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综合楼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757255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1.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综合楼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综合楼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综合楼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综合楼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综合楼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综合楼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综合楼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doc(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毕 业 论 文题目: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综合楼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院系名称: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摘 要 混凝土是土木工程中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一种建筑材料。它是由胶结材料细骨料、粗骨料和水,需要时掺入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经搅拌振捣成型,在一定条件下养护而成的人造石材。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的特点,因而使其用量越来越大;同时混凝土还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强度等级范围宽,使其使用范围出十分广泛。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好坏是保证混凝土能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关键,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因此,对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2、。本文通过对泰安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综合楼现浇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利用理论分析、经验总结等方法,详细阐述了对混凝土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做好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控制是本文讨论的重点。关键字 混凝土,质量,控制AbstractConcrete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in civil engineering, the largest amount of a building material. It is composed of cement, fine aggregate, coarse aggregate and water, need the incorpo

3、ration of additives and mineral admixtures, formulated according to a certain proportion, stirring and vibrating molding, curing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and the artificial stone. Concrete has rich raw material, low pric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imple production process, so it is used more and more

4、; at the same time, concrete has high compressive strength, good durability, strength grade range is wide, so that the application range is wide. Concrete construction quality is the key to ensure the concrete can reach the design strength,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strength and durability of concret

5、e structure, therefore, the concrete quality control is essential.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cast-in-place concrete project of Taian city comprehensive service center building, using the method of theoretical analysis, experience summary, describes in detail the quality control of c

6、oncrete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each link. To do the quality control of concrete project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Keywords concrete, quality, control 目录摘 要IAbstractII目录2第1章绪论1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11.1.1 研究的工程背景11.1.2 研究混凝土质量控制的目的和意义21.2 混凝土在我国的发展状况21.3 研究的方法及内容3第2章 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52.1 水泥52.1.1 选用标准52.1

7、.2 水泥的品种52.1.3 对水泥的控制52.2 骨料62.2.1 选用标准62.2.2 细骨料62.2.3 粗骨料72.2.4 骨料的质量控制82.3 水92.4 外加剂92.4.1 选用标准92.4.2 外加剂的功能92.4.3 本工程所用外加剂的特性92.4.4 使用外加剂应注意事项10第3章 配合比的质量控制113.1 本工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113.1.1 确定混凝土配置强度113.1.2 计算水灰比123.1.3 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133.1.4 确定砂率133.1.5 计算砂、石用量133.2 配合比的试配与调整143.2.1配合比的试配143.2.2配合比的调整14

8、3.3 确定本工程的配合比15第4章 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质量控制174.1 工程概况174.2 混凝土搅拌前的质量控制174.3 混凝土搅拌过程的控制184.3.1 混凝土的搅拌工艺184.3.2 混凝土的搅拌时间184.3.3 质量要求194.3.4 混凝土的运输194.4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质量控制194.4.1 基础的浇筑204.4.2 混凝土柱子的浇筑214.4.3 剪力墙的浇注214.4.4 肋形楼板混凝土的浇筑234.4.5 楼梯、悬挑构件、圈梁混凝土浇筑244.5 拆模与养护过程中的控制254.5.1 混凝土的养护254.5.2 混凝土拆模26总 结31致 谢34参考文献35 第1

9、章绪论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的工程背景 泰安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综合楼位于泰安市佛光路,总建筑面积3091.6 m2,其中基底面积652.27m2。建筑规模:建筑高度21.6米。结构体系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沿建筑竖向楼、电梯间井筒。楼屋盖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 a. 本工程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b.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c.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级。 d. 工程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乙级。 e. 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表1-1 工程概况序号项 目内 容1结构形式基础结构形式桩基础主体结构形式框架结构2混凝土强度等级基础承台、地梁C25,主体框架C253

10、抗震等级工程设防烈度6度抗震等级二级4钢筋类别热轧钢筋:HPB235、HRB335、HRB400;冷轧扭钢筋:CRB550级。续表1-15砌体材料0.000以上墙砌体选用MU10实心灰砂浆,砂浆选用M7.5混合砂浆,砌体自重不大于19KN/m3。0.000以上墙砌体选用MU10实心灰砂浆,砂浆选用M7.5混合砂浆,砌体自重不大于19KN/m3。 1.1.2 研究混凝土质量控制的目的和意义 1. 质量控制的意义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应包括初步控制、生产控制和合格控制。通过对这三个步骤的实施,有效的控制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环节,使混凝土生产处于受控状态,从而提高混凝土的生产质量。通过对原材料的质量检验与控

11、制、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与控制、混凝土生产和施工过程各工序的质量检验与控制、以及合格性检验控制,使混凝土质量符合规定要求。在生产和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检测,计算统计参数,应用各种质量管理图表,掌握动态信息,控制整个生产和施工期间的混凝土质量,并遵循升级循环的方式,制订改进与提高质量的措施,完善质量控制过程,使混凝土质量稳定提高。必须配备相应的技术人员和必要的检验及试验设备,建立和健全必要的技术管理与质量控制制度。 2.混凝土质量控制的目的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施工主要环节及硬化后的混凝土质量均应进行控制与检查。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进行质量检查,掌握质量动态信息,应采用质量管理图表统计分析,及时制定改

12、进与提高质量的措施。应建立和健全质量管理和保证体系,并根据工程规模和质量控制及管理的需要,配备相应的技术人员和必要的检验、试验设备,建立健全必要的技术管理与质量控制制度。混凝土质量控制就是控制原材料的合格性控制、配合比过程中的执行情况的控制、混凝土拌和物检测指标是否满足室内拌制混凝土性能要求的控制及硬化混凝土各项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的控制。控制的目的就是要做到预防为主,事前控制,避免质量事故的发生,做到能想到、预见可能发生的质量事故,做到事前预防,消除质量隐患。1.2 混凝土在我国的发展状况混凝土是土木工程中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一种建筑材料。混凝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年代。20世纪初,有人发表

13、了水灰比等学说,初步奠定了混凝土强度的理论基础。以后,相继出现了轻集料混凝土、加气混凝土及其他混凝土,各种混凝土外加剂也开始使用。20世纪60年代以来,广泛应用减水剂,并出现了高效减水剂和相应的流态混凝土;高分子材料进入混凝土材料领域,出现了聚合物混凝土;多种纤维被用于分散配筋的纤维混凝土。现代测试技术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混凝土材料科学的研究。混凝土结构出现在我国已经有近100年的历史。解放前,我国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科学不发达,工业基础又十分薄弱,我国自己进行施工的土建工程甚少,混凝土技术十分落后。解放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混凝土的应用也有了较大的发展。无论是在工业与民用建筑,

14、还是在其他行业的应用都十分广泛。施工技术也从现场浇捣到预制装配,从普通钢筋混凝土到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都有了巨大的发展。在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品种、生产与施工工艺、材料组分以及基本理论的研究等方面,也有较大的进展,基本满足了现阶段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根据预测,混凝土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它仍将是21世纪最主要的建筑材料。混凝土工业在我国已逐步建立,并仍将是建材工业体系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如图1-1。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水泥产量 和混凝土产量也将有大幅的提高,水泥与混凝土产量分别到达到年产数十亿吨和几百万立方米的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材料科学的基础研究,复合材料力学、组分。工艺的

15、 图1-1 混凝土的发展研究,外加剂新品种的研究和应用,材料及工艺标准规范的研究,生产工艺控制方法及计量的研究等工作将会进一步开展,加之水泥与混凝土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逐步提高,将使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品种不断增多,用途不断扩大,将使混凝土科学技术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可在短期内赶上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1.3 研究的方法及内容 本论文以泰安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综合楼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为背景,根据具体的工地实习经验和调查,通过查阅土木工程材料、 土木工程概论、建筑施工组织等所学科目和混凝土工、混凝土质量控制等课外文献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所要研究的课题。并结合实习过程中的学到的工作经验,了解

16、混凝土工程在我国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现状,认识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了解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的各环节规范标准以及各个部位在施工中注意事项,从而得到了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第2章 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本工程中所使用的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材料是水泥、水、天然河砂、石子和外加剂。要想控制混凝土的质量首先要控制混凝土的组成材料,对混凝土组成材料的控制是对混凝土控制的基础。2.1 水泥水泥是一种无机水硬性胶凝材料,它与水拌合而成的浆体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硬化,将骨料牢固的粘聚在一起,形成整体,产生强度。常用水泥的品种有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17、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等五大水泥品种。此外还有特种水泥,如快硬性硅酸盐水泥、大坝水泥、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等等。本工程中用到的水泥是普通硅酸盐水泥。 2.1.1 选用标准 水泥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 2.1.2 水泥的品种本工程中用到的水泥是普通硅酸盐水泥(简称普通水泥),强度等级为425。 普通硅酸盐水泥是在硅酸盐水泥熟料中,加入少量混合材料及适量石膏磨细而成。而且普通硅酸盐水泥适用于配置地上、地下及水中的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还适用于早期强度要求较高的工程以及受反复冻融作用的结构;适用于配置各种建筑砂浆。本工程所在地在我国的北方,气候变化较大,四季交替

18、,对混凝土抗冻性有较高的要求,普通硅酸盐水泥具有良好的抗冻性,所以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 2.1.3 对水泥的控制1.水泥进入施工现场时应有质量证明文件,并按品种、标号、出厂日期等分别堆放整齐,做到先入库的先用,后入库的后用,对于不符合要求的禁止签收,并清除现场。2.库内存放的袋装水泥,其下面应垫垫层。垫层离地面300mm,且离开门窗洞及墙面至少300mm,以防受潮。堆放高度不宜超过10袋。如图2-1。 图2-1 水泥的堆放3.不宜露天堆放如露天堆放,应下有防潮垫板, 上有防雨篷布。 4.水泥贮存时间,不应超过出厂三个月,超出时应重新检验其强度,按测定的强度使用。5.结块水泥如用手即可捏成粉末,

19、应重新检验其强度。使用时应该先行粉碎,并加长搅拌时间。6.结块水泥如较坚硬,应筛去硬块,将小颗粒粉碎,检验其强度,作如下使用: a.用作非承重结构; b.做砌筑砂浆; c.作掺合料掺入同品种新水泥中,但其掺量不能过多,不应大于新水泥质量的20%,并要延长搅拌时间。 7.同一品种的水泥而标号高低不同以及出厂日期差距较大的水泥,也不能混合谁用。2.2 骨料本工程中配制混凝土用的骨料主要是砂子、石子。水泥和水起胶结作用,砂子和石子起骨架作用,石子形成混凝土骨架,砂子填充石子的空隙,砂浆填充石子的空隙并交接成一个整体。所以,砂子和石子在混凝土中就和人体的骨骼一样,是起骨架作用的材料,故称它为骨料。 2

20、.2.1 选用标准骨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 2.2.2 细骨料粒径为0.165mm的骨料叫细骨料。普通混凝土采用的细骨料是砂子。本工程主要意本地河砂中砂为主。1.使用要求。 河砂中砂的细度模数为3.02.3;平均粒径为0.50.35之间。中砂颗粒恰好填满大颗粒间的空隙,使得孔隙率小,总表面积也小,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混凝土密实度高,强度也高,而且还可以节约水泥浆用量,取材也比较方便,符合本工程的使用要求。如图2-2。 2.含泥量。 砂中含泥量多少 图2-2 河砂中砂不同,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在低强度等级混凝土中,泥土如不附着在

21、砂子的表面,而是分散于其内部时,常常能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并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抗渗性,但若泥土的含量超过规定的限值时,则会增加混凝土的用水量,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混凝土施工验收规定,强度等级不低于C30的混凝土,砂子的含泥量不应超过3%,低于C30的混凝土,砂子的含泥量不应超过5%。本工程中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所以要求砂的含泥量不应超过5%。3.有害物质的含量。 砂中有害物质是指云母、有机物、硫化物等。云母对混凝土的和易性有不利影响,对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影响更为显著。含量超过2%时,几乎使拌合物的工作度呈直线增大。此外,对混凝土抗冻性和抗渗性影响也比较大。硫化物含量过多时,将会

22、在硬化的混凝土中生成硫铝酸钙结晶,体积膨胀,在混凝土内部产生破坏作用。有机物主要来自动植物烦人腐殖质、腐殖土或泥煤等含有腐殖酸的物质。这些有机物妨碍水泥的水化,延缓水泥的硬化进程,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尤其是早期强度。 2.2.3 粗骨料粒径大于5mm的骨料称为粗骨料,常用的是天然卵石和人工碎石。本工程中使用的粗骨料主要以碎石为主。碎石是将大块石破碎而成,颗粒级配较好,一般含泥量和杂质含量较少,而且颗粒级配富有棱角,表面粗糙,与水泥砂浆粘结性能较好,孔隙率较小,混凝土的密实度就好,因此碎石混凝土的强度较高。但用碎石拌制的混凝土和易性较差。1.石子粒径的要求。工程中对石子最大粒径有一定的要求,从节约

23、水泥的角度看,石子的最大粒径越大,越节约水泥。所以石子的最大粒径越大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采用大一些的。实验证明,最大粒径小于80mm时,可明显的节约水泥;当最大粒径大于80mm时,对水泥节约效果不明显。从强度角度来看,在采用普通混凝土配合比的结构中,骨料的粒径大于40mm并没有什么好处。因为在水灰比相同的情况下,骨料的最大粒径增大,则强度会有所降低。从施工角度来看,石子最大粒径的选择取决于构件尺寸及钢筋的间距。根据规范规定,骨料的最大粒径布得大于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同时 图2-3 石子不得大于钢筋最小间距3/4.对于实心混凝土板,最大粒径不得超过1/2板厚,且不宜大于50mm。结合

24、工程的实际情况及质量要求,本工程选用粒径为5mm40mm的石子。如图2-3。2.对骨料强度的要求。 混凝土所用的石子应具有足够的强度。检验石子强度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测石子的立方体强度;二是检验岩石的压碎指标,间接地测定石子的强度。对骨料的要求严格或对骨料的强度有争议时,宜用岩石的立方体强度检验。而一般用压碎指标比较方便。3.对骨料坚固性要求。 石子的坚固性是指他地抗冻融破坏及各种物理化学作用,以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的性能。试验是通过硫酸盐饱和溶液渗入碎石或卵石中,形成结晶产生的裂胀力对石子造成的破坏程度,间接地判断其坚固程度。4.对针状、片状颗粒含量和含泥量的要求。 在混凝土中含有过多的针、片状

25、石子时,这些针、片状石子容易出现架空现象,空隙率较大,受压时容易折断,这样就使混凝土抗压强度降低。对于本工程中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的混凝土,针片状颗粒含量应不大于25%,含泥量不大于2%。5.对石子化学性能的要求。 在混凝土中应该警惕骨料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碱骨料反映)给混凝土带来的危害。碱骨料反映:水泥中的碱性氧化物和骨料中的活性二氧化硅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碱硅酸凝胶,并吸收水产生膨胀应力,致使混凝土开裂破坏。这种化学反应叫做碱骨料反映。此反应进行的很慢,由此而引起的破坏往往几年或几十年以后才发现。避免碱骨料反映的措施是控制有害物质得化学成分得含量。规范规定:骨料中的二氧化硅含量不大于1%。

26、2.2.4 骨料的质量控制 1.首先要对采购和验收人员在思想上贯彻材料质量的重要性; 2.加强相关人员对材料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比如混凝土沙石材料的质量要求等; 3.对材料管理人员实行质量奖罚制度和监管措施; 4.及时做好混凝土试块检测; 5.事先做好沙石质量保证措施,如:砂含泥量检测处理,石子强度的检测处理等; 6.要求供货商提供生产沙石产品合格证并质量和实物相符.2.3 水混凝土用水分为搅拌用水和养护用水。混凝土搅拌用水所含物质对混凝土不应产生有害作用,而且不能影响水泥初凝时间和混凝土、砂浆的抗压强度;混凝土的养护用水不能影响混凝土的强度。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方便,本工程中混凝土搅拌用水

27、和养护用水均为自来水。2.4 外加剂外加剂又称附加剂、添加剂,是一种在混凝土、砂浆或水泥搅拌之前或搅拌中加入的,并能按要求改善混凝土、砂浆或水泥浆性能得材料。在一般情况下,其掺量为水泥用量的0.005%5.0%。 2.4.1 选用标准 为达到工程质量要求外加剂应用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T8076-1997 2.4.2 外加剂的功能 目前,随着混凝土行业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技术新工艺,是混凝土行业发展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高温炎热等气候条件下的施工,对混凝土的技术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过随着外加剂的使用人们可以更加轻松的控制混凝土的和易性、凝结时间等特性。本工程工期一半以上时

28、间是在炎热的夏季,所以在混凝土中使用了缓凝剂,缓凝剂的加入改善了混凝土的和异性,提高了其流动性、调节了混凝土凝结硬化的速度、调节了混凝土内的空气含量、改善了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提高了混凝土内钢筋的耐蚀性。 2.4.3 本工程所用外加剂的特性本工程中使用的是糖蜜缓凝剂,糖蜜缓凝剂可以延缓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并对后期强度无明显影响得外加剂,它能使混凝土拌合物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其塑性,以利浇灌成型或降低水化热,并节约水泥6%10%。糖蜜缓凝剂除有减水作用外,又具有明显的缓凝作用,掺量为水泥重量的0.3%,可使混凝土得凝结时间推迟130h 。 2.4.4 使用外加剂应注意事项1.糖蜜外加剂为胶状并且有不

29、均匀沉淀现象,所以使用前必须先制成一定浓度得溶液,每次用前摇匀或拌匀,并从混凝土拌合物水中扣除外加剂溶液得用水量。2.使用前应对外加剂进行检验,进行有针对性的适配和试验,确定最佳掺量。3.外加剂得掺量必须准确,计量误差为2%,否则会影响工程质量,延误工期,甚至造成事故。4.使用外加剂的混凝土,要注意搅拌、振捣器频率的选用和振捣等各个环节得操作,对后掺的或干掺的要延长搅拌时间。在运输工程中要注意保持混凝土的匀质性,避免离析。掺引气减水剂时,要采用高频振捣器振动排气。5.糖蜜本身是一种微酸混合物,在气温较高时已发生变质,因此在夏季使用时要立即在糖蜜中加入石灰化制后储备使用。6.糖蜜应纯净,石灰膏中

30、不允许有硬块或其他杂质。化制后的缓凝剂必须及时装入容器内密封储存,以免表面结硬并防止杂志混入。第3章 配合比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配合比是根据材料的技术性能、工程要求、结构形式和施工条件来确定的单位体积的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的重量比例。水灰比、单位用水量和砂率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三个基本参数,它们与混凝土各项性能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确定这三个基本参数的基本原则是:在满足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基础上,确定混凝土水灰比,在满足混凝土施工要求的和易性基础上,根据粗骨料的规格确定混凝土单位用水量,砂在骨料中的数量应以填充石子空隙后略有富余的原则来确定。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必须通过实验,满足设计技术指标和施工要

31、求,经审批后方可使用。混凝土施工配料必须经审核后签发,严格按签发的混凝土施工配料单进行配料,严禁擅自更改。在施工配料中一旦出现漏配、少配或者错配,混凝土将不允许进仓。3.1 本工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 3.1.1 确定混凝土配置强度 配置强度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达到的强度。混凝土是一种非匀质材料,有水泥、砂、石、水和外加剂组成,这些材料除水以外,都有材料变异性。此外,尚有计量误差,拌合工艺的差别,试件制作与测试的误差,在拌合、运输、灌注、振捣、养护等方面也均有差别,施工管理水平高低不一,因此,混凝土具有较大的不均匀性和强度离散性。要求混凝土的配置强度应大于设计强度等级。否则,在施工现场取样的强度

32、实验结果中,能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样品数量大约只有50%,这是不允许的。为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使施工时的配置强度比设计强度等级增加一定的富裕量,该富裕量又称为混凝土强度的标准差,用表示。标准差的大小事根据工程质量的优劣来确定的。施工技术水平较高,质量加好,标准差就可能小些;反之则较大。混凝土强度的标准差课参考表3-1取值表3-1 标准差取值表混凝土标号 ( kgf/cm)100200250400500600混凝土强度等级(MPa)C10C20C25C40C50C60标准差(MPa)456注:1kgf=9.8N一般可取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值加1.645倍标准差。即:=+1.645式中 混凝土配置强度

33、(MPa)混凝土的强度等级(MPa)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本工程中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采用标准差=5。根据公式计算混凝土的配置强度为33.225MPa。 3.1.2 计算水灰比 水灰比是决定混凝土强度和密实性的主要因素,同时还影响着混凝土的抗渗性、抗冻性、抗腐蚀性和抗碳化性能。在水泥用量不变的条件下,用水量越少,混凝土强度越高,密实性和耐久性越好。但是,如用水量过少,又会使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变差,不仅给施工带来不便,还会造成混凝土质量不良。确定水灰比的原则是在满足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的前提下,尽量选择较大值。水灰比公式是混凝土配合比的基本公式,水灰比可按下式计算得出: 式中 水灰比

34、配置强度(MPa) 回归系数 水泥的实测强度(MPa) 水泥;28d抗压强度等级值(MPa) 水泥标号富裕系数,按1.001.13取值。回归系数可以按表3-2采用。表3-2回归系数、选用表系数石子品种碎石卵石0.460.48续表3-20.070.33 本工程中粗骨料为碎石,试块28d抗压强度值为30MPa,富裕系数为1.1,所以本工程采用的水灰比为0.40。 3.1.3 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 本工程的水灰比为0.4,所以根据粗骨料的品种、粒径及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其用水量暂时确定为165kg/m。工程中加入外加剂的混凝土应适当的调整混凝土的用水量。 3.1.4 确定砂率 砂率是指砂

35、在骨料(砂及石子)总量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 1.影响砂率的因素。粗骨料粒径大则砂率粒径小,粗骨料粒径小则砂率粒径大;细砂的砂率小,粗砂的砂率大;碎石的砂率大,卵石的砂率小;水灰比大则砂率大,水灰比小则砂率小。水泥用量大则砂率小,水泥用量小则砂率大。砂率过小或过大都会使拌合物的流动性变差,所以必然存在一个最佳砂率。 2.最佳砂率的确定。可按水灰比,保持水泥用量不变,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拌制数种砂率不同的拌合物,并测定其坍落度(应在210cm的范围内),其中坍落度最大的一种拌合物所用的砂率即为最佳砂率。工程施工中通过以往经验和就具体实验,本工程中使用的砂率为30%。 3.1.5 计算砂、石用量

36、计算砂、石用量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体积法,另一种是质量法。在已知混凝土用水量、水泥用量及砂率的情况下,采用两种方法均可求出砂、石用量。本工程中采用的质量法计算砂、石用量。 质量法又称重量法,首先假定一个混凝土拌合物湿表观密度值,再根据各种材料之间的质量关系,计算各种材料的用量。 混凝土拌合物适配的假定密度(h),可根据试验资料确定。无资料时,可根据骨料的密度、粒径以及混凝土强度等级在h=24002450kg/m的范围内选取。按下列两个关系式求出砂石总用量及砂石各自用量:砂石用量按下式计算: 式中、分别为每m混凝土中水泥、砂、石、水的用量(kg/m);3.2 配合比的试配与调整3.2.1配合比的试

37、配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完成后,应进行试配。试配可以对所计算的配合比进行检验,看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如适配结果不符合设计要求可以进行调整。试配时,试配的设备及工艺,应与生产时的条件相同;而且试配所用的材料应与生产是相同,并且使用干燥骨料。3.2.2配合比的调整调整分为和异性调整、强度复核、表观密度的调整、确定最终配合比设计值。1.和异性调整。按计算量称取各材料进行试拌,搅拌均匀,测定坍落度,并观察粘聚性和保水性。如经试配,坍落度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可作调整。 在施工现场进行调整时,测得实际坍落度值比设计要求大,所以,保持水灰比不变,相应的增加水泥用量。对于工程中使用的硅酸盐水泥,每减少10mm坍落度

38、,需增加2%5%的水泥浆;除上述方法外,还可以在保持砂率不变的情况下,增加骨料的用量。调整完毕后,再重复测试,直至符合要求为止,而后测出混凝土拌合物中个材料实测湿表观密度,计算出1m混凝土中拌合物个材料的实际用量。然后提出和易性以满足要求的供检验混凝土强度用的基准配合比。当测得坍落度值符合设计要求,且粘聚性、保水性均好时,测不需调整,此配合比可作为供检验强度的基准配合比。2.强度复核。混凝土配合比除和易性满足要求外,还应进行强度复核,为满足混凝土强度等级和耐久性要求,应进行水灰比调整。复核检验混凝土强度时至少应采用三个不同水灰比的配合比,其中一个为基准配合比,另两个配合比是以基准配合比的水灰比

39、为准,在此基础上增加或减少0.05水灰比,其用水量应与基准配合比相同。经试验、调整后的拌合物均应满足和异性的要求,并测出各自的“实测表观密度”,一共最后修正材料用量。将三个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拌合物分别制作试块,每种配合比应至少制作一组试块,标准养护28天,测其立方体抗压强度值。并用作图法把不同水灰比值的立方体强度标在纵轴为强度、横轴为水灰比的坐标上,就可得到强度水灰比关系。由该直线上可求出配置强度相对的灰水比值,即所需的设计水灰比值。对于按三个不同配合比所制的试块进行强度检验。本工程中实测强度不足,所以将水灰比降低0.010.02在进行适配,如工作性能以符合要求,则不减水,相应增加水泥用量。3

40、.表观密度调整。混凝土的和易性及强度经验证符合要求后,还要对混凝土的表观密度进行验证。本工程中混凝土表观密度实测值与计算值直插的绝对值不超过计算值得2%,所以确定的配合比即为确定的设计配合比;当二者之差超过2%时,配合比重每项材料用量均乘校正系数,即为鉴定的设计配合比。4. 确定最终配合比设计值。 按基准配合比经过强度和表观密度验证结果,在修正配合比,即可得最终的配合比设计值,表示方法仍以水泥用量为1的个材料的比值。3.3 确定本工程的配合比本工程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25,使用材料强度等级为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中砂(视密度2.62g/cm),碎石最大粒径40mm(视密度2.65g/cm)

41、,自来水,施工条件:机械搅拌、振捣器振捣,坍落度选定35cm。1.选定混凝土试配强度。查表 标准差=4MPa。确定混凝土配置强度 =+1.645 =25+1.645*5=28.225(MPa)2.计算水灰比。采用骨料是碎石,最大粒径为40mm。 =1.13*42.5=48.025 3.选取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已选定坍落度为35cm及骨料的品种、规格,所以得出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为:=175kg/m4.按公式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 5.选取合理的砂率。根据水灰比、骨料品种和最大粒径,可得合理砂率。6.用质量法计算粗、细骨料的用量。用下面两个关系式: 已知=35%,取=2400kg/m

42、, (kg/m)=0.35*1988=696(kg/m)=1988-696=1292(kg/m)混凝土基准配合比为:水泥:砂子:石子=237:696:1292(kg) =1:2.94:5.457.试配与调整。进过多次的试配,从中选择出最优配合比。经过多次的实验最终确定的最优配合比为: 水泥:301千克(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砂:655千克(中砂) 石:1305千克(540mm的碎石) 水:149千克(自来水) 坍落度要求为3050mm第4章 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质量控制4.1 工程概况本工程总建筑面积3091.6,其中基底面积652.27。建筑规模:框架结构5层。建筑高度21.6米。梁、板、

43、柱均采用强度等级为C25的混凝土,并且现场搅拌。采用本地河沙,细读模数为中砂;水泥是强度等级为3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碎石粒径范围是530mm .自来水,施工条件为:机械搅拌/振捣器振捣,坍落度为35cm.,工期为2012年3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4.2 混凝土搅拌前的质量控制1.混凝土结构施工前,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施工员、质检员、试验员及劳务分包管理人员学习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使其掌握混凝土施工工艺和方法。明确混凝土施工各岗位管理人员的职责,项目组建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为组长的混凝土施工管理技术小组。 2.施工前工程技术负责人应先对施工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工程

44、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详细的说明,对于难度较大的混凝土工程应先编写施工组织设计。 3.检查模板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4.夜间施工配备好足够的夜间照明设备。5.根据浇筑混凝土的品种、数量并结合施工单位自身机械设备的装备情况选用混凝土搅拌机械。6.应有实验室出具的混凝土配合比。7.要根据工程混凝土浇筑的数量和质量要求备齐规格、品种相符且数量充足的原材料;检查水泥料库容量、周转量是否满足施工要求以及水泥品种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按规范要求抽样复验水泥的强度等级和安定性;粗、细集料要按检查粒径、含泥量、有害物质量,并测定西集料的含水量以便调整混凝土配合比的用水量;外加剂要核对品种、有效成分含量。8.要是混凝土施工气候条件、以及搅拌、振捣方式等具体情况对施工配合比作用得调整。9.安排好搅拌、浇注、振捣人员,准备好防水雨、防晒以及养护得覆盖材料等。10.校验准备原材料计量器具,混凝土拌制中原材料得计量注意事项如下:a.混凝土拌制中原材料的计量必须准确。其允许偏差不得超过系列要求:水泥。矿物掺合料2%,砂、石子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