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吉明第三版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后答案完整版.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766077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 页数:85 大小:1.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郝吉明第三版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后答案完整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郝吉明第三版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后答案完整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郝吉明第三版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后答案完整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郝吉明第三版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后答案完整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郝吉明第三版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后答案完整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郝吉明第三版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后答案完整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郝吉明第三版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后答案完整版.doc(8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后答案(第三版) 主编:郝吉明 马广大 王书肖目录第一章 概 论第二章 燃烧与大气污染第三章 大气污染气象学第四章 大气扩散浓度估算模式第五章 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第六章 除尘装置第七章 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第八章 硫氧化物的污染控制第九章 固定源氮氧化物污染控制第十章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第十一章 城市机动车污染控制第一章 概 论1.1 干结空气中N2、O2、Ar和CO2气体所占的质量百分数是多少? 解:按1mol干空气计算,空气中各组分摩尔比即体积比,故nN2=0.781mol,nO2=0.209mol,nAr=0.00934mol,nCO2

2、=0.00033mol。质量百分数为,;,。1.2 根据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求出SO2、NO2、CO三种污染物日平均浓度限值的体积分数。解:由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查得三种污染物日平均浓度限值如下:SO2:0.15mg/m3,NO2:0.12mg/m3,CO:4.00mg/m3。按标准状态下1m3干空气计算,其摩尔数为。故三种污染物体积百分数分别为:SO2:,NO2:CO:。1.3 CCl4气体与空气混合成体积分数为1.50104的混合气体,在管道中流动的流量为10m3N、/s,试确定:1)CCl4在混合气体中的质量浓度(g/m3N)和摩尔浓度c(mol/m3N);2)每天

3、流经管道的CCl4质量是多少千克?解:1)(g/m3N) c(mol/m3N)。2)每天流经管道的CCl4质量为1.03110360024103kg=891kg1.4 成人每次吸入的空气量平均为500cm3,假若每分钟呼吸15次,空气中颗粒物的浓度为200/m3,试计算每小时沉积于肺泡内的颗粒物质量。已知该颗粒物在肺泡中的沉降系数为0.12。解:每小时沉积量200(5001560106)0.12=10.81.5 设人体肺中的气体含CO为2.2104,平均含氧量为19.5%。如果这种浓度保持不变,求COHb浓度最终将达到饱和水平的百分率。解:由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14 (11),取M=210,CO

4、Hb饱和度1.6 设人体内有4800mL血液,每100mL血液中含20mL氧。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的呼吸量为4.2L/min,受污染空气中所含CO的浓度为104。如果血液中CO水平最初为:1)0%;2)2%,计算血液达到7%的CO饱和度需要多少分钟。设吸入肺中的CO全被血液吸收。解:含氧总量为。不同CO百分含量对应CO的量为:2%:,7%:1)最初CO水平为0%时 ;2)最初CO水平为2%时 1.7 粉尘密度1400kg/m3,平均粒径1.4,在大气中的浓度为0.2mg/m3,对光的折射率为2.2,计算大气的最大能见度。解:由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18 (12),最大能见度为。第二章 燃烧与大气污染

5、2.1 已知重油元素分析结果如下:C:85.5% H:11.3% O:2.0% N:0.2% S:1.0%,试计算:1)燃油1kg所需理论空气量和产生的理论烟气量; 2)干烟气中SO2的浓度和CO2的最大浓度; 3)当空气的过剩量为10%时,所需的空气量及产生的烟气量。解:1kg燃油含:重量(g) 摩尔数(g) 需氧数(g)C 855 71.25 71.25H 1132.5 55.25 27.625S 10 0.3125 0.3125H2O 22.5 1.25 0N元素忽略。1)理论需氧量 71.25+27.625+0.3125=99.1875mol/kg设干空气O2:N2体积比为1:3.78

6、,则理论空气量99.18754.78=474.12mol/kg重油。即474.1222.4/1000=10.62m3N/kg重油。烟气组成为CO271.25mol,H2O 55.25+1.25=56.50mol,SO20.1325mol,N23.7899.1875=374.93mol。理论烟气量 71.25+56.50+0.3125+374.93=502.99mol/kg重油。即502.9922.4/1000=11.27 m3N/kg重油。2)干烟气量为502.9956.50=446.49mol/kg重油。SO2百分比浓度为,空气燃烧时CO2存在最大浓度。3)过剩空气为10%时,所需空气量为1

7、.110.62=11.68m3N/kg重油,产生烟气量为11.267+0.110.62=12.33 m3N/kg重油。2.2 普通煤的元素分析如下:C65.7%;灰分18.1%;S1.7%;H3.2%;水分9.0%;O2.3%。(含N量不计)1)计算燃煤1kg所需要的理论空气量和SO2在烟气中的浓度(以体积分数计);2)假定烟尘的排放因子为80%,计算烟气中灰分的浓度(以mg/m3表示);3)假定用硫化床燃烧技术加石灰石脱硫。石灰石中含Ca35%。当Ca/S为1.7(摩尔比)时,计算燃煤1t需加石灰石的量。解:相对于碳元素作如下计算:%(质量) mol/100g煤 mol/mol碳C 65.7

8、 5.475 1H 3.2 3.2 0.584S 1.7 0.053 0.010O 2.3 0.072 0.013灰分 18.1 3.306g/mol碳水分 9.0 1.644g/mol碳故煤的组成为CH0.584S0.010O0.013,燃料的摩尔质量(包括灰分和水分)为。燃烧方程式为n=1+0.584/4+0.0100.013/2=1.14951)理论空气量;SO2在湿烟气中的浓度为2)产生灰分的量为 烟气量(1+0.292+0.010+3.781.1495+1.644/18)1000/18.2622.4103=6.826m3/kg灰分浓度为mg/m3=2.12104mg/m33)需石灰石

9、/t煤2.3 煤的元素分析结果如下S0.6%;H3.7%;C79.5%;N0.9%;O4.7%;灰分10.6%。在空气过剩20%条件下完全燃烧。计算烟气中SO2的浓度。解:按燃烧1kg煤计算 重量(g) 摩尔数(mol) 需氧数(mol)C 795 66.25 66.25H 31.125 15.5625 7.78S 6 0.1875 0.1875H2O 52.875 2.94 0设干空气中N2:O2体积比为3.78:1,所需理论空气量为4.78(66.25+7.78+0.1875)=354.76mol/kg煤。理论烟气量CO2 66.25mol,SO2 0.1875mol,H2O 15.562

10、5+2.94=18.50mol N2总计66.25+8.50+0.1875+280.54=365.48mol/kg煤实际烟气量365.48+0.2354.76=436.43mol/kg煤,SO2浓度为。2.4 某锅炉燃用煤气的成分如下:H2S0.2%;CO25%;O20.2%;CO28.5%;H213.0%;CH40.7%;N252.4%;空气含湿量为12g/m3N,试求实际需要的空气量和燃烧时产生的实际烟气量。解:取1mol煤气计算H2S 0.002mol 耗氧量 0.003mol CO2 0.05mol 0 CO 0.285mol 0.143mol H2 (0.13-0.004)mol 0

11、.063mol CH4 0.007mol 0.014mol共需O2 0.003+0.143+0.063+0.014=0.223mol。设干空气中N2:O2体积比为3.78:1,则理论干空气量为0.223(3.78+1)=1.066mol。取,则实际干空气 1.21.066mol=1.279mol。空气含湿量为12g/m3N,即含H2O0.67mol/ m3N,14.94L/ m3N。故H2O体积分数为1.493%。故实际空气量为。烟气量SO2:0.002mol,CO2:0.285+0.007+0.05=0.342mol,N2:0.2233.78+0.524=1.367mol,H2O0.002+

12、0.126+0.014+1.2981.493%+0.004=0.201mol故实际烟气量 0.002+0.342+1.367+0.201+0.21.066=2.125mol2.5 干烟道气的组成为:CO211%(体积),O28%,CO2%,SO2120106(体积分数),颗粒物30.0g/m3(在测定状态下),烟道气流流量在700mmHg和443K条件下为5663.37m3/min,水气含量8%(体积)。试计算:1)过量空气百分比;2)SO2的排放浓度();3)在标准状态下(1atm和273K),干烟道体积;4)在标准状态下颗粒物的浓度。解:1)N2%=111%8%2%0.012%=78.99

13、%由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46 (211)空气过剩2)在测定状态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为;取1m3烟气进行计算,则SO2120106m3,排放浓度为。3)。4)。2.6 煤炭的元素分析按重量百分比表示,结果如下:氢5.0%;碳75.8%;氮1.5%;硫1.6%;氧7.4%;灰8.7%,燃烧条件为空气过量20%,空气的湿度为0.0116molH2O/mol干空气,并假定完全燃烧,试计算烟气的组成。解:按1kg煤进行计算 重量(g) 摩尔数(mol) 需氧数(mol)C 758 63.17 63.17H 40.75 20.375 10.19S 16 0.5 0.5H2O 83.25 4.625 0需氧63

14、.17+10.19+0.5=73.86mol设干空气中N2:O2体积比为3.78:1,则干空气量为73.864.781.2=423.66mol,含水423.660.0116=4.91mol。烟气中:CO2 63.17mol;SO2 0.5mol;H2O 4.91+4.625+20.375=29.91mol;N2:73.863.78=279.19mol;过剩干空气0.273.864.78=70.61mol。实际烟气量为63.17+0.5+29.91+279.19+70.61=443.38mol其中CO2 ;SO2 ;H2O ; N2 。O2 。2.7 运用教材图27和上题的计算结果,估算煤烟气的

15、酸露点。解:SO2含量为0.11%,估计约1/60的SO2转化为SO3,则SO3含量,即PH2SO4=1.83105,lg PH2SO4=-4.737。查图27得煤烟气酸露点约为134摄氏度。2.8 燃料油的重量组成为:C86%,H14%。在干空气下燃烧,烟气分析结果(基于干烟气)为:O21.5%;CO600106(体积分数)。试计算燃烧过程的空气过剩系数。解:以1kg油燃烧计算,C 860g 71.67mol; H 140g 70mol,耗氧35mol。设生成CO x mol,耗氧0.5x mol,则生成CO2 (71.67x)mol,耗氧(71.67x)mol。烟气中O2量。总氧量 ,干空

16、气中N2:O2体积比为3.78:1,则含N2 3.78(106.67+24.5x)。根据干烟气量可列出如下方程:,解得x=0.306故CO2%:;N2%:由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46 (211)空气过剩系数第三章 大气污染气象学3.1 一登山运动员在山脚处测得气压为1000 hPa,登山到达某高度后又测得气压为500 hPa,试问登山运动员从山脚向上爬了多少米?解:由气体静力学方程式,大气中气压随高度的变化可用下式描述: (1)将空气视为理想气体,即有 可写为 (2)将(2)式带入(1),并整理,得到以下方程:假定在一定范围内温度T的变化很小,可以忽略。对上式进行积分得: 即 (3)假设山脚下的气

17、温为10。C,带入(3)式得:得即登山运动员从山脚向上爬了约5.7km。3.2 在铁塔上观测的气温资料如下表所示,试计算各层大气的气温直减率:,并判断各层大气稳定度。高度 Z/m1.5103050气温 T/K298297.8297.5297.3解:,不稳定,不稳定,不稳定,不稳定,不稳定。3.3 在气压为400 hPa处,气块温度为230K。若气块绝热下降到气压为600 hPa处,气块温度变为多少?解:,3.4 试用下列实测数据计算这一层大气的幂指数m值。高度 Z/m1020304050风速u/m.s13.03.53.94.24.5解:由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80 (323),取对数得设,由实测数

18、据得 x0.3010.4770.6020.699y0.06690.11390.14610.1761由excel进行直线拟合,取截距为0,直线方程为:y=0.2442x故m0.2442。3.5 某市郊区地面10m高处的风速为2m/s,估算50m、100m、200m、300m、400m高度处在稳定度为B、D、F时的风速,并以高度为纵坐标,风速为横坐标作出风速廓线图。解:,。稳定度D,m=0.15,。稳定度F,m=0.25,风速廓线图略。3.6 一个在30m高度释放的探空气球,释放时记录的温度为11.0。C,气压为1023 hPa。释放后陆续发回相应的气温和气压记录如下表所给。1)估算每一组数据发出

19、的高度;2)以高度为纵坐标,以气温为横坐标,作出气温廓线图;3)判断各层大气的稳定情况。测定位置2345678910气温/。C9.812.014.015.013.013.012.61.60.8气压/hPa10121000988969909878850725700解:1)根据Ai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可得高度与压强的关系为将g=9.81m/s2、M=0.029kg、R=8.31J/(mol.K)代入上式得。当t=11.0。C,气压为1023 hPa;当t=9.8。C,气压为1012 hPa,故P=(1023+1012)/2=1018Pa,T=(11.0+9

20、.8)/2=10.4。C=283.4K,dP=1012-1023=11Pa。因此,z=119m。同理可计算其他测定位置高度,结果列表如下:测定位置2345678910气温/。C9.812.014.015.013.013.012.61.60.8气压/hPa10121000988969909878850725700高度差/m89991011635362902711299281高度/m119218 319 482 1018 1307 1578 2877 3158 2)图略3),不稳定;,逆温;,逆温;,逆温;,稳定;,稳定;,稳定;,稳定。3.7 用测得的地面气温和一定高度的气温数据,按平均温度梯度

21、对大气稳定度进行分类。测定编号123456地面温度/。C21.121.115.625.030.025.0高度/m4587635802000500700相应温度/。C26.715.68.95.020.028.0解:,故,逆温;,故,稳定;,故,不稳定;,故,不稳定;,故,不稳定;,故逆温。3.8 确定题3.7中所给的每种条件下的位温梯度。解:以第一组数据为例进行计算:假设地面大气压强为1013hPa,则由习题3.1推导得到的公式,代入已知数据(温度T取两高度处的平均值)即,由此解得P2=961hPa。由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72 (315)可分别计算地面处位温和给定高度处位温:,故位温梯度=同理可计

22、算得到其他数据的位温梯度,结果列表如下:测定编号123456地面温度/。C21.121.115.625.030.025.0高度/m4587635802000500700相应温度/。C26.715.68.95.020.028.0位温梯度/K/100m2.220.27 0.17 0.02 1.02 1.42 3.9 假如题3.7中各种高度处的气压相应为970、925、935、820、950、930 hPa,确定地面上的位温。解:以第一组数据为例进行计算,由习题3.1推导得到的公式,设地面压强为P1,代入数据得到:,解得P1=1023hPa。因此同理可计算得到其他数据的地面位温,结果列表如下:测定编

23、号123456地面温度/。C21.121.115.625.030.025.0高度/m4587635802000500700相应温度/。C26.715.68.95.020.028.0地面压强/hPa102310121002104010061007地面位温/。C292.2293.1288.4294.7302.5297.4第四章 大气扩散浓度估算模式4.1 污染源的东侧为峭壁,其高度比污染源高得多。设有效源高为H,污染源到峭壁的距离为L,峭壁对烟流扩散起全反射作用。试推导吹南风时高架连续点源的扩散模式。当吹北风时,这一模式又变成何种形式?解:吹南风时以风向为x轴,y轴指向峭壁,原点为点源在地面上的投

24、影。若不存在峭壁,则有现存在峭壁,可考虑为实源与虚源在所关心点贡献之和。实源虚源因此+=刮北风时,坐标系建立不变,则结果仍为上式。4.2 某发电厂烟囱高度120m,内径5m,排放速度13.5m/s,烟气温度为418K。大气温度288K,大气为中性层结,源高处的平均风速为4m/s。试用霍兰德、布里格斯(x=10Hs)、国家标准GB/T1320191中的公式计算烟气抬升高度。解:霍兰德公式。布里格斯公式 且x=2100kW,TsTa=130K35K。(发电厂位于城市近郊,取n=1.303,n1=1/3,n2=2/3)4.3 某污染源排出SO2量为80g/s,有效源高为60m,烟囱出口处平均风速为6

25、m/s。在当时的气象条件下,正下风方向500m处的,试求正下风方向500m处SO2的地面浓度。解:由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88(49)得4.4解:阴天稳定度等级为D级,利用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95表44查得x=500m时。将数据代入式48得。4.4 在题4.3所给的条件下,当时的天气是阴天,试计算下风向x=500m、y=50m处SO2的地面浓度和地面最大浓度。解:阴天稳定度等级为D级,利用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95表44查得x=500m时。将数据代入式48得。4.5 某一工业锅炉烟囱高30m,直径0.6m,烟气出口速度为20m/s,烟气温度为405K,大气温度为293K,烟囱出口处风速4m/s,SO2排

26、放量为10mg/s。试计算中性大气条件下SO2的地面最大浓度和出现的位置。解:由霍兰德公式求得,烟囱有效高度为。由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89 (410)、(411)时,。取稳定度为D级,由表44查得与之相应的x=745.6m。此时。代入上式。4.6 地面源正下风方向一点上,测得3分钟平均浓度为3.4103g/m3,试估计该点两小时的平均浓度是多少?假设大气稳定度为B级。解:由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98 (431)(当,q=0.3)4.7 一条燃烧着的农业荒地可看作有限长线源,其长为150m,据估计有机物的总排放量为90g/s。当时风速为3m/s,风向垂直于该线源。试确定线源中心的下风距离400m处,风

27、吹3到15分钟时有机物的浓度。假设当时是晴朗的秋天下午4:00。试问正对该线源的一个端点的下风浓度是多少?解:有限长线源。首先判断大气稳定度,确定扩散参数。中纬度地区晴朗秋天下午4:00,太阳高度角3035。左右,属于弱太阳辐射;查表4-3,当风速等于3m/s时,稳定度等级为C,则400m处。其次判断3分钟时污染物是否到达受体点。因为测量时间小于0.5h,所以不必考虑采样时间对扩散参数的影响。3分钟时,污染物到达的距离,说明已经到达受体点。有限长线源距离线源下风向4m处,P1=75/43.3=1.732,P2=75/43.3=1.732;。代入上式得。端点下风向P1=0,P2=150/43.3

28、=3.46,代入上式得4.8 某市在环境质量评价中,划分面源单元为1000m1000m,其中一个单元的SO2排放量为10g/s,当时的风速为3m/s,风向为南风。平均有效源高为15m。试用虚拟点源的面源扩散模式计算这一单元北面的邻近单元中心处SO2的地面浓度。解:设大气稳定度为C级,。当x=1.0km,。由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106 (449) 4.9某烧结厂烧结机的SO2的排放量为180g/s,在冬季下午出现下沉逆温,逆温层底高度为360m,地面平均风速为3m/s,混和层内的平均风速为3.5m/s。烟囱有效高度为200m。试计算正下风方向2km和6km处SO2的地面浓度。解:设大气稳定度为C级

29、。当x=2km时,xDx2xD时,计算结果表明,在xD=x=162m。实际烟囱高度可取为170m。烟囱出口烟气流速不应低于该高度处平均风速的1.5倍,即uv=1.51.6871700.25=9.14m/s。但为保证烟气顺利抬升,出口流速应在2030m/s。取uv=20m/s,则有,实际直径可取为4.0m。4.12 试证明高架连续点源在出现地面最大浓度的距离上,烟流中心线上的浓度与地面浓度之比值等于1.38。解:高架连续点源出现浓度最大距离处,烟流中心线的浓度按 P88(47) (由P89(411)而地面轴线浓度。因此,得证。第五章 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5.1 根据以往的分析知道,由破碎过程产

30、生的粉尘的粒径分布符合对数正态分布,为此在对该粉尘进行粒径分布测定时只取了四组数据(见下表),试确定:1)几何平均直径和几何标准差;2)绘制频率密度分布曲线。粉尘粒径dp/0101020204040质量频率g/%36.919.118.026.0解:在对数概率坐标纸上作出对数正态分布的质量累积频率分布曲线, 读出d84.1=61.0、d50=16.0、d15。9=4.2。作图略。5.2 根据下列四种污染源排放的烟尘的对数正态分布数据,在对数概率坐标纸上绘出它们的筛下累积频率曲线。污染源质量中位直径集合标准差平炉0.362.14飞灰6.84.54水泥窑16.52.35化铁炉60.017.65解:绘

31、图略。5.3 已知某粉尘粒径分布数据(见下表),1)判断该粉尘的粒径分布是否符合对数正态分布;2)如果符合,求其几何标准差、质量中位直径、个数中位直径、算数平均直径及表面积体积平均直径。粉尘粒径/0224466101020204040浓度/0.812.2255676273解:在对数概率坐标纸上作出对数正态分布的质量累积频率分布曲线,读出质量中位直径d50(MMD)=10.3、d84.1=19.1、d15。9=5.6。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129(524);P129(526);P129(529)。5.4 对于题5.3中的粉尘,已知真密度为1900kg/m3,填充空隙率0.7,试确定其比表面积(分别

32、以质量、净体积和堆积体积表示)。解: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135(539)按质量表示P135(538)按净体积表示P135(540)按堆积体积表示。5.5 根据对某旋风除尘器的现场测试得到:除尘器进口的气体流量为10000m3N/h,含尘浓度为4.2g/ m3N。除尘器出口的气体流量为12000 m3N/h,含尘浓度为340mg/ m3N。试计算该除尘器的处理气体流量、漏风率和除尘效率(分别按考虑漏风和不考虑漏风两种情况计算)。解:气体流量按P141(543);漏风率P141(544);除尘效率:考虑漏风,按P142(547)不考虑漏风,按P143(548)5.6 对于题5.5中给出的条件,已知旋

33、风除尘器进口面积为0.24m2,除尘器阻力系数为9.8,进口气流温度为423K,气体静压为490Pa,试确定该处尘器运行时的压力损失(假定气体成分接近空气)。解:由气体方程得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142(545)。5.7 有一两级除尘系统,已知系统的流量为2.22m3/s,工艺设备产生粉尘量为22.2g/s,各级除尘效率分别为80%和95%。试计算该处尘系统的总除尘效率、粉尘排放浓度和排放量。解: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145(558)粉尘浓度为,排放浓度10(199%)=0.1g/m3;排放量2.220.1=0.222g/s。5.8 某燃煤电厂除尘器的进口和出口的烟尘粒径分布数据如下,若除尘器总除

34、尘效率为98%,试绘出分级效率曲线。粉尘间隔/0.60.60.70.70.80.81.0122334质量频率 /%进口g12.00.40.40.73.56.024.0出口g27.01.02.03.014.016.029.0粉尘间隔/45566881010122030质量频率 /%进口g113.02.02.03.011.08.0出口g26.02.02.02.58.57.0解: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144(552)(P=0.02)计算,如下表所示:粉尘间隔/23.5质量频率/%0.10.49.520.020.015.011.08.55.55.54.00.80.2分级效率/%83047.56068.5

35、75818689.5959899100解: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144(554)。5.10 计算粒径不同的三种飞灰颗粒在空气中的重力沉降速度,以及每种颗粒在30秒钟内的沉降高度。假定飞灰颗粒为球形,颗粒直径分别为为0.4、40、4000,空气温度为387.5K,压力为101325Pa,飞灰真密度为2310kg/m3。解:当空气温度为387.5K时。当dp=0.4时,应处在Stokes区域。首先进行坎宁汉修正:,。则,。当dp=4000时,应处于牛顿区,。,假设成立。当dp=0.4时,忽略坎宁汉修正,。经验证Rep1,符合Stokes公式。考虑到颗粒在下降过程中速度在很短时间内就十分接近us,因此

36、计算沉降高度时可近似按us计算。dp=0.4 h=1.4110530=4.23104m;dp=40 h=0.08830=2.64m;dp=4000 h=17.3530=520.5m。5.11 欲通过在空气中的自由沉降来分离石英(真密度为2.6g/cm3)和角闪石(真密度为3.5g/cm3)的混合物,混合物在空气中的自由沉降运动处于牛顿区。试确定完全分离时所允许的最大石英粒径与最小角闪石粒径的最大比值。设最大石英粒径dp1,最小角闪石粒径dp2。由题意,故。5.12 直径为200、真密度为1850kg/m3的球形颗粒置于水平的筛子上,用温度293K和压力101325Pa的空气由筛子下部垂直向上吹

37、筛上的颗粒,试确定:1)恰好能吹起颗粒时的气速;2)在此条件下的颗粒雷诺数;3)作用在颗粒上的阻力和阻力系数。解:在所给的空气压强和温度下,。dp=200时,考虑采用过渡区公式,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150(582):,符合过渡区公式。阻力系数按P147(562)。阻力按P146(559)。5.13 欲使空气泡通过浓盐酸溶液(密度为1.64g/m3,粘度1104Pa.s),以达到干燥的目的。盐酸装在直径为10cm、高12m的圆管内,其深度为22cm,盐酸上方的空气处于298K和101325Pa状态下。若空气的体积流量为127L/min,试计算气流能够夹带的盐酸雾滴的最大直径。解:圆管面积。据此可

38、求出空气与盐酸雾滴相对速度。考虑利用过渡区公式:代入相关参数及us=0.27m/s可解得dp=66。,符合过渡区条件。故能被空气夹带的雾滴最大直径为66。5.14 试确定某水泥粉尘排放源下风向无水泥沉降的最大距离。水泥粉尘是从离地面4.5m高处的旋风除尘器出口垂直排出的,水泥粒径范围为25500,真密度为1960kg/m3,风速为1.4m/s,气温293K,气压为101325Pa。解:粒径为25,应处于Stokes区域,考虑忽略坎宁汉修正:。竖直方向上颗粒物运动近似按匀速考虑,则下落时间,因此L=v.t=1.4122m=171m。5.15 某种粉尘真密度为2700kg/ m3,气体介质(近于空气)温度为433K,压力为101325Pa,试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