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丽居商住小区初步设计说明.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745355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3.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富丽居商住小区初步设计说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富丽居商住小区初步设计说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富丽居商住小区初步设计说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富丽居商住小区初步设计说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富丽居商住小区初步设计说明.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富丽居商住小区初步设计说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富丽居商住小区初步设计说明.doc(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富丽居商住小区初 步 设 计 说 明兴 建 单 位:广州市番禺区房地产联合开发总公司大石公司设 计 号: 广州番禺区市桥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住建部工程设计资质证书 编号A144017261院 长 (法定代表人): 彭景伟 项 目 总 负 责 人 :林敢新 建 筑 专 业 负 责 人: 李 宇 电 气 专 业 负 责 人:彭志慷 结 构 专 业 负 责 人: 田治洋 空 调 专 业 负 责 人:王建立 给 排 水 专 业 负 责 人:彭东锋 初步设计说明1、概述1.1工程设计主要依据 (1)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9年版(2)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3

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4)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05年版)(5) 住宅建筑规范 GB503682005(6)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97(7)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8)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50176-93(9) 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1999(2003年版)(10)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75-2003(11)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50-2001 (J114-2001) (13)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05(14) 建

3、设方所提的相关文件、设计条件及任务书1.2工程概况(1)本工程为 富丽居商住小区 工程。建设地点位于 广州市番禺区大石街 。(2)用地为商住混合用地,没有需要拆迁的建筑物。用地较为平整 。工程地质条件根据( 建材广州地质工程勘察院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地下水位埋深平均为 0.501.70m, 微 侵蚀性,抗震设防烈度 7 度。(3)本工程所需市政管网根据工程规划建设情况新建、引入。(4)现状地块周边东北面为广州合润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大石厂区,西侧为大石中心小学,南面为石北公路。(5)本工程地形图采用广州坐标系及广州城建高程系统。1.3 广州市的气象条件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7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

4、度:31室外计算相对湿度:最热日 83%最冷日 70%年主导风向:冬季 N28夏季 SE16年平均降水 1705.0mm最大风速 28.3m/s夏季平均风速 1.8m/s冬季平均风速 2.2m/s极端最高温度 38.7极端最低温度 0.0经纬度: 北纬 2300 东经 113131.4 建设规模和设计范围1.4.1、建设规模富丽居商住小区为二类居住用地,总用地面积 20445.0 m2,由1栋高层住宅、2栋小高层住宅及地下车库组成,总建筑面积 53938.7 m2,其中地上 36266.8 m2,地下 17671.9 m2。3#楼为高层住宅建筑,主体33层,裙楼2层,建筑高度为99.95m;4

5、#楼为小高层住宅建筑,主体10层,裙楼2层,建筑高度为29.95m;5#楼为小高层住宅建筑,主体9层,局部10层,裙楼2层,建筑高度为29.95m;地下车库为地下3层,地下室约13m。单体建筑风格为新中式建筑风格不仅突出现代城市风貌,同时也给景观更充分的空间,形成较好的居住环境。1.4.2、设计范围本次设计范围是 富丽居商住小区 的建筑、结构、给水排水、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建筑电气等;以及 用地红线 内的总平面、道路及室外管网等设计。1.5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1.5.1、总体布局根据规划设计条件、周边环境、地块特征、及地块价值分析,结合设计理念,与已建住宅形成住宅组群,项目以小高层住宅为主,

6、宅间空间感较强,相对宽阔;中部打造生态园林,通过建筑单体错落围合、建筑与景观小品相互呼应,形成很强的组团特色。1.5.2、本工程设计的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在满足当地规划管理规定及相关规范的前提下,根据用地的具体情况和发展商的规划目标,充分体现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创建一个环境优美、配套齐全、生活安逸居住小区。 (1).实现居住区的高品位性,体现社区的超前性,实现人性化、智能化及多功能化设计。(2).营造一个世界级皇家园林社区,通过临水、借势、造景的原则来体现“自然、健康、生态、人性化”特征。(3).精心设计的社区空间环境a. 创造积极空间,使传统的生活方式与新时代的休闲的生活方式相得

7、益彰;b. 合理布局以获得良好的居住环境;c. 合理布局服务设施,意味着居民能方便地获取内心安宁和精神愉快,又有物质生活的满足。(4).充分考虑不同类型业主对居住需求的差异性,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1.6总指标1.6.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总用地面积 20445.0 m2 2、总建筑面积 53938.7 m23、容积率 3.40 2、建筑专业2.1总平面布置2.1.1用地布局与空间组织本项目用地面积20445.0 m2,总建筑面积53938.7 m2 容积率3.40 ,项目以小高层住宅为主,与北边已建小高层住宅建筑形成围合,宅间空间感较强;通过建筑围合、建筑同景观小品相互呼应、建筑与绿化相互融合

8、,拉动视觉角度,具有很强的组团特征。3栋建筑均设置裙楼,裙楼内设置小区配套的公共服务、市政服务及配套商业用房。总体来说,地块规划用地布局紧凑,节约用地,功能分区明确;同时满足日照、通风等要求;住宅单体平面合理,通风采光良好;市政设施完善,市政管线布局合理。2.1.2道路与交通组织本地块为住宅组团级规模,南侧为城市干道石北大道,道路红线宽为80米;小区用地红线退道路红线10米做绿化用地,规划将小区的主出入口设在用地的南面,开向石北大道,次出入口(消防出入口)设置在地块的西南面,区内4米宽消防车道连接主次出入口;小区车流从小区大门进入后直接驶入地下车库而不进入小区内部,地下车库的出口布置在小区西面

9、靠近次出入口的位置上,这样车流不影响小区内部的人行交通。2.1.3景观及绿地系统绿地与景观设计不仅体现小区绿化环境空间的丰富多样和鲜明的层次感,还强调建筑与环境、环境与业主生活的相协调。我们从居民“公共活动-私密活动”的不同等级的活动特征分析,改变以往住宅区“四菜一汤式”的绿地布局,而采用“带状绿脉+院落绿地”的两级布局方式。本住宅组团主要景观视线由主出入口进入本组团,沿道路两侧是郁郁葱葱的绿化和开敞的住宅绿化院落空间,各住宅入口处都有大面积的绿地,加上南面的10米绿化退缩,使住户有良好的视觉享受。2.1.4住宅建筑规划设计地块内的主要建筑形式为高层住宅,3号楼两梯六户35层,4号楼为两梯四户

10、10层,5号楼为一梯八户10层。住宅套内设计l(1)套内分区:住宅套内分区明确,以起居厅为中心,家庭内部公私分离、动静分离、寝居分离、干湿分离。室内布置紧凑,设计尽可能减少开向起居厅门洞的数量,走道短捷,提高面积的使用率和舒适程度。住宅套内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在保证经济实用的原则上,力求套内做到全明设计。l(2)起居室与主卧室:强调大起居厅的活动空间和良好视野,主卧室与起居室均朝南,最大限度地利用冬季南向的直射太阳能,增加室内温度,并在夏季能有效地组织室内穿堂风,降低室内温度。复式套型内巧妙的利用交通空间安排上下的楼梯,并使楼梯成为起居室内的一景。l(3)厨卫设计:在厨房、卫生间设计上综合考虑现

11、代生活用品设备的布置,满足现代使用功能要求,采用整合设计方法,综合考虑操作顺序、设备安装、管线布置及通风的要求。厨房具良好的自然通风和直接采光,争取冰箱入厨,按操作程序布置厨房器具与冰箱机位,同时设置排烟道,集中处理厨房内排出的油烟废气;在卫生间内设置一道内隔断,将便溺、洗浴与洗漱、洗衣等功能应适当分离与组合,以减少使用干扰。大套型设双卫或多卫,复式套型应分层设卫生间。有条件的套型,可设家务房或设备间。l(4)阳台:各房型除朝南设生活阳台外,在厨房外均布置服务阳台。l(5)储藏:套内尽可能安排贮藏间,并在卧室内留有壁柜的空间。2.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用 地 平 衡 表用地名称面积(平方米)比

12、例(%)人均面积(平方米/人)规划总用地13364.0100 居住区用地13364.0100.08.6 住宅用地5678.442.53.7 公建用地2010.615.01.3 混合用地7689.057.5 - 公共绿地3630.227.22.3 道路用地204515.31.3 其它用地0.002.2功能分区3#、4#、5#楼自西向东布置在本项目地块中部,3#楼为33层高住宅建筑,4#、5#楼为10层小高层住宅建筑,3栋楼均设置2层裙楼。3层地下室布置在3栋楼的地下,地下室设有设备用房及地下停车库。地下室负三层部分为人防。小区提供436个机动车停车位,其中地面停车位22个,地下室停车 414个2

13、.3建筑特征概述2.3.1、本工程建筑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建筑结构的类别为丙类;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6度。2.3.2、本工程中3#住宅为一类高层建筑,4#、5#住宅为二类高层建筑;耐火等级均按一级设计。2.3.3、防水等级:屋面防水为II 级。2.3.4、人防防护等级:地下室负三层设置2个人防防护单元,其中4个二等人员掩蔽所抗力等级:核6级、常6级;防化等级:丙级;1个人防物资库抗力等级:核6级、常6级;防化等级:丁级。2.3.5、小区内住宅高度:3#楼为高层住宅建筑,主体33层,裙楼2层,建筑高度为99.95m;4#楼为小高层住宅建筑,主体10层,裙楼2层,建筑高度为29.9

14、5m;5#楼为小高层住宅建筑,主体9层,局部10层,裙楼2层,建筑高度为29.95m;地下车库为地下3层,地下室约13m。2.3.6、本地区属 夏热冬暖 气候地带,根据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要求和地区节能标准,进行节能设计。具体数据详各栋节能设计2.3.7、根据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各楼栋入口均设坡道,宽度不小于1.50m,坡度不大于1/12,便于轮椅进出;楼内乘客电梯均兼作无障碍电梯,便于残疾人使用。2.3.8、竖向交通设计本项目塔楼均以电梯及楼梯作为主要垂直交通。2.3.9、其它未尽内容另详各单项或各专业图纸说明。3、建筑消防3.1建筑项目主要特征:3.1.2 3#住宅为一类高层

15、建筑,4#、5#住宅为二类高层建筑。3.1.1 基地现有用地较为平整,没有需要拆迁的建筑物。3.2 周边交通及环境:周边东北面为广州合润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大石厂区,西侧为大石中心小学,南面为石北公路。3.3总平面布局:3.3.1项目以小高层住宅为主,与北边已建小高层住宅建筑形成围合,宅间空间感较强;通过建筑围合、建筑同景观小品相互呼应、建筑与绿化相互融合,拉动视觉角度,具有很强的组团特征。3栋建筑均设置裙楼,裙楼内设置小区配套的公共服务、市政服务及配套商业用房。3.3.2地块设置2个车行出入口,分别位于地块的西端与中部。地下车库设两个出入口。3.3.3本工程与周边建筑间距均大于13米。本建筑自

16、身各高层单体间距大于13米,满足防火间距要求。3.3.4本工程以用地周边环路和场地内机动车道构成消防环道,消防车道均大于4米宽,消防施救车辆可顺畅行驶和操作。3.3.5各高层建筑单体沿消防环道设置消防车登高扑救面,高层建筑均可满足一长边直接落地,长度超过总长的1/4的要求,各塔楼消防电梯和疏散楼梯首层疏散出口通向登高面。登高面上各层均有开窗,且该范围内无其他构筑物及树木的阻碍。室外绿化为隐性消防车道,可供消防车进入内部环行。3.3.6建筑各部分消防登高面设置:裙房:首层裙房商业消防登高面沿裙房外围展开;住宅:住宅登高面沿小区内消防车道展开3.4建筑功能与特征描述:3#、4#、5#楼自西向东布置

17、在本项目地块中部,3#楼为33层高住宅建筑,4#、5#楼为10层小高层住宅建筑,3栋楼均设置2层裙楼。3层地下室布置在3栋楼的地下,设有设备用房及地下停车库。3.5单体建筑的防火设施: 3.5.1建筑的结构类型:本工程采用剪力墙结构,主要承重构件为不燃烧体,耐火等级为一级。3.5.2主要构件燃烧性能及耐火极限为:构件名称耐火性能和耐火极限构件名称耐火性能和耐火极限防火墙不燃烧材料3.0小时柱不燃烧材料3.0小时楼梯间电梯井隔墙不燃烧材料3.0小时楼板、疏散楼梯不燃烧材料1.5小时房间隔墙不燃烧材料0.75小时梁不燃烧材料2.0小时3.5.3楼板、隔墙、防火墙、防火门、及管道井的分隔设施均达到规

18、范要求。 3.5.4建筑平面及竖向布置:本工程设置了自动灭火喷淋系统,建筑防火分区面积划分的原则为:地下设备及服务用房1000;地下车库4000;地上商业每区4000 ; 具体防火分区划分及指标详各层防火分区平面图。 消防控制室设在地下一层,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和1.50h的楼板与其它部位隔开,并设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3.5.5每个防火分区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疏散口。疏散口的位置、数量、宽度、疏散距离和设施均符合规范要求。疏散楼梯间均为防烟楼梯间。其楼梯间及前室均采用正压送风防排烟。前室面积均大于6 ,楼梯到首层直通室外或与上层楼梯有防火墙和防火门分隔。3.5.6建筑疏散走廊宽

19、度及两疏散楼梯之间距离均能满足规范要求。3.5.7本工程内部装修材料的材质选用一级耐火等级的不燃烧体。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 50222-95 有关规定执行。3.5.8工程所在地,水压、水量充足,能满足消防用水量要求。4、节能设计篇4.1设计依据a.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b.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修正;c.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修正;d.中华人民共和国噪音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e.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6095-1999);f.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J-2002);h.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GB

20、44/27-2001);i.水污染物排放限值(GB44/26-2001);j.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k.城市区域环境噪音标准(GB3096-93);l.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m.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染防治法;n.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88);o.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82);p.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GBJ4-73(“废渣”部分);q.建筑气候区划标准 GB50178-93s.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 JGJ113-2003;J255-2003t.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7106-2008

21、u. 铝合金门窗 GB/T8478-2008v. 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8484-200w.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044.2工程概况4.2.1工程性质及热工设计区域本工程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根据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及建筑气候区划标准,本工程处于 夏热冬暖地区的南区,居住部分应考虑夏季空调,可不考虑冬季采暖。共建部分应符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4.2.2建筑总平面布置本工程由3栋住宅楼裙房组成,主要朝向为南北向。4.3建筑节能设计4.3.1建筑节能设计措施1、塔楼户型布置尽量采用南北向布置,减少东、西向阳光照射,同时加强室内空气对流,从而大大减少热能损耗。2、所

22、有玻璃均采用低能耗绝热Low-E中空玻璃,有效阻断室内外之间的热能散失。4.3.2体形系数根据建筑气候区划标准,本建筑处于夏热冬暖地区的南区,不受体形系数的限制。4.3.3窗墙比(包括透明幕墙)塔楼部分:依据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之相关规定,确保满足规范要求。4.3.4屋顶透明部分面积及占屋顶总面积的比例无屋面天窗。4.3.5外窗的可开启面积,及面积比例说明建筑外窗的可开启面积大于外窗面积的45 %,不小于窗所在房间地面面积的8%。透明幕墙具有可开启部分或设有通风换气装置,并采取保温隔热节能措施。4.3.6外窗及透明幕墙构造层次及材料热工指标计算本建筑塔楼住宅部分采用 铝合金窗(Lo

23、w-E中空玻璃窗),门窗采用玻璃用料及厚度,不低于现行规范标准,且所有凸窗玻璃采用安全玻璃(玻璃采用Low-E中空玻璃)。4.3.7建筑物外窗及透明幕墙的气密性等级本建筑的外窗气密性为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T8484-200规定的6级,不小于6级。19层气密性能q。(m/mh)2.5 (即4级), 10层气密性能q。(m/mh)1.5 (即6级)。4.3.8建筑构造层次及材料热工指标计算塔楼上人平屋面40厚C20钢筋网(规格:4200200)细石混凝刚性防水层;干铺无纺聚酯纤维布一层;55厚无机保温砂浆;1:8陶粒混凝土找2%坡,最薄处20厚;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素水泥

24、浆粘结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板;传热系数为 K= 0.94 面砖墙面5厚界面砂浆;20厚无机保温砂浆;4-5厚聚合物抹面抗裂砂浆+镀锌钢丝网;8厚饰面砖粘结砂浆+面砖;传热系数为 K=0.84架空(或外挑)楼板水泥砂浆+20厚无机保温砂浆+钢筋混凝土+水泥砂浆传热系数为 K=1.894.4通风与空气调节1.选用高效制冷螺杆机组在其冷却水进水温度为32时,制冷性能系数(COP)达到 4.8 以上。2.冷水机组、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电动水阀一一对应联锁运行,冷源系统根据冷量(用自动监测流量、温度等参数计算出冷量,自动发出信号)控制冷水机组的启停数量及其对应水泵、冷却塔的启停台数。3.风管和水管

25、的绝热材料和厚度符合节能标准的要求;空调供冷水管与风管设置隔汽层与保护层。4.空调通风系统采用了自动控制,既提高了使用的舒适性,又防止了因超温和不合理运行造成的浪费。5.风机盘管采用自动控制,先控制风量再控制水量,达到节能的目的。6.大空间采用全空气系统,在过渡季节可全新风运行。4.5电气专业节能措施4.5.1 电气节能措施与目标本工程采取以下电气节能措施:1)供配电系统节能:降低配电系统自身的能耗,提高设备用能效率;2)自控系统节能:提高机电设备的能效比,使机电系统高效运行;3)照明节能:提高照明方式与照明器具的效率,实现照明系统的实时控制;4)节能管理:避免人为浪费,为提高用能管理水平提供

26、技术手段。4.5.2 供配电系统节能措施1)本工程计算负荷为5298.2 KW,采用一路10KV电源供电。2)变电所设于地下一层,靠近负荷中心,一、二级负荷低压配电级数不多于两级,三级负荷低压配电级数不多于三级,配电半径不超过200m,有效地降低配电系统自身的能耗。3)本工程共设8台变压器,变压器选用SCB10型,变压器的计算负荷率为7585。所有变配电系统设备采用节能、高效型设备,实现变配电系统的经济运行。4)按照经济电流合理选择电缆截面,降低线路损耗。5)在低压配电系统设功率因数自动补偿装置,补偿后的功率因数大于0.9,减少无功损耗。6)对于动态变化的负荷,如:生活给水泵、空调器等,采用变

27、频器控制,根据负荷大小实时调节电能供应。4.5.3 照明节能措施1)按照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严格控制各个场所的照度值与照明功率密度值。本工程各个场所的设计照度值与照明功率密度值如下:房间或场所照明功率密度值(W/m2)照度值(lx)商铺11300配电室8200变压器室、风机房、水泵房5100走道350车库4752)一般照明采用直接照明方式,所有照明灯具、光源、电气附件等均选用高效、节能型,提高照明效率。3)直管形荧光灯配电子镇流器或节能型电感镇流器。4) 楼梯间、电梯厅照明设人体感应开关控制和时间继电器控制,减少照明用电的功耗。4.5.4.其它1)电气管线穿过楼板和墙

28、体时,孔洞周边应采取密封隔声措施。电缆井应在每层楼板处采用不低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性材料或防火封堵材料封堵。2) 应急照明、疏散指示照明灯具采用自带蓄电池型,其连续供电时间不少于30分钟;疏散走道的地面应急照明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0.5Lx。3) 应急照明灯具和消防疏散指示标志(包括兼作应急照明的正常照明灯具),应设玻璃或其他不燃烧材料制作的保护罩。4) 建筑附属机电设备,自身及其与结构主体的连接,应进行抗震设计,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2001第3.7.1条要求。5) 柴油发电机房储油间的储油量不应大于8h的需要量。6) 出入口控制系统中使用的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现行强制

29、性标准的要求,并经法定机构检验或认证合格。出入口控制系统必须满足紧急逃生时人员疏散的相关要求,当发生火警或需紧急疏散时,人员不使用钥匙应能迅速安全通过。7) 配电箱电涌保护器的电压保护水平值为25kV,冲击电流为125kA。8)人防工程中: 严禁柴油机排烟管、通风管、电线、电缆等穿过贮油间。 防空地下室内安装的变压器、断路器、人防区配电箱采用壁挂式明装。 配电箱、板,严禁采用可燃材料制作。 发热器件必须进行防火隔热处理.严禁直接安装在建筑装修层上。 在顶棚内的电缆、电线必须穿管敷设,导线接头应采用密封金属接线盒。5、结构篇5.1 工程概况本项目,场地位于 东莞市万江镇,建筑用地面积 45401

30、 m2,总建筑面积为 113503.425 m2。本工程(110号楼)为A类高层住宅建筑。本工程建筑特结构征见表1.1。(各单体或分区的长、宽、高,高宽比,主要层高,主要结构跨度,特殊结构及造型等)表1.1 建筑结构特征结构类型层数主要层高(m)高宽比H/B总高度长宽比A/B地下室1号楼剪力墙结构18层2.95(标准层)4.435(首层)3.2854.6001.65一层地下室2号楼剪力墙结构18层2.95(标准层)4.435(首层)3.2854.6001.65一层地下室3-1号楼3-2号楼剪力墙结构18层2.95(标准层)4.400(首层)3.0654.6001.86一层地下室3.151.81

31、4号楼剪力墙结构17层5.750(首层)4.885(2层)2.95(标准层)3.2954.91.65无5-1号楼5-2号楼剪力墙结构18层2.95(标准层)4.400(首层)3.0654.6001.86无3.151.816号楼剪力墙结构17层5.750(首层)4.885(2层)2.95(标准层)3.2954.91.65无7号楼剪力墙结构18层2.95(标准层)4.435(首层)3.2854.6001.65无8号楼剪力墙结构18层2.95(标准层)4.435(首层)3.2854.6001.65无9号楼剪力墙结构22层6.250(首层)5.085(2层)3.0(标准层)3.6670.1351.25

32、一层地下室10号楼框架结构4层5.1000.420.4001.44一层地下室5.2 设计依据5.2.1 设计基准期及结构设计使用年限根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本工程的设计基准期为50年,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5.2.2 自然条件5.2.2.1 基本风压值为 0.55 kN/m2(n=50); 5.2.2.2 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 0.05 g);5.2.3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由韶关地质工程勘察院提供;5.2.4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由 提供;5.2.5 风洞试验报告,由 提供;5.2.6 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对方案的批复文件;5.2.7 建设单位

33、提出的有关技术要求;5.2.8 本工程采用国家现行有效的设计规范、规程、统一标准、标准图集及“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有关公告文件”进行设计,同时考虑工程实际情况,部分采用地区性规范等作为设计依据。主要设计标准、规范及规程:国家标准部分: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建质2008216号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年版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年版GB50009200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

34、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钢筋混凝土承台结构设计规程CECS88:97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2002年局部修订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602001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篇2009年版地方标准部分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5-31-20035.2.9

35、 主要结构计算软件及版本号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与设计软件: SATWE(2010版)广厦建筑结构设计软件: GSSAP 15.05.3 建筑分类等级5.3.1 建筑分类等级见表3.1。表3.1 建筑分类等级序号名称等级依据的国家规范标准1建筑结构安全等级2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乙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建筑桩基设计等级乙级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3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丙类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4抗震等级地下室、塔楼及裙房剪力墙,局部框架(19号楼)四级10号楼 二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混

36、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5地下室防水等级四级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6人防地下室的设计类别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人防主管部门的有关批文防常规武器抗力级别6级防核武器抗力级别6级7建筑防火分类等级一类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耐火等级一级5.3.2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要求:本工程混凝土结构的环境作用等级见表3.2。表3.2 构件耐久性的环境类别表构件部位地下室基础、基础梁外露构件天面构件其余构件底板侧壁顶板环境类别I-AI-BI-C5.4 主要荷载(作用)取值5.4.1 楼(屋)面活荷载楼

37、面荷载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以及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篇)(2009版)的相关规定取值。楼层部位使用功能活荷载标准值见表4.1。表4.1 活荷载标准值序号建筑使用功能活载标准值(kN/m2)备注1地下车库42车道43消防车道20.0板按等效均布活载考虑,梁活载按消防车最不利布置考虑4发电机房、变配电房1005通风机房、排烟机房1006水泵房1007电梯机房78住宅卫生间29阳台2510客厅211卧室212厨房2013前室、走廊、电梯厅2014楼梯3515上人屋面216不上人屋面05注:其它未列项目见现行

38、标准、规范及规程;5.4.2 风荷载本工程风荷载及参数取值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确定,见表4.2。表4.2 风荷载基本风压值Wo 基本风压重现期地面粗糙度类别体型系数备注结构水平位移验算 0.55 kN/m250年B类1.39号楼尚应按1.1倍基本风压考虑设计承载力要求5.4.3 雪荷载5.4.3.1 屋面积雪分布系数为 / 。5.4.4 地震作用5.4.4.1 建筑场地类别本工程建设场地内未发现断裂构造迹象,土层等效剪切波速 128.7m/s148.6 m/s ,场地土为软弱土 土,场地覆盖层度平均 1580 m

39、,场地类别为 III 类,属抗震 不利 地段。5.4.4.2 抗震设防的基本参数根据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本工程的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及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的规定,建筑场地地震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本工程地震作用计算采用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抗震措施采用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多遇地震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为0.04,罕遇地震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为0.28,反应谱特征周期Tg=0.45秒,阻尼比为0.05。5.4.6 地下室水土荷载

40、5.4.6.1 本工程地下室设防水位及抗浮设计水位绝对标高 3.400(2号地下室)、3.650(1号地下室)(1985国家高程)。5.4.6.2 地下室侧壁所受的水土压力,采用水土分算的原则;地下水按永久荷载考虑。5.4.6.3 地下室周边地面活荷载标准值qk = 10kN/m2。5.4.7 人防地下室结构等效静荷载标准值见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038-2005有关规定。5.4.8 建筑隔墙墙体材料自重见表4.8。表4.8 建筑隔墙墙体材料位置墙体材料自重砌体强度等级砂浆强度等级外墙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7.3 kN/m2A5.0Mb5.0内墙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7.3 kN/m2A5

41、.0Mb5.0内地台以下蒸压灰砂砖 18 kN/m2MU10M5.05.5 上部及地下室结构设计5.5.1 结构缝的设置本工程各塔楼之间设置防震缝,防震缝宽 200 mm。5.5.2 结构选型及结构布置5.5.2.1竖向承重及抗侧力结构体系:根据建筑物的总高度、抗震设防烈度、建筑的用途等情况,本工程19号楼塔楼采用剪力墙结构体系。结构的主要抗侧力构件为剪力墙,主要设置在电梯间核心筒及楼梯间位置,以提供结构的抗侧及抗扭刚度。本工10号楼与相邻裙房采用框架结构体系。5.5.2.2楼盖结构体系:根据建筑物的结构体系特点、使用要求和施工条件,本工程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体系,整体性良好。1)地下底板

42、采用平板结构,板厚h 400 mm,地下室顶板人防区及邻近塔楼一跨采用梁板结构,板厚h 180、300(覆土) mm,非人防区及邻近塔楼一跨处采用无梁楼盖,板厚350mm,柱帽尺寸为2700x2700,厚度为1000mm。塔楼部分板厚为 100120 mm,屋面层板厚h 120 mm。2)核心筒附近楼板薄弱,除与建筑商量,尽量减少凹入尺寸及开洞,以避免楼面削弱过大外,此部分楼面加厚至h 150mm并双层双向配筋。有关梁板截面尺寸详结构布置平面图。5.5.3 超长结构控制措施:本工程的1号、2号地下室结构超长,为避免温度、收缩应力使地下室开裂漏水,在地下室中采取如下措施:5.5.3.1 设计:结构设计中考虑温度应力的影响,。提高长方向的底板及楼板最小配筋率,顶板、底板设置高差板,底板、侧壁、地下一层及地下二层楼面每间距4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