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行拌合站信息化、有效解决混凝土质量现场管控难题.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765796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积极推行拌合站信息化、有效解决混凝土质量现场管控难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积极推行拌合站信息化、有效解决混凝土质量现场管控难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积极推行拌合站信息化、有效解决混凝土质量现场管控难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积极推行拌合站信息化、有效解决混凝土质量现场管控难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积极推行拌合站信息化、有效解决混凝土质量现场管控难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积极推行拌合站信息化、有效解决混凝土质量现场管控难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积极推行拌合站信息化、有效解决混凝土质量现场管控难题.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积极推行拌合站信息化、有效解决混凝土质量现场管控难题尊敬的各位领导: 下午好!*部自进场以来,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拌合站信息化工作稳步推进。现就我标段拌合站信息化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做如下汇报。一、工程概况二、拌合站信息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严格遵照标准化建设和管理的有关要求,积极推进混凝土拌和站信息化监控管理技术,利用现代化的信息网络,通过准确、及时、自动的信息采集系统,实现混凝土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超差原因及时分析,超差数据真实可追溯,质量状况快速识别的信息化管理。通过推行拌和站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混凝土质量状况大幅度提到,有效的杜绝了不合格混凝土在

2、工程实体建设中的应用。(一) 领导重视 (1)完善体制建设,做到有人抓 本标段混凝土拌和站自安装信息化监控设备,指挥部领导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项目指挥长为组长、总工为副组长的信息化管理小组,中心实验室主任、各分部实验室主任为拌合站信息化的直接责任人,拌合站站长全力服从实验室管理;依据*文件及制定了混凝土拌和站信息化管理办法,规范了参建人员的质量行为,明确了考核标准,完善了管理制度标准化体系。(2)充足人员配备,做到有人做本标段共立混凝土拌和站3座,按照标准化配置要求进行了配置;配备专职信息化管理人员3人,全部具备大专以上学历、计算机专业知识和3年以上的工作经验,信息化专职人员负责与后方

3、联系,与软件正常运行检查及确保授权人员信息化信息的发送确认。每个工地实验室配备1名专门负责信息化处理人员,对现场出现的信息超标及时作出分析,立即作出纠正。6台主机工控系统均安装了信息化采集系统和无线传输设备。 (3)加强业务培训,做到人会抓为提高混凝土拌和站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落实铁路工地试验室和混凝土拌和站人员岗位资格培训考试管理办法(工管办函【2013】300号)文件要求,指挥部领导多次召开拌和站信息化管理专题会议,多次组织对拌和站操作手和驻站试验人员进行培训教育学习并邀请软件公司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使各层次人员增强了岗位责任意识,熟练掌握系统操作规程并灵活运用到施工生产当中,保证信息化

4、系统建设工作的效能达到最大化。(二) 措施得当(1) 详细分析数据超差原因2013年9月底安装信息化监控设备并调试完毕,10月份开始正式实施超标数据上传和分析。前期对超差的任何一项均进行详细分析,得出超差根本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1、 拌和站首盘超标数据。主要体现在配料机的小料口瞬时流量导致落差的修正。2、 拌和站设备问题,主要体现在下料仓料门调整不到位、电磁阀、气缸、密封件老化漏气造成开关门不及时,设备检修周期过长等。3、 原材料问题:主要体现在装载机上料不及时导致料仓空仓、断料,等再次上料时主机工控系统计算机自动修正落差不及时;粗骨料卡门,细骨料下料口调整不合适;粉料的输送管道过长、储

5、料罐破拱;减水剂、引气剂用量偏少,输送管道过长,搅拌机运转时计量设备漂移晃动导致计量不稳定。4、 突然停电导致拌和站停止运转导致工控系统自动配料超标数据上传。(2) 下力气落实改进到位通过原因分析,指挥部积极与设备生产厂家、软件开发商多次研究考察,并根据混凝土拌和站设备的实际情况,指挥部投入大量资金对拌合设备进行了改造。改造的具体措施如下:1、 首盘超标数据的处理:首盘数据超标主要是来自于工控系统的自动计量系统零点校核和各种材料的落差修正,及时修正这些数据能够降低超标数据的出现。操作手对拌和站计量系统进行落差修正2、拌和站的维修保养,加强对配料机开关门气缸的润滑,保养人员每天或者不定期地对润滑

6、油进行检查,确保油缸工作正常,开关门顺畅。操作手对拌和站设备进行维护保养3、骨料配料机在配料机控制门加焊角钢,使其口径变小,减少骨料下料的瞬时流量,减少超标数据的出现。改装后的配料机4、 粉料增加小螺旋,当机器开动时,大小螺旋同时工作,当粉料上料量达到90%左右的时候,通过继电器来控制大螺旋,使其停止工作,小螺旋继续进行供给剩余10%的粉料量,以此来增加粉料的计量精度。改造后增加的小螺旋5、外加剂通过增加精计量包,对外加剂的输送管道进行改造,在原来大输送管道的基础上增加精计量包,同样通过时间继电器,在上料的过程中,先让大小输送管道同时工作上料至90%左右,大输送管道停止工作后,小输送管道继续上

7、剩余的料,这样的计量误差可控制在较小的范围以内。同时为减少拌和机因工作时对计量秤的晃动漂移,把外加剂计量秤由主机上面挪至外加剂仓里面,避开因晃动和漂移而造成的误差超标。改造后增加的精计量包改造后的外加剂计量秤通过以上的设备改造,本标段的拌和站高级报警基本消除、初中级报警稳中有降。个别超差严重的拌和机从早期的20%逐步降低到4%以内,其他拌和机超差能稳定控制在1%以内。9月份运行的一、二分部运行的拌合站信息化超差数据如下:一号站总超差数为86,详见下表:材料水泥粉煤灰砂碎石减水剂引气剂水超差数14202411188各级超差数量与占总盘数的比例见下表:超差等级初级中级高级超差数量70106超差比例

8、2.54%0.36%0.22%中高级超差原因为电磁阀损坏、粉煤灰罐破拱、高压线停电、拌合机停转、料仓缺料等。二号站总超差数为74,详见下表:材料水泥粉煤灰砂碎石减水剂水超差数89012036各级超差数量与占总盘数的比例见下表:超差等级初级中级高级超差数量491015超差比例0.34%0.07%0.10%(三) 严格考核(1) 邀请专业人员定期进行检查,有效遏制数据篡改现象。混凝土拌和站通过信息化系统的实时数据采集、传输,确保了生产数据真实有效。为了保证数据真实,遏制篡改数据现象,指挥部将拌和站信息化管理工作纳入月度考核,定期和不定期的对拌和站信息化管理工作进行检查;为了避免拌和站在数据库中和工

9、控电脑的生产系统中设置插件,过滤篡改计量超标数据,指挥部不定期的邀请软件厂家的专业维保人员对拌和站进行排查,确保杜绝使用过滤软件。(2) 业主与现场监理的有效监督外因在混凝土拌合站管理中同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业。郑西公司将信息化列为激励约束考核和信誉评价的考核项目、监理站将拌合站信息化列为日常检查项目和监理例会的重要一项,有效的促进了拌合站信息化管理的工作开展。(3) 严格检查混凝土超差台账,完善计量超标混凝土处理流程,保证问题整改闭合。指挥部主要相关责任人将信息化接受的超差标准降低,这样更能有效的监控信息化运行情况。每次月度考核,将信息化作为必备考核项目进行考核,直接与实验室相关人员的工资挂钩

10、、与拌合站的计量挂钩。月度考核将严格监控整个拌合过程、拌合站超差处理台账等。对于有超标情况的混凝土,本标段根据不同材料的超标情况制定了两种处理方式:正常使用和废除处理。监理工程师全过程见证,并签署处理意见,保证出现问题后的闭合管理。1、正常使用:混凝土材料的超标误差在5%以下的,混凝土通过监理工程师的见证,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检测,留存试件以保证质量的可追溯性。2、废除处理:混凝土材料的超标误差在5%以上的,通过装载机和混凝土运输罐车,进行接料后倒入废料池或者用于临建工程。此过程需要监理工程师进行全过程见证,并留下影像资料,由监理工程师签署处理意见,以便于问题的闭合。(四)、正确认

11、识(1)有效的提高了拌和站的管理效率。通过智能化的信息数据处理技术,对混凝土拌和站进行即时数据分析,实现了混凝土生产过程动态控制的目标,创新了管理手段,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体现了现代信息技术与工程技术的完美结合。通过对设备及时检修、规范校正计量设备误差、固化人为操作及管理流程、实行机制考核等方面入手,超标明显降低,在保证砼质量的同时,原材料的使用量基本接近设计使用量,管理成本控制效果明显。快速查找生产数量,与计划产能和原材料实际消耗量进行实时对比,可以直接导出统计报表,形成分析结论,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2)混凝土生产过程得到了有效控制。拌和站生产通过信息化系统有效的实时过程控制

12、,生产信息实时采集并发送到服务器上,在系统平台上可以同步对拌合时间、材料用量实时监控,有效验证了混凝土配合比执行情况,同时更加精确控制了材料的计量误差并及时纠偏。另外,能够将超标信息以短信形式第一时间发送给相关管理人员,管理人员根据超差级别及时进行处理从设备检修、计量设备校正、人员操作及管理流程方面快速分析解决,有效控制了混凝土质量,实现了事中主动控制,避免了事后被动控制,保障了砼施工工艺标准的严格执行。 总之:今天借此机会,我只对我标段在拌合站信息化管理方面的一些做法谈了一下自己的见解,若有不对之处请兄弟单位谅解。今后我们将在各级领导的指导下,继续加强信息化建设,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扩充信息化使用需求,克服信息化系统存在的不足,促使信息化系统建设的不断提高,日趋完善。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