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卫生服务中心改扩建工程初步设计.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739245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3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卫生服务中心改扩建工程初步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县卫生服务中心改扩建工程初步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县卫生服务中心改扩建工程初步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县卫生服务中心改扩建工程初步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县卫生服务中心改扩建工程初步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卫生服务中心改扩建工程初步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卫生服务中心改扩建工程初步设计.doc(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第一章概述1一、项目名称1二、项目编制依据1三、XX县卫生服务中心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文件。2四、项目设计年限2第二章 项目建设基本情况2一、 XX县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情况:2二、社会状况3三、气候条件3四、地质条件3五 、交通通讯条件4六 、市政基础设施4七 、场地条件4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性行4一、项目的提出4二、必要性4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6第四章 项目建设需求分析与规模7一、需求分析7二、建设规模8第五章建筑设计9一、设计依据9二、总体设计10三、单体设计:11第六章 结构设计13一、工程概况13二、建筑结构的安全性14三、自然条件14四、设计依据及设计要求14五、主

2、要结构材料(框架结构)15六、结构设计16第七章 给排水设计16一、设计依据16二、工程概况17三、设计范围18四、给水工程设计18五、消防给水工程设计19六、污水工程设计19七、污水处理流程19八、雨水系统20九、管材20十、节水节能措施21第八章 电气设计21一、设计依据21二、设计范围21三、供电系统23四、设备的选型及安装24五、照明系统24六、建筑物防雷25七、接地及安全26八、安全措施26九、弱电部分27十、病房呼叫系统27十一、空调采暖27十二、电气节能28第九章 三大系统设计28一、供氧系统28二、真空吸引系统29第十章节能节水29一、节能措施29二、节水措施31第十一章环境保

3、护32一、污染分析32二、污染处理措施33三、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措施34四、生态保护措施35五、生态影响结论35第十二章消防设计35一、设计依据35二、工程概况35三、总平面防火设计37四、建筑单体消防疏散37五、室外消防及固定灭火系统37六、电器消防37第十三章项目管理38一、基本建设程序38二、质量管理38三、专项资金管理38四、项目交付使用后的管理39第十四章组织机构39第十五章项目实施进度与工程管理39一、实施进度39二、资金使用40三、工程管理40第十六章投资概算41一、概算概况41二、概算依据41三,资金筹措41四、招投标形式41五、项目法人42拉巴次仁(XX地区XX县政府副县长)

4、42六、概算投资42第十七章效益分析42第一章概述一、项目名称1、项目名称:XX县卫生服务中心改扩建工程2、承办单位:XX地区XX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3、拟建地点:XX地区XX县县城卫生服务中心院内4、编制单位:XXXX地区建筑勘察设计院 二、项目编制依据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3)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5-2003)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01)2008版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2001)2006版6)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03-2001)7)混凝土结构设

5、计规范 (GB 50010-2002)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02)9)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2001年版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 2001)2006年版11)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12)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2001)1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16-92)14)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JGJ 49-88)15)综合医院建设标准 (印发稿2008.12.10)16)XX自治区医院建设标准17)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2004-3-18)18)

6、医院手术室建设标准19)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 50333-2002)20)医院洁净手术部建设标准 (2000年)21)氧气站设计规范 (GBJ50030-91)22)医用污水处理设计规范 (CECS 07.2004)23)卫生部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国家发展改革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联合文件关于印发县医院、县中医院、中心乡镇医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5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24)XX地区XX县城总体规划2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26)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国发200912号

7、。三、XX县卫生服务中心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文件。四、项目设计年限根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规定,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第二章 项目建设基本情况一、 XX县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情况: 医院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灿烂和照耀下,在全国各省市的技术援助和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院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医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历经坎坷。目前已发展成全院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68平方米,其中业务用房面积1080平方米,生活用房面积500平方米,编制床位30张、实际床位25张、编制人数42名、实际37名,是一所独立科级事业单位,是建立多功能一体化

8、、综合性医院。实行医疗、预防、妇幼、计生“四位一体”医疗机构。实行主管县长及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全院党员18名,占全院职工的63.2%,其中本民族党员人数15名,占党员总数的95.8%。院领导由一名正院长、两名副院长,还均具有主治医师职称。医院在编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0名,占全院总人数的85.7%,其中专业结构:临床医师15名、医技7名、护理3名、疾控3名。职称结构:中级3名、初级21名、员级6名。文化结构:本科3名、大专10名、中专20名。后勤人员1名,占总人数的14.3%。医院设有两个病区,一是门诊病区、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藏医科、五官科、药剂科、注射室、挂号室、收费室等科室

9、。二是住院部病区、内科、外科、分娩室、眼科、藏医、传染病、抢救室、手术室等病区。医技科设有检验科、放射科、B超室、心电图等。急诊室设有以外科内科为主的综合科室,实行24小时院内外急救出诊任务。医院年均完成1500人次的诊治工作和125余人次的急救观察诊治工作以及近600余人次的住院病人诊治任务。从2005年开始每年开展各类普外科小型手术和剖腹产、急性阑尾炎、疝气等五十多例。医院每年在院内完成诊治服务的基础上,不仅承担全县干部职工的体检和餐饮人员的体检、结核病治疗、实习生的培训教学任务,还承担全县总人口13175多农牧民群众的防病治病任务及抗灾救灾任务。二、社会状况XX县与整个XX一样,脱胎于封

10、建农奴制社会,自给状态下的农牧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XX和平解放以后,生产力得到全面解放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各项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中央第三、第四两次XX工作座谈会以来,在中央的关怀下,在全国人民特别是吉林人民的大力支援下,XX县的经济建设持续稳步发展,各项社会事业蒸蒸日上,群众生活日益改善,局势稳定,边防巩固,民族团结,成为XX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三、气候条件XX北部地区为藏南寒冷温暖的半干旱高原河谷季风气候县,年平均气温为2,最暖月平均气温为1018,最冷月平均气温为10,年降水量为300600毫米左右,属于温湿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县。而XX南部

11、地区则为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县,年平均气温可达1013,最暖月气温为18以上,年降水量达1000毫米左右,年无霜冻日数在200天以上。四、地质条件XX县地质构造是,北部为高原宽谷湖盆地,南部为深切级高山峡谷,大致以喜马拉雅山段至希夏帮马山峰至脊线为界,其北翼表现为南高北低,南部位于喜马拉雅中段。一江两河(雅鲁藏布江、东林藏布河、XX藏布河)贯穿全境,形成极其丰富的水利资源网络。XX县土地大致有肥力限制型3452.8亩,土层限制型2248.5亩,砾石限制型17145.5亩,还有风砂土、高山寒漠土、高山草甸性土、石质土等。五 、交通通讯条件本项目位于XX县县城,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项目区域内电话

12、和无线寻呼系统建设完善。因此,交通、通讯条件能够满足项目建设及建成后的利用需要。六 、市政基础设施该地段各类城市管网基本建成,具备基础建设的基本条件。七 、场地条件该用地为XX县人民政府划拨,属城市规划的医疗卫生用地。用地条件较为充足,符合建设部门的有关要求和规定,建设条件已经成熟。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性行一、项目的提出XX地区XX县卫生服务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还不能满足XX县人民群众的就医就诊需求。没有符合要求的现代化医技、住院综合楼、妇产科、固体废物储存间、污水处理等,旧门诊楼、住院楼功能布置及达不到综合医院规范要求。因此,XX地区XX县卫生服务中心在提出新建门诊、住院综合楼、供气站、

13、垃圾收集站,改造原门诊部、改造急、门诊楼等,并对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重新规划。二、必要性(一)、是XX县加快卫生医疗事业发展的需要2007年5月卫生部制定的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指出:“十一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阶段,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时期。卫生改革与发展面临良好的机遇,也肩负着繁重的任务。随着XX县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家一级口岸恢复建设,其现有医疗卫生设施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由于XX县卫生服务中心设施匮乏,技术落后,重大疾病和疑难疾病患者必须去地区医院;当地农牧民到地区看病,因路途遥远,除病人外往往还需家人陪伴,增加路费、相关陪护费用,耽搁

14、病人家属的正常生产生活;同时亦耽误病情,这加大了XX县人民治病的开支。此外,还有部分重大疾病和疑难疾病患者因到地区看病费用高而放弃治疗或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本项目的实施将有力地改变这一现状,使本地广大人民群众享有较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水平。本项目的建设,是XX县 “十二五卫生规划”提出完善三大体系一个机制一个制度(即完善医疗救治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监督执法体系;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全面推行农牧区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主要内容。(二)、是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需要随着城乡经济不断发展,农牧民群众生活水平与医疗服务质量的矛盾日益突出,制约卫生事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问题未根本

15、解决,卫生事业发展滞后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我国人口总量仍在持续增长,老龄化进程加快,群众卫生服务需求不断提高。城市化、工业化引发的人口流动、环境污染、职业卫生和意外伤害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使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障体系面临严峻挑战。为此,加强综合医院建设,完善区县医疗救助制度,是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举措。(三)、是充分发挥医院人才优势、促进医院快速发展的需要 医院现有职工25人,其中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5人,设有行政、后勤、医疗、护理、医技等7个科室,开放病床25张。年门诊量:1.5万余人次;年住院人次:520余人次;床位使用率高达95%以上。拥有半自动生化仪、B型超声、麻醉机、高频电刀、

16、200毫安X光机、多功能监护器等医疗设备20余台(件)。能成功开展阑尾切除术、输卵管结扎术等小型手术。近年来XX县卫生服务中不断派出人员到区内外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加之每年的援藏医疗队,完全可以扩大诊疗范围,但遗憾的是,由于现有的建筑空间狭窄,无法扩建,又不便于在现有陈旧建筑内添置新的设备,因此放弃了许多重大疾病的手术和治疗,致使部分人才的技术力量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影响了医院的整体发展。随着XX县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XX县势必需要建立一所硬件设施先进、就医环境良好的综合医院。(四)、是促进XX县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近年来,XX县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和谐、平安、发展、

17、富强之县为奋斗目标,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坚持实施五大战略(科教兴县战略、转化升级战略,旅游带动战略、工业强县战略),大力发展四大特色经济(旅游、民族传统手工制造业、矿产、能源、),着力改善五大环境(服务环境、诚信环境、法制环境、人才环境、生态环境)。随着这些设想的逐步实现必将促进XX县经济的大发展。随着XX经济的发展,需要匹配相关配套设施,而综合医院的建设就是相关配套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一),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外部环境为本项目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在此背景下,普通百姓越来越关注自身

18、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关注社会医疗卫生设施,愈发关心社会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与建设,在此背景下进行本项目的建设,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规范疾病治疗管理,防止院内交叉感染,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各级政府、社会团体以及广大群众对社会公共卫生事业更加关注和支持,从而为本项目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社会舆论基础。(二)用地条件落实XX县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建设用地较为充裕。市政配套设施日趋完善。项目选址工程建设用地势平整,待搬迁、拆除建筑工程量很小。水、电、通讯等市政配套条件具备,完全能够满足本工程建设的需要。(三)规划建设方案目标明确XX县领导对XX县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建设极

19、为重视,在有关部门在参与支持下,前期进行了医院院区的总体规划,在征得规划部门的意见后,多次对方案进行了修改,力求制订一个切实可行且具有前瞻的建筑方案。(四)建立县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根据县政府和卫生局领导的指示,县卫生服务中心前期工作在卫生厅计财处及相关部门的协调下开展,按照工程实施进程,成立由卫生、发改委、财政、监察等部门领导参加的XX县XX县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并在卫生服务中心的支持下形成组织完善、合作协调的工程管理机制,确保县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工程的顺利实施。(五)政府的大力支持县党委、政府及主管部门领导对县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建设极为重视,对项目建设中的选址用地、功能定位、

20、发展规模具体问题作出了明确指示,为项目建设提高了决策依据和政策保障。目前国内建设医院项目的法律规范日趋完善,建设部门在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本项目在县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现已具备良好的外部建设环境和条件,建设单位主管部门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和资源优化配置的管理能力,项目建设用地已经落实,建设资金有保障。因此,本报告认为本项目是可行的。第四章 项目建设需求分析与规模一、需求分析根据抽样调查显示:XX人口两周患病就诊率为14.12%,其中到乡村医生处诊治的占25.47%,到乡卫生院就诊的占34.78%,到县医院就诊的占29.19%,到地市级医院就诊的占8.07%,到自治区级医

21、院就诊的占0.31%,到其他诊所就诊的占2.17%。年人口住院率为1.97%,其中在乡镇卫生院住院的患者占15.56%,县医院的占46.67%,地市级医院的占31.10%,自治区级的占6.67%。2009年,全区各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共诊疗人次为419.5244万人次,其中县及县级以上医院为229.1861万人次,乡镇卫生院为190.3383万人次。在诊疗人次中,门诊、急诊人次为383.3141万人次;住院人次为5.5471万人次,其中县及县级以上医院5.0595万人次,乡镇卫生院0.4876人次。病床使用率:县及县级以上医院平均为45.2%,其中自治区级医院为69.16%,地市级医院为42.3

22、6%,县级医院为40.56%;乡镇卫生院为8.74%。住院者平均住院天数,县及县级以上医院平均为13.4天,其中自治区级医院16.07天,地市级医院9.83天,县级医院13.66天;乡镇卫生院8.27天。由以上调查进行分析,XX县人口约1.4万,县卫生服务中心年就诊人次将达到2.5317万人次,年住院人次将达到0.12万人次。根据XX自治区区域卫生规划的规划要求,由县医院、卫生防疫站、藏医院、计划生育指导站合并,组建县卫生服务中心,共同承担本县区域综合卫生服务工作。确定县卫生服务中心床位按照1.0-1.2床/1000人进行设置。本次方案设计按照1.0床/1000人标准设置床位。XX县人口增长较

23、为迅速,预计未来20年XX县人口最高峰将达到3.0万,则至少需要床位30床。本次设计床位30床。二、建设规模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第十六条 综合医院门诊部、急诊部、住院部、医技科室、保障系统、行政管理和院内生活用房等七项设施的床均建筑面积指标,应符合下表的规定:综合医院建筑面积指标 (/床)规模200-300床400-500床600-700床800-90床1000床面积8083868890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第十七条 综合医院各组成部分用房在总面积中所占的比例,宜符合下表的规定:综合医院各类用房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部门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门诊部15急诊

24、部3住院部39医技科室27保障系统8行政管理4院内生活4注:使用中此比例可根据各地区各县的实际需要作适当的调整。XX县卫生服务中心原有25张床位,改造后30张位,与自治区发改委批复刚好30张床位相符。计算建筑面积规模为:30床80/床=2400。其他附属配套医疗设施用房根据新建卫生服务中心的实际需要设置。本项目用地面积为13860.00平方米。保留原有建筑:疾控中心 431.98住院楼:849.27m2门诊楼:1032.05m2传染病房:255.21m2拟建建筑:(推荐方案)建设内容:拟建藏医部 521.80拟建门诊、急诊楼 1246.60拟建附属配套工程:533.07(包括洗衣房、车库、食堂

25、、药库、供应室)改造住院楼:371.91改造门诊楼:736.31拟建太平间 40.52拟建固体废物储藏间 13.60拟建供氧室:76.16拟建放射室:146.77拟建大门门房:32.24道路硬化、停车场:2558.00手术室、放射室二次装修传染病房围墙:65米及大门一个第五章建筑设计一、设计依据1)建设方提供的委托书与相关资料。2)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法规、规定及各类现行的建筑规范:综合医院建设标准(JB110-2008)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城市道路和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GBJ50-200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

26、5)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二、总体设计(1)、功能分区:本方案南面、西面、北面紧临XX县市政道路,卫生服务中心主入口与南面昌盛路相连,次入口与北面崇文路相连,地块西南部转角布置附属配对车库、食堂、药库,新建门诊、急诊楼正对卫生服务中心主入口大门;平东侧为新建消毒供应室,其后原有门诊楼改造为住院医技楼,与前面新建门诊、急诊楼二则之间有连廊相连。地块东面供应、太平间、固体垃圾储藏间、发电房。东北部为院内职工生活区预留地.在西北面紧靠幸福路为藏医区。(2)、交通组织:本项目设计院内主干道为6米,次干道均大于4米,内部道路短捷方便,坡弯合理,形成道路通畅,除紧急情况下消防车环形穿

27、行外,满足平时院内少量的医用及货物车辆流动。院内环形道路保证良好的可达性。主体建筑的入口预留足够的硬地供医用车使用。为满足室外停车场的需要,在大门右侧急诊出入口前面设一个室外停车场,共8个停车位。(3)确定主要出入口,因本工程为卫生服务中心改扩建工程,大门为原有大门位置,新建大门及门卫室。人流、车流、货流、职工、后勤、自行车、垃圾处理出口分流明确,前后有别,洁污不混。(4)、争取绿化用地:病人在医院内渴求安静详和的自然环境,搞绿化生态建筑,充分和利用建筑物边,围墙边,除道路外均搞绿化,在门诊楼、疾控中心南面保留原有绿化,保证了绿化率在30%以上。(5)、朝向与节能:新建门诊、急诊建筑物座北朝南

28、,二层,走廊在北面,南面开大窗,方便吸收更多的热量,北面开小窗,减少散热。新建门诊、急诊外墙300厚,室外60厚挤塑聚笨板保温层。(6)、消防设计:院内主要通道为不小于7米,主路到各尽端路不大于35米,室外路边设有消防栓。(7)、地下管网:旧住院部、旧门诊楼南面、疾控中心北面均有给排水管,给水主管在南昌盛路入口大门的左侧。平行距离旧住院部、旧门诊楼3米的位置到最西端有污水(D500)排水管。(8)、人文景观:新建门诊急诊楼、藏医部及其它附属设施外墙装饰色彩为白色。且在女儿墙及雨篷采用藏式风格。三、单体设计:本方案设计根据建设方的要求,在场地现有条件下满足建筑设计的功能要求,充分考虑合理开发使用

29、土地、材料、资金等资源。(1):新建门诊、急诊楼1 项目位置:XX县卫生服务中心院内。2 总建筑面积:1246.60平方米,占地面积:623.30平方米。3 建筑工程等级:四级4 建筑设计使用合理年限:50年5 使用性质:公共医院建筑6 建筑体积:4500立方米7 建筑层数、高度:二层,8.45米8 建筑设计防火分类及防火等级:二级9 屋面防水等级:二级10结构类型:框架结构11:建筑功能组成:一层建筑面积:623.30平方米:设有男女卫生间,输液室,配药室,注射室,医生值班,划价、收费、挂号、门厅、药房、护值、诊查室、治疗室、观察室、抢救室。二层建筑面积623.30平方米:理疗室、口腔科、眼

30、科、耳、鼻、喉科、外科、内科、儿科、内科、妇科、检查室。(2):新建藏医部1 项目位置:XX县卫生服务中心院内。2 总建筑面积:508.74平方米,占地面积:254.37平方米。3 建筑工程等级:四级4 建筑设计使用合理年限:50年5 使用性质:公共医院建筑6 建筑体积:1830立方米7 建筑层数、高度:二层,8.55米8 建筑设计防火分类及防火等级:二级9 屋面防水等级:二级10结构类型:框架结构11:建筑功能组成:一层建筑面积254.37平方米:配药室、煎药室、藏药浴室,更衣室、发配药室、挂号室,藏医病房,男女公卫。二层建筑面积254.37平方米:藏医图书、阅览室,医办、护办、藏医外科、藏

31、医内科,理疗室,男女公卫。(3):改造旧门诊楼:总建筑面积:1032.05平方米(其中改造面积:736.31平方米)。 1 本工程建成于2002年6月,建筑面积:1032.05平方米,二层,砖混结构,内外墙均为240实心墙。层高为3600,原为地砖楼地面,夹板门 2 旧门诊楼一层改造为医技、住院,二层改造为医技。 3 原单层70系列白铝窗现增设一层,改为双层双框5mm白玻推拉窗。 4 原外墙面白色弹涂现清洗后重作弹涂。 5 原屋面漏水地方较多,现重做防水屋面(二道防水),增设1:8水泥珍珠岩保温层。一层:1轴7轴为医技用房,包括医技值班、黑白B超、医办、护办、男、女卫生间。8轴15轴为大小病房

32、。18张床二层:全为医技科室,包括医疗设备科,病案室、脑电、心电、胃镜、病理科,检验办、档案室、常规检验、消毒、贮存,细菌检验、临床检验。(4):改建住院部(原住院部):总建筑面积:849.27平方米,其中改造面积371.00平方米。1 本工程建成于2006年10月,建筑面积:849.27平方米,二层,框架结构,内外墙均为240实心墙。层高为3600,原为水泥砂浆楼地面,夹板门2 旧住院楼改造一层、二层。二层改造为手术室。3 原单层70系列白铝窗现增设一层,改为双层双框5mm白玻推拉窗。4 原外墙面白色弹涂现清洗后重作弹涂。5 原屋面漏水地方较多,现重做防水屋面(二道防水),增设1:8水泥珍珠

33、岩保温层。设床位12张,男女卫生间不变。二楼改造为手术室、重症监护室(ICU),16轴设妇产科室,包括分娩室、待产室。(5)附属配套工程包括消毒供应中心及药库、职工食堂、车库、洗衣房。建筑立面设计选择现代建筑的风格,以白色为主,线条简洁,体现出医疗建筑的气质。同时,通过墙面、梁板间的进退,丰富立面层次;通过形体间的错挪,塑造建筑群落的雕塑感。第六章 结构设计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XX地区XX县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急诊综合楼(新建)总建筑面积为1246.60平方米,建筑总高度7.65米,建筑层数2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一层建筑面积:623.30平方米:设有男女卫生间,输液室,配药室,注射室,

34、医生值班,划价、收费、挂号、门厅、药房、护值、诊查室、治疗室、观察室、抢救室。 二层建筑面积623.30平方米:理疗室、口腔科、眼科、耳、鼻、喉科、外科、内科、儿科、内科、妇科、检查室。藏医部总建筑面积为:508.74平方米。建筑层数2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一层建筑面积254.37平方米:配药室、煎药室、藏药浴室,更衣室、发配药室、挂号室,藏医病房,男女公卫。二层建筑面积254.37平方米:藏医图书、阅览室,医办、护办、藏医外科、藏医内科,理疗室,男女公卫太平间及固体废物储藏间、供氧室、(新建)总建筑面积为116.68平方米, 建筑总高度3.45米,建筑层数1层,砌体结构体系。附属配套工

35、程包括消毒供应中心、洗衣房、车库、食堂、及药库总建筑面积为533.07平方米, 建筑总高度4.20米,建筑层数1层,框架结构体系。住院部(改造)总建筑面积为371.00平方米。建筑总高度7.65米,建筑层数2层, 框架结构体系。门诊楼(改造)736.31m2,原门诊楼一层改造,建筑高度7.65米,砌体结构体系。门诊、住院改造后对结构无影响。二、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门诊、急诊综合楼(新建)为乙类,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地基基础的设计等级为丙级。附属配套工程、太平间及固体废物储藏间供氧室(新建)为丙类,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设

36、计使用年限为50年,地基基础的设计等级为丙级。改造后对结构无影响。三、自然条件1)基本风压:WO=0.40KN/(重现期为50年一遇)2)基本雪压:SO=0.40KN/(重现期为50年一遇)3)地震设防烈度:本工程按7度(0.15g)设防,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场地类别为二类。4)场地最大冻深:1.0m5)地质条件:由XX雪峰建筑勘察设计院,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具体地质构造详勘察报告。6)基础方案的选择:门诊、急诊综合楼(新建框架结构):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形式(基础持力层采用碎石土层,局部超深部分采用C15毛石砼填平至基础底标高)。住院楼(新建框架结构):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形式(基础持力层采用

37、碎石土层, 局部超深部分采用C15毛石砼填平至基础底标高)。太平间及其附属工程(新建砌体结构):采用柱下条形基础形式(基础持力层采用稍密砂卵石层, 局部超深部分采用C15毛石砼填平至基础底标高)。四、设计依据及设计要求1)设计遵循规范、规程、规定: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0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

38、4-2002)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2008年版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2)屋面和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分项系数及准永久值系数序号荷载类型标准值分项系数永久值1不上人屋面0.51.402人上屋面2.01.40.43门厅2.51.40.74走道3.01.40.75办公用房2.01.40.76会议室、手术室3.01.40.57病房2.01.40.58楼梯及平台3.51.40.39厕所8.01.40.510库房(一般资料用房)5.01.40.411电梯机房7.01.40.812设备间及水箱间30.01.40.7注:楼面、屋面如有大型设备等较大集中荷载时,应按实际荷载

39、采用。五、主要结构材料(框架结构)1)混凝土强度等级基础垫层:C10基础:C30框架柱:C30框架梁、楼板:C30楼梯:C30次要构件:C202)钢筋普通钢筋:HPB235、HRB335。3)型钢、钢板、钢管:Q235B 4)焊条:E43(用于HPB235、Q235焊接),E50(用于HRB335焊接)。(注:焊条应符合碳钢焊条GB/T5117和低合金钢焊条GB/T5118,及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03相关之规定)。5)填充墙(框架结构):采用MU7.5混凝土空心砌块,M5.0水泥砂浆(砌块容重不大于12.0KN/m3)。6)砌体结构墙体:采用MU10.0混凝土空心砌块,M7.5水

40、泥砂浆(砌块容重不大于24.0KN/m3)。六、结构设计1)结构选型:医技综合楼(新建)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 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太平间及固体废物储藏间(新建)采用砌体结构。门诊楼改造项目: 在改造时不得改变原有结构体系,在使用过程中楼(屋面)活荷载不得超过原设计要求。住院部(改造)属于改造项目, 在改造时不得改变原有结构体系,在使用过程中楼(屋)活荷载不得超过原设计要求。2)基础选型框架结构(新建):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形式砌体结构(新建):采用墙下条形基础形式3)结构计算(计算时采用的程序)采用广夏建筑结构CAD14.0系列软件,进行结构整体设计分析。第七章 给排水设计一、设计依据1)

41、甲方关于本工程的设计任务书、设计要求和提供的有关资料。2)甲方提供的本工程周围城市市政管道概况资料。3)国家现行的设计规范、规程。主要有: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 49-88) 自动喷水灭火设计规范(GB500684-2001)2005年版二、工程概况1)新建门诊、急诊楼总建筑面积:1246.60平方米,占地面积:623.30平方米。建筑工程等级:四级建筑设计使用

42、合理年限:50年使用性质:公共医院建筑建筑体积:4500立方米建筑层数、高度:二层,8.45米建筑设计防火分类及防火等级:二级屋面防水等级:二级结构类型:框架结构建筑功能组成:一层建筑面积:623.30平方米:设有男女卫生间,输液室,配药室,注射室,医生值班,划价、收费、挂号、门厅、药房、护值、诊查室、治疗室、观察室、抢救室。二层建筑面积623.30平方米:理疗室、口腔科、眼科、耳、鼻、喉科、外科、内科、儿科、内科、妇科、检查室。日门诊量为41人/次。2) 新建藏医部:总建筑面积:508.74平方米,占地面积:254.37平方米。建筑工程等级:四级建筑设计使用合理年限:50年使用性质:公共医院

43、建筑建筑体积:1830立方米建筑层数、高度:二层,8.55米建筑设计防火分类及防火等级:二级屋面防水等级:二级结构类型:框架结构建筑功能组成:一层:配药室、煎药室、藏药浴室,更衣室、发配药室、挂号室,藏医病房,男女公卫。二层:藏医图书、阅览室,医办、护办、藏医外科、藏医内科,理疗室,男女公卫。日门诊量为10人/次。3):改造旧门诊楼:总建筑面积:1032.05平方米。旧门诊楼一层改造为医技、住院,二层改造为医技。一层:1轴7轴为医技用房,包括医技值班、黑白B超、医办、护办、男、女卫生间。8轴15轴为大小病房。18张床二层:全为医技科室,包括医疗设备科,病案室、脑电、心电、胃镜、病理科,检验办、

44、档案室、常规检验、消毒、贮存,细菌检验、临床检验。4):改建住院部总建筑面积:849.27平方米旧住院楼改造一层、二层。二层改造为手术室。设床位12张,男女卫生间不变。二楼改造为手术室、重症监护室(ICU),16轴设妇产科室,包括分娩室、待产室。日住院量为30人/次。5)附属配套工程包括消毒供应中心及药库、职工食堂、车库、洗衣房。三、设计范围本工程红线以内给水排水及消防系统设计。四、给水工程设计1)用水量按照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进行计算,各用水部位统计结果如下: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计算书用水部位用水标准单位数量用水时间变化系数最大日最大时平均时医院住院部(医务人员

45、)150.00L/人班328.01.804.801.080.60医院住院部(设公共盥洗室)100.00L/病床d3024.02.203.000.280.13门诊部、诊疗所10.00L/病人d418.01.300.410.070.05医技楼50.00L/人班418.01.202.050.310.26藏医楼50.00L/人班108.01.200.500.070.06绿化用水2.00L/平方米次39208.01.007.840.980.98道路和场地用水1.00L/平方米次25588.01.002.560.320.32总计如下未预见水量百分比:10最大日用水量:23.27(立方米)最大时用水量:3.41(立方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