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35千伏送出工程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电站35千伏送出工程说明书.doc(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1、总论2、线路走径3、气象条件4、导线和地线选型及其防振措施5、绝缘配合、防雷和接地6、导线相序7、导线对地距离和交叉跨越距离8、杆塔和基础设计9、施工注意事项10、杆塔和基础施工说明11、环境保护12、“三通一标”应用情况13、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1 总 论1.1 编制依据1.1.1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20101.1.2架空输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DL/T5219-2005)1.1.3双窑湾书电站35千伏送出工程初设评审会议纪要1.1.4相关规程、规定。1.2 工程概况及设计范围1.2.1 工程概况 线路名称:双窑湾水电站35千伏送出工程 线路起止点:起
2、始于35kV双窑湾水电站35kV侧进出线间隔,止于西营升压站35kV进出线间隔。设计电压:35kV回路数:单回路线路长度:10.68千米曲折系数: 1.23转角次数:18次交叉跨越:详见杆塔明细表沿线地貌:全线为山地及丘陵,交通便利。杆塔选型:本工程共用杆塔45基,其中34基角钢塔,11基为直线杆塔。1.2.2 设计范围双窑湾水电站35千伏送出工程施工图设计。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3.1 线路长度本线路自新建35kV双窑湾水电站起,止于35kV西营升压站。全线为单架设。本线路全长10.68公里。导线采用LGJ-95/20型钢芯铝绞线。全线架设双地线,一根采用GJ-35镀锌钢绞线,另一根采
3、用ADSS光缆。1.3.2 沿线地形及交通情况线路段沿线有较多可供车辆通行的道路,交通条件方便,但施工条件差。2 线路走径本工程线路自35kV双窑湾水电站以向东南方向出线,跨越双窑湾河后转向东北方向沿着这条河的南侧架设约8.5公里,然后转向北接入西营升压站。线路全长10.68公里。详见路径走向图。3 气象条件根据水文气象资料及参考本地区已有线路的运行经验,本线路采用甘级气象条件,(年平均气温+5),主要参数见下表:气象区甘级气象条件气温()风速(m/s)冰厚(mm)最高气温4000最低气温-3000最大风速-5300覆冰情况-5105安装情况-15100外过电压(无风)1500外过电压(有风)
4、15100内过电压5150年平均气温500冰比重0.9g/cm34 导线和地线选型及其防振措施4.1导线的选择:导线截面及安全系数:本工程导线型号采用LGJ-95/20,导线的计算铝截面为113.96mm2。安全系数为3.5。4.2地线的选择本工程地线根据导线型号相应选择GJ-35型钢绞线4.3导、地线机械物理特性表导地线机械物理特性表 线别项目导 线地 线型号LGJ-95/20GJ-35外径(mm)13.877.8截面(mm2)113.9637.17弹性系数E(MPa)76000181400线膨胀系数(1/)18.910-611.510-6计算拉断力(N)3720043430安全系数3.54
5、.5最大设计张力(N)100979168平均使用张力(N)930010857质量(t/km)0.4090.259电缆参数详见变电部分4.4 导线和地线的防振本工程导线平均运行张力取拉断力的24%,LGJ-95/20型钢芯铝绞线采用预绞式防振锤。在钢芯铝绞线上安装防振锤时,接触面上应包缠铝包带。地线平均运行张力取拉断力的18%,FG-35地线采用预绞式防振锤。5 绝缘配合、防雷和接地5.1 绝缘配合本工程海拔在20002500米之间,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包括塔身、横担、脚钉)的空气间隙,应满足雷电过电压,内过电压,运行电压的要求。根据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规定,在海拔超过1000米的
6、地区海拔每增高100米,内过电压和运行电压的间隙,应比海拔在1000米及以下地区间隙增加1%,外过电压间隙也应相应增大。本工程按海拔2000米修正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的间隙,修正后的空气间隙见下表:条件运行电压内过电压雷电过电压带电作业间隙(mm)110280500660根据甘肃省污区分布图集线路所在地区属C级污秽区,全线按d级污秽区设计,结合该地区已运行的多条35kV线路直线、耐张全采用合成绝缘子,多年来运行良好,故本工程推荐采用合成绝缘子。具体为:悬垂串采用70kN复合绝缘子成单串,重要的交叉跨越处悬垂串采用双串单挂点。耐张串采用70kN复合绝缘子成单串,重要的交叉跨越处耐张串采用双串单挂点
7、。复合绝缘子的泄漏比距为3.2cm/kV,满足污秽要求。复合绝缘子使用技术条件按甘肃省电力公司生产技术部2006年10月1日发布的35kV-330kV交流架空线路用复合绝缘子使用技术条件(试行)执行。表5-1 绝缘子机电特性一览表技术特性单位绝缘子型号FXBW-35/70公称结构高度mm980公称爬电距离mm2010雷电全波冲击耐受电压kV250工频1min湿耐受电压kV95额定机械负荷kN70单支重量kg5.75.2 绝缘子和金具5.2.1 绝缘子选择悬垂绝缘子串选用FXBW-35/70复合绝缘子。耐张绝缘子串选用FXBW-35/70复合绝缘子。 跳线串选用FXBW-35/70型复合绝缘子。
8、复合绝缘子机械强度安全系数情 况正常运行最大使用荷载断 线断 联安全系数4.03.01.81.55.2.2 金具选择导线绝缘子组装图、地线金具组装图所采用的金具,按照原电力工业部电力金具产品样本(1997)修订本进行选型。样本中所缺者,按照“八五”金具样本选型。导线LGJ-95/20悬垂选用XGU-2型悬垂线夹,耐张选用NY-95/20型液压耐张线夹。地线GJ-35悬垂选用XGU-2型悬垂线夹,耐张选用NY-35G型耐张线夹。金具机械强度的安全系数按照现行规程取值为:最大荷载情况不小于2.5。断线情况不小于1.5。5.3 防雷和接地(1) 变电站进出线1-1.5km架设地线;(2)单回路铁塔地
9、线保护角均为25度;(3)杆塔上避雷线之间的距离不超过避雷线与导线之间垂直距离的五倍,保护中相导线免受雷击;(4)在档距中央避雷线距离导线的最小距离,在+15、无风时不小于12L+1米(L为档距);(5)杆塔逐基接地,在雷季、地面干燥时,每基杆塔的工频接地电阻值(不连接避雷线)不超过下表数值:土壤电阻率(欧米)100及以下1005005001000工频接地电阻(欧)101520接地装置采用12圆钢焊成方形(或矩形)加上放射形接地体组合成综合接地装置,埋深不小于0.8米,自杆塔接地孔到接地装置的引下线采用镀锌圆钢。接地形式详见接地一览图。(6)本工程经过地区年平均雷电日均在40天以下,采用以上防
10、雷措施后,其耐雷水平和跳闸率均能满足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的规定。6 导线相序本工程线路不需要换位,施工前遵照导线相序示意图核对现场相序。7 导线对地和交叉跨越距离根据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2010的相关规定,35kV送电线路导线对地和交叉跨越物的最小垂直距离不小于下表8-1。表8-1 导线对地和交叉跨越物的最小垂直距离表序号被跨越物名称最小距离(m)备 注1居民区(人口密集地区)对地垂直距离7.02非居民区(人口稀少地区)对地垂直距离6.03步行可到达的山坡对地垂直距离5.04步行不可到达的山坡、峭壁、和岩石5.05对公路垂直距离7.0对公路路基水平距
11、离5.0风偏后6对建筑物的最小垂直距离4.0边线对建筑物的最小距离3.0风偏后7对树木考虑自然生长高度的垂直距离4.08对果树经济作物城市行道树间的垂直距离3.0本工程所经过的地区内,除果树、经济林按跨越设计外,其他树木均应砍伐出通道,通道净宽度不应小于线路宽度加林区主要树高度的2倍,通道附近超过主要树种高度的个别树木应砍伐。本工程线路沿线有大量树林等,根据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97)规定,最小垂直距离保持在3.0m以上,今后在线路运行中应严密监控。本工程线路钻越35kV线路2次,跨10kV 2次,通信线12次,普通道路2次,房屋1次。8 杆塔和基础设计8.1 选
12、择杆塔与基础型式的依据和原则8.1.1 主要依据(1)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2010(2)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T5154-2002)(3)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SDGJ94-90)(4)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DL/T 5219-2005)8.1.2 主要设计原则根据本工程所用导地线型号、气象条件、线路沿线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及水文条件等情况,本着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的原则选择杆塔和基础型式。8.1.3 工程地质水文8.1.3.1 地区概况线路全段途径的主要地貌单元为山前丘陵区和高山区,微地貌主要为微地貌主要为高山区河谷
13、斜坡,其间分布小型冲沟。全线海拔高程20002200m,地势略有起伏,总体地势北高南低,平均地面坡度0.83%,微地貌主要为山地、丘陵景观。该段线路地表发育4条较大冲沟,走向东南,与线路直交,沟底宽一般1020m。该段长约5.0km。根据对沿线地形、地貌及地层岩性的地质测绘及地质坑探工作的结果,本线路按工程地质条件主要可以分为一段,具体如下:拟建35kV双窑湾水电站至J15段该段长约9.5km,此段为高山区河谷斜坡地貌,地形起伏变大。局部地段发育小冲沟。地层主要为第四纪冲洪积层(Q3-4al+pl),岩性为表层粉土,下部碎石土的二元结构。详述如下:粉土:厚度0.31.0m,表层0.3m为腐植土
14、,稍湿,稍密状态,微具层理,干强度和韧性低,无光泽反应,摇震反应中等,手搓有砂质感。局部该层夹有角砾。地质成因为冲洪积堆积。碎石:巨厚层,灰色或青灰色,夹杂灰黄色,稍密-中密,干燥-稍湿,次棱角状或亚圆状,级配较差,偶见漂石,最大粒径大于100cm,目测含量7%左右。角砾及中粗砂充填,未胶结。该层厚度大于3m,本次勘测期间未揭穿。根据220kV及以下架空送电线路勘测技术规程(DL/T 5076-2008)及已有工程资料和经验,建议该段物理力学指标采用如下值:粉土:fak=120kPa k=20 =16kN/m Ck=10kPa碎石:fak=400kPa k=40=21kN/ m E0=40MP
15、a该段各杆塔位地层情况详见本工程附件杆塔位工程地质明细表。3)抗震设防参数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判定,本地区地震基本烈度值为8度,地震加速度值为0.2g。本地区最大冻土深度为141cm。8.1.3.2 地下水条件地下水为潜水及上层滞水,埋深较深。8.2 杆塔型式杆塔特性一览表全线共使用杆塔45基,其中终端、转角塔34基,直线塔11基。详见下表:序号名称规格或型号单位实用数量钢材重量kg合计总重1单回路终端塔3560DJ1_12基12418.72418.72单回路终端塔3560DJ1_15基12891.62891.63单回路终端塔3560DJ1_9基11975.23950.4
16、4单回路转角塔3560JJ1_12基41591.94775.75单回路转角塔3560JJ1_15基51854.99274.56单回路转角塔3560JJ1_18基62269136147单回路转角塔3560JJ1_9基21327.42654.88单回路转角塔3560JJ2_15基12174.32174.39单回路转角塔3560JJ2_9基11501.71501.710单回路转角塔3560JJ3_15基12366.62366.611单回路转角塔3560JJ3_18基12811.62811.612单回路转角塔3560JJ3_9基11661.31661.313单回路转角塔110JJ1_18基12810.
17、12810.114单回路转角杆JM30-2(12.05)基4800.113200.4415单回路转角杆NM5-1(12.05)基4473.011892.0416单回路直线塔110ZS2-15基11693.61693.617单回路直线杆ZM4-(16.9)21基10369.436948.3 基础型式根据本线路地形、施工条件、地质特点和杆塔型式,并依据节约混凝土量(环保)、减少工地运输、降低造价的原则,经技术经济比较:线路自立式转角塔及直线塔,其基础均采用通用基础。基础形式详细见:XX-T0201铁塔基础施工图。8.4 材料技术性能及要求8.4.1 本工程所有钢材全部选用Q235及Q345,其技术
18、性能及质量标准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及部颁现行有关技术标准和规定。8.4.2 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要求。8.4.3 除基础用的圆钢及地脚螺栓外,所有杆塔的横担、抱箍、金具等表面均采用热镀锌防腐。角钢铁塔钢材表面均采用热镀锌防腐。8.4.4 杆塔设置爬梯等登塔装置,且因线路重要跨越物较多,为保证安全运行,各类型铁塔在下横担以下所有横材和斜材的螺栓均安装螺栓保护器。8.4.5 受拉螺栓及位于横担、顶部等易振动部位的螺栓应采取防松措施。靠近地面的塔腿上的连接螺栓,宜采取防卸措施。具体型号由建设单位根据运行经验确定。8.4.5 跨越铁路的角钢塔上采取高空防坠落措施。9 施工注意
19、事项9.1总则9.1.1 本工程线路施工过程中,除按照本设计的有关要求以外,还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35kV 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3-92)。和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及规范执行。9.1.2 本工程采用的导线、地线、绝缘子、金具等零件及所有设备材料规格,应该按照设计标准选用,并具有符合国家或有关部门现行标准的出厂证明。9.2复测与补桩9.2.1 施工前应按照平断面定位图或杆塔明细表复测直线、转角及其高程、档距,如果发现与设计不符(超出设计误差等),应及时向设计单位提出,以便进行修正。9.2.2 施工单位在进行杆塔中心桩的补定时,应根据平断面定位图上的地形、地物,首先补定直线桩
20、,再定转角桩,不得根据档距连续定数基杆塔位桩,以免将测量误差积累于一个档距内。9.2.3 施工前应根据平断面定位图核对有无新增的高低压线路,房屋等设施,如果发现有断面图上未反映出来的新增设施,请通知设计部门,以便及时采取措施。9.3 架线施工说明9.3.3 架线施工前应对工程中导线所用的螺栓式耐张线夹进行握着强度的试验,每个施工单位每种形式的试件应不小于三件,各试件的握力强度不得小于导线设计计算拉断力的90%,地线握着强度与导线相对应。在施工现场应严格按照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97)及35kV 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3-92)。9.3.4
21、导线紧线工序应在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并且所在耐张段内所有杆塔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前必须规划好紧线区段的划分,紧线前必须按施工设计要求打好杆塔的临时拉线,使拉线和杆塔加固,地锚必须满足承载能力和裕度,确保安全可靠。9.3.5 本工程线路与公路、河流、电力线等交叉跨越时,跨越档导、地线不得有接头,不允许接头的跨越档详见线路杆塔明细表。对于所有转角杆塔的塔位及重要交叉跨越处的塔位在放线,紧线时应设专人监护。在放线前应清除放线通道上足以损坏导线的障碍物,并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防止导线磨损。导线磨损时,应按有关规定进行补修处理。为保证耐张段内各档导线的水平张力相同,应按有关要求检查滑轮的转动
22、灵活性,尽量减少滑轮的转动摩擦力。当在直线杆塔上采用分段紧线时,应采用设计允许的杆塔做紧线临锚杆塔。导线达到紧线张力时应在当天进行弧垂观测及挂线,否则应放松张力。紧线完毕后,应复测对交叉跨越物的垂直距离,若发现数据与设计不符或有新建设施,应及时通过设计单位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挂线完毕后,应及时安装悬垂线夹,防震锤,以防导线和地线因振动而磨损。9.3.6导线施工弧垂,应按当时气温直接在相应的架线曲线中按代表档距查得即可。实际使用时,根据各耐张段的代表档距查取与紧线时气温相对应的百米弧垂f100,若施工时气温与曲线中气温不符时,可用插入法推算施工百米弧垂f100,然后根据所选择的观测档距和百米弧垂,
23、换算出观测档架线弧垂fx。紧线完毕后,弧垂误差应满足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97)中有关规定的要求值。导线初伸长采用降温法处理,其中导线降低15,地线降低10。架线图中曲线已按降温法考虑了初伸长,施工中不再考虑补偿。9.4 绝缘子串及附件安装9.4.1 附件安装工艺和质量本工程所选用金具参照电力金具产品样本(1997版)、西安创源电力金具有限公司金具样本。每基杆塔附件安装工艺和质量均应达到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97)所规定的标准。9.4.3绝缘子串使用说明本工程绝缘子串一般采用单串,大跨越及重要跨越地段采用双串,跳线串采用单串。悬垂绝缘
24、子串悬挂后应呈自然垂直状,在高差较大和两边邻档距相差悬殊的地段,悬垂绝缘子金具串应予调整,顺线路方向倾斜,偏距不大于200毫米;耐张绝缘子串安装后应保持导线弧垂误差在允许范围内。9.4.4 耐张转角塔跳线弧垂的确定直跳时跳线档弧垂f取值范围在0.81.0m,绝缘子上部铁帽至跳线弧垂最短距离必须满足大气过电压间隙的1.1倍即0.5m。跳线安装要求平滑且呈悬链状。4.5 应当注意在量取紧线侧耐张绝缘子串长度时,必须逐串实际测量,不得以耐张绝缘子串组装图中所标注的串长尺寸作为截割导线的依据,以免引起较大的弧垂误差。9.5 接地部分施工说明9.5.1 一般规定接地工程按35kV 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
25、及验收规范(GB50173-92)中的相关规定执行。9.5 本工程接地装置施工的具体要求9.5.1全线杆塔接地装置需按杆塔明细表中所列接地形式施工。9.5.2接地工程施工时要按照设计图纸所规定的长度埋深进行施工。在地形复杂的塔位,宜沿等高线敷设水平接地体,以防止接地沟被水冲刷,埋设接地体时不应该有明显的弯曲。为了延长接地引下线和水平接地体的使用寿命,本工程杆塔接地和接地引下线均采用12圆钢。接地引下线装置所有材料均应热镀锌,引下线放置时,应与杆身及基础台面紧贴。地下部分的接地体之连接要双面可靠焊接,焊缝长度不得小于80mm,杆塔每个脚均须引下接地。9.5.3接地体在耕地中应埋设在耕作层以下,一
26、般埋深在0.8米以下。9.5.4地质不良的地段,埋设接地体后,应尽量选择好土质回填,其中不得掺入石块、草根等杂物,回填土尽可能使用土壤阻率较小的土壤并夯实。9.5.5接地装置埋设完毕,应按规程及设计要求进行测定。如不合格者,应采用增加水平接地体的长度,或根据地形引伸到附近土壤电阻率较低的地方以降低接地电阻。在雷季干燥时,每基杆塔不连地线的工频接地电阻,不宜大于下表所列数值。土壤电阻率(m)100及以下100-500500-10001000-20002000以下工频接地电阻 ()10152025309.5.6实测土壤电阻率时,在雷季干燥时测得的土壤电阻率,须对不同程度的土壤湿度进行换算: =c式
27、中: -考虑土壤干燥所取的季节系数,如下表所示。 c-雷季中无雨水时所测得的土壤电阻率。接地装置深埋(米)实测时的土壤情况干燥中等湿度0.51.41.80.8-1.01.251.452.5-3.01.01.19.5.7接地电阻测量,须按运行维护规定要求,逐基做好记录,移交运行单位。9.5.8埋设接地装置时要注意周围的地形地物。接地体边缘距地埋电缆或地埋光缆不得小于50米,如杆塔离地埋电缆或地埋光缆太近,可以改变接地体放射线的方向。接地体边缘距地下管道不得小于25米。9.6 其他说明9.6.1 线路施工放紧线过程中,应随时量测悬垂线夹出口处,导线至杆塔窗口下沿、耐张转角杆塔跳线弧垂最低点至横担下
28、沿及跳线任意部位至接地金属部件等的电气间隙距离值,对不满足要求的应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处理。9.6.2绝缘子在安装前,应作外观检查和绝缘电阻测定,不合格品不得安装。9.6.3 施工时,放线滑轮不得悬挂于绝缘子串上,应另挂在相应长度的钢丝套上,避免放线时冲击复合绝缘子。施工严禁踩碰绝缘子伞裙,以免受损。9.6.4 为确保有足够可靠的握力强度,本工程导线采用螺栓式耐张线夹、接续管全钳压连接,以保证其有足够的握力强度。9.6.5 杆塔编号和相位标志施工,标注线路名称代号的字体,颜色和印刷部位等内容,由各施工单位和主管单位统一协商办理。9.7转角杆(铁)塔为不等长横担或横担较宽时,为减少其两側直线杆塔所受
29、角度荷载的影响,杆(铁)塔中心O必须与线路转角中心桩B间有一段位移(杆塔中心O应向线路转角内侧分角线方向位移)。 如下图所示:10 杆塔和基础施工说明本工程杆塔和基础施工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及规范执行。10.1.杆塔施工10.1.1 受拉螺栓及位于横担、顶部等易振动部位的螺栓应采取防松措施。靠近地面的塔腿上的连接螺栓,宜采取防卸措施。10.1.2 各种塔的挂线点连接螺栓,均采用双帽螺栓,丝扣相应加长。10.1.3 对运到现场的个别角钢发生弯曲变形,当弯曲度超过长度的2,但是未超过66kV及以下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时,可以采用冷矫正法进行矫正,矫正后不得出现裂纹。10.1.4
30、 杆塔组立过程中,应采取不导致部件变形或损坏的措施。塔材的弯曲度按照输电线路铁塔制造技术条件执行。 10.1.5 杆塔组装困难时,应查明原因,严禁强行组装。10.1.6 杆塔组装后,塔座板与基础接触良好,有空隙时应垫铁片,并灌注水泥沙浆。10.1.7 螺栓长度要满足以下要求,(1)螺栓丝扣是否进入剪切面及露扣长度应符合现行相关设计及施工验收规定;(2)螺栓紧固并加装防松或防盗装置后,螺栓露扣长度不少于一扣;(3)由于材料代用原因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要相应增加螺栓长度。10.1.8 所有铁构架均需要热镀锌防腐(基础用的圆钢及地脚螺栓除外)。10.2.基础施工10.2.1 基坑施工应严格按照GB5
31、0233-2005中第4.0.7条要求进行回填夯实,按GBJ233-90中第4.0.9条规定,坑口地面以上要求堆0.5m的土台,以防止基础回填土沉降。10.2.2 基础分坑及开挖后,如果发现有洞穴、暗沟、墓穴等危及铁塔安全运行的不良情况时,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进行处理。10.2.3 基础施工完毕后,回填土按规定进行分层夯实,以确保基础的安全稳定。位于有汇水形成的塔位基础,施工时尽可能不破坏边坡原状土,施工完毕应作好排水、护坡措施,以防止冲沟形成及水土流失。10.2.4 应保证基础底板边沿2.5m范围内基础埋深及边坡稳定,不满足要求的应对其采取护坡措施。10.2.5 若现场地形与基础施工图中有差别
32、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进行处理。10.2.6 浇注基础前应核对基础根开和地脚螺栓间距,与铁塔及基础施工图确实统一无误后方可进行施工。11 环境保护11.1 污染治理措施输电线路在生产运行中,仅有导线、绝缘子等处在输送电能时会发生一定的噪声和电磁辐射,均低于国家现行有关规定。输电线路在施工期间,由于杆塔基础平整、开挖及弃土等,会在沿线杆塔基础处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本工程将对有关污染因素采取治理措施,以防止污染。11.1.1 噪声治理噪声主要来自导线的风噪声和绝缘子等处产生电晕时的噪声。由于输电线路是一个线源污染,且其噪声水平较低,难以采取屏蔽措施,将噪声控制在国家允许标准之内,以防止噪声污染。11.
33、1.2 电磁辐射治理输电线路的电磁辐射主要是工频电磁波,传播有规律,是线源污染,其形体裸露,不易采取屏蔽措施。本工程采取远离居民区,提高导线跨越道路、农田等人口活动频繁地区的高度,防止电磁辐射污染。11.2 水土保持做好水土保持工作,采取必要的措施:尽量选择基础根开较小的铁塔。基础挖方施工后尽量回填,少量余方堆置塔基附近的低洼处,并夯实,以防造成水土流失。线路施工的临时道路,在施工完成后尽快复耕或扶植。12、“三通一标”应用情况按照甘肃省电力公司颁布的甘肃省电力公司农网工程典型设计 35千伏线路分册的要求,在路径方案选择、杆塔布置、杆塔选型等设计时依据典型化、标准化、模块化的设计思路,结合多年
34、来线路设计的成熟经验,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从而达到加快设计进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线路设计和运营成本、统一设计标准、提高工程技术含量的目的。标准工艺设计应用表工艺编号项目/工艺名称工艺标准施工要点0201010200原状土基础0201010203掏挖基础浇筑(1)水泥:宜采用不低于42.5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2)砂: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3)石子:含泥量不大于2%。(4)水: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5)外加剂、掺合料:其品种及掺量,通过试验确定。(6)易发生坑壁坍塌的基坑应采取适宜的护壁措施。(7)混凝土密实、表面平整、光滑,棱角分明,一次成型。(8)允许偏
35、差。1)孔深不应小于设计值;2)成孔尺寸应大于设计值,且应保证设计锥度;3)立柱及承台断面尺寸:-0.8%;4)钢筋保护层厚度:-5mm;5)基础根开及对角线:1.6;6)基础顶面高差:5mm;7)同组地脚螺栓对立柱中心偏移:8mm;8)地脚螺栓露出混凝土面高度:+10mm,-5mm。(1)基础放样时应核实边坡稳定控制点在自然地面以下,并保证基础埋深不小于设计值。(2)地面以上部分基础模板支设要牢固。(3)掏挖施工均应有安全保证措施,对孔壁风化严重或砂质层应采取护壁措施。(4)钢筋焊接符合JGJ18要求,钢筋绑扎牢固、均匀,在同一截面的焊接头错开布置,同截面焊接头数量不得超过50%。(5)钢筋
36、保护层厚度控制符合设计要求。(6)混凝土浇筑前钢筋、地脚螺栓表面应清理干净。(7)成孔与浇筑须连续作业。(8)现场浇筑混疑土应采用机械搅拌,并应采用机械捣固。(9)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时,应采取防止离析措施。(10)基础混凝土应根据季节和气候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11)冬期施工应采取防冻措施。(12)基础混凝土应一次浇筑成型,内实外光,杜绝修饰、二次抹面。(13)露出地面以上部分基础立柱可采用圆形或外切方形。外切方形进入基面以下不小于300mm工艺编号项目/工艺名称工艺标准施工要点0201010400基础防护工程0201010404基坑回填(1)宜优先利用基坑土及黏性土回填,但不应含有有机杂
37、质,不宜使用淤泥质土,含水率应符合规定。(2)回填土必须分层夯实,分层厚度不大于300mm。(3)石坑回填应以石子与土按3:1的比例掺和后回填夯实。(4)泥水坑回填应排除坑内积水。(5)冻土回填应先将坑内冰雪清除干净,把冻土块的冰雪清除并把冻土捣碎后进行回填夯实,在经历一个雨季后应进行二次回填(1)回填的土料,必须符合设计或施工规范的规定,回填时应清除坑内杂物,并不得在边坡范围内取土,回填土要对称均匀回填。(2)回填土应分层铺摊。一般蛙式打夯机每层铺土厚度为300mm。人工打夯不大于200mm。每层铺摊耙平后方可夯实。(3)基坑的回填土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泥水坑应先排除坑内积水然后回填夯实,
38、对岩石基坑应以碎石掺土回填,碎石与土的比例为3:1,并分层夯实。(4)雨季施工时应有防雨措施,要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内,以免边坡塌方或基土遭到破坏。(5)冻土回填,应先将坑内冰雪清除干净,清除冻土块的冰雪并把冻土捣碎后进行回填夯实。(6)回填土应留有 300500mm的防沉层0201010405保护帽浇筑(1)水泥:宜采用不低于42.5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2)砂: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3)石子:粒径为520mm的碎石,含泥量不大于2%。(4)水:应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5)保护帽强度等级不低于C15。(6)保护帽宽度应保证塔脚板和地脚螺栓保护厚度不小于50mm。
39、高度应以超过地脚螺栓50100mm为宜并不小于300mm,主材与靴板之间的缝隙应采取密封(防水)措施。(7)保护帽顶面应留有排水坡度,顶面不得积水。(8)保护帽宜采用专用模板现场浇注,一次成型,严禁采用砂浆或其他方式制作(1)模板使用统一定制的钢模板,重复使用的钢模板需进行抛光处理并涂上隔离剂。模板安装结束后,应找正,与基础立柱不得出现偏心或扭转现象。(2)保护帽上表面应在混凝土凝固前进行收光34次,浇制结束需先收光2次,2h后再细收一次,拆模时要仔细检查是否有飞边情况,应及时处理。塔腿及模板底部的混凝土浆要及时清理干净。(3)保护帽浇制后拆模时间不得小于8h。(4)保护帽应按要求进行养护。(
40、5)混凝土应一次浇筑成型,内实外光,杜绝修饰、二次抹面工艺编号项目/工艺名称工艺标准施工要点0201020000杆塔组立工程0201010100杆塔分解组立0201020101角钢铁塔分解组立(1)塔材、螺栓、脚钉及垫片等应有出厂合格证。塔材无弯曲、脱锌、变形、错孔、磨损。(2)螺栓的螺纹不应进入剪切面。(3)螺栓应逐个紧固,扭力矩符合规范要求,且紧固力矩的上限不宜超过规定值的20%。(4)自立式转角塔、终端塔应组立在倾斜平面的基础上,向受力反方向预倾斜,预倾斜符合规定。(5)片装吊装时应采取适当补强措施。(6)不得强行安装。(7)铁塔组立后,各相邻节点间主材弯曲度不得超过1/800。(8)每
41、腿均设置接地孔,接地孔位置应保证接地引下线联板顺利安装(1)铁塔组装前应根据塔型结构图仔细地分段核对塔材,对塔材进行外观检查,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塔材不得组装。(2)角钢铁塔分解组立可采用座地抱杆、悬浮抱杆等工器具,宜采用专用夹具安装抱杆承托绳、腰箍拉线等。(3)铁塔组立应有防止塔材变形、磨损的措施,临时接地应连接可靠,每段安装完毕铁塔辅材、螺栓应装齐,严禁强行组装。(4)抱杆每次提升前,须将已组立塔段的横隔材装齐,悬浮抱杆腰箍不得少于2道。(5)吊片就位应先低后高,严禁强拉就位。(6)塔身分片吊装,吊点应选在两侧主材节点处,距塔片上段距离不大于该片的1/3,对于吊点位置根开较大、辅材较弱的吊片应
42、采取补强措施。(7)防盗螺栓的防盗销应安装到位,扣紧螺母安装齐全,防盗螺栓的防盗帽位置、开口方向应统一。(8)铁塔组立后,塔脚板应与基础面接触良好,有空隙时应垫铁片,并应浇注水泥砂浆。铁塔经检查合格后,可随即浇筑混凝土保护帽。(9)脚钉弯头朝向向上,并应保持一致工艺编号项目/工艺名称工艺标准施工要点0202010000架线工程0202010100导地线压接0202010101导线耐张管压接(1)导线的连接部分不得有线股绞制不良、断股、缺股等缺陷;压接后管口附近不得有明显的松股现象。(2)铝件的电气接触面应平整、光洁,不允许有毛刺或超过板厚极限偏差的碰伤、划伤、凹坑及压痕等缺陷。(3)钢管压后应
43、涂防锈漆。(4)用精度不低于0.02mm的游标卡尺测量压后尺寸,其对边距最大值不应超过推荐值尺寸。(5)压后弯曲度不能大于2%,否则应校直,校直后的耐张管不得有裂纹。(6)握着强度不小于设计使用拉断力的95%(1)耐张管、引流板的型号和引流板的预倾角应符合图纸要求。(2)割线印记准确,断口整齐,不得伤及钢芯及不需切割的铝股。(3)将压接管及导线表面清洗干净,导线表面用细钢丝刷清刷表面氧化膜,均匀涂抹一层电力复合脂,保留电力复合脂进行压接。(4)施压时,液压机两侧管、线要抬平扶正,保证压接管的平、正,压后耐张管棱角顺直。(5)压后的钢管涂漆防腐,铝管压后的飞边、毛刺应锉平,并用0号砂纸磨光。(6
44、)压接完成检查合格后,打上操作者的钢印,并在管口涂刷红油漆0202010102导线接续管压接(1)导线的连接部分不得有线股绞制不良、断股、缺股等缺陷;压接后管口附近不得有明显的松股现象。(2)铝件的电气接触面应平整、光洁,不允许有毛刺或超过板厚极限偏差的碰伤、划伤、凹坑及压痕等缺陷。(3)钢管压后应涂防锈漆。(4)用精度不低于0.02mm的游标卡尺测量压后尺寸,其对边距最大值不应超过推荐值尺寸。(5)压后弯曲度不能大于2%,否则应校直,校直后的接续管不得有裂纹。(6)握着强度不小于设计使用拉断力的95%(1)接续管的型号应符合图纸要求。(2)割线印记准确,断口整齐,不得伤及钢芯及不需切割的铝股。(3)当使用对穿管时,应在线上画出1/2管长的印记,穿管后确保印记与管口吻合。(4)将压接管及导线表面清洗干净,导线表面用细钢丝刷清刷表面氧化膜,均匀涂抹一层电力复合脂,保留电力复合脂进行压接。(5)施压时,液压机两侧管、线要抬平扶正,保证压接管的平、正,压后接续管棱角顺直。(6)压后的钢管应涂漆防腐,铝管压后的飞边、毛刺应锉平并用0号砂纸磨光。(7)压接完成检查合格后,打上操作者的钢印,并在管口涂刷红v油漆工艺编号项目/工艺名称工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