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专业论文文献 施工机械设备安全检查与管理.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715743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专业论文文献 施工机械设备安全检查与管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精品】专业论文文献 施工机械设备安全检查与管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精品】专业论文文献 施工机械设备安全检查与管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精品】专业论文文献 施工机械设备安全检查与管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精品】专业论文文献 施工机械设备安全检查与管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专业论文文献 施工机械设备安全检查与管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专业论文文献 施工机械设备安全检查与管理.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施工机械设备安全检查与管理施工机械设备安全检查与管理 摘要:施工机械设备是完成施工任务的物资基础。施工机械安全检查与管理工作在企业运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机械设备的安全施工是保证建筑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环节。重视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找出机械设备施工中安全管理方面的隐患,制定出相应的安全管理标准,并加以制度化落实,是保证工程安全施工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机械设备;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U673.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机械设备是现代化建筑工程施工的根本保证,现代化的建筑工程施工都离不开施工机械设备,机械设备是提高施工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必要保证。在施工中,有效保障机械设备

2、正常安全使用,防止施工设备事故发生是每个施工单位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根据多年的现场施工经验,谈谈施工中设备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以及保证安全施工的管理措施。 1.认真细致地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安全检查 1.1对施工机械设备产品自身的安全检查 施工机械设备产品安全主要取决于设计、制造、安装三个环节。设计是安全保障的根本;制造是实现产品的工艺过程,是质量保证的关键环节;安装是制造的延续,是起重机械由商品转人使用的中间过渡环节。在这些阶段中,安全监察主要是对设计、制造和安装起重机械单位的资质进行安全认证,对起重机械产品的市场准人进行安全认证。对于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检查应当按照如下几点进行:一是施

3、工机械设备的设计单位及其设计人员应对所设计的机械设备的安全性能负责,应将主要安全技术资料报所在地区的有关主管部门备案。二是施工机械设备的制造、安装、修理单位必须取得有关部门的安全认可,并由有关部门核发安全认可证书,安全认可证书有效期为三年,每三年进行一次复审。三是所生产出来的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技术性能经自检合格后,还须经过主管安全技术部门的监督检验,并取得施工机械设备安全技术监督检验合格证书。机械设备出厂时,必须将机械设备安全技术监督检验合格证书列入随机文件。 1.2对施工机械设备使用过程进行的安全检查 1.2.1施工机械设备使用单位必须购置有安全技术监督检验合格证书的产品。 1.2.2安装后

4、的施工机械设备必须经过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检验所检验合格并取得准用证后方可投人使用。 1.2.3使用单位必须建立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施工机械设备作业人员必须持有经过技术监督局考核合格后签发的特种作业证,方可进行起重机械的操作。 1.2.4对于施工机械设备及其安全防护装置的安全性能,还必须经过特种设备检验部门的定期监督检验,在核发机械设备准用证后,方可继续使用。 2.造成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 随着建筑业的高速发展,各类建筑机械使用日益增多,安全问题也开始越来越突出,经在实际工作中考察,这些安全问题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 2.1安全管理法律体系不健全。有的企业做到了制度上墙,但往往不宣传、不

5、落实,由于领导不重视而形同虚设。 2.2不能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规范性文件。上级下发的行业规范性文件,领导者不组织工人学习,而是锁在自己的抽屉里。 2.3建筑机械操作人员管理不善。有的企业只想着经济效益,不注重对机械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有的经营者认为,机器开动了就行,完全忽视了机械技术操作和维护保养的重要性。 2.4机械设备施工环境恶劣。不重视机械施工的地理、气候、通风等因素,只想着进度和效益,往往是欲速则不达。 3.对施工机械设备安全解决措施 3.1 正确选型,合理调配。 任何一种机械由于自身的性能,结构等特性,都有一定的使用技术要求。如能严格地按规定合理使用机械,就能充分发挥机械效率,减少机

6、械磨损,延长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因此,在安排施工生产任务时,就要使工程项目和机械设备的使用规范相适应。 3.2 正确使用,即时保养,“用养修”相结合。机械危险是指由于机械设备及其附属设施的构件,零件,工具,工件或飞溅的固体和流体物质等的机械能(动能和势能)作用,可能产生伤害的各种物理因素以及与机械设备有关的滑绊,倾倒和跌落危险。为此,在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与指挥人员人员一定要按照相关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该设备。同时,公司在保证机械操作人员与施工现场指挥人员正确使用机械设备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地预防机械事故的发生,管理部门在“管好,用好,养好,修好”的同时,推行机械设备的风险

7、评价工作。 保养工作方面:在实际运行中,公司严格要求机械操作人员按标准、规范要求,做好设备每天开机前、作业中和停机后的“一日三查”的例行保养工作,发现问题和隐患及时予以排除。这样既确保了设备在完好状态下安全运行,又有效地控制了设备的维护成本。 严格执行机械设备退(转)场之间进车间实施二保带修制度,强化二保带修的预检,过程中检验和竣工终检工作,严格把好质量关。最终将合格的设备按施工生产需要进入现场使用或移交设备材料管理站保存。机械设备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五个到”:即“身到,眼到,手到,心到,情到”。每个机操人员每天上岗工作要认真做到。 有了以上几个方面做保证,机械设备的自身性能与工作效率都得

8、到了很大提高,有效避免了设备故障的出现,减少了因机械设备而出现的怠工,没有了工作任务的拖延积压,从而也就避免了机械设备的超负荷长时间运转与带病作业。 3.3 做好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测。特种设备就是与人身,财产安全,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承压和载人设备的总成,在生产过程中,比一般性生产设备具有更大的潜在危险性。由于特种设备是属于危险性较大的设备,易发生事故造成操作者本人或他人的伤害,以及机械设备。公共设施等重大的财产损失。为保证其正常运行必须进行定期和巡回检测检查,以避免机械事故的发生,保障安全生产和生命安全。特种设备必须经技术检测部门检测合格,取得合格证后才能投入使用。 公司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对分

9、布于各个项目部的实验仪器,计量系统仪器,架桥机,筑路机械,拌和楼,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除了建立相应的设备管理卡对其进行维修与检测方面的台帐记录外,在其工作的过程中,进行设备(特别是重大,危险设备)的安全监察,动态控制,提前做好设备的检测换证工作。 3.4 人员培训,持证上岗。人员培训包括作业技能的培训与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要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考核,有针对性:一要抓好施工项目机械操作人员的准入关,将上岗前的三级安全教育工作做到位。 3.4.1对机械的操作和维修人员,不仅要对其进行安全技术理论方面的培训,还要确保其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落到实处,重点是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操

10、作技能和预防事故发生的实际能力以及设备危险意识和处理事故的能力,有效控制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 3.4.2对新添置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维修,公司邀请设备生产厂家的技术人员开专题讲座,并到使用现场对机械操作人员和机械维修人员进行培训。在操作人员上岗之前,达到正确操作,安全驾驭的要求。做到机械设备的持证上岗率100%。 3.5 老旧设备淘汰。随着企业经营年限的增长,机械设备使用时间的增多,机械设备大多使用寿命越来越短。这个时候,我们要及时地引进新设备,淘汰旧设备,不能抱丝毫侥幸心理去继续使用。为此,需制定以下机械设备淘汰与报废的技术标准:到设备使用年限,折旧已提足,技术性能已达不到国家规定和安全操作规程

11、要求的。因事故等原因设备主要结构性能损坏严重,无修复可能或修复费用超过更新设备价60%的。能耗高,效率低,污染严重,经济效益差,技术改造又不经济的。国家和有关部门规定淘汰的。自制非标准专用设备,无继续使用价值的。 对于达到以上任一报废条件的机械设备,都要毫不犹豫地予以淘汰。坚持这样做,确实有效控制了机械事故的发生。 4.总结 总而言之,作为施工生产主要生产力的机械设备,其安全与否不但是做好项目工作的前提,而且还是机械化施工成败的关键,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当前,我们必须抓住机械化施工的机遇,加大对机械设备的安全检查与管理的力度。只有这样,“安全就是效益”才能真正不沦为一句空话,也才能使我们未来的机械化施工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建中. 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浅议J. 建筑机械化,2007(8). 2姚杰. 浅谈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J. 水利水电施工,2012(1). 3陈艳伟. 浅谈我国施工企业机械设备安全管理J. 现代经济信息,2012(4).-最新【精品】范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