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路(20米规划路-邛海路)施工组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峨眉山路(20米规划路-邛海路)施工组织设计.doc(1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第一章道路工程概况86第二章排水工程概况107第三章照明工程概况112第五章绿化工程概况113第二部分施工部署121第一章施工总体指导思想及组织原则121第二章施工目标121第三章施工组织机构122第四章总体部署123第五章施工条件124第六章施工准备124第一节施工技术准备124第二节现场准备125第三部分 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128第一章 施工准备工作128第二章路基工程129第三章路面工程135第四章 电气工程(路灯工程)138第五章给排水工程141第六章绿化工程144第一节绿化工程的施工工序144第二节定点、放线144第三节种植穴(坑)的挖掘145第四节树木起掘145第五节起掘树木的
2、装运146第六节树木的栽植147第七章季节性施工措施148第一节冬季施工措施148第二节雨季施工措施149第四部分质量管理体系与技术措施151第一章质量方针152第二章质量目标152第三章工程质量保证体系152第四章各主要分项工程质量技术保证措施162第五章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164第五部分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166第六部分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173第七部分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177第八部分工程资源配备计划183第一章 劳动力配备计划183第二章 工程主要施工机械配备计划184第九部分文明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185第十部分施工总平面布置与管理189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192附表二:拟
3、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193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194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表(横道图)195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196附表六:临时用地表197第一部分工程概况第一章道路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1.1 工程建设背景德阳市位于四川盆地,成都平原东北边缘,是成(成都)德(德阳)绵(绵阳)高新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区位优势明显,基础设施完善,工业基础雄厚,经济发达,底蕴厚重,城乡一体化水平高,人民生活殷实富裕,交通便利。本次道路设计位于德阳市高新区,紧邻旌湖,道路两侧为南公园,对于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城市环境有很大的作用。该路为南北走向,可完善嘉陵江路以北的路网及排水系统。1.2现状
4、、工程规模、地点及建设范围峨眉山路(20米规划路邛海路)是城旌南片区南公园的一条重要的南北方向通道,本次设计峨眉山路(20米规划路邛海路)位于德阳旌湖开发区,为城市支路I级,双向4车道,标准路幅宽在嘉陵江路以北为20米,嘉陵江路以南为22米,道路全长597.459米,道路至北向南延伸分别跨越20米规划路,嘉陵江路最终接邛海路。现状两侧大部分为农田;道路现状存在大面积挖坑。设计包含工程范围同的道路路基、路面、人行道及排水设计。20米2.5米人行道7.5米车行道7.5米车行道2.5米人行道22米2.5米人行道8.5米车行道8.5米车行道2.5米人行道1.3自然概况德阳市区处于沱江上游绵远河,石亭江
5、复合冲积扇的前缘地带。绵远河、石亭江分别流经市区东、西两侧。德阳市属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其主要气候特点是:气候温和,降水充沛,四季分明,大陆季风性气候特点显著,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无霜期长,冬末春初少雨多雾;多年平均降雨量960mm,且多集中在每年6-9月,冬末春初降雨量稀少,多年蒸发量800960mm,多年平均气温16.1摄氏度,属四川盆地亚热带季风型湿润气候,多年平均风速1.4m/s,定时最大风18m/s,风向:东风。2、道路设计2.1 设计范围峨眉山路(20米规划路邛海路)道路工程设计内容包括道路的路基、路面、排水管道工程等设计。2.2设计原则2.2.1道路平面位置与道路规划的结合
6、,满足片区路网规划的总体需求,2.2.2道路线形与地形、地块相结合,并符合道路的技术指标。2.2.3正确处理路线平、纵线形的组合,使道路线形组合均衡,满足行车安全、舒适,为道路景观规划创造良好的环境。2.2.4注重交通分析和组织,合理设置与相交道路的交叉类型,满足交通功能的需要。2.2.5 充分考虑沿线排水的需要。2.2.6 按相关规范要求,合理规划和设计各市政配套管线、管网通道位置。2.3机动车道设计标准2.3.1 道路等级: 支路级;2.3.2 设计年限: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0年;2.3.3 设计车速:30km/h2.3.4 交通等级: 中型交通;2.3.5 设计标准轴载: BZZ
7、100;2.3.6 路面结构类型:沥青路面结构。2.4平面设计设计起点K066.316(坐标X3441729.252,Y=501196.559),设计止点K0=531.143,与邛海路相交。2.5纵断面设计2.5.1.纵断面设计原则本工程道路沿线地势较平坦,在道路纵断面设计中,在满足道路平顺及于相交道路平顺相接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以下设计因素:1)参照城市规划控制标高并适应临街建筑里面布置、厂房大门标高、铁路标高及沿路范围内地面水的排除。2)纵坡宜缓顺,起伏不宜频繁,少变坡。3)纵断面设计应结合道路性质,排水及汽车运营经济效益等因素,合理确定路面设计标高。4)纵断面设计应综合考虑沿线地形、地下管线
8、、地质、水文和排水要求。2.5.2纵断面设计本道路为位于高速路旁,顺高速路走向的一条道路,本次设计纵断面控制点标高根据高速路洞口现状标高,考虑相交道路今后穿越高速路洞口净高保证满足机动车要求而定。2.6横断面设计嘉陵江路以北段20米2.5米人行道7.5米车行道7.5米车行道2.5米人行道嘉陵江路以南段22米2.5米人行道8.5米车行道8.5米车行道2.5米人行道机动车道为单向横坡,坡度1.5%,人行道为单向向内横坡,坡度2.0%。2.7路基设计填方部分采用1:1.5土质边坡,挖方部分采用1:1放坡处理以稳定边坡。土基土质较差时应采取换填处理,如淤泥、建筑垃圾等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土,必须全部清除,
9、分层换填碾压。2.8路面设计本次设计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1)车道路面结构嘉陵江路以北段道路结构如下:3cm 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弯沉控制值33 /100 mm。5cm 中粒式普通沥青混凝土(AC-16),弯沉控制值36 /100 mm。34cm 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水泥含量5.0%), 弯沉控制值50 /100 mm。30cm 连砂石垫层弯沉控制值170/100 mm。嘉陵江路以南段道路结构如下:4cm 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弯沉控制值33 /100 mm。6cm 中粒式普通沥青混凝土(AC-16),弯沉控制值36 /100 mm。34cm 5%水泥稳定级配
10、碎石基层(水泥含量5.0%), 弯沉控制值50 /100 mm。30cm 连砂石垫层弯沉控制值170/100 mm。2)人行道结构道路人行道设计为面层采用120*240*60人行道磨石砖,道路人行道设计其详细做法见“人行道详图”。人行道方块采用挤浆法安砌,不得有松动现象,积水现象 ,人行道上必须设置连续的盲道,行进盲道宽0.6m,在交叉口处必须设置残疾人坡道。2.9无障碍设计为了方便残疾人使用城市道路设施,根据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的要求,在靠人行道绿化带一侧,道路交叉口处设置盲道,单面或三面坡缘石坡道。供残疾人使用。盲道宽0.6米,三面坡缘石坡道宽不小于1.2
11、米。2.10公交停靠站本工程不好喊道路范围内公交停靠站设计等公交系统设施。3、施工要点3.1 路基3.1.1质量标准土质路基土经压实后,不得有松散、软弹、翻浆及表面不平整现象,土、石路床必须用12-15T振动压路机碾压检验,其轮迹不得大于5mm,土质路床不得有翻浆、软弹、起皮、波浪、积水等现象。压实度(重型击实标准):项目分类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压实度(%)填方路基0-809580-15094150以下93零填及挖方路基0-8095说明:填方高度小于80cm及零填挖路段,原地面以下030cm范围内的压实度不应低于表列挖方要求。路床平整度: 15mm中线高程:+10mm、-15mm横坡: 0
12、.3%新建土路基弯沉值:310/1003.1.2 路基排水路基施工时应注意排水,必须合理安排排水路线,充分利用沿线已建和新建的永久性排水设施。所有施工临时排水管、排水沟和盲沟的水流,均应引至管道或涵洞中。路基分层挖填时应根据土的透水性能将表面筑成24%的横坡度,并注意纵向排水,经常平整现场,清理散落的土,以利地面排水。当地面水排除困难而无永久性管道收集可利用时,应设置临时排水设施。3.1.3 挖方路基在路堑开挖前作好坡顶截水沟,并视土质情况作好防渗工作。开挖前应将适用于种植草皮和其他用途的表土储存起来,用于绿化填土。路基开挖必须按设计断面自上而下开挖,不得乱挖、超挖及欠挖,开挖至路基顶面时应注
13、意预留碾压沉降高度。当边坡为石方时,边坡临近处无建筑物需保留的可采取石方爆破,石方爆破应以小型爆破、控制爆破或静态破碎为主。边坡临近处有建筑物需保护时,边坡开挖应采取人工开凿,以免对建筑物结构安全造成影响。在接近设计坡面部分的开挖,采用爆破施工时,应采用预裂光面爆破,以保护边坡稳定和整齐,爆破后的悬凸危岩、破裂块体应及时清除整修。对石方路堑,超挖部分应用贫混凝土或无机结合料稳定碎(砾)石的整体性材料作整平层,严禁用土充填。3.1.4 填方路基1)填料要求道路填方路基均用含石量60%连砂石回填。路基填方若为土石混和料,且石料强度大于20Mpa时,石料的最大粒不得超过压实层厚2/3,当石料强度小于
14、15Mpa,石料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层厚。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填粒最大粒径应符合下表要求。项目分类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填料最小强度(CBR)(%)填料最大粒径(cm)填方路基上路床0-30810下路床30-80510上路堤80-150415下路堤150以下315零填及挖方路基0-3081030-80510路床土质应均匀、密实、强度高。2)基底处理路堤修筑时,原地面的坑、洞、墓穴等应用原地的土或砂性土回填,并进行压实,路堤基底为耕地或松土时,应先清除有机土、种植土、树根、杂草后,再压实,路基压实度不应小于93%。当地下水位较高或土质湿软地段的路基压实度达不到要求时,必须采用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当
15、填方路段的地面自然横坡在1:5时,应在斜坡上分级挖成宽度为不小于2.0m的台阶,台阶向内倾斜24%,并用小型夯实机夯实后方可进行分层碾压。当基岩面上的覆盖层较薄时,宜先清除覆盖层再挖台阶。路基填土高度小于80cm时,基底的压实度不宜小于路床的压实标准,基底松散土层厚度大于30cm时,应翻挖后再回填分层压实,或掺5%(干土质量的百分比)的生石灰后再碾压。在稻田、鱼塘等地段,应先排水,淤泥层较薄的路段(小于2米),采用全部挖除,换填砂砾石或碎石处理。清淤土方可用于路基边坡及中央分隔带种植用土,当软弱土层较深(H=2.0-4.0m)时,采用清表后片石挤淤处理。5m以下路堤,清表1.0m,挤淤1.0m
16、;5-10m路堤,清表1.5m,挤淤1.0m;路堤大于10m时,清表1.5m后,用重型压路机将片石压入软基中,并反复碾压直到路基稳定。片石粒径540cm压实后要求路基表面无明显轮痕,表面密实,无弹簧现象。3)填筑路基应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分层碾压,分层的最大松铺厚度,土方路堤不大于30cm,土石路堤不大于40cm,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应小于10cm。性质不同的填料,应水平分层、分段填筑,分层压实。同一水平路基的全部宽度应采用同一种填料,不得混合填筑。每种填料的填筑层压实后的连续厚度不宜小于50cm。管径顶面填土厚度必须大于30cm,方能上压路机辗压。桥涵、管道沟槽、检查井、雨
17、水等周围的回填土应在对称的两侧或四周同时均匀分层回填压(夯)实,填土材料宜采用砂砾等适水性材料或石灰土。若机动车行道下的管、涵、雨水支管等结构物的埋深较浅,回填土压实度达不到规定的数值时,填料及压实度按下表的要求处理。部位填料最低压实度(%)重型击实标准胸腔填料距路床顶80cm素土90管顶以上至路床顶管顶距离路床顶80cm管顶上30cm以内砂、砂砾90管顶30cm以上砂、砂砾95检查井及雨水口周围路床顶以下0-80cm砂9580cm以下砂93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时,应遵循先轻后重,先稳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以及轮迹重叠等原则。至少碾压3遍直到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为准。路基施工中必须严格执行城市道路
18、路基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9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及各有关现行施工规程与验收规范。3.2 垫层、基层3.2.1 级配砂砾石垫层1)质量标准:压实度:96%整度:不大于10mm厚度容许偏差:不大于10mm中线高程:+7,-12mm横坡度: 0.5%宽度:不小于设计规定压碎值:不大于30%要求抗压模量170MPa2)材料要求轧制碎石的材料可以是各种类型的岩石(软质岩石除外)、圆石或矿渣。圆石的粒经应是碎石最大粒径的3倍以上;矿渣应是已崩解稳定的,其干密度和质量应比较均匀,干密度不小于960kg/m3。碎石中针片状颗粒的总含量应不超过20%。碎石中不应有粘土块,
19、植物等有害物质。砂砾的级配见下表通过下列筛孔(mm)的重量百分率(%)4010031.590991965859.550704.7530552.3615350.610220.075410液限28塑性指数93)施工要求施工要求严格执行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3.2.2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垫层通过验收后,方可进行基层施工,基层为水泥稳定级配碎石。1)质量标准压实度:97%平整度:不大于8mm厚度容许偏差:不大于8mm中线高程:+5,-10mm横坡度: 0.3%宽度:不小于设计规定7天无侧限浸水抗压强度:3.54.5Mpa级配组成如下表:通过下列筛孔(mm)的重量百分率(%
20、)31.51001968869.538584.7522322.3616280.68150.075032)施工要求施工要求严格执行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3.3 沥青面层沥青面层设计为两层,上面层细粒式AC-13聚烯烃类改性剂改性沥青,与下面层中粒式AC-16普通沥青,路面施工前必须先对基层进行验收,达到要求后方可施工面层。3.3.1质量标准压实度:98% (马歇尔试验)平整度:不大于1.2mm,IRI不大于2.0m/Km厚度容许偏差:主干道:总厚度-5%, 上层厚-4mm 中线高程:15mm横坡度:0.3% 横向力系数:54宽度:20mm 透水系数:10ml/min
21、抗滑构造深度(砂铺法):不小于0.8mm3.3.2材料(1) 材料要求本路段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执行。设计要求各种粒径的颗粒级配连续设计面层为沥青混合料,由适当比例的粗集料、细集料及填料组成,简称沥青砼。所有沥青混合料按相互嵌挤密实的矿料与沥青拌和而成,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度应大于97。当以试验段的密度为标准密度时,均应达到98%的压实度,现将其材料要求分述于下:1)、沥青1-1)、4cm聚烯烃类AC-13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合料:、基质沥青:橡胶沥青所用的基质沥青采用道路石油沥青90号A级其质量技术要求见下表:基质沥青道路石油沥青90号A级技术指标要求试验项目技术要求针入度(25C,100g,
22、5s) (0.1m)80100针入度指数PI-1.5+1.0延度15C(cm) 不小于100延度10C(cm) 不小于20软化点 (C) 不小于4560C动力粘度(Pas) 不小于160密度(15C) (g/cm )实测记录含蜡量(蒸馏法)(%) 不大于2.2闪点(coc)(C) 不小于245溶解度(%) 不小于99.5薄膜烘箱加热试验(163C,5h)质量损失(%) 不大于0.8针入度比(%) 不大于65延度10C(cm) 不小于6、改性剂:聚烯烃类石油沥青改性剂(Sasobit),加入量为基质沥青用量的3%(重量比)、聚烯烃类改性沥青技术要求聚烯烃类改性90号A级沥青技术要求技 术 指 标
23、改性沥青针入度(25,100g,5s) 0.1mm40针 入 度 指 数 PI-0.4软 化 点 (R&B) 65粘 度 135 Pa.s1.0闪 点 230离析,软化点差 无改性剂析出、凝聚溶 解 度 %99旋转薄膜烘箱试验 (16375min)质量损失 %1.025针入度比 %655延 度 cm实测记录1-2)、6cmAC-16中粒式普通沥青:道路石油沥青70号A级技术指标要求试验项目技术要求针入度(25C,100g,5s) (0.1m)6080针入度指数PI-1.5+1.0延度15C(cm) 不小于100延度10C(cm) 不小于15软化点 (C) 不小于4660C动力粘度(Pas) 不
24、小于180密度(15C) (g/cm 3)实测记录含蜡量(蒸馏法)(%) 不大于2.2闪点(coc)(C) 不小于260溶解度(%) 不小于99.5薄膜烘箱加热试验(163C,5h)质量损失(%) 不大于0.8针入度比(%) 不大于65延度10C(cm) 不小于62)集料本项目沥青混合料的粗集料由卵石及砾石采用反击式破碎机加工制成,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施工时宜先在料场开采符合要求的石料,不宜采用酸性材料(如花岗岩),经验收合格后,再批量加工成路面用集料。所加工成的粗集料应具有良好的颗粒形状,碎石不宜采用颚式破碎机加工,用于轧制破碎的砾石必须采用粒径大于50
25、mm的颗粒,用于加工碎石的材料必须做压碎值等试验,并由监理工程师验收。沥青面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组成为粗集料、细集料和填料。本设计要求上面层的矿料最大粒径不大于16mm,下面层的矿料最大粒径不大于19mm。粗集料是指经机扎加工而成的粒径大于2.36mm的碎石或破碎砾石;细集料是指天然砂或经机扎加工而成的矿料,粒径为2.36mm0.075mm。细集料如采用天然砂,砂应洁净、坚硬,砂的细度模数宜为3.02.3,杂质含量不大于3。填料是指在沥青混合料中充作用的粒径小于0.075mm的矿物质粉末。沥青混合料矿料按连续级配。所有矿料应该洁净、干燥、无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组成。上面层沥青混合料压实厚度不
26、小于35mm,下面层沥青混合料压实厚度不小于40mm,沥青用量为4.06.0。2-1)、粗集料沥青面层粗集料用本地的卵砾石轧制成碎石,应洁净、干燥、无风化、不含杂质,具有足够的强度、耐磨耗性,粗集料应有良好的近正六面体的颗粒形状,用于道路沥青面层的碎石不宜采用鄂式破碎机加工,要求采用大型多级联合式碎石机(反击破或冲击破),粗集料与沥青应有良好的粘附性,粗集料粘附性指标必须达到4级以上. 沥青面层用粗集料规格(方孔筛)沥青面层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2-2)、细集料沥青面层细集料用本地河中优质的天然中、粗砂,应洁净、干燥、无风化、不含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组成,细集料与沥青应有良好的粘附性.沥青面层用细
27、集料规格及质量技术要求见下表:沥青面层用细集料规格(方孔筛)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3)、填料:沥青面层填料必须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原石料中泥土含量应小于3%,并不得有其他杂质.矿粉应洁净、干燥不起团,能自由流动.不得使用回收粉尘替代矿粉.矿粉质量技术要求见下表:矿粉质量技术要求4)、沥青混合料: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应严格按照目标配合比、生产配合比、生产配合比验证三个设计阶段确定混合料的配合比.细粒式混凝土AC-13的矿料组成及技术指标见下表细粒式混凝土AC-13的矿料级配要求及油石比通过下列筛孔(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率(%)沥青用量16.013.29
28、.54.752.361.180.60.30.150.0754.5-6.510095-10070-8848-6836-5324-4118-3012-228-164-8注:矿粉与沥青之比为0.81.2混凝土AC-13的技术指标要求试验项目面层击实次数(次)双面各击75稳定度(KN) 不小于8.0流值(0.1mm)15-40空隙率(%)3-5沥青饱和度(%)65-80矿料间隙率(%)空隙率为3%时, 不小于12空隙率为4%时, 不小于13空隙率为5%时, 不小于14残留稳定度(48h) (%) 不小于85路面现场空隙率(%) 不大于双面各击757混凝土AC-16的矿料级配要求及油石比:通过下列筛孔(
29、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率(%)沥青用量19.016.0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4.0-6.010090-10076-9260-8034-6220-4813-369-267-185-144-8注:1.采用马歇尔方法进行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步骤:a.混合料体积参数必须满足技术指标表的要求;b.由最大实测密度、稳定度、目标空隙率(或中值)、沥青饱和度确定一最佳用油量范围;c.采用车辙试验及冻融劈裂试验(试件的成型孔隙控制在7%+0.5)对马歇尔混合料配合比进行验证.如验证不合格,应调整结合料用量或调整级配组成;4、施工内容:1)、沥青路面铺设应在车道基层完成
30、并达到设计要求的基础上施工.2)、洒布粘层沥青:采用慢裂的洒布型乳化石油沥青,宜选用符合下表技术指标要求的阳离子乳化沥青(PC-3),采用与面层所使用的种类、标号相同的石油沥青经乳化制成,喷洒量一般为0.30.5kg/m2 ,(以沥青重量计),应试洒后确定用量,应注意洒布的均匀性,不得过量,不得漏洒.粘层乳化沥青洒布后,应待破乳,水分蒸发后才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洒布粘层沥青:在基层上应洒布透层沥青,透层油采用慢裂的洒布型阴离子乳化沥青(PA-2),基层施工结素表面稍干后即可喷洒,洒布量0.6-0.9kg/m(沥青用量),宜分两次喷洒,第一次喷洒沥青含量约35%的沥青乳液,使其透入基层表面一
31、定深度,然后第二次喷洒浓度较大的沥青乳液。在基层表面不得形成游膜,也不得漏洒。技术指标应符合下表的要求。乳化沥青技术指标要求试验项目阳离子乳化沥青PC-3透层油沥青PA-2恩格拉粘度计E2516沥青标准粘度计(KN) C253(s)820蒸发残留物含量 不小于(%)50筛上剩余量 不大于(%)0.1储存稳定度5d 不大于(%)5与矿料的粘附性,裹覆面积 不小于2/3蒸发残留物性质针入度(25C,100g,5s) (0.1m)4515050300延度(15C ) 不小于 (%)40溶解度(三氯乙烯) 不小于(%)97.53)、沥青层:沥青混合料在沥青拌和厂生产,必须按规范要求对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
32、进行质量控制.3-1)热拌沥青混合料允许偏差热拌沥青混合料允许偏差项目检查频率及单点检验评价方法允许偏差试验方法矿料级配(筛分)0.075mm逐盘在线检测2%计算机采集数据计算2.36mm5%4.75mm6%0.075mm逐盘检查,每天汇总1次取平均值评定2%JTG F40-2004附录F总量检验2.36mm2%4.75mm2%0.075mm每台拌和机,每天12次,以2个式样平均值评定2%T0725抽提筛分与标准级配比较的差2.36mm5%4.75mm6%沥青用量(用量)逐盘在线检测0.3%计算机采集数据计算逐盘检查,每天汇总1次取平均值评定0.1%JTG F40-2004附录F总量检验每台拌
33、和机,每天12次,以2个式样平均值评定0.3%T0722 T07213-2)配合比设计3-2-1)细粒式混凝土AC-13工程级配暂按本设计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如新的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实施, 应按新设计规范的精神进行相应修改.3-2-2)配合比设计按以下步骤进行: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及确定施工级配允许波动范围.3-2-3)配合比一经确定,在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更.生产过程中应加强跟踪检测,严格控制进场材料的质量,若材料发生变化并检测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马歇尔技术指标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调整配合比,使沥青混合料的质量符合要求并保持相对稳定,必要时重新进行配合
34、比设计.3-3) 沥青混凝土的运输:a)采用数字显示插入式热电偶温度计检测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和运到现场温度.插入深度大于150mm。b)运料车应有良好的蓬布覆盖,以资保温或避免污染环境。c)连续摊铺过程中,运料车不得撞击摊铺机。3-4)摊铺:沥青路面不得在气温低于10C,以及雨天、路面潮湿的情况下施工,沥青混合料必须采取保温措施,确保热拌沥青混合料最低摊铺温度应满足要求.摊铺过程要求不得出现混合料离析问题应在铺筑试验路的过程中得到很好解决.摊铺应采用两台摊铺机成梯队作业联合摊铺,以减少纵向冷接缝.相邻两幅的摊铺应有5cm10cm左右宽度的摊铺重叠.相邻两台摊铺机的纵向间距宜为10m30m,且
35、不得造成前面摊铺的混合料冷却.摊铺机在第一次受料前应在料斗内涂少量柴油,以防粘料.3-5) 压实成型:a)初压应尽量在摊铺后较高温度下及时进行,不宜使用胶轮压路机。b)初压采用两台压路机静压一遍,振动碾压3遍,复压采用两台压路机振动碾压3遍,终压采用一台压路机以静压方式碾压1-2遍以消除轮迹。c)压路机应以缓慢均匀的速度碾压。d)初压应紧跟摊铺机进行碾压,随摊铺机逐步推进。复压、综压应分清段落,设置明显标志,便于司机辨认。应设转岗管理和检查,使面层做到既不漏压也不超压。f)压实完成12小时后,方能允许施工车辆通行。3-6)沥青混合料在备料、拌合、运输、摊铺各环节应采取措施减少混合料的材料离析及
36、温度离析.3-7)温度控制:3-7-1)聚烯烃类改性90号A级沥青材料采用导热油加热。沥青加热温度为155-160C,间隙式拌和机集料比沥青加热温度高10-20C,连续式拌和机集料加热温度比沥青加热温度高5-20C,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为145-160C,运输到现场温度不低于145C,摊铺温度不低于135C。碾压终了温度:轮胎压路机不低于80C,钢轮压路机不低于70C。3-7-2)普通沥青混凝土的矿料温度控制为160180C;沥青温度控制为155165C;混合料出厂温度控制为150160C;初碾温度控制为140150C;终压温度:钢轮压路机不低于70C;轮胎压路机不低于80C。拌和过程中应逐盘打
37、印或记录沥青与各种矿料用量与拌和温度。若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过高(超过正常温度30C,)时,因其已经影响沥青与集料的粘结力,混合料不能使用。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间应经试拌确定,拌和厂拌和的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所有矿料颗粒应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无结团成块或严重的粗细集料分离现象。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并及时调整。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应待摊铺层完全自然冷却,混合料表面温度低于50C后,方可开放交通. 3-8)压实度检测:施工碾压完毕后进行压实度检测,采用钻芯取样或核子密度仪检测压实度.质量控制指标:标准密度以生产配合比最佳油石比最大理论密度为准,压实度98%.第二章排水工程概况一、设计依据及规范标准:1、
38、建设方与我院签定的设计合同。2、建设方提供的工程范围内的1:500地形图。3、德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10。4、德阳市高新八角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5、设计采用的规范标准: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 503322002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4)给水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2008)5)埋地硬聚氯乙烯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 122:2001)6)给水排水标准图集06MS201、07MS201二、排水工程概况:本工程地点位于德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设计起点:K066.316,设计止点:K0+531
39、.143,与邛海路相交。雨水管道布置:布置在道路中线西侧,距中线5.50米处北向南流,嘉陵江路北侧道路污水主管在嘉陵江路接入已建峨眉山路截污主管中,嘉陵江路南侧雨水由北向南留,最终接入已建峨眉山路截污主干管中。 污水管道布置:布置在道路中线东侧,距中线5.50米处北向南流,嘉陵江路北侧道路污水主管在嘉陵江路接入已建峨眉山路截污主管中,嘉陵江路南侧雨水由北向南留,最终接入已建峨眉山路截污主干管中。三、雨污水水力计算:1、雨水量计算本次水力计算依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以下简称规范)进行。(1)本次设计暴雨强度按成都市暴雨强度公式进行计算:p:设计暴雨重现期,根据德阳实际情况
40、,本次设计管道取值为1年,沟道取值为3年t1:地面集水时间(分钟):一般取15分钟,根据德阳市的具体情况,取t1=10分钟。t2: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分钟):m:折减系数:由于德阳市地形坡差较小,因此本次设计取m=2.0.(2)雨水设计流量的计算(按满流进行计算): 雨水设计流量计算公式为:=qf =雨水设计流量(L/S):q=设计暴雨强度(L/Sha)::综合径流系数:综合径流系数根据城市建筑密集度等情况具体选定原则上控制在0.60.85内。本工程设计内取=0.65.2、污水量计算本次峨眉山路流量取0.8L/ha.s进行计算。污水管道按非满流计算。四、管道基础及接口: 雨、污水主(支)管均采
41、用玻璃纤维增强孰料夹砂(RPM)管,见图集04S520 55页;其管接口及橡胶圈见图集04S520 56页。管道基础采用180砂石基础,见图集06MS201-1 11页。管道基础在接口部位的凹槽,宜在铺设管道时随敷随挖。管道接口采用承插式双“O”型密封圈连接,管道承口应放在进水放向,插口放在出水方向。管材应符合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官CJ/T 3079-1998。管道施工严格按照埋地给水排水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夹砂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CECS 129:2001 执行。雨水口连接支管及小于DN500的预留管采用PVC-U双壁波纹管管道施工严格按照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
42、-2008 执行。五、检查井:1、雨水检查井采用图集06MS201-3 12页1000圆形混凝土雨水检查井,管径D=200-600;采用图集06MS201-3 15页1250圆形混凝土雨水检查井,管径D=600-800;采用图集06MS201-3 17页1500圆形混凝土雨水检查井,管径D=800-1000;采用图集06MS201-3 34页矩形三通混凝土雨水检查井,管径D=900-2000;采用图集06MS201-3 36页矩形四通混凝土雨水检查井,管径D=900-2000。2、污水检查井采用图集06MS201-3 21页1000圆形混凝土污水检查井,管径D=200-600;采用图集06MS
43、201-3 25页1250圆形混凝土污水检查井,管径D=600-800;采用图集06MS201-3 28页1500圆形混凝土污水检查井,管径D=800-1000;采用图集06MS201-3 45页矩形三通混凝土污水检查井,管径D=900-1500;采用图集06MS201-3 51页矩形四通混凝土污水检查井,管径D=900-1500。3、检查井内踏步采用塑钢见图集06SM201-3 16页,踏步安装间图集06SM201-4 88页。六、雨水口雨水口采用双侧布置,在交叉路口的低点应增设雨水口,在实施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至路面的最底点,以保证雨水的有效收集不致道路积水。选用高分子复合材料雨水篦成品(单、双篦),用连接管将雨水接入雨水检查井,管材采用d300的PVCU管,坡向检查井,连接坡度不宜小于1%。雨水篦做法可参照本次设计大样图或国际图集05S518。本工程所有现浇和预制混凝土构件均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钢材采用普通热轧钢筋(I级钢筋为PB235;II级钢筋为HRB335):砖砌块采用烧结砖:石料采用微风化的砂岩。七、沟槽开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