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现场质量管理培训.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769592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现场质量管理培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第七章现场质量管理培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第七章现场质量管理培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第七章现场质量管理培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第七章现场质量管理培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章现场质量管理培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现场质量管理培训.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第七章现场质量管理罗晓明 6000+652130,什么是现场质量管理,现场质量管理是指产品加工(或制造)和服务提供过程的质量管理,通常又称为产品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质量管理。是把设计质量转化成实物质量的重要环节。现场质量管理包括:过程质量控制、质量控制点、质量改进、质量检验、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等。,第一节现场质量管理的任务和工作内容,一、现场质量管理目标 生产符合设计要求的产品,或提供符合质量标准的服务,即保证和提高符合性质量。符合性就是满足要求。,二、现场质量管理的任务,主要是对产品加工和服务提供过程实施控制和质量改进。基本目的在于防止不合格的产生和对不合格的控制,并改进产

2、品加工和服务提供的质量。主要任务分为质量差错的预防,质量水平的维持,质量现状的评定及质量水平的改进。,1质量差错的预防,是指预防产生质量差错和防止质量差错的 重复出现。产品加工出现的不符合图纸、工艺、标准,被检查人员鉴别检查认定为不合格的情况。,2质量水平的维持,是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措施去及时 发现并消除质量下降和不稳定的趋势,把符合性质量水平控制在规定的水平上。,3质量现状的评定,就是准确地定量地评定产品符合设计、工艺及标准要求的程度。其目的为:鉴别质量的特性数据或感官特性,评定其等级。客观反映质量水准,暴露质量差错或工序因素失控的系统原因,从而实现防止质量差错产生。为质量维持和质量改

3、进提供信息。,4质量水平的改进,运用质量管理的科学思想和方法,系统地持续地对工序(服务)过程进行改进,使质量水平获得突破性的提高的过程。过程是产品质量形成的基本环节,产品的符合性质量依赖每道过程工序的加工(服务)质量。,三、现场质量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控制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特性,确保其符合规定的要求。六大因素:即人、机、料、法、环、测(5MlE)。因此现场管理的工作内容应是 对六大因素进行控制和管理。,1人员的管理,关键过程,特殊过程和特殊工种,操作人员的技能和质量意识是关键因素,是影响质量特性的主要原因。确定能力、提供培训、建立质量责任制、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2设备(设施)的管理,设备是保

4、证过程或工序生产符合技术要 求的产品的重要条件。制定设备的维护保养制度和设备巡回检查制度,确保设备处于完好状态和正常运行。制订设备操作规格,保证操作人员的正确使用设备(设施),并做好设备故障记录和 维修记录。,3原材物料的管理,采购的原材料,零部件等,它的质量好坏都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明确原材料的质量,制订有关验收规程。选择合格的供方。验证原材料质量,作好记录,确保其符合要求。对物料进行标识,确保追溯性和防止混淆。确保不合格原材料不投产,不合格制品不转序。做好物料的贮存、搬运的防护,防止磕碰损伤。,4作业方法与工艺纪律管理,制定的加工方法,选择的工艺参数和工艺装备等各项因素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5、。贯彻、执行工艺方法的严肃性。确定生产技术准备、通过培训确保人员理解和掌握规定和要求、资源提供、“三按”、“三自、“一控”。,5工作环境管理,包括物理的、社会的、心理的和环境的因素。生产现场的温、湿度、噪音干扰、振动、照明、室内净化和现场污染程度等。确保现场人员的健康和安全的工作环境。开展“5S”管理,建立适宜的工作环境,提高作业人员的能动性。,6检测设备或器具管理,测量和试验设备能否处于准确状态直接影响数据和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定测量的准确度,选择适用的的检测设备。使用经校准并在有效期内的测量器具。明确检测项目、频次、使用的器具、控制的范围和记录的需求等。在使用和搬运中确保检测器具的准确

6、性。,第二节班组长、生产工人在现场质量管理中的作用与职责,班组长是生产现场质量管理的具体领导者和组织者。其主要作用是:1、领导和团结全体组员不断向高质量、低消耗、高效率的目标进军。.争取高质量.争取低消耗.取得高效率,2组织质量培训,增强质量意识,提高质量管理知识水平,组织学习要达到以下目的:.掌握全面质量管理基本知识。.不断增强质量意识。由于质量意识存在着波动性,因而应注意不断强化。.掌握本岗位,本班组的质量管理方法及统计技术。如二图一表(排列图、因果分析图、对策表)。,3加强基本功训练,认真落实“三按”生产和“三分析”活动。,组织技术练兵,学习专业知识,开展竞赛,学习先进经验等,提高人员的

7、操作技能。严格按图纸、按工艺、按标准进行生产。采用“三分析”活动分析质量问题的危险性,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应当采取的措施。,4不断寻找问题点,组织班组质量改进,企业、车间的经营目标、质量目标过程中,尚存在的差距和问题点;与同工种先进水平间差距;与先进班组对比尚存在的差距;质量问题重复发生的场合与情况;在消耗,效益等方面的差距;在消耗,效益等方面的差距。,5开展“5S”活动,整理-清理掉与现场生产、工作无关的东西。整顿-消除不安全的放置,减少徒劳的寻找,从而提高质量,提高效率。清扫-清除生产区域内的工业垃圾、废物、灰尘,从而保持提高设备的性能,创造优美的工作环境。清洁-保持生产设备、工具

8、、地面和生产工作场所的清洁干净。自律-自觉遵守纪律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环境。,6落实好质量控制点工作,质量控制点的控制项目是保证符合性质量的关键,也是本班组质量工作的重点。帮助、督促操作工严格贯彻技术文件的有关规定作好质量记录和各种统计工作。,7组织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组织组员积极参与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是班组长重要的质量职责。开展质量信得过班组、QC小组等群众性的活动、进行现场质量控制和参与质量问题改进。,8落实质量责任制、开展比学赶帮超动,统计不合格品率及产品缺陷数,并分析与控制;(2)废品率的统计、分析与控制;(3)在制品的统计与控制;(4)出助率与工时利用率的统计与分析;(5)原材料

9、、辅料、工具等的非正常消耗与分析;(6)工艺贯彻率统计与分析;(7)文明生产的检查评分统计与分析等。,二、生产工人在现场质量管理中的职责,生产工人应当坚持“质量第一”,认真执行本岗位的质量职责,以预防为主,自我控制和不断改进的思想。1熟悉产品图纸、内控标准和工艺。2按图纸标准和工艺要求,检查材料、设备等的完好状态。3分析研究工序能力,预防消除异常因素。4提高操作技能,练好基本功。5.“三自一控”就是指:自检、自分、自标和控制自检正确率。,6搞好设备、计量器具的正确使用,维护保养工作,7坚持文明生产,保持良好的生产、生活、工作环境。8.质量记录应做到及时、正确、清晰,保证完好。9搞好不合格品管理

10、。10积极参与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不断开展现场质量改进活动。,第四节服务过程的质量控制,服务含义:产品的四大类:硬件、软件、流程性材料、服务。服务是一种产品。无形的并且是在供方和顾客接触面上至少需要完成一项活动的结果。服务特性:服务特性可以概括为功能性、经济性、安全性、时间性、舒适性和文明性等六个方面。,服务过程:,市场开发过程服务设计过程(包括市场开发过程、服务设计过程和服务提供过程)。服务设计过程需编制三个规范(服务规范、服务提供规范、质量控制规范)。服务提供过程(确定岗位职责、明确服务规范、供方评价和顾客评价。,三个规范的含义及要求,服务规范。服务提供规范。质量控制规范。,二、服务过程质

11、量控制,1、服务过程的质量控制要点。市场开发过程的质量控制重点。设计过程的质量控制重点。服务提供过程的质量控制重点。,2、服务提供过程的质量控制,服务提供前的质量控制。服务提供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包括以下:按服务规范要求提供服务;加强服务过程中的监控,防止不合格扩大;与顾客接触过程中,建立与顾客沟通的渠道,3、服务提供结束后的质量控制,服务质量的评定。包括以下两点:服务质量的自我评定。顾客对服务质量的评定。不合格服务的纠正措施。,第五节质量控制点,质量控制点的含义在生产服务现场,在一定的时间内,一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对需要重点控制的质量特性、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围绕其主导因素采取的特殊的管理措施

12、和方法实行强化控制,使过程处于良好的控制状态,从而保证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质量控制点的设置,产品的质量特性要求和制造过程中的各个过程工序进行全面分析来确定。由设计、工艺人员根据产品质量的要求,在进行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时就事先确定的,也可根据质量控制的实际由车间现场管理人员提出后确定。,质量控制点设置的原则,对产品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关键特性值,关键部位或重要影响因素;过程上有严格要求,对下道工序有重要影响的质量特性、环节或部位;质量不稳定,出现不合格品较多的项目;顾客反映有重要不合格的项目或部位;对紧缺物资或可能对生产安排有严重影响的关键项目。,质量控制点设置分类,长期型-需要长期控制的质量特性

13、一般为长期型质量控制点。时效型-在控制点建立并组织活动后,取得效果,经过验证并经标准化处理后,转入正常的控制此类控制点可适时撤销。,二、实施质量控制点的工作步骤,质量控制点设置步骤:1.编制质量控制点设置计划和质量控制点明细表。2.绘制“质量控制点流程图”。3.进行过程分析,找出影响过程质量特性的主导因素并对主导因素进行展开。4.根据过程分析的结果编制“过程质量分析表。,5.编制质量控制点作业指导书。,6.编制“设备工装点检卡和计量器具周检卡”。7.制订质量检制点的管理办法。8.对质量控制点进行验收,给予合格标志和奖励。,三、操作工人在质量控制点中的职责,学习质量管理知识,贯彻、执行质量责任制和质量控制点的有关管理制度。掌握本过程质量控制点的质量要求、管理要求、检测方法等。按规定实施控制活动。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数据、图表进行分析。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质控点流程图1-1.2,作业指导书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