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路施工组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大路施工组织设计.doc(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巫山县库周交通南(陵)-大(溪)一期路基工程(第*合同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四川省达县第二建筑工程公司2010年7月22日目 录1、工程概况2、施工方案 3、主工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4、施工工期、进度控制措施5、工程质量生产措施6、安全生产措施7、文明生产措施8、季节性施工措施工程概况一、工程概述巫山县南大路位于长江干流南岸,东端起于巫峡镇境内的小三峡水泥厂,西端止于大溪镇。在小三峡水泥厂至曲尺乡溪沟渡口一段大部分已有毛路基,整个工程已经开挖的约占总长的80%,南大路起点桩号K0+000,高程为314.000 m,坐标为(X=36540.022,Y=88197.974),终点桩号K39+828.
2、91,高程为182.107,坐标为(X=32170.588,Y=70701.442),道路全长39.828.91km。南大路第八标段起点桩号K20+003.00,高程为215.08 m,坐标为(X=32995.046,Y=80095.254),终点桩号K22+120.00,高程为214.00m,坐标为(X=33116.741,Y=78943.754),道路全长2.12km。本路段在K20+003.00至K20+501.26段毛路基未形成,并且此路段悬崖峭壁,施工难度大,其余路基已部分开挖。本标段进场道路已形成,进场道路畅通,施工用电在施工区域内有农网改造的电网变压器,可以直接使用。本设计面均采
3、用泥结碎石路面,路面宽度在悬崖路段为5.0,其余路段为6.0 m,设计荷载为公路-级。该工程位于巫山县曲尺乡曲尺村内,汽车可直达长江对岸,然后座渡船可到现场,地理位置较好,场区水电齐备,具备施工条件。二、气象水文巫山县地处亚热带湿润区,受东南季风影响,且县境北部有高山屏障,因此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雨热同季,四季分明。春季多低温阴雨和寒潮:夏季长,气温高,降水丰富常有暴雨,易诱发洪涝、滑坡灾害;秋季气温下降快,多阴雨;冬季短,气候温和少雨。气候垂向分带明显,境内气候水平差异小而垂向差异大。气候类型多样,各类生物资源丰富。巫山县多年平均气温18.4,月平均最低气温7.1;月平均最高气
4、温29.2,极端最低气温6.9(1997年1月30日);极端最高气温41.8(1959年8月23日)。全县多年平均降雨量1051.9,年最大降雨量1356,月最大降雨量445.9(1979年9月),日最大降雨141.4(1964年5月24日)。年内降雨分布不均,降雨主要集中在5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68.8%,由于降雨集中,常诱发各种地质灾害。区内地表水系均属长江水系。长江为区内地表水系的主干,属过境河,境内流程57 km,流向近东西,沿主构造线方向发育,接受二、三级水系的补给。除长江外,大宁河为境内最大河流,其它流域面积在100 km2以上的支流有8条,还有54条小溪。全县水域面积91.4 k
5、m2,占幅员总面积的3.09%。长江为境内最低侵蚀基准面,长江过境流程57 km、年径流量3248.9108 m3,最高洪水位137.65m(1870年),最低洪水位99.70m(1971年)。大宁河为境内最大长江支流,过境流程54.9 km、年均流量98.4 m3/s。洪水期一般在510月,枯水期一般在11月次年4月。天然状态下巫山县城频率洪水1%、2%、5%、20%的干流水位分别为128.8 m, 127.0 m 124.0 m 118.7 m;按三峡水库 175 m正常蓄水位方案,相应巫山县城处设计水位为 175.3 m 175.3 m 175.1 m 175.1 m。三、工程设计(一)
6、设计依据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设计规范(SL290-2003)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46-98)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农村公路建设指导意见(交通部,2004.7)其他交通部颁发的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程、规范参照交通部颁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和农村公路建设指导意见的有关报告,结合现场开挖的实际,根据长江三峡工程库区重庆市巫山县南大等外路一阶段施工图设计报告,在现有基础上进行加宽设计。(二)设计标准1、路基设计分别为:宽度6.0m,5.4m行车道
7、20.3m砼路肩;宽度5.0m,4.4m行车道20.3m砼路肩。2、路面横坡设计为双面坡,横坡度1.5%。3、边沟采用M7.5水泥砂浆砌片石,若岩基岩质较好边沟为靠道路一侧采用浆砌片石,沟底及开挖边坡侧均为自然开挖状态。4、路面设计为石屑面层3厚,12碎石基层。(三)工程特点1、地质条件:工程部分地段原为悬崖地段,大部分有毛路基,山地的树木及杂草未清除。2、水文条件-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平均降雨量约1380mm,主要集中在3-6月,每年4-9月为汛期。工程正值雨季及河流汛期施工,给施工带来一定困难。3、交叉作业施工少:特别是与村民直接发生关系,工程弃土难度大,公路沿线外侧田地多,经济林木多
8、,直接影响工程进度。 4、交通组织:工程为新建路段,施工中交通干扰系数较少,在局部地区搭设临时便道供附近居民通行即可。5、工期紧,总工期为90天,2010年年底必须完工。施工中受雨季、爆炸物资材料的供应等因素影响,必须科学安排,合理调整工序,确保工程如质如期完成。施工方案一、施工部署 1、管理目标:质量目标:满足设计与工程质量验收标准,确保公路优良工程。安全目标:严格按建设部颁发的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BJ59-99)进行管理,组织施工,杜绝一切大小安全事故。工期目标:采用分区平行流水交叉作业,网络优化组合,确保在12月25日前竣工。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目标:按省建委颁发的施工现场综合考评试行
9、办法管理,争创文明施工现场。2、施工总体思路及工作面安排:因工程工期较紧,将工程进行分两个独立工作面,再在每工作面内进行平行流水施工,K20+003.00-K20+503.39段划为第一工作面(土石方爆破区),K20+503.39K22+120.00段划为第二个工作面(路基施工区),土石方爆破区采用从上至下的施工层序,路基区采用先施工挡土墙的施工原则。整体施工安排:施工顺序安排:临时便道清表清淤路基土石方路基挡土墙排水管涵施工路基排水边沟施工路肩的施工路面泥结碎石施工。 3、工程由公司总承包,项目部具体实施,其组织机构表附后: 4、施工准备 (1)施工现场准备组织先遣人员进行项目部及工程处的驻
10、地建设。布置好临时工棚作为设备、材料堆放场地,工程办公室就地租村民房屋。对照工程设计图纸进行水系调查,或发现设计遗漏或不合理的地段的处理方案,立即以文字报告形式向业主、监理和设计院汇报,并提出适当的处理办法或变更设计。搭设外电及布置供电线路。接入水源,布置供水线路。对现场的地质、地形进行调整核实。修通运输便道。混凝土搅拌站、料场的场地处理及设备安装。配备好计算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 (2)施工技术准备校核测量仪器,对全线进行导线点、水准点进行复核并根据需要进行加密、放线复核纵、横面,计算土方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土方调配。绘制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施工图,编制实施施工组织设计。对技术人员及操作工人进行
11、岗前培训及技术交底。对借土区按规范要求进行取土样试验,测定其最大干容量,最佳含水量等。对所使用的砂、石进行试验。对水泥、钢材等原材料进行试验。对混凝土、砂浆配合比进行试配。二、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一)、施工测量(1)技术标准测量技术标准严格按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确保路面坡度、宽度。(2)技术措施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导线制点和高程控制点,在施工范围内建立一套导线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并得到监理和业主复核认可,作为施工时依据。对经过复核认可的导线和高程控制点采用永久性保护措施,如用砼加固等,以保证其使用中的准确性。对导线点将桩移出路幅外,在施工中,导线点毁坏后便于及时予以恢复。对使用的导线点和高
12、程控制点每个月检核一次,防止由于其发生变化而引起的施工误差。施工前,对所使用的经纬线仪、水准仪、全站仪等进行检校,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测量建立复核制度,避免错误。进场后在监理的陪同下对路基断面进行复测,并将测量详细资料及结果报业主及监理。进场后迅速砍伐各种树木并清走,为测量放线创造通视条件。(二)路基石方爆破施工方案本路段沿线属于重丘区,地质条件复杂,沿线岩体较多。基本挖方段落上,土石比例较高,大部分为灰岩、泥岩,局部层理、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针对本合同段山坡岩体结构等地质特征,基本爆破指导思想是尽量采用减少岩体基本受力结构破坏的施工方法。1、界桩测量放样用全站仪严格按图纸设计要求放出各
13、坡面的界桩,原则上一般在直线段和半径较大的曲线段上每20m放一个边桩,特殊段和半径较小的曲线段上每10m放一个边桩。2、清表拟采用挖掘机开便道至坡顶,沿界桩进行清理植物和腐殖土的工作,至少清理原地面土层厚度30cm。粗略清理工作完成后,再进行人工清理。3、坡口桩及坡面放样基本测量放样方法与界桩测量一样,坡口桩放样完成后对施工对进行技术交底,交底的内容包括:本级台阶的坡率和台阶高度,以及碎落台的宽度和在刷坡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严格遵守的规范等等。4、爆破(1)、爆破方案的确定在实际施工选取爆破方法时,主要要考虑的问题:一是如何提高炮眼的利用率,二是如何控制开挖轮廓和爆破振动对地层的扰动。以此为
14、指导思想进行爆破方案的选择。为制定出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爆破方案,首先进行实地踏勘和收集现场资料。主要是要仔细了解爆破对象的数量、尺寸、结构材质、位置及地质情况等以及爆破工点周围的环境,包括地面和地下需要保护的重要建筑物和设施及其与爆破工点的相对位置和距离等。在充分掌握现场实际资料的基础上,根据爆破任务和安全的要求,提出多种方案加以比较,最后制定出合理的、切实可行的控制爆破方案。本段沿线山坡基本石方含量为80%,大部分的坡面位于岩层中。按照图纸、设计、规范要求和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坡面需要爆破时,主要采用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的施工方法(有关各种爆破的爆破参数在后面有详细叙述)。爆破方式
15、按标准结合松动方式进行。光面爆破是在开挖轮廓线上布比普通爆破较为密集的炮眼,并采用装少量炸药的特殊装药结构,周边眼间距与抵抗线之比大致为0.8,且在主爆破后最后同时起爆,使岩体沿开挖轮廓线爆除,使围岩最大限度少受损伤的爆破技术。光面爆破孔距在1米以内,实际孔距根据施工岩石结构,适当增加预裂孔。预裂爆破与光面爆破相比,炮眼还要密一些,装药量也要多一些,爆破从开挖断面轮廓线开始,即是周边炮眼在断面上的所有其他炮眼爆破之前首先同时起爆,其工艺与光面爆破基本一样。当装药量和检举选择适当时,在各炮眼的爆破作用力相互作用下,使周边炮眼之间形成一连续的预裂破裂面,成为随后期于炮眼爆破所产生的爆破冲击波的屏障
16、,使传到破裂面外侧围岩所受到的扰动和破坏达到最小程度。(2)、参数的选取针对本段路基的岩体实际情况,拟采用的爆破方法有以下几种: 浅孔爆破 浅孔炮的装药长度不超过眼深的2/3以留出足够的堵塞长度,同时孔深超过3m的炮孔,受装药条件限制炮孔利用率低。有时4m以上孔深可采用药壶炮爆破工艺以提高炮孔利用率及增大爆破效果。其爆破设计: A最小抵抗线W的确定(即台阶厚度或排间距): W(2530)d (d为炮孔直径) B孔深应低于台阶底部标高以克服底部岩石对爆破产生的夹制作用,使得爆后达到预定的高程,其超深h应为台阶底部抵抗线的10%15%。岩层坚硬取大值。 h=(0.100.15)W底(W底为底部抵抗
17、线) C间距,即同排炮孔间距a应在 a=(1.02.0) W底 D排距 b=(0.851.1)WE装药量计算Q=qWH式中:H阶梯高度,mq单位炸药消耗量,kg/q与炸药种类和炮孔直径、临空面多少有关。依2号岩石硝铵炸药计,一般为(0.30.7)kg/之间。石质松软,台阶陡直采用小值,如计算出单孔装药量容积大雨2/3孔深时,可换用高威力炸药和缩小孔间距,增加炮眼数量。裸露爆破裸露爆破不需要钻孔,技术简单,操作方便,工人易于掌握,但能量利用率低,爆破时噪声大,有时个别石块飞出很远。施工时:覆盖时禁止用石块覆盖,只能用不含石块的炮泥覆盖;几个药包同时起爆时,必须保证先爆的药包不致破坏其他药包,如不
18、能达到此要求,则只准用齐发爆破;药包一般采用筒装炸药,若采用散装炸药时,应采取防潮措施,防止炸药受潮影响爆破效果;安全规程规定,每次爆破炸药量不得大于20kg,并用下式确定空气冲击波对在掩体内作业人员的安全距离:25倍一次爆破炸药量的3次方根;裸露爆破的最小安全距离为400m;裸露药包爆破后,认真检查是否有未爆药包,若有,将残药、雷管回收,再次使用,不得散失在现场。蛇穴爆破 将集中药包直接放入直径为2050cm、深度在26m的水平或微倾斜的炮洞中进行爆破。在预定孔位用手持式凿岩机打26m深炮孔(或用人工冲钎方法实现),以连续装药方式或间断装药方式(依所计算或实验获得的所需每延米装药量进行装药)
19、,用导爆索或电雷管在不堵孔的情况下同时引爆孔内炸药,破碎孔壁周围岩体,一部分碎岩块随爆炸气体冲出孔口,剩余部分再用人工以长钎和挖勺掏出,形成炮洞。为扩大孔底装药容积需再次采用2.53.0kg炸药装入孔底,堵塞0.50.7m,实施第二次扩底爆破,用人工掏挖残渣后再进行装药。一炮成洞每延米药量:56级软岩为0.81.0kg/m,如岩层较硬,需进行多次爆扩成洞。 间距计算a=(1.01.3)W式中:W相邻两药包计算抵抗线的平均值; 1.01.3系数,岩石较硬或同时起爆取小值,岩石较软,分排分段间隔起爆时取大值。单孔装药量Q计算Q=K W f(a) d式中:K为单位岩石标准耗药量; W最小抵抗线; d
20、堵塞系数,可近似用d=3/L计算,L为眼深; a山坡角度;当a30时,f(a)=1-a /7000;当a30时,f(a)=26/a。药壶炮爆破药壶爆破最关键的工艺是扩大药壶。扩大后的药壶体积应满足设计装药量的要求,但又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而且在扩壶的过程中还要防止炸塌炮孔。扩壶药量和次数:扩壶时用药量由少到多,逐渐递增,第一次扩壶装药量一般为50%100g,以后按以下比例例增加(设第一次扩壶药量基数为1):二次扩壶为为:1:2;三次扩壶为:1:2:3;四次扩壶为:1:2:4:7。扩壶工艺扩壶时可用导火索和火雷管起爆,但导火索要有一定长度,为保证爆破安全和效果,最好用电雷管或电雷管起爆。扩壶时
21、一般不用导爆索,以免将炮孔炸坏。扩壶时一般可用少量砂或干砂堵塞,其长度不超过药包高度的0.812倍,也可以不堵塞,但炸药能量损失大,降低扩壶效果。 在扩壶过程中,每次爆破以后药壶内的余热一时不易散失,所以要隔一段时间才能进行下一次爆破,每次爆破前应用温度计测量壶内温度,当温度降到40以下后,才可以装药进行下一次爆破,以防止发生早爆事故。如温度一时难以下降,也可以滴入少量盐水增加降温速度。扩壶时,人员的安全距离大于50m,深孔扩壶时,大于100m。壶体积的测量与计算扩壶工作完成后,应将药壶内存留的残渣或水排除除净,经测量药壶体积合格后,再进行药壶装药。测量药壶体积的简易办法是利用铁棍测量器。用两
22、根等长的绳索分别系在一根铁棍的两端,使用时,将铁棍竖着放入药壶内,再平行上提绳索,使铁棍在壶内保持水平,根据绳索长度确定铁棍的位置,并用不同长度的铁棍测出药壶不同位置的直径,由此算出药壶体积的大小。预裂爆破炮孔直径受凿岩机具的限制,同时,在选定炮孔直径时,综合考虑孔径与孔深、孔距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选用较小的炮孔直径:当边坡高度或开挖深度小于4m时,选用直径为3845mm的钻机;当边坡高度或开挖深度小于8m时,选用直径为60100mm的钻机;当边坡高度或开挖深度大于8m时,可采用大于100mm的钻机。炮孔间距a与炮孔直径有关: a = (812) d当炮孔直径d6cm时,a = (914)
23、d,对于破碎软岩,应缩小间距,并相应减少装药量。对于完整硬岩,炮孔间距可选取大值。关于预裂爆破的装药量,一般以线装药密度表示。影响装药量的因素较多,很难从理论上得出一个精确的解析。在实际工程施工中,是根据条件类似的进行比较选取或按照一些经验公式计算。一般预裂孔比底板高程深12m,至少与主爆孔同深,孔底严格控制在同一高程上,并与主爆孔有一定距离。光面爆破光面爆破实质上是爆破光面层,要求光面炮孔同时起爆,同时起爆的时差越小,效果越好。一般要求时差小于100ms。对于石方路基开挖常用的露天边坡梯段爆破,其开挖程序较简单,即由外向内,依次爆破,前一排炮孔爆破为后一排炮孔创造自由面,光面炮孔最后起爆。光
24、面爆破的主要技术参数:炮孔直径。对于露天光面爆破,多采用与主爆区相同的钻机;对于井巷爆破,常用钻孔直径为3545mm的凿岩机钻光面炮孔。炮孔间距a。露天光面炮孔间距a =(1015) d,井巷掘进光面炮孔间距a =(1216) d。对于炮孔直径为3845mm的较大断面的掘进爆破,光面炮孔间距取6070cm。对于掘进断面较小的巷道拱、墙交接部分,开挖面曲率较大,岩石对爆破夹制作用较强,光面孔间距可缩小至4550cm。导向空孔和装药孔之间的间距一般不小于40cm。炮孔角度与深度。露天光面爆破、光面炮孔倾角与边坡坡角一致,沿设计轮廓面布置。孔深根据梯段高度或开挖深度决定,并考虑一定的超深。光面层厚度
25、。光面层厚度即是光面炮孔的最小抵抗线W。光面层厚度W与光面孔间距a有关,一般取: a = (0.81.0) W装药量。光面爆破的装药量一般用线装药密度或装药集中度来表示,二者概念不同,线装药密度等于炮孔装药量除以装药段的长度,装药集中度是炮孔的总装药量除以整个炮孔的长度。5、爆破施工对于岩石炸药单耗根据围岩不同在0.20.4千克/立方米之间选择。引爆药包的导火索长度在1.2米以上。在爆破工程中,应当注意:靠顺层边坡的一列跑孔,宜采用减弱松动爆破,严禁使用大爆破。扩药壶时,孔口的碎石、杂物先清除干净。装药量随扩壶次数、扩壶的大小和石质而定,不盲目加大药量。需要多次扩壶时,每次爆破后15分钟,等孔
26、壁岩石冷却后,方可再次装药扩壶。装炮工作时要注意: 装药前对炮眼进行验收和清理。严禁烟火和明火照明;无关人员撤离现场。采用木质炮棍装药;深孔装药出现堵塞时,在未装入雷管,起爆药前,采用铜和木制长杆处理。装好的炸药包个硝化甘油类炸药,严禁投掷和冲击。不得采用无填塞爆破,也不得使用石块和易燃材料填塞炮孔;不得捣固直接接触药包的填塞材料或用填塞材料冲击起爆药包,也不得在深孔装入起爆药包后直接用木条填塞;填塞炮眼时不得破坏起爆线路。引爆后,关于哑炮的处理方法:一种是用水冲洗,再用吹风管吹掉;另一种是在距离炮眼20cm位置打眼引爆,打眼必须专业爆破人员进行操作,尽量保证人员安全。如果是因为雷管的原因导致
27、炸药未能引爆,可以再装一次雷管进行二次引爆。另外,一般浅眼爆破时,个别飞散物对人员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300米;裸露药包爆破时距离不得小于400米。6、爆破清渣及防护爆破完成后,对坡面上残余的石方采用挖掘机进行清理,个别地方采用人工清理。中风化以上的大石料可以分解利用在换填和护坡工程上,碎石可以用于便道的修补工作。石渣清理完成后,人工休整坡面至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然后及时进行加固防护工程施工,以免边坡暴露时间太长而失去其良好的稳定性。7、爆破安全措施(1)边坡防护无论滑坡机制如何,治理措施都是减少下滑力,增加阻滑力。除采用削坡、防水、排水、软弱带置换、坡面防护、岩体加固措施外,对爆破施工技术要采
28、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加强地质调查,根据边坡已有的层理、层面、断层的形状、方位,判定可能产生滑动的空间部位与形式,根据可能允许的影响程度确定爆破规模和爆破方案,以及开挖空间顺序。为尽量减小爆破振动影响,应降低台阶高度,减小炮孔直径与孔深,缩小孔网参数,增加起爆段数,减小每段起爆药量,严格控制爆破规模,采用合理的起爆顺序,创造良好的临空面。毫秒微差起爆技术可以既保证破碎效果又使两次起爆产生的地震波在同一空间位置叠加的不利影响最小。接近设计边坡和坡脚开挖时或留有保护层,或采用预裂爆破、光面爆破,在孔底加柔性垫层,采用反向起爆技术以保护边坡岩体完整性和基础岩体不破坏。针对不同地形地质条件不断调整爆破方案
29、和装药结构,优化爆破参数。沿设计边线开挖和坡脚切层时,采用斜孔爆破,使保留坡面平整。安全监测。可以在岩体表面设监测点,监测边坡整体稳定,比较重要的地方在岩体内部设点,内外结合,局部与整体结合,保证资料完整连续。(2)爆破器材的安全管理爆破器材的运输。爆破器材实行凭证运输,必须由爆破器材收货地或储存地的县、市公安局申领“爆破物品运输证”才能运输爆破器材。爆破器材的储存。爆破器材库不同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物,为了防火、防爆、防盗等,对库房布局和库房结构都有特殊要求。(三)浆砌块石挡土墙施工方案A、材料要求:1.石料 应符合设计规定的类别和强度,石质应均匀,不易风化,无裂纹;石料强度、试件规格及换算
30、应符合设计要求,石料强度的测定应按现行规程执行。片石一般是用爆破或楔劈法开采的石块,卵形和薄片者不得采用。用做镶面的片石,应选择表面较平整、尺寸较大者,并应稍加修整。2.水泥 水泥进场应有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后应对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试指标进行取样复试。其质量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等的规定。根据国家现行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等的规定,当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3个月时,在使用前必须进行复试,并按复试结果使用。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3.砂 (1)、砂一般采用外运中细砂,砂的质量标准应符合混凝土工程相应的质量
31、标准。 (2)、砂的最大粒径:用于砌筑片石时的砂,最大粒径不宜超过5mm。 (3)、砂的含泥量:因本工程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为M7.5,因此砂的含泥量应不大于3%。4. 水 砌筑砂浆所用的水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应按有关标准确认合格后使用。砂浆按设计规定,片石挡土墙砌筑采用强度等级为M7.5的水泥砂浆砌筑、沟缝、抹面,砂浆的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砂浆应有良好的和易性,圆锥体沉入度50mm70mm,气温较高时可适当增大。B、施工工艺及流程 1、基础测量放线 根据设计图纸,按围墙中线、高程点测放挡土墙的平面位置和纵断高程。精确测定出挡土墙基座主轴线和起讫点,伸缩缝位置,每端的衔接是否顺直,并
32、按施工放样的实际需要增补挡土墙各点的地面高程,并设置施工水准点,在基础表面上弹出轴线及墙身线。 2、基槽开挖 (1)、挡土墙基槽采用人工开挖。基础的部位尺寸、形状埋置深度均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当基础开挖后若发现与设计情况有出入时,应按实际情况调整设计。并向有关部门汇报。 (2)、基础开挖为明挖基槽,在松软地层或陡坡基层地段开挖时,基槽不宜全段贯通,而应采用跳槽办法开挖,以防止上部失稳。当基底土质为碎石土、砂砾土、砂性土、黏性土等时,将其整平夯实。 (3)、基槽刷底时要预留10%的反坡(即内低外高)预留坡底的作用是防止墙内土的挤压力引起挡土墙向外滑动。(4)、开挖基槽的土方,在场地有条件堆放时,
33、一定要留足回填需用的好土;多余的土方应一次运走,避免二次倒运。(5)、在基槽边弃土时,应保证边坡稳定。当土质好时,槽边的堆土应距基槽上口边缘1.2米以外,高度不得超过1.5m。(6)、任何土质基槽挖至标高后不得长时间暴露,扰动或浸泡,而削弱基底承载能力。基底尽量避免超挖,如有超挖或松动应将其夯实,基槽开挖完成后,应放线复验,确认位置无误并经监理工程师签认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 3、砂浆拌制 (1)、砂浆采用机械搅拌,投料顺序应先倒砂、水泥,最后加水。搅拌时间宜为35min,不得少于90s。砂浆稠度应控制在50mm70mm。 (2)、砂浆配制应采用质量比,砂浆应随拌随用,保持适宜的稠度,一般宜在
34、34h内使用完毕,气温超过30时,宜在23h内使用完毕。发生离析、泌水的砂浆,砌筑前应重新拌和,已凝结的砂浆不得使用。 (3)、为改善水泥砂将的和易性,可掺入无机塑化剂或以皂化松香为主要成份的微沫剂等有机塑化剂,其掺量可通过试验确定。 (4)、砂浆试块:每工作台班需制作立方体试块2组(6块),如砂浆配合比变化时,应相应制作试块。 4、扩展基础浇筑 (1)、开挖基槽及处理后,检查基底尺寸及标高,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浇注前要检查基槽底预留坡度是否为10%(即内低外高),预留坡度的作用是防止墙内土的挤压力引起墙体向外滑动。验收合格后浇注垫层 (2)、进行放线扩展基础,支模前放出基础底边线和顶边线之间
35、挂线控制挡土墙的坡度。 (3)、支模:模板采用15mm厚覆膜光面多层木板,50100木枋背楞。要求模板拼缝整齐,做到横平竖直,施工过程必须横向、竖向均拉通直线检查。竖向拼缝需错缝,错缝位置为模板长度的一半。操作时按从下到上顺序边拼校正边加固,保证施工位置平整不漏浆。 (4)、浇注:浇注时用振动棒振捣,防止出现蜂窝、麻面等影响质量及观感的现象。每隔1015m设置一道变形缝,变形缝用30mm厚的聚苯乙烯板隔离,要求隔离必须完整彻底不得有缝隙,以保证挡土墙各段完全分离。 5.片石墙身砌筑 (1)、放线:基础施工完进行墙身测量放样,用全站仪找出挡土墙的控制线,并根据基础测量放样控制点测定出墙身内外边线
36、,以及各伸缩沉降缝的位置,检查每端的衔接是否顺直。 (2)、基础转角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留成斜槎。 (3)、基础砌筑时,石块间较大的空隙应先填塞砂浆,后用碎石块嵌塞,不得采用先摆碎石块,后塞砂浆或干填碎石块方法。 (4)、基础灰缝厚度20mm30mm,砂浆应饱满,石块间不得有相互接触现象。 (5)、砌筑前应将石料表面泥垢清扫干净,并用水湿润。砌筑时必须两面立杆挂线或样板挂线,外面线应顺直整齐、逐层收坡,内面线可大致适顺以保证砌体各部尺寸符合设计要求,浆砌石底面应卧浆铺砌,立缝填浆补实,不得有空隙和立缝贯通现象。砌筑工作中断时,可将砌好的石层孔隙用砂浆填
37、满,再砌时表面要仔细清扫干净、洒水湿润。工作段的分段位置宜在伸缩缝和沉降缝处,各段水平缝应一致。 (6)、当基础完成后立即回填,以小型机械进行分层夯实,并以表层稍留向外斜坡,以免积水渗入浸泡基底。 6、墙体砌筑规定及要求 一般规定: (1)、为了控制好墙身内外侧的坡度,在砌筑前,首先用松木板钉好坡度架,其坡度按各段设计图纸进行控制。坡度架制作好后立于砌筑段的两端,并拉小线进行砌筑。 (2)、砌筑顺序以分层进行为原则。底层极为重要,它是以上各层的基石,若底层质量不符合要求,则要影响以上各层。分层砌筑时,应先角石,后边石或面石,最后才填腹石。 (3)、因此段挡土墙较长,砌体除分层外,还要按图纸设计
38、要求分段砌筑。分段砌筑时,分段位置应设在变形缝或伸缩缝处,各段水平砌缝应一致。相邻砌筑高差不宜超过1.2m。缝板安装应位置准确、牢固,缝板材料应符合设计规定。 (4)、相邻挡土墙设计高差较大时应先砌筑高墙段。挡土墙每天连续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2m。砌筑中墙体不得移位变形。 (5)、砌筑挡土墙应保证砌体宽(厚)度符合设计要求,砌筑中应经常校正挂线位置。 (6)、砌石底面应卧浆铺砌,立缝填浆捣实,不得有空缝和贯通立缝。砌筑中断时,应将砌筑好的石层空隙用砂浆填满。再砌筑时石层表面应清扫干净,洒水湿润。工作缝应留斜茬。 (7)、挡土墙外露面应留深10mm20mm的勾缝槽,按设计要求勾缝。 (8)、片石
39、分层砌筑以23层石块组成一工作层,每工作层的水平缝大致平齐,竖缝应错开,不能贯通。 (9)、外圈定位行列和转角石选择形状方正、尺寸相对较大的片石,并长短相间地与里层砌块立交接成一体,上下层石块也应交错排列,避免竖缝重合,砌缝宽度一般不应大于4cm。 (10)、较大的砌块应使用于下层,石块宽面朝下,石块之间均要有砂浆隔开,不得直接接触,竖缝较宽时可在砂浆中塞以碎石块,但不得在砌块下面用小石子支垫。 (11)、砌体中的石块应大小搭配、相互错叠、咬接密实并备有各种小石块,作挤浆填缝之用,挤浆时可用小锤将小石子敲入缝中。 (12)、预埋泄水管应位置准确。泄水孔每隔2米设一个,渗水处适当加密,上下排泄水
40、孔应交错设置。 (13)、泄水孔向外横坡为3%,最底层泄水管距地面高度为30cm。进水口填级配碎石反滤层进行处理。 砌筑要求: (1)、宜23层石块组成一工作层,每工作层的水平缝应大致找平。立缝应相互错开,不得贯通;应选择大尺寸的片石砌筑砌体下部;转角外边缘处应用较大及较方正的片石长短交替与内层砌块咬砌。 (2)、墙体外圈定位行列与转角石应先选择表面较平、尺寸较大的石块,浆砌时,长短相间并与里层石块咬紧,上下层竖缝错开,缝宽不大于4cm,分层砌筑应将大块石料用于下层,每处石块形状及尺寸应合适。竖缝较宽者可塞以小石子,但不能在石下用高于砂浆层的小石支垫。排列时,应将石块交错,坐实挤紧,尖锐凸出部
41、分应敲除。 (3)、砌筑处露面应选择有平面的石块。使砌体表面整齐,不得使用小石块镶垫。 (4)、砌体中的石块应大小搭配、相互错叠、咬接牢固,较大及较方正的片石应宽面朝下,石块之间应用砂浆填灌密实,不得干砌。 (5)、勾缝:勾缝具有防止有害气体和风、雨等侵蚀砌体内部,延长构筑物使用年限及装饰外形美观等作用。本分项工程挡土墙勾缝采用凹缝进行施工。勾缝宜采用1:1.51:2的水泥砂浆,并应嵌入砌缝内约2cm。勾缝前,应先清理缝槽,用水冲洗湿润,再在缝内抹适量水泥净浆。勾缝应保持砌后自然缝,不应有瞎缝、丢缝、裂纹和粘结不牢等现象。成活的灰缝水平缝与竖直缝应深浅一致、交圈对口、密实光滑,搭接处平整,阳角
42、方正,阴角处不能上下直通,不能有丢缝、瞎缝现象。灰缝应整齐、拐角圆滑、宽度一致、不出毛刺,不得空鼓、脱落。 7、墙背填料 (1)、墙背填料需待砌体砂浆强度达到70%以上时,方可回填墙背填料。并应优先选择渗水性较好的砂砾土填筑。如确有困难采用不透水性土时,必须做好反滤层及泄水孔,并与砌体同步进行,浸水挡土墙背应全部用水稳性和透水性较好的材料填筑。 (2)、墙背回填要均匀摊铺平整,并设不小于3%的横坡逐层填筑。逐层夯实,严禁使用膨胀土和高塑性土,每层压实厚度不宜超过20cm,根据碾压机具和填料性质应进行压实试验,确定填料分层厚度及碾压遍数,以正确地指导施工。 (3)、压实时应注意勿使墙身受到较大的
43、冲击影响,临近墙背1.0m的范围内,应采用蛙式打夯机、内燃打夯机、手扶式振动压路机、振动平板夯等小型压实机具碾压。(四)钢筋砼圆管涵施工方案1) 开挖基础:a. 在开挖基础前,准确放出中线位置,并用十字栓桩,进行精确的位置、高程控制。b. 基础开挖采用人工开挖,开挖时测量人员及时放出基底高程,严禁超挖现象发生。基础开挖后,如基底承载力不够,则视具体情况作换填石灰处理,垫层的厚度、宽度通过地基承载力验算计算所得。2) 基础模板与支架:a. 基础砼采用强度大、刚度好、尺寸标准、周转率高的定型组合钢模,组合钢模必须保证其表面平整、形状准确、板缝间不漏浆等要求。b. 模板安装前,在模板表面涂刷脱模剂,
44、不得使用易粘在混凝土上或使混凝土变色的油料。c. 支立模板时为了防止模板位移凸出,支立侧模时在模板外设立支撑固定。d. 模板安装完毕后,为保证位置准确,必须对其平面位置、平整度、垂直度、顶部标高、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报监理工程师抽检,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浇注混凝土,浇注时,发现模板有超过允许偏差值的可能应及时纠正。3) 基础混凝土的浇注及养护:涵洞混凝土采用集中拌和,人工运输,吊车配合安装。拌和前对各种原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检查。砼浇注时,必须对运到施工现场的砼进行严格的检查。如砼坍落度、和易性。浇注前先对支架、模板、预埋件进行检查,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应清理干净,模板如有缝隙
45、必须填塞严密。混凝土按一定厚度顺序和水平方向分层浇注,上层混凝土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浇注完成;上下层同时浇注时,上层与下层浇注距离保持1.5米以上,浇注厚度不超过30cm.混凝土的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移动不超过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应保持5到10厘米的距离。混凝土浇注连续进行,因故间断时,其间断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初凝时间。混凝土浇注完成后,在收浆后尽快养护,混凝土的养护采用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基础完成后,把钢筋砼圆管用吊车稳放在砼基础上,要求各管节直顺,管内相临的高差不大于5mm,管节接头处用沥青麻絮填充。以保证管节间不渗漏水,管节接头的外部用15cm宽的油毡、沥青与加固
46、材料共同缠绕密封住,然后再用沥青在外部刷上一层,保证外部的水份不渗漏进入涵管内。4) 涵口八字墙施工:涵管完成以后,让测量人员把两侧洞口的八字墙位置设放出来,精确定位,并把标高控制好, 开始砌筑八字墙,具体操作与砌筑挡土墙相同。台背回填:当八字墙强度达到80%以上方可进行台背回填,回填采用级配良好的天然砂砾,对称施工,因施工工作面较小,采用小型碾压机碾压,对于靠近墙身处及边缘、 死角等地方用小型平板振捣器夯实,在填筑过程中必须对应涵台两侧对称分层碾压密实,压实度须达到95%以上,回填至施工路基高度(超过涵管的上顶面),再 同路基一起填土施工。(五)边沟施工方案道路边沟的施工:根据图纸要求,边沟的现场放样完成,并经复核与现场地形符合,与桥涵、结构物及线外排水系统或自然水系能平顺衔接,能够形成完整的排水系统。 施工质量 (1)排水设施要求纵坡顺适,沟底平整,排水畅通。 (2)边沟要求线形美观,直线线形顺直,曲线线形圆滑。 具体施工层序与挡土墙相同。(六)路面施工路基完成后,进入下一道工序路面的施工,工艺为:路基整平路床碾压铺设碎石碾压路面石屑碾压路面所用的碎石,根据本标段的特点,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