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子口水库水生态修复工程初步设计方案评估报告.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735097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子口水库水生态修复工程初步设计方案评估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内子口水库水生态修复工程初步设计方案评估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内子口水库水生态修复工程初步设计方案评估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内子口水库水生态修复工程初步设计方案评估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内子口水库水生态修复工程初步设计方案评估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子口水库水生态修复工程初步设计方案评估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子口水库水生态修复工程初步设计方案评估报告.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工程号:南岸区内子口水库水生态修复工程初 步 设 计评估报告二一一年十一月目 录一、项目概况1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评估2(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3三、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3四、水生态修复工程建设4(一)水源涵养林4(二)人工湿地4(三)生态浮床5五、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5(一)投资估算内容5(二)投资估算额6六 工程效益6七、其他7(一)编制依据7(二)项目组织管理7八、结论与建议8(一)评估结论8(二)建议9附表1 项目投资估算评估对照表10一、项目概况内子口水库位于南岸区广阳镇银湖村,工程所在河流属长江水系小溪河支流。地理位置是东经1064512,北纬293400

2、。内子口水库是一座以供水、灌溉、防洪为主,兼有场镇生产和改善生态环境等综合效益的小(一)型山丘水库。工程于1958年1月动工修建,于1963年6月完工。工程建好后又于1964年3月至12月进行整治,并于1973年9月至1978年12月对工程进行扩建。水库总库容149.15万m3,死库容3.07万m3,兴利库容122.93万m3。大坝坝型为均质土坝,现有坝高15.18m,坝顶高程329.68m,设计洪水位328.98m,正常高水位328.39m,死水位316.59m,坝顶宽5.50m,坝顶长115m,坝底宽96.80m。内子口水库属于多年调节水库,以三十年一遇设计洪水,洪峰流量为17.76m3/

3、s;以三百年一遇校核洪水,洪峰流量为27.26m3/s。水库集雨面积仅0.75km2,借用(引水)集雨面积2.46km2, 坝址控制流域面积3.21km2。该水库防洪保护人口5000人,保护耕地1.5000万亩。其涉及年供水量20.0万m3,实际年供水量8.0万m3,解决银湖村、麻柳湾村、庙冲子村等1.5万人及2000头牲畜饮用水。2008年,在大坝下游修建银湖水厂解决该片区7000余人饮水安全问题,水厂设计日供水规模为1000吨。水库控制灌面4837亩,实际灌溉面积4500亩。内子口水库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l8左右,雨量充沛,常年降雨量为11001250毫米,年平均日照1230

4、小时,无霜期平均320天,利于农作物、果木及林木生长。目前,由于水库受库区周边居民人口的生活污水污染、农业耕作面源污染及水土流失影响,内子口水库的水质较差。废水主要来自周边居民生活污水,以及雨水淋溶农地后(面源污染)汇入水库的污水。“初设”提出项目主要包括水源涵养林、人工湿地、生态浮床。“初设”投资估算表中显示本项目投资估算为218.14万元,其中市级资金100万元,自筹118.14万元,拟采用竞争性谈判方式确定建设单位。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评估(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主城区水资源保护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为搞好“五个重庆”建设,保证重庆市创建环保模范城市目标的实现,

5、按照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的通知(渝委办(2011)49号)要求,必须加强水库水生态修复。评估认为:内子口水库是南岸区广阳镇银湖村附近居民重要的工农业用水水源,其水质好坏直接影响着附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该区域居民的健康生存关系密切。然而,由于附近村民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水库,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加上近年来该区经济发展快速,水库水生态环境受到较大破坏,水质较差,严重影响了南岸区的对外形象和投资环境大局,因此,开展内子口水库水生态修复与保护已迫在眉睫。(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初设”未对项目建设的可行性进行相关分析。评估认为:项目建设对内子口水库水源实施水生态修

6、复的目标是十分明确的,设计单位在此领域已有一定的研究基础,不存在技术难点问题,而且项目所需单项工程材料、方法得当,因此项目建设是可行的。三、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初设”为实现水生态修复的目标,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水源涵养林、建造人工湿地、设置生态浮床进行生态修复。其中水源涵养林营造技术包括树种选择、群落配置、经营管理等内容,水源涵养林按造林技术标准来营造,乔灌草相结合;人工湿地主要采用垂直潜流湿地;生态浮床包括浮床的框体、浮床床体、浮床基质、浮床植物。项目建设规模:建设水源涵养林带共17280m2; 6个小型人工湿地,面积共 196m2,充分利用地形自然落差以减少动力消耗,平面布置合理可行;生态浮

7、床着重布局在水库各库湾,生态浮床单体980个。评估认为:“初设”结合项目的目标功能定位,着重建设水生态修复系统,对水源涵养林、人工湿地和生态浮床进行了综合布局。建设内容基本可行,建设规模基本合理。四、水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初设”中的水生态修复工程包括:水源涵养林、人工湿地、生态浮床。(一)水源涵养林“初设”中在水库正常蓄水位以外30米范围内,建设10m-30m宽的生态库岸防护林带,减少水土流失,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生态库岸防护林带范围的确定应具体考虑水源地类别,防护林带划定要结合保护水源的地形条件来确定,防护林带要最大限度地能阻隔水源地区域可能产生的污染物,并对来水起到净化作用。防护林带划定后要

8、严格禁止隔离带上生产建设活动,再隔离带范围设置保水保土、调蓄净化作用效果明显的植物带。评估认为:“初设”中水源涵养林带通过营造防护林,达到调蓄、净化水源的目的。涵养林的营造考虑到树种的蓄水保土、生物自净功能,造林达到一定的密度,防护林带建设采用多层次的近自然造林模式,“乔灌草”相结合,能达到综合的防护效果。(二)人工湿地“初设”中的人工湿地采用根据地形特征,拟设计2种湿地大小,一种是28m3,设计为二级垂直流人工湿地,一种是56m3,设计为四级垂直流人工湿地。评估认为:“初设”中二级和四级人工湿地的布局较为合理,适合处理农村分散式居住生活污水。评估建议:植物选择应该考虑适合当地气候环境,优先选

9、择本土植物,具有抗病害能力,日常易于管理,且具有一定的景观效应的植物。(三)生态浮床“初设”中浮床组成包括4 个部分:浮床的框体、浮床床体、浮床基质、浮床植物。浮床框体采用PVC 管,浮床床体是聚苯乙烯泡沫板,浮床基质使用的是海绵,浮床植物有水生美人蕉、香根草、香蒲、菖蒲、凤眼莲。评估认为:“初设”中生态浮床的浮床框体采用PVC 管,浮床床体是聚苯乙烯泡沫板,浮床基质使用的是海绵,浮床植物有水生美人蕉、香根草、香蒲、菖蒲、凤眼莲。方案基本可行。评估建议:浮床床体是聚苯乙烯泡沫板,使用时间不长,两年后要跟换,建议采用PPE材质浮床床体。五、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一)投资估算内容评估认为:“初设”投

10、资估算对项目投资进行了测算,包含生态修复工程以及工程建设其它费用。对建设内容的工程建设投资测算基本合理。(二)投资估算额“初设”投资估算值:建设总投资218.14万元,其中100万元有市级投资,南岸区自筹为118.14万元。评估建议: 在“初设”中人工湿地植物规格要说明,使投资更趋合理,便于实施。评估认为:在“初设”中“工程建设费用”基本按照工程建设费和工程建设其它费用列出,工程建设费用投资基本合理。六 工程效益内子口水库水生态修复工程运行后有效地提高了水质,保障了水库安全运行,有效防控由于水库干涸或溃决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工程运行后改善了当地人民的生活环境。水源涵养林、人工湿地以及生态浮

11、床的建设在净化污水的同时也发挥了景观作用并可以有效地改善这一地区的温度、湿度与舒适度。同时,本工程的建设营造出良好自然环境,不仅使当地居民居住环境改善,还给人们休闲娱乐提供了一个好去处,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评估认为:”初设”提出了内子口水库水生态修复工程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对社会效益未能充分阐述。七、其他(一)编制依据“初设”主要是水库水源的水生态修复及水库综合治理, 以水环境等方面的有关设计、建设标准和行业规范等内容作为编制本报告的依据。评估认为:“初设”以水库水源为水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对象,参照了除环保有关设计、建设标准和行业规范外,还参照了水利有关设计、建设标准和行业规范和有

12、关法律、法规,以及重庆市或南岸区相关资料。 (二)项目组织管理“初设”中未提出了项目的组织机构及其职责,实施组织管理、招投标等方案,并对建设进度、投资资金来源进行了划分安排;未对项目竣工验收、运行管理及费用、规章制度及考核评价等进行详细说明。评估认为:“初设”未明确项目组织管理,项目建设进度的安排,也未在本方案中考虑竣工验收、运行维护等方面的工作安排。“初设”对项目运行的维护没有提出具体措施,没有对项目运行费用来源给予说明。评估建议:为了本项目建设竣工、运行良好,业主方要充分考虑竣工验收工作、规范运行管理,对相关工作要制定严格的考核评价制度,保障项目运行费用的资金来源,以确保项目建设、运行的顺

13、利进行。八、结论与建议(一)评估结论1.内子口水库是南岸区广阳镇银湖村附近居民重要的工农业用水水源,其水质好坏直接影响着附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该区域居民的健康生存关系密切。然而,由于附近村民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水库,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加上近年来该区经济发展快速,水库水生态环境受到较大破坏,水面越来越窄,水质较差,严重影响了南岸区的对外形象和投资环境大局,因此,开展内子口水库水生态修复与保护已迫在眉睫。2. “初设”以水库水源为水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对象,除参考了环保有关设计、建设标准和行业规范外,还参照了水利有关设计、建设标准和行业规范和有关法律、法规,以及重庆市或

14、南岸区相关资料。依据充分。3.“初设”根据内子口水库地形条件、水文条件和污染现状,确定了以生态浮床、小型人工湿地、水源涵养林带三种组合处理技术对内子口水库污染水体进行生态修复,设计思路正确,处理方法可行,设计内容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达到了初设要求。 4. “初设”投资概算包含生态修复工程以及工程建设其它费用。工程建设投资概算合理。(二)建议1.植物选择应该考虑适合当地气候环境,优先选择本土植物,具有抗病害能力,日常易于管理,且具有一定的景观效应的植物。2.在本”初设”中水源涵养林、人工湿地植物等规格要说明,使投资更趋合理,便于实施。3.浮床床体是聚苯乙烯泡沫板,使用时间不长,两年后要跟换,建议采用PPE材质浮床床体。4. “初设”应明确项目组织管理,项目建设进度的安排,应明确运行的维护具体措施,以及运行费用和项目运行费用来源给予说明。附表1 项目投资估算评估对照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