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国学经典》班会记录内容.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73900 上传时间:2020-11-1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国学经典》班会记录内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20《国学经典》班会记录内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20《国学经典》班会记录内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20《国学经典》班会记录内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20《国学经典》班会记录内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国学经典》班会记录内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国学经典》班会记录内容.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0国学经典班会记录内容 中华经典的铿锵音韵在我们耳边回响,中华经典的千古风韵在我们心头荡漾。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国学经典班会记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国学经典班会记录1这项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中国古典文学的兴趣。弘扬传统文化,学习文明礼貌,进一步推进学校优良学风建设。活动形式:表演、朗读、阅读交流会活动流程:首先,主持人(班长)演讲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班会的主题是“背诵国学经典,做文明学生”。我们华夏民族是一个礼仪之邦,祖辈代代相传的文明礼仪是我们的骄傲和财富。“文明礼貌”是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但是环顾四周,一些不文明的现象仍然时有发生:在课间休息时,一些学生大声喧哗,有时还

2、说脏话,甚至做出不雅行为;课后,一些学生在走廊和教室里追逐打闹。教室里的学生们没有轻声交流,而是高声喊道。在地面上,你经常可以看到垃圾和被随意丢弃的垃圾污渍。在课堂上,当老师讲课或学生说话时,一些学生低着头小声说话.这些现象的存在和文明校园很不协调,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更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从我做起,改变这种局面。所以,现在,让我们从小事做起,摒弃那些不文明的行为,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一个有礼貌、文明的学生!让我们一起创造一个优雅舒适的学习环境!让云浮市第一小学成为一座开满文明之花的花园盛开。第二,学生们展示了个阅读和表演中国经典的例子.从现在开始,我们启动了“中国经典阅读工程”,让文化

3、经典进入滋润我们的眼睛和心灵。现在,让我们邀请学生大声朗读比赛,让卢先生做我们的裁判。1.张玉婷: 三字经同学:表演并大声朗读。2.邓百成: 弟子规同学:表演并大声朗读。3.林嘉涛: 千字文同学:表演并大声朗读。4、全班千字文读龙三、学生谈论收获主持人:“背诵国学经典,做文明学生”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好处!弟子规 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弟子规朗朗上口,是一本指导我们行为的好书。我们每个人不仅要背诵,而且要按照书中的要求在任何地方背诵。现在,让我们分享学生的收获!(学生谈论收益.)四、教师总结、奖励同学们,老师很高兴看到你们在读完国学经典后收获良多,并采取了实际行动。老师希望你继续学习,阅读更多

4、的国学经典,成为文明的学生。诚实守信,有性和学习,有礼貌,远离脏话,有良好的健康习惯,热爱公共和私人财产,遵守纪律,有爱心和责任感,尊重老师,爱同学,关心身边的人和事.授予.五、活动结束,老师推荐经典作品中国研究有许多经典书籍: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孝经 0103010 0103010是中国古代儿童的通俗读物,也是中国古代儿童的百科全书。它是中国古代蒙古学系列的代表。老师特别向学生推荐。国学经典班会记录2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主持人a: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主持人b:齐风韶韵,流传四方。主持人a:灿烂的文化丰盈着我们的童年,主持人b:沁人的书香浸润着我们的成长。主持人a:我国历来被称为诗的国度

5、,自诗经开始,中国古典诗文一直洋溢着独具魅力的灵性风韵。唐诗更是古典诗歌发展的高峰。主持人b: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尤其是李白的绝世才华,他豪放飘逸的气质,把诗写得行云流水而又变幻莫测,情财飘逸隽永,美如清水荚蓉。现在请听李白的古风小学诵读经典主题班会教案等3篇小学诵读经典主题班会教案等3篇。二、感受经典的魅力诗歌朗诵唐李白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主持人a:下面请听朗诵兰。明 陈汝言兰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偶为世人赏,移之置高堂。雨露失天时,根株离本乡虽承爱护力,长养非其方小学诵

6、读经典主题班会教案等3篇主题班会。冬寒霜雪零,绿叶恐雕伤。何如在林壑,时至还自芳。主持人b:名著不仅具有不朽的本质,而且是我们人生旅途中必不可少的伴侣与慰籍。名著是怎样伴我成长的呢?请聆听论语同我行。见义不为,无勇也。为政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八佾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主持人a:论语中的“孝敬之道”,塑造着我们高尚的灵魂,它的“智慧之道”,启迪着我们的思维,它的“治世之道”教会了我们仁爱,书籍是这样的神奇!同学们还给我们带来了有趣的经典故事呢!学生1:孔融让梨主持人b:小小的孔融教会了我们,与人交往要宽容。让我们再来听听另一

7、个故事,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呢?学生2:凿壁借光 主持人a:这些故事不仅有趣,而且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考小学诵读经典主题班会教案等3篇小学诵读经典主题班会教案等3篇。那么都给大家带来了哪些思考呢?或者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对你有哪些影响呢?主持人b:经典名著的博大精深,真令人回味无穷。主持人a :走进经典,我们走进生活的四季。主持人b:走进经典,我们走进人生的四季。主持人a:底蕴深厚的老子可吟读,可朗诵,主持人b:能从耳朵钻入心中,如同一股泉水涓涓流淌,与大自然相融合主持人a:草木为了感激春的到来吐露新芽;主持人b:鲜花为了感激夏的到来竞相开放;主持人a:硕果为了感激秋的到来挂满枝头;合:我们为了

8、感激经典今天在此展示自己。主持人b:弟子规主要讲如何孝敬父母,如何为人处世,以增进团结,促进和谐。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为世人所称道,所敬仰。下面请欣赏小故事孟信不卖病牛孟信不卖病牛古代,有个叫孟信的人,被罢免了官职以后,家里很穷,甚至连吃的东西都没有了一天,家里人趁孟信外出把家里仅有的一头病牛卖了,来换粮食小学诵读经典主题班会教案等3篇主题班会。孟信回家后发现病牛被卖了,就把家里人打了一顿,还去把病牛要了回来,他对买主说这是病牛,没什么用处了,这样的病牛不能卖给你。如果我们都能像孟信一样,做人诚实守信,经商公平交易。那像“三鹿奶粉”等欺诈行为事件就不会发生。主持人a:听了这个故事,

9、你认为孟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人呢?见没见过和他不一样的人呢?(通过小故事和同学们的评论,让孩子们明白怎样做人。)主持人b:诵读中华经典,让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主持人a:诵读中华经典,让民族文化智慧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三、班主任总结中华经典的铿锵音韵在我们耳边回响,中华经典的千古风韵在我们心头荡漾。培根在论读书中这样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伦理使人庄重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小学诵读经典主题班会教案等3篇小学诵读经典主题班会教案等3篇。从忆读书中我们知道冰心奶奶从小就贪婪地吮吸着经典文化的营养而长大,受着古典文化的熏陶而成就了她高尚的人格。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参与到“

10、经典诵读”活动中,去汲取甘露,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一路让经典润泽我们的心灵。国学经典班会记录3【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品味国学经典,使学生感受中华古文化的博大精深。2、体会古诗的意境,领悟诗人的情感,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3、充分调动学生在班集体活动中的主动性、创造性,强化作为班集体主人的意识。【活动准备】1、各小队组织熟练背诵古诗、三字经、水调歌头、满江红、少年中国说等。2、根据诗意准备好图片。3、排练舞蹈。【活动地点】多媒体教室。【活动过程】一、开场词播放古筝高山流水,在音乐声中主持人入场。甲:美文如画。乙:诵读如歌。甲: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我们的文化博大精深,在漫漫的历史星河

11、中,闪耀着无数颗璀璨的星星。乙:有诸子百家,有四书五经,有唐诗宋词这儿有老子庄子,有孔子孟子,有杜甫李白这儿闪烁着先人们的无上智慧,这儿呢喃着先辈们的悠悠情怀。甲:今天,让我们走进古诗文的世界,去感受诗人们质朴、真切的情思。乙:今天,让我们徜徉在古诗文的长河中,去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古文化。合:品国学、诵经典主题班会现在开始。二、古诗系列甲:四季风景美如画,诗人笔下的每一个季节都有其迷人的魅力。下面请欣赏古诗朗诵。(配乐:琵琶吟)(11人分别诗以下诗目)春天:春晓(孟浩然)咏柳(贺知章)春夜喜雨(杜甫)夏天:所见(袁枚)小池(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秋天:山行(杜牧)九月九日忆山东兄

12、弟(王维)冬天:江雪(柳宗元)咏梅(王安石)三、经典国学系列甲:中国不仅是诗的国度,还是一个礼仪之邦。乙:读了论语,才知道何为君子。甲:读了三字经,才知道何为孝敬。乙:读了弟子规,才知道何为圣人。论语(10人)(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

13、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字经(4人)(音乐伴奏起,学生边吟唱边做舞蹈)(1)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2)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3)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4)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弟子规(10人)甲:感谢这四名同学的美妙舞姿,把我们带回到古圣人的世界中去。知国学,谈用今,让实践在此传承,传承弟子规的经典与文明。乙:关于弟子规,你都知道些什么呢?生:弟子规中讲了许多为人子弟在对待长辈亲人朋友、处理事情、求学时,应有的礼仪规范。特别是告诉孩子们应该怎样对待生活。生:它是使人们从小形成优秀的品质和良好生活、学习习惯的的礼仪规范。

14、生:弟子规包含了孝经礼等传统思想,特别是在行动方面做了规范。生:弟子规告诉我们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会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会变成和谐的世界。甲:在弟子规中,“入则孝”是第一门主修课。百善孝为先,毛主席在开篇时就已经指出“首孝悌”。乙:同学们,我们都有一个温馨的家,在家里有爱我们的爸爸妈妈,他们为我们操碎了心,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我们该如何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呢?下面请老师为大家讲一个关于“孝”的故事。师:我讲的是“黄香温席”的故事: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人,是江夏(今湖北境内)人。年纪刚刚九岁,就知道孝顺长辈的道理。每当炎炎夏日到来的时候,就给父母的帐子扇扇子,让枕

15、头和席子更清凉爽快,把吸人血的小虫扇开,让父母睡得更好;到了寒冷的冬天,就用自己的身体让父母的被子变得温暖,让父母睡得更好。于是黄香的事迹流传到了京城,号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甲:孝敬是世上最至上的美德。请同学们对照我们熟知的弟子规,分析下面的短剧中人的言行有哪些不当的地方。乙:请看短剧:大呼小叫。(播放短剧)生:“父母呼,应勿缓”,母亲让孩子到她房屋,孩子不说话也没有马上去做。生:“尊长前,声在低”,母亲在和客人说话时,孩子不能大声喊,这样不礼貌。生:“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妈妈进来,孩子没有马上给妈妈让座,妈妈允许坐的时候才可以坐下。生:“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

16、生:“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生:我们还要自己背书包,自己上学,多帮父母做家务,“亲所好,力为具”。四、吟唱佳作系列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甲:历览千载辉煌地,长歌浩叹唱古今。乙:捧起这些佳作,我们与圣贤相会。甲:吟咏这些绝唱,我们与历史对话。乙:传统在这里升华,文化在这里更生,精神在这里得到洗礼。甲:让我们漫步在月的国度里,去感受“乘风归去”“青天揽月”的豪情壮志。乙:请欣赏:水调歌头(播放明月几时有曲目)(8人)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生: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生: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生: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生: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生:不应有恨,

17、何事长向别时圆。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女生小合唱水调歌头。2、满江红甲:这是一首气壮山河,传诵千古的名篇。乙:这是一位精忠报国,流芳百世的英雄。甲:风波亭上起阴风,一统山河志复空。乙:千古奇冤谁肯信,神州争唱满江红。甲:请欣赏配乐诗朗诵满江红(播放满江红背景音乐)男生朗诵:满江红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三、展望

18、未来之少年中国说(24人)甲:透过历史的眼眸,我们站在岁月的肩膀上远眺。乙:这是一个惩前启后的时代,甲:这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乙:这是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甲:近代思想家梁启超挥笔成就名篇少年中国说。合:让我们一起展望我们的未来吧。(播放音乐少年中国说)生: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生: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生:使举国之少年而亦为老大也,则吾中国为过去之国,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生: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生:少年智则国智,生:少年富则国富,生:少年强则国强,生:少年独立则国独立,生:少年自由则国自由,生: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生:

19、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生: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生:红日初升,其道大光;生:河出伏流,一泻汪洋;生:潜龙腾渊,鳞爪飞扬;生:乳虎啸谷,百兽震惶;生:鹰隼试翼,风尘翕张;生:奇花初胎,矞矞皇皇;生:干将发硎,有作其芒;生: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生:纵有千古,横有八荒;生: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生: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生: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合: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五、活动总结:甲:中华经典的千年音韵,仿佛还在我们耳边回响。乙:中华经典的万世情怀,似乎还在我们心头荡漾。甲:吟诵经典,让民族的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乙:吟诵经典,让华夏文化撑起我们人格的脊梁。甲:愿中华诗文艺术之花,永远芬芳。乙:愿五千年文化的血脉,永久传承。合:本次品国学,诵经典主题班会到此结束。甲:现在请班主任老师做总结。师:同学们,在这次的主题班会上,我们与经典相伴,与圣贤同行。古诗文浩若烟海,华夏文明光辉灿烂。让我们多学习中华经典文化,继承民族优秀传统。希望同学们通过今天的活动,受益于千古诗文的文学滋养,让我们站在五千年的历史巨人肩上,面向世界,开创未来。主题班会到此结束。2020国学经典班会记录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初中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