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危岩)治理工程施工组织1.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761296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 页数:71 大小:5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滑坡(危岩)治理工程施工组织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滑坡(危岩)治理工程施工组织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滑坡(危岩)治理工程施工组织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滑坡(危岩)治理工程施工组织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滑坡(危岩)治理工程施工组织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滑坡(危岩)治理工程施工组织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滑坡(危岩)治理工程施工组织1.doc(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第一章 编制依据及原则一、工程设计依据三、工程施工范围详见工程量清单第二章 施工准备一、施工动员 二、技术准备三、劳动力安排计划四、施工机械配备五、流动资金安排六、材料组织及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第三章 施工布署及施工组织机构一、施工部署二、施工布置三、施工组织机构四、项目组织机构主要人员职责第四章 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一、地质治理工程施工材料、技术要求二、施工准备三、施工段划分及顺序四、施工期截排水、施工期监测及施工抢险预案五、各分项工程施工工艺及方法(一)临时导流堤工程(二)临时排水工程(三)临时截排水沟工程(四)监测施工方案(五)抗滑桩(人工挖孔桩)工程(六)钢筋工程

2、(七)裂缝夯填第五章 施工安全监测一、监测工程目的与任务二、监测工程布置第六章 施工期间地质工作的开展第七章 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第八章 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第九章 安全施工管理体系与措施第十章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第十一章 交通保畅与地下管线保护措施第十二章 季节性施工安排第十三章 对内对外协调管理第十四章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及合理化建议第十五章 工程档案与回访服务第十六章 成品保护及后期养护措施第十七章 附表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附表二、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附表三、拟投入本工程的劳动力计划表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计划图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附表六

3、、临时用地表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本施工组织设计是根据平武县国土资源局关于“省第三批(平武)18(一期)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4标段”的招标文件、图纸、补疑书、等文件资料,经现场考察和仔细研究:在确保工程质量合格,加强施工现场科学管理,组织连续均衡生产,确保施工工期的前提下,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编制的。我单位若有幸中标,将立即组织强有力的项目管理班子进一步了解施工现场的各方面情况,研究和确定更加切合实际施工组织计划。第一章 编制依据及原则一、工程设计依据本次省第三批(平武)18(一期)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4标段施工图设计,主要依据川国土资办发(2008)114号四川省地震灾区重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项目

4、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同时设计参照了以下现行有关规程规范:(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2)铁路路基支档结构设计规范,(TB 10025-2001);(3)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5)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3-2001);(6)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7)水利建筑工程概算定额(2002);(8)水利工程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2002);(9)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编制规定(2002)。三、工程施工范围详见工程量清单第二章 施工准备一、施工

5、动员开工前先对所有参战人员进行开工动员会,介绍基本情况和工程建设意义,讲述工程施工特点、施工方法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强化安全意识、质量意识、工期意识和环保意识,并强调城市建设在施工作业方面的特殊要求,使上场施工人员做到心中有数、精神饱满、士气高昂,以实际行动来建好本工程。二、技术准备内业技术准备包括认真阅读施工图纸和学习施工规范;编写各种针对性保证措施和技术管理办法与实施细则;根据合同条款、技术规范的规定和要求,采集各种需要的符合性数据,以及招标合同文件要求的其它资料等。外业技术准备包括现场详细调查,做好测量控制网的交接与复测工作,敷设好施工控制网,并检校各种测试仪器设备以及掌握施工中所涉及的

6、各种外部技术数据。三、劳动力安排计划为保证工程质量,安排我公司具有泥石流治理施工经验的作业队承担施工任务,作业队各类人员约260人,其中高级工程师5人,工程师8人,熟悉先进的各种工程机械、质量检验检测设备。项目部设项目经理1人、项目副经理1人、项目总工1人(高工)、质检工程师1人、机械工程师1人。项目经理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挖掘机及砼搅拌机等关键设备操作人员选调我公司具有危岩治理施工经验的熟练人员,并根据施工需要,及时进行相关技术培训,提前组织,尽早进驻施工现场,确保工程如期开工。工地普工、辅助工主要采用已有多年相关工程施工经验的成建制的劳动力队伍,均经过岗前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参与施工。详细

7、劳动力安排计划见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四、施工机械配备砼搅拌机、砂浆拌合设备及相关配套设备在正式开工前通过汽车运抵工地并安装就位,及时调试合格,为随时开始相关项目的施工作好准备。其他有关设备根据工程施工需要提前到达现场。具体机械设备情况详见“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附表一)及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附表二)”。五、流动资金安排根据公司生产经营和资金周转状况,在前期准备以及施工各阶段中,有可靠的财务能力和充足的流动资金实施本项目。公司拟安排充足的专项流动资金投入本工程项目,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六、材料组织及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进场后抓紧会同业主、监理共同进行材料调查,要求材料来源为大

8、型料场,加工设备满足规范要求,确保材料质量和供应量满足工程施工需要。以上人员、机械设备、材料进场,我公司将派出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对投入本项目的人员、设备的进场进行组织和协调,确保人员、设备能按时到达施工现场。第三章 施工布署及施工组织机构一、施工部署针对“省第三批(平武)18(一期)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4标段”,我司成立“省第三批(平武)18(一期)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4标段项目经理部”。 施工、技术、质量安全等工作,由经理部各部门实施。项目经理部设置项目经理1名,负责全面工作;设置项目副经理2名,工程部经理1名,负责治理工程施工生产和安全质量工作; 设置总工办,总工程师1人,2名技术负责人及2

9、名质检工程师,负责治理工程的技术工作。设置施工技术组、质安组、财务核算组等机构满足总体要求。根据施工设计文件,由于工点相互间基本无交叉和影响,因此,总体上各分项工程可平行作业施工。各施工组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分设小组或施工班。各工点作业班组由项目副经理部统一指挥,各自独立施工,项目经理负责总体指挥、协调。项目经理部将按公司颁布的项目管理手册和质量保证手册规定内容以及业主指令规范项目的管理工作。二、施工布置1、临时设施本工程项目经理部设置在许家沟工点,该处设置项目经理部及各职能部门办公室、会议室以及生活、住宿用房等。项目经理部现场施工办公室,主要为生产及现场办公、生活设施,包括现场施工办公室、材料库

10、房、设备库房、加工房、工地实验室、食堂、宿舍等。其余工点在就近村落租用房屋设置临时办公室以及生活等,住宿用房、材料库房、加工房、工地实验室、食堂、宿舍等在施工区域外临时搭建。各工点陆路交通就可利用即有公路,交通较为便利。3、供电(1)施工及生活用电施工现场用电利用就近的电源接入点,经变压后分别引至生产区域及施工营地。另外,为防止降压变电站发生的电网停电事故发生以及当地电力紧张而影响生产,计划配备4台100KVA的备用电源三组以满足临时供电要求。项目部队部用电主要为生活用电,拟采用附近村落就近的生活电源接入。(2)施工照明本工程生活区照明选用白炽灯、日光灯照明;加工场等生产场地照明选用氙灯、碘钨

11、灯;施工道路照明选用白炽灯。(3)供电安全措施a.严格按照规程规范设计、架设、管理、维护本工程施工供电线路及设备。b.配置专业电气工程师全面负责施工供电有关技术及安全工作。c.做好电气设备的防雷、接地工作,定期检查测试接地电阻。4、施工通讯本工程施工通讯设施主要包括固定电话、移动电话、internet网络、传真机、步话机等,新旧技术结合。步话机主要用于工地指挥和工地情况报告,以便全体施工人员步调一致。各个办公室(包括业主、监理办公室)均安装固定电话、接通internet网络,并配备一定数量的传真机,方便参建各方进行信息沟通、收集和处理,加强协作。内部联系可以利用职工现有的手机作为通讯工具,使用

12、过程给以适当补偿。5、施工用水经调查,各工点均可从倒阴沟沟内直接取水。在施工场地修建40m3以上容量的蓄水池,以防临时停水,从蓄水池接50塑料管引至施工工作面。生活用水可同当地企业和居民用水处接入。三、施工组织机构详见:省第三批(平武)18(一期)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4标段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框架工程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框图 表3项目经理计划、组织、协调技术负责人负责工程施工、检测项目副经理现场施工组织、管理、质量监督、指导执法工程部经理现场施工组织、管理、质量监督、指导执法财务核算组财务管理、核算质安组质量、安全、后勤、物质计划采购、保管及发放施工技术组现场技术、培训、资料总工程师技术工作总负责

13、质检负责人负责施工质量管理挖孔桩挖孔组土石方外运组施工组备料组施工组附属组挖孔桩浇筑组砼搅拌组钢筋加工组施工组本标段工点本标段工点 四、项目组织机构主要人员职责1、项目经理的主要职责项目部项目经理是单位法人代表在工程项目上的授权代理人,行使工程项目施工的经营管理,制定承包范围的各项具体目标,明确职能分工,对工程项目质量、安全、进度和成本控制负全面责任。认真履行工程承包合同,强化项目管理的“工期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保证施工进度、工期、质量、安全满足业主合同要求。对项目的人力、资金、材料、施工设备等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合理安排施工进度,保证均衡生产,做到文明施工。组织项目进行成本预测、控制、

14、分析和考核,降低成本消耗,节约开支,提高效益。强化安全和质量管理,定期组织项目安全质量检查、评审和改进,行使质量否决权。2、项目副经理的主要职责项目副经理协助项目经理;完成项目经理交办的工作;做好技术设计、质量、安全和物资工艺的管理工作;当项目经理不在时,项目副经理全权代表项目经理处理一切项目经理职权范围内的事务。3、工程部经理的主要职责强化项目管理的“工期控制、质量控制”,保证施工进度、工期、质量、安全满足业主合同要求。对项目的人力、材料、施工设备等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合理安排施工进度,保证均衡生产,做到文明施工。4、总工程师(项目技术负责人)的主要职责组织项目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施工图纸会审和技

15、术交底,并做好会审和交底工作记录。负责解决项目工程全过程中的一切技术疑难问题;组织编写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对关键工序和特殊施工工艺编制作业指导书,以满足施工需要。组织制定项目质量目标,编制创优规划、各种质量管理制度、技术管理制度,促进项目技术管理规范化。审核材料需用计划和加工订货计划;监督有关单位和人员做好进货的质量自检、专检和交接检,保证进货质量控制符合标准和有关要求。组织重要部位和特殊过程的隐蔽工程验收,对发现的不合格或潜在不合格及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并检查验收措施的落实情况。组织项目的科研工作,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努力提高施工工艺水平和操作技能。严格项目工程的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并

16、对其工作质量负责;组织编制和实施项目工程质量计划,实施项目的施工过程控制。定期组织召开质量分析会,检查质量体系运行情况,及时研究处理质量活动中的重大技术问题。对质量持有否决权。定期组织项目工程质量检查评比。第四章 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一、地质治理工程施工材料、技术要求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材料、技术要求均满足本工程招标文件、施工图纸及以下规范的规定。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04-2002);4、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5、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

17、33-2001);6、其他与本工程施工相关的规程、规范。二、施工准备1、熟悉场地环境,重点了解场地地质情况,调查材料购买、施工场地安置等情况。2、找测量控制点,准备放线。3、设置施工安全警示标志、修建施工区域防护栏,修建施工便道。4、按工程要求进行备料。5、水泥宜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严禁使用受潮过期水泥。6、砂石料的杂质及有机物的含量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7、平整场地用以修筑临时用房及堆放机械材料,主要施工机械及材料进场,修筑临时施工便道。三、施工段划分及顺序1、施工段划分因本治理工程战线长,工期短、施工任务紧,按照各施工区段分布情况,为确保在规定的工期内完成施工任务。

18、2、施工顺序总体顺序各施工点采取平行作业的施工方式进行施工。各施工点根据设计方案、合同约定施工工期,合理安排施工人员、机械设备、施工材料。充分利用施工场地,分段治理、交叉作业,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科学的组织和安排:四、施工期截排水、施工期监测及施工抢险预案根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预案、省第三批(平武)18(一期)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4标段招标文件、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现场踏勘结果,依各工点的实际情况编制施工期截排水、时施工期监测预案和施工抢险预案。1、施工截排水预案施工截排水关系到施工期间施工安全、施工能否正常进行和施工质量。施工期间必须作好施工截排水。施工截排水采取以下措施:(

19、1)进场后业主拿出地表障碍物清除方案和清除地表障碍物期间,进行施工区外围临时排水沟施工,在正式开工前作好外围截排水。(2)做外围截排水同时,对当地冬春季降雨进行调查,对可能流水进入现场的沟渠、下水道进行疏导,提高行洪能力。(3)施工现场清方时,清理一段后即修筑简易临时排水沟,排除施工区积水,保持场地清洁。(4)施工区内出现的底下渗水,根据水的情况将其埋管引流,并做好反滤处理。(5)施工期雨水的截排,回填的土石方在未施工护坡前,下大雨时进行覆盖,将水引流到排水沟及时排放。(6)排水沟基槽内设置积水坑,将渗水和雨水集中排放。2、危岩治理施工监测预案(1)监测依据a、省第三批(平武)18(一期)地质

20、灾害治理工程施工4标段施工设计图;b、国家水准测量规范;c、国家三角测量和精密导线测量规范;d、大地变形测量规范;e、岩土工程测量技术;f、岩土工程测试技术;g、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1997);(2)水平位移监测a、在治理区域后缘及两侧外部,先埋观测墩,观测墩应落在基岩上,用砼浇筑,其大小为:下口60cm60cm,上口30cm30cm,离地面高0.25m,砼表面保持平整,中间埋设强制对中装置。基准点施测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进行,等级为二等,其中点位误差2mm以内。基准点每15天观测一次。b、在施工区内布置观测点,并中间埋设强制对中装置。将观测 与观测墩布设成有结点

21、的导线网,等级为三等。观测采用全站仪,测角中误差1.5秒,点位误差5mm。c、水平位移监测点观测频率为每月二次,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加密观测。野外资料经验收合格后,采用严密平差法平差,并及时提交中间性资料。(3)垂直位移监测a、水准基点埋设在远离影响范围的基岩上,三点为一组进行埋设。b、垂直位移监测观测点布设在水平位移观测墩上。垂直位移观测采用精密水准仪进行,等级为二等。d、将上述观测点组成水准环线,平差采用严密平差法平差,精度要求:每公里高差中误差1.5mm。e、垂直位移监测点观测频率为每月二次,如出现异常情况, 应加密观测。(4)测量仪器a、平面施测采用302B电子全站仪。b、高程施测采用S

22、3水准仪。c、裂缝监测采用油标卡尺3、施工抢险预案根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预案、省第三批(平武)18(一期)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4标段招标文件要求,结合现场踏勘结果,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编制施工预案。(1)组织体系a、项目部是应急事件处理的领导机构,在公司经理领导下,由项目经理负责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b、项目部设立由项目经理负责的应急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履行执守应急、信息汇总、综合协调职能,发挥运转中心作用。c、项目部各部门和生产班组依照各相关法规和各自职能,负责相关类别的突发事件的管理工作,由项目经理和各班组、部门共同制专项的和部门的应急预案并实施,落实各决定事项。d、在公司的指导下,由项

23、目经理和应急预案机构成员与地方各有关部门建立应急事件处理联系途径,以求突发事件能及时有效地处理和支持。e、成立突发事件处理专家组,由业主、公司、监理单位和地方相关单位、部门一同成立应急处理专家组,为应急管理决策建议,必要时参加应急事件处理工作。专家小组成员由公司、业主、监理和地方有关的公安、交通、医疗、安监等部门人员组成,在抢险中提供各自的能力支持。(2)运行机制a、检测与预警各部门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会同相关技术负责人、班组成员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建立预警系统,开展风险分析,在项目部备案;针对各种风险,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b、应急处理信息报告:突发事件发生后,各部门、生产班组要

24、及时报告;最迟不超过30分钟,同时通知各部门。在处理事件过程中要持续不断地报告后续有关情况。先期处置:事件发生后各部门和生产班组根据职责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有效地处置事件,控制事件扩大。应急的响应:现场应急指挥机构负责现场的应急处理;要多各部门和地方公安、消防、医疗卫生、机械、修理、交通、市政、水、电等部门参与时,其他部门应予支持,并由业主牵头。c、恢复与重建善后处理:要积极、妥善、深入地做好善后处理工作;对于突发事件中的伤亡人员、征用的车辆、物资要按规定予以补偿、赔偿;并做好影响消除工作。该项工作由项目部在公司的指导下,在安监、业主和地方部门参与、监督下,按国家有关规定、标准进行。调查和评估

25、:应急事件处理完后,项目部在公司指导下会同安监、 业主、监理和有关部门对事件的性质、原因、影响、经验教训和恢复重建进行逐项的调查和评估。 恢复重建:根据事件的具体情况。依据相关规定和现场情况进行有计划的恢复、重建工作。d、信息的公布事件发生后,要在第一时间发布简要信息,随后发布处布核实情况。(3)应急保障项目部要在公司指导下,由项目经理负责,会同各部门、生产班组作好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同时根据预案和当地实际情况做好人力、物力、财力、交通、运输、医疗卫生、质检等保障工作,保证预案的可靠执行和恢复工作顺利进行。a、人力资源项目部制定预案后,会同业主单位和监理单位协调联络当地公安、消防、医疗卫生、水、

26、电、市政、城建等部门,组成由以上部门专业人员参加的应急人员体系;建立联动机制,提高装备水平,发挥在施工中对应急事件的处理作用。对施工作业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施工前进行预案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发生突发事件后,各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应积极参与抢险、救援。b、财力保障项目部设立专门的应急抢险资金。项目经理、项目财务主管人员必须是应急抢险机构的主要领导成员;事件突发时,必须能及时提供应急抢险资金、物资;因受突发事件影响较大的人员、班组、公用设施及时提供赔偿资金。公司对项目部的应急财力保证和使用效果进行监督和指导。项目部在进行施工前,应对项目施工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保险。以分担突发事件发生时对项目

27、的资金压力和工程风险。c、物资保障施工前,建立健全物资网络,并做好物资的储备、调拨、配送体系;突发事件发生时,项目部根据体系及时获得抢险救援物资,物资的保障可与当地各有关单位、部门、建立联络关系,确保在得到调拨令后,25分钟能送至现场。d、基本保障对于应急突发事件受伤人员,作好保障工作,保证其得到切实有效的治疗;使其生活有照顾,受伤有治疗,伤愈出院后一定时间内有保障。对于因突发事件受影响的周边居民和施工人员,做好其基本生活保障,确保有饭吃、有水喝、有住处。e、疗卫生保障施工前与当地县级以上人民医院协调,根据现场情况,由当地县级以上人民医院派出专业人员,在现场开展应急医疗救治和防护工作,医疗卫生

28、由当地县级以上人民医院进行,项目部提供资金。项目部与当地县级以上人民医院建立专门联络人员和联系电话,并提供给医院至现场最近且安全的线路。f、运输保障要保证在处理应急事件时的交通优先权。应急时应急工具优先安排、优先调度、优先放行,确保畅通,确保伤员和物资能够及时运送。建立绿色通道。项目部在施工前与当地公安、交警、公路、交通等部门协商建立应急抢险联动机制,并指派专门的联络人员,联系车辆调度、通行线路、拥挤路段的放行方法。确保在应急事件发生后20分钟内交通运输“绿色通道”形成。g、治安保证加强对突发事件影响区的场所、物资、设备、人员的保护工作。项目部与业主会同当地公安局与当地派出所(110)建立联动

29、机制,突发事件发生时,及时请当地派出所干警维护现场秩序,控制事态的进步升级,维护施工区现场稳定。h、人员保护施工前会同业主、监理和地方有关部门在事前确定好紧急避险场所,告知施工人员并向施工区周边人员宣传;在施工区内发生滑坡或地裂、危及到周边居民或建筑物时,及时请当地公安局派干警对该区域的人员进行疏散;转移到安全的避险场所。转移过程中确保人员安全、有序地进行。i、通信保障应急预案中涉及到的所有人员必须保证通信畅通,设置一部固定电话,派专人值守,抢险预案机构人员应配备手机,并保持畅通;确保再事件发生时人员、物资、设备能及时到场,实施抢险救援。(4)、应急预案的管理a、预案的演练预案编制好后,联动各

30、有关单位、部门和相关人员结合现场实际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演练,提高各单位、部门及相关人员对应急事件的处理能力。预案演练后及时对预案进行完善。b、培训项目部对有关的人员依照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对人员进行培训,使其获得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常识,提高其专业技能水平。c、责任与奖惩突发事件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对在处理突发事件中有功人员进行奖励;对谎报、瞒报的人员给予相应的惩罚。突发事件发生后,必须追查事故原因,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规定进行惩罚。五、各分项工程施工工艺及方法(一)临时导流堤工程采用挖掘机挖掘临时导流沟渠,跟谷坊坝分段施工相对应,沟渠开挖好后,用粘土对临

31、时导流堤进行防渗水处理。(二)临时排水工程施工区范围以外的临时排水沟施工由上至下逐步进行,形成完整的临时排水沟工程;临时排水沟形成后,向内施工临时排水沟,排水沟施工也遵循从上而下的施工原则进行施工。尽快在施工区中形成一个完善的排水系统,确保施工区内排水通畅。(三)临时截排水沟工程(1)采用M7.5浆砌块石,块石选用新鲜硬质块石,块石强度不得低于MU30。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2)侧墙每隔15m设一道宽20mm的伸缩缝,内嵌浸沥青木板,缝内填塞沥青木板或沥青麻筋,沿内、外、顶三方填塞,深度不小于150mm。遇地质情况变化较大处和与其他建(构)筑物连接处应加设伸缩缝或沉降缝。(3)沟内侧用M1

32、0水泥砂浆抹面,厚2cm。(4)排水沟位置在施工中必要时可根据实际地形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但要求水沟移位后仍保持轴线线形连续。(5)为使沟底线顺直、防止截水沟内局部积水及局部减小坡率等,水沟施工时应对其布设的位置进行适当的削填方,以保证设计坡率。(四)监测施工方案4.1 监测工程项目及方法监测工作主要是了解治理工程施工期和运行期斜坡变形位移量及变形位移速率、活动范围与活动特征,为施工安全和检验防治工程效果提供信息。本斜坡防治工程主要进行大地变形监测、防治工程结构变形监测、施工期专题监测以及宏观变形监测等工作。根据理本项目的特点,结合治理工程布置,布设大地形变监测网,沿滑坡滑坡共设条纵剖线,共设

33、8个监测点,设置3个监测控制点。采用全站仪每周以三等精度测定每个观测点独立坐标值,每月观测、计算一次变形点位移量和速率。雨季适当加密,遇强暴雨天气应24小时实时监测。选取6根抗滑桩进行抗滑桩桩顶位移监测,桩顶预埋强制归心盘及全站仪棱镜接口十字丝,与大地变形监测控制网共同构成由共14个变形监测点、3个监测控制点组成的变形监测网。在防治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进行施工期间变形监测,综合分析各类影响坡体稳定性因素,并作为判断边坡稳定状态、指导工程实施、调节工程部署、安排施工进度、反馈设计,为防治工程效果检验提供依据。监测以24小时监测为宜,对坡体稳定性好,工程扰动小的地段可824小时观测一次;对在边坡体稳

34、定性差,或工程扰动大的部位,力求形成完整的剖面,采用多种监测手段相互验证和补充。活动迹象巡视监测是为了弥补仪器监测的片面性和局限性而设立的,采用宏观地质调查的手段,巡视监测内容包括:(1)地表及排水沟裂缝出现的位置、规模、延伸方向、发生时间等;(2)地表鼓胀位置、范围、形态特征、发生时间等;(3)地面沉降位置、形态、面积、幅度、发生时间等;(4)塌方位置、范围、体积及发生时间等;(5)建筑物破坏和树木歪斜情况、发生时间等;(6)地下水露头变化情况,井泉流量,水质物化特征突变等。调查线路间距50100m,一般10天进行1次,雨季5天进行1次,强暴雨应适当加密观测。每次调查均应做好记录,必要时应拍

35、照或录相,对变形强烈地段要设立连续观测点。如发生异常现象,经复查后,应立即报告。控制点、变形监测点标石应固定于少挠动、稳定的地层里或结构物上,标石顶部固“十”字中心的钢筋标志。监测墩顶埋强制归心盘、全站仪棱镜接口十字丝;对进行桩顶位移监测的抗滑桩桩顶预埋强制归心盘及、全站仪棱镜接口十字丝;抗滑桩应力应变监测采用预埋钢筋应变计。监测仪器及辅助设备严格按现行相关规范和技术要求进行安装。4.2 监测资料整理分析(1)监测数据的采集应尽可能采用自动化方式。数据处理须在计算机上进行,包括建立监测数据库、数据和图形处理系统、趋势预报模型、险情预警系统等。施工期间的工程监测,监测单位应定期向建设单位、监理单

36、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提交监测报告,必要时,应提交实时监测数据。(2)每次监测应作原始记录并及时进行监测数据整理。应将观测点观测值差与中误差进行比较。当观测值差大于2倍中误差时,应视观测点有变形。(3)监测应建立资料分析处理系统,根据所采用的监测方法和所取得的监测数据,采用相应的数据处理方法,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处理。包括数据的平滑滤波、曲线拟合、绘制时程曲线及进行时序和相关分析。(4)根据监测结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相关单位;如遇紧急情况,应及时上报相关单位,同时启动防灾应急措施4.3 监测工程量施工期监测实行每7日监测一次,遇强暴雨或雨季施工,适当加密监测次数,实行24小时专人值守巡视检

37、查。竣工后防治效果监测实行1个月采集一次,在暴雨期间应适当加密监测次数。施工安全监测时长为整个施工期;工程效果监测时长为工程完工后一个水文年。监测工作量见表3.5-1。表3.5-1 监测工作量表序号项 目监测仪器监测点数量监测人员监测周期1巡视检查专人巡视治理工程区2工程施工期间3天/次,遇雨季1天/次,遇强暴雨需专人24小时值守,时长为整个施工期2变形监测点1台全站仪和1台水准仪143施工期间每7天1次,竣工后每1月1次,监测时长为一个水文年3监测控制点1台全站仪和1台水准仪33(五)抗滑桩(人工挖孔桩)工程5.1 施工方案抗滑桩采用人工挖孔,钢模支护,钢筋砼护壁,人工绑扎钢筋,桩身砼现场制

38、作连续浇灌。(1)抗滑桩分两次跳槽施工,土层采用人工开挖,孔内土方采用卷扬机提升,挖出的土方应运离施工现场,严禁现场堆放、积压。(2)抗滑桩石方采用光面爆破法爆破施工,每次爆破深度不大于0.8m,爆破后桩四周采用人工剔打平整。并随时校正桩的垂直度。(3)井内石方用卷扬机提升,每次提升重量不大于200公斤,并派专人指挥,以保证施工安全。(4)钢筋现场制作。挖孔过程中施工员下达钢筋配料单,抗滑桩隐蔽验收后,钢筋采用孔内制作安装。(5)现场制作搅拌砼,机械振捣。5.2 施工方法该工程滑坡采用抗滑桩支挡,抗滑桩有两种截面,分别为1.5m2.0m和3.0m3.5m,施工中根据施工地质情况,在必要时提出反

39、馈变更设计建议,以实现信息化施工,优化和提高滑坡治理工程的效果。5.2.1 施工顺序抗滑桩分二次跳槽施工。5.2.2 施工工艺流程见下页5.2.3 施工放线测量按设计坐标,放线复测桩位,在桩位外设置龙门桩轴线误差不大于5mm,以便施工时随时校正桩位,保证桩心偏差不大于20mm。5.2.5桩井圈施工在挖孔桩孔口做钢筋砼护圈,护圈厚400mm,开口比桩挖方区宽300mm高于周边土300mm,深度1m便于挡地面来水和定位。并在井圈外设置排水沟,井口设置活动遮雨蓬,以保证桩开挖顺利进行。5.2.6搭设施工平台在护圈上用钢管搭设操作平台,平台3m3m,平台上铺设8mm厚木板,并在平台上搭设提升脚手架井架

40、,以利土石方运输,井架荷载2000kg。在桩靠滑坡前缘一侧用脚手架搭设2.4m宽水平运输走道,满铺21.2m钢模作走道板,用于桩土石方及钢筋运输通道。对于挖孔桩挖出的土石方,在桩下侧用块石筑坝拦截用挖机起装运至回填土方处。5.3 人工挖孔抗滑桩施工工艺流程图5.3.1土方采用分段开挖,分段长度为1.2m。挖好后,应及时支模和浇筑护壁钢筋砼。5.3.2护壁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拼装,面铺一层纱布,吊滑模施工,就位后,用钢管校正模板位置,以保证桩位正确。在模板顶放置移动操作平台,板用来浇筑砼,及井下作业人员局部防护。组合模板做成上小下大形状,利于滑模,利用紧缩器控制之钢丝吊绳直接将滑模吊至下一护圈位置。

41、5.3.3护壁砼必须用振捣棒振动密实,当护壁砼达到一定强度后下滑模板,浇注砼砼内掺入高效早强剂。后不停待开挖下一段的土方,如此循环,直到挖入岩层内不小于1m深度,当岩层较为稳定时采用钢丝网加抹灰防掉块处理。护壁、吊滑模、支护、钢筋砼浇筑示意图如下:5.3.4 炸药选择。对于基岩,可在桩孔内采用小药卷爆破,用手持式电钻或风钻成孔,孔径45mm,炸药采用2#岩石硝铵炸药,药卷直径为25mm和32mm两种,用8#毫秒电雷管分4秒引爆。5.3.5 爆破孔布置。布孔形状为周边按孔距0.3m布孔,隔孔装药,空孔作导向及减震。孔深1.2m,中心为一捣心孔,孔深1.5m,具体开头如同梅花形。5.3.6 装药方

42、法。装药结构采用间隔装药,捣心孔底层装药量为0.6kg,用砂间隔0.4m,上层装药0.4kg,周边孔下层装药量0.15kg,用砂间隔0.5m,上层装药0.15kg,一次爆破用药量不大于4kg。具体装药情况应由专业爆破人员制定施工方案,依据现场具体情况针对处理。5.3.7起爆方式。电力起爆器起爆,起爆顺序为捣心孔上层用一段毫秒电雷管,下层用两段毫秒电雷管,周边孔上层用三段毫秒电雷管,下层用五段毫秒电雷管。5.3.8 挖孔注意事项(1)施工操作人员具有三年以上相关经验,并做好入场教育工作。(2)孔口必须设置围栏,以防止雨水、地表水流入,严格控制非施工人员进入现场。(3)人工挖孔采用专用提桶及提绳将

43、孔内土、石用卷扬机提升至孔口,在施工通道上转运至指定弃渣处。(4)孔内必须用安全电压照明,电压36V以下。对于岩层裂隙来水,采用软木条及海带止水,孔内积水采用吊桶或泵抽排方式处理。(5)当孔深大于8m时,采用空压机送风。每一施工区域采用一台电动6m3空压机不间断送风,岩石爆破后待孔内烟排净后方可下井施工,且应由爆破工先下井检查起爆质量。(6)护壁应定期检查是否有变形、裂缝等情况,设置应急软爬梯,施工人员上下井前检查自动卡保险装置的吊笼安全可靠。(7)每孔必须校核孔的垂直度,滑模段可由滑模引导,下部每挖深一节校核一次。对地质情况进行实事求是的记录,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情况。(8)炸药、雷管分开妥

44、善保管,当天没用完的应送回有关部门,严禁放在现场。5.4 抗滑桩施工要求5.4.1 抗滑桩的施工应严格按施工设计图施工。应将开挖过程作为对滑坡再勘察的过程来进行,及进行编录施工地质情况,以利于反馈设计、实现信息化施工。5.4.2 施工准备应按下列要求进行,以确保施工能连续、快速、安全地进行;(1)按工程要求进行备料,钢筋、水泥应在交货时提交质量检测证书。(2)钢筋应专门建库堆放,避免锈蚀。(3)水泥宜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严禁使用受潮和过期水泥。(4)砂石翻新的杂质和有机质的含量应符合砼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5.4.3 桩孔采用以人工开挖为主,并按下列原则进行:(1)开挖前应整平孔口

45、,孔口应有明确施工安全标志,并做好桩区围栏和地表截、排水及防渗工作,在雨季施工时,孔口地面上加筑适当高度的围堰。(2)采用跳跃方式,每次间隔12孔。(3)按由浅至深、由两侧向中间施工的顺序进行。(4)松散层段原则上以人工开挖为主。孔口做锁口处理。基岩段可采用少药量、多炮眼的松动爆破方式。开挖基本盛开后再人工刻凿孔壁至设计尺寸。(5)根据岩土体的自稳性、可能的日生产进度和模板的高度,经过计算确定一次最大开挖深度。一般地,自稳性较好的可塑硬塑状粘性土,或销密以上的碎块石土,或基岩中为1.051.2m;软弱的粘性土或松散的、易跨塌的碎石层中为0.50.6m。(6)每开挖一段应及时进行岩性编录,仔细核

46、对滑面(带)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如实际位置与设计有较大出入时,将发现的异常及时向建设单位和勘察、设计单位汇报,通过设计变更处理。实际桩底高程应会勘察、设计单位现场确定。(7)开挖的弃渣可用1t以上的卷扬机吊起,每次不得超过0.2m3。吊斗的活门应有双套防开保险装置。吊出后应立即运走,堆放于安全的低洼地带,不得破坏环境,诱发次发生灾害,并应尽可能被搬迁新建填土场地所利用。5.4.4 桩孔开挖过程中应及时对地下水进行处理。当滑体的富水性较差时,可采用坑内直接排水。当富水性好,水量很大时,宜采用桩孔外管井排水。5.4.5 桩孔开挖过程中应及时进行钢筋砼护壁。桩芯砼强度宜采用C30。护壁的单次高度根据一次最大开挖深度确定,一般每开挖1.01.5m护壁一节。护壁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并力求均匀,与围岩接触良好。护壁后的桩孔应保持垂直、光滑。为便于拆卸和长期使用,护壁模板以钢模为主。模板支架应支撑,并不应在灌注后12小时内拆除。5.4.6 桩芯砼灌注,应符合下列要求:(1)待灌注的桩,孔底沉渣必须清理干净,经检查合格后,方才能安放钢筋笼。(2)所准备的材料应满足单桩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