具有哪些?5 什么是超文本?超文本有哪三要素?超文本的基本特征是什么?6 什么是虚拟现实技术?它对信息组织活动有何意义?第五章 多媒体信息组织的素材准备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多媒体如图像、声音、视频的基本知识,掌握常见多媒体基本素材的处理、制作方法。本章计划3学时。二、课程内容多媒体信息组织的素材准备是指采集、制作和组织处理文本、图形、图象、声音、视频等多媒体信息,以便为多媒体信息组织阶段提供必备的信息素材。本章将介绍多媒体的基础知识,并对图形、图象、声音等多媒体信息素材的处理及工具软

41、件做了一些介绍。第一节 多媒体概述(一) 多媒体的概念及分类多媒体是指能综合传达和再现信息的多种媒体的有机统一体。(二) 多媒体系统的组成结构1多媒体硬件系统 多媒体硬件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设备、光盘存储器(CDROM)、音频输入/输出和处理设备、视频输入/输出和处理设备等选择性组合而成。2多媒体操作系统3多媒体创作工具4多媒体应用系统第二节 多媒体素材处理(一) 数字音频基础1模拟音频和数字音频2数字音频质量3数字音频存储4数字音频播放(二) 图形与图像组织处理图形与图像的基本概念、绘图软件与图像处理软件。(三) 计算机动画制作1动画的基本概念2二维动画制作软件Flash3三维动画制作软件3D

42、 Studio MAX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一)Flash动画制作(重点、难点)内容提示:Flash是Macromedia的又一力作,是制作网页素材的得力工具。现在,相当多的网站都能看到它的身影。目前已经发展到MX版本。可以实现的主要功能有:绘画, 处理颜色, 使用导入插图和视频, 添加声音, 处理图形对象, 处理文本, 使用元件、实例和库资源, 创建动画, 用动作脚本撰写脚本, 了解动作脚本语言, 处理影片剪辑和按钮, 用动作脚本创建交互操作, 使用组件, 连接外部源, 创建可打印影片, 创建辅助功能内容, 测试影片, 发布, 导出。(1)新的播放器(2)高品质网页打印(3)支持Qu

43、ickTime和RealPlayer:(4)支持XML转换以及HTML文字(5)Macromedia Generator Developer Edition支持(6) Action Script开发工具(7) 影片探索器(8) 共用元素库四、思考与练习1 多媒体的概念及分类是什么?简述多媒体应用系统的制作过程。2 数字音频信息如何处理?3 图形与图像的概念是什么?常见绘图软件如何操作?4 计算机动画制作如何进行?第六章 多媒体信息组织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学会常见的多媒体著作软件的使用,能够编辑简单的多媒体电子出版物。本章计划3学时。二、课程内容多媒体信息组织是指利用多媒体著作工具、多媒

44、体语言工具等手段以及各种信息组织的方法对文本、图形、图象、声音、视频等多媒体信息进行集中处理,以增强信息的表现力,提高信息的使用价值的活动。多媒体信息组织广泛存在于多媒体电子出版物、多媒体教学软件等的设计和制作以及网络信息管理中。本章将分别介绍多媒体著作工具、多媒体应用系统以及在这些环境下多媒体电子出版物、多媒体教学软件的信息组织工作等。第一节 多媒体著作工具(一) 多媒体著作工具的功能和产品多媒体著作工具是指能够集成处理和统一管理多媒体信息,使之能够根据用户的需要生成多媒体应用系统的工具软件,也有人称它为多媒体创作工具或多媒体写作工具等。本部分学习1多媒体著作工具的功能;2典型的多媒体著作工

45、具。(二) Authorware多媒体著作工具Authorware 是美国Macromedia公司20世纪90年代初推出的一种多媒体著作工具。具有较好的多媒体组合管理能力,是多媒体课件和多媒体出版物的专业级的著作工具。第二节 多媒体教学软件(一) 多媒体教学软件概述多媒体教学软件是指运用计算机制作和播放、采用多种媒体予以表现、体现教学目标、表现特定的教学内容的一类教学软件。本部分内容有:1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基本要求,2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类型。(二) 多媒体教学软件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基础是认知学习理论,它是以教育传播过程为对象,采用系统科学方法设计的一种教学规划、过程和操作程序。(三) 多媒体教学软件的教学过程多媒体教学软件的教学按以下过程进行:示、例、练、结、验。(四) 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设计确定选题、稿本编写、确定软件框架、数据准备、系统制作。(五) 网络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内容包括:1Internet远程教育的优势,2网络课件制作的一般过程,3系统评价。第三节 电子出版物(一) 电子出版物概述内容包括:1电子出版物,2多媒体电子出版物的制作环境,3电子出版物的基本特点,4电子出版物主要载体形态。(二) 国内外电子出版物的发展状况内容包括:1国外电子出版物出版概况,2我国电子出版物的发历史与现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