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770366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期末复习知识要点第一单元“天气”知识要点1、天气 总是在发生变化 ,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2、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 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观察的重要数据。3、 天气日历 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 日期和时间、云量和降水量、风向和风速 以及 气温。4、请你画出几种天气符号5、气温是指 室外阴凉、通风处的温度,每天应选择 同一 时间来测量气温。通常情况下,一天中 下午2点气温最高。6、风向是指 风吹来的方向 。7、风向可以用 风向标 来测量。风向标的 箭头 指向风吹来的方向。例如:风向标的箭

2、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南,就是(南)风。8、用身边的物体判断风向时,物体飘扬的方向和风向是相反的。例如:红旗飘扬的方向是西北方,则吹的是东南风(方向相反),炊烟飘扬的方向是东方,则吹的是西风。9、我们可以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分别是(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北南东北西东西北东南西南10、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0级-12级)。11、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12、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如0.19.9毫米是(小雨),1

3、0.024.9毫米是(中雨),25.049.9毫米是(大雨),50.099.9毫米是(暴雨),100.0249.9毫米是(大暴雨),大于或等于250.0毫米是(特大暴雨)。13、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把云分成积云、层云、卷云三类。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层云通常是灰色的。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积云通常与晴好天气相联系。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14、根据天空中云量的不同,我们把天气情况分为晴天、多云、阴天。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使用了晴天、多云、阴天等来描述和记录云量的观察。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

4、云,云量超过四分之三或覆盖整个圆面就是阴天。15、动植物也能预报天气,如:(1)松果在干燥晴朗的日子鳞片会打开,相反,如果松果的鳞片紧闭,则表示即将下雨。(2)蜻蜓低飞要下雨。(3)蚂蚁搬家要下雨。16、空气质量预报分为5级;舒适度指数预报分为7级;紫外线强度分为5级。第二单元“溶解”知识要点1、不能用过滤和沉淀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2、过滤实验需要的器材:铁架台、漏斗、滤纸、玻璃棒、烧杯。过滤的操作步骤:将滤纸对折两次后,沿着一条边打开,放入漏斗中。让漏斗颈的底端紧贴烧杯内壁。过滤倒入液体时,要使液体沿着玻璃棒慢慢流入漏斗内,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做过滤实验的注意事

5、项:“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漏斗里液体的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倒滤液的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下端紧靠滤纸三层处,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3、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变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不会自行沉淀,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怎样判断物质是否在水中溶解了?观察是否有沉淀,有沉淀就没溶解是否能被过滤分离,能就没有溶解4、高锰酸钾是紫黑色的固体,常被用来消毒和防腐。高锰酸钾投入水中时:会划出紫色线条,沉入水底,一点点的向水中扩散。搅拌后:高锰酸钾均匀的溶解在水中,不能看到它的颗粒。5、能溶解在水中的固体:食盐、白糖、小苏打、高锰

6、酸钾 不能溶解在水中的固体:面粉,沙子 能溶解在水中的液体:胶水、酒精、醋、洗发水不能溶解在水中的液体:食用油,汽油能溶解在水中的气体:氧气、二氧化碳6、把食用油加入水中,食用油会浮在水面上,说明食用油不能溶解于水,在食用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洗洁精,振荡后,食用油会变成乳状的液体,这说明食用油在加入洗洁精后可以溶解。7、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8、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溶解少量的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9、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跟物体颗粒大小、水的温度、是否被搅动有关。水果糖在水中溶解最快速的方法:

7、将果糖碾碎,加入热水中再快速搅拌。 (或)将果糖碾碎加入水中,加热后再快速搅拌。10、怎样加速溶解?把要溶解的物质碾碎变小可以加热或者用热水用搅拌的方法。11、汽水中的气体二氧化碳,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12、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如常温下10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36克食盐。13、溶解在水里的食盐可以用加热、太阳晒或自然蒸)的方法进行分离。海盐是把海水引进盐田,利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14、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焰心的温度最低,我们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15、浓盐水的底部有未溶解的食盐,可以用加热或加水的方法让它溶解。1

8、6、食盐溶解于水的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17、酒精灯使用中需要注意的事项:(1)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酒精灯。(2)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3)熄灭酒精灯时,应该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后需要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4)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焰!18、酒精灯中的酒精万一洒出后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19、青少年应该饮用的水是生态水。第三单元“声音”知识要点1、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字母代表的是音调,数字代表的是音叉每秒钟振动的次数。2、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出声音。3、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

9、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4、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由物体 振动 而产生的。5、声音的 强弱 可以用 音量 来描述。振动的幅度越 大 ,声音越 强 ;振动的幅度越 小 ,声音越 弱 。音量的单位是分贝(dB)。6、声音的 高低 可以用 音高 来描述, 音高 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 快 ,发出的声音就越 高 ;物体振动的越 慢 ,发出的声音就越 低 。音高的单位是赫兹(Hz),它表示物体一秒钟振动的次数。7、不同物体发出声音高低不同:细的、短的、小的、少的、紧的发出的声音高;相反,粗的、长的、大的、多的、松的发出的声音低。8、应用题:有一根橡皮筋,用相同的力弹拨,

10、橡皮筋拉的紧,声音就(高),拉得松,声音就(低);当橡皮筋拉得一样长短时,用力拨橡皮筋,声音就(强),轻轻拨,声音就(弱)。9、尺子的音高变化规律:尺子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慢,音高越低;尺子伸出桌面越短,振动越快,音高越高。10、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11、不同的物质,传播声音的效果不同。12、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 真空 中传播。13、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外耳包括耳廓和耳道。耳廓(收集声波);耳道(传递声波到中耳)。中耳包括鼓膜和听小骨。鼓膜(将声波转为振动);听小骨(

11、传递振动到内耳)。内耳包括耳蜗和听觉神经。耳蜗(将振动转为听觉信号);听觉神经(将信号传到大脑)。14、描述人感受声音的过程: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引起鼓膜振动。耳朵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声音耳道鼓膜(振动)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15、过高过强的声音有可能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尽量远离噪声,有时需要捂住耳朵或戴上保护装置。16、使发声罐发出的声音变轻的方法:用手捂住发声罐、用纸包住发声罐、往发声罐中塞棉花等。17、人们生活中减少噪音的方

12、法:安装双层玻璃、安装汽车消声器、多种绿色植物、建隔音墙等。四年级科学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知识点1、人的身体左右两部分是对称的。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头、颈、躯干、四肢四个部分。2、我们的身体有一个支架,这就是骨骼,它支撑我们的身体,保护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3、人体的骨骼具有支持躯体、塑造体型和保护内脏的功能4、屈手肘时,上面肌肉收缩,下面肌肉舒张;伸手肘时,下面肌肉收缩,上面肌肉舒张。5、台灯所用的蛇皮管类似骨骼的结构;天线的万向节相当于关节;门窗上的合页类似关节;起重机吊臂相当于骨骼,起重机液压动力相当于肌肉。6、骨骼的运动需要肌肉的牵引,关节的转动,骨骼与关节、肌肉协调

13、工作,我们才能运动。7、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更加灵活。8、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9、呼吸的气体中,氮气成分最多。与吸进去的气体相比,呼出来的气体中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10、人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呼吸次数比平时多,呼出和吸入气体的数量也比平时多。经常锻炼身体会增大我们的肺活量,获得更多的氧气。11、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等。12、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全身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出体外。13、心脏的心肌收缩,血液离开心脏;心肌舒张,

14、血液回到心脏。14、合理的休息与良好的睡眠,会让心脏更好的工作,有利于我们的健康。经常锻炼身体,同样可以使我们的心脏更加强健。15、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16、食物的养分主要是在人体的小肠里吸收的。17、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牙齿的作用是切磨,舌头的作用是搅拌,唾液的作用是润湿。18、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工具,我们的牙齿可分为门齿、犬齿、臼齿三类。19、人们常说细嚼慢咽的道理:表明牙齿在消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细嚼慢咽是牙齿将食物充分的磨碎,这样有利于食物在体内的消化。20、经常刷牙可以防止蛀牙。21、达芬奇画的人体草图被称为第一

15、张精确的人体画。22、人每天应补充大约2500毫升水。23、为什么运动起来呼吸会加快?答:因为人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呼吸次数比平时多,呼出和吸入气体的数量也比平时多。24、为什么运动起来心跳会加快?答:因为伴随着身体运动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的氧气,心跳也就逐渐加快,以便输出更多的血液。25、运动会使心脏强壮,肺活量增大,能为身体提供充足的氧气,消化食物会吸收更多的营养,为骨骼、肌肉生长提供养料。第一单元一、制作风向标制作材料:吸管1根、小刀1把、剪子1把、硬纸板1块、大头针1个、带橡皮的铅笔1只。制作过程:1、选一根硬一点的吸管,在吸管的两端纵向切开约1厘米的缝隙。2、用硬纸板

16、剪一个大小适中的箭头和一个稍大的箭翼(箭翼比箭头大)。分别插入吸管两端的缝隙,并固定。3、用一根大头针穿过吸管平衡点并插入铅笔一端的橡皮中,使其能自由转动。4、确定方向后观察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就是风向。二、制作雨量器1、找一个直筒透明的杯子,杯子的高度在15厘米以上;2、以毫米为单位,利用刻度尺在纸条上画好刻度,纸条的长度略小于直筒杯子的高度;3、取一段长于刻度纸条的透明胶带平放在桌子上,胶面朝上,将纸条画有刻度的一面朝下粘在胶带中间;4、一个同学手持杯子,另一个同学把粘在刻度纸条的透明胶带竖直粘到杯子的外侧面,要使刻度的底部正好和杯子内侧底部对齐;5、用粘贴刻度纸的条的方法把小组的名字粘贴在杯

17、子的背面。天气三、用网状图表示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第二单元实验一 制定一个“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研究计划。研究问题: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研究准备(实验材料):量筒、天平、小匙、搅拌棒、食盐、记录单。研究方法(实验过程):1.用量筒取100毫升的水倒入杯中。2、用天平把食盐分成两克一份。3、把第一份食盐用小匙投入水中,并用搅拌棒轻轻搅拌,待食盐完全溶解后再加入下一份。然后再按照这样的方法投入第三份、第四份直到加入的食盐不能再溶解为止。4、统计一共溶解了多少克食盐,并填写记录单。实验结论:常温下,100毫升水能溶解大约36克食盐。实验二 设计实验:温度对食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

18、影响。研究问题:温度的高低对食盐在水中溶解的快慢有影响吗?研究材料(实验材料):热水、冷水各一杯、两份同样多的食盐。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水的温度(一杯热水,一杯冷水)。实验中保持不变的条件:食盐量相同、水量相同、开始时间相同、都不搅拌实验过程:取相同多的热水和冷水各一杯,将两份同样多的食盐同时放入水中,都不搅拌,比较食盐溶解的快慢。实验预测:放入热水中的食盐溶解快,放入冷水中的食盐溶解慢。实验结论:食盐在热水中溶解的快。这个结论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是:用热水泡感冒冲剂比用冷水快。实验三 过滤实验玻璃棒铁架台烧杯漏斗滤纸实验四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变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

19、,不会自行沉淀,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面粉沙食盐高锰酸钾能否看见颗粒能能否否分布是否均匀否否是是是否有沉淀是是否否能否被过滤分离能能否否是否溶解否否是是实验五 酒精灯与加热蒸发装置蒸发皿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 六、把物质与相应的性质相连饼干 油泥土 能在水中溶解 沙 肥皂 不能在水中溶解 酒精高锰酸钾 空气 第三单元实验一:以小组为单位,探索通过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尺子发出的音高的变化。实验方案:(1)、先进行预测。随着尺子伸出桌面部分长度的变化,音高可能会怎样变化。(2)、再进行实验。实验前需要确定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比如8厘米、12厘米、16厘米、20厘米等;再按照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变化

20、顺序依次进行试验。能够听到四种不同的音高:高、较高、较低、低。(3)、记录看到的、听到的内容。实验结果: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厘米)我听到的音高8厘米、12厘米、16厘米、20厘米振动速度依次是:快、较快、较慢、慢。8厘米、12厘米、16厘米、20厘米音高依次是:高、较高、较低、低。实验结论:尺子伸出越长,音高越低;伸出越短,音高越高。第四单元一、人的呼吸系统人的消化系统图横膈膜人的呼吸系统图 二、人体器官协同关系网状图三、把相应的消化、呼吸系统相连胃 支气管肺 消化系统 大肠鼻腔 呼吸系统 气管食道 肝四、把部位相应功能连线 唾液 咀嚼食物舌头 搅拌食物牙齿 湿润食物、消化食物中的淀粉 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