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彭公路改建工程挡墙施工安全专项方案.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716877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丰彭公路改建工程挡墙施工安全专项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丰彭公路改建工程挡墙施工安全专项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丰彭公路改建工程挡墙施工安全专项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丰彭公路改建工程挡墙施工安全专项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丰彭公路改建工程挡墙施工安全专项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丰彭公路改建工程挡墙施工安全专项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丰彭公路改建工程挡墙施工安全专项方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挡 墙 施 工 方 案 本合同段挡墙设计主要有衡重式路肩挡墙、重力式路堤挡墙、护肩墙几种类型,其中护脚墙、护肩墙全部为浆砌圬工结构;衡重式路肩挡墙采用M7.5浆砌块石圬工结构和C20片石混凝土结构。一、挡土墙构造 1、挡土墙间隔10-15m应设置一道变形缝(或沉降缝)。当墙身高度不一、墙后荷载变化较大或地基条件较差时,应采用较小的变形缝间隔。变形缝宽度20mm。2、排水设施,一般在高出地面线30cm处设置泄水孔。泄水孔设置间距2-3米,材料选用50mmPVC管(贯穿墙体),用土工布扎口。二、工艺流程图 测量放线基槽开挖基槽排水与处理基础施工墙身施工(同时进行台背回填)勾缝养生三、基槽开挖基槽

2、根据设计开挖方式分为放坡开挖和分层放坡加钢板桩内支撑两种,根据施工条件基坑深度在3米以内的,采用放坡开挖的形式,放坡比例为1:1,基坑深度在3米以上时,采用分层放坡加钢板桩内支撑,每2米为一层级,放坡系数1:1,每一台阶留置1米步道,每一级成型后,再用钢板桩对该边坡进行内支撑防护。基坑开挖时均采取纵向开挖法,分段、分层、分区开挖,开挖以机械为主,人工修挖为辅。1、基坑土石方开挖 (1)、根据基坑深度的实际情况,开挖采用自深挖区至浅挖区开挖。(2)、土方开挖由专人指挥,采取分层分段对称开挖。并严格遵循“分层开挖、严禁超挖”及“大基坑小开挖”的原则。当挖至标高接近基础底板标高时,边抄平边配合人工清

3、槽,防止超挖,并按围护结构要求及时修整边坡及放坡,防止土方坍塌。基坑周围300mm土方采用人工清理,然后用挖机带走。(3)、相邻基坑开挖时,遵循先深后浅或同时进行的施工工序。(4)、在开挖土方时, 安排二人用经纬仪和水准仪进行轴线、中心点的标高测量, 确保位置正确和开挖土方时不得超挖,(5)、雨期施工时,基坑应分段进行开挖,并在基坑两侧围以土堤或挖排水沟,以防地面雨水流入基坑槽,同时应经常检查边坡和支护情况,防止坑壁受雨水浸泡造成塌方。(6)、基坑开挖施工至基础底板标高时,在24小时内必须完成基础的封闭施工,封闭延伸至围护结构边。2、深基坑开挖施工安全措施 (1)、进入工地一定要戴硬质反光安全

4、帽,操作工必须手戴防护手套,电工戴电工专用绝缘手套。 (2)、用机械开挖时,应设专人盯测,以防坑底和坑侧超挖。坑底的控制标高应比 (3)、设计标高提高1530厘米,坑壁的控制线应比设计标线提高1015厘米或先打桩后挖土,机械挖完后,再用人工清坑。 (4)、要保持对称,防止基坑结构承受偏载。基坑开挖应分层进行,高差不宜过大。土质越软,高差应越小。 (5)、按照施工方案的要求作业; (6)、人工挖土时应由上而下,逐层挖掘,严禁偷岩或在孤石下挖土,夜间应有充足的照明; (7)、在深基坑操作时,应随时注意土壁的变动情况,如发现有大面积形象裂缝现象,必须暂停施工,报告项目经理进行处理; (8)、在基坑作

5、业时,必须戴安全帽,严防上面土块及其他物体下砸伤头部,遇有地下水渗出时,应把水引到集水井加以排除; (9)、挖土方时,如发现有不能辩认的物品或事先没有预见到的地下电缆等,应及时停止操作,报告上级处理,严禁敲击或玩弄; (10)、基坑开挖到设计标高后,一定要将支护桩根部的淤泥清挖,否则会造成支护桩倒塌。 (11)、基坑底面不能暴露时间过长。基坑开挖中间间歇间过长,变形会随着时间不断增加。这种情况下,应考虑增加支护结构的强度。 (12)、遇有粉、细砂层时,要采用恰当的排水方式,以防产生流砂造成基坑坍塌。 (13)、如果基坑开挖后,不能立即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时,可在基坑设计标高之上,预留0.15-0

6、.3m厚的一层土不挖,待下一工序开始前,再用人工开挖至槽底的设计标高。否则在下雨时,基坑会浸水坍塌。 (14)、验收合格方可进行作业,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不准作下一道工序作业。四、基坑降水本工程基坑具有以下特点:基坑面积大;基坑开挖较深;地下水位较高;紧邻河道。可以说,降水的效果是基坑顺利施工的关键,施工中应特别予以重视。1、地表来水受大气降水影响的地表水将通过两层土交界处向基坑渗透,必须做好隔水工作,可以采用引水导排的方法。当基坑围护完成后,基坑内潜水含水组将形成一个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基坑围护体系构成了一个地下水帷幕。排水的重点转为地面水的防止入内,因此,在基坑开挖前应沿基坑外侧地面挖排水

7、沟,截留地面水排出场外;基坑开挖时随挖土的进行沿基坑壁适当距离设置集水井和排水沟系统,随时将基坑内水体引入集水井并用泵排出坑外。2、河道来水河道来水主要集中于浸水和管涌,在施工挡墙基坑前,在紧邻河道处用机械开挖2米宽引流槽,深度以现场实际情况确定,然后再用片石进行回填,填筑高度超过河道高度1米,再于靠近基坑处设置深集水井,用大功率抽水机进行抽水。降水期间应对抽水设备和运行状况进行维护检查,每天检查不少于3次,观测和记录水泵的工作压力,电动机、水泵温度,电流、出水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使抽水设备始终处于正常运转状态。五、深基坑支护基坑支护采用钢板桩、4mm钢板围护内支撑支护的方案。钢板桩采用

8、与内支撑结合可保证不会倾覆破坏,在打完钢板桩之后,在钢板桩顶以下1.0米处设置一道14的工字钢直撑。基坑开挖期间可通过变形观测对钢板桩的位移进行有效控制,充分保证基坑安全。在每级台阶成型后,在每级台阶紧邻坡面上每隔两米埋入一根钢板桩,埋置深度为1米,并用C30混凝土固定,将钢板围护同钢板桩进行焊接,形成整体的围护体系,支撑体系采用14的工字钢内支撑,沿轴线方向间距4米设一道支撑,位置距钢板桩顶以下0.3米。待基坑全部成型后,在浇筑基础前将所有围护拆除。六、浆砌块石挡土墙 1、 挡土墙砌筑的基本要求: 1.1石料或混硬土预制块的强度、规格和质量符合有关规范和设计要求。 1.2砂浆所用的水泥、砂、

9、水的质量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按规定的配合比施工。 1.3地基承载力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基础的埋置深度满足施工规范要求。 1.4砌筑应分层错缝。浆砌时坐浆挤紧,嵌填饱满密实,不得有空洞。 1.5沉降缝、泄水孔、反滤层的设置位置、质量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2、对材料的要求:2.1石砌体所用的石料应选择质地坚实、无风化剥落和裂纹的石块,块石的厚度不宜小于200mm,且上下面大致平整,宽度是厚度的1-1.5倍,长度是厚度的1.5-3倍。片石中部厚度不应小于150mm。砌体各部位所用石块要大小搭配使用,不可先用大块后用小块。2.2砌筑前,应清除石块表面的泥垢、水锈等杂质,必要时用水清洗后方可使用。2.

10、3石砌体可采用形状不规则的乱毛石、形状不太规则但相对的两个平面大致平行的平毛石以及经过加工的块石,其强度等级均应不低于30Mpa。2.4石砌体所用砂浆为M7.5#水泥砂浆,其品种与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3、施工准备:3.1审核图纸,计算放样资料。3.2制作坡度架,准备施工机械设备。3.3现场施工放样,测放控制桩,护桩。4、片石砌体施工:4.1片石基础施工按设计图纸标高、尺寸采用机械开挖基坑,人工配合,当挡土墙内路基为挖方且自然坡度能满足挡土墙内边坡,则挖土顺坡后再进行砌筑;当自然坡度不能满足,则需挖台阶,挡墙施工完毕后,按要求分层回填。砌片石基础应双面拉线,采用“铺浆法”砌筑(即先铺砂浆,再

11、摆砌石块,最后砂浆填缝、填塞小石块于大缝中)。砌第一层最底层毛石基础时,按所放的基础边线砌筑,先在基坑底铺设砂浆,再将有较大平面的石块面向下铺砌在砂浆上;第二层以上各层则按拉线砌筑。砌筑每一层片石时,应分层卧砌,并应上下错缝、内外搭砌,不得采用先砌外面的石块后再进行中间填心的砌筑方法,石块之间的较大缝隙不得采用先填塞碎石块后塞砂浆或干填碎石块的方法。片石基础的灰缝厚度宜为20-30mm,砂浆应饱满,大小石块间均不得有直接接触或无砂浆的现象。片石基础的每一层内均应每隔2m长设置一块拉结石。基础宽度小于、等于400mm时,拉结石长应与基础宽度相同;基础宽度大于400mm时,可采用两块拉结石内外搭接

12、砌筑,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50mm,且其中一块长度不应小于该皮基础宽度的2/3。片石基础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不能同时砌筑时应留斜槎,斜槎长度不应小于其高度,斜槎面上的片石不得用砂浆找平;在斜槎处继续接砌片石基础时,应先将斜槎石面清理干净、浇水润湿后,方可砌筑。 (7)每2-3层为一工作层,工作层中水平缝应大致找平,且竖缝错开不小于80cm,斜向通缝不的超过两层。4.2块石墙体施工砌筑块石墙,采用“铺浆法”,顺墙面线支立好坡度架,沿坡度架双面拉准线,第一层按墙边线砌筑,以上各层均按准线砌筑。块石墙的第一层、转角处、交接处、沉降缝处,应用较大的快石砌筑。灰缝厚度宜为20-30mm,砂浆饱满

13、,不得有干接、空缝现象;石缝间较大空隙应先填砂浆后塞碎石块。块石墙应分层卧砌,各层石块利用其自然形状,经适当凿打修整,使之能与先砌石块基本吻合,搭砌紧密,上下错缝,内外搭砌,不得采用侧立石块与外侧,中间填心的砌法。块石墙上,不得有尖石向下或斜尖向外的铲口石、上宽下尖三角形的斧刃石和仅在两端搭在下面石块上的过桥石。毛石墙必须设置拉结石,拉结石应均匀分布,相互错开,一般每0.7m2墙面至少设置一块,且同一皮内的拉结石中间距离不大于2m。墙厚等于或小于400mm时,拉结石长度应与墙厚相等;墙厚大于400mm时,可用两块拉结石两面搭砌,搭接长度不小于150mm,且其中一块的长度不应小于墙厚的2/3。浆

14、砌片石挡土墙每天的砌筑高度不应超过1.2m。砌筑挡土墙时,除应满足上述要求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每砌2-3层毛石为一个分层高度,应找平一次;每层应大体找平,外露墙面的灰缝宽度以20-30mm为宜,上下层毛石的竖向灰缝应相互错开80mm以上斜向通缝不许超过两层;挡土墙泄水孔为10cm,间距3米,上下交错布置;地面线以上挡土墙后面设30cm砂砾垫层,砂砾垫层和底部应用0.30.5米厚的胶泥(或其他不透水材料)封闭,以防止水下流。(7)砌体勾缝采用凸缝,勾缝砂浆不低于M10,且勾缝砂浆嵌入砌缝不小于2cm,当不足2cm时,应掏槽够2cm。(8)沉降缝应上下贯通、竖直、且与基础沉降缝对齐,沉降缝中严禁有砂浆、石块等杂物。砌体每隔1-2M就填塞一次沥青。沉降缝从露面应勾2-3cm顺直缝。(9)砌体施工完毕后墙背应大致找平,不平整处应以M10砂浆找平,然后再回填土。5、墙背回填 5.1填土应采用透水性材料或设计规定的材料,严禁采用膨胀土、高液限粘土、腐殖土、盐碱土、淤泥、白垩土、硅藻土和冻土块。填料中不应含有机物、草皮、树根等杂物或生活垃圾。 5.2墙背填土必须和挖方路基、填方路基有效搭接,纵向接缝必须设台阶。 5.3必须分层填筑压实,每层表面平整,路拱合适。 5.4墙身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5%以上方可开始填土。 二零一三年三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