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改建工程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改建工程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道214线滇藏公路芒康至隔界河段改建工程1828+000-K1889+227.95段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单位:监理单位:二00七年六月二十号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本项目属于既有线改建工程,起讫芒康,终止隔界河其中本标段(标)为路面标段,起止桩号1828+000K1889+227.95,路线全长58.99476KM.该工程具有工程量大,路线长,地势险要、材料堆放场地小、无施工便道、交通运输条件极为困难、雨水较多、气候较差、施工工期短、施工组织难度大等特点。第一章 编制依据范围及原则一、编制依据1.1国道214线滇藏公路芒康至隔界河段改建工程施工图,参考资料和补遗书等资料。1.2 国家和交通部现行的施
2、工技术规范,验收标准及质量,安全技术规程及相关资料1.3 通过阅读图纸及现场考察所得到的工地自然条件,地区资源条件及收集到的信息。1.4 依据我单位综合施工能力,机械装备实力,技术力量和多年来参加类似工程项目施工所积累的施工管理经验。二、编制范围 国道214线滇藏公路芒康至隔界河G合同段K1828+000K1889+277.95段全长58.99476KM范围内的所有路面的碎石土底基层、水稳基层、沥青面层、硬化路肩、浆砌工程及其它附属工程。三、编制原则3.1 满足业主工期要求并适当留有余地。我们立足于施工的专业化、机械化、标准化、重点工程重点安排,尽量做到方案切实可行、经济合理,满足于高标准建设
3、公路需要,确保优质高效的完成施工任务。3.2 本标段在施工中底基层、硬化路肩、水泥稳定层、路面面层和排水工程平行作业,全面规划。3.3 严格遵循合同协议书,招标文件,参考资料,补遗书规定的内容和施工图纸要求编制。3.4 在仔细考察工程实地,充分考虑本标段的特点和场地、设备、人员及气候条件等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3.5 严格按照项目要求,进行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强化环保和安全措施,使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为本合同段施工顺利、高效的进行创造良好的条件。3.6 在施工组织机构的建立上立足专业化,选经验丰富,有专业特长的管理技术人员组成强有力的施工组织机构,形成施工组织管理
4、的核心层。全面负责施工进度、工程质量及人力、物力、财力的分配,施工进度以及安全保证等。直接对业主和监理工程师负责。3.7 在机械及检测仪器配置方面立足高效的机械化作业,为保证质量,确保工期提供有力的机械保障。3.8 在工期安排上,充分考虑各分项工程及单位工程的施工工期,立足于合理化,实用化,依据图纸及工程量清单的工程量仔细分析,精心安排。3.9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科学组织、精心施工、保优质、创荣誉、向业主交一条质量优良,用户满意的优质公路。第二章 工程基本概况一、工程简介国道214线芒康至隔界河(滇藏界)公路改建工程项目位于西藏自治区东部昌都地区芒康县境内,位于东经98359842、北纬2858
5、2942之间,是藏、川、滇三省的交通枢纽要道,是国道214线及国道318线交汇重合处。第G合同段起讫桩号为:K1828+000K1889+227.95,全长58.99476KM,平均海拔高度3126.06M,G合同段为路面施工合同段。(一)主要技术标准1、本公路等级为三级公路,路面类型为沥青混凝土高级路面,标准轴载BZZ100,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的累计轴次为102.07万次。路面设计弯沉值为0.48mm。2、设计行车速度:为30KM/h;3、路基宽度7.5m,桥涵宽度与路基同宽(其中,曲孜卡乡3.37261公里连接线为四级公路)。路面宽度为6.5 M4、两侧硬化路肩为0.5M(二)主要工程数量
6、合同段工作内容包括G合同段的所有路面工程及附属工程施工主要工程数量有:26cm级配碎石土底基层421763.78,24cm,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410532.76,中粒式沥青混凝土450755.08,透层油450755.08,C15和C20片石混凝土硬化路肩18479.21m3,浆砌片石边沟52479.66m3,(三)地形、地质、气象、水文特征本段公路地处青藏高原余脉的横断山系北段,由一系列南北走向的高山与河流相间组成,从西向东依次为伯舒拉岭、怒江、他念他翁山、澜沧江、芒康山、金沙江,地理上形成三江并流。沿线除红拉山垭口前后为原始森林外,其余地段植被稀少、环境恶劣。横坡陡峭,峡谷高山纵横交错,
7、地质风化严重,土壤松散,雨季极易因雨水冲刷引发泥石流及滑坡。沿线主要地形为山间河谷地貌和多峡谷的高原地形,总体地势大起大落。本段公路基本沿老线改建,相对高差较大,最高点红拉山垭口设计标高为4227.50m,最低点隔界河设计标高为2263.99m。本段公路地处低纬度高原,属高原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在高原季内影响下,干、湿季节明显,每年10月次年5月天气晴朗,少雨、雪,空气干燥、风力强;6月9月则阴而多雨,雷暴、降水较频繁。由于该区域山岭高峻,河谷深切,形成独特的低纬度高原山地气候,立体气候明显,受地理环境条件控制,由南向北为暖热湿润至寒温半湿气候,地表植被则为亚热带森林至寒温带针叶林、高山草甸
8、。(四)交通运输条件 本段处于整治改建工程芒隔段标尾,受地理条件环境的影响,运输条件较差,施工的主要机械从拉萨运达工地。(五)工程施工地区资源 本标段施工水泥从芒康高争水泥厂采购,沥青从青海西宁采购,经公路汽车运输到施工现场。(六)合同工期 总工期为15个月,即从2007年9月开工至2008年11月交工。第三章、 施工总部署(一)施工组织机构 为使本工期达到优质、高效、安全的预期目标,发挥我公司人才优势的资源优势,在本公司范围内抽调具有丰富经验和工作能力的专业人员组建精干、高效的现场指挥机构,在国道214线芒康至隔界河段公路整治改建工程合同段组建项目部经理,全面负责本合同项目的组织、实施及管理
9、。确保本工程按期、优质、安全的完成。 项目经理部设项目经理1人、项目副经理1人、项目技术负责人1人并下设:工程部、质安部、试验室、综合办公室、环保保通部、计划合约部、财务部、后勤保障部共计八个科室 本合同段根据施工需要,设置一个综合拌和站(沥青混凝土拌和站)和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拌和站,一个运输组,一个底基层施工队,一个基层施工队,一个面层施工队,硬化路肩和其它施工队,一个材料供应组,保通环保组,后勤保障组。其中拌和站负责全段沥青混合料与水稳级配碎石混合料的生产,运输组负责全段碎石土、水泥稳定碎石、沥青等原材料和混合料的运输,前场底基层施工队、基层施工队、面层施工队、硬化路肩和浆砌工程施工队负责全
10、段现场摊铺、碾压成型、养护及透油层洒铺及其附属工程施工等工作,材料供应组负责全段原材料供应,后勤保障组负责员工生活、医疗、卫生防疫、保安等。保通环保组负责全段保通与环保工作。 项目部组织机构图 项目经理: 何汉林副经理: 唐先伦总工:龚海林 工 程 部:郭永利 质 安 部:范珍春 试 验 室: 李 治 综合办公室:吴中华环保保通部:杨笑非机 电 部:赵运建 财 务 部:苟建国计划合同部:杨 勇后勤保障部: 刘科学 水 稳 拌 和 站 沥 青 拌 和 站 运 输 组 底 基 层 施 工 队 基 层 施 工 队 面 层 施 工 队 其 它 附 属 施 工 队保 通 环 保 组后 勤 保 障 组(二
11、)施工总体平面布置.、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1)充分利用国道214线及既有乡村道路,少修便道。(2)生活用房尽量租用民房,少占耕地及不损坏植被。(3)水稳层拌合站尽量利用路基合同段的取土场地,少占耕地及不损坏植被。(4)水稳层和沥青混凝土拌合场地远离村庄,避免施工干扰生活和环境污染。 2.2、施工现场布置 经理部设在K1871+600右侧3.3KM处(曲孜卡乡民房)办公生活用房及试验室700,沥青拌和站设于K1872+200右侧一公里处,受地理环境条件的限制,占地面积3000,水稳拌和站设在K1871+700路基上,工地现场劳务人员临时用房采用帐篷。2.3便道布置 因受地理环境条件的限制,沿主干
12、道不能修建便道。全段交通和材料运输充分利用路基施工单位修建的贯通纵向主干道并修建碎石场连接便道。根据本合同段施工现场特点及现场施工需要。为确保在工程施工期间保持交通和材料运输畅通设一个保通环保组专门负责维护保修道路。 2.4 水和电及通信布置水:沿线水系较多,水源较丰富。可以直接取用山上泉水,因此全段生产生活用水采用经检验合格的水源。个别施工缺水地段,采用水车运输水源,但必须是经过检验合格的水才允许使用。电:各生产生活点用电以自行发电作为主要供电方式 。通讯:项目部安装固定电话两部、磁卡电话两部、传真机一部,各部门管理人员配置好易通无线移动电话便于联系。 2.5 环保设置布置 该标段贯穿于森林
13、,为保护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在本合同段施工中,坚持以“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建设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布置环保设施,保护环境,进行施工作业,经理部、拌和站内建立完善的排污系统。生产生活废水未经沉淀池净化处理不得随意排入河流内。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堆放在指定地点,避免水土流失,污染环境。考虑到土地生态环境的脆弱及环保工作的重要性,设一个保通环保组专门负责全段的环保工作。 2.6 管线保护设施在通信光缆等管线附近作业时,设置明显可辩认的管线保护标志设施。标明管线位置,在此位置前后5米范围内采用人工清挖至确认无管线时,并设置围拦等设施,才能采用机械施工。 2.7施工平面布置施工平面布置图2.8 行政准备为了
14、能使各项工程的施工顺利进行,进场后我项目部积极同业主及当地区、镇、村行政、治安、环保、气象等相关部门取得联系,主动征求各部门及当地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在业主的帮助下,取得社会各方面的更多支持,使得本项目各项工程能够在一个和谐、友好的氛围中顺利开展。(三)施工资源配置3、1 劳务人员准备根据工程需要,我公司抽调施工经验丰富的高级工程师2名,工程师6名,助理工程师2名,担负本合同项目的专业技术工作,组成一支与本项目技术工作相适应的技术队伍。根据各施工队工程任务的划分情况,本合同段组织安排设置一个综合拌和站及六个专业组作业来实施完成施工任务。其劳动力配置情况如下:经理部定员33名,拌和站30人,六个专
15、业组860人,施工高峰期的不足劳动力由公司劳务基地负责调配提供。为帮助当地农民创收,部分劳务工使用当地农民,并对其进行施工技能培训。32 施工材料准备 根据全段工程特点及其施工需要,并依据环保要求,全段按设计指定料场取料。其料场具体方位详见国道214线芒康至隔界河公路整治改建工程第G合同段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其它材料:如水泥、矿粉、木材由当地供应,沥青由青海西宁供应。3、3 机械设备与检测仪器准备 本合同段按其施工需要配置的主要机械设备与检测仪器详见主要施工机械表和主要材料试验测量仪器设备表。(四) 材料采购及进场计划 4.1 材料采购计划1、改性沥青材料在青海西宁采购。2、水泥、矿粉等材料在西
16、藏芒康高争水泥厂采购。3、燃油、木材、火工在西藏芒康就地采购。碎石、片石、砂、砂砾选定经批准并检验合格的料场自行开采和购买。4、工程施工所需的各类辅助材料如:铁件、防护用品、工具等在附近进行选购。4、2 材料进场计划1、 工程所用水泥、砂、砂砾、沥青、矿粉、油料在2007年9月至2008年11月根据工程进度状况分期分批组织进场。2、 凡自采材料均开工后抓紧备料,确保不影响现场施工。3、所有外购材料均在工程开工后即动员大量设备,运力、财力抓紧采购备料。确保施工生产顺利进行。(五) 技术准备 5、1 测量准备 开工前的定线复测是各项工程开工的前提,它对工程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进场后在业主技术部门、
17、设计和监理单位的支持下,在现场交接主要控制桩点和获得相关的测量资料后,经理部施工技术部门已迅速组织测量人员对全合同段线路进行测量,主动处理好同相邻合同段的衔接。项目部测量班完成对设计单位提供的导线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进行复测,达到规定的测量精度。上述工作完成后,项目部施工技术人员及时编制详细的施工控制测量方案,并征得监理工程师的认可,为各项工程开工打下良好的基础。5、2 试验准备工程试验是对工程进行科学管理,确保工程质量的有效手段。为保证试验工作的全面、顺利进行,针对本工程的实际我们将建立工地实验室,配备满足本工程试验及检验所需要的试验及量测设备。选派2名具有多年公路工程现场试验工作经验的专职试
18、验工程师,全面负责本合同工程的试验作业。试验技术人员进场后,立即着手工地实验室的设备安装调试,并报请工程所在地质量监督站进行检验,测试、取得临时试验资质认证。所有试验检测设备在开工前由工程所在地有资质或业主指定的计量部门标定,并获得证书,才能用于本工程的试验工作。所有试验设备每年需标定一次。并必须保证在标定的有效期内使用。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在监理工程师的支持下,配合物资部门对即将进场的各种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做好各种标号混凝土配合比及填筛材料的各项指标试验。(六) 总工期安排及初步施工进度计划6.1 工期安排原则6.1.1 根据本合同工程的特点和现场实际情况,合理配置,科学组织、精心安排,在确保
19、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满足业主对工期的需求。6.1.2 充分发挥企业优势,配备足够的施工力量和实用的机械设备,优化施工方案,采用先进的技术和工艺尽量缩短工期。6.1.3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对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预测,采取合理的防护措施。6.2 工程总工期安排6.2.1经过仔细分析图纸和工程量,结合招标文件、业主对本合同工程总工期的要求,以及我公司计划投入到本合同工程中的人员、机械等综合情况,初步确定我们的施工总工期为14个月。即从2007年10月20日至2008年11月30日全部完工。其中2008年1月至2008年3月为冬休期。6.2.2根据本合同段工程特点,依照我单位的施工经验和管理
20、要求,为确保工程顺利完成,做到积极稳妥、合理安排、结合本工程特点、气候影响以及机械合理调用。我们拟订于2007年 10月1日开工,2008年11月30日完工。根据工程所在地气候特点,冬季较为寒冷,对工程影响较大。为确保工程质量,决定从本年度2008年1月10日至2008年3月20日为冬休期,停止工程施工。6.3初步总体施工计划安排如下 1、 施工准备施工准备包括施工队伍及设备进场,生活、生产设施建设、工程测量控制网复测加密,技术图纸复核,机械安装调试等内容。计划从2007年6月1日至2007年8月30日完成沥青拌和站,水稳层拌和站的机械调试工作。 2、 级配碎石土底基层总体计划4个月完成。即:
21、2007年10月1日至2008年5月1日完成,每月计划完成16公里,每天完成700m。机械保养,天气 变化等除7天时间。3、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总体计划5个月完成即:2007年10月30日至2008年7月30日。冬休期2007年12月10日至2008年4月10日。每月完成13km计划每日650m,除机械保养维修、天气变化等因素10天。4、 硬化路肩总体计划5个月完成即:2007年10月15日至2008年7月20日。冬休期2007年12月15日至2008年4月15日。计划每月完成12km,每天完成600m。除去天气变化机械等因素 5、 沥青混凝土面层总体计划7个月完成即:2007年11月20日20
22、08年10月20日。冬休期2008年1月10日至2008年5月10日。按拌和站的机械功能计划每月完成9km,每天完成500m。除去机械保养、气候变化等因素12天。 6、浆砌边沟计划从200 7年 10月1日至2008年7月10日完成。7、 其他工程计划从2007年10月1日至2008年11月10日8、技术自检资料计划从2007年10月1日至2008年11月30日完成。(七) 施工总体计划详见G标施工进度横道图 (八) 施工总体目标: 我公司对本合同段工程施工管理采用最新的工程网络管理系统,配备相应的设备和程序。在施工中严格按照该管理系统程序对施工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等进行规范控制,并通过该系
23、统对工程施工状况的分析评价,及时寻找出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调整和改进,使工程施工管理更加科学合理。确保实现预期的质量、安全、进度和效益目标。把本工程建设成令业主满意,使顾客放心,让社会信赖的优质工程。 第四章 主要工程的施工方案 施工方法41 级配碎石土底基层施工方案本合同段级配碎石土底基层设计为:26cm厚级配碎石土,级配碎石土底基层采用的施工方案是:自卸车将符合设计规范要求的碎石土从碎石土料场运至摊铺现场,平地机进行摊铺,重型压路机碾压成型的铺筑方案。即在经试验合格的碎石土料场集中取料。411 原材料的技术要求采用级配碎石土或筛分级配碎石土,但均符合下表要求。级配碎石土的压碎值不大
24、于35%,其级配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要求,施工前应按规范和设计文件要求的砂、碎石土进行检测。 碎石土垫层颗粒组成范围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 %)液限(%)塑性指数5337.59.54.750.60.075100851001969105462007小于28%小于94、2施工准备4.2.1 路基复查 底基层在施工前,首先对路基进行下列质量检查。对路基宽度平整度、横坡、高程、压实度、弯沉值进行检查是否符合设计规范求。对不符合设计规范的地段进行整修处理,使之达到设计规范要求。在铺筑底基层前,将路基面上的浮土、杂物全部清除干净,其表面洁净,并洒水润湿。4.3 试验段的铺筑按规范要求在底
25、基层大面积施工前,应铺筑200m左右的底基层试验路段,并做好总结,对今后垫层大面积施工提供下列各项技术数据。 a 确定碎石料的松铺系数。 b 确定标准的施工方法。 c 确定每一作业段的适合长度。 d 确定合理的机械组合方案。 e 确定压路机碾压遍数、速度。4.4 施工方法4.4.1 测量放样 在直线段每1020m设一中线桩,平曲线每510m设一中线桩并在两侧路基边缘外打好指示桩,计算出碎石底基层的松铺厚度,标出高程,在两侧边缘挂线施工。4.4.2 碎石料运输、摊铺整平。 a 根据各路基宽度和级配碎石的最大干密度计算出单位面积的用量,并根据用料量用石灰画出用料框图。 b 用自卸汽车将碎石料运至现
26、场,在现场指挥人员安排下按已画好的布料框图卸料,用挖掘机摊平,确保松铺系数。 C 实际左中右三条线控制标高,用平地机粗平两遍,使表面大致平整。碾压前检测含水量。 d 用振动压路机静压12遍。 e 再用平地机由外侧起向内侧进行精平,直至标高和平整度满足要求为止。对于施工接头,桥头边沿处平地机无法作业的地方,应由人工配合夯机完成清理,整平。 f 碾压经过整平成型后用18t以上重型压路机由路两侧向中心逐次碾压,边缘处先碾压23遍后,碾压过程均随碾压随洒水,保持最佳含水量正负1%的情况下碾压,静压两遍后及时进行检测,如发现高低不平的地方用人工进行添补或铲除,有砂窝或离析的现象应挖出,掺入适量的碎石或细
27、集料嵌缝,彻底翻拌均匀。并补充碾压,碾压中局部出现“软弹”翻浆现象,待翻松晒干或进行更换合格材料后再进行振动碾压。4.5 施工工艺见碎石土底基层施工工艺流程图4.6 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a 所用材料必须经过试验,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方可使用 b 碎石最大粒径不大于53mm c 两端作业衔接处,第一段留下58m不进行碾压。第二段施工时将前段留下来未压部分与第二段一起碾压,注意此部分含水必要时给予人工洒水,使其含水量达到最佳。 d 压路机不能作业的地方,采用强夯机进行压实,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为止。 e 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 f 压实度达到96%以上。4.7 水泥稳
28、定碎石基层施工方案 本标段路面水泥稳定层设计为:24cm厚含水泥5%的级配碎石水泥稳定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方案采用“厂拌、机摊”连续作业的方法。即由水泥稳定层拌和站集中拌制混合料,通过自卸车将混合料运至施工现场,徐徐卸入摊铺机料斗内,摊铺机均匀地进行连续全断面摊铺作业,重型压路机碾压成型后,再用双钢轮压路机碾压收光。471 原材料的技术要求 A 、水泥:每批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抽检合格后经监理工程师批准方可使用。采用普通硅酸盐32.5级水泥,终凝时间较长的水泥,不得使用早强快硬或受潮变质水泥。 B、 碎石: 碎石的级配必须符合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要求。 碎石压碎值应不大于35%,液限小于2
29、8%,塑性指数小于9。碎石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7.5mm,碎石粒径中细长及扁平颗粒的含量不应超过20%,混合料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C 、 水:施工中所用的水应洁净,不能含有害物质。凡人畜饮用水及其它清洁无化学物质,无污染的水均可使用。遇到有可疑水源应按照公路工程水质分析操作规程(JTJ05684)要求进行试验,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可使用。4.7.2 混合料组成设计 A 选定所定料场中有代表性的试样按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0852000)和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进行筛分含泥量、针片状、压碎值、有机物等试验。 B 对水泥安定性、初、终凝时间和强度进行试验。 C 在各
30、种原材料均合格的基础上,进行混合料配合比试验设计。混合料设计要充分考虑气候、水文条件等因素。 D 混合料配合比试验必须得出以下技术指标。 a 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b 各种原材料的掺配比例 c 最佳水泥剂量。 工地实际采用的水泥剂量可比室内试验确定的剂量适当增加,根据拌和方法不同,最多不超过0.5%1%,并应取得监理工程师同意。4. 7. 3 试验路段铺筑 按规范要求在大面积施工前应铺筑200m左右的基层试验路段,并作好总结,确定下列各项技术数据。 a 用于施工混合料的配合比 b 混合料的松铺系数 c 确定标准的施工方法 d 确定每一个作业段的合适长度 e确定合理的机械组合方案,压实的顺序、
31、速度和遍数。 f拌和、运输、摊铺和碾压机械的协调配合。4.7.4 施工方法 碎石稳定基层拌和采用厂拌、机铺、自卸车运输的连续作业的方法。 (1) 施工准备 a 建立水泥稳定材料拌和场及修建水泥库房。水泥堆放应离地面30cm高。做好完善的排水措施,避免被雨水淋湿受潮。 b 安装及调试好拌和设备,使拌和的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和含水量都达到规定要求。 c 在下承层(级配碎石土底基层)上施工水稳层时,必须对 下 承层的标高、宽度、平整度、横坡、弯沉、压实度等进行检测,且确保合格。 d清理下承层的杂物及浮土等,使其保持表面洁净,洒水湿润。 (2) 测量放样 在底基层上恢复中线,直线段每10m20m设一中桩,
32、曲线段上每5m10m设一中桩。 b 在两侧路基边缘外设置指示桩。 c 进行水平测量,在硬化路肩上或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设计高程和松铺高度。 (3)拌和检验及运输 a 采用连续强制式稳定土拌和楼拌和。 b 采取措施保证水电的正常使用,注意环境保护,防止污染。 c 按规范和设计文件规定的频率抽检原材料的各项指标,水泥含量。使混合料的质量处于受控状态。 d 拌好的混合料采用大吨位自卸汽车运输,应尽量快速运到摊铺现场,运距较远时,防止雨淋,车上的混合料应覆盖,防止水分过分损失。 (4)摊铺 碾压 混合料用自卸汽车运至现场后,摊铺机在技术员的指挥下对混合料进行全幅连续均匀地摊铺作业,在摊铺过程中必须严格控
33、制好摊铺厚度、含水量、平整度等。 a 混合料摊铺时,在摊铺机后面设专人负责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清除面上不合格材料,填补缺料,特别是局部集料窝应铲除,填补新拌混合料。 b 摊铺整平50m左右时,即可开始碾压采用18T重型压路机碾压,并以次作为一个碾压段,碾压秩序为:先两边、后中间、先轻后重、先低后高的碾压方法。速度、遍数按试验路段提供的数据进行控制。 c 先用轻型光压路机由两边向中碾压,稳压一遍,其速度一般为1.52.0km/h。 d 再由激振力大的压路机振压4遍,后轮重叠1/2轮宽,碾压速度2.5km3.0km/h。 e 最后用大型压路机进行终压,静压2遍,碾压速度2.5km3.0km/h
34、,后轮重叠1/2轮宽。 f 必须严密组织采用分段流水作业法施工,从拌和到碾压终了延迟时间不应超过2小时,并短于水泥的终凝时间。 h 若分层摊铺,先摊铺的一层经过整形压实,再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时,宜可立即摊铺上层,否则应养生7天后再可铺筑上层稳定层。 (5)横向接缝处理 a 用摊铺机摊铺混合料时,中间不宜中断,如因故中断时间超过2小时。应设置横向接缝,摊铺机应驶离混合料末端。 b 每天工作缝做成横向接缝,人工将末端混合料整理整齐紧靠混合料放两根方木,方木的高度应与混合料的压实厚度相同,将混合料整平。 c 方木的另一侧用砂砾或碎石回填约3米长,其高度应高出方木几厘米。 d 将混合料碾压密实。
35、e 在重新开始摊铺混合料之前,将砂砾或碎石和方木除去,并将下承层顶面清扫干净。 f 摊铺机返回至已压实层的末端,重新开始摊铺混合料。 (6) 养护 a 碾压完毕并检验合格后,即开始养护,养护时间一般为7天,在此期间,除洒水车外,应封闭交通。 b 采用洒水车养护时,水稳层必须保湿,不得使水稳层表面干燥,也不应忽干忽湿。c 在采用塑料薄膜覆盖措施的水稳层上,不能封闭交通时,应禁止重车通行,在每30m50m处做一减速带,使车速不得超过20km/h。 (7) 施工工艺见G标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框图 (8) 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a 工地气温低于5。C时不应进行施工,并在重冰冻之前一个月结束。 b 雨季
36、施工,应特别注意天气变化,勿使水泥和混合料受雨淋,降雨时应停止施工,已摊铺好的混合料应尽快碾压密实。 c 在配料前,先筛除原集料中不符合要求的颗粒,在摊铺中设专人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 d 两阶段施工衔接处,应严格按照横向接缝施工处理。 e 施工中从加水拌和到碾压终了的延迟时间不得超过水泥初凝时间,按试验路段确定的合适的延迟时间严格施工。 f 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以保证水泥稳定层表面不受破坏。 g 在养生期间,除洒水车外封闭交通。 l 水泥稳定料应在施工现场每天进行一次或每2000m2取样一次,检查混合料的级配。 h 按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S
37、05794)标准进行混合料的含水量、水泥含量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m 在已完成的铺筑层上进行压实度检测,每作业段或不超过2000m2检查6次以上。 x 对完成并达到龄期的水泥稳定基层钻芯取样,检验其完整性。 (9) 施工工艺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见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图4.8透层油施工 本标段共需洒布透油层450755.08,采用洒布法施工。 由于需要开放交通,对于水稳碎石基层喷洒透层油(增加10%用量),并铺撒适量石屑或粗砂,并用钢筒式压路机静压一遍。4.8.1透层油施工准备 1、洒布机械准备 2、 采用汽车洒布机洒布,并在使用前检查保养,调试安装喷油嘴进行喷油量检查,使机械处于完好的
38、待用状态。4.8.2喷油用油准备 选择合适沥青品种,对沥青进行乳化生产,使其符合技术要求。4.8.3基层准备 a 验收合格后,划出喷洒边缘线。b 如果基层表面过分干燥时,应对基层进行清扫,在基层表面洒少量的水润湿,等表面稍干后,喷洒透层油。c 起点处铺盖12m油毛毡,以保证喷洒的整齐均匀,不致重叠多洒沥青。终点准备接油槽,待喷洒结束时,接喷管道的油不致污染基层。4.8.4 透层油喷洒施工 a 洒布车从喷油起点启动后,应匀速沿导向指引方向前进。 b 当喷洒结束,关闭手开阀门,油车稍前停下,事先等候的工人用接油槽把喷管中存留的余油接着,避免污染基层。 c 洒过透层油后,严禁车辆通行。49 施工注意
39、事项 a 透层油洒布后,应不致流淌,应渗入基层一定深度,不得在表面形成油膜。 b 如遇大风或将下雨时,不得喷洒透层油。 c 气温低于10。C时,不宜喷洒透层油。 d 应按设计喷油量一次均匀洒布,当有漏洒时,应人工补洒。 e 喷洒透层油后,一定要严格禁止人和车辆通行。 f 在摊铺沥青前,应将局部有多余的未渗入基层的沥青清除。 g 透层油布满后应待充分渗透,一般不少于24小时后才能摊铺上层,但也不能在透油层喷洒后很久不做上层施工,应尽早施工上层。4.10 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方案 4.10.1 施工准备 a 做好原材料的各项试验工作,如沥青的密度、针入度、软化点、延度、溶解度、闪点、含蜡量等试验工
40、作。 b 粗集料的表观密度,毛体积密度,吸水率、坚固性、压碎值、磨光值、冲击值、磨耗值、针片状含量、含泥量、集料筛分和级配以及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等试验。 c 细集料的视密度,砂当量坚固性等筛分试验。 d 矿粉的视密度,水系数和筛分试验等。 e 成品改性沥青到场应检查产品说明书,出厂合格证,在使用前应取样检验,确认无明显分离、凝聚现象,且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f 应按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和生产配合比验证三个阶段进行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交监理工程师和业主审批。 j 做好原材料准备工作,本标段集料加工采用PZS100T/h型破碎筛分联合设备。 h 做好拌和站建设和设备安装,调试工作
41、。 l 做好碎石水稳基层各项指标检测,交监理工程师认可,对基层清扫喷洒粘层油以及测量放样。4.10.2 试验段摊铺 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工程正式开工前,必须铺筑200m左右试验段,进行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试拌、试铺和试压试验。并根据试验段来确定以下参数。 a 确定拌和温度、拌和时间、验证矿料级配和沥青用量。b 确定摊铺温度,摊铺速度。 c 确定碾压温度,压路机类型、压实工艺及压实遍数。d 检测试验路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应找出原因,采取纠正措施,重新铺筑试验路,直到满足为止。4.10.3 沥青混合料的拌和 本标段混合料拌和采用强制式拌和设备,型号为LJB2000型生产能力为120T/h,拌和工艺流程
42、如下: a 骨料: 不同规格的冷砂、石骨料,定量输送到给料装置中。各料斗按容积进行配料,粗配后的冷骨料由皮带输送机传送到干燥滚筒内的大火角逆流将冷骨料烘干并加热到足够温度,热骨料被提升机传送至热骨料被筛分后存入储斗暂时储存,热骨料计量装置精确计量后,在进行搅拌机搅拌。 b 矿粉储仓定量给矿料装置再进行搅拌。 c 沥青、保温罐传送沥青定量装置后再进行搅拌机搅拌。 d 搅拌时应严格掌握沥青和集料的加热温度及沥青混合料的出料温度,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比普通混合料高1020。C。 e 拌和料控制室逐盘打印沥青及各种矿料的计量进行校对,每天应用拌和总量检验矿料配合比和沥青混合料油石比的误差。 f 改性
43、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间一般不少于45秒,必须使所有集料颗粒全部裹复沥青混合料,并以沥青拌和料拌和均匀为度。 g 要注意混合料的均匀性,及时分析异常现象,如混合料有花白、冒烟、离析等现象,如确认是质量问题,应作废料处理并及时纠正。 h拌和好后的混合料,试验室及时进行抽屉试验, 严格控制油石比和矿料级配,避免油石比控制不当而产生泛油或松散现象。 l 平时重视拌和机的保养工作,每天拌和进行检查,使各动态仪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定期对计量装置进行校对,确保混合料中沥青用量及集料的允许偏差符合技术规范及施工指导意见的要求。4.10.4 沥青混合料的运输字显示插入式热电偶温度计检测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和运到现场的温度,插入深度大于150,在运料卡车侧面中部设专用检测孔,空口距车厢底面约300。 a 运输车辆的组织:沥青混合料成品拌制好后,立即运往施工现场,在施工前根据施工位置、施工条件、摊铺能力、运输距离、运输时间和拌和站的生产能力组织好运输车辆,以确保沥青混合料在施工现场连续摊铺。 b 运输车辆的要求: 运输车辆采用自卸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