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妇幼保健院综合楼建设沿江东路北侧西临公安局办公楼东临司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762769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 页数:162 大小:7.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妇幼保健院综合楼建设沿江东路北侧西临公安局办公楼东临司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2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妇幼保健院综合楼建设沿江东路北侧西临公安局办公楼东临司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2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妇幼保健院综合楼建设沿江东路北侧西临公安局办公楼东临司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2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妇幼保健院综合楼建设沿江东路北侧西临公安局办公楼东临司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2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妇幼保健院综合楼建设沿江东路北侧西临公安局办公楼东临司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妇幼保健院综合楼建设沿江东路北侧西临公安局办公楼东临司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妇幼保健院综合楼建设沿江东路北侧西临公安局办公楼东临司环评报告.doc(1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松原市妇幼保健院综合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国环评证甲字第1607号)二一五年十二月专家评审意见修改说明1. 进一步复核项目的建设组成;分析总体项目组成后给出联合污水处理站,预留污水处理规模。见P19-24,P56-58。2. 补充现有院址现状的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分析是否存在现有环境问题。见17-19。3. 给出本项目各楼层的医疗功能;分析合理性。见P22。4. 分析监测数据的应用合理性和有效性见35-38及附件一。5. 优化污水处理站的选址位置方案;优化污水站恶臭气体的排放方案;优化污水处理方案。见P30,P55-56,P57-58,P65-66及附图五。6. 给出医疗废物暂存点的位置和

2、暂存要求;根据有关要求进一步细化医疗废物的种类;给出医疗废物的产生量。见P32,P59-62。7. 细化平面图,给出污水处理站和医疗废物暂存间的具体位置;绘出平面图与敏感点的分布、距离、方位。见附图五,附图三。8. 补充辐射设备的环境评价及相应审批要求。见P33-34,P51-52,P62-64。目 录第一章 总论11.1项目由来11.2编制依据21.3评价目的及评价原则31.4评价重点41.5主要环境问题51.6控制污染与环境保护目标51.7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61.8评价标准8第二章 区域环境概况112.1 自然环境概况112.2 社会环境概况132.3松原市妇幼保健院公用工程概况14第

3、三章 松原市妇幼保健院运营及排污现状153.1医院原有项目情况153.2医院现有医疗设备情况153.3现有公用工程153.4 医院人员配置及工作进度163.5 医院现有排污情况分析163.6 现有环境问题及异地新建后“以新代老”治理措施17第四章 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194.1 建设项目概况194.2 工程分析28第五章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和评价355.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355.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365.3 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385.4 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38第六章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406.1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406.2 营运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44第七章 污染防治措施及技术经济

4、论证537.1 施工期的污染防治对策537.2 营运期环境污染防治对策557.3 “三同时”验收一览表66第八章 环境风险分析678.1 概述678.2 风险识别及风险分析678.3风险防范措施与管理688.4 风险评价结论71第九章 公众参与729.1 公众参与的目的及意义729.2 公众参与的方式及内容729.3 公众参与调查结果分析799.4 公众参与结论83第十章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8410.1 总量控制的原则和目标8410.2 总量控制因子84第十一章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8511.1 拟建工程经济效益分析8511.2 经济效益分析8511.3 社会效益分析8611.4 环境效益分析87

5、第十二章 环境管理及监测计划8812.1 环境管理8812.2 环境监测计划8912.3 排污口设置要求9012.4 竣工验收及管理要求90第十三章 环境可行性及院址选择合理性分析9113.1 项目建设的环境可行性分析9113.2 院址选择的合理性分析9213.3 院址选择合理性分析结论94第十四章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9514.1 建设项目概况9514.2 区域环境质量现状9514.3 拟建项目污染源及防治措施9614.4 环境影响预测结论9614.5 污染物总量控制分析结论9714.6 公众参与评价结论9714.7 环境影响评价综合结论9714.8 建议98附图一 环境空气监测点位布设图99附

6、图二 地表水监测点位布设图100附图三 松原市妇幼保健院地理位置示意图101附图四 松原市妇幼保健院新建综合楼现场照片102附图五 松原市妇幼保健院新建综合楼场区平面布置示意图103附图六 松原市妇幼保健院公示信息104附件一 监测报告106附件二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协议书117第一章 总论1.1项目由来松原市妇幼保健院始建于1993年12月,位于松原市经济开发区青年大街4439号,是一所以保健为主,集临床、科研、教学、预防、培训、社区卫生服务于一体的专科性公益性医疗单位,是松原市医疗保险定点医院,是松原市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妇女病普查定点医院,是松原市生殖保健中心,是松原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是

7、各县(区)妇幼保健业务指导培训中心。现有建筑面积900平方米,共有房间30间其中只有10个病房,40张床位。松原市妇幼保健院现有员工90人(在编人员为7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70人,临床医生26人,医技12人,护理18人妇幼保健14人。松原市妇幼保健院设有妇科门诊、妇产科病房、儿科、电诊科、检验科、新筛中心、妇幼信息综合科、健康教育科、妇女保健科、不孕不育症科、孕期保健门诊、高危孕产妇筛查门诊、儿童保健科、眼科、乳腺科、内科、心理咨询室等临床科室及特色诊室。根据松原市妇幼保健院提供的资料,松原市每年孕产妇约3万人,0-6岁儿童21万人,松原市妇幼保健院是松原市唯一一家集临床、科研、教学、预防

8、、培训、社区卫生服务于一体的专科性公益性医疗单位,现有总建筑面积900平方米,同时又承办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致使业务用房严重短缺,现在用房的有效面积远远不能满足整个松原市妇女儿童日益增长的保健服务需求,给医院各项业务的开展带来诸多不便,妇幼保健工作也因此成为卫生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严重制约医院的长远规划与发展。同时松原市妇幼保健院现使用的用房(包括门诊部、住院部)因年久失修,属于危房,隐患极大。医院建筑面积只达900m2,相当狭小与国家要求的建设标准相差悬殊,且布局不合理,根本无法满足松原市290万人口的妇幼保健需求,不利于全市妇幼保健服务,严重制约医院的长远规划与发展。为了医院能够满足当前

9、及未来发展要,松原市政府决定新建松原市妇幼保健院,原有用房由松原市政府统一处理,在此基础上提出本项目的建设。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1998.11)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的规定,受松原市妇幼保健院委托,吉林大学环境影响评价室承担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针对该项目的放射性装置,妇幼保健院已作出相关承诺,将委托具有辐射类环境影响评价专项资质的单位进行专项环境影响评价。在报告书编写期间,得到了松原市环境保护局,松原市妇幼保健院等单位和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1.2编制依据1.2.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0、(2015.1.1);(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10.28);(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5.8.29);(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6.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3.6.29);(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3.1);(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8.28);(8)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1.1);(9)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11.18);(10)建设项目环境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2015.3.19);(11)关

11、于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环发1999107号,1999.4.2);(12)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正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9号令);(13)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文,2006.2.14);(14)关于执行医疗结构污染物排放标准问题的通知(环函2003197号,2003.7.14);(15)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国务院第380号令,2003.6.16);(16)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1号,2008.8.1);(17)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卫生部令第48号,2006.9.1);(18)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原国家

12、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3206号,2003.12.26);(19)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卫生部、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2003287号,2003.10.10);(20)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卫生部令200336号,2003.10.15);(21)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原国家环境保护局令第5号,1999.6.22);(22)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2003.12.10)。1.2.2导则、规范(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1993);(4)环境影响

13、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6)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1.2.3项目文件及资料(1)松原市妇幼保健院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备案表,2015年5月;(2)由吉林省正泰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编制松原市妇幼保健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15年3月;(3)吉林大学环境影响评价室与松原市妇幼保健院签订的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咨询合同;(4)其他相关资料。1.3评价目的及评价原则1.3.1评价目的(1)通过对该工程所在区域环境现状的综合调查,评价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和污染源现状。(2)通过工程分析,掌握

14、拟建项目“三废”排放特征及产污环节,明确环境影响因子,确定评价因子,为各专题提供污染源强。(3)从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环境容量及周围环境敏感保护目标等方法,论证该工程选址的合理性,为项目实现优化选址、合理布局、最佳设计提供科学依据。(4)应用适当的模式和参数,预测并评价该项目运营期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及范围。(5)论证该工程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技术合理性和经济可行性。(6)评价该工程是否满足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要求。(7)通过环境经济损益分析,论证该工程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性。(8)通过公众参与,了解当地工作对区域环境和拟建项目的态度和看法,并了解对建设单位和环境管理部

15、门的意见和要求。(9)通过环境风险分析,了解区域环境敏感目标,确定项目主要风险因子和事故源项,并根据环境风险分析结果,提出具体的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通过上述工作,为项目的环保设计和建成营运后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1.3.2评价原则(1)严格执行国家、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法规、法令、标准和规范;(2)贯彻国发199631号文件精神,坚持“达标排放”、“总量控制”及“清洁生产”原则,在提出污染防治对策时,注重变末端治理为生产的全过程控制;(3)坚持“节约用水”和“综合利用”原则;(4)贯彻(88)环建字第117号文件精神,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中尽量使用现有的有效资料;(5)在环评工作中坚持科学

16、、客观、公正和实用原则,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开展评价工作。1.4评价重点根据该工程的污染特征,本着抓住主要矛盾、突出重点、提高报告书实用性的原则,本次环评将在加强工程分析的基础上,认真贯彻“总量控制”、“达标排放”的原则,并以水环境、医疗废物评价为重点,在对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进行详尽的分析论证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废水、废气、医疗废物、噪声的综合治理方案和环境管理措施。1.5主要环境问题该项目建成后主要环境问题包括:(1)生活污水和医疗废水对受纳水体的影响;(2)泵类、风机等噪声源对周围声环境及项目自身的影响;(3)生活垃圾、医疗废弃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4)污水处理站恶臭及食堂油烟的影

17、响。1.6控制污染与环境保护目标1.6.1污染控制目标在控制污染物排放满足相应标准要求的同时,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满足总量控制指标的要求,污染控制目标具体情况详见表1-1。表1-1 污染控制目标一览表序号因素污染控制目标1废水控制拟建项目医疗废水和生活污水经处理后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预处理标准要求,保护受纳水体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水体标准要求。2废气医院污水处理系统产生的恶臭污染物执行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医疗机构污水处理中废气排放标准。食堂油烟对环境空气的污染排放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

18、(GB18483-2001)中食堂油烟排放标准3噪声控制医院边界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噪声排放标准。4固体废物控制固体废物处理处置遵守“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原则。1.6.2环境保护目标各评价项目评价范围的保护目标详见表1-2。表1-2 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序号类别环境敏感目标位置关系环境保护目标1地表水松花江距妇幼保健院约1.1km达标后经地下水管网排入江南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松花江。依据吉林省地表水功能区(DB22/388-2004),评价河段为类功能水体,水质评价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2环境空气居民区

19、、办公楼西北侧200m为东润华庭小区保护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南侧隔道50m为棚户居民区西侧20m为司法局与吉视传媒合建办公楼东侧30m为松原市公安局3声环境院边界处保护院区周围声环境质量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标准,主干道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4a类标准。1.7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拟建松原市妇幼保健院位于松原市沿江路北侧,西临松原市公安局办公楼,东临松原市司法局与松原吉视传媒合建的办公楼,北临松原市供热站,南临沿江东路主街路。(1)地表水该项目废水产生量为48.32m3/d,小于1

20、000 m3/d,废水水质复杂程度为中等,受纳水体为松花江;医疗废水与生活污水经污水处理站一级强化处理加消毒工艺后排入城市污水排水管道,进入江南污水厂处理达一级(A)标准后排入松花江。根据“导则”(HJ/T2.3-93)中分级判据,本次地表水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评价。(2)环境空气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规定,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主要由项目各污染物的最大影响程度和最远影响范围确定,工作等级判别详见表1-3。表1-3 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判据评价工作等级评价工作分级判据一级Pmax80%,且D10%5km二级其他三级Pmax10%或D10%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 根

21、据工程分析结果和项目特点,本项目运营期废气污染源主要来自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恶臭气体,类比可知,污染物排放浓度为H2S:0.01mg/m3,NH3:0.8mg/m3,排放速率为H2S:0.002kg/h、NH3:0.01kg/h。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为H2S:0.004%、NH3:0.002%,上述污染物Pmax 均小于10%,项目自建污水处理站,并对各个构筑物加盖处理,故恶臭气体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小,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空气环境(HJ2.2-2008)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该项目空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定为三级,重点分析环境保护治理措施及可行性。根据环境空气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三级)的要求,按

22、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的规定,确定环境空气影响评价范围为:以污染源为中心,直径为5km的圆形区域。(3)噪声拟建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功能为1类区,临主干道厂界为4a类区,项目建成前后周围声压级增幅不大,且周围受影响人数不多,故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中规定,确定本次噪声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评价等级确定为二级。根据项目特点,评价范围重点为项目厂界及外200m区域内。1.8评价标准1.8.1 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本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特征污染物H2S和NH3执行工业企

23、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详见表1-4。表1-4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摘要 单位:mg/m3取值时间污染物标 准 值1小时平均24小时平均年平均SO20.500.150.06NO20.200.080.04TSP-0.300.20PM10-0.150.07(2)地表水本项目产生的污废水经污水处理站排入江南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松花江。根据吉林省地表水功能区(DB22/388-2004)的相关规定,宁江(原畜牧场)应采用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类标准,松林(原泔水缸断面)采用类标准,详见表1-5。表1-5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序号项目单位标准限值标准来源类类1pH69GB

24、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2CODmg/l20303氨氮mg/l1.01.54BOD5mg/l465粪大肠菌群个/L1000020000(3)噪声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相关规定,拟建项目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采用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区及4a类区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1-6。表1-6 声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dB(A)类别标准值标准来源昼间夜间1类5545GB3096-20084a类70551.8.2 污染物排放标准(1)废水根据松原市排水工程规划,本项目所排医疗废水与生活污水经医院自建污水处理站一级强化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排水管道,进入松原市

25、江南污水处理厂,经处理达到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一级A标准后排入松花江,因此本项目所在废水应执行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的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水污染物预处理标准,江南污水处理厂出水执行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一级A标准后排入松花江,其标准值详见表1-7和1-8。表1-7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预处理标准 单位:mg/L(pH除外)序号控制项目预处理标准标准来源1粪大肠菌区数(MPN/L)5000GB18466-20052化学需氧量(COD)浓度/(mg/L)最高允许排放负荷/g/(床位d)2502503生化需氧量(BOD5)浓度/(mg/L)最高允许

26、排放负荷/g/(床位d)1001004氨氮/(mg/L)-5悬浮物(SS)浓度/(mg/L)最高允许排放负荷/g/(床位d)6060表1-8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单位:mg/L基本控制项目一级(A)标准COD50BOD510SS10氨氮5(8)括号外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括号内数值为水温12的控制指标。(2)废气医院污水处理系统产生的恶臭污染物对环境空气的污染排放,执行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医疗机构污水处理站废气排放标准,选择氨、硫化氢浓度为评价因子。表1-9 污水处理站周边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表 序号控制项目单位标准值1氨mg/m31.02硫

27、化氢mg/m30.03食堂油烟对环境空气的污染排放,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中食堂油烟排放标准,见表1-10。表1-10 饮食业单位的油烟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油烟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规模小型中型大型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2.0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607585(3)噪声源建设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见表1-11。表1-11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 单位:dB(A)昼 间夜 间7055医院边界噪声采用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详见表1-12。表1-12 工业企业

28、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限值 单位:dB(A)类别标准值标准来源昼间夜间2类6050GB12348-2008(4)固体废物 医疗废物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其余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第二章 区域环境概况2.1 自然环境概况2.1.1 地理位置松原市位于吉林省中西部,吉林省经济规模第三大城市。地处北温带,介于东经1236至12611,北纬4359至4532 间。全境东西长240公里,南北宽172.4公里,幅员面积22034平方公里,占吉林省面积的12%。东、南与长春市四平市为邻,北与黑龙江省大庆市隔江相望,西部与白

29、城市、内蒙古自治区接壤。 松原幅员面积2.2万平方公里。松原市辖1个市辖区、3个县、1个自治县。即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长岭县、扶余县、乾安县和宁江区。共有13个街道、40个镇、38个乡,96个社区、1140个村。 另设三个省级开发区,即松原经济技术开发区、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2.1.2 地形、地貌及地质松原市地处松嫩平原,为第二松花江、松花江、嫩江、拉林河的冲积平原,大地构造属于松辽盆地,地貌类型由低河漫滩、高河漫滩和台地组成,地面标高在海拔120290m之间。中心城区地层岩性为第四系全新统。地下水属潜层水,含水层为砂层,地下水埋深1.08.2m。地层由上至下依次为耕

30、土(厚为0.51.0m)、粘土、亚粘土和砂土。地耐力在78.5196.2kN/m2。2.1.3 气候特征1.气象松原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处于半湿润半干旱过渡区,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其主要指标如下:极端最高气温: 38.5;极端最低气温: -34.8;平均气温: 5.4;年平均相对湿度: 62.8%;冬季最大平均风速: 3.8m/s;土壤冻结深度: 200cm;年降水量: 329.8mm;冰冻时间: 170d。2.水文项目区域位于松嫩低平原中部,主要地貌类型是以堆积为主的冲积湖平原,新生代地层广泛分布。含水层自上而下有第四系的顾乡屯组、白土山组、第三系的大安组。第四系顾乡屯组含水层是该区潜

31、水含水层,含水层岩性为粉细砂,一般成井深度在2030m左右。含水层厚度610m,水位埋深一般为811m。第四系白土山组含水层是承压水含水层,主要由沙砾石组成。含水层厚度为812m,含水层埋深一般为5585m,水位埋深一般为1015m,单井涌水量为5060m3/h。第三系大安组含水层其岩性为中细砂岩、中砂岩、中粗砂岩和沙砾岩。含水层厚度3.510m,含水层埋深70160m。据松原市水文水资源部门监测数据统计,流经松原市区的第二松花江水文数据统计资料如下:平均年份径流量: 123亿m3;枯水年份径流量: 55亿m3;历年最小流量: 43.1m3/s;上游汇水区集水面积:71783km2;水质类别:

32、 类水质;历年平均高水位: 132.59m;历年最高水位: 134.96m(出现时间1956.8.1);历年平均水位: 130.56m;10年、20年、50年、100年一遇洪峰流量分别为3800m3/s、4500m3/s、5100m3/s、7500m3/s,相应洪水水位134.31m、134.54m、134.61m、134.96m。2.1.3矿产资源松原市资源丰富,风光秀丽。资源富集,特产富饶。松原幅员辽阔,地上地下资源富集,素有“粮仓、肉库、渔乡、油海”之美誉。资源特点可以用“一黑、一黄、一绿、一白”来概括。一黑,就是地下有以石油为主的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石油总储量达26亿吨,已探明储量10

33、.8亿吨,天然气储量185亿立方米,油母页岩储量80亿吨,中国陆上第六大油田-吉林油田就坐落在松原,2004年原油产量达到505万吨。一黄,就是松原地处世界黄金玉米带上,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盛产玉米、大豆等作物,常年粮食产量在500万吨以上,最高年产量达580万吨。一绿,就是松原地处世界三大草原之一的科尔沁草原和松嫩平原的交汇处,是欧亚草原带延伸的东端,也是吉林省草原比较集中、面积较大的地区之一,全市有草原面积53万公顷。一白,就是境内有三江、一河、一湖(第一松花江、第二松花江、嫩江、拉林河、查干湖),江河总径流量398亿立方米,总流域面积8012平方公里,有可养鱼水面100万亩。2.2

34、社会环境概况松原市位于吉林省中西部,松嫩平原南部,是吉林、内蒙古、黑龙江三省区的结合部,幅员面积22123平方公里。全市下辖四县一区,即扶余、前郭、长岭、乾安四县和宁江区。东、南与长春、四平市为邻,西部与白城市、内蒙古自治区接壤,北部隔松花江、嫩江、拉林河与黑龙江省相望。松原市全市人口277.72万人。全市非农业人口69.84万人,占总人口的25.15;农业人口207.88人,占总人口的74.85。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25人。松原市工业经济初具规模,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全市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0户。以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前郭石化分公司、长山化肥厂等大企业为主体,已形成了石油开采

35、、石油炼制、化工、医药、轻工、食品、建材、纺织、机械、电力等门类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围绕石油化工、农畜产品深加工两大主导产业开发建设的一批工业项目,将更为有力地支撑松原工业不断发展壮大。松原市建市以来,松原们面向市场,发挥比较优势,重点发展了石油化工、农畜产品加工两主导产业和生化制药、建筑材料、商贸旅游三个新兴产业。年产500多万吨原油的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分公司、年加工150万吨原油的中国石化前郭石化分公司、年产32万吨化肥的长山化肥厂、年发电能力69万千瓦的长山热电厂等大企业构筑了松原石化产业的主体枢架;吉安生化乾安酒精有限责任公司50万吨玉米深加工、吉粮赛力事达玉米工业有限公司30万吨玉米深

36、加工、草原兴发集团长岭50万只肉羊加工、吉林不二蛋白有限公司10万吨大豆深加工等企业,构成了松原农畜产品加工业的骨干群体。目前,全市玉米加工能力达100万吨,肉羊加工能力达50万只。生化制药、建筑材料、商贸旅游三个新兴产业,都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开发前景非常广阔。2.3松原市妇幼保健院公用工程概况2.3.1给水工程项目区域内用水由沿江东路市政供水干管向场内引入,能够满足本项目供水。2.3.2排水工程松原市江南污水处理厂位于松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兴原乡小后屯村。该污水处理厂设计容量为日处理污水5万吨,投入使用后,江南城区所有企业和城市居民排放的污水经排水管网输送到污水处理厂,都将经过无害化达标处理后

37、再排入松花江。松原市妇幼保健院属于其纳污范围。2.3.3供电工程在松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二次变电所,由松原市沿江东路10KV供电线路接入,距离约55m。电源采用三相四线制,电压等级为380/220v。可为该项目的开闭所供电。2.3.4供热工程松原市供热公司成立于1993年,注册资金1179万元,主要负责承担市区集中供热及管理,现入网面积达500万平方米,2009年对11个区域锅炉房改造,建成两座供热规模可达800万平方米的大型热源厂,为松原市妇幼保健院提供充足的热源。松原市妇幼保健院属于该公司供热范围,能够依托其进行冬季取暖,不自建锅炉房。第三章 松原市妇幼保健院运营及排污现状3.1医院原有项目

38、情况松原市妇幼保健院始建于1993年12月,位于松原市经济开发区青年大街4439号,是一所以保健为主,集临床、科研、教学、预防、培训、社区卫生服务于一体的专科性公益性医疗单位,是松原市医疗保险定点医院,是松原市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妇女病普查定点医院,是松原市生殖保健中心,是松原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是各县(区)妇幼保健业务指导培训中心。现有建筑面积900平方米, 共有房间30间其中只有10个病房,40张床位。松原市妇幼保健院现有员工90人(在编人员为7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70人,临床医生26人,医技12人,护理18人妇幼保健14人。3.2医院现有医疗设备情况 松原市妇幼保健院现有设备有妇产科

39、手术器械、监护仪、微波治疗仪、乳腺诊断仪、人流机、产床、普通超声诊断仪、诊查床、瞳视机、检眼镜片箱、蒸馏水器、弱视矫治协调器、胎音仪、心电图机、综合手术床、器械台、尿分析仪、电动吸引器、高频电刀、母婴监护仪、电动产床、电解质分析仪、单通道血凝仪、彩色超生诊断仪、全自动生化仪、血球仪、胎心多普勒、射频电刀、数码电子阴道镜、消毒柜、波姆光等。原有设备功率为20.35KW。3.3现有公用工程(1)给水妇幼保健院现有供水由现有市政供水管网提供,可以满足妇幼保健院现有供水需要。(2)排水妇幼保健院现有污废水经汇集后排入医院现有的市政污水干管,污废水经松原市江南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松花江;雨水直接排入

40、市政雨水干管。(3)供热由松原市供热有限公司提供市政集中供热。(4)供电妇幼保健院由现有线路提供,能够满足医院内供电需求。3.4 医院人员配置及工作进度 松原市妇幼保健院现有员工90人(在编人员为7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70人,临床医生26人,医技12人,护理18人妇幼保健14人。医院全年工作时间为365天,实行三班工作制,每班工作8小时。3.5 医院现有排污情况分析 根据与松原市妇幼保健院规模相近的省内医院的监测数据,对松原市妇幼保健院现有情况分析如下:3.5.1 废水 废水:妇幼保健院现有日用水量约为42.98m3/d,由此产生的各类污废水排放量合计约为34.38m3/d,医疗废水水质类

41、似于生活污水,但成分更复杂,其中含有某些化学物和各种致病菌及病毒,经类比同行业产排污情况,院区现有废水放详见下表3-1。表3-1现有废水排放情况一览表分类废水量(m3/d)污染物浓度产生量排放去向有机废水34.26COD3004.3经市政污水管网排入松原市江南污水处理厂BOD51502.1NH3-N350.4SS1502.1粪大肠菌群5500-清净下水0.12SS800.01绿化或浇渣现有院址并未对废水采取任何处理措施,直接经污水管网排入松原市江南污水处理厂,不满足环境要求。3.5.2 废气医院目前设有职工食堂,采用液化石油气作为能源,液化石油气为清洁能源可充分燃烧,燃烧最终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

42、。食堂均安装有油烟净化装置,并且排烟系统密封完好,油烟经净化后由排风机送出,油烟的排放浓度约为1.2mg/m3, 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中规定的油烟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其中职工食堂经净化后的油烟通过高于建筑物主体建筑的排气筒排放。3.5.3 噪声根据项目特点,妇幼保健院配备风机和水泵等产噪设备,因此,会对周围声环境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其噪声值约在75-90dB(A)间。医院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采用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区标准,边界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区及4a类区标准。3.5.4 固体废物本项目固体废物

43、主要是医疗废物、污水处理站污泥、生活垃圾。该项目固体废物主要有医疗垃圾、生活垃圾等。按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和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对医院产生的固体废物实施分类管理,医疗垃圾、检验废物、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污泥等均属于危险废物,医疗废物交由松原市民康医用垃圾处理有限公司进行处理,生活垃圾属于一般废物可以运至城市垃圾填埋场卫生填埋。3.5.5 放射性污染分析医院的辐射装置一般包括X光照射、CT机等。在自然环境中,放射性可通过不同途径进入人体造成放射性污染。医院所选购的放射性设备均为经有关技术监督部门检测达到国家有关规定标准要求的合格产品,但现有院址辐射室紧邻居民楼,对居民身体健康存在一定潜在隐患。3.6 现有

44、环境问题及异地新建后“以新代老”治理措施根据医院现有污染物情况以及处理方式,其现存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1)废水现有院址废水不经处理,直接经污水管网排入松原市污水处理厂,对受纳水体松花江造成一定的影响,不满足相关环保要求。针对现有医院所出现的问题,松原市妇幼保健院在异地新建后需采取的“以新带老”治理措施:(1)废水异地新建项目完成后,拟自建污水站对全院废水进行处理,达到预处理标准后排入松原市江南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松花江。松原市妇幼保健院异地新建后,现有院址由松原市政府收购,纳入其规划范畴。第四章 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4.1 建设项目概况4.1.1 项目名称、性质及建设地点项目名称:松原市妇幼保健院综合楼建设项目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地点: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松原市沿江东路北侧,西临松原市公安局办公楼,东临松原市司法局与松原吉视传媒合建的办公楼,北临松原市供热站,南临沿江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