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负压设计方案11.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748885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负压设计方案1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微负压设计方案1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微负压设计方案1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微负压设计方案1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微负压设计方案1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负压设计方案11.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微负压设计说明某公司车间微负压区域共有三块,铸板区:占地约890平方米,最大定员30人,岗位风机总出风量为40000m/h;分片区:占地约660平方米,最大定员24人,岗位总出风量100000m/h;称片、包片、拼接、铸焊区域:占地约2200平方米,最大定员210人,岗位总出风量200000m/h。上述生产区域在正常生产过程中会产生铅粉尘,为防止这些区域的铅粉尘因空气的无序流动携带铅粉尘流动到四周环境中,从而产生环境污染情况。为此我们使用抽风设备使该区域形成局部微负压,使空气的无序流动变为有序流动,所有流出生产区域的空气经超重力除尘和化学喷淋除尘后方可作为无铅洁净空气排放至开放环境中。为保证这

2、些生产区域内形成稳定的微负压情况,这些生产区域必须与四周生产区域及车间外区域进行隔离,除必要的人员及物流进出通道外其余区域进行密闭处理,人员进出口及车间物流流动进出口在非必要情况下也必须处于关闭状态下。在非封闭情况下,微风状态下风速为为3.45.4m/s,按可供叉车进出的物流车间大门为高3.8m,宽3.6m,风速5m/s来计,迎风面一扇大门在微风状态下的进气量为:5m/s3.6m3.8m3600s/h=246240m/h。若各车间不对该区域进行隔离密闭处理,那么该区域根本无法保证微负压状态。为此这些生产区域内所有窗必须采用无法开启的固定窗,除必要的消防安全门及生产物流、人流门外不设置其他出口,

3、所有大小门在非必要状态下必需处于关闭状态。生产物流及人流门尽量设置在车间内部,如必需设置朝向车间外部的大门,则保证该大门不在迎风面上,如不能保证则设置挡风墙。在保证出入口不迎风的情况下,微负压10Pa状态下,一扇大门开启后假设这个过程中没有温度变化及能量损耗过程,则根据能量守恒:PV=1/2mv2-式1-1P-(压差),单位:PaV-通过缝隙的空气体积,单位:mm-通过缝隙的空气质量,单位:kgv-通过缝隙的空气速度,单位:m/s一般空气质量体积为28kg/ m,则我们可以估算出空气流动速率:v=(2PV/m)1/2=(210Pa1/28kg/m)1/2=0.85m/s则每平方米产生的风量为:

4、0.85m/s13600s/h=3060m/h一扇高3.8m,宽3.6m物流大门的进风量约为:3.83.63060=41860.8m/h人员生产必需空气量计算:根据来源于国际劳工局,1983年的资料显示:成年男子中等劳动强度下每分钟耗氧量1.0L/min,计0.06m/h。按照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T11651-2008,对于缺氧状态的定义当空气中氧含量低于18%为缺氧状态。为保证车间在局部氧浓度在该数值以上,则最好控制车间氧浓度平均在20%以上。则三个车间人员耗空气量为:铸板区:20人0.06 m/h(21%-20%)=120m分片区:24人0.06 m/h(21%-20%)=144m称

5、片、包片、拼接、铸焊区域:2100.06 m/h(21%-20%)=1260 m以上区域数据均远远小于岗位通风量,为此不单独考虑车间通风用于车间换气。由于个各个岗位使用风机风量较大,为防止各岗位由于抽风状态的存在且各区域处于相对密闭状态下,由于风机的正常运行导致车间内负压过高导致车间墙体等受到结构影响、风机无法正常工作、车间人员因此缺氧等状态产生,各车间设置超负压通气口,通气口设置如图1:设置该类通风口后,可计算大概在车间内负压为90.1Pa时自动打开通风口,保证负压区域负压不会太高。计算方式如下:当盖板重力与压差产生提升力平衡后,盖板就可以自动打开即PS=mgm=v=0.25(1.1D)2h

6、-式1-2 P=mg/S=0.25(1.1D)2hg/(0.25D2)=1.21hg=1.21950kg/m0.008m9.8m/s1=90.1Pam-盖板质量(kg)-盖板密度(950kg/m)D-通气管道内径(m)h-盖板厚度(0.008m)S-通气管道通气面积()g-重力加速度(9.8m/s1)P-压差(Pa)当压差为90.1Pa时按式1-1我们可以计算出单位面积下的通气量为:9144m/h。铸板区:工段抽风量为40000m/h,则铸板区需要4.37的通气面积。折合D=600mm的通气口需要16个。分片区:工段抽风量为100000m/h,则铸板区需要10.94的通气面积。折合D=600mm的通气口需要39个。称片、包片、拼接、铸焊区域:工段抽风量为200000m/h,则铸板区需要21.88的通气面积。折合D=600mm的通气口需要78个。通风口位置可按照现场情况放置在车间墙面上。由于各区域在建设过程中不可能做到完全密闭,各区域隔离过程中存在空隙,但是除铸板区外,其他区域岗位通风量远大于比物流门打开时的漏风量,为此除铸板区外,其他区域不设置额外的抽风系统。考虑到车间存在部分建筑空隙,为保证车间维持一定的负压我们设定铸板区在物流门打开时打开前打开临时抽风系统。该抽风量为20000m/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