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石化码头及配套工程可研报告.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755635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 页数:193 大小:3.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石化码头及配套工程可研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3页
某石化码头及配套工程可研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3页
某石化码头及配套工程可研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3页
某石化码头及配套工程可研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3页
某石化码头及配套工程可研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石化码头及配套工程可研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石化码头及配套工程可研报告.doc(19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港作业区联合安能液体石化码头及配套设施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09年12月目 次第1章 概 述11.1 设计依据11.2 设计范围及内容11.3 建设规模21.4 主要结论31.5 问题与建议11第2章 建设必要性和建设规模132.1 腹地划分132.2 腹地经济发展现状及规划132.3 腹地交通现状和发展规划192.4 港口现状及吞吐量发展预测212.5 本工程吞吐量预测282.6 设计船型282.7 建设规模292.8 建设的必要性29第3章 建设条件333.1 地理位置333.2 气象333.3水文363.4 河势分析383.5 码头工程对行洪的影响443.6 码头工程对航道的影响

2、443.7 工程地质条件443.8 地震51第4章 总平面布置524.1 总平面布置原则524.2 水域总平面布置524.3 陆域总平面布置574.4 总图主要技术经济指标604.5 码头作业天数614.6 航道、锚地及导助航设施62第5章 装卸工艺705.1 主要工艺参数705.2 工艺设计原则及工艺流程715.3 码头部分725.4 库区部分765.5 辅助机械设备86第六章 水工建筑物896.1 设计内容及建筑物等级896.2 设计高程896.3 自然条件906.4 设计船型及荷载916.5 结构安全等级及作用分项系数976.6 结构型式976.7 码头主要结构计算方法及主要构件内力计算

3、成果101第7章 配套工程1047.1 建筑、结构1047.2 供电、照明1097.3 通信、控制1147.4 给排水1187.5 暖通、动力124第8章 消防1288.1 工程概况:1288.2 设计采用规范1288.3 消防方案设计128第9章 环境保护1359.1 设计依据及采用规范、标准1359.2 水域环境保护设计1359.3 库区环境保护设计140第10章 节能14810.1 节能的指导思想14810.2 主要设计依据14810.3 能耗指标及分析14810.4 合理利用能源的措施149第11章 劳动安全卫生15211.1 设计依据15211.2 建设规模及工艺流程简介15211.

4、3 港区劳动安全卫生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分析15311.4 劳动安全卫生对策与措施155第12章 项目实施16112.1 施工16112.2 招标166第13章 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17113.1 投资估算17113.2 经济评价177第14章 问题及建议187附图:1、*港区新港作业区石油化工产业园规划-规划图2、*港区新港作业区石油化工产业园规划-区位图3、*港区新港作业区石油化工产业园规划-路网图4、区域位置图5、总平面布置图(方案一)6、总平面布置图(方案二)7、油工艺管线流程图8、管架剖面图9、码头结构图(方案一)10、码头结构图(方案二)11、燃料油工艺及仪表流程图12、化工品工艺及仪表

5、流程图第1章 概 述*港区新港作业区联合安能液体石化码头及配套设施工程位于*省*市靖江长江北岸、澄通河段的中段如皋沙群段的上段丹华港口至青龙港口之间的460m长江岸线,项目选址位于*港区新港作业区规划的石油化工及仓储泊位区内。项目主要由2个30000吨级液体化工码头泊位(兼顾50000吨级)和总容量52万立方米的储罐组成,工程占地312亩。项目由*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在靖江注册成立的联合安能石化有限公司与靖江港口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本项目重点满足*港区新港作业区石化产业园区、江苏沿江石化产业园区及长三角市场需求服务。1.1 设计依据(1)*石化有限公司委托*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

6、称三航院)编制*港区新港作业区联合安能液体石化码头及配套设施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2)*有限公司提供的地形测量图(2009年8月测量);(3)*工程有限公司编制的*港区新港作业区联合安能液体石化码头及配套设施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2009年10月);(4)现行相关规范和规程。1.2 设计范围及内容1.2.1 设计范围根据建设方委托要求三航院作为本项目的总体设计院,主要负责本项目水域部分的设计,后方陆域库区由*工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设计(简称后方院)。设计交接点为引桥与长江大堤相交处。1.2.2 设计内容三航院水域设计部分主要设计内容为总平面布置、水文、航道、装

7、卸工艺、机械、水工建筑物、土建、给排水、暖通、供电、通信、控制、消防、环保、节能、劳动卫生等设计,并对本项目设计内容部分进行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编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后方院库区设计部分主要设计内容包括库区总平面布置、储运工艺以及配套的建筑、结构、电气、给排水及消防、自控、仪表、通信、暖通、节能、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卫生、投资估算等。工程主要工程包括:储罐区、火车装车设施、汽车装车设施、装卸船设施(自码头引桥末端至库区)、库区管网、油气回收设施、综合办公楼、综合附属用房、变配电及消防、码头值班室、门卫、消防水池、隔油池、道路场平及绿化等。1.3 建设规模本工程设计年吞吐量为300万吨,其中接卸燃

8、料油及液体化工品260万吨,出运燃料油40万吨。拟建设2个3万吨级油化泊位,泊位长度同时满足1艘5万吨级和1艘1万吨级油船靠泊,利用岸线长度460m。储罐总容量为52104m3;一期(本期)建设34104m3,其中燃料油储罐24104m3,化工品储罐10104m3;预留库容18104m3(LPG和油品)。1.4 主要结论1.4.1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1)本工程的建设是靖江市城市发展的需要。拟建工程是*港区新港园区的重要设施,是园区石化企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它将有力地推动新港石化产业园区的发展,将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根据*省政府(2006)92号文对化工企业治理整顿的要求,靖江市人

9、民政府靖政发200663号文市政府关于同意靖江市亚华压敏胶有限公司等企业搬迁的批复,*港区新港石油化工产业园区以外的40余家企业,将全部迁入石化产业园区。原有企业加之新迁企业的进入,需要建设联合安能液体石化公用码头及配套设施工程。2007年批准建设的江苏德桥仓储液体化工码头,化工品仓储主要经营范围:甲醇、醋酸及制品、乙二醇类、苯、环氧氯丙烷、VCM等化工产品。联合安能石化有限公司拟建靖江港新港石化产业园区码头主要货种是燃料油和石化液体产品,重点为*港区新港石化产业园区企业服务。随着靖江市的经济发展和*港区新港石化产业园区大批企业的迁入,对燃料油、石化液体产品更大运量的要求,迫切需要建设一个与其

10、发展相适应的油化公用码头,以满足靖江市及新港石化产业园区企业发展的需求。(2)本项目的建设是满足腹地经济快速发展对燃料油、液体化工需求增长的需要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最具发展潜力和活力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资源匮乏和能源消耗较大的地区之一,每年均需由区外调入大量的能源、原材料等物资。随着腹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液体化工、燃料油需求将进一步增长,长江三角洲地区也是国内燃料油的主要产地,燃料油产量为389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7.2%,但相对于1422万吨的需求量,仍存在较大的供应缺口,已经占到全国燃料油缺口的44%。为充分发挥靖江特有的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和已形成的水路、陆路、铁路立体交通

11、运输网络,对江苏沿江石化产业,特别是对宁镇扬大石化产业园区、苏锡常沿江精细石化产业园区和通泰石化新材料产业园区的石化企业对液体化工、燃料油的市场需求服务,同时满足腹地经济发展对液体化工、燃料油需求增长的需要,建设本项目是必要的。(3)本工程的建设是发挥靖江资源优势,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需要。根据江苏沿江产业园的发展规划及发展趋势。江苏沿江石化产业园“十一五”年均增长速度在20%左右。为充分发挥靖江特有的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和已形成的水路、陆路、铁路立体交通运输网络,为江苏沿江石化产业,特别是对宁镇扬大石化产业园区、苏锡常沿江精细石化产业园区和通泰石化新材料产业园区的石化企业对燃料油、液体化工、石油制

12、品的市场需求服务。(4)本项目的建设是促进液体化工、燃料油销售市场多元化发展、补充国家能源储备的需要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油品销售市场主要由中石化、中石油两大公司控制。其中,中石化公司销售分额达到80%,在该地区销售市场占主导地位。随着我国油品销售市场的放开,民营资本逐步进入石油石化行业,油品销售市场多元化格局日趋明显。同时,国家根据“政府和民间储备相结合”的机制,未来在“民间商用储备”这一块,将充分发挥石油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逐步达到国家石油储备的总体目标。这样,平时作为民间商用储备,在资源紧张的非常时期,就可以为国家能源储备提供部分补充支持。(5)本项目的建设适应船舶大型化的需求,承接

13、和吸引境外石化物流市场向国内转移。长江水运历史悠久,是我国通航里程最长的河流,早已成为连接川、鄂、皖、苏、沪的一条主干线,通过长江可达京杭大运河,更可将苏、鲁、沪、浙连成一线,京杭大运河苏北、鲁南段可以通航2000吨级驳船组成的8000吨船队。随着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和下游航道的建设,为船舶大型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有利于降低物流成本船舶大型化的集疏运条件,为石化物流市场流向沿江产业园区、长三角及华东地区,降低了物流成本。综上所述,*石化有限公司建设*港区新港作业区联合安能液体石化码头及配套设施工程是十分必要的。1.4.2 工程建设的可行性(1)自然条件方面1)拟建码头所处的水域位于澄通河段的中段

14、如皋沙群段的上段丹华港口至青龙港口之间的-20m槽末端,此段水道为分汊型河段,福姜沙汊道段近几十年来深泓、岸线、深槽及汊道分流比变化相对较小,经过多年人工护岸和加固工程的实施,该段江岸、河道河势相对稳定。如皋沙段如皋中汊的发展将进一步趋缓,目前的分流态势将进一步趋向稳定,具备工程建设的水域条件。2)码头前沿水域宽阔,水深条件良好,可满足本工程设计代表船型满载航行的吃水要求。3)根据工程建成后的主要用途、船舶进出港航路,现有长江导助航设施和船舶交通系统完善,可满足本工程设计船舶的航行要求。(2)结构型式方面高桩梁板式结构在长江下游广泛使用,设计、施工都具备成熟的经验,对河势及行洪的总体影响较小。

15、根据地质条件,本工程码头结构型式适宜采用高桩梁板式结构。(3)外部协作条件方面1)本项目所处产业园区已具备一定规模,供水、供电、通信等配套设施均可依托新港产业园。2)港区西距京沪高速公路10km,港区铁路专用线距新长铁路靖江站8 km,届时库区货物通过国道、高速公路和铁路进行集疏运,水路通过长江、京杭大运河与腹地相连进行集疏运,具有优越的集疏运条件。因此,从拟建工程处的自然条件及外部条件等分析,工程的建设在技术上是可行的。1.4.3 主要方案(推荐方案)(1)总平面布置1)水域拟建码头位于正在建设中的双江化工码头下游。码头方位角根据工程所在位置的水下地形、常年风向、浪向、流向、并结合后方大堤的

16、走向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经分析码头工作平台方位角初步取67.3247.3,该方位与涨落流、水下地形等深线和大堤走向均比较接近,对船舶系靠泊安全比较有利。码头前沿线初步布置在-15m等深线附近。根据拟建工程处的水深情况由上游至下游依次布置2个3万吨级油化泊位,泊位长度同时满足1艘5万吨级和1艘1万吨级油船靠泊,利用岸线长度为460m。码头布置型式呈倒“L”型布置,码头由1座工作平台、2座系缆墩、2座人行钢便桥组成,并通过单引桥与后方陆域相接。工作平台长度根据设计船舶靠泊作业方式取350m,宽度根据工艺布置取20m。根据工艺和车道布置,引桥宽度取11m。在引桥上游侧近工作平台后沿设置消控平台1座,

17、内设有变电所、控制室、休息间等设施。2)库区按照功能分,整个库区分为油轮装卸油区、汽车装车区、火车装车区、油罐区、化工品罐区、辅助生产区和生活办公区。本期燃料油设二个罐区,预留一个油罐,自东向西方向布置,化工品单设一个罐区,各个罐区之间设有隔堤,既保证安全要求,工艺流程也比较顺畅,管线无交叉;铁路及栈桥,汽车装车场布置在罐区的西北侧及西侧中部,利用西侧库区道路作为库区进出口,发油区面向公路,门前留有停车场,车辆通行顺畅,布置合理、美观。消防设施位于库区的办公楼的一侧。办公区及附属区、铁路及栈桥,汽车装车场布置在罐区的西北侧及西侧中部,紧临公路,遇有事故利于消防车的进入和人员疏散。库区所需总罐容

18、为52104 m3。一期(本期)按34104 m3 库容进行建设,其中,燃料油罐容为24104 m3,化工品罐容为10104m3;二期预留18104 m3。(2)装卸工艺1)码头装卸工艺本工程建设2个3万吨级泊位,码头可以停靠2艘3万吨船舶装卸,也可同时停靠1艘5万吨级船舶和1艘1万吨级船舶,也可同时停靠3艘3千吨级船舶。工艺设计考虑在码头上设置三个装卸区供船舶装卸。本工程码头工作平台上的1、3装卸区各设置2台12液压遥控装卸臂,装卸臂配备快速接头和限位报警装置,另设置若干软管。2装卸区采用软管与船舶对接。码头装卸臂后阀门采用电动防爆阀门,其余采用手动阀门。在水域和陆域交接处的陆域一侧,设置电

19、动阀门,作为紧急切断阀,由后方设计院考虑及联锁控制。本工程工艺管线管径=DN300,采用螺旋埋弧焊钢管;管径DN300采用无缝钢管。阀门材质均采用碳钢。阀门均选用球阀。本工程工艺管线沿码头、引桥面敷设,码头、引桥设置二层管架,管架净宽度约为5米。管架结构均采用钢结构。每次装卸完毕后,装卸臂、软管内残存的物料扫向船舶。工艺管线一般不扫线,当管道检修时,可采用氮气或清水,将管内物料扫向罐区。本工程考虑在码头装卸区设置质量流量计进行装船计量。卸船采用罐检和船检相结合。2)库区装卸工艺轮船卸油系统直接由轮船输送泵、输油臂、流量计及储罐组成。轮船到港后,液体化工产品经轮船输送泵、软管、流量计进入相应的储

20、罐,液体化工产品计量采用液位计和人工检尺计量方式。用扫舱泵将轮船残留的液体化工产品卸出。汽车装车共设11个发油岛,22个车位,每一个鹤位专设一台装车泵。设置22套下装鹤管,其中燃料油发油岛6个,2套下装鹤管和2套上装鹤管,液体化工品发油岛5个,10套下装鹤管和2套上装鹤管。汽车罐车装车鹤管液体化工产品自储罐经汽车装车泵、汽车装车鹤管输至汽车槽车外运。本设计装车鹤管以下装为主兼顾上装。火车装车采用单栈桥双股道的方式,栈桥上设25个装车鹤位,其中燃料油鹤位25个,化工品鹤位25个。可满足50节罐车的装车需求。(3)水工建筑物码头上部结构为预制、现浇迭合式面板、预制纵梁、现浇横梁及现浇桩帽组成的梁板

21、式结构,码头前沿设置下层带缆系统,码头基桩通过桩帽与下横梁相连接,码头下部基桩采用800mmPHC管桩,排架间距为7.0m。在码头上下游端部各布置一座系缆墩,系缆墩采用高桩墩台结构型式,桩基采用800mm钢管桩。引桥采用高桩梁板结构型式,上部为现浇横梁、预制安装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及现浇面层结构;排架间距为12m(江侧2跨除外),基桩近江侧采用800mmPHC管桩,近岸侧基桩采用800mm钻孔灌注桩。消控平台采用高桩墩台结构型式,平面尺寸为22m18.5m,墩台顶标高6.0m,现浇墩台厚度1.50m,桩基采用800mmPHC管桩。(4)供电1)水域在码头与引桥交接处的消控楼底层设一座变电所,一路

22、10kV电源自库区变电所引入。所内除设置一台315kVA 10kV/0.4kV变压器供电伴热专用外,另设置一台400kVA 10kV/0.4kV变压器和若干台低压配电屏,负责码头、引桥的供电,并提供消防设备常用电源。码头上的消防设备为一级负荷,其余用电设备按三级负荷供电。2)库区库区内拟建10/0.4kV变配电所一座,柴油发电机房一座。10kV电源引入变电所内10kV开关柜,以单母线形式配电至变压器。变压器配置为两台10/0.4kV干式变压器TR01和TR02,容量均为1250kVA。低压配电系统采用单母线配电方式。燃料油泵功率为4x240kW,化工品泵为4140kW,此8台设备均采用变频调速

23、控制,集中供电可以避免谐波对其他设备的影响,也便于谐波治理。其余负荷均由TR02供电。另外变配电所内还设应急母线一段,采用双电源自动切换,一路电源引自TR02,另一路由应急柴油发电机供电。应急母线段供电的负荷主要有罐区控制和通信系统,消防控制系统和工艺电动阀,综合楼应急负荷和部分汽车装车泵。由应急母线段供电的汽车装车泵加装软启动设备,以保证在柴油发电机供电状态下正常工作。库区属于燃料油和液体化工品储运,主要用电负荷属于三级负荷。(5)给排水、消防1)水域根据码头用水情况的不同,分为生活给水系统与消防给水系统二个系统。生活给水系统供给船舶用水、码头员工用水及装卸区冲洗用水等;消防给水系统供给码头

24、、引桥区域事故火灾时灭火消防用水。排水体制采用雨水、污水分流排放。码头上设置消防炮塔,每座炮塔上配置电动消防泡沫炮、水炮各一门,上下层布置,消防水炮的射程满足覆盖设计船型的全船范围,泡沫炮的射程满足覆盖设计船型的油舱范围。每个装卸区前沿均设置水幕喷头,保护装卸设备;消防炮塔上设置水幕喷头,保护消防炮塔。泡沫罐布置在消控楼的底层,选用水轮驱动泵入平衡压力式泡沫比例混合装置。码头装卸区各工作平台内配置推车式干粉灭火器和手提式灭火器,消防控制楼内配置手提式灭火器。2)库区库区用水主要有生活用水、生产用水、消防用水及其它用水。生活用水主要是饮用水、办公场所及宿舍卫生器用水;生产用水主要是冲洗储罐用水,

25、其它用水主要是浇喷洒场地、道路和绿化用水等。库区一体化含油污水处理系统一套。生活污水排入化粪池,在站内建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一套。罐区的含油污水和含油雨水通过含油污水干管,汇入罐区含油污水提升池,含油污水处理系统。污水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后排放或用于罐区浇洒道路和绿地;罐区消防采用固定式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和固定式临时高压消防冷却水系统,并配置一定数量的灭火器,码头设置固定塔架式泡沫-水两用炮,其它区域采用半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和半固定式消防冷却水系统,并配置一定数量的灭火器。1.4.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推荐方案)推荐方案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表1-1。总图

2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 表1-1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备注方案一方案二1泊位年设计吞吐量万吨300其中接卸燃料油、及液体化工品260万吨,出运燃料油40万吨。2码头设计通过能力万吨328.293泊位数量个2码头结构均按5万吨级设计4泊位长度m4605工作平台尺度mm350201座6引桥尺度mm308.636117消控平台尺度mm2218.51座8库区用地面积亩3129库区规模(一期)104 m334总库容52104m3,预留库容18104 m3其中燃料油24化工品1010投资估算万元55075.8411经济评价14.36税后1.5 问题与建议(1)据最新的地形测图,福北水道为上行船舶航道,航道右边线

27、距码头前沿线较近,最近处约60余米,船舶靠离泊作业对航道通航安全产生一定的影响。根据江苏省海事局的规定,自2003年7月起,行驶在长江江苏段的船舶须严格、认真地执行“长江下游分道航行规则”,禁止下行船舶通过福姜沙北水道。但是本项目3万吨级以上船舶需经福南水道绕过福姜沙后进入福北水道,逆行至本码头停靠,不符合分道航行规则,建设方需引起足够的重视,提早与相关管理部门协商解决此事,尽快委托相关研究单位在工程通航安全论证和航道影响论证中,对该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和建议。(2)拟建码头前沿FB(8)黑浮离码头较近,建议关于移标之事宜早日与有关部门沟通。(3)建议尽快在拟建工程点处布点测流测沙,根据最新

28、的测流分析成果,优化码头平面布置方案及结构设计。(4)建议建设单位尽快落实工程处的水、电、通信、控制等配套条件,便于更合理的进行相关内容的设计。第2章 建设必要性和建设规模2.1 腹地划分泰州港是苏中及苏北地区货物进出的重要门户,除为泰州本市物资进出口服务外,还同时担负着苏中、苏北地区物资的进出口任务。从经济腹地来划分,泰州港的直接腹地为泰州市以及苏中、苏北邻近地区;间接腹地延伸至安徽、江西省以及部分长江中上游地区。靖江港区是泰州港三大港区之一,位于长江下游北岸,东连南通西接泰兴,与江阴和张家港两市隔江相望。靖江港区主要服务于靖江市和黄桥以南宁靖盐高速公路两侧的泰兴市部分地区。随着腹地经济的发

29、展,腹地对港口的需求和依赖程度将会增加,这将促进靖江港区的建设,同时随着港区的不断建设,功能不断的完善,也必将增强港区对腹地进出口货物的吸引强度。综合考虑靖江港区规模所能辐射的范围和周边其他港区的发展情况,确定靖江港区的直接经济腹地为靖江市,间接腹地为苏中、苏北地区,同时具备为长江中上游地区中转功能。2.2 腹地经济发展现状及规划2.2.1 腹地经济发展现状()直接腹地1)江苏省2008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312.6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左右。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分别为2100亿元、16663.81亿元和11548.8亿元,同比分别增加15.6%、16.5%和20.1%。人

30、均地区生产总值近4万元,按当年汇率折算超过5700美元。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6.955.038.1。先进制造业水平提升,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840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8.0%,同比提高 1 个百分点。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1656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8.5%,比上年提高 0.8个百分点。从对外经济发展看,2008年进出口贸易额继续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3922.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出口2380.4亿美元,增长16.9%;进口1542.3亿美元,增长5.7%。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技

31、术含量产品出口增加。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为1613.5亿美元和1040.5亿美元,分别占出口总额的67.8%和43.7%。其中计算机与通信技术出口686.8亿美元,增长6.4%,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的66.0%。农产品出口额19.8亿美元,增长20.8%。外商投资企业出口1749.6亿美元,增长12.5%,占出口总额的73.5%。私营企业出口较快增长,出口额为350.6亿美元,增长38.0%。2)泰州市泰州市地处江苏省长江以北,是江苏沿江经济带中苏中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泰州港直接经济腹地。“九五”期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5。“十五”期间,泰州市国民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全市国

32、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2。2008年,泰州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94.2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9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808.6亿元,增长14%;第三产业增加值476.6亿元,增长15.3%。三大产业结构比重由上一年的8.5:58.3:33.2调整为7.8:58.0:34.2,第二产业比重仍居首位,第三产业比重有所增加。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256元,增长13.5%。对外贸易方面,泰州市全年对外贸易出口额为48.87亿美元,增长65.3%(详见表2-1、表2-2)。 2008年江苏省、泰州市国民经济指标表 表2-1指 标单位泰州市江苏省泰州市占江苏省

33、比重(%)一、年末总人口万人500.97676.56.5 二、土地面积平方公里57931026005.6 三、国内生产总值亿元1394.230312.64.6四、人均地区生产产值元/人3025639500/五、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10.5521.22六、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900.5215061.56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395.79661.44.1 八、对外贸易出口额亿美元48.872380.42.1 泰州市历年经济指标发展表表2-2 年 份经济指标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亿元)580.04705.20819.601002.501202.

34、21394.2实际利用外资(万美元)3030041700491007700087500105000对外贸易总额(万美元)合 计88000125600192800286520395600634200进 口2460030200587006612099900145500出 口6340095400134100220400295700488700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泰州市将调整对外贸易方式和出口结构,出口产品质量和产品竞争力将有所提高,深度加工、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也将进一步扩大。3)靖江市靖江市是泰州市4个县级市之一,它位于苏中平原南端,东、南西三面濒临长江,与江阴、张家港隔江相望,是国务院

35、最早批准的沿江开放城市之一,全域面积665Km2,人口66.5万。近年来,靖江依托区位和临江优势,紧紧抓住沿江开发战略机遇,加快推进工业集聚化、城乡一体化、环境生态化,经济发展表现出如下特点: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十五”以来,在沿江开发战略的带动下,靖江市经济呈现快速增长态势,GDP在过去的五年间年均增长12.2%。2008年靖江市GDP达到291.11亿元,同比增长16.8%,继续高位发展;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5032元,突破5000美元大关,超出泰州市人均水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5.04亿元,同比增长40.9%;财政收入54.14亿元,同比增长30.6%,其中一般预算

36、收入20.84亿元,同比增长30.1%。靖江市综合实力列全国百强,居苏中县市之首。产业结构日趋优化,工业主导作用增强。靖江市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逐年上升,三次产业结构由2007年4.5:59.6:35.9调整为2008年的3.760.435.9,第二产业的比重进一步加大。近年来,靖江市工业经济发展加快,2008年全部工业实现产值1000.09亿元,同比增长49%。形成船舶修造、特色冶金、粮食物流、木材加工、能源石化为临江主导产业,建成全国微特电机及控制产业基地、江苏省船舶出口基地和全国最大的民营船舶制造基地。在靖江市工业经济中,规模企业支撑带动作用明显,规模企业明显增多。全市工业销售收

37、入过亿元的企业达75家,比上年增加13家,其中10亿元以上的企业有11家,比上年增加3家。利税超1000万元的企业达75家,比上年增加30家,其中过亿元企业有10家,比上年增加2家。制造业趋向集聚,乡镇企业逐步壮大。经过多年的发展,靖江市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通用设备和金属纸片等传统制造业实力逐步增强,产业集中度持续提高。沿江开发全面提速,对外开放快速拓展。目前,靖江市已形成了以“一区四园”为主体的沿江开发新格局,开放型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外向型经济不断拓展。利用外资稳步提升,2008年全市新批外资项目14个,增资项目10个,其中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7个,协议利用外资4.5

38、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7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1.7%和10.9%。对外贸易态势良好,完成自营出口18.63亿美元,同比增长143.2%;新增自营出口企业18家,累计达到256家;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机电、医药化工类产品出口增幅分别达到220%和151.5%;品牌建设成效显著,亚星、艾兰得被列为省重点出口品牌。外经合作持续拓展,新签外经合同额1.05亿美元,完成外经营业额1.1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2.8%;自2006年以来,靖江市已进入“十一五”经济建设时期,全市以“学赶苏南、后来居上”为目标,全面实施“以港兴市、港城相依”主体战略,加快建设长江下游最重要的综合型港口、

39、国际性制造业基地和现代物流基地。在产业发展方面,靖江市将壮大船舶制造、机械电子和医药化工三大优势产业,提升纺织服装、汽车配件和冶金新材料三大重点产业,在海洋、市政、装饰、钢结构和智能化安装施工等方面发展提升建筑业。(2)间接腹地泰州港的间接腹地辐射至安徽、江西等省,随着今后泰州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间接腹地范围可延伸至长江中上游的其它地区。从主要产业导向看,安徽、江西省以及长江中上游地区逐渐形成了以能源开发、矿产业、冶金、化工、有色金属加工、机械制造等为主的支柱产业。随着泰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腹地内更大的运输市场将被逐步激发。2.2.2 腹地经济发展规划泰州市现已形成以机

40、电、化工、纺织、冶金造船、轻工、医药、建材等为主体的支柱行业,全市近些年涌现出春兰集团、扬子江药业集团、陵光集团、中丹集团、兴达钢帘线、新世纪造船等一批企业。2006年,以扬子江、陵光为代表的30强工业总产值为604.20亿元,销售收入596.61亿元,利税68.06亿元,较上一年分别增长28.0%、27.1%和21.9%。在促进江苏省南北经济交流和相互共同发展的同时,泰州市的城市地位和对外吸引力也逐步提升,先后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来泰州投资兴业,累计兴办三资企业1700多家。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如日本三井物产、雅马哈、久保田公司、韩国LG公司、瑞士魏德曼、美国GMT公司、荷兰阿克苏公司等

41、均已在泰州落户。为更有效地吸引外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泰州沿江各市区均已建立起了以沿江开发园为实施主体、经济开发公司为融资平台的开发体系。全市又以支柱产业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形成了多具特色的企业主题园区。如陵光、梅兰化工园,靖江新世纪工业园,泰兴济川药业园等一批重点主题园区建设都已初具规模,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医药、精细化工、船舶制造、家用电器等产业基地。企业主题园区特色鲜明,产业基地渐趋形成。目前分布于泰州沿江地区的工业开发园区有:泰州滨江工业园、高港永安洲工业园、中国精细化工泰兴开发园区、江阴经济开发区靖江园区、靖江经济开发区等。根据发展规划,随着长江两岸经济联动开发的顺利开展和实施

42、,必将对泰州市的经济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靖江市是泰州地区“四市两区”中经济发展最好的县级市,根据靖江市“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将实现生产总值3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5%以上,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96%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8000元和8800元左右,年均分别增长11.6%和10%左右。预计2009年左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力争2015年左右赶上苏南中等发展地区水平,2020年左右基本实现现代化。图2-1 近6年靖江市GDP增长图靖江市经济指标现状和2010年规划 表2-3指标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亿元)300增长率15%人均生产总值(

43、元)37100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96%财政总收入(亿元)50增长率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8000农民人均收入(元)8800自营出口总额(亿美元)82.3 腹地交通现状和发展规划泰州周边公、铁、水路交通齐全,公路有京沪高速公路、宁通高速公路、宁靖盐高速公路和沿江高等级公路等,铁路有宁启铁路和新长铁路,内河水路有省干线航道通扬线、泰东线、盐邵线、姜十线、兴东线等,已初步形成快捷畅达的综合疏港体系。泰州市的物资流动主要依靠公路、水路和铁路完成,其交通现状和集疏运规划具体如下:(1)公路交通泰州及邻近地区的公路交通目前呈现出“三横四纵”的路网格局,宁通高速、江平、泰常公路与泰高、宁靖盐高

44、速、姜八、如过公路纵横交错。2003年泰州境内等级公路已达311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99公里,完善的路网将使沿江各园区建设和产业布局更为便捷。(2)水路交通水路是泰州市主要运输方式之一,全市拥有内河航道3515.9公里,其中等级河道761.2公里。纳入省干线航道网规划的通扬线、泰东线、盐邵线、姜十线、兴东线在泰州境内纵横交错,还有长江干流近100公里过泰州南侧,构成了泰州水运网的主骨架。根据规划,四条主要航道将被整治、升级,通航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3)铁路交通泰州市域范围内,宁启铁路与新长铁路已形成纵横相接的铁路网,融入全国铁路网之中。根据规划今后将建设宁启铁路泰州货站陵光专用支线以及泰州

45、货站至杨湾港的专用支线。靖江市是我国东部水陆交通要冲,位于江苏省中轴线与长江的交汇点,襟江近海,水运发达;广靖公路、江平公路、姜八公路、京沪高速、同三高速、宁通高速穿境而过,江阴公路大桥连通江南江北;新长铁路从靖江过江,向南接沪宁铁路、向北连陇海铁路。“十一五”期间,靖江市将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沿江高等级公路建设,实施姜八路改线(南二环路)和江平路改线(新土路)建设工程,继续实施农村公路联网畅通工程。开展新长铁路大桥(靖江至江阴)前期工作,并力争启动建设新长铁路连接靖江经济开发区、江阴开发区靖江园区的区域支线,积极推进第二过江通道前期工作。全面开展内河航道建设,实施姜十线十圩港城区段

46、航道改线工程,提升航道等级,形成以姜十线为主体的高等级航道体系。2.4 港口现状及吞吐量发展预测2.4.1 地理位置泰州港地处长江下游北岸、全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沿海与沿江经济带的T形交汇处,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19度38分、北纬32度12分和东经120度33分、北纬32度01分之间。泰州港口区位优势明显,从高港港区溯江而上,距南京145公里;从靖江港区顺流而下,至上海约100公里,是长江进入B级航区的第一个港口。与世界上40多个国家的港口有运输往来,是长江下游一个重要的对外口岸。港口对外交通便利,可通过宁通高速公路、沿江高等级公路、新长铁路及宁启铁路与外界相连,通过汽渡与沪宁高速相连。南官河、引江河直接与港口相通,水陆交通十分便捷,素为苏中及苏北地区货物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