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765688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技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科技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科技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科技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科技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技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第1章 工程概述1第2章 施工部署1第3章 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法2第1节 工程测量2第2节 模板工程10第3节 钢筋工程11第4节 混凝土工程14第5节 预应力工程16第6节 钢结构工程16第7节 砌体工程26第8节 脚手架工程27第9节 屋面工程27第4章 季节性施工方案28第5章 临时设施布置与规划29第6章 保证工程工期措施30第7章 保证工程质量措施31第1章 工程概述省科技馆工程是一项造型新颖、构思独特、具有浓厚现代特征和文化气息的大型公共建筑,该工程外观特点鲜明、构造复杂,是继省速滑馆、省电视塔、省图书馆之后又一大型公用建筑,堪称我省标志性建筑,由于工程设计起点高、功能齐全,

2、影响大,已受到全省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该工程位于河北岸开发区,场地总占地面积50000m,总建筑面积24782m, 建筑高度42m。分为主展厅、球幕影院、报告厅三个主要功能区,螺旋攀升的弧形幕墙将主展厅采光顶、球幕影院屋盖连为整体结构,同时形成建筑共享大厅。 主展厅为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局部有夹层,层高6m、7m, 主要柱网尺寸12m15m, 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梁框架结构体系。球幕影院主体为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斜向框架支撑看台,屋盖结构采用两层钢网架与球幕影院裙房曲面钢网架连为一体。主展厅采光顶为螺旋扭面,弧形幕墙为鼓面的一部分采用钢管节点相贯焊接的钢桁架组成拱架结构。 外墙300 厚陶粒混凝

3、土与保温铝板,内墙200 厚陶粒混凝土砌体。 主体外装修一层部分墙面采用无框透明玻璃,花岗岩石材饰面,铝单板实体幕墙及折面点式玻璃幕墙,铝百叶及穿孔铝板饰面包至顶棚梁下。 地下室防水除要求结构达到自防水混凝土外,底板、侧墙及室外顶板均为外防水做法,采用三元乙丙防水卷材加刚性防水,屋面防水为一级防水,屋面排水均为内排水系统。第2章 施工部署2.1 施工流水段的划分及流水施工方式为了保证各工序合理有序地进行施工,达到均衡生产的目的,采取分段流水施工方式,根据本工程的结构特点及利于施工的原则,将该工程划分四个施工段。即以主展厅G、E 轴为界划分为、 、 三个施工段,将球幕影院划为第施工段,主体施工时

4、按施工段组织平行流水作业,水电、预应力等其它分项工程与土建穿插施工。 2.2 施工组织(1) 本工程将全面实行项目法施工, 工程项目管理是以高效率地实现项目目标为目的,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核心,以项目合同和成本核算制为主要内容,并对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的管理制度。 (2)项目经理部将依据建设单位要求和公司对项目的规划和决策,具体制定和实施总体方针目标,包括工期、质量、安全等,项目经理部将接受省建一公司的方针目标考核。项目经理部除接受省建一公司的目标考核外,同时项目经理部还将接受建设单位和社会各方的监督和检查, 最终为项目实现目标管理提供保障。 (3)按照公司项目管理

5、组织条例,本项目经理部将在公司总部的控制和协调下进行本工程的施工管理。 (4)在管理模式上严格按照ISO9002 质量体系运行,发挥总包单位的优势,积极为用户服好务,保证干出一个信誉工程、满意工程、良心工程。 2.3 钢结构施工设备钢结构吊装设备将采用两台16t 轮胎式起重机、一台10t 轮胎式起重机、一台70t 汽车吊和一台45t 汽车吊。钢结构制作时采用一台自动焊机、14台直流电焊机,两台自动切割机及数控相贯线切割机等。 2.4 施工重点(1)本工程平面形状不规则,立面形式多变,曲线、弧线较多,给测量定位放线带来较大困难。 (2)江北地下水位很高,科技馆工程的地下防水工程是满足使用功能的关

6、键。 (3)一层主展厅地面面积较大(5000余平方米),地面的平整度、防裂缝成为地面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 (4) 钢结构构件较长、焊缝较多,均为相贯连接且钢结构为曲线立面,其制作和安装是钢结构质量控制的关键。第3章 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法第1节 工程测量3.1.1 施测步骤测量工作的原则是先整体后分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1) 布设建筑方格网 将基础施工阶段标定的主轴线I 轴向东西两端延长至自然地面上,并将A 轴和K 轴向南北方向上外延,组成建筑方格网。 此方格网四角组成一个180m150m 的矩形,此网分为a:初设点位,b: 埋石 c: 用全站仪精确到测定角度和边长,d:测量平差,e: 按设定

7、坐标在标石面上标定其准确位置。 (2)此四点与已知标高点组成闭合水准网。用精密水准仪测定其高差,平差后,求出多点的绝对高程,这样,它们即可作为施工阶段的已知坐标点,也是引测标高的水准点。3.1.2测量方法的选择轴线放样以直角坐标法辅以极坐标法,在曲线的测设上,大半径的曲线,采用极坐标法辅以四分法测设曲线各点。个别区段采用编角法测设曲线。小半径曲线的极坐标法为主测设曲线。多曲线的主点(始点、中点、终点)要事先用全站仪定出,细部放样要与此三点吻合。实际上, 此三点起了主控点的作用。 为了进行现场放样,各种放样数据要事先算好。并经仔细检核无误后,打印,作为指导放样的依据,这些资料包括以下几种表格:

8、(1)直线轴线(主轴线)的交点坐标表; (2)各曲线及圆心坐标表; (3)平曲线元素表; (4)平曲线主点放样元素表; (5)极坐标法放样数据表; (6)偏角法放样数据表; (7)切线支源法放样数据表; (8)单据设计坐标表; (9)单据放样数据表; (10)方格网点成果表; (11)坐标点成果表; (12)曲线各点设计坐标一览表。 表3-1 控制点坐标表 点号坐标XYN2807.487955.846N2941.288973.719N2916.493917.155N2932.561970.933N2885.676896.756877.835966.618表3-2 直线轴线交点坐标表 轴间 线

9、距 X Y X Y X Y A 0 206931.493 291869.155 206916.493 291869.155 206901.493 291869.155 B 6 931.493 875.155 916.493 875.155 901.493 875.155 C 12 931.493 887.155 916.493 887.155 901.493 887.155 D 12 931.493 899.155 916.493 899.155 901.493 899.155 E 12 931.493 911.155 916.493 911.155 901.493 911.155 F 12

10、931.493 923.155 916.493 923.155 901.493 923.155 G 12 931.493 935.155 916.493 935.155 901.493 935.155 H 12 931.493 947.155 916.493 947.155 901.493 947.155 J 12 931.493 959.155 916.493 959.155 901.493 959.155 K 7.2 931.493 966.355 916.493 966.355 901.493 966.155 合计 97.2 97.200 97.200 97.200 表3-3 圆心设计坐

11、标表 圆心编号 间距 设计坐标 S X Y 01 839.193 922.755 02 154.600 993.793 922.755 03 20.000 993.793 942.755 04 854.593 902.755 05 87.162 893.493 980.755 06 64.227 841.714 942.775 07 23.100 851.109 921.672 08 17.581 810.193 935.455 09 993.793 928.155 010 6.353 988.789 932.069 011 897.193 901.255 012 15.935 900.893

12、 916.755 013 15.935 900.743 929.955 014 12.935 898.193 942.655 015 10.555 893.393 952.055 表3-4 平曲线主点元素表 圆弧编号圆心编号半径R 扇面张角 左边方位角L 右边方位角R 弧长L 弦长C I 01 102.600 56o3831 328o3020 25o0851 101.429 97.349 II 02 102.600 56o3832 154o3831 211o2940 101.429 97.349 III 03 124.700 67o0408 155o5433 222o5841 145.970

13、137.778 IV 04 60.750 53o3723 75o1005 128o4728 56.856 54.803 V 05 82.450 40o1250 111o2107 151o3358 57.869 56.688 VI 06 9.800 360o 80o0000 VII 07 6.500 360 o VIII 08 51.500 65o3314 327o4124 33o1438 61.575 55.761 IXX 09 109.350 11o4536 196o2447 208o1023 40.841 22.405 XI 09 110.250 21o2049 162o3907 183o

14、5956 58.923 40.839 XII 011 48.000 29o0000 309o5642 338o5642 22.444 24.036 XIII 012 48.000 29o0000 317o3716 346o3716 41.076 24.036 XIV 013 48.000 29o0000 328o0304 357o0304 24.295 24.036 XV 014 48.000 29o0000 339o3047 8o3047 24.295 24.036 XVI 015 48.000 29o0000 354o0828 23o0828 24.295 24.036 XVII 03 1

15、19.700 26o2955 193o2843 219o5838 55.360 54.868 XVIII 03 112.400 XVIII 03 118.400 表3-5 园曲线偏角法放样数据表 (本表适用于全站仪放样) 轴线 圆心角 偏角 弦长 交点 M B11 0 00 00 0 00 00 0 B10 5 3 00 2 45 00 11.966 B9 14 13 48 7 06 54 30.891 B8 21 07 19 10 53 39.5 45.710 B7 28 00 50 14 00 25 60.365 B6 34 54 21 17 27 10.5 74.701 B5 41 47

16、 53 20 53 56.5 88.967 B4 48 41 24 24 20 42 102.810 B3 55 34 55 27 47 27.5 116.282 B2 62 28 27 31 14 13.5 129.334 B1 67 04 08 33 32 04 137.778 累计 67 04 08 33 32 04 137.778 3.1.3 定位放样的程序(1) 在建筑方格网的四条边上分别标定主轴线的1、2 、3、轴和A、F、K轴。此六条轴线共12 个,要埋设混凝土打桩,永久保存,长期使用。并在地面上旋出轴线。 (2) 将圆心04、05、06、07、08 放样到实地,以便用极坐标法(

17、 以圆心为极点)对它们所属的圆弧进行放样。 (3)对圆曲线进行放样。 (4)对圆曲线、进行放样。 (5)根据施工进度安排,对其余各圆,各轴线进行放样。 (6)各细部尺寸放样。 3.1.4 测量质量保证措施测量工作的质量直接涉及到工程质量,因此,测量的各程序,各环节都要按照误差限差和精度要求进行工作,并把对自已的精度要求定在高于规范要求的前提下,才能取得高质量的测量成果,对于超出限差要求的和没有满足规范规定的成果,一律重测,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本工程采用城市工程测量规范。 3.1.5 测量成果的保存和整理(1)每一次测量工作,每一个数据,每一项成果,都要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予以保留。 (2)记录应

18、按要求填写,上交监理和建设单位存档,并留底,自留。项目经理部和责任公司各一份。 (3)重要数据要打印存档。 (4)按分部分项工程分检整理,装订成册,妥善保管。第2节 模板工程模板工程是混凝土结构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模板及其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确保工程结构和构件形体几何尺寸及相互位置的正确性。同时还应装拆简单,便于施工。 (1)圆柱模板将采用定型玻璃钢模板及定型柱头模板,厚度7mm, 模板加固采用钢板带柱箍,厚度5mm, 宽度60mm 螺栓连结( 见图3-5 园柱模板示意图、图3-6 柱头定型模板示意图)。 (2)矩型柱模板采用竹胶模板拼装,型钢加固,中间设对拉螺栓。 柱校正时

19、沿四角加3 分钢丝绳与地锚连接,用紧线器进行柱模垂直度校正。 (3) 现浇混凝土梁、板模板采用竹胶大模板拼装。为加快模板周转和施工速度。梁板模板采用早拆支撑体系。 (4)当梁跨度大于4m时,梁底模板应起拱,跨中起拱高度为梁跨度的1 100031000。 (5)为保证模板接槎平整、接缝严密、不漏浆,模板接缝用塑料胶带粘接。 (6)竹胶模板加固木方的选材:落叶松,用压刨加工保证其平整度。(7)楼梯模板:楼梯踏步模板采用专利技术整体定型工具式楼梯模板。该模板由塔吊吊运,安拆方便快捷,整体刚度好,浇出的楼梯踏步几何尺寸标准,混凝土表面光滑。(见图3-7 工具式楼梯模板图) (8)预埋铁件的固定:采取在

20、模板上钻孔,用短螺栓将预埋件固定在(2)钢筋制作加工采取集中下料、机械加工的方法。加工前对钢筋进行外观检查,其表面必须洁净,无损伤,油渍,铁锈等。 (3)钢筋连接 框架竖向钢筋(直径22mm)连接采用电渣压力焊;水平钢筋( 直径20 mm)连接采用手工电弧焊接。 第3节 钢筋工程采用电渣压力焊施工前检查上下钢筋,保证其端头垂直,断面平整,上下钢筋轴线侧移不超过0.1 倍钢筋直径,同时不大于2mm,接头处弯折不大于4 度,施焊时电流、电压稳定迅速下压,保证焊液各方向均匀,焊完2 分钟,待接头冷却后再卸下卡具。 (4)钢筋安装 钢筋骨架安装时按施工图纸的几何尺寸控制形体尺寸。加工尺寸必须准确,组装

21、前按照图纸标注的尺寸检查配筋尺寸、放置的位置。 第4节 混凝土工程混凝土施工采用设置现场集中搅拌站,泵送混凝土的方法,后台上料采用自动计量装置来控制配合比的准确性。为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 加快模板周转,在泵送混凝土中按比例掺早强型泵送剂。 3.4.1 准备工作(1)技术准备:做好技术交底、原材料的试化验、配合比的委试工作。 (2)浇筑前的检查:检查模板、支架、钢筋及预埋件、模板的强度、刚度;标高、位置、结构截面尺寸;预留拱度、支撑系统、支撑与模板结合处的稳定性。钢筋与埋设件规格、数量、安装的几何尺寸与位置、以及钢筋接头等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对于已变形和位移的钢筋应及时校正。浇筑混凝土前,应清

22、除模板内的垃圾、木片、泥土等杂物,确保模板内干净,将钢筋上的污染物清除干净。模板预留孔洞堵塞严密,以防漏浆。脱模剂涂刷均匀。3.4.2 泵送混凝土的拌制拌制混凝土的各种原材料质量应符合配合比设计要求,严格按试验站的设计配合比进行计量,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骨料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内径之比13,砂率控制在40 。并严格控制水灰比和坍落度。投料顺序:石子水泥砂子泵送剂水充分搅拌,搅拌时间不少于3 分钟。 3.4.3 混凝土的浇筑(1) 混凝土的浇筑顺序由远而近,先浇筑柱子混凝土,再浇筑梁板,同一区域的混凝土按先浇竖向结构后水平结构的顺序,连续浇筑、分层振捣。当不允许留施工缝时,区域之间、上下层之间,浇筑

23、间歇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2) 浇筑完的楼板混凝土表面,在初凝前,先用铁滚筒滚压,再用木抹子二次压抹,以防止混凝土泌水下沉产生表面裂缝。3.4.4 施工缝的留置(1)柱留在梁下5cm 处,梁板留在跨中13 跨度内。 (2)后浇加强带处施工缝的留置:梁板中设置网眼尺寸1cm 以内的钢丝筛网,截断混凝土,使其表面垂直,接槎时先用水冲洗混凝土表面,然后铺23cm 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再浇筑混凝土。(具体见图3-8) 目钢丝网焊接钢筋三角架板抗负弯筋图3-8 后浇加强带处处理示意图3.4.5 大面积混凝土楼板平整度控制在施工中先在各柱钢筋上用红色铅油作出500标高标记,严格

24、控制板底模板标高(误差在4mm以内)。浇筑混凝土时,在柱间挂500 线,用500 线监控板顶标高。 3.4.6 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浇捣后,逐渐凝固、硬化、其过程主要有水泥的水化作用来实现,水化作用必须在适当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才能完成。因此为保证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使其在规定龄期内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并防止产生收缩裂缝,必须对混凝土进行养护。 (1)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12h 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和采用养护膜及浇水养护。 (2)养护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拌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 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性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 (3)浇水次数应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

25、。 (4) 梁板混凝土比规范规定多留一组同条件养护试块,以确定预应力张拉时间。 3.4.7 混凝土质量的检验(1) 检查拌制混凝土所用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和用量,每工作班至少两次。 (2)检查混凝土在浇筑地点的坍落度,每一工作班至少两次。 (3) 在每一工作班内,当混凝土配合比由于外界影响有变动时,应及时检查。(4)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应随时检查。 3.4.8 混凝土试块的留置3(1)每拌制100 盘且不超过100m的同配合比混凝土,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 每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 盘时,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对现浇混凝土结构,其试件的留置尚应符合以下要求: 每一现浇楼层

26、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同一单位工程每一验收项目中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第5节 预应力工程本工程部分梁为后张无粘结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混凝土等级为C 40,预应力混凝土梁中的预应力筋采用fptk =1860N/mm2 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控制应力为预应力钢绞线标准强度的70,即=0.70 fptk 。预应力工程施工与土建施工紧密配合,待土建工种绑扎完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非预应力筋,马上开始预应力施工,待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张拉强度时,开始预应力筋张拉,做到最大限度节约工期。 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工艺流程: 预应力筋采购与

27、检验 预应力筋下料编束 支梁摸板绑扎梁非预应力钢筋 焊接预应力筋矢高控制点 安装预应力筋束 安装梁端螺旋筋、锚垫板 调整预应力筋矢高 绑扎楼板钢筋 安装予埋管线 隐蔽工程验收 浇筑混凝土并养护至张拉强度 预应力筋张拉及锚固 剪断梁端头多余预应力筋并用细石混凝土封头。 第6节 钢结构工程3.6.1 技术难点由于结构全部为钢管相贯焊接,对构件制作精度要求非常高。为达到制作的精度要求,经过技术论证,主要的技术难点是: (1)控制尺寸精度:这个问题贯穿于施工全过程,包括放样、下料、组对、焊接等各道工序。 (2)控制焊接收缩和焊接变形:焊接( 管件)长度方向收缩;焊接应力引起的各类变形,包括线变形和弯曲

28、变形。 (3)钢管腹杆的相贯线加工。 (4)主桁架曲率控制。 (5)构件长度大,安装精度要求高。 (6)高空施工作业量大。3.6.2 钢结构制作该工程钢结构包括弧形桁架(TRB)、彩光顶桁架(XTRB)、CTR 及管式支撑系统制作,其制作主要工序为放样、下料、组对、焊接。施工时重点是保证桁架主管成型及主管与支管重心汇交于一点共同工作。针对该工程施工难点及重点,我们采用现场整榀制作方法。弦管接头处采用衬管(长100mm), 即起到加强作用,又起到传力作用。接头位置设在同一根腹杆两侧,且错开1.5m。各工序施工方法及措施如下: 对于进场材料应进行二次复验,经二次复验合格后,方可投入工程使用,材料的

29、二次复验,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1)放样 所有构件在制作平台上按正面投影几何原理以11 放大样,弧线采用精密的全站仪进行放样,腹杆采用钢尺放样,标高采用技术监督局检验过的钢尺结合拉力仪放样,根据图纸详图放出所需要的大样,使之在钢结构施工规范允许范围内。 (2)腹杆的定位 所用钢尺须经精密校验,因50m 钢尺出厂时误差为10mm均在合格范围内,但用于本工程钢结构制作是无法保证结构设计精度的。在用钢尺进行精密测量时,可根据校验时给定的每把钢尺的改正方程式和温度进行修正。 钢管相贯线加工是施工的难点,对于尺寸易测易算的相贯线,我们采用数控机床进行加工,可确定加工精度。对于特殊相贯线,可采用手工加工

30、,并用人工修正尺寸及坡口,同样可满足工程需要。 (3)下料 下料前对钢管进行检测,若发现变形立即进行校正,以冷校为主, 辅以热校正。 下料时,由于受温度、焊接工艺、焊缝形式等诸多因素影响,管件下料时应考虑焊接收缩量及焊接间隙的数值,并在下料长度上予以考虑。为保证构件制作精度,需精确地预留焊接收缩余量,本工程各种规格杆件每个焊口预留焊接收缩量见表3-6。 表3-6 焊口预留收缩量表 序号 规 格 每个焊口预留收缩量(mm)1 1144.0 2.0 2 1528.0 2.5 3 20310 3.0 4 24512 4.0 5 24514 4.0 同时为保证焊接质量,应预留焊接间隙,焊接间隙基本上等

31、于焊接收缩量。 (4)弯管成型 主桁架的弦杆,各弯曲弧度几乎各不相同,为使钢管便于运输,我们在采购钢管时与钢管生产厂家联系,在加工钢管的同时将各种钢管的弧度直接加工成型,运至结构厂。这样解决了手工弯管的误差,同时加快了施工进度,保证了工程质量。 分段弯管、直杆编号 因为桁架钢管杆件均超过25m, 最长达45.266m, 大部分桁架弦管由3 段或4 段钢管焊成,采用分段各自按弯曲弧度加工。同一杆件各段钢管须进行编号,在两段管间加100mm 长衬管,并进行等强度坡口对焊。 每段按弯曲弧度加工的钢管,应逐一与相应的样杆进行对照,同时要依次与平台上弯曲弧度的大样进行核对,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为加

32、快刚架的组对速度、组对的质量所有的杆件必须具有中心线。以及杆件编号的准确性。 放样及下料所用的钢尺必须统一度量衡, (5)组对 主桁架组对时在刚架平台上进行,各段临时连接。组装平台按最长和最宽桁架进行铺设、抄平,平台顶面距地面500mm 高,在平台上按刚架的弧形半径号出内外弦杆的形心线,同时再作出内外弦杆的外径,根据内外弦杆外皮沿其曲率制作出固定杆,固定杆采用-20200150钢板进行定位。再将刚架内外弦杆摆放在组装刚架上,根据杆件的长度、位置用夹具作临时固定,并在其内外弦杆上用钢尺号出各弦杆的汇交形心线。根据内外弦杆的形心线测量出腹杆的长度,采用数控相贯切割机进行各腹杆的号料、下料。腹杆组对

33、时应按相应的位置进行安装,就位后的杆件应先采用四点对称点焊,待整榀刚架全部临时固定后进行焊接, 避免强行组对。 (6)焊接 焊工必须持证上岗,并经实际考核合格后方可施焊。 选用设计要求的焊接材料,并严格按焊接工艺进行施焊。 在钢结构焊接前,必须根据拟定的焊接指导书和相关标准、施焊试件、检验试件和试样测定焊接接头是否具有所要求的使用性能,提出焊接工艺评定报告,从而验证施焊过程中拟定的焊接工艺的正确性。同时把修订后的焊接工艺指导书报送给监理、设计院、建设单位,得到四方共同认可后,进行批量焊接。 在钢结构焊接过程中,杆件的焊缝热影响区,由于不断受到焊接热循环的作用,在焊件内部产生焊接应力和焊接变形。

34、由于本工程钢结构构件部分为弧线尺寸,且整体为封闭式,任何微小变形都可能影响安装质量和弧形外观曲面,故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焊接变形和减小焊接应力。主要采取如下措施: 对称施焊,同时焊接。 钢桁架采取平面组对,立起焊接,以防止侧弯。上弦节点先向下放置,多人同时焊接,然后翻转再焊接下弦节点。 (7)探伤 钢桁架焊接在设计上没有明确焊缝的等级标准,我施工单方根据结构特点决定,主桁架对接口定为二级焊缝,进行100%超声波无损探伤;其它焊缝定为二级,且检测标准由原来的20%超声波无损探伤增加为40% 无损探伤。 (8) 除锈 钢构件在下料完成后,构件表面进行角磨机除锈,将构件表面的浮锈全部除净。 (9)涂装

35、 防腐做法,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钢结构的底漆采用环氧复锌底漆两遍。为保证焊接质量涂装时先将焊接位置留出100mm 焊口,待焊接后在涂装。 为了消除节点焊接应力,采取以下保证措施: 避免强力组对。 在保证焊透及熔化深度的前提下采用多层多道焊,小的焊接规范参数,避免输入过大的焊接线能量。 每层焊后,采用圆头小锤均匀锤击焊缝,以消除焊接应力。 焊后,在钢管桁架节点采用氧乙炔焰加热,保温带覆盖,使钢管桁架节点焊缝局部退火,以消除焊接应力。 3.6.3 钢结构安装施工措施(1)桁架安装 1)施工方案选择 本着以吊装的稳定性好,最大限度地保证钢结构整体稳定和安全,减少高空作业量,降低成本,可操作的原则,经过

36、可靠技术经济论证,选用45t 汽车吊50t 履带式起重机和70t 汽车吊在跨内两台吊车为主要机械,25t汽车吊为辅吊,进行主桁架和采光顶钢桁架分别吊装的施工方案。 2)机具选择 根据钢构件的结构特点、重量及特殊的几何外形和安装高度等条件,选择日产45t 汽车吊、50t履带式起重机和日产70t 汽车吊进行钢桁架安装,25t 吊车配合安装,28t 履带式起重机进行现场倒运、拼装,1 台50t 履带吊为构件运输设备。电焊机选用直流焊机24 台及CO2气体保护焊机共2 台。 (2)施工顺序 从B1轴开始向B11轴依次安装。弧墙刚架采用综合吊装方法。第一榀刚架就位后,采用全站仪进行效正合格,拉紧7 道揽

37、风绳,且增加一根支柱作为临时固定,(揽风绳及支柱布置位置详见刚架临时定位图)第二榀就位后同第一榀刚架效正和临时固定。安装HL 及XG,B1轴到B11轴内15 榀桁架将先安装主桁架,然后安装HL 及XG, 待屋面达到安装条件后,安装顺序改为安装刚架-安装采光顶钢桁架-安装HL 及XG-安装CTR 刚架侧墙环梁、XG。 (3)施工方法 1)主桁架现场制作、拼装平台设置:在现场距建筑物较近且地势平坦开阔位置设拼装平台,平台按桁架曲率每间隔3m 浇筑200mm500mm3000mm 混凝土梁作平台梁,且在平台梁预留埋件。在平台梁预留埋件上焊接道轨作为刚架支点 2)由于主桁架比较长,且侧向刚度不好,主桁

38、架的翻身、起吊采用70t 吊车和50t 吊车主吊,25t 吊车辅吊,进行整榀跨内吊装。吊点位置见刚架吊装示意图。当主桁架吊至垂直时,25t 吊车脱钩。根据主桁架安装高度及外形特点, 50t 吊车吊点设在主桁架2/3 高度处,四点滑轮绑扎,吊索采用21.5。双机同时起吊,当起吊4m高时主吊吊车继续起吊,辅吊吊车转杆,且缓慢回钩,使刚架处于垂直状态,70t吊车将刚架进行就位。 3)由于施工条件限制,采光顶桁架不能和主桁架同时安装,这样主桁架处于不稳定状态。为了不影响下一榀桁架安装,保证施工进度,将对主桁架进行临时固定。垂直方向采用龙门架柱支顶和千斤顶,侧面方向采用缆风绳进行拉结。具体方法为,支顶点

39、选在主桁架下弦钢球下面第一节点处,支顶杆件为龙门架柱支顶和千斤顶。外弦正面采用三道 21.5 钢丝绳作为缆风绳进行固定,侧面采用二道21.5 钢丝绳作缆风绳进行固定,为保证刚架的安装精度,在安装时采用具有高精度的全站仪进行全方位定点抄测,经抄测合格后进行固定。固定后的刚必须进行复测,待采光顶桁架安装后整缆风绳,使主桁架和采光顶桁架安装就位。4)采光顶钢桁架吊装,采用45t 吊车在主桁架跨内进行吊装,根据采光顶钢桁架安装位置,吊索采用经计算的不等长绑扎吊索起吊后和主桁架进行拼接,就位后进行轴线标高垂直度检测,无误后进行焊接。 5)7.4m 标高出的刚架安装,刚架安装前,在7.4m 处制作以一钢支

40、架,支架的上平面位置应根据刚架所在的弧墙位置进行确定。标高采用经纬仪进行抄测,先安装刚架环梁-刚架吊装就位后,安装采光顶桁架,再安装7.4m 柱高处其它环梁,然后由上至下安装环梁及系杆。 6)环桁架安装 环桁架安装采用高空散拼法进行安装,按标高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为了减少高空焊接难度,保证焊接质量,加快施工速度,12m标高以下环桁架安装采用每四榀循环搭设双排脚手架来完成。12m标高以上根据弧形钢桁架外观几何特性及材料外形特点,设计制造了滑动焊接平台,利用平台安装。平台主要利用主桁架四根钢管的曲面为附着面,与桁架弦杆接触处采用滑动控制主滚轮和附着滑轮,来保证平台自由升降,安装平台悬挂在主桁架弦杆

41、和腹杆处,借助手扳葫芦来把平台和悬挂点连接在一起,扳动手扳葫芦可自由升降,实现不同标高位置环桁架的安装。主滚轮控制安装平台在两桁架弦杆间高度方向自由滑动,附着滚轮控制安装平台紧密接触在桁架主弦杆上,使安装平台不能脱离主弦杆,从而固定住安装平台,给操作者创造出施工工作面,从而保证焊接质量。(4)临时固定措施由于刚架的安装时与使用时的受力不同产生了水平推力,水平推力 计算如下: 刚架选TRB6-1 计算, 刚架自重7.08t, 环梁自重2.834t,刚架与水平力(N)夹角为72。 揽风绳拉力: NO=5.029m9.923=3.7t 揽风绳向刚架分解力: N2=3.7tCOS27O=3.3t 刚架

42、自重向刚架分解力:N3=9.923tCOS18O=9.4t 刚架的水平推力为: N=(9.4+3.3)COS72O = 12.7 0.309 = 3.92 t TRB6-1 的水平推力为3.92(t)第7节 砌体工程本工程内外墙均为陶粒混凝土砌体。 3.7.1 砌体施工工艺流程砌块准备配制砂浆选择砌块测量放线砌筑勾缝。 3.7.2 砌块的排列方法及操作方法(1)砌块的砌筑在各层结构已经完成,承重墙或柱子的预埋件、预埋拉结筋位置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 (2)砌块排列时,必须根据设计尺寸、砌块模数、水平灰缝的厚度和竖向灰缝的宽度,计算皮数和排数,以保证砌体的尺寸。 (3)灰缝应横平竖直,砂浆饱满

43、。竖向灰缝的宽度不得大于20mm, 水平灰缝的宽度不得大于15 mm。砌体的竖向灰缝要避免与窗洞口边线形成通缝。 (4)外墙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的砌块应分皮咬槎,交错搭砌。 砌体上下皮砌块应互相错缝搭砌,搭接长度不宜小于砌块长度的1/3。 (5)不得有集中荷载直接作用在陶粒混凝土墙上,否则应设置垫块或采取其他加固技术措施。 (6)砌块进场应有产品质量证明,运输时,用专用工具。人工装卸时要轻拿轻放,码放整齐。严禁摔、掷或用翻斗车卸货。3.7.3 砌筑的质量控制(1)砌筑时,灰缝应横平竖直,砂浆饱满,砌块这间应粘结良好,铺打灰浆长度应控制在1.5m 以内。竖向灰缝灌缝时,采用内外临时夹板,灌注灰缝

44、密实,严防跑浆。 (2)框架预埋拉筋调直,端部弯钩为90 ,砌入墙内并将拉结筋弯钩压入竖向灰缝内。 (3)砌体临时间断处应砌成阶梯形斜槎。不允许留直槎。 (4) 砌块与门窗的连接。先立框时,砌块与门窗口外侧均应抹粘结砂浆5mm,挤压塞实,及时校正门窗框垂直度和平整度,并随即在每侧钉三个钉子,将门窗框钉固与砌体的预埋木砖上。 (5) 砌体与楼板的连接。首先在墙身顶面抹粘结砂浆,每砌完一块即在丁头面上皮贴与楼板下皮间用小木楔将墙身楔紧,并用粘结砂浆塞实,灰缝勾平。第8节 脚手架工程(1)主体施工操作架:圆弧部分位用单排外脚手,其他部位采用双排外脚手,围护架子:单排架子外挂密目网。(详见下图) (2)结构砌筑及顶棚、内墙抹灰采用工具式活动脚手架,外墙局部采用吊脚手。 第9节 屋面工程本工程屋面面积大、形状复杂、节点及出屋面构筑物多、施工难度大。屋面防水采用刚、柔双重防水,屋面保温采用100 厚苯板保温层。柔性防水层为新型防水材料三元乙丙卷材,刚性防水层为40mm 厚细石混凝土掺3JJ91 硅质密实剂。 防水工艺流程为:基层处理局部增强处理铺贴卷材收头处理涂保护层蓄水试验浇筑细石混凝土养生分格缝填嵌。 (1)隔气层施工前将基层与突出屋面的构件等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