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发生炉安全评估报告.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769079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 页数:80 大小:4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气发生炉安全评估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煤气发生炉安全评估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煤气发生炉安全评估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煤气发生炉安全评估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煤气发生炉安全评估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气发生炉安全评估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气发生炉安全评估报告.doc(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煤气发生炉安全评估报告兖州市金阳光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二0一三年四月二十二日 目 录1、编制安全评估报告的目的1.1评估目的1.2评估范围2安全评估依据2.1相关的法律、法规、文件2.2评价采用的相关规范和标准2.3单位有关文件3评估概述3.1单位概况1编制安全评估报告的目的1.1评估目的安全评估的目的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为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利于提高本质安全程度。通过对兖州市金阳光玻璃制品有限公司煤气发生炉设施、设备试运行状况及管理状况的调查、分析,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降低生产的风险,预防事故的发生,保护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运

2、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查找该系统生产运行中存在的事故隐患并判定其危险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使系统在生产运行期内的安全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1.2评估范围本次对兖州市金阳光玻璃制品有限公司煤气发生炉进行安全评估的范围主要包括包括:煤气发生炉的重大危险源辨识、安全防护设施方面,与本煤气发生炉的重大危险源辨识无关的其他方面不在本评价范围内。凡涉及的厂区整体现状安全评价、环境保护、职业卫生问题,则应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和相关的标准,由具有相应评价资质的单位予以评价。2安全评估依据2.1相关的法律、法规、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

3、0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4、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5、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6、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原劳部发1996276号);7、仓库安全管理规则(公安部1994第6号);8、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原劳动部1995第56号);9、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的规定(原劳动部1996第423号);10、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年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第1号);11、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2.

4、2评价采用的相关规范和标准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3、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02)5、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2008);6、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7、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8、机械安全 防护装置 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作一般要求(GB/T8196-2008);9、特低电压(ELV)限值(GB/T3805-2008)10、电热设备基本技术条件(GB10067-1988);1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5、;12、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4-1999)1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994)(2000年版);14、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2006)15、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1993)16、用电安全导则(GB/T 13869-92)17、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 18、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19、工业企业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91)20、建筑照明设计规范(GB50034-2004);21、建筑防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2、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6、GB15577-2007);23、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24、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87);25、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26、安全标志(GB2894-2008);27、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28、工业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2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SG R0004-2009 );30、安全色(GB2893-2008);31、固定式钢直梯安全技术条件(GB4053.1-2009);32、固定式工业钢平台安全技术条件(GB4053.4-2009);33、固定式工业防

7、护栏安全技术条件(GB4053.3-2009);34、轻工机械通用技术条件(GB/T14253-2008);35、机械安全防止上下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GB23821-2009);36、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GB13955-2005);37、建筑电气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3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3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40、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41、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 第

8、17 号42、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范(GB6222-2005);43、常压(JB/T 7327-2007);44、玻璃工厂工业卫生与安全技术规程(GB15081-1994);45、发生炉煤气站设计规范(GB50195-1994);46、工业炉砌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1-2004);2.3单位有关文件1、企业简介2、煤气发生炉技术说明书3评估概述3.1单位概况玻璃瓶厂位于经济技术开发区,于2004年2月13日注册成立,主要生产白酒玻璃瓶,项目共分三期。法人代表:,公司类型:私营企业。全部工程分三期,共投资人民币400万元,设计产值300元。一期投资:150万元;二期投资:100万元;三

9、期投资:150万元玻璃瓶厂占地面积19000m2,建筑面积3200m2,公司拥有300m2物料储备仓库。公司现有员工80人,其中技术管理人员12人,安全人员2人。企业安全设施投资近50万元。 3.2自然条件1、水文情况境南西为拉林河,北靠松花江,三面临水环绕县界,境内无河,仅有少量泡泉。面临水环绕县界松花江自扶余县入境,在胡家屯江北5公里处出境入哈尔滨界,县内流程65公里,距县城55公里,县段集水面积25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1177.9m3/s,南岸扬程5660m。2、地形情况地处松嫩平原南部,全部为冲积平原和地阶,无山、地势平坦,呈东高西低,东部周家镇至西部杏山镇为被梁,南及西北沿江河地势由

10、高向下低,呈马鞍状,全境海拔高度在120210米,相对高差近100米。该地区属第四系地层分布,发育良好,有中更新统下荒山组和下更新统白石山含水岩层,两者之间夹有粘土或淤泥亚粘土层,岩层的岩性色的细砂,中粗砂、砾石,流石分布普遍。3、气象条件地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长夏短,四季气温变化悬殊。春季多风少雨;夏季潮热湿润,雨量充沛;秋季降温急剧,常出现早霜;冬季严寒干燥。主要气象特征如下: 表3.21市气象条件 1极端最高气温35.92年最高气温34.13极端最低气温-394年平均气温3.85年最低气温-336全年主导风向 SSW 7冬季主导风向西北风8风力一般24级9全年平均风速2.73.7m

11、/s10冬季平均风速3.6m/s11夏季平均风速3.3m/s12最大风速70 m/s13年平均降雨量 514.5mm14雨量多集中在8、9月份14全年雷暴日30天15地震烈度6度3.3 总图布置玻璃瓶厂玻璃瓶生产位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内。该厂四周建有围墙,南面设有大门1处,厂区周围是实体围墙。厂区东面围墙外是,西面围墙外是公路,厂区后面是公路,厂区南面是公路;工厂与周边区域的间距符合规范要求。玻璃瓶生产区北侧为料场,其与东侧实体围墙隔开距离为5m。3.4工程设施1、主要建、构筑物表3.4-1 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 序号名 称生产类别耐火等级结构建筑面积(m2)层数层高(m)备注11车间煤气发生炉

12、区为乙类,其他区为丁类二级砖混120011222车间煤气发生炉区为乙类,其他区为丁类二级钢架12001123办公楼二级砖混500134仓库戊类二级砖混300132、主要设备 表3.4-2 主要设备一览表 序号名 称型号规格数量生产厂家12600煤气发生炉炉体2600/294018/1244802个山东省建设第一安装有限公司2行列机H160型4台山东淄博嘉丰玻璃机械有限公司3换向器中2台4供料机180型4台5制瓶机配电柜2组6电退火炉配电柜1组7瓶模冷风机1台8压缩机28m33套9合料机750L1台 10发电机组40KW1台3.5生产工艺流程 煤气混料 . 熔化. 成型. 退火. 包装检验 入库

13、3.6 煤气系统工作原理常压固定床式煤气发生炉,由机械加料系统、煤气发生系统、蒸气发生系统、破渣卸渣系统组成。其结构简单、安全性强、操作方便、产生的煤气为混合半水煤气,可与各种工业窑炉联为一体,充分利用了煤气的余热,节能降耗。生产过程中无烟无尘无噪音。旋转塔式排渣、卸渣破渣能力强,渣卸入水封池中,无灰尘无噪音。原煤通用性强。煤气发生炉是以煤为原料生产煤气,供燃气设备使用的装置。固体原料煤从炉顶部加入,随煤气炉的运行向下移。在与从炉底进入的气化剂(空气、蒸汽)逆流相遇的同时,受炉底燃料层高温气体加热,发生物理、化学反应,产生粗煤气。此粗煤气(即热煤气)经粗除尘后可直接供燃烧设备使用。在一般的煤气

14、发生炉中,煤是由上而下、气化剂则是由下而上地进行逆流运动,它们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和热量交换。这样在煤气发生炉中形成了几个区域,一般我们称为“层”。按照煤气发生炉内气化过程进行的程序,可以将发生炉内部分为六层:1) 灰渣层;2)氧化层(又称火层);3)还原层;4)干馏层;5)干燥层;6)空层;其中氧化层和还原层又统称为反应层,干馏层和干燥层又统称为煤料准备层。(1)灰渣层:煤燃烧后产生灰渣,形成灰渣层,它在发生炉的最下部,覆盖在炉篦子之上。其主要作用为:a保护炉篦和风帽,使它们不被氧化层的高温烧坏;b预热气化剂,气化剂从炉底进入后,首先经过灰渣层进行热交换,使灰渣层温度降低,气化剂温度升高。一般气

15、化剂能预热达300450左右。C灰渣层还起了布风作用,使进入的气化剂在炉膛内尽量均匀分布。(2)氧化层;也称为燃烧层(火层)。从灰渣中升上来的气化剂中的氧与碳发生剧烈的燃烧而生成二氧化碳,并放出大量的热量,它是气化的主要区域之一,其主要反应是: C + O2 CO2 + 97650大卡氧化层的高度一般为所有燃料块度的34倍,一般为100200毫米。气化层的温度一般要小于煤的灰熔点,控制在1200左右。(3)还原层: 在氧化层的上面是还原层。赤热的碳具有很强的夺取氧化物中的氧而与之化合的本领,所以在还原层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被碳还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这一层也因此而得名,称为还原层,其主要反应为:

16、CO + C 2CO + 38790大卡H2O + C H2 + CO + 28380大卡2H2O + C CO2 +2H2 + 17970大卡由于还原层位于氧化层之上,从上升的气体中得到大量热量,因此还原层有较高的温度约8001100,这就为需要吸收热量的还原反应提供了条件。而严格地讲,还原层还有第一、第二之分,下部温度较高的地方称第一还原层,温度达9501100,其厚度为300400毫米左右;第二层为700950之间,其厚度为第一还原层1.5倍,约在450毫米左右。(4)干馏层:干馏层位于还原层的上部,由还原层上升的气体随着热量的被消耗,其温度逐渐下降,故干馏温度约在150700之间,煤在

17、这个温度下,历经低温干馏的过程,煤中挥发份发生裂解,产生甲烷、烃及焦油等物质,它们受热成为汽态,即生成煤气并通过上面干燥层而逸出,成为煤气的组成部分。干馏层的高度随燃料中挥发份含量及煤气炉操作情况而变化 ,一般大于100毫米。(5)干燥层:干燥层位于干馏层上面,也即是燃料的面层,上升的热煤气与刚入炉的燃料在这层相遇,进行热交换,燃料中的水分受热蒸发。一般认为干燥温度在室温150之间,这一层的高度也随各种不同的操作情况而异,没有相对稳定之层高。(6)空层:空层即燃料层上部,炉体内的自由区,其主要作用是汇集煤气,也有人认为煤气在空层停留瞬间,在炉内温度较高时还有一些副反应发生,如:CO分解、放出一

18、些炭黑:2CO CO2 + C以及2H2O + CO CO2 + H2 从上面六层简单叙述,我们可以看出煤气发生炉内进行的气化过程是比较复杂的,既有气化反应,也有干馏和干燥过程,而且在实际生产的发生炉中,分层也不是很严格的,相邻两层往往是相互交错的,各层的温度也是逐步过渡的,很难具体划分,各层中气体成份的变化就更加复杂了,即使在专门的研究中,看法也是分歧的。煤气炉的结构:1加煤装置:间歇式加煤罩;双料钟罩。2炉体结构:带压力全水套。3炉篦:型钢焊接型。4灰盘传动结构:蜗轮蜗杆型。3.7原辅材料情况 表3.6-1 主要原辅材料年耗量 序号名 称年耗量(吨)储存量(吨)1方解石150102硅石粉1

19、50103钾长石150104白云石150105纯 碱300206硝酸钠200107碎玻璃30002003.8公用工程1、供电该企业用电由市电业局供给,10KV高压线架空引入变电室的变压器上。企业的变配电室位于厂区西北角,变电室有1000KVA的变压器1台。变配电室向各用电部位供电的电缆均直接埋地敷设。进线电压10KV,变压后为380/220V,通过埋地电缆送入配电室。配电室内装有高低压配电柜各1台,送往用电部位的电缆均埋地敷设。该厂有75KW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本项目供电负荷为三级。2、给排水企业供水水源为深井水,建有深井1口,井泵流量为10t/h,供生产、生活用水;车间内有2个8m3高

20、位水箱。厂内废水先排至渗水井,再排入化粪池,最后排入开发区排水管网。3、供热企业没有锅炉,利用车间生产热量取暖。3.9安全设施3.9.1防雷设施(1)窑炉烟囱设置避雷针一个。烟囱高54m,烟囱顶设置避雷针1个,按一类防雷设置。3.9.2报警车间内没有安装煤气报警装置。3.9.3通讯公司设有对外固定电话1台0451-53281333,手机2部。3.9.4通风车间通风是通过门窗自然通风。熔化工段熔窑窑体上方设置有避风排热天窗。3.9.5主要安全卫生设施和技术措施项目要安全卫生设施和技术措施包括防火、防爆、防尘、防毒、防机械伤害、防电伤、防暑、防噪声、防振动设施,减轻职工劳动强度设施,建立劳动安全卫

21、生监测监督机构,制定保护职工安全卫生监测制度,加强绿化建设。1、 粉尘状况粉尘主要是煤尘和粉煤灰,主要发生在加煤系统中。通过分析调查尘源主要在储煤场、加料处等处。针对粉尘污染,该厂上煤加料处应设置机械通风设施,作业人员应配带防尘口罩等。2、 噪声状况该厂噪声主要分为机械噪声、空气动力性噪声和电磁噪声3类。除少有的突发性对空排汽噪声外,大部分噪声源属于稳态噪声源。主要噪声设备有:活塞式空气压缩机、各种风机及泵等。噪声较大的空压机单独布置在密闭的厂房里,空压机入口单设消声器;各类泵和风机噪声值大多在85dB(A)以下。各厂主控室、值班室等都采取了很好的防噪措施,因此噪声都能达到标准要求。3、散热状

22、况 高温作业是指工业企业工作地点具有生产性热源,当室外实际出现本地区夏季室外设计计算温度的气温时,其作业地点的气温高于该地区夏季室外设计计算温度2的作业。中暑是高温作业环境下的常见疾病。对于制瓶厂,减轻高温作业环境,应对窑体和设备采取保温措施,在生产场所采取通风散热措施。为了减少热辐射和热损失,对玻璃窑体、设备进行了保温处理。主厂房屋顶安装大面积天窗,强热源生产场所无值班室。3.10安全管理企业制定了各岗位人员的岗位责任,但企业缺少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没有编制应急预案,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应健全制度,加强管理。表3.9-1 安全管理表格序号制度类别具体项目一安全管理责任制1、

23、装包组岗位责任制2、空压机工安全岗位责任制3、维修工安全岗位责任制4、上料工安全岗位责任制5、电工安全岗位责任制6、司炉工安全岗位责任制7、行列机工岗位责任制3.10人员培训一览表 表3.10-1 人员培训一览表 序号姓名职务证书编号备注1主要负责人证书待发234563.11法定检测、检验情况的汇总表表3.11-1 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情况表 序号检测对象容器编号检验报告编号检验日期检测结果检测单位备注1煤气发生炉表3.11-2防雷设施检测情况表序号避雷装置数量防雷类别检验数值检测日期检测结果检测单位1避雷针14危险、有害因素分析4.1物料的危险、危害特征该厂使用的煤气发生炉产生的煤气做为玻璃熔窑

24、的热源;生产中还使用压缩空气。按危险化学品名录属于危险化学品的有:煤气、压缩空气。发生炉煤气成分: 组成成分 CO2 CO H2 CH4 N2 百分比 6.2 27.3 12.4 0.7 53.4发生炉煤气是用空气和少量的水蒸气跟煤或焦炭在煤气发生炉内反应而产生的煤气。空气中所含的氧气、水蒸气与燃料中的碳反应,生成了共含有CO、CO2、H2、CH4、N2等成分的发生炉煤气。发生炉煤气的主要成份是一氧化碳、氢、二氧化碳和氮。它的主体可燃组份是一氧化碳和氢,而且含有大量的惰性组份氮,所以煤气的热值不会很高,一般热值在5.06.5MJm3。危险化学品的主要危险特性见表4-1。表4-1 危险化学品危险

25、、有害因素主要特性表序号危险化学品名称危险性类别闪点C爆炸极限V%沸点燃点火灾危险类别最高允许浓度mg/m3急性中毒LC50(mg/m3)LD50(mg/kg)有害程度危险货物编号1煤气有毒气体-4.540-648甲COTWA20STEL30COLD50 2069高毒230303压缩空气不燃气体-戊-无毒220034.1.1煤气表4-2 煤气的危险、危害特性表标识中文名:煤气英文名:Coal gasIMDG CODE 2123页2.3类危险性类别:有毒气体组成性状主要成分:一般由烃类、氢气和一氧化碳等组成。外观与性状: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易燃气体。主要用途:主要用作燃料气。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

26、健康危害:高毒。煤气中含有一氧化碳、芳烃等,前者能与人体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缺氧使人昏迷不醒。在低浓度下停留,也能产生头晕、心跳、恶心以及虚脱等。急救措施吸入:应使吸入的患者立即脱离污染区,如果发生昏迷等症状,须速送医院诊治。如果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送医院急救。燃爆特性与消防燃烧性:易燃 爆炸下限%:4.5% 爆炸上限:40% 自燃温度:648.9 危险特性:易燃。气体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如果易燃气体混合物扩散到火源处就会立即回燃。遇火源、高热有着火、爆炸危险。遇氧化剂激烈反应。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戴防护面具。关闭阀门,切断气源,消杀火势。泄漏应急处理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

27、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首先切断一切火源,戴好防毒面具与手套。在泄漏处周围设置雾状水幕。储运注意事项一般用管道煤气方式储运。钢瓶煤气应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专用仓间。远离热源、火源,防止阳光直射。与氧化剂、氧气、压缩空气隔离储运。平时用肥皂水检查钢瓶是否漏气,搬运时带好钢瓶安全帽和防震橡皮圈,防止撞击受损。气柜储存时要有防雷防静电措施和可燃气体报警器。防护措施车间卫生标准:TWA20 STEL30CO 工程控制:密闭系统,通风,防爆电器与照明。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带自给式正压呼吸器。理化性质相对密度(空气=1):0.4-0.6 临界温度():289.5 燃烧热:1256

28、2512kJ/m3溶解性:不溶于水。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避免接触的条件:- 禁忌物:氧化剂、硝酸、双氧水分。燃烧产物:二氧化碳、水。毒理学LD50:2069mg/m3 LC50:环境资料废弃建议用焚烧法处置。运输信息危险货物编号:23030 UN编号:1023 包装标志:有毒气体。副标志:易燃气体。 包装方法:一般以管道输送。气柜存放,也可用钢瓶装。法规信息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4.1.2压缩空气表4-3压

29、缩空气的危险、危害特性表压缩空气Aircompressed物理化学性质相对分子量:28.96危险性类别:第2.2不燃气体危规号:22003UN:1002IMDG:2103主要成分以体积计:含氮78.09%,氧21.95%、氩0.93%、二氧化碳0.03%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的气体主要用途:制造氧、氮和稀有气体的原料,制冷剂、发泡剂和浮选剂,以及维持人和动物的生命。其他:不燃气体,液化的增加副标志;氧化剂。相对密度:1.293(0)折射率:1.000临界温度():-140.7 临界压力(MPa):3.77溶解性:微溶于水。危害辩识液态空气与可燃物或油类混合会发生爆炸。同时,液态空气也可点燃有机材

30、料。人需要从空气中吸取新陈代谢所需要的氧气,排出无用的二氧化碳。人需要氧气的安全极限为15%左右(占空气的百分比)。氧气不足会导致呼吸困难,使中枢神经发生障碍,重者还会出现生命危险。当氧的浓度降至17%以下时,人出现痛苦的症状;至12%或更低时,就有生命危险;低于11%时,会丧失知觉;低于6%时,即停止呼吸。使用压缩空气和液化空气作为氧气来源的潜水员或隧道工人容易患一种被称为减压病的职业病,这是由于在高压空气中工作的人员减压太快,使血液和人体组织中形成氮气泡。应急措施用水保持容器冷却,以防受热爆炸,急剧助长火势。迅速切断气源,用水喷淋保护切断气源的人员。如果液态空气泄漏造成木材、纸张等可燃物的

31、燃烧,首先须切断液态空气的气流,然后用水将火扑灭。急救:应使患者脱离污染区,移至空气新鲜之处,安置休息并保暖。如皮肤等冻伤,可立即用水冲洗,并送医院救治。存储和搬运储存于通风良好的不燃材料结构的库房,最好专库专储。与酸、油酯、乙炔、还原剂、可燃物、有机物隔离储运。隔绝火种和热源。钢瓶装压缩空气,平时用肥皂水检查钢瓶是否漏气。液态空气存放在特殊绝热的容器中,依靠液化气体的蒸发来保持低温,故不宜储存。液态空气容易被衣物吸收,见火即燃,故在未换去工作服前禁止吸烟。泄漏处理首先切断一切火源,同时要切断气源,选择远离可燃物、抵触性物品和火源的安全场所排入大气。4.2生产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4.2.

32、1火灾爆炸1)煤气引起的火灾爆炸通过企业所使用的危险化学品的危险性分析可知,煤气属于甲类易燃、易爆物质,具有较高的火灾、爆炸危险性。该企业煤气发生炉、煤气设备和煤气排送机与煤气管道等处理和输送煤气,做为玻璃熔窑热源熔化玻璃,决定了企业生产过程中具有较大的火灾爆炸危险。由于企业使用煤气发生炉产生的煤气在密闭工艺情况下输送,正常经营情况下不具备发生火灾爆炸的条件。然而在异常情况下,由于设备、管道、阀门、法兰、一次仪表接头等因腐蚀、老化或密闭不严造成破裂或泄漏,操作失误等导致煤气泄漏,在空气中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一旦遇有点火源将引发火灾、爆炸事故。若泄漏煤气在电缆沟或污水排放系统中积聚,遇到火源也可

33、能引起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煤气泄漏的原因有:管道材料缺陷或焊接缺陷;管道内外腐蚀;压力容器制造、安装缺陷;如压力容器接口泄漏,接口焊口泄漏等;法兰垫片质量缺陷或法兰安装缺陷;法兰、阀门密封质量缺陷;仪表接头泄漏、放空阀、排污阀内漏;控制系统失灵、操作失误引起的超压;煤气系统的设备、管路的防静电措施没有或失效。2)其它有害因素,如地震、地质灾害、第三方破坏等自然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因素也将危及管道的运行安全。作业场所中点火源可能存在的主要形式有:明火、电火花、静电、雷电、摩擦火花、化学能、聚集的日光或射线、高能量等。3)电气火灾变配电装置、电气设备、电器、照明设施、供配电线路等,如果本身存在质量缺陷

34、、施工质量不佳、外部火源移近、运行中正常的闭合与分断、不正常运行的过负荷、短路、过电压、接地故障、接触不良等,均可产生电气火花、电弧或者过热,若防护不当,可能发生电气火灾或引燃周围的可燃物质,造成火灾事故;在有过载电流流过时,还可能使导线(含母线、开关)过热,金属迅速气化而引起爆炸。4.2.2中毒和窒息煤气中含有一氧化碳,属于高毒气体,与煤气生产、储存和使用有关的设备、管道如发生煤气泄漏,由于阀门不严或管道密闭不良造成有毒物质泄漏,作业人员在工作、巡检或维修设备时,当人体吸入过量的有毒物质时会引起中毒甚至死亡。4.2.3物理爆炸物理爆炸:由于操作工工作不认真,或者技术熟练程度不够,使煤气发生炉

35、水套或者煤气站其它附属的压力容器(如汽包、余热锅炉)缺水或者水套内水质不佳造成严重结垢导致水套内圈钢板导热系数降低,此时强行给水,当水套耐压强度达到极限,就会发生爆炸。4.2.4高温烫伤煤气发生炉水套集汽包和蒸汽吹扫装置可以给人员带来高温烫伤危险;玻璃熔窑内工作温度高达1500度,玻璃成形过程温度高达上千度,在玻璃制品生产过程中,各种高温因素都可能给操作人员带来高温烫伤危害。4.2.5机械伤害车间内有多台机电设备,如行列机、供料机、压缩机等,这些机电设备在作业时,如岗位工人疏忽大意、注意力不集中,有发生挤、压、碾、碰等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泵、风机类转动设备如果防护不当,也可能发生机械伤害。4.

36、2.6电气伤害(1)电击危险:人体触及设备和线路正常运行时的带电体会发生电击;人体触及正常状态下不带电,而当设备或线路故障(如漏电)时意外带电的金属导体(如设备外壳)会发生电击. (2)违章作业触电事故:防护设施缺陷或不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例如:带负荷拉闸,带地线合闸,有电挂接地线,误入带电间隔等,均有触电危险。可导电部分未与接线可靠连接或电气绝缘失效;未安装漏电保护器;人为误操作等也都存在触电伤害危险。另外短路或超载拉闸产生的电弧、电火也能使达到爆炸范围的氨混合气体发生爆炸、火灾。(3)雷电危险:雷电是一种大气放电的现象,虽然放电作用时间短,但放电时可产生数万伏至数十万伏冲击电压,放电电流

37、可达几十到几十万安培,电弧温度也可达几千度以上,对露天放置的金属设备等有很大威胁,可造成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雷电的危害一般分为两类:一是雷直接击在建筑物上发生热效应作用和电动力作用;二是雷电流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其火灾危险性主要表现为: 雷电流的高压可击穿电气设备的绝缘使设备发生短路,导致燃烧、爆炸等直接灾害; 雷电流高热效应将放出大量热能,并在雷击点产生高温,导致金属熔化,引发火灾和爆炸;雷电流机械效应主要表现为被雷击物体发生爆炸、扭曲、崩溃、撕裂等现象导致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雷电流静电感应可使被击物导体感生出与雷电性质相反的大量电荷,当雷电消失来不及流散时,即会产生很产生放电,从而

38、导致火灾;雷电流电磁感应会在雷击点周围产生强大的交变电磁场,感生出的电流可引起变压器局部过热而导致火灾; 雷电波的侵入和防雷装置上的高电压对建筑物的反击作用会引起配电装置或电气线路断路的燃烧从而导致火灾。(4)静电危险:氨的液体或气体在管路中长期高速的流动,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如不及时导出,一旦积聚的静电电压相当高时就会放电,放电火花可能引发易燃物火灾爆炸,同时静电放电产生的冲击电流也会使人体受到伤害。4.2.7高处坠落生产中有在地面2m以上高处作业的工段,其平台、钢梯、走道扶栏等处,若有损伤、松动、打滑或不符合规范要求,当操作者不慎失去平衡时有高处坠落的危险。容器和设备的巡检和维修作业,其斜

39、梯、栏杆等因太陡、焊接不牢等原因有造成高处坠落的可能。4.2.8其它伤害(1)土壤腐蚀土壤腐蚀是造成管道穿孔、泄漏的重要因素,它可导致管道腐蚀穿孔,造成输送介质泄漏,引起其它次生灾害,如火灾爆炸事故和环境污染等。(2)地震地震对项目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可使管道位移、开裂、折断;可破坏站场设施,导致水、电、通讯线路中断,引发更为严重的次生灾害。(3)高温危害夏季高温, 夏季高温,作业人员长时间在外工作,也可能发生中暑。(5)低温危害冬季低温,冬季低温,作业人员长时间在外工作,如防护不当也可能发生冻伤。4.2.9空压系统危险 空气压缩机在运行中,主要危险为:1)注油泵或润滑油系统出现故障,供油不足而损

40、毁设备。2)电机过载、温升过高,甚至烧毁。3)安全阀失灵、超压运行有物理爆炸危险。4.2.10噪声危害:生产设备中的空压机、风机、水泵等设备在运行中产生一定的噪声。噪声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噪声会造成暂时性或永久性听觉损伤,特别是长期接触高强度噪声,会导致不可逆病变,或者永久性听觉损伤,形成噪声性耳聋,而这种耳聋一旦发生就很难治愈。因此噪声对听觉系统影响很大,进而会影响到作业人员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噪声强度越大,接触时间越长,其危害也越严重。噪声设备应当采取减震、隔离和消声措施降噪,操作者要用耳罩或耳塞保护听力。4.2.11人为失误对生产系统而言,生产操作、维修等各个环节中,应把人为因素作为一

41、个重要因素予以考虑。人为失误产生原因:(1)受到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影响与作用;(2)受到机器设备、原辅材料、工具及附件的限制与作用;(3)受其本身的文化教育、素质、知识、技能、经验、思维方式、情感、性格、性别、年龄、健康状况、工作态度、人际关系等因素的影响;(4)受不正确的工作态度、技能或知识不足、健康或生理状态不佳、不良劳动条件等影响。主要的人为失误类型有:概念错误、信息传递错误、疏忽大意失误、决策失误、作业冲突、行为失误、故意违章、破坏等。4.3作业危险场所存在的部位通过对本项目存在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归纳出本项目的主要危险区域及其危险、危害特征,详见表4-3。表4-4本项目作业主

42、要危险区域的主要危险、危害 序号设备、装置、场所危险、有害因素备注(火险类别)1煤气发生区火灾、爆炸、触电、机械伤害、中毒窒息、高处坠落乙2玻璃熔窑区火灾、爆炸、高温烫伤、中毒窒息、高处坠落丁3成型区火灾、机械伤害、高温烫伤、触电丁4退火检验区触电、机械伤害丙5变配电所火灾、爆炸、触电丙6压缩空气站容器爆炸、触电、机械伤害、噪声戊4.3.1煤气发生区作业危险因素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设备和管道在制造、检维修中本身存在缺陷或者气体的长期冲刷,设备、管道会因腐蚀等造成壁厚减薄、疲劳,进而产生裂纹等缺陷,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及时消除,极易因设备、管道因为承受不了正常工作压力而发生物理爆炸,其后果又可能引发次生火灾及化学爆炸。热煤气一旦泄漏出来,遇空气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或高热很容易引起火灾、爆炸事故;如果设备或生产系统形成负压,空气被吸入与煤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高温、摩擦、静电等作用下,也会引起化学爆炸。 在进行停车作业检修过程中,对于设备、管道、阀门等,如果没有进行置换或置换不干净,在用火作业前没有进行动火分析,确定的取样分析部位不对而导致分析结果失真,或者进行作业时,没有采取可靠的隔绝措施,导致易燃易爆气体进入动火作业区域,均可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煤气发生炉操作过程中的危险因素:1、点炉操作存在的危险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