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施工方案(砖混).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744515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1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施工方案(砖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安全施工方案(砖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安全施工方案(砖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安全施工方案(砖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安全施工方案(砖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施工方案(砖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施工方案(砖混).doc(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安全专项施工方案龙居山庄11#、13#住宅楼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安徽广厦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二00四年二月安全文明施工组织设计审批栏编制生产技术处审核公司总工审批备注目 录第一章 工程概况第二章 安全文明领导组织机构第三章 安全文明管理目标第四章 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一、 坑支护方案二、 模板支撑方案及计算书三、 脚手架施工方案四、 临时用电施工方案五、 龙门架安装方案六、 接(卸)料平台方案七、 安塔吊装方案(另附)第五章 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上岗证附图1 施工网络计划图附图2 工程进度横道图附图3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第一章工程概况工 程 概 况工程名称:龙居山庄11#、13#综合楼

2、 建设单位:中国房地产开发合肥分公司施工单位:安徽广厦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合肥市方正城建规划设计所监理单位:合肥市恒信监理公司工程地址:清溪路与潜山路交叉东南角建筑面积:11#楼 5066 M2 工程造价: 万元 13#楼 5305 M2 工程造价: 万元结构类型:砖混结构 层数:六层,坡屋面开工日期:2004年2月 日计划竣工日期:2004年 月 日项目经理:陈爱明技术负责:黄德兵安 全 员:朱纯能施 工 员:卢英寿瓦工班长:黄德存钢筋班长:文作法木工班长:黄海波水电班长:汤日新架子班长:娄尔清第二章安全文明领导组织机构安全文明领导组织机构网络图公司分管经理 崔礼先崔礼先安全设

3、备处沈朝运项目经理陈爱明技术负责人黄德兵 施 工 员卢英寿安 全 员朱纯能技 术 员王斗贤木工工长浦玉江瓦工工长浦 通钢筋工长文作法水电工长阮 刚架子工长娄尔清门前三包胡先华第三章安全文明施工 目标 安全文明施工目标1、 不发生重伤以上工伤事故; 2、 因工负伤频率年低于18%,月低于1; 3、 不发生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2000元的机械设备、火灾、爆炸等事故,杜绝触电事故 ;4、 安全岗位、特殊工种作业及三及教育面均达到100%;5、 本工程拟创合肥市安全文明“示范工地”; 6、 安全检查合格率: (1)、项目部自检合格优良率为85%; (2)、 公司自检合格优良率为80% ;(3)、

4、市站自检合格优良率为75%; 第四章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一、 基坑支护方案本工程由于承台和基础梁的土方开挖深度离自然地面约2.2M,因此按常规放坡开挖的方式进行施工。1、按图纸设计要求钉好龙门桩,扎好龙门杆(基本水平)定轴线放工作面和按1:0.33系数定好开挖线。采用人工开挖,开挖应自上而下进行不得从下而掏土。如有地下水应在基础线以外挖集水井排水,防土塌方。2、基坑支护。对于上面松散的杂填土应采取基坑支护措施,具体做法是采用5CM木板沿坑槽壁隔50CM一道,对于坑槽壁薄弱处应密布然后用10CM5CM方木做顶撑加压顶紧。并随时观察加固。3、临边防护:挖出的土严禁堆在坑槽边,离坑槽边不小于1M,周围

5、用围护栏杆连续设置。并悬挂警示牌,并根据施工需要坑槽上口搭设跳板设置专用通道。二、砖混模板安装拆除方案和设计计算书为了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需要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砼的自重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因此需要对模进行设计计算。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六层砖混结构,建筑面积为 M2,南北长 M,东西长 M,最大层高为2.8M,合同工期为240天。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耐火等级为二级。采用自拌砼浇筑,坍落度控制在5CM8CM之间,木模木支撑支设。二、施工准备 1、材料:50MM厚松板刨光,50100松方,18厚多

6、层板,小头直径不小于80MM的松木支撑,铁钉等材料。2、作业条件,柱钢筋绑扎完毕,验收合格并做好隐蔽验收记录。三、操作工艺1、框架梁模板采用50MM厚松木刨光作梁底板,杉木支撑,50100松木模担,间距830MM;侧模为18MM厚多层板,50100立档间距为300,50100背方,纵横交错。木斜撑。支撑加一道扫地拉杆和两道中间水平拉杆。每道梁下,加连续剪刀撑,与地面成4560角。2、现浇板采用,50100松方作为主次龙骨支设,上铺18MM厚多层板,主龙骨间距80CM,次龙骨间距50CM,支撑间距80CM,下垫木板和大头楔,并设纵横方向两道水平拉杆。加一道扫地拉杆。每间现浇面下中部做“十”字型剪

7、刀撑各一道。四、施工验算:针对以上工艺,进行复核验算。(一)板模支撑抗压和稳定性计算顶层最大层高为3M,根据拟定的施工工艺,及采用自拌砼堆积厚平均按20CM计;1、荷载计算(1) P静=0.20.80.8(2500+1100)9.8=4.52KN(2) P动=1/2P静=2.26KN所以荷载P=1.2P静+1.3P动=1.24.52+1.32.26=8.36KN2、采用TC11级杉木作支撑,根据木结构设计规范可知,抗弯强度设计值fv=11N/mm2顺纹抗压强度fc=10N/mm2弹性模量E为900Mpa允许长细比为200。1) 支撑长度设计计算。多层板厚18MM次龙骨高100MM砼板厚100M

8、M主龙骨高100MM,所以长度L=h层高-0.018-0.1-0.2=3-0.32=2.68M。又因为支撑两端相当于铰支所以计算长度Lo=L=2.68M。2) 支撑直径取dmin=8cm其计算直径d=dmin+Lo/20.9%=80+2680/20.9%=9.21cm3) 计算回转半径I43.149.2124d2其计算截面积Ao= = =66.59cm2643149.21464d2截面惯性矩:I= = =353.01cm42680L066.59353.01AI所以I= = =2.3cm23i4)计算长细比:= = =116.57=2005)计算值;因为918.36103N116.5723000

9、23000 所以= = =0.220.2266.59102Ao6)稳定性验算 = =5.71kfc=1.310=13N/mm28.3103N稳定性满足施工要求。梁模板和支撑系统计算书本工程最大梁高为0.75M,长7.8M,宽0.25MM。离楼面3.15M。模板底楞木和顶撑间距为0.83M,侧模采用18MM厚多层板,立档间距为400,顶撑矩形梁模、顶撑构造见图示。木材选用东北落叶松,fc=10n/mm2 fv=1.4N/mm2fm=13N/mm2。1、底板计算(1)抗弯强度验算计算底模承受的荷载,梁的底模设计要考虑四部分荷载;模板自重、新浇混凝土的重量、钢筋重量及振捣砼产生的荷载,均乘以项系数1

10、.2,底模为5cm厚松板。底模板自重 1.250.050.25=0.06KN/M混凝土荷重 1.2250.20.6=3.6KN/M钢筋荷重 1.21.00.20.6=0.144KN/M振捣混凝土荷载 1.220.2=0.48KN/M q1=4.28KN/M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设计荷载值要乘以=0.9的折减系数q=0.9q1=0.94.28=3.85KN/M(2)验算底模杭弯承载力底模下面楞木间距为0.83M,底模的计算简图如图所示,是一个等跨的多跨连续梁,因为模板长度有限,一般可按四等跨连续梁计算,查静力计算表得:Mmax=-0.12qL2=-0.1213.850.832=

11、-0.32KN/m按下列公式验算:Mmax/WnkfmMmax/Wn=(0.32105)/(200/6502)=0.3840.297N/mm2满足要求 (4)挠度验算验算挠度时,采用荷载标准值,且不考虑振捣混凝土的荷载。所以,q=0.05+3+0.12=3.17KN/mWa=0.967(qL4/100EI) =0.967(3.178304)/(10091031/12200503) =0.8mm允许挠度为L/400=830/400=2.0750.8mm满足要求。2、侧模板计算(1)侧压力计算,梁的侧模强度计算,要考虑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及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侧面的压力,并乘以分项系数1.2。采用内

12、部振捣器时,新浇筑的普通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F=0.22to12V1/2和F=25H计算,并取二式中的较小值。F=0.2224200/(5+15)11.22=90KN/m2即:F=25H=250.6=15KN/M2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侧压力4KN/m2总侧压力q1=1.215+1.24=22.8KN/m2,选侧模18MM厚,因为立档间距为40CM,所以侧模为跨度0.4M的多跨等跨度连续板。化为线荷载q=0.30.9q1=0.40.922.8=8.21KN/m (2)验算抗弯强度按四跨连续梁查表得Mmax=0.12q12=-0.1218.210.42=-0.159 Mmax/Wh=(15

13、9103)/(400/6182)=7.4N/mm2 kfm=1.313=16.97.4N/mm2满足要求。 (3)验算抗剪强度Vmax=0.62q1=0.628.210.4=2.04KNmax=3v/2bh=32.04103/240018=0.43N/mm2Kfv=1.31.4=1.82N/mm20.43N/mm2满足要求。 (4)验算挠度Q1=0.4(15+4)=7.6KN/mWA=0.967(q14/100EI)=0.967(7.64004)/(1009103)(40018312) =0.9mm=400/400=10.9(mm)满足要求。3、顶撑计算假设顶撑为原木,小头直径为80mm,间距

14、0.83m,在3m高度的中间纵横各设一道水平支撑。所以:Lo=2.4/2=1.2m=1200mmi=80/ 12=23.1mm=Lo/i=1200/23.1=5159 (1)强度验算已知:N=3.850.83=3.2KNN/An=3200/(4023.14)=3200/5024=0.64N/mm2kfc=1.310=13N/mm2满足要求。 (2)稳定性验算因为=51.9591,=1/1+(/5)2=1/1+(51.95/65)2=0.56N/Ao=3200/0.565024=1.14N/mm2kfc=13N/mm2满足要求。在木模板支撑系统的支设过程中,为了提高支撑的刚度和稳定性,不至于受施

15、工荷载的影响而发生倾斜现象,在模板支撑高度校正完毕后,支撑应在离地面20处用扫脚拉纵横交叉连接,中间高度应加设两道水平杆纵横交叉连接,两头且与框柱模抵紧。同时每道框架梁下的支撑应加设连续剪刀撑且与地面成45-0度角,上与梁底板、下与地面抵紧,所有水平杆的扫地拉和剪刀撑应与立支撑用3-4寸钉钉牢。支撑底的高度调整必须采用垫板加大头楔的方式解决,校正好后用2.5寸钉将大头楔、垫板与支撑脚斜钉连接牢固,破板等没有一定刚度的边角料不得用作水平杆和剪刀撑。四、模板拆除 1、砼浇筑时必须留置拆模试块与构件同条件养护,按规范要求,中梁板结构必须达设计强度的80%以上才能拆模,大跨度梁板和悬臂部分必须达100

16、%,设计强度后方可拆模,拆模时必须接到砼强度试块试压报告单后经技术人员开具拆模令后方可拆除。2、拆模顺序:拆模前应有安全技术交底;并有执行人签字;拆模时应先拆水平拉杆柱侧模梁侧模板底支撑板底模板底楞板底板模梁底支撑模底。3、拆下的模板要集中运出整理,修复后分类堆放在规定的位置,以备周转使用。4、模板拆除前,应划定区域界线,用栏杆围挡,并挂上警示牌,注明“拆模区域,严禁靠近”字样。三、脚手架施工方案一、概述龙居山庄11#、13#综合楼位于清路与潜山路交叉东南角,为六层砖混结构,复式屋面。11#总建筑面积为7520M2,长宽分别为50M15M,檐高21.0 M,13#总建筑面积为7520M2,长宽

17、分别为50M15M,檐高21.0 M,考虑到外架的牢固、稳定、安全、必须对基土分层夯实、平整,再浇混凝土垫层上垫12号槽钢为外架基础,采用多立杆,双排钢管脚手架。二、材料准备钢管选用国际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质量符合国际碳素结构钢(GBT700)Q235-A级钢要求。钢管尺寸选用483.5MM,表面锈蚀深度5MM,弯曲变形和各种1.5M杆件钢管端部弯曲偏差5MM,立杆钢管弯曲变形当3M14M时12MM,当4ML6.5M时弯曲偏差20MM,6.5M的水平杆、斜杆的钢管弯曲偏差30MM。钢管上严禁打孔。扣件采用可锻铸铁制作,其材质符合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使用

18、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并应做防锈处理,且有螺栓扭紧力矩达65N/M,不得发生破坏,出现滑丝的螺栓应更换,连墙件的材质亦应符合现行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竹笆脚手板采用毛竹制作。三、构造要求和搭设方法 1、立杆横距1.05M,纵距1.3M,步距1.8M,墙体的连墙件布置为二步三跨,外架搭设高度为22.5 M。立杆下用12#槽钢通长铺设。2、纵向水平杆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小于3跨。接长采用对接构件连接,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同跨内,不同步、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应错开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400MM

19、,纵向水平杆采用直扣件固定在横向水平杆上,上铺设竹笆脚手板,并350MM等间距设置填芯杆。横向水平杆两端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架体铺设时竹笆脚手板的主竹筋垂直于纵向水平杆方向铺设,四个角用14#的镀锌铁丝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并按三步一设进行铺设,铺设层应铺满竹笆。3、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立杆必须用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连墙件布置间距为竖向间距3.6M,水平间距3.6M。立杆各层各部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

20、件连接,接头要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两个相邻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应大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小于600MM。立杆顶端应高出女儿墙上皮1M,高出檐口1.5M。4、连墙件布置应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且外架应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二步。每搭完一步脚手架后,应按规范要求校正步距、纵距、横距及立杆的垂直度。当脚手架下部暂不能设连墙件时可搭设抛撑,抛撑应采用通长杆件与脚手架可靠连接,与地面的倾角应在4560之间,连接中心点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

21、0MM。抛撑应在连墙件搭设后方可拆除。5、双排脚手架应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与横向斜撑,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当为60时最少5根,45时最少7根。每道剪力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为4560之间,剪刀撑杆的接长宜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6、架子搭好检查合格后再挂安全网,规格ML-6X1.8M,经公司安全处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四、质量要求脚手架要保证纵成线,横成方,立杆杆身垂直。搭接交替错开,纵向水平杆平直,横向水平杆平齐,立杆间距、步距、纵距、横距等均符合规范要求,架子剪刀撑连续设置绑牢,架子与建筑物连接

22、牢固,保持架子整体牢固、稳定、安全、适用、美观。五、安全操作要求 1、所有操作人员必须熟知和遵守安全规定和本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严禁酒后上班。2、戴好安全帽,衣着灵便,系好安全带,穿软底防滑鞋。3、操作时不得上下抛掷物件,不得在未固定的物件上行走,不得在外架上躺坐、休息。4、严禁攀爬外架上下,不得在操作面上嘻笑打闹。5、操作前必须学习技术交底并进行岗位安全检查,下班时应收集好工具及材料,消除不安全因素。六、外架基础处理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建筑物的基础为人工挖孔灌注桩,外围的自然地面土层未受扰动,因此外架基础采取30CM厚三:七灰土夯实后,上做20CM厚的细石砼层,向外

23、有I=0.05的排水坡度,外围四周设15CM宽的排水沟,做好有组织排水措施,架基比自然地面低1米。设计计算: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130-2001脚手架的承载能力按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的要求,采用分项系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1)纵向、横向水平杆等受弯构件的强度和连接扣件的抗滑承载力计算;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3)连墙杆的强度、稳定和连接强度的计算;4)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一、水平杆qk=(3+0.3)0.525=1.73KN/mq=(1.43+1.20.3)0.525=2.390KN/m 1、纵向水平杆:按三跨连续梁计算Lb1.2mM=0.117qLb

24、2=0.1172.391.32=0.47KN.m0.47106M5.08103W= = =92.52f=205N/mm2105051.73105045qkLb4抗弯强度符合要求1503842.0610512.19104384EIV= = =1.09mm =7mmLa1.05m挠度符合要求2、横向水平杆:0.5a按简支梁计算0.175FkLaM1.3LbFk=0.5q.Lb(1+ )2=0.52.391.3(1+ )2=2.98KN.m 5.08103W= = =107.8f=205N/mm210501.1461.73105031031.146FkLa3抗弯强度符合要求1501002.06105

25、12.19104100EI= = =0.91= =7mm挠度符合要求3、扣件抗滑承载力R=1.5F=1.51.12.391.2=4.73Rc=8KN扣件抗滑承载力符合要求1.1551.51.8102KuhLo 二、立杆1.58ii= = = =197210查表得:=0.186NG1K=h.gk=400.1161=4.644KNNG2K=1.051.36(0.3+0.14)+0.0051.230=3.78KNNQK=0.51.051.332=4.095KNN=1.2(NG1K+NG2K)+0.851.4NQK0.851.40.711.30.31.81.20.851.4WkLah2 =1.2(4.

26、644+3.78)+0.851.44.095=14.98KN0.12610614.98103MwN1010MW= = =0.126KN.m5.081030.186489WA+ = + =189.5f=205N/mm2立杆稳定性符合要求 三、连墙体连墙体的强度、稳定性和连接强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J18)、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的规定计算。1、NL=NLW+No=1.4Wk2Aw+No=1.40.71.01.30.353.65.4+5=13.7KN2Rc=28=16KN强度、抗滑承载力均符合要求13.7103N301.58Loi2

27、、= = =19,查表得0.9490.949489A= =29.520.85f=0.85205=174.25N/mm2稳定性符合要求12.885N四、地基承载力0.60.3AP= = =71.58KN/m2Fg=kc.fgk=0.4210=84KN/m2Pfg立杆地基承载力符合要求 四、临时用电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本设计用于颐和花园1#、3#楼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主要编制依据:1、 JGJ46-8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2、 建筑施工现场用电设计实用手册3、 建筑施工手册临时用电计算部分 二、工程概况颐和花园1#、3#楼工程位于合肥市青阳路与史河路口,工地地势平坦,经勘探,该现场内地下

28、、地面均无高低压及弱电线路,无易燃、有毒介质等管线及设施,施工用生产办公室等辅助性设施及建筑材料堆放,施工用电设备等位置,根据便于施工和满足施工需要原则,作了合理布置和定位,详见施工用电平面布置图。三、供电、电气设计 (一)因本工程现场施工用电量较大,所以要求单独设置一路三相四线电源,由小区配电房引入现场,现场作重复接零。该现场分三个回路供电,采用埋地敷设的方法。第一回路:从配电房引出沿围墙向西到钢筋操作棚,长度60M,采用埋地或架空敷设。该回路担负拉直卷扬机、钢筋机械、木工机械、电焊等用电。第二回路:从配电房沿架体向北引到搅拌机操作棚,全长50M,主要担负卷扬机、搅拌机、现场照明及楼层用电。

29、第三回路:全长20M,采用埋地敷设,该回路主要担负电焊机、塔吊及水泵等用电。以上电气布置,详见电气平面布置图和电气接线系统图。(二)进线总负荷选择1、根据用电设备量估计表计算得,用电设备总容量合计为113.1KW,其中电焊机为54.3(70.59KVA),电动机为58.8KW。2、计算总负荷,选择进线总负荷根据总用电量统计表计算总负荷电动机:需要系数K1取0.6电焊机:需要系数K2取0.6电动机的平均功率因数COSP取0.7101.4p1接总用电量公式计算:0.7cospSc=1.05(K1 +K2P2)=1.05(0.6 +0.654.3)=125.5KVA照明按动力总容量的10%为照明用电

30、量125.510%=12.6KVA合计:125.5+12.6=138KVA由于小区有专用变配电设备,所以变压器的容量不考虑。(三)选择导线1、计算总电流,选择低压总电源进线截面电流计算公式:0.61381000KP总P总=P动+P照=125.5+125.510%=138.01.7323800.70.863U线cosp1总= = =209.0A查表选用BX50mm2铜芯橡皮绝缘导线作为总电源进线.2、第一回路导线选择(1)第一回路的主要设备容量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单机功率(KW)累计功率(KW)拉直卷扬机台17.57.5切断机搅拌机台13.53.5盘 锯台13.53.5竖向焊机台118.118.1

31、现场照明 台15 0.1 1.5P(1)= 34.1 KW (2)计算负荷、选择导线由于竖向电焊机用现场接钢筋,因此当其在使用时,其它只有卷扬机在使用,因此P1= 18.2+7.5= 25.7KW0.7 25.71000KP11)按允许电流选择1.7323800.70.86 3U线COSp= = = 45.4A查表选用BX- 16MM2铜芯橡皮线。2)按允许电压降选择:为了简化计算,把全部负荷集中在一路末端来考虑,已知线路长度为60M。43.760P1L允许相对电压损失=5%,当采用铜芯线作380/220V三相四线供电时C=77775CS= %= =6.8MM23)按机械强度要求,铜芯导线最小

32、允许截面为10MM2。按照所选择导线截面应用时满足以上三项要求的规定,选用BX-16MM2铜芯电缆埋地敷设。3、第二回路导线选择(同第一回路)4、第三回路导线选择(1)第三回路主要设备容量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单机功率(KW)总功率(KW)塔 吊台13333潜水泵台12.22.2交流电焊机台118.118.1P(3)=53.3KW(2)计算导线、选择截面0.753.31000KP31)按允许电流计算1.7323800.70.863U线COS13= = =94.17A查表选用BX-25MM2铜芯橡皮线。53.340PQL2)按允许电压降计算775CS= %= =5.33MM23)按机械强度要求,铜芯导

33、线最小允许截面16MM2。按照所选择导线截面应同时满足以上三项要求的规定,选用BX-25MM2的铜芯电缆埋地敷设。四、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及电气防火措施 (一)电器材料的质量要求:为了确保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运行,要求所用的各类电器材料性能稳定,质量可靠,必须是有生产许可证的厂家产品,元器件都应有合格证书。漏电保护器必须有国家定点检测部门认证的厂家产品。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和开关箱必须是按部颁“规范”要求:厚度不小于1.5MM的钢板制作的铁制箱体,杜绝使用木质电箱。(二)线路敷设要求: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系中性点直线接地的380/220V低压供电系统,其保护方式采取TN-S接零保护系统。五、自升式龙

34、门架安装方案一、工程概况:该工程为 六层砖混结构,总建筑面积 7520M2,建筑物最高高度21.0米,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配2台自升式龙门架升降机,架设高度27.0米。(见平面布置)二、安装前准备工作:(一)安装场地要求 1、安装场地先要平整夯实,基础承载力务求均匀可靠,禁止在松土或沉陷不均的基础上安装。土层压实后的承载力,应不小于80Kpa。2、将底架安装在基础规格为45004500200MM3的混凝土基础上。3、基础表面应平整,水平度偏差不大于10MM。4、基础应有排水措施。距基础边缘5M范围内,开挖槽或有较大振动的施工时,必须有保证架体稳定的措施。(二)安装作业前检查的内容1、 金属结构

35、应成套。2、 提升机构应完整良好。3、 电气设备应齐全可靠。4、 基础位置和做法符合要求5、 附墙架连接埋件的位置应正确,并埋设牢靠。(三)安装人员岗位责任制安装人员必须经过上级有关部门进行安全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方可操作。三、安装中的技术及安全要求 1、立柱兼做导轨架,为吊篮运行滚轮的轨道,其标准节接头处台阶偏差应小于0.8MM,安装时必须注意调整。2、立柱全高的垂直度偏差应小于高度的1/400。3、各标准节间连接螺栓必须固紧,严禁扩孔和开孔,更不得漏装或以铁丝代替。4、高空安装作业人员务必系好安全带,门架下和立杆周围2米以内禁止站人,以防物件跌落伤人。5、四级风以上禁止安装作业。6、提升

36、机的金属结构及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应做保护接零,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电控箱应放置在干燥和无淋雨处。7、卷扬机必须做重复接地,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0,接地装置的选择应符合GBJ232的规定。四、龙门架的安装:(一) 安装时间:二00三年8月(二) 安装步骤 1、安装底架与地脚螺栓连接。2、放置自升平台就位,使套架中心线与立柱的中心线重合。3、将底节与底架连接。4、安装压重蓝与地基垫实。5、安装撑杆,并紧固以上各种联接螺栓。检查第一组标准节垂直度偏差,调整到符合要求。6、将提升吊杆置于安装好的两立柱顶端。7、安装手拉葫芦并提升平台。8、将扒杆安置于自升平台上。9、利用手拉葫芦提升平台,直到

37、台面与立柱顶面平齐取下提升吊杆置于平台上。10、利用扒杆安装好第二组标准节,并将提升吊杆置于第二组标准节顶部。11、重复步骤7提升平台。12、安装好卷扬机。13、放进吊蓝,由工地自备50MM木板铺平,按说明书总图所示穿绕好起升钢绳。接好联动安全机构。14、将第三组标准节送入吊蓝,起升吊蓝到接近极限起升高度,利用扒杆先加高上面无起升绳的一个立柱后再将另一标准吊起,此时放下吊蓝,使起升钢丝绳放松,使门架内留出6M以上的钢丝绳调节余量,再将顶面钢绳从滑轮槽中取出,扣在平台的套架之外,此时再将吊起的标准节安到另一立柱上,将提升吊杆置于第三组标准节顶部,重复步骤7提升平台。15、按14所述方法继续升高门

38、架到规定的第一次使用高度,在相应的高度上,调好高度限位后就可以使用了。机械设备一览表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单机功率(KW)累计功率(KW)搅 拌 机台25.511圆盘电锯台23.57.0龙 门 架座27.515.0插入式振动器台31.13.3平板式振动器台21.12.2钢筋切断机台136钢筋弯曲机台133竖向电焊机台118.118.1拉直卷扬机台17.57.5交流弧焊机台14.04.0潜水泵台326.0五、验收、交付使用龙门架安装后,应交付公司设备、安装部门,会同安装、使用单位共同进行验收,并由检测中心检测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六、接(卸)料平台搭设方案及计算 一、材料选用选用48壁厚3.5MM焊

39、接钢管,有严重锈蚀、弯曲、压扁或裂纹的钢管不得使用,扣件必须有出厂合格证、脆裂、变形、滑丝的扣件禁止使用。二、搭设要求:1、料台的立杆必须垂直,钢管立杆必须承在金属底座或垫板上,立杆纵、横方向应设扫地杆。2、料台立杆的纵向间距应根据现场使用吊盘的宽度设置、立杆的纵向间距等于吊盘宽度每边增加40CM,料台横向宽度大于100CM,不得把吊盘设在紧靠墙面的位置,以确保视线清楚。3、料台的总高与建筑物层高相一致,大横杆与填芯杆应搭在小横杆上面,小横杆间距与立杆的纵向间距相同,大横杆间距与立杆的横向间距相同,并在期间设1-2根填芯杆件。4、在料台的靠墙一侧必须设置八字撑,其侧面宜设“之”字撑,以加强料台的刚度。5、料台用5CM厚木板铺设,板与板之间不得留有空隙,并一直延抻到墙边和吊盘口处。木板按纵向沿墙铺设,铺板应用木条连接钉牢,使铺板成块,料台铺板应里低外高,坡高约5度为宜,料台与吊栏之间隙不大于10CM,详见附图。6、每层料台两侧设两道防护栏杆,栏杆高度距铺板面60CM和30CM二道,同时用竹笆或安全网密封,料台正面设置内开安全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