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学法指导.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735325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学法指导.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学法指导.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学法指导.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学法指导.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学法指导.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学法指导.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学法指导.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9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关键是要把握线索。一是以“事迹分类”为线索;二是以“时间分期”为线索。,一、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1.事迹分类法:,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经济(实行宽舒政策,发展生产)、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文化等方面。,即把历史人物一生重大事迹分类归纳评述的方法,古代帝王事迹大多适用此法。一般可分为:,例1 评价“秦始皇”,政治上经济上民族上(军事)文化上交通上暴政:,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首创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统一货币、度量衡南征百越,北击匈奴,设四郡,修长城统一文字驰道、直道、人工渠道焚书坑儒、严刑峻法、大兴土木、赋税沉重,篆,例2 评价“

2、唐太宗李世民”,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对外:,注重民本,任用贤良,制定唐律;休养生息,实行均田制,轻徭薄赋;完善科举,尊崇儒学;团结开放,武力征服设置管理机构册封和亲,鸿胪寺鼓励外商贸易、居住外来宗教:玄奘取经对朝鲜、日本的影响,例3 评价“康熙帝”,平定“三藩”;平定噶尔丹叛乱;统一台湾;(与郑成功收复台湾相比)团结汉蒙藏;抗击沙俄(雅克萨自卫战,尼布楚条约),2.时间分期法:,即把历史人物的活动纳入各个时期加以叙述评价的方法,近代史上人物大多用此法。,辛亥革命前辛亥革命中辛亥革命后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例4 评价“孙中山”,辛亥革命前,创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

3、政党同盟会制定革命纲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民族民权民生,前提核心补充发展,辛亥革命中,准备工作:论战、武装起义;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任临时大总统;颁布临时约法;妥协退让,辞职;,性质内容意义,最直接、最伟大的意义,辛亥革命后,1913年发动讨袁的“二次革命”;1915年发动“护国运动”;1917年领导护法运动;1920年第二次护法运动;,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由于资产阶级局限性,没有广泛发动群众,而只依靠一派军阀打倒另一派军阀,屡次革命大多以失败告终。,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 顺应历史潮流转变,在中共和苏联帮助下,改组国民党,与中共合作;1924年1月,召

4、开国民党一大,确定“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1924年建立黄埔军校;,民族:反帝与反封建结合民权:强调普遍性民生:更关注农民、工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二、评价历史人物应该注意的几个基本观点,1.决定历史发展的不是某个英雄人物而是人民群众。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促进社会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任何夸大个人的决定作用,否定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都是错误的。2.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历史人物作用的辩证关系的观点。马克思曾指出:“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就是说历史发展有自己的必然规律,而个别

5、英雄人物的出现只是历史发展的一定时期的产物。,时势造英雄,但是,不可否认,我们在强调“时势造英雄”时,当历史处于紧要关头时,个别英雄人物的决策和行动可以改变历史的航程,在历史的转折关头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历史人物是时代的产物,他们的活动必然受到时代制约。在阶级社会中,他们还要受到其所在阶级的局限,他们的主观愿望、实际行动都是他们阶级属性的集中反映,因此,不可避免地有这样或那样的局限性。,3.历史人物的阶级局限性观点。,举例?,4.具体历史情况具体分析的观点。,历史人物在一定的历史阶段总会涂上一层鲜明的时代色彩,他们的主张和行为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大都会表现出一定的倾向,而且随着历史背景的变化而

6、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动纲领、行为方式。因此,历史唯物主义要求我们要把他们的行动放到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评价。,例8试结合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有关史实,评述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关键时刻的作用。,1927年“八七”会议上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思想;领导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立“工农武装割据”理论;遵义会议上努力纠正“左”倾错误,挽救了革命;领导长征顺利完成;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使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中共创立时期大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抗战期间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评价马、恩,革命活动,创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改组正义者同盟;发表共产党宣言;参加1848年革命;创建领导第一国际马克思(法兰西内战);创建第二国际恩格斯,理论建设,科学社会主义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哲学 神圣家族 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资本论,丰富发展: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列宁对革命的理论指导,评价列宁,二月革命后 和平过渡论七月事件后 武装夺权论,一战后 一国胜利论,1905年革命、1917年二月革命、1917年十月革命的比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