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科技厅关于组织.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763365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科技厅关于组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甘肃省科技厅关于组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甘肃省科技厅关于组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甘肃省科技厅关于组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甘肃省科技厅关于组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科技厅关于组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科技厅关于组织.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本文档由YY198308收集整理。甘肃省科技厅关于组织2007年度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的通知甘科计20075号各有关单位:为做好2007年度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现就有关工作事项通知如下:一、申报原则(一)落实甘肃省“十一五”科学技术创新和发展规划的原则。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必须紧密围绕甘肃省“十一五”科学技术创新和发展规划确定的10个科技重大专项和48个优先项目主题目标与内容,围绕创新体系建设和高新技术以及重大成果产业化的目标与内容。(二)突出省级目标的原则。紧密围绕我省的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以解决制约产业发展壮大的关键共性技术瓶颈问题为重点,集成攻关,实现突破。(三)突出自主创新的原

2、则。把促进自主创新摆在科技计划的突出位置。突出原始创新,提高科技的持续创新能力。突出集成创新,以企业为主,鼓励产学研结合,重点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需求问题,提高科技的支撑能力。二、申报程序我厅已开始建设网上申报受理平台。请各有关部门、市州科技局和单位,在分析近年行业、区域科技进步目标的基础上,按照申报原则,遴选本行业、部门和本地区重点领域的重点技术需求项目,做好项目网上申报前期准备工作,待网上申报系统建成后,根据网上申报的具体通知和要求,及时进行网上信息传输和文本提交。三、申报的限制性要求根据有关管理办法,项目申报受理信息系统已对限制性要求进行预设,涉及项目主要负责人和推荐单位的主要内

3、容如下:1项目申请须经推荐单位通过网上申报受理平台推荐。同一项目不得在不同科技计划或不同申报渠道间重复申报。2项目主要负责人只能承担或申报1项省科技计划项目,正在实施或尚未结题的项目主要负责人一般不得申报新上项目。3推荐单位应严肃、认真、科学、公正地履行其职责,对申请单位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可靠性做出审核评价并填写推荐评价意见。四、信息提示省科技计划管理信息平台(网上申报系统)正在建设之中,预期四月下旬完成,请各项目申报单位及推荐单位在此期间关注省科技厅网站的有关信息及网上申报通知(不再另行文),按新的项目申请书格式和要求填报。联 系 人:徐 前 省科技厅计划处 0931-8834620 张

4、自强 省科技厅计划处 0931-8885176附件:1. 2007年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项目申报指南2. 2007年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3. 2007年甘肃省星火计划项目申报指南4. 2007年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申报要求5. 2007年甘肃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计划项目申报要求6. 2007年甘肃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7. 2007年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和中青年科技研究基金计划项目申报要求8. 2007年甘肃省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专项计划项目申报指南二七年四月十八日主题词:科技 计划 通知甘肃省科学技术厅办公室 2007年4月19日印附件1:2007年甘肃省科技

5、重大专项计划项目申报指南2007年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按照甘肃省“十一五”科学技术创新和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的总体部署及省委、省政府的要求,集中支持对整体提升我省优势及战略产业竞争力具有全局性影响、覆盖面广、关联度高、社会可持续发展带动作用大的新产品、新工艺、关键技术及其配套集成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一、重点支持的技术领域(一)工业重点支持领域:1装备制造专项:针对石油钻采及炼化关键技术和大型成套装备,大型精密数控机床,凿岩设备,真空设备,换热及蒸发设备,电子加工设备,电力电器设备,矿山机械和环保设备,试验机设备,大型农用机械等制造过程中存在的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组织研发,实现产业化

6、。2新材料技术专项:铝、镍、铜、锌、镁等有色金属新材料的精深加工、产品升级,稀土新材料,化工新材料,非金属新材料和新型节能环保建材,以及相关的新技术新工艺研究开发。3风能、太阳能利用技术及设备专项:重点组织风能发电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积极推进兆瓦级风力发电机产业化。在风力发电控制系统、风机叶片、塔架研发及成套化、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技术及设备制造领域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力争取得重大进展。4冶金、化工、建材等流程工业节能及清洁生产技术与装备专项:节能降耗、减少污染排放的技术,提高材料质量、降低成本和减少污染的新工艺,综合利用矿产资源的新技术。(二)农业和社会发展领域:5新药创制及特色中药

7、现代化专项:人用、兽用诊断试剂和疫苗研制与产业化;生物、化学新药研制与产业化;生物检测产品研制与产业化;中药新药研发与产业化,包括中药新药研发(临床前、临床研究)与产业化,中成药二次开发;中药材GAP种植质量标准和种植技术体系研究。6内陆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及荒漠化治理专项:以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及生态治理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为重点,建立内陆河流域荒漠化治理技术模式;开展水土资源合理配置体系研究与示范。7动植物品种创新与产业化专项:以优势作物和经济动物等品种创新为重点,培育高产、优质、抗病虫、抗逆的优良、专用动植物新品种,加快相应技术的扩展和产业化。重点实施:7.1春(冬)小麦、马铃薯优

8、质高产多抗新品种、专用新品种选育;7.2油料作物高产优质新品种选育及其产业化;7.3蔬菜优良新品种选育及无公害优质蔬菜产业产业化;7.4肉牛、奶牛品种改良技术研究与示范及其产业化。8农产品精深加工专项:开展优质农畜产品的贮藏、保鲜、精深加工、包装、储运环节的关键共性技术创新与应用,提高加工工艺与设备技术水平。重视生物催化转化农产品工业化成套技术的开发和创新。重视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开发与应用。重点实施:8.1组织马铃薯等特色农产品保鲜、贮运、加工环节关键技术攻关,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体系;8.2作物绿色、无公害种植技术,设施农业无公害生产技术;8.3农业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生物

9、质能高效利用技术;8.4动物绿色营养添加剂的开发及区域饲料标准的研究;8.5现代奶业。建立奶牛高效饲养技术体系;牛奶品质营养调控技术;奶牛精料补充料及添加剂加工技术;奶系列新产品研发;奶制品精深加工技术;8.6苹果产业。以贮藏保鲜加工技术和果汁、果酱、果粉、果酒、果蔬脆片加工技术为重点,培育引进苹果新品种,优化品种结构;推广无公害标准生产技术;建设高效示范基地和加工型专用品种生产基地;8.7酿酒原料产业。引进与培育啤酒大麦、啤酒花、酿造葡萄新品种,开展标准化种植,围绕麦芽加工、酒花造粒、浸膏加工和加工后的废料综合利用为重点开展技术研究。9民用核技术开发专项:民用核技术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10、,以及相关治疗设备的研发与产业化。二、申报要求:(一)项目申请单位要在系统分析国内外有关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和本行业、本地区产业发展重大技术需求的基础上,明确研究目标,凝练研究内容;(二)项目申请单位要提出科学合理的专项目标和阶段目标,总体目标要突出与“规划”战略目标的紧密结合,阶段目标要明确突破的关键技术及其具体技术指标,产业化类专项应明确经济效益指标。切忌大、全、散,力求科学、明确、集中。(三)围绕确定的目标,详细分析技术路线的先进性和可行性,要重点进行技术成熟度和可靠性分析,找出存在的技术障碍及解决途径,进行知识产权分析和技术标准分析,对于产业目标明确的专项,要进行产业发展和竞争力分

11、析,提出对未来产业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涉及引进的专项,要制定系统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方案。附件2:2007年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科技支撑计划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以重大工艺技术及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为重点,以培育支持科技创新活动为目的,注重兼顾不同的行业、领域、地区布局,发挥培养创新人才、发现创新成果的基础性作用。一、工业重点支持技术领域:1制造业:数字化和智能化设计制造;流程工业的绿色化和自动化及装备;制造业信息化及电子信息产品开发,开发应用三维CAD、ERP、装备数控化技术;开发应用设计、制造、管理的集成技术;煤矿安全生产远程数字化监控系统;实施设计制造一体化的“甩图

12、纸”示范工程和经营管理信息化的“甩帐表”示范工程。2能源:节能建筑技术开发及试验示范;可再生能源新技术研究;太阳能保温建筑、天然气高效利用相关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3信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及中介服务机构建设;以嵌入式软件为主的应用软件;以现代物流为核心的集成系统,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电子政务技术。4新材料:电池用材料;各种粉体新材料;纳米新材料;功能材料;新型建材;新能源材料等。二、农业与社会发展重点支持领域5生物技术开发与应用:转基因动植物育种、胚胎移植、组培快繁、人用兽用诊断试剂和疫苗、微生物发酵、酶工程应用、新型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研制、农产品深加工中的发酵技术、酶工

13、程技术、生物催化转化农产品技术与设备、高附加值天然提取物生产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和开发等。6现代农业与农业产业化技术领域:旱作农业、节水农业生产技术体系,食品安全技术,设施农业无公害生产技术体系,畜禽重大疫病防控技术研究等。7环境保护与水污染防治技术领域:重要生态技术问题与典型生态区生态环境恢复重建技术体系研究;城市污水治理与资源化技术。8人口健康与重大疾病诊疗技术领域:流行病、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疾病、重大传染病预防控制技术研究,生殖健康、环境与健康、计划生育等方面的技术研究。附件3:2007年甘肃省星火计划项目申报指南2007年甘肃省星火计划以甘肃省“十一五”科技创新和发展规划确定的发展内容为重

14、点,围绕星火富民主题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突出市场导向,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引导科技特派员工作向纵深发展,持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增强农民科技致富的能力;推进科技先进市(县、区)科技进步。重点支持领域如下:一、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按照甘肃省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实施方案,启动首批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工作。推进星火专家大院、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农村区域成果转化中心、农村专业经济技术合作组织、农村科技信息共享与服务平台等各类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二、产业集群发展推进。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相结合,用技术链延伸带动产业链、价值链延伸,推进河西走廊星火产业带重点产业集群发展和

15、区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三、农村科技培训。围绕农村特色优势产业,开展生产技能培训;围绕农村劳动力转移,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四、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五、重大科普活动。附件4:2007年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申报要求甘肃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在双边、多边科技合作协议框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和区域科技合作与交流。一、支持重点(一)围绕甘肃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甘肃省“十一五”科学技术创新和发展规划确定重点领域和重点任务,在能源、水资源、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技术;装备制造业及材料产业技术;现代生物技术及产业化;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等科技发展战略重点;以及中医药、新能源水和矿产资源、环

16、境、农业、制造业、信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新材料、生物技术、人口与健康及公共安全等重点技术领域,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提高甘肃省自主创新能力的重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二)执行我国政府与外国政府或组织签署的双边或多边政府间科技合作协议中的重大国际科技合作研究项目。(三)鼓励我省科研单位与国际一流科研机构和一流科技人才开展国际合作,重点支持促进“项目、人才、基地”相结合的国际合作项目。(四)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或大学联合申报项目,重点支持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结合项目。二、申报要求(一)国际合作项目以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为主要内容,不支持软课题研究、产业化和基础建设类项目,项目的必要

17、性和可行性理由充分。(二)中外合作双方具备较好的合作基础。已列入科技部政府间科技合作联委会议定书的项目优先,与外方已签订合作协议的项目优先。(三)申报单位具备完成申报项目所需的设施、设备条件并能配套所需资金。中方项目承担单位具有相应的项目自筹资金,外方合作单位具有相应的项目技术、资金、设备等科技资源投入。项目申请单位属企业性质的,需有不低于申请合作专项资金数额的自有资金匹配;属事业单位性质的,申请单位及项目组织(推荐)部门需有一定的自筹资金和匹配资金。(四)项目负责人须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原则上年龄不超过55岁,具有扎实的研究基础并从事相关研究两年以上。(五)要求至少有3人以上具

18、有副高职称的高素质高水平研究开发队伍;(六)项目实施周期一般不得超过三年。附件5:2007年甘肃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计划项目申报要求依据甘肃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2007年甘肃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支持重点如下:一、具有创新性强、技术含量高、竞争力强、产业化前景好的项目。二、培育、孵化有望申报国家创新基金的项目。同时对紧密结合我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农业与社会发展技术领域开展的产业化项目,省级创新基金择优支持。三、我省具有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产业优势的产业技术创新项目。四、鼓励我省中小企业实施“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项目申报;鼓励省内高新技术园区、大学科技园区

19、内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一般性建材、耐火材料、水泥、建筑玻璃、日用陶瓷、食品、保健品、化妆品、饮料、烟酒类、消毒类产品和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若干重点项目指南”中明确不支持的项目,省级创新基金亦不予支持。附件6:2007年甘肃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一、省农转资金支持的对象2007年甘肃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以下简称“省农转资金” )支持对象以农业科技型企业为主,鼓励产学研结合,鼓励科技成果持有单位以技术入股等多种方式参与成果转化和市场竞争;支持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通过所属农业科技企业或与实施地的企业联合的方式申报转化资金项目。重点支持有望达到批量生产和应用前的农业新品种

20、、新技术、新产品区域试验与示范、中间试验或生产性试验,为农业生产大面积应用和工业化生产提供成熟配套的技术。(一)省农转资金支持的项目需具备以下条件1符合国家、省农业产业政策和农业科技发展战略、规划,有利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区域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有利于提高农也综合生产能力,有利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扩大就业,有利于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2属于2007年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重点支持领域规定的范围,有较大推广应用潜力或良好市场开发前景;3技术水平高,核心知识产权归属单位;或者属于已经引进但需中试以利于掌握其核心技术的重大科技成果;4涉

21、及到需要行业执法部门审核的成果,必须经过主管部门或其指定的法定资质机构审定、鉴定或出具有关检测证明。 (二)承担省农转资金支持项目的单位应具备以下条件1主要从事农业科研、开发、生产和技术服务业务,有从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并具备一定的农业科技开发业绩;2依法登记注册,具备独立法人资格,产权清晰,财务管理制度健全;3有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和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并具有持续创新的意识;4有良好的经营业绩,资产负债率不超过60%。(三)优先支持的项目1有重大推广应用前景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能显著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项目;3能显著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项目;4能显著提升

22、农业技术水平、对农业结构调整具有较大促进作用的转化项目;5能显著提升区域特色农业技术水平的项目;6通过国家、省、市级农业科技、星火计划等各类科技计划支持取得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四)优先支持的单位1技术水平高、持续创新能力强、管理科学、产品市场前景和效益好的企、事业单位,产、学、研合作单位; 2执行国家、省星火计划及其它科技计划业绩良好的单位和星火示范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五)农转资金不支持的项目1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2无自主创新的单纯技术引进项目;3低水平重复、单纯扩大规模或基本建设的项目;4知识产权不清晰或有权属纠纷的项目;5对社会或环境有不良影响的项目。二、重点支持领域(

23、一)农业生物技术1农产品加工生物技术:传统发酵食品的菌种改良及优化工艺;膳食纤维等功能成分制品及功能食品中试及产业化开发。优势农产品生物活性物质提取技术及新产品中试; 2可再生生物质产业培育技术:农林废弃物的气化、液化;低质土地种植能源、材料植物;人畜粪便为原料的沼气发酵技术升级;淀粉等生产生物塑料技术;3农业生物肥料、生物饲料、生物农药新产品中试及产业化。(二)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1粮油、果蔬、肉类、奶类、林产品、马铃薯、啤酒原料、大宗特产等主要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及新产品开发;2现代储运和包装技术;3功能性食品、药料和辅料新产品开发;4食品与农产品加工标准化和监测技术; 5微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

24、和农产品产后应用技术。 (三)种植业高效生产技术1粮油作物、林果新品种及农艺技术;2蔬菜瓜果新品种及农艺技术;3经济特产作物新品种及农艺技术;4食用菌、中药材等优势产业改造提升技术及新品种开发。(四)农产品安全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技术1绿色与有机农产品生产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2绿色与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和技术体系开发,示范基地及相关配套技术中试;3先进监测技术及设备开发;4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现代技术集成创新中试与示范。(五)优质安全高效畜牧渔业1畜禽鱼优良品种及配套系;2畜禽鱼集约化、规模化高效生产技术;3畜禽鱼重要疫病检测诊断新技术、高效防治技术;4优质饲料、饲草资源开发与高效利用,安

25、全型畜禽饲料及添加剂新产品产业化中试。(六)现代农业工程技术(含新材料、新装备)1数字农业与农业信息技术应用;2新型农用(功能化和专用化地膜和农用覆盖材料)新产品开发;3新型农业机械和装备(农产品精深加工设备、设施农业装备、种子产业化和种苗设备、作物种业田间作业机械)新产品开发;4新型缓释控释和生物肥料新产品开发;5工厂化设施农业(设施装备、新材料、专用品种、农艺新技术)技术。(七)农业生态环境及水土资源保护利用技术1公益性林业生态体系构建技术;2林草可持续复合经营与开发利用技术;3天然林可持续经营技术、困难立地造林,防护林改造和可持续经营技术;4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工程化技术;5农业生态保护技

26、术及装备、节水灌溉技术、农村饮水安全。三、农转资金支持方式2007年甘肃省农业科技成果农转资金采用无偿资助支持方式,每个项目支持金额为1015万元。优秀项目推荐申报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支持。1项目资金来源确定,投资结构合理,实施周期一般不得超过二年;2在项目新增投资中,申请企业需有不低于申请农转资金数额的自有资金匹配,事业单位需有一定的自有资金匹配。四、农转资金项目的申请(一)限项要求每个企业、研究院所、高等学校申报不得超过2项(二)申请文件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申请书2农业科技成果农转资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申请材料附件,包括: (1)申请单位法人证明(复印件)。 (2)成果证明。新

27、品种:区试报告,或审定证书,或同等效力的证明(转基因品种需大田释放许可证明);新兽药:安全性评价与药效试验报告;疫苗:中试批文;新农药(含植物生长调节剂类):田间试验报告与安全性评价报告;饲料添加剂:安全性评价报告;新肥料:田间试验报告;机械类:样机鉴定证书与检测报告;仪器类:样机鉴定证书与检测报告;其它能证明成果情况的材料:鉴定证书、或认定证明、或专利证明、或版权证明。(3)能说明项目知识产权归属及授权使用的证明文件(如:专利证书、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技术转让合同等的复印件)。(4)审计报告与财务报表。申请企业要提供2006年度财务审计报告、会计报表及附注(复印件);事业单位要提供2006年

28、度的会计报表。企业法人的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以及报表附注;事业法人的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结余分配表等。附件7:2007年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和中青年科技研究基金计划项目申 报 要 求2007年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和甘肃省中青年科技研究基金计划(以下简称“基金” ),从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重点支持原始创新性研究和孕育创新成果的前期研究,努力培养和发现优秀人才,培育和扶持创新研究群体。同时鼓励学科交叉,跟踪国内外学术前沿的应用基础研究。一、重点资助方向和范围1突出“以人为本”的立项宗旨,重点资助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和原始性创新的应用基础研究。2鼓励

29、交叉学科研究,鼓励和支持科研人员对其提出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和新发现进行探索创新的应用基础研究。3支持具有甘肃特色和研究优势的重点学科所开展的应用基础研究和部分基础研究。4支持围绕生物技术、有色金属新材料、农副产品深加工领域和由省级重点实验室所开展的应用基础研究和部分基础研究。5支持针灸、中医、中药传统医学研究,继承、创新传统中医诊疗方法研究。6跟踪国内外学术前沿的应用基础研究。二、申报条件1各申报单位和个人根据“基金”资助强度,要求项目研究目标明确、集中、针对性强,研究内容不宜大而全。2项目承担单位具有良好的研究条件和学术环境。3项目主要负责人具有良好的工作信誉或科研资信,能按期

30、完成研究任务,同时没有在研项目。4省中青年基金继续向省级“555”创新人才工程、“333”科技人才工程和“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倾斜。对于回国科研人员所选的具有创新研究的项目给予一定比例资助。三、申报要求1为证明申报项目研究内容的新颖性,可提供本研究领域的查新证明或能够证明其属前沿研究的学术研究动态信息资料。2每个项目装入一个档案袋。档案袋封面粘附“基金项目申报基本信息表”。表样如下:基金项目申报基本信息表申报 基金(自然科学基金/中青年基金) 序号:申报分组: (自然科学组、工程技术与科学组、材料组、农业与生物技术组、环境科学组、医学科学组)项目名称:项目第一申报人:职 称:联系电话: 办公

31、电话 移动电话 电子邮件:申报单位:单位地址:单位联系人: 电话: 3不支持软科学研究项目。4为提高医学项目的资助强度,申报单位推荐省自然基金项目数不超过5项,超限项目不予受理。附件8:2007年甘肃省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专项计划项目申报指南2007年甘肃省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专项计划(原科学事业费研究项目计划与技术开发研究项目计划),围绕甘肃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甘肃省“十一五”科学技术创新和发展规划确定重点领域和重点任务,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以培育省属科研院所科技创新活动,培养人才为目的,组织开展原始创新性研究和孕育创新成果的前期研究与应用研究。一、申报条件1甘肃省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专项计划支持对象为原科学事业费申报单位及省属技术开发研究院所。2曾立项项目,如需延续,承担单位及项目负责人应提交项目执行情况报告及相关材料,方可申请新上项目。3为证明申报项目研究内容的新颖性,需提供本研究领域的查新证明及相关材料。二、申报要求1申报项目研究目标明确,针对性强;研究内容重点突出、不应是拼凑项目。2项目申报单位具备良好的实验研究条件和工作、学术环境。3各申报单位推荐项目数不超过5项,超限项目不予受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