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治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740806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 页数:74 大小:6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治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土地治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土地治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土地治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土地治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地治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治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doc(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家农业综合开发XX市XX县XX乡土地治理项目(2010年度)初步设计报告目 录第一章 综合说明1.1项目区基本情况1.1.1地理位置及范围1.1.2水文气象1.1.3地形、地貌及土壤1.1.4水资源1.1.5耕地种类、数量及开发潜力1.1.6自然灾害1.1.7社会经济状况1.1.8基础设施1.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2.1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1.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3项目建设规模1.4经济评价结论1.4.1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4.2 效益1.4.3 财务评价第二章 项目区治理措施规划2.1项目建设规划2.1.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2.1.2

2、建设目标2.1.3选项原则2.2项目区水量平衡计算2.2.1项目区水资源概况2.2.1供需平衡分析2.3项目建设方案与布局2.3.1项目建设标准2.3.2建设方案与布局2.4项目建设主要内容2.4.1水利工程措施规划2.4.2农业措施规划2.4.3林业措施规划2.4.4科技措施规划第三章 工程设计3.1水源工程设计3.2灌排渠系工程设计3.3农业措施规划设计3.4林业措施规划设计3.5设计图纸(附后)第四章 施工组织和运行管护4.1施工总体方案4.1.1施工条件4.1.2施工导流4.1.3建筑材料4.1.4主要建筑物施工4.1.5施工交通运输4.2项目实施计划及进度4.3施工组织机构4.4管理

3、措施4.5主要施工材料选择4.6建后管护第五章 工程概算及资金筹措5.1概算依据5.1.1依据5.1.2基础价格的确定5.1.3费率及费用计算标准5.2投资概算5.2.1项目总概算5.2.2工程概算表5.2.3概算附表5.2.4概算附件5.2.5其他工作及措施5.2.6基本预备费5.3资金筹措方案5.3.1投资估算5.3.2资金筹措方案5.4群众投工投劳第六章 经济评价6.1经济效益6.2社会效益6.3生态效益6.4经济评价第七章 环境影响分析及保护7.1项目区环境概况7.2评价依据及标准7.3环境现状分析7.4项目实施对环境的影响7.4.1有利影响7.4.2不利影响7.5对策及措施第八章 项

4、目区整合支农资金情况第九章结论与建议XX县XX乡土地治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第一章 综合说明1.1项目区基本情况1.1.1地理位置及范围XX乡位于XX县西北部,乡政府所在地的地理位置为东经1123650,北纬260204,距XX县城55km,东邻欧阳海乡,南与流峰镇接壤,北与莲塘镇、华泉乡交界,西毗塘市镇、华山乡。总面积50.28km2。项目区涉及XX乡桃源、漼江、小洑、竹溪、XX、四友6个行政村的1.28万亩中低产田。项目计划改造中低产田1.25万亩。1.1.2水文气象XX乡土地治理项目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具有四季分明、季节性强;春天天气多变,寒潮频繁;降水集中,夏秋多旱;热量丰富,无霜期

5、长四个主要特点。年日照1770小时,年平均气温为17.5,年平均降雨量1304.9mm,无霜期272天。1.1.3地形、地貌及土壤项目区属典型低山浅丘陵地带,山丘类型面积大于丘岗面积。最高海拔在XX乡桃源村堂园组后龙山471.1m,最低海拔在XX乡竹溪村河边232.6m。项目区地势起伏较大、北高南低。区域内地层地质年代多属下古生代泥盆纪,浅海滨海沉积,地层厚度大,大部分在3500m左右,为碳酸盐岩系和碎屑岩系的沉积。区域内地层分布有下古生界泥盆系中统棋子桥组(D2g),其岩性为:灰黑及深灰色白云岩、灰岩、白云质灰岩。底部为泥质灰岩、页岩、泥灰岩。泥盆系上统佘田桥组(D3g)。项目区稻田以鸭屎泥

6、田为主,兼有河沙泥田,石灰性沙泥田,旱土以灰红土、饭石土为主。由于地区性气候的影响,冬冷夏热、春湿冬干,具有明显的脱硅富铝化过程,铁铝氧化物急剧积累,使项目区山地自然土壤以石灰岩红壤为主,间有砂壤,共同点是呈酸性。项目区85%土壤有机质含量大于1.5%,耕作层厚度大于20 cm。据1:400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0362001),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区,属相对稳定地区,项目区建筑物按烈度VI度设计。1.1.4水资源项目区总土地面积42.74km2,多年平均降雨量1304.9mm,多年平均径流深680mm,多年平均蒸发

7、量1481mm。拥有水资源总量5141万方,其中地表多年平均径流量4977万方,出露地表的地下水164万方,水资源拥有量较丰富。地表径流量年内分配不均,49月径流量占全年的70%以上。项目区内可利用水资源总量1914.7万方。由于降水、径流量时空分布不均,旱涝灾害出现频繁,很多情况下是大水之年有大旱,旱涝交替时有发生。一般36月为雨季,79月为规律性的干旱。从19502004年的55年中,共发生旱灾50次,小旱年年有,3年一中旱,56年一次大旱灾,20年一次特大干旱。干旱又以夏秋连旱为主,这对中、晚稻和旱粮影响最大。1.1.5耕地种类、数量及开发潜力项目区耕地面积13962亩,其中水田1280

8、0亩,旱土1162亩,耕地中有潴育性水稻土、淹育性水稻土和潜育型水稻土等类型,以潴育性水稻土为主;项目区耕地地力等级情况:一级耕地面积1116.9亩,二级耕地837.7亩,三级耕地3987.5亩,四级耕地3211.3亩,五级耕地2233.9亩,六级耕地2373.5亩,七级耕地201.2亩。项目区中低产田土13015.1亩,中低产田占耕地面积的85%以上。中低产田类型以渍涝潜育型、干旱灌溉型、瘠薄培肥型为主,其中:渍涝潜育型2115.8亩,占中低产田的16.53%;干旱灌溉型8138.2亩,占中低产田的63.58%;瘠薄培肥型2546亩,占中低产田的19.89%。项目区中低产田改造潜力很大。1.

9、1.6自然灾害项目区旱涝灾害发生频繁,直接制约着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1.1.7社会经济状况项目区辖XX乡6个村委会, 98个村民小组,2008年总人口14192人,劳动力10049人。土地总面积42.74km2。项目区土地利用率高达87.4%,但存在土地产出率低的问题,每亩土地年产出仅282.5元。可垦后备土地资源尚有1643.72亩,土地开发潜力较大。项目区属XX县粮食、烤烟主产区之一,农业生产水平较高, 20062008年三年平均每年粮食播种面积17131亩,总产量为6387吨;其中稻谷播种面积17287亩,总产量5385吨,亩平302.06公斤;烤烟种植面积4320亩,总产量15

10、73.7吨。项目区财税总收入157.1万元。项目区所在乡镇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健全,农技站、农机站、畜牧水产站有组织机构、人员及办公服务场地,能为项目区农业生产提供有效技术咨询与服务。1.1.8基础设施(1)水利骨干工程现状项目区现有中型水库1座,即莲塘水库1966年8月兴建,1976年扩建,枢纽工程现已建设成主坝高40m,坝顶轴长284m,坝顶宽8m;副坝高22.6m,坝顶轴长160m,坝顶宽5m。集雨面积40.1km2,总库容2930万m3,正常库容2560万m3,有效库容2140万m3,设计灌溉XX乡、XX乡、流峰镇、樟木乡、十字乡、余田乡、敖泉镇共7个乡镇,71个行政村。设计灌溉面积612

11、00亩,其中水田49200亩,旱土12000亩。干、支渠实际长度131.531km,其中干渠4条81.448 km,支渠8条50.083km。莲塘水库灌区XX支渠配水流量Q=0.623M3/S,分配水量247万方;小二型水库2座(总库容24.7万m3, 有效库容20.5万m3);控制集雨面积49km2的漼江河及控制集雨面积17.7km2的双染河13座河坝每年3-11月份可提供水量1427.2万m3。山平塘196口,塘容96万m3,泉水132眼,可供水量124万m3。(2)田间工程现状项目区漼江河、双染河从境内通过。漼江河、双染河流经XX项目区的漼江、小洑、竹溪等6个村,余水均从南面通过漼江河、

12、双染河排入流峰河。灌溉系统以莲塘水库(中型,总库容2930万m3, 有效库容2140万m3)、李家冲、麻冲2座小二型水库(总库容24.7万m3, 有效库容20.5万m3)和196座山塘、132口泉水及漼江河、双染河13座河坝引水作补充调节的灌溉体系。形成了以莲塘水库(中型)、李家冲、麻冲2座小二型水库及196座山塘和13座河坝引水灌溉渠道为格局的灌区。项目区大小水利工程多达342处,大多建设于20世纪50-70年代,渠道多为土渠,年平均蓄、引、提总水量1914.7万m3。项目区由于水利设施长年失修,田园标准化建设是土法上马,大部分基础设施均无法正常发挥效益。目前灌溉保证率为50%,现状渠系水利

13、用系数不足0.54。排洪系统为历史冲刷所形成的溪沟,大多弯弯曲曲,淤积严重,影响项目区内农田排灌能力,致使项目区农田容易形成涝渍和旱灾。 (3)农业机构及农机服务设施项目区2008年农业机械总动力4177千瓦,其中拖拉机132台1875千瓦,农用汽车12辆327千瓦,农用排灌动力机械77台665千瓦。农机站负责项目区农机配件供应及维修服务。(4)交通与电力项目区内交通较为便利,距XX县城55km,境内有两条水泥公路与S214线相联,项目区内大多数村组之间仅有简易公路相连,难以满足农业生产机械作业和农产品的及时外销。村组通电、通车、通邮、通电话率达100%,自来水受益村6个。流峰变电站输电网络提

14、供项目区生产生活用电。该项目从2009年6月开始,由XX县委、县政府组织有关专家实地考察,多方论证,编制了XX县XX乡土地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经XX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组织县农业局、水利局、财政局等部门的专家对该项目进行了评审。专家评审小组一致认为:项目区为XX县的粮、烟、果主要产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地势平缓,集中连片且土地肥沃,交通便利,可用水资源充足,开发潜力大,适合大面积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该项目建设有群众基础,当地政府重视,施工条件好,水资源有保障。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划设计科学,投资估算合理,技术措施先进,组织措施有力,管理制度科学合理。筹资来源有保证,项目建设的内容与范

15、围符合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有关政策规定。通过项目开发,可改善和优化项目区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对于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产品生产的优质化、商品化,提高农业生产比较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党群、干群关系,促进社会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项目建成后,能达到预期效益,能有效改善当地生态环境。该项目可行,建议予以立项。项目区基本情况表序号行政区域耕地面积(亩)水田(亩)旱土(亩)烤烟面积(亩)户数(户)受益人口(口)劳动力(人)备注1桃源村42140021200154492 154 2漼江村3367310825917038393368 2417 3小洑村27002200500

16、17967372937 2170 4XX村3267316010725808783753 2908 5四友村1157102013710203101172 639 6竹溪村3050291213829126712470 1761 合计1396212800116210211358914192 10049 1.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2.1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XX乡土地治理项目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由于降水、径流量时间空间分布不均,加上农业基础设施脆弱,旱涝灾害出现频繁。通过深入实地调查了解,综合分析,影响该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1、旱灾频繁,农民岁岁以旱为苦。

17、据历史记载,该项目区基本上小旱年年有,3年一中旱, 56年一大旱,20年一次特大旱灾,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2、水利基础设施脆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项目区内的水利工程小而分散,灌溉工程渠线长,工程量大,“无功”渠道多,加上成土母质多为石灰岩风化物为主的地质条件,导致灌溉工程渠道渗漏大,险工险段多,项目区大部分水利工程是在5070年代建成,由于原工程设计、施工标准低,质量差,加上工程自然老化,不少水利工程带病运行,工程不能正常蓄水运用,灌溉面积很难达到设计标准,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3、区内虽然有丰富的可用水资源,但水库山塘的有效库容小,稍遇干旱就产生严重缺水,影响农业生产的稳步发展。4

18、、农田机耕道配置太少,农业机械进出困难,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5、农产品优质品率较低,农产品价格持续偏低,农民收入增加困难。1.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XX县XX乡土地治理项目区,属于我县的粮、烟、果主要产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地势平缓,集中连片且土地肥沃,交通较为方便,可用水资源充足,开发潜力大,适合大面积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通过项目开发,可改善和优化项目区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对于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产品生产的优质化、商品化,提高农业生产比较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党群、干群关系,促进社会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其建设理由如下:1、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不断增长,

19、环境和气候的变化,水资源在不断减少,加之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现象严重,脆弱的农业基础设施已直接影响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不适应我国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以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是新时期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2、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靠一家一户组织大规模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已相当困难,项目区广大农民群众迫切盼望党和政府能组织他们搞好农田的基础设施建设,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项目区农民收入。3、项目区虽有较丰富的可用水资源,并且建设有一定数量的水源工程,由于渠系标

20、准低,老化失修,渠系配套完好率很低,渠系水利用系数较低,导致有水却不能及时灌田,使部分水田改成旱土或者荒废,水资源浪费严重,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增产、增收。因此,解决项目区现有水利设施的配套很有必要。1.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自然条件优越。项目区气候条件好,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7.5,年降雨量1304.9mm,全年日照时数1770小时,无霜期272天,能满足多种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项目区土地资源丰富,耕地面积13962亩,其中水田12800亩,旱土1162亩,人平耕地达0.98亩,大部分田土地势平缓,集中连片,已有一定的田园化基础,便于大面积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2、项目区交通便

21、利,区位优势明显,距XX县城55 km,境内有两条水泥公路与S214线相联,项目区内大多村组之间仅有简易公路相连,离京珠高速公路和107国道95km,对物资集散十分有利,产品销售市场广阔。3、项目区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干群参与农业综合开发的积极性高。据统计,20062008年三年平均每年粮食播种面积17131亩,总产量为6387吨;其中稻谷播种面积17287亩,总产量5385吨,亩平302.06公斤;烤烟种植面积4320亩,总产量1573.7吨。项目区农业总产值2462万元,财税总收入157.1万元,人平纯收入4802元,农民群众具有较强的自筹能力。项目区干部群众认识到农业综合开发对改善农业生产

22、条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作用巨大,群众能得到实惠,因此,要求开发的愿望十分迫切,愿意投劳筹资。从2009年6月开始,县委、县政府组织农业、水利、农机、财政、农发办等有关单位的领导和专业技术人员实地考察、分析论证,认为该项目完全符合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的立项条件和要求。1.3项目建设规模项目区辖XX乡6个行政村,土地总面积64110亩,其中耕地13962亩(水田12800亩,旱土1162亩)。该项目改造中低产田面积1.25万亩,建设期2年。1.4经济评价结论1.4.1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根据湖南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规定的投资标准,通过对项目工程量、所需器材及其他费用的具体计算,我县

23、XX乡土地治理项目建设需投资1578万元。其中水利措施投资1145.4万元,农业措施投资295.7万元,林业措施投资49.4万元,科技投资50万元,其他投资37.5万元。资金筹措按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的投入机制,申请中央财政拨款800万元,省级财政配套资金265万元,市级财政配套资金81万元,县级财政配套资金32万元,项目区群众自筹资金及投劳折资400万元(其中投劳折资320万元)。1.4.2效益项目建成投产后,年可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30万公斤,优质烟叶10.2万公斤;年新增种植业总产值284.8万元,年创烟叶特产税35.9万元;可节约有效水量60万方,改善灌溉面积0.95万亩,改善除涝面积0.

24、3万亩。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大为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大提高,农业结构日趋合理,农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该项目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1.4.3财务评价该项目估算总投资1578万元,建设期2年,生产期以29年计算。(1)12%项目财务净现值为419.85万元,项目可行。(2)项目益本比为1.28大于1,经济效益十分可观。(3)项目静态投资回收期为13年。(4)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6.3%,大于基准收益率12%,项目可行。1.4.4组织领导和管理XX乡土地治理项目由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负责实施。并成立XX县XX乡土地治理项目工程建设指挥部,指挥部对工程建设负全面责任,实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

25、,工程建设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技术与工程管理按照国家水利部制定的技术规范,统一规划设计,制定项目工程技术操作规程,加强施工管理。加强建后管理,确保项目工程的持续效益。第二章 项目区治理措施规划2.1项目建设规划2.1.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总体部署,立足农业综合开发的基本任务,围绕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促进农民增收的目标,更加注重支持粮食主产区,着力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建设高标准农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努力建设粮食核心产区

26、;围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积极支持粮、棉、油、糖以及优势特色种植业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把项目区建成全县高标准的农业示范项目区,带动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2.1.2建设目标XX乡土地治理项目计划采取水利措施、农业措施、林业措施和科技措施对该项目进行综合治理,使项目区达到旱能灌、涝能排,排灌自如,农用机械进出方便,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目标。2.1.3选项原则 (一)突出扶持粮食主产县。(二)推行集中连片、规模开发。(三)着力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努力建设高标准农田。(四)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努力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五)开展新农村试点

27、项目建设,努力探索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六)开展土地治理和产业化经营两类项目有机结合,努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七)探索扶持种粮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有效方式,努力推进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八)实行绩效考评、奖优罚劣,规范管理。(九)鼓励探索创新的原则。2.2项目区水量平衡计算2.2.1项目区水资源概况 项目区总土地面积42.74km2,多年平均降雨量1304.9mm,多年平均径流深680mm 、拥有水资源总量5141万方,其中地表多年平均径流量4977万方,出露地表的地下水164万方,水资源拥有量较丰富。地表径流年内分配不均,49月径流量占全年的70%以上。项目区内可利用水资源总

28、量1914.7万方。2.2.2供需平衡分区项目区分二个片区,片区一为漼江河片区,灌溉桃源、漼江、小洑、XX等四个村共7808亩水田,旱土550亩;片区二为双染河片区,可灌溉XX村、四友村、竹溪村三个村4992亩水田,旱土612亩。利用莲塘水库(中型、有效库容2140 万m3)、双染河坝、漼江河坝、李家冲水库、麻冲水库、196座山塘及132处泉井灌溉项目区农田。2.2.3项目区设计水平年(P=75%、P=90%)可供水量,需水量预测及供需平衡分析。2.2.3.1灌溉需水量计算灌溉水利用系数的确定:本次设计渠系水和田间水利用系数根据万亩以下灌区的渠系水利用系数标准和参考类似工程确定,取s0.85,

29、田0.95(参照农田水利学教材)。则设计水平年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s田=0.850.95=0.81;现状年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54。根据项目区邻近飞仙水文站多年实测资料,分别进行频率计算,推算出项目区不同频率可供水量。双季稻灌水定额成果表 表2.2.3.1-1 单位:m3/亩月 份项 目合计45678910早稻P=75%月分配系数10028.6 18.5 31.3 21.6 灌溉定额202.95837.663.543.8P=90%月分配系数10027.1 19.1 33.6 20.2 灌溉定额232.86344.578.247.1晚稻P=75%月分配系数10018.9 43.3 34.9 2

30、.9 灌溉定额289.654.6125.3101.28.5P=90%月分配系数10019.2 41.4 35.4 4.0 灌溉定额312.860.2129.5110.712.4注:参照石面坦灌区的灌溉定额和湖南省灌溉定额汇编成果分析制定旱土经济作物灌水定额成果表 表2.2.3.1-2 单位:m3/亩月份项目合计7891011P=75%6017151666P=90%8024222266注:根据规划区实际情况分析制定烤烟灌水定额成果表 表2.2.3.1-3 单位:m3/亩月份项目合计34567P=75%烤烟724.97.340.416.52.9P=90%烤烟1046.29.462.423.42.6

31、注:根据烟草部门科研成果分析制定2.2.3.2人畜饮水需水量计算XX县农村居民供水采用分散式供水,通过查阅湖南省用水定额(DB43/T388-2008),其人均用水量为85L/人d。根据项目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选定2015年作为人畜饮水的设计水平年,项目区内现有人口14192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55,机械增长率为3,则设计水平年的人口数为14903人,设计水平年居民月均需水量为3.80万m3;牲畜用水按照居民用水量的15%进行计算,则牲畜月均用水量为0.57万m3。项目区设计水平年农村月均生活需水量为4.37万m3,年需水量约为52.44万m3。目前,居民饮用水均为自然出露的泉水和井水,

32、水质较好,基本满足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的要求。2.2.3.3水量平衡分析项目区耕地面积13962亩,其中水田面积为12800亩,旱土1162亩,水田均实行烟稻轮作,旱土实行烟粮轮作。其水源工程由莲塘水库、双染河坝、漼江河坝、李家冲水库、麻冲水库、196座山塘及132处泉井组成。其中中型水库1座,为莲塘水库,总库容2930万m3,正常库容2560万m3,有效库容2140万m3,分配给项目区水量247万m3;李家冲水库、麻冲水库两座小二型水库,有效库容20.5万m3;山塘196口(容量0.1-9万m3),有效库容96万m3;双染河、漼江河共13座河坝可供水量1427.2万m3;泉

33、水132眼,可供水量124万m3。项目区内可利用水资源总量1914.7万m3。根据项目区的农田水利设施现状,渠系水综合利用系数现为0.54,依据规范要求,通过对项目区进行土地治理工程实施后渠系水综合利用系数达0.81,通过进行水量平衡计算,片区一在灌溉保证率P=90%时,现状年缺水172.7万m3,项目实施后,渠系水综合利用系数为0.81,项目区在灌溉保证率在P=90%时,余水5.4万m3;片区二在灌溉保证率P=90%时,现状年由莲塘水库XX支渠补充水量236.3万m3,项目实施后,渠系水综合利用系数为0.81,项目区在灌溉保证率在P=90%时,由莲塘水库XX支渠补充水量为101.5万m3。从

34、表2.2.3.3-1至表2.2.3.3-8水量平衡分析数据可以看出,项目区可供灌溉的水资源充足,XX县2010年度XX乡土地治理项目工程实施以后,在设计灌溉保证的情况下,现有的泉水、山塘、河坝和水库的产水量能够满足双季稻的灌溉用水需求,更能满足烟-稻连作的种植要求。片区一土地治理项目工程综合灌溉定额计算表 表2.2.3.1-4 单位:m3/亩月份 项目合计3456789101112p=75%水稻的灌溉定额492.55837.663.598.4125.3101.28.5旱烟+经作1324.97.340.416.519.9151666综合灌溉定额468.8 0.3 54.7 37.8 60.4 9

35、3.2 118.0 95.6 8.3 0.4 p=90%水稻的灌溉定额545.66344.578.2107.3129.5110.712.4旱烟+经作1846.29.462.423.426.6222266综合灌溉定额521.8 0.4 59.5 45.7 74.6 102.0 122.4 104.9 12.0 0.4 片区二土地治理项目工程综合灌溉定额计算表 表2.2.3.1-5 单位:m3/亩月份项目 合计3456789101112p=75%实施前烟稻连作492.55837.663.598.4125.3101.28.5旱烟+经作1324.97.340.416.519.9151666配套节水烟稻

36、连作453.1 0.5 52.5 37.9 58.4 89.8 113.3 91.9 8.2 0.7 p=90%实施前烟稻连作545.66344.578.2107.3129.5110.712.4旱烟+经作1846.29.462.423.426.6222266配套节水烟稻连作506.1 0.7 57.1 46.5 72.2 98.5 117.8 101.0 11.7 0.7 片区一P=90%(现状)年水量平衡计算表表2.2.3.3-1 单位:万m3 项目月份灌溉毛用水量 山泉眼及河坝可供水量第一次平衡塘堰可供水 量第二次平衡小水库供水计算规划片区一余缺余缺水库向灌区供水(汛限水量)余水量缺水量(

37、1)(2)(3)(4)=(3)-(2)(5)=(2)-(3)(6)(7)=(6)-(5)(8)=(5)-(6)(9)(10)=(9)-(8)(11)=(8)-(9)1230.6229.1 492.1216.4 570.7179.7 6115.5106.0 9.5 7157.9106.5 51.4 8189.5104.5 85.0 9162.386.9 75.4 1018.538.6 110.648.8 12全年807.71116.6 221.2 38.0 183.2 10.5 172.7 片区一P=90%(设计水平年)年水量平衡计算表表2.2.3.3-2 单位:万m3 项目月份灌溉毛用水量 山

38、泉眼及河坝可供 水 量第一次平衡塘堰可供水 量第二次平衡小水库供水计算规划片区一余缺余缺水库向灌区供水(汛限水量)余水量缺水量(1)(2)(3)(4)=(3)-(2)(5)=(2)-(3)(6)(7)=(6)-(5)(8)=(5)-(6)(9)(10)=(9)-(8)(11)=(8)-(9)1230.4 229.1 461.4 216.4 547.1 179.7 677.0 106.0 7105.2 106.5 8126.3 104.5 21.8 9108.2 86.9 21.3 1012.4 38.6 110.4 48.8 12全年388.5 1116.6 43.1 38.0 5.1 10.5 5.4 片区一P=75%(现状)年水量平衡计算表表2.2.3.3-3 单位:万m3 项目月份灌溉毛用水量 山泉眼及河坝可供水量第一次平衡塘堰可供水 量第二次平衡小水库供水计算规划片区一余缺余缺水库向灌区供水(汛限水量)余水量缺水量(1)(2)(3)(4)=(3)-(2)(5)=(2)-(3)(6)(7)=(6)-(5)(8)=(5)-(6)(9)(10)=(9)-(8)(11)=(8)-(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