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业大学数理楼改造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737117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 页数:106 大小:1,0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工业大学数理楼改造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北京工业大学数理楼改造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北京工业大学数理楼改造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北京工业大学数理楼改造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6页
北京工业大学数理楼改造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工业大学数理楼改造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工业大学数理楼改造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10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第一章 编制依据- 8 -1.1施工图纸- 8 -1.2主要法律法规- 8 -1.3主要规范- 8 -1.4主要标准- 9 -1.5其它- 9 -第二章 工程概况- 10 -2.1工程概述- 10 -2.2管理目标、指标- 10 -第三章 施工部署- 12 -3.1施工组织机构设置- 12 -3.1.1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配置- 12 -3.1.2项目部主要职能人员职责- 13 -3.1.3其它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17 -3.2技术准备- 18 -3.2.1图纸自审- 18 -3.2.2图纸会审- 18 -3.2.3其它准备- 19 -3.3劳动力组织准备- 19 -3.4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准

2、备- 21 -3.4.1施工机械设备投入计划- 21 -3.4.2组织施工机具进场- 21 -3.4.3施工机具的管理- 21 -3.5检验、试验及测量仪器准备- 22 -3.6材料准备- 23 -3.7设备准备- 23 -3.7.1单相电表- 23 -3.7.2三相电表- 28 -3.7.3数据网关SmartGate1000- 37 -3.8施工现场准备- 40 -3.8.1施工现场平面规划- 40 -3.8.2做好“四通一平”- 40 -3.8.3搭建临时设施- 40 -第四章 施工方案及技术要求- 42 -4.1施工整体步骤- 42 -4.2电气配管- 42 -4.2.1导管和线槽敷设施

3、工程序- 42 -4.2.2确定导管与线槽的规格- 43 -4.2.3智能化系统电缆导管与功能管道的距离- 43 -4.2.4电导管敷设施工要点- 43 -4.3电表箱安装- 45 -4.3.1工艺流程- 45 -4.3.2技术要求- 45 -4.4表计安装- 46 -4.4.1相关规范- 46 -4.4.2电能计量装置的安装- 46 -4.5线缆敷设- 48 -4.6施工安全- 50 -4.7系统调试- 51 -4.7.1调试准备- 51 -4.7.2计量单点调试- 52 -4.7.3数据发送功能调试- 52 -第五章 施工总平面规划- 53 -5.1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和临时设施布置- 53

4、-5.2施工平面总体规划- 53 -5.3施工用水、用电- 54 -5.3.1施工现场用水- 54 -5.3.2施工现场用电- 54 -第六章 工程质量保证技术及管理措施- 55 -6.1质量目标- 55 -6.2质量体系的建立- 55 -6.3质量管理组织措施- 60 -6.4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61 -6.4.1施工准备过程的质量控制- 61 -6.4.2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62 -6.5责任管理- 64 -第七章 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 65 -7.1施工总进度计划- 65 -7.2工期的保证措施- 66 -7.2.1施工技术方案的保证- 66 -7.2.2编制合理的施工计划-

5、 66 -7.2.3执行进度计划要有严肃性- 67 -7.2.4流水作业、科学管理的保证- 67 -7.2.5劳动力的保证- 68 -7.2.6物资供应的保证- 68 -7.2.7施工机械的保证- 69 -7.2.8施工人员主观能动性的保证- 69 -第八章 施工安全、保密、消防、临时用电措施- 70 -8.1安全管理网络图- 70 -8.2安全管理制度- 71 -8.3安全教育培训- 71 -8.4配置各种安全设施- 72 -8.5技术措施保证- 74 -8.5.1 现场临时用电- 74 -8.5.2 高空作业- 74 -8.5.3施工设备- 75 -8.5.4吊装作业- 76 -8.5.5

6、消防设施- 77 -8.5.6应急措施- 77 -8.6加强对施工作业层的管理- 78 -8.7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安全事项- 79 -8.8治安管理措施- 79 -8.9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80 -8.9.1编制依据- 80 -8.9.2应急指挥及救援组织机构- 80 -8.9.3应急指挥及救援组织职责- 81 -8.9.4应急救援工作要求- 82 -8.9.5紧急情况的处理程序- 83 -8.9.6应急救援处理措施:- 83 -8.9.7预案启动- 86 -8.9.8应急救援机构电话号码:- 90 -8.9.9应急指挥及救援人员的组成:- 90 -第九章 施工现场文明、环保措施- 91 -

7、9.1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91 -9.2环境保护措施- 92 -9.2.1防止噪声污染措施- 92 -9.2.2防止粉尘、污染措施- 93 -9.3已有设施和管线的加固、保护措施- 93 -第十章 关键施工技术、重点、难点与解决方案- 95 -10.1夜间施工- 95 -10.2线路排查- 96 -10.3停电影响- 96 -第十一章 工程交付、服务与保修- 97 -11.1工程交付- 97 -11.1.1交工验收的主要依据- 97 -11.1.2交工验收步骤- 97 -11.1.3交工资料的编制及交付- 98 -11.1.4交工技术文件内容- 99 -11.2服务与保修- 101 -附表1

8、施工总进度计划表- 105 -附表2 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106 -第一章 编制依据1.1施工图纸本工程施工范围内设计图纸及施工说明1.2主要法律法规1.2.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1.2.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1.2.3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1.2.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建设部令1991年第15号)1.3主要规范1.3.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1.3.2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1993)1.3.3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2000)1.3.4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

9、3)1.3.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8-2006)1.3.6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3-2002)1.3.7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JGJ801991)1.4主要标准1.4.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1.4.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1999)1.4.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392006)1.4.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1.5其它1.5.1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第二章 工程概况2.1工程概述工程名称:北京工业大学基础设施改造-数理楼等节能减排

10、智能监管控制系统等改造(项目采购)第一包数理楼智能电表安装及配电线路改造工程建设地点:北京市朝阳区平乐园100号建设规模:数理楼智能电表安装及配电线路改造总面积15482平方米承包方式:设备采购,安装施工,包工包料质量标准:合格招标范围:施工图所示全部内容工期要求:合同签订后45日历天2.2管理目标、指标2.2.1一次性验收合格2.2.2材料、设备验收率:达到100%2.2.3一般违章事故轻伤率:0.2%2.2.4火灾、死亡事故率:02.2.5施工现场噪声源控制:白天65dB,夜晚55dB2.2.6废弃物处理:a、建筑垃圾统一进入土建堆放场b、有毒有害废弃物统一收集处理c、可循环利用废弃物回收

11、90%以上2.2.7职业病防止产生率:0第三章 施工部署3.1施工组织机构设置我公司将采用项目管理的方法组织施工,在公司直接领导下,选派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管理水平高的项目经理和工程技术人员在北京工业大学数理楼基础设施改造现场组建工程项目经理部,由项目经理全权负责。项目经理部设项目经理一名和技术负责人一名(项目总工程师,具备高级工程师职称),负责项目的全面管理,管理层设供应部、技术部、质检部及资料部等部门并配置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施工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本工程项目的项目经理部为核心机构,代表公司行使承包职能,代表企业法人全面履行工程合同。项目经理部必须严格要求,认真组织施工,并对质量、安全体系运行

12、、文明施工等情况定期进行内部审核,将结果上报公司总部。3.1.1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配置:(附组织机构网络图)项目经理:林孝胜技术负责人:言许宏现场负责人:阎其龙总工程师:言许宏施工员:叶华强质量员:刘新兴安全员:杨红材料员:惠荣德3.1.2项目部主要职能人员职责3.1.2.1项目经理项目经理是工程的项目负责人,贯彻国家、上级及公司的有关规章制度,以实施合同规定的各种目标为己任,全面负责施工现场的项目管理和施工组织,其主要职责:a对于项目的技术、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等方面负主要领导责任。组织、分配本项目的主要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协调配合建设单位及临近单位的关系。b对本工程项目进行全方位的立体式

13、框架管理,分配好各班组及各主要人员的岗位责任制。c负责组织工程项目中各分部的主要技术环节施工及验收。d认真贯彻执行国家、上级机关关于技术规程、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方针、政策、法规、规定,对本单位工程项目的职工在生产中的安全与健康负全面的责任。e在组织生产坚持“五同时”的同时,必须把安全工作和各项预防、组织措施贯彻到安全生产、施工的全过程,做到管生产必须管安全之两者相结合。f对项目中的工人进行安全生产、安全纪律教育,不断强化工人的安全意识,自觉遵守规章制度,提高自我保护能力。g负责对新工人和更换工种人员进行安全生产三级教育。h定期组织召开每月一次的安全技术例会,分析质量安全、生产情况,研究生产涉及

14、的安全、技术、材料供应的重大问题,制定并实施解决的措施。i严格按公司制订的制度,组织每月、旬的安全技术生产大检查,出现隐患及时定出整改措施并抓好落实。3.1.2.2技术负责人a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负责施工生产管理。b在保证安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安排人员、机具,保证施工进度,提高经济效益。c对本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工程质量、施工工艺等方面负主要领导责任。d组织各施工管理人员学习设计图纸,领会设计意图,切实做到严格按图纸依规范施工。e负责建立施工前的图纸自、会审及施工中的技术交底核定制度,负责检查各项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f遵循施工组织总设计的指

15、导,按照其要求控制施工进度,保证各项目具体方案和措施的落实。坚持技术交底制度,认真执行现行的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坚持测量放线的复核制度,加强对轴线的复核、标高和垂直度的测控。针对施工材料的管理,确保材料强度达到设计要求。g组织协调各工种间的配合与衔接。h负责对已施工成品的保护,制定具体的成品保护管理措施。在生产过程中,具体贯彻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法规和本公司制定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对所管的项目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i任务分工时,同时进行技术安全交底,督促班组实施安全技术措施。协助专职安全员、专职质量员进行经常性的施工现场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保证安全生产及工程质量。3.1.2.3施工员a负责施

16、工前的图纸会审及施工中的技术核定,负责检查各项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b遵循施工组织总设计的执行,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保证各项具体方案和措施的落实。c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认真执行现行的施工技术规范要求。d测量放线,加强对轴线标高和垂直度的测控。e针对施工材料的管理,确保材料强度达到设计强度。f协调各工种间的配合与衔接。g负责对已施工成品的保护,制定具体的成品保护管理措施。h具体贯彻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法规和本公司制定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对项目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i进行技术安全交底,督促班组实施安全技术措施。j协助专职安全员、专职质量员经常性的施工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保证安全生

17、产及工程质量。3.1.2.4质量员a在工程项目中,对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及成品验收起一个总督促的作业。b认真执行公司及项目部制定的隐蔽工程验收制度。c执行对每道工序的复核工作,发现不合格的部位有权责令进行整改、返工处理。d严格执行对建筑物轴线、标高、垂直线的复核工作。e组织月、旬技术质量大检查,执行奖罚制度。f填写项目质量报表及编写项目施工质量总结。3.1.2.5安全员a认真执行合同和有关法规、规章制度。具体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环境监督检查和保卫管理。b妥善安排易燃、易爆、有毒及放射性材料的储存和保管。c规划安排现场防火设施。d定期检查施工机具,签发合格证。e对入场施工人员组织安全教育,签发合格

18、证。f具体组织安全竞赛并组织考核。g督促检查安全员的工作,按照收集各种安全报表资料进行安全分析和统计。h负责安全事故的处理。3.1.2.6材料员a对施工现场的材料的组织起主要作用。b组织好现场的各种材料供应,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进行预控。c对采购的材料要经试验员抽样并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在进场验收时,应严格控制订货合同的规格、数量、日期、品种、功能等要求进行验收,对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应及时进行退换。d材料的供应量应根据项目经理部确定后,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应有计划、有组织地供应给各作业班组。e进场的材料应根据施工总平面图进行有规划的堆放,以免影响现场的文明施工。f有计划、有组织、保质

19、量,管理好项目工程的施工材料。3.1.3其它管理人员岗位职责详见公司管理体系文件。组织机构网络图3.2技术准备3.2.1图纸自审施工图纸是施工的主要依据,图纸及资料收到后,将立即组织进行图纸自审。图纸自审工作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进行,项目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并指定专人做好记录,自审要点包括:3.2.1.1施工图纸和资料是否齐全,图纸本身及相互之间有无错误和矛盾。3.2.1.2图纸与说明书是否一致;主要设计尺寸、轴线坐标、标高是否准确清楚。3.2.1.3图纸说明及细部构造是否清楚,采用的标准图有哪些,有无采用作废标准图。3.2.1.4采用的新材料以及特殊材料的技术性能、参数是否表述清楚;对新结构

20、及特殊结构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是否提出。3.2.1.5主要设备材料的供货期是否能满足连续施工的要求,材料、设备表是否和相关的图纸一致。3.2.1.6各专业之间有无矛盾。3.2.2图纸会审正式会审会议由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的代表按约定的时间共同进行,会议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组织并主持。通过会审,使项目部的有关人员了解工程特点、设计意图、工程质量要求以及关键部位的技术要求,减少图纸差错,对项目施工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由设计院对项目技术人员进行设计交底。图纸会审后需作会审记录,将会审中提出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记录下来,并由各方在图纸审核记录上签字。为确保本工程优质、高速、安全、低耗

21、的完成,我们准备先分级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交底的内容包括本工程的结构情况,场内水平和竖向坐标的控制情况,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总体部署,各工种工序的操作要点及质量标准,本工程的特点、要点,施工范畴,本工程应注意的安全、文明施工和周围的环境情况,具体落实到责任队长和操作工人头上,并做好记录。3.2.3其它准备3.2.3.1 资料员负责施工图纸的收发并建立管理台帐。3.2.3.2在开工前项目经理要组织所有职能人员和班组长进行上述各技术文件的学习和消化,对本工程涉及的内容包括技术、质量、安全、标准规范要求做到心中有底。3.2.3.3准备与本工程有关的规程、规范、标准、图集等资料。3.3劳动力组织准备

22、施工过程中如何组织高效优质的施工队伍是关键,根据工程内容和实际情况,成立技术过硬、组织纪律性强的施工队伍参加本项目工程的施工,施工队伍选择有丰富的施工经验,操作水平高的工人。每位参加项目施工的特殊工种人员均具有上岗证和安全资格证,在正式进入项目施工之前要进行专门的技术、技能培训及考试。本工程我们将实行管理层和劳务层完全分离的管理体制,项目部对所承担工程的工期、质量、安全文明施工负全部责任,项目部行使在内部劳务市场的用工选择权以及对劳务队伍的考核、奖罚、撤换权。劳务队伍的组织机构按照优化组合、竞争上岗的原则,实行施工队队长负责制。本工程劳务队伍主要由自有职工组成。3.3.1项目经理根据专业、工种

23、的合理配合建立精干的施工队伍,制订出工程的劳动力需要量计划。根据工程的施工计划和工期要求,各工种配备齐全并随施工进度进行班组人数比例的随时调整。各施工队骨干力量保持稳定,一般技术工人以公司为强大后盾,随工程需要实行动态管理,既保证工程高峰期用人需要,又不至于造成现场窝工,从而提高工作效率。3.3.2为了保证该工程高速、优质地完成,我们将选择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施工队伍,将按专业组成专业施工队伍,以充分发挥其专业特长。共组建两个施工组进行该工程的安装,即电气施工组和调试施工组。具体情况如下:3.3.2.1排查施工组,共5人:负责本工程前期的线路排查、梳理、定位工作。3.3.2.2电气施工组,共20

24、人:负责本工程电表安装、线缆敷设、动力及照明等施工。3.3.2.3调试检测组,共5人:负责整个工程的线缆测试、软件安装、系统调试等工作。3.4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准备3.4.1施工机械设备投入计划(见附表2)根据总体进度计划的安排,结合各专业工程特点和实际情况,由各专业工程师编制施工机具设备需用计划,在既满足整体施工需要,又保证机械设备利用率的前提下,编制汇总施工机械设备总需用计划。我们将按该计划进行配置,并做好各专业之间的协调工作。3.4.2组织施工机具进场根据施工机具需要量计划,按平面图要求,项目经理部组织施工机械、设备和工具进场,按规定地点和方式就位,并应进行相应的日常保养和试运行等项工作。

25、3.4.3施工机具的管理3.4.3.1项目经理部根据施工机具的配置计划合理安排进退场时间,以便于落实好、满足施工要求的机械设备和工具,按时进场,使用完毕后由项目经理部组织及时退场。3.4.3.2项目经理部全面负责现场机械设备检查维护、保养、管理。3.4.3.3项目经理部下设设备管理员和机械维修班。设备管理员负责编制各类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并做好各类设备的技术交底工作,确保设备的安全操作、正常使用和文明施工。3.4.3.4对每台进场设备建立设备台帐,对设备落实专人进行保管,各保管人员在项目设备管理员的领导下进行设备日常的安全检查、维护保养工作,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盘点,掌握现场使用设备的完好

26、情况,保证不因设备原因影响工程施工。3.4.3.5为避免用电荷载过于集中,造成用电分布不均衡,施工机械的布置尽量做到均匀。同时为便于对加工场地施工机具的管理,加工场地布置相对集中,但是其用电负荷必须小于设计负荷。3.4.3.6配备的机械操作人员技术水平必须与其担任的工作相适应,且须严格遵守持证操作的规定,做到定人定机定岗位。3.4.3.7操作人员必须对机械设备进行日常保养,保养的基本内容为“十字操作法”:清洁、润滑、紧固、调整、防腐,保证设备性能正常。3.4.3.8项目经理部每周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上级部门动力科每月组织一次设备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项目部对机械设备进行挂牌标况,确保机械设备

27、完好。3.5检验、试验及测量仪器准备 3.5.1由项目计量员根据施工进度计划,按测量仪器及调试设备配置计划,编制测量仪器及调试设备进退场计划,呈报工程技术科,落实A类、B类测量仪器及调试设备的进退场时间,及C类计量器具的购置计划,以满足施工现场计量、检测的需要。3.5.2由计量员对进入现场的测量仪器及调试设备实施控制管理和标识,建立现场测量仪器及调试设备台帐,确保进入现场的所有测量仪器及调试设备都合格有效,严禁“黑”器具进入施工现场。3.6材料准备根据施工预算的材料分析和施工进度计划要求,编制施工材料需用计划,为施工备料、确定仓库和堆场面积以及组织运输提供依据。3.6.1材料采购人员要按计划根

28、据材料合格供方名单落实货源,确定供货周期。对进场后工程前期施工所需物资,应迅速组织采购,确保施工顺利进行。3.6.2构(配)件和制品加工准备:部分工程的构件、成品、半成品在场外委托制作,其它构件在场内加工。3.6.3对于常用材料如焊接材料、钢材、电缆等,及时做好市场调查,确定合格的供应商,并与之签货物购销合同。3.7设备准备3.7.1单相电表3.7.1.1产品概述DDSD422型单相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采用先进的电能表专用集成电路、高性能MCU、永久保存信息的非挥发性存贮器及LCD显示等技术,并采用当代SMT电子装联新工艺设计、制造的。具有精度高、功能强、稳定性好、体积小等特点。该表具有RS4

29、85通信口,可充分实现用户用电信息的远传与监控。其通讯协议符合DL/T645-2007标准。该表采用多种软、硬件抗干扰措施,保证了电表的可靠运行。3.7.1.2功能特点1、工作原理被测交流电压和电流经过高精度采样后送到单相多功能计量芯片(EMU),微处理器完成运算、处理和控制功能,总电量等信息保存到数据存贮器中。微处理器同时完成显示、与外部进行信息交换功能。2、特性1)采用先进微电子技术和SMT、热风回流焊、波峰焊工艺设计、制造,质量可靠。2)电能计量单元和数据处理单元,通信接口单元采用二组隔离电源,所有输出信号均采用光电隔离,提高电磁兼容性能,同时也确保计量单元独立稳定工作,不受通信接口的影

30、响。3)宽电压范围设计,从176V254V均能正常工作,同时380V时电表不损坏,提高了电表对工作环境的适应性。4)微处理器采用内置看门狗设计,确保了CPU可靠正常工作,计量数据采用双重备份。在恶劣干扰下,数据确保安然无恙。5)防尘、防水设计,表壳材料具有优良的阻燃和抗腐蚀、抗老化性能。3、在电能表表尾端设置有光电隔离的有功脉冲和RS485串行数据通讯接口,以便于进行误差测试和数据采集,脉冲输出常数与铭牌标志的表常数一致。4、可用PC机设置、抄取电表的相关参数以及电能量等数据。3.7.1.3规格与主要技术参数本产品符合GB/T17215.321-2008交流电测量设备 特殊要求第21部分:静止

31、式有功电能表(1级和2级)、DL/T645-2007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MODBUS协议等标准要求。1、规格:型号精度额定电压(V)标定电流(A)脉冲常数DDSD4221.02205(60)A16002、主要技术参数1)基本误差负载电流功率因数百分数误差极限1.0级2.0级0.05Ib1.01.52.50.1IbImax1.01.02.00.1Ib0.5L,0.8C1.52.50.2Ib Imax0.5L,0.8C1.02.02)电能量显示范围:09999.99kwh。3)功耗:电能表电压线路的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1W/10VA;电流线路1VA。4)参比电压Un:220V正常工作电压:0.8U

32、n1.15Un,极限工作电压:0.7Un1.9Un。5)参比频率:50Hz频率范围:50Hz5%。6)启动电流:0.004Ib。7)潜动:具有逻辑防潜动功能。8)正常工作温度:-25+60,极限工作温度:-40+70。相对湿度95%,无凝露。9)运输及储存温度:-40+70。3.7.1.4功能1、计量功能具有正向有功电能、反向有功电能计量功能,能存储其数据,并可以据此设置组合有功。2、测量及监测功能能测量、记录、显示当前电能表的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等运行参数。测量误差(引用误差)不超过1。3、显示功能1)电表采用汉化液晶LCD显示,液晶显示全图为:显示功能a电能表能显示以下信息:a)正向

33、有功电能;b)反向有功电能;c)当前电压;d)当前电流;e)当前功率;f)当前功率因数;g)当前频率;b电量显示单位为千瓦时(kWh),显示位数为6位,含2位小数。4、通讯功能a具有RS485通信接口,通信接口的物理层独立。b通信波特率可设置,标准速率为1200bps、2400bps、4800bps、9600bps;RS485接口设计的缺省波特率为2400bps。c电能表通信协议符合DL/T 6452007及其备案文件。d RS485通信接口与电能表内部电路实行有效的电气隔离,有失效保护措施。5、指示灯电能表使用高亮、长寿命LED作为指示灯,各指示灯的定义如下:脉冲指示灯:红色,平时灭,计量有

34、功电能时闪烁;6、脉冲输出具有与有功电能成正比的LED脉冲和电脉冲输出接口。电脉冲输出接口采用无源隔离型。3.7.2三相电表3.7.2.1产品概述DTSD222型三相四线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导轨式),采用先进的电能表专用集成电路、高性能MCU、永久保存信息的非挥发性存贮器及LCD显示等技术,并采用当代SMT电子装联新工艺设计、制造的。供计量额定频率为50Hz三相电网中的交流有功、无功电能和信息采集。具有精度高、体积小、可靠性高、宽负荷、低功耗、误差曲线平直等特点,适用于导轨式安装。该表具有RS485通信口和调制型红外通信口,可充分实现用户用电信息的远传与监控。其通讯协议符合DL/T645-20

35、07标准及MODBUS协议。该表采用多种软、硬件抗干扰措施,保证了电表的可靠运行,是目前国内工商业、学校、企事业单位电能计量与节能考核的普遍选用的智能电能计量仪表。3.7.2.2功能特点1、工作原理被测交流电压和电流经过高精度采样后送到三相计量芯片,计量芯片内的数据经SPI口送到微处理器完成运算、处理和控制功能,有功、无功电能和电流、电压、功率、功率因数等电气信息保存到数据存贮器中。微处理器同时完成显示、与外部进行信息交换功能。2、特性1)采用先进微电子技术和SMT、热风回流焊、波峰焊工艺设计、制造,质量可靠。2)电能计量单元和数据处理单元,通信接口单元采用二组隔离电源,所有输出信号均采用光电

36、隔离,提高电磁兼容性能,同时也确保计量单元独立稳定工作,不受通信接口的影响。3)宽电压范围设计,从176V254V均能正常工作,同时380V时电表不损坏,提高了电表对工作环境的适应性。4)微处理器采用内置看门狗设计,确保了CPU可靠正常工作,计量数据采用三重备份。在恶劣干扰下,数据确保安然无恙。5)防尘、防水设计,表壳材料具有优良的阻燃和抗腐蚀、抗老化性能。6)在电能表表尾端设置有光电隔离的有功脉冲和RS485串行数据通讯接口,以便于进行误差测试和数据采集,脉冲输出常数与铭牌标志的表常数一致。7)可用掌上电脑(POS机)、PC机设置、抄取电表的相关参数以及电能量等数据。3.7.2.3规格与主要

37、技术参数本产品符合GB/T17215.321-2008交流电测量设备 特殊要求第21部分:静止式有功电能表(1级和2级)、GB/T17215.322-2008静止式有功电能表(0.2S级和0.5S级) 、GB_T_17215.323-2008静止式无功电能表(2级和3级) 、GB-T 17215.301-2007 多功能电能表 特殊要求、DL/T 614-2007 多功能电能表、DL/T645-2007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等标准要求。1、规格:型号精度额定电压(V)标定电流(A)脉冲常数DTSD222有功0.2S级,0.5S级,0.5级、1.0级、2.0级,无功2.0级,3.0级3220/38

38、01.5(6)A,5(60)A32004002、电能量显示范围:0999999.99kWh。3、功耗:电能表电压线路的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消耗在非通信状态下1W/10VA;在通信状态下3W/12VA。电流线路1VA。4、参比电压Un:220V正常工作电压:0.8Un1.15Un,极限工作电压:0.7Un1.3Un。5、参比频率:50Hz频率范围:50Hz5%。6、启动电流:0.004Ib7、潜动:具有逻辑防潜动功能8、正常工作温度:-25+60,极限工作温度:-40+70。相对湿度95%,无凝露。9、运输及储存温度:-40+70。3.7.2.4功能1、计量功能a具有正向有功电能、反向有功电能计量

39、功能,能存储其数据,并可以据此设置组合有功。b具有分相正向有功电能计量功能。c具有组合无功1(、象限无功/感性无功)、组合无功2(、象限无功/容性无功)计量功能。2、测量及监测功能能测量、记录、显示当前电能表的各相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数、频率等运行参数。测量误差(引用误差)不超过0.5。3、显示功能电表采用汉化液晶LCD显示,液晶显示全图为:1)组合有功总电量2)反向组合有功总电量3)A相正向有功电量4)B相正向有功电量5)C相正向有功电量6)1、3象限无功(组合无功1/感性无功)7)2、4象限无功(组合无功2/容性无功)8)A相电压9)B相电压10)C相电压11)

40、A相电流(反向电流)12)B相电流13)C相电流14)A相有功功率(反向)15)B相有功功率16)C相有功功率17)A相功率因数18)B相功率因数19)C相功率因数20)频率4、通讯功能a具有调制型红外接口、RS485通信接口,各通信接口的物理层独立。b通信波特率可设置,DL/T645协议标准速率为1200bps、2400bps、4800bps、9600bps;RS485接口设计的缺省波特率为2400bps;调制式红外通信接口的缺省波特率为1200 bps。MODBUS协议缺省波特率为9600bps。c电能表通信协议符合DL/T 6452007和备案文件,另满足MODBUS协议。d红外通信接口

41、通信距离:5m,通信角度:在中轴线的正上方、左面、右面|30,在中轴线的正下方,|45。e RS485通信接口与电能表内部电路实行有效的电气隔离,有失效保护措施。5、指示灯电能表使用高亮、长寿命LED作为指示灯,各指示灯的定义如下:脉冲指示灯:红色,平时灭,计量有功电能时闪烁;6、脉冲输出具有与有功电能成正比的LED脉冲和电脉冲输出接口。电脉冲输出接口采用无源隔离型。3.7.3数据网关SmartGate10003.7.3.1技术特点1、具有低功耗嵌入式系统/微控制器结构,最大电源消耗不大于10VA;2、具有接收计量装置输出的RS485信号、M-BUS标准信号功能;3、支持DL/T 645-19

42、97、CJ/T 188-2004通信规约和技术条件;4、支持两种数据采集模式:数据中心指令采集和主动定时采集,且定时采集的时间间隔可以秒为单位进行配置,其范围为60秒86400秒(一天);5、具有数据采集、数学运算、分类/分项能耗值的计算功能;6、具有处理更换计量装置时的归零、底码等处理功能;7、具有实时时钟和自动同步功能;8、具有存储至少4周历史数据(按10分钟保存1次数据计算)的能力,且存储容量最大不小于4GB;9、具有识别和传输计量装置运行状态的能力;10、具有高可靠性,平均无故障时间不少于10万小时;11、具备1个RS232系统配置接口(也可通信用)、2个10/100Mbps以太网络接

43、口、2个USB2.0 Host接口、1个USB2.0Device接口;12、支持最大6个隔离的RS485总线接口,每条总线至多可连接128台计量装置,其通讯波特率为1200115200bps(可选)。注:组网时每条总线按照32台计量装置配置,确保系统实时性、可靠性;13、具有MiniPCI接口,可以扩展3G模块、GPS模块、GPRS/GSM模块、CDMA模块、WiFi/蓝牙模块;14、具有远程传输功能:可运用以太网(优先)、GPRS、ADSL、CDMA等方式远程传输能耗数据。传输方式为: 网络层使用IP协议; 传输层使用TCP/UDP协议; 应用层协议参考建设部分项能耗数据传输技术导则。3.7

44、.3.2主要功能 1、智能数据网关支持多种类型的计量装置或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包括电能表(含单相电能表、三相电能表、多功能电能表)、水表、燃气表、热(冷)量表、温、湿度传感器等。 2、智能数据网关和计量装置之间采用符合各相关行业标准的通信协议。对于电能表,参照行业标准DL/T 645-1997多功能电表通信规约执行。对于水表、燃气表和热(冷)量表,参照行业标准CJ/T 188-2004用户计量仪表数据传输技术条件执行。支持Modbus开放式协议,参照国家标准GB/T 19582-2008基于Modbus协议的工业自动化网络规范执行。3、智能数据网关支持不少于对192台计量装置进行数据采集。4、智

45、能数据网关支持根据数据中心命令采集和主动定时采集两种数据采集模式,且采集周期可以从60秒到1天灵活配置。5、智能数据网关支持计量装置(如互感电能表)的倍率运算,支持支路能耗类型识别。6、智能数据网关应配置最大不小于4GB的专用存储空间(SD卡或CF卡),支持对能耗数据30天以上的存储。7、智能数据网关与数据中心的通信协议符合的要求。8、智能数据网关应支持断点续传功能,即如因传输网络故障等原因未能将数据定时远传,则待传输网络恢复正常后智能数据网关应利用存储的数据进行断点续传。9、智能数据网关远传数据包支持AES加密处理。10、智能数据网关支持向多个数据中心(服务器)并发发送数据。11、智能数据网关具备本地配置和管理功能(WEB方式配置、专用接口配置与维护等)。12、智能数据网关支持远程配置和管理功能。13、智能数据网关支持对数据采集子系统故障的定位和诊断,并支持向数据中心上报故障信息。14、智能数据网关支持对于故障计量装置的更换不影响智能数据网关其他部分的正常工作。3.8施工现场准备3.8.1施工现场平面规划施工现场准备由项目经理依据建设单位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