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与设计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与设计1.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技术与设计1发现问题教学设计方案(第1课时)海南华侨中学 徐道安一、教学目标分析:1. 知识与技能:发现问题的重要性、问题的来源、发现问题的途径和基本方法。2. 过程与方法:结合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亲身经历尝试发现问题,通过多种渠道收集与所发现问题相关的信息并进行处理。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问题的敏感性,增强主动发现问题的意识,对生活中的技术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养成关注生活,勤于思考的习惯。二、教学内容分析:发现问题是问题解决的前提,它对学生理解设计的一般过程,形成问题意识具有重要作用。本节内容是是技术设计过程的首要阶段,是学生进入独立设计活动的第一步,让学生经历将人们的需求和愿望确认为
2、值得解决的技术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对问题的认识能力和分析能力,是一种在生活中有广泛运用且可以形成能力迁移的课程内容。教学重点是明确发现问题的重要性,掌握发现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三、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从小到大接触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学生普遍认为书本知识才是最重要的,往往忽略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很少主动去发现和思考生活中问题。尤其对于问题的来源和发现问题的途径和基本方法是陌生的。但对于高中学生来说他们有一定的知识储备,经过点拨,完全能提升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是如何让学生主动发现生活中的问题,能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与所发现问题相关的各种信息并进行处理。四、 教学策略1、本
3、节教学主要是通过对于中外发明家发现、发明过程进行讨论分析,知道发明家与常人是一样的,不同的是“有心”:即他们从生活中发现“小问题”,通过动脑思考、动手制作和试验,然后才有了“大发明”。 只要“有心”, “发明”人人可为。2、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拓宽视野,扩充容量,提高学习兴趣和教学效率。3、让学生亲自体验使用钢锯片锯断木板,增强感性认识。五、教学器材准备:1、有锯齿形的野草32根,边沿有锯齿形的树叶32片,钢锯片、钢锯架和木板16套2、多媒体教学课件六:教学过程序号 教学内容 教师引领 学生活动 1 引入新课 1、问题提出:在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中,为什么有的同学迟迟拿不出作品? 原因是什么?设
4、计过程的第一步是什么?发现问题。有的同学迈不出第一步2、告诉学生本节课的教学目的:通过对中外发明家 “发明”过程的分析讨论,提升同学们发现问题的能力。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发明家是特别聪明的人吗?思考、讨论与回答:设计过程的第一步是发现问题。有的同学拿不出作品的原因是不善于发现问题。2 对问题来源进行分类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请同学们回答,问题来源于哪里?你有三分钟时间看书和思考阅读教材回答问题的来源。3 发现问题途径与方法( 1 )观察日常生活。(大屏幕)案例1分析:鲁班由被锯齿形的草划破手而发明了锯。(略)提问:1、鲁班发明了锯,他的问题来自哪里?2、分发锯齿形的野草和边沿有锯齿形的树叶。3、
5、鲁班与常人有什么区别?常人的手给野草划破了,会怎么样?而鲁班呢?他在想什么?做什么?4、他观察时有什么发现?发现草的两边都长有许多小细齿,他的手就是被这些小细齿划破的。5、鲁班很奇怪,小小的一根草为什么这样锋利?从鲁班很奇怪,到他把锯发明出来,他是怎样思考问题的?6、那么,怎样才能让他它变得更锋利些呢?7、这个是一种什么材料?如何寻找这种材料?试验成功了,世界上的第一把锯诞生了。 8、锯的作用: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建筑艺术”9、引导反思:我们由鲁班由被锯齿形的草划破手而发明了锯的故事得到什么启发?案例2:新式纺纱机的诞生10、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新式纺纱机的诞生提问:詹姆斯哈格里沃斯是在哪里想
6、到发明新式纺纱机?11、为什么詹姆斯哈格里沃斯能够把无意中发现的问题变成一项发明?“无意”,但“有心”。1、思考鲁班发明了锯,他的问题来自哪里?2、观察有锯齿形的野草和边沿有锯齿形的树叶。并且使用手掌感觉它的锋利。3、常人的手给野草划破了,等多包扎一下就完事了。鲁班呢?没有完事,而是在想小小的一根草为什么这样锋利?他把草折下来细心观察。4、他观察时有什么发现?发现草的两边都长有许多小细齿,他的手就是被这些小细齿划破的。5、鲁班思考:划破手是坏事能否变成好事?一根小草这样锋利,能否让它变得更锋利些?甚至能够锯开木板,这样就可以为人所用了。6、能否使用另外一种更加坚硬的材料来代替小草?7、通过试验
7、了多种材料以后,发现使用当时的铜片能够很容易锯开木板8、全班分成12个小组,体验使用钢锯锯开木板。9、观察日常生活10、在家里。11、他将家中的纺车碰翻了是“无意”的。但他头脑中有问题意识,对问题敏感,他是“有心”的。4 发现问题途径与方法( 2 )收集和分析信息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请同学们回答,收集和分析信息六种方法,你有两分钟时间看书和思考。2、让学生了解到咨询法的重要性。3、引导学生阅读:贝尔发明电话贝尔的职业是什么?他为什么会研究声音?4、医生是治病的,他要搞发明,最需要什么?5、贝尔发明电话前,已经发明了电子管,发明了助听器。请问,如何把声音信号从话筒端传递到听筒端。1、回答收集和
8、分析信息六种方法。2、回答什么是咨询法。咨询法的重要性。3、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是一位在北美治疗耳聋的苏格兰医生。他的工作自然而然地把他引向了对声音的研究。4、他要搞发明,最需要收集和分析信息。特别是收集和分析有关声音信号与电信号相互转变的发明信息。5、他通过收集和分析信息懂得:在话筒端,使用一种膜片(或称薄膜 ),声音传到膜片会导致膜片振动,该振动将导致电路中的电流发生变化。在听筒端,该变化的电流通过电磁作用,使听筒膜片振动,从而产生声波。5 发现问题途径与方法( 3 ) 技术试验1、贝尔发明了第一部电话是什么时间?2、讲述贝尔发明电话背后的故事:1876 年以前,助听器已经发明出来了,但,
9、还没有发明电话,请问,助听器距离电话还有多远?认为还非常遥远的举手。认为只有一步之遥的举手。教师统计举手人数的多少。3、为什么电话由一个医生来发明?你不觉得是一个大笑话吗?(大屏幕)贝尔与他的朋友大胆地进行试验。他们把电线从波士顿拉到芝加哥,只见贝尔对着话筒喊:“喂!芝加哥吗?”芝加哥那边立刻传来了欢呼的声音:“我是芝加哥,我们听见了!我们成功了!”“喂!芝加哥吗?”是世界上第一部电话发出的声音。请问,那些长期从事物理学特别是电电子学研究的人干什么去了?一项重大发明到了他们的眼皮底下,为什么与他们擦肩而过?4、贝尔注册了“贝尔电话公司”,不久,成为了当时世界上的首富。有人欢笑,有人痛苦。我们从
10、中得到的启发是:获得智慧:学习现有知识获得更大智慧:?非常正确:应用知识,解决问题。1、1876 年,贝尔发明了第一部电话。2、认为还非常遥远的学生举手。认为只有一步之遥的学生举手。3、从事物理学特别是电电子学研究的人没有去进行试验。而贝尔大胆地进行试验。4、获得更大智慧: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千万不要让一项重大发明从自己的眼皮底下溜走。6 小结 1、发明家是特别聪明的人吗?袁隆平回答我们:不是,发明家是普普通通的人。袁隆平是谁?袁隆平在海南大学作报告:自己不聪明,其貌不扬,能够有所“发现”,是因为“有心”。2、袁隆平在哪里发现的野生稻?袁隆平的发现是在田间地头,在生活中,在劳动中。3、问题存在
11、于哪里?问题处处在,时时有。只要同学们细心、认真观察也可以发现问题。 1、袁隆平是世界“杂交水稻之父”2、袁隆平在海南三亚发现野生稻。3、问题存在于生活中,生活中也存在问题。7布置作业鲁班上山的时候,手被一种野草划破,他从中受到启发发明了锯。你是否也具有这种发现问题的意识?这种意识对发现问题有何作用?请你说出你在生活中遇到的类似问题。七、 教学反思1、本节课对教材进行了深度挖掘,把练习题中的“鲁班由被锯齿形的草划破手而发明了锯”和 “贝尔发明电话”作为一个重要案例进行分析。力图告诉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仔细的观察也能发现重大的问题,也能有很大的成就,它的重要性不亚于书本知识。2、学生对观察日
12、常生活中的问题观察有了一定的兴趣,也有了一定的发现问题的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据统计,在高一29班一个班里,学生发现类似鲁班遇到的问题38个,下面是其中的4个问题: A同学发现在上学的路上,路过海南华侨中学门口的海秀路天桥,发现有无人上电梯,电梯都在运行,浪费电。能否发明一个控制电路,有人上电梯,电梯运行,无人上电梯,电梯停止。 B同学发现周围一上升国旗,同学们的鞋上沾上田经场上的毛草和沙子,带进教室,把教室弄脏。能否发明一个转动的毛刷,放在教室门口,进教室前把同学们的鞋上沾的毛草和沙子刷干净。 C同学发现教室的电灯经常忘记关,能否发明一个装置把开关与教室门联系在一起,门关即电源关。有时候白天忘记关灯,能否发明一个光控电路,白天自动关灯。 D同学发现课桌上放了书以后,使用面积更小,能否在椅子下面设计一个抽屉,把书放在椅子下面的抽屉里。3、在教学中对把知识和技能转变为智慧方面进行了探索。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的启发:学习现有知识可以获得智慧,而更大智慧是: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满足人的需求。4、对于提问进行了精心设计,在增强提问的有效性上进行了探究。不足的是学校试验室还没有建起来,不能让学生更多地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