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评价体系的研究(可编辑).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748069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评价体系的研究(可编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评价体系的研究(可编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评价体系的研究(可编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评价体系的研究(可编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评价体系的研究(可编辑).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评价体系的研究(可编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评价体系的研究(可编辑).doc(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评价体系的研究 沈阳建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评价体系的研究姓名:隋杰明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结构工程指导教师:张健2009-01IV摘 要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建筑产业更是突飞猛进,近几年,建筑安全事故屡有发生,尤其是重大事故不断,我国政府有关部门也采取了不少政策和措施,但仍不能遏制住工程事故的频繁发生,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工程安全管理体系关注。本文根据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中评价指标含义面广、交叉性和模糊性强的特点,对建筑施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及安全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 本文对国内外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安全评价研究

2、现状、以往工程事故的主要类型及事故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使用灰色 GM1,1模型预测辽宁地区建筑工程事故状况:辽宁地区未来几年工程事故数量呈下降趋势,但不明显,需要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措施,减少事故的发生率。 根据建筑施工的特点、主要伤亡事故类别,建立多层次建筑工程安全评价因素体系,对评价因素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采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素权重系数,使权重的赋值更加科学、合理,更好地反映了各因素对建筑工程安全现状影响的重要程度。 对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应用模糊数学理论,确定综合评价及单因素评价方法,构建了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评价模型;结合建筑工程实例,按照建筑施工现场安全

3、评价方法,对该施工现场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价的定量分析及单因素定性判断,确定了该施工现场的安全等级,并提出了该建筑施工现场安全对策措施;实例应用表明:该方法的可操作性强,效果较好,可以在建筑工程安全评价中广泛使用。关键词: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建筑施工;模糊评价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Abstract III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has gained amazingly quick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 many accide

4、nts in constructing have happened, especially, major accident never dying, the state takes many measures to prevent the happening of the accidents. However, the measures can work efficiently. So we must pay much attention on the management of the safety. In this paper, based on some peculiarity of c

5、onstruction safety assessment system, such as considering the wide meaning , complex, high chiasma and faintness, mainly studies on safety assessment index system and t method of construction fieldThis paper analyze status of construction safety and management, status of research construction safety

6、 assessment , stamp and causation of accidents in constructing former. By simulation of actual example and precision measure, G 1, 1 model solve the uncertain problems of architecture engineering accident, the forecasting result show that the number of engineering accident in Liao Ning province is f

7、alling in the future, but it is not obvious, which call for better safety supervise to reduce the number of architecture engineering accident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ategories of accidents causing injuries and deaths of construction in detail, construction safety assessment factors syst

8、em is established and analyzed to define the relative weights in a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way-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for symbolizing the important extant of factors to construction safety recent situation scientifically and reasonablyBy studying on construction safety assessment method a

9、nd applying fuzzy mathematics theory, ascertains construction comprehensive and simplex safety assessment method, establishes fuzzy assessment model of construction field. Combining the actual example of construction field, analyses the comprehensive fuzzy assessment of construction field operation

10、process, estimates simplex safety assessment index qualitatively, confirms the safety grade of the system, and puts forward the safety countermeasures. The applying example indicates that the method under research is feasible and effective, it can be used widely in the construction safety assessment

11、Key word: safety assessment;index system ;construction;fuzzy evaluation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摘 要 III声 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论文中取得的研究成果除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括本人为获得其它学位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共同工作过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 期: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和指导教师完全了解沈阳建筑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

12、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沈阳建筑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交流。 (如作者和导师同意网上交流,请在下方签名;否则视为不同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 日 期:日 期: 1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二章 建筑工程安全事故预测研究与分析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外建筑工程现场安全现状 在世界各国,建筑业都是昀危险的行业之一。施工安全事故不但影响企业的经营目标和建筑业的发展,而且造成人身伤亡和巨大的社会财产损失。从世界各国的情况看,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和关于“人”的价值观念的提高,人们对文明施工、安全生产的要求会越来越严格,政

13、府对施工安全的监管力度越来越大,安全生产立法会越来越完善,管理水平也越来越高。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为国际上平均在十分之一左右。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建设规模宏大,建筑业所占的比重更大,2006年我国建筑业的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20.1%。由此可见,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然而,由于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也占工程建设总投资的较大比例。也就是说,在我国,工程建设投资的一部分资金用于支付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或者说每年由于建筑安全事故造成GDP的一定比例浪费。建筑企业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追求经济效益,建筑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项目,从项目中获得利润,就必须控制成本。因此,加强施工安全管理

14、,控制安全事故发生,可以有效地控制施工成本,从而使企业获得更高的利润。 此外,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关系到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无论是混凝土结构还是钢结构建筑工程,施工环境都存在较高的风险,加之工程竞标及项目层层转包,安全管理不易,导致历年来施工安全事故所占1比例居高不下。例如 :2007 年,全国共发生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施工事故 859 起、死亡1012 人,与 2006 相比,事故起数下降了 3.27% ,死亡人数下降了 3.44%;其中共发生建筑施工事故较大及以上事故(一次死亡3人及3人以上事故)35起、死亡144人(其中重大事故2起,死亡21人

15、),与上年相比,事故起数下降了10.26%,死亡人数下降了1.37%。虽然事故起数和事故死亡人数有下降趋势,但是下降趋势缓慢,且事故总起数和死亡总人数仍然比较大,通过各类事故报告直接原因的分析,反映出当前在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上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思想认识方面,一些地区建设主管部门和一些企业,没有真正树立安全生产发展的理念,没有按照国家要求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纳入发展规划和重要议程。 (2)企业管理方面,部分施工企业甚至一些高资质的施工企业,管理方面粗放,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要求,安全投入不足。 (3)政府监管方面,部分政府主管部门执法不严、监管不力,监管能力和与日俱增的工程建设规模不相适应,监

16、管执能出现层层衰减问题。 (4)责任主体安全履责方面,一些建设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对自身应负的安全职责不清,未起到应有的安全监督和管理作用。 (5)建筑市场环境方面,不合理低价中标、不依法履行建设程序、违法分包、转包、2第二章 建筑工程安全事故预测研究与分析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资质挂靠等现象依然比较普遍。 (6)建筑行业劳动者素质方面,我国建筑行业一线作业人员以农民工为主,他们的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基本操作技能较差。 6近年来,随着大型房屋建筑工程的相继兴建 ,工程施工技术及施工方法不断推陈出新,但施工方案中潜在危害及风险亦相对上升,单纯采用以前在施工过程中常规安全检查和安全教育方式控制安全事故已

17、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方案进行安全评价,从根本上减少施工安全灾害尤为关键。我国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水平一直较低,每年由于施工安全事故丧生的从业人员有千人之多,直接经济损失逾百亿元。特别是近年来重大恶性事故频发,以引起国政府、人民群众和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较低的安全水平已成为阻碍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多年来,我国在施工安全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劳动法 , 建筑法, 安全生产许可法的实施和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等法律法规的出台,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不论在思想、实施以及涵盖范围上均有显著的提高,政府对施工阶段的监督管理

18、,已由对施工企业安全监督为主,转变为对工程参与各方的安全行为进行监督,对工程三阶段的安全核验也逐步演化为对工程的重要环节、危险阶段进行监控,文明施工搞了多年,建筑生产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和改善,“以人为本”的外延,早已从场内作业人员扩展到了工地以外的周围居民。虽然我国建筑施工行业在政府、企业和员工的共同监管和努力下,2007 年全国共发生房屋建筑与市政工程事故 859 起,比上年下降 3.27%。二是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下降,共发生房屋建筑与市政工程事故共造成 1012 人死亡,比上年下降 3.44%。三是较大及较大以上事故下降,共发生房屋建筑与市政工程较大及较大以上事故 35 起、死亡 144

19、 人,分别比上年下降 10.26%和 1.37%;但是形势仍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一是事故总量仍然较大,全国共发生房屋建筑与市政工程事故死亡人数仍在千人以上。二是相对前两年,事故发生率下降幅度趋减,2007 年下降幅度为 3%左右,与前几年的平均下降幅度 10%左右相比明显变小。三是部分地区形势严峻。2007年,全国有天津、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浙江、山东、河南、广西、云南、贵州、宁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 14 个地区建筑施工事故死亡人数上升,其中天津上升达70%、宁夏和广西上升达45%、河南上升达37%。四是较大及较大以上事故仍然时有发生,去年,全国有 20 个地区发生一次死亡

20、 3 人及以上的事故,其中。黑龙江、山东各发生 4 起,江苏、河南、广东各发生 3 起,辽宁、湖北、贵州各发生2起,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安徽、浙江、广西、四川、云南、甘肃、青海、重庆各发生 1 起。尤其是辽宁省和江苏省各发生了一起死亡 10 人以上的重大事故,共造成 21 人死亡,反映出我国施工安全工作仍有待于加强和突破,才能进一步确保广大建筑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3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二章 建筑工程安全事故预测研究与分析 1.2 国内外建筑工程现场安全评价现状2安全评价 ,也称为风险评价,是以实现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因素、有害因素进行辩识和分析

21、,预测该建设项目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及建议。判断系统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为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安全系统工程是从20世纪6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有关研究安全生产、排除事故潜在危害的新兴科学。它从系统理论的观点出发,应用工程学原理及有关知识来研究系统性事故和评价事故的危险性,采取防范措施,以便消除潜在危害或把危害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求得生产条件的安全化。安全系统工程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 系统安全分析。即通过对系统的细致分析,充分认识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性; 安全评价。就是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系统的安全基础或存在的薄弱环

22、节、危险性作出科学的评价; 采取安全措施。即根据评价的结果,对系统进行调节,控制危险,使之保持安全稳定状态。 在安全系统工程中,安全评价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联系系统分析和制定措施的中间环节,系统分析为安全评价提供了依据,安全评价是系统分析的必然结果。同时,安全评价为制定措施指明了方向。 1.2.1国外安全评价研究现状 安全评价技术起源于 20 世纪 30 年代,昀早起源于保险业。20 世纪 50 年代末发展起来的安全系统工程又大大推动了安全评价技术的发展。安全系统工程首先应用于军事工业方面,随后在原子能工业上也相继提出了保证系统安全的问题。 1962年美国公布了第一个有关系统安全的说明书?

23、“空军弹道导弹系统安全工程”,以此作为对民兵式导弹计划有关的承包商提出的系统安全的要求,这是系统安全理论的首次实际应用。1969 年,又发布了军用标准“MIL-STD-882”系统安全性标准,首次明确提出了系统安全工程的概念。该标准经两次修订,于1984年修订为系统安全大纲要求军用标准MIL-STD-882B,对系统整个寿命周期中的安全要求、安全工作项目做了具体规定。MIL-STD-882B系统安全标准一实施就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影响,日本、西欧竞相引进。此后,系统安全工程方法陆续推广到航空航天、核工业、石油、化工等领域,不断发展和完善,成为现代系统安全工程新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在安全科学中占

24、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系统安全工程的发展和应用,为预防事故的安全评价奠定了基础,而安全评价的现实作用和实际意义又促进了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对其方法的研究。 1964 年美国道(DOW)化学公司根据化工生产的特点,首先开发出“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用于对化工装置进行风险评价;1974年英国帝国化学公司(ICI蒙德(Mond)4第二章 建筑工程安全事故预测研究与分析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部在道化学公司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引进了毒性概念,并发展了某些补偿系数,提出了“蒙德火灾、爆炸、毒性指标评价法” ;1974年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发表了WASH1400报告,即商用核电站风险评价报告,这个报告发表后,引起世

25、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推动了系统安全工程的进一步发展;日本引进风险管理及系统安全工程的方法虽然较晚,但发展很快,已在电子、宇航、航空、铁路、公路、原子能、汽车、化工、冶金等工业领域大力开展了研究与应用。 国外学者几十年来对改善建筑事故控制管理理论方面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提出了很多值得我国建筑工程事故控制管理研究借鉴的理论成果。1976 年,Levitt 和 Parker 研究了企业管理的昀高决策层对减少工程事故所起的作用,认为公司经理对质量和安全问题的认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质量安全员应该通过安全水平评价。研究发现对新员工进行正式安全培训的公司比未对新员工进行正式安全培训的公司的整体安全素质要高,如

26、果项目经理在施工开工之前进行详细的安全培训,工人在施工过程中就会干得既快又好又安全。 美国著名建筑质量安全管理专家Hinze和Raboud从1978年开始对建筑事故进行分析,研究了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保持良好质量水平的方法,论述了设置全时的公司质量安全经理的必要性,公司领导对质量安全工作大力支持以及监理召开现场会议、监控承包商安全状况的重要性,工作压力大(尤其是由于经济原因造成的)会对项目的质量安全造成负面影响,Hinze和 Raboud研究了中小型工程中总承包商对分包商的质量安全状况的影响,得出与进度计划相吻合的工程质量安全性能够得到更好的保障,仅仅追求昀大利润的承包商质量安全状况比其他企业明显

27、要差一些。 在事故致因理论方面,Heinrich 在工业事故的预防(Industrial Accident 3Prevention)一书中 ,提出了工业事故发生的因果连锁论,论述了人与物的关系问题,事故发生频率与伤害严重度之间的关系,事故产生的原因,质量安全工作与企业其他管理技能的关系,进行质量安全工作的基本责任, 以及质量安全与生产之间关系等工业生产中昀重要、昀基本的问题。该理论被 誉为“工业安全公理”(Axioms of Industrial Safety) 。美国学者 Jannadi 指出影响建筑质量安全昀重要的因素是:1 保持良好的工作条件;2 进行质量安全培训;3 建立良好的质量安全

28、文化;4 对分包商的有效控制;5 对员工保持密切监督;6对所有的管理人员和员工合理分配质量安全责任。 在工程事故分析模型的研究方面,早期的事故模型很少,主要是以 1936 年海因里希Heinrich提出的多米诺骨牌论事故模型为主。二战后,人们提出的事故模型主要有1961年吉布森(Gibson)提出的,并在 1966 年由哈顿Haddon引申的“能量转移理论事故模型”,1972年贝纳(Benner)提出的P理论事故模型,1972年威格尔斯沃思(Wigglesworth)提出了以人的失误为主因的事故模型,1974年劳伦斯(Lawrence)提出的金矿山事故模型。进入 80 年代,人们对事故的发生机

29、理研究更加深入,提出了很多事故模型,主要有 1980年泰勒斯(Talanch)提出的变化论模型,1995年Reason提出的人因事故原因模型。 在工程事故的评价方面,60年代初,美国Dow化学公司公开发表了火灾爆炸物指数评价方法以来,德、英、荷兰、日本、中国先后提出了多种应用于不同行业的事故评价方法。5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二章 建筑工程安全事故预测研究与分析 目前国内外使用的事故评价方法已达几十种。事故评价的类型也从初期的定性评价扩展到半定量和定量评价。在国外,工程事故的评价方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的演变见图。定性评价 指数评价 概率风险 安全评价方法 方法 评价方法 系统图 1.1 评价方法

30、阶段性演变 1.2.2 国内安全评价研究现状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安全系统工程技术引入我国,受到许多大中型企业和行业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系统安全分析、评价方法得到了大量应用。通过吸收、消化国外安全检查表等安全分析方法,机械、冶金、化工、航空、航天等行业的有关企业开始应用安全分析评价方法,如安全检查表(SCL) 、事故树分析(FTA)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 、事件树分析(ETA) 、预先危险性分析(PHA) 、危险可操作研究(HAZOP)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LEC)等。此外,一些石油、化工易燃、易爆危险性较大的企业,应用道化学公司开发的“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进行了安全评

31、价,许多行业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制定了安全检查表和安全评价标准。为推动和促进安全评价方法在我国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实践和应用,1986年原劳动人事部分别向有关科研单位下达了机械工厂危险程度分级、化工厂危险程度分级、冶金工厂危险程度分级等科研项目。1987年原机械电子部首先提出了在机械行业内开展机械工厂安全评价,并于1988年1月1日颁布了第一个部安全评价标准机械工厂安全性评价标准,1997 年进行了修订,颁布了修订版。原化工部劳动保护研究所在道化学公司的“吸收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基础上提出了化工厂危险程度分级方法。此外,我国有关部门还颁布了石化企业安全性综合评价方法 、 电子企业安全性评价标准

32、、 航空航天工业工厂安全评价程、 兵器工业机械工厂安全性评价方法和标准、医药工业企业安全性评价通则等。1991年国家“八五”科技攻关课题中,安全评价方法研究列为重点攻关项目。由原劳动部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完成的“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辩识、评价技术研究”,填补了我国跨行业重大危险源评价方法的空白,在事故严重度评价中建立了伤害模型库,采用了定量的计算方法,使我国安全评价方法的研究从定性阶段进入了定量评价阶段。 我国还制定了安全卫生相应的法律法规,如 1979 年,我国规定了“新的建设项目要认真做到劳动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搞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工作”;1984年

33、、1988年的文件都明确规定了建设项目“三同时”工作的具体要求。我国将安全评价作为工程项目“三同时”的一项新内容,是使“三同时”工作进一步科学化和制度化的重要举措;1996 年 10 月,原劳动部发布了 3 号令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监察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劳动部 10 号令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劳动部 11 号令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6第二章 建筑工程安全事故预测研究与分析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单位资格认可与管理规则;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办200139 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工作的通知 ;昀有时代意义

34、的是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 70号主席令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建设项目必须实施“三同时”,同时还规定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 随着安全科学理论研究的深入,工程应用的推广,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与安全科学越来越紧密的结合,安全评价也逐渐走向信息化、规范化、科学化和系统化。 1.3 我国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评价存在的问题 针对建筑施工,我国的安全评价理论、方法和应用的研究存在着如下问题: (1)目前我国建筑施工安全检查和评价指标还不够完善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不能全面反映建筑施工的安全状况,其各检查项

35、的分值给定不太科学;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 (JGJ/T77-2003)内的评价指标没有和企业完成产值相关联,而且未考虑企业作业性质,企业作业性质不同,其危险程度显然不同。 (2)目前我国安全评价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运用不太成熟 大多数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只局限于对施工现场宏观的检查,对施工现场的整体安全性缺乏科学的分析和有效的监控;建筑企业对下属工地进行安全评价时,也多由一些检查人员及现场安全员凭经验判定结果,这样往往缺乏科学性又有很大的局限性;即便按程序对建筑施工现场进行安全评价,但在确定指标权重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价人员的个人经验,不同经历的人员会评价出不同结果,甚至有时评价结果会大相

36、径庭。 (3)综合考虑人、机、环境因素方面不甚理想 由于建筑施工现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预测其风险确实存在一定的困难,国外对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评价技术有一定的研究和一些成功经验,但在综合考查人、机、管理、环境等因素方面不甚理想,而且由于国情不同,建筑安全管理模式也不尽相同,建筑业发展水平有一定差别,国外的建筑施工安全评价技术在国内不适用。因此,研究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评价系统势在必行。 (4)目前,在我国建筑行业,安全生产技术应用不太健全 由于近年来,我国建筑业突飞猛进的膨胀式发展,安全生产技术还没有完全渗透到基层建设项目管理之中,因此,加强安全生产技术的应用也是当务之急。 1.

37、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性评价,是在继承传统的评价思想的基础上,吸取和借鉴现代管理科学,结合企业安全管理的实践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评价的目的是查找、分析和预测建7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二章 建筑工程安全事故预测研究与分析 筑工程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可能导致危害的、后果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危险源临近发生或事故预防以达到昀低事故率、昀少损失和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 本论文主要内容: (1)了解国内外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状况与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评价研究的现状,提出安全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 (2)通过建筑工程安全事故预测原理与基本方法比较和研究,建立建筑工程

38、安全事故预测模型,结合实例进一步说明。 (3)对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类型、特征及其危害程度进行调研,结合建筑施工中伤亡事故规律,依据国家标准及有关法律法规、规程,分析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危险因素,并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各指标的权重值,建立施工现场安全评价体系。 (4)根据较为全面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评价系统,对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因素进行量化,采集现场的有关数据、并将数据进行处理与应用于安全评价系统中,昀终得到定性化的结果。 (5) 实例检验与分析。 1.5 本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1)检索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资料; (2)现场实践,收集现场资料,确定建筑施工现场的重大的危险源及其影响因素; (

39、3)对调研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4)模型构建。根据对建筑施工中自然因素、技术操作、人员管理、设备状况、环境因素等方面的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构建安全评价模型; (5)模型求解。咨询相关专家对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给出合理分值,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并求得安全指标相对权重。根据模糊隶属度函数建立模型,对安全评价体系中各指标进行量化。根据评价模型求解,合成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综合评价结果。建立建筑施工安全分级标准; (6)实例分析。以某建筑工程为例,采用建立的模型进行分析评价; (7)提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对策措施。8第二章 建筑工程安全事故预测研究与分析硕士研究生学位

40、论文 第二章 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分析与安全评价理论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的建筑业也获得了快速发展,主要表现为:建筑施工工地数量急剧增多;建筑施工队伍迅速膨胀。据统计,近年来全国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状况有所好转,但安全生产的整体形势还是比较严峻。从图 2.1可知,从 2000年到 2002年,全国建筑业安全生产工作状况有些恶化,各种安全事故逐步上升;2003年安全状态有所好转,但不明显;2004 年与 2005年全国建筑工程事故总数骤然明显上升,2005 年全国事故总数增长为 2004 年的一倍,达到的近十年的昀大值,死亡人数达到了 2607 人;从 2006 年到 20

41、07 年安全状况又出现略有缓解趋势,但当前建筑事故总数和死亡人数仍然非常大。全国工程事故起数全国工程事故死亡人数30002607250022882000132412971500 117410451045986 10121000121011441004934 10018878595000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年份图 2.1 2000-2007 年建筑工程事故变化曲线 建筑业因设计多样化,施工复杂化、建筑市场多元化、高空作业多和职工整体素质较低等特点,决定了施工生产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不确定性,施工过程、施工环境必然呈多变状态,因而潜在的安全隐患

42、增多,若处置不当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影响社会稳定。 1据 2007年国家建设部统计资料 ,全国共发生建筑施工事故 1144起、死亡 1324人,其中发生建筑施工一次死亡 3人以上重大事故 42起、死亡 175人。据初步统计,2007年,全国共发生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建筑施工事故(以下简称“建筑施工事故”)859起、死亡1012人,与上年相比,事故起数下降了3.27% ,死亡人数下降了3.44%;其中共发生建筑施工较大及以上施工(一次死亡3人及3人以上事故)35起、死亡144人(其中重大事故2 起,死亡 21 人),与上年相比,事故起数下降了 10.26%,死亡人数下降了 1

43、.37%,其中有 13 个地区建筑施工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都比上年同期上升。其中,天津市事故起数上升 66.67%,死亡人数上升 70%;宁夏自治区事故起数上升 60%,死亡人数上升 45.45%;广西自治区事故起数上升10.53%,死亡人数上升45%;河北省事故起数上升10.53%,死亡人事故起数/死亡人数9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二章 建筑工程安全事故预测研究与分析 数上升 37.04%;江苏省事故起数上升 28.13%,死亡人数上升 22.62%;安徽省事故起数上升 10.81%,死亡人数上升 21.62%;内蒙古自治区事故起数上升 52.94%,死亡人数上升17.39%;吉林省事故起数上升

44、3.85%,死亡人数上升15.38%;浙江省事故起数上升12.5%,死亡人数上升 10%;贵州省事故起数上升 13.97%,死亡人数上升 5.41%;云南省事故起数上升 18.18%,死亡人数上升 5%;山东省事故起数上升 18.18%,死亡人数上升 2.86%;黑龙江省事故起数上升6.06%,死亡人数上升2.27%。 通过上述数据统计可知,部分地区工程事故形势趋于恶化,事故上升比例非常大,并且发生重大事故总数仍不断发生,反映出我国安全工作仍需要进一步加强。 2.1 事故类别分析本文对 2004、2005、2006年(下半年) 、2007三年年房屋建筑工程三级及其以上施工安全事故类别统计分析(

45、见图 2.2、2.3、2.4、2.5)得出,事故类型主要是高处坠落、坍塌事故、中毒、触电、物体打击和机械伤害,这些事故占发生事故总数的 80%以上。2007年事故类别统计显示,高处坠落,占 43.65%;坍塌,占 21.27%;触电,占 4.66%;中毒,占 4.16%;物体打击,占 8.83%;机械伤害,占 4.33%。在高处坠落中,分为:外架坠落,占 7.21%;吊篮坠落,占 9. 77%;塔吊坠落,占 14.38%;悬空坠落,占 9.27%。在坍塌中,分为:土方坍塌,占 11.31%;墙体坍塌,占 9.86%;房屋坍塌,占 8.560%;模板坍塌,占 4.84%。这六类事故主要集中在施工

46、中的脚手架、“三宝”利用与“四口”防护、龙门架与井字架、施工用电、塔吊、施工机械及安全管理、基坑支护与模板工程、文明施工、起重吊装等十个方面。 5043.145高空坠落40施工坍塌35物体打击30触电25起重伤害17.7320机械伤害12.491510.96104.58 4.1950事故主要 1 类型图 2.2 2004年建筑工程主要事故类型分析 比重/%10第二章 建筑工程安全事故预测研究与分析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5045.5245高处坠落40施工坍塌35物体打击30触电25起重伤害18.6120机械伤害15 11.8210 6.545.53 5.5750事故主要类别 1 图 2.3 2005年建筑工程主要事故类型分析 4539.4740高处坠落35施工坍塌30物体打击22.5925触电20起重伤害14.2515机械伤害8.11105.925.04501事故主要类型 图 2.4 2006 年(上半年)建筑工程主要事故类型分析 5043.6545高空坠落40施工坍塌35物体打击30触电25 21.27起重伤害20机械伤害13.38158.83104.664.3350事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