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阅卷情况分析及复习建议(1).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787947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3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阅卷情况分析及复习建议(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阅卷情况分析及复习建议(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阅卷情况分析及复习建议(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阅卷情况分析及复习建议(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阅卷情况分析及复习建议(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阅卷情况分析及复习建议(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阅卷情况分析及复习建议(1).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古诗文阅读阅卷情况分析及复习建议,命题特点,平稳而不凝固,变动而不唐突文言文:与荆南乐秀才书诗歌鉴赏:唐代钱珝未展芭蕉和金朝 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选读:仁者爱人(10.17)和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选材以浅易为原则。,注重比较分析,突出思维能力文言文:对“顺时取誉”和“卓然自立”的看法。诗歌鉴赏:题材相似,思想内容不同,表现手法也有较大的差异。选读:对文化论著的“经义”辨析与思维的“批判性”品质。,答题情况分析,古诗文部分总分37分,主观题部分28分。1922题:共计17分,平均得分为8.67。2325题:共计11分,平均得分为8.07。全省总共315913份卷子,三评卷34462份,

2、仲裁卷222份。,1、断 句,而涉猎书史/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惟恐不悦于时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可断可不断处为: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评分标准为:“答对两处给1分,误断两处扣1分,扣完为止。”,典型错误:(1)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2)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3)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2、文言文翻译,(1)如修者,天下穷贱之人尔,安能使足下之切切如是邪?(2)故比时人之为者尤不工,然已足以取禄仕而窃名誉者,顺时故也。,句子翻译为:(1)像我欧阳修这样的,不过是天下不得志且卑微的人而已,哪里值得让您恳切到如此地

3、步呢?(2)因此与同时代人所写的相比,更加不工巧,但已足以获得俸禄官位并谋取名誉,是顺应时俗的缘故。,字字落实:“信”落实每句的关键词或注意句式,即采分点。文从句顺:“达”根据上下文使整个句子通顺即可。通顺也是建立在句意大体正确的前提下的,是基于文中其他词语的正确理解之上的。“雅”可不作要求,3、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122题。(7分)未展芭蕉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唐)钱珝(金)元好问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2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 状态的植物,均以 一词表达诗人的爱怜之情。

4、(2分)2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5分),评分标准:第一首的表现手法分析占2分,第2首的分析部分占2分,在此基础上,总体来看分析表达流畅的,得1分。,问题一:审题不清很多考生理解为:分析这两首诗的共同的表现手法。问题二:答题不规范第一首主要运用比喻和比拟,第二首主要运用比拟、衬托和对比。一部分考生仅仅是点到手法而且也没说全,更没有具体展开阐述,这样结合语句组织顶多给2分,还有一部分则在展开时东拉西扯,不着边际。也就是说学生在做诗歌鉴赏题时,分析的能力不容乐观,或者说没有掌握分析的技巧。,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4题。(5分)论语乡党:“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这段文字,据

5、唐人陆德明经典释文的句读可以标点为:“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23分别指出上面两种不同标点的引文中孔子对人、马的态度。(2分)24对照孔子的仁爱观,谈谈你对后一种句读的看法。(3分),4、选读题,24题有三个得分点,阐明第二种读法不符合孔子的原意,可得1分;结合“仁者爱人”或孔子有关“仁”的论述,指出孔子的“仁”是针对人而言的,或联系墨子的兼爱加以分析指出两者的区别,可得2分。,导致失分的原因有二:一是对课本内容的掌握不够到位,这道题探究是孔子的仁爱观,化自仁者爱人的课后习题;二是解题技巧掌握不够,看法类题型的答题一般要先明确观点,再陈述理由,按点给分。,命题思路和评分标准跟往

6、年一样。,5、名句默写,一、让学生有下锅的米以本为本,夯实基础,复习建议,1、填空题 3小题来自必修教材,1题来自论语,1题来自中国古代诗歌与散文鉴赏,平时要狠抓背诵、默写,力求准确无误。,2、文言文复习(1)着眼一个“诵”,唤醒记忆,强化语感熟练的标准:不错读,不漏读,不颠倒,不重复,对课文中重要词语,能准确理解其意义和用法,看到某句就知道出自某篇,看到某词就能想起它在文中的信息。(2)落实一个“清”字,梳理知识,夯实基础“清”包括以下内容:常见古今异义常见通假词类活用常见多义词特殊句式一篇课文一篇课文地梳理,一册一册梳理,教师可以根据学科教学指导意见里的每课要求,把应梳理的各课知识要点印发

7、给学生,使他们明确要梳理的内容。,“清”的关键还在于帮助学生从纷繁芜杂的材料中找出规律,否则,仍然属于低层次的知识整理。,1、词类活用 可以结合两块知识,一是词性分类,词类活用涉及到的实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另一块知识就是句子成分即主谓宾定状补。通俗地讲,词类活用其实就是相关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没有各就各位,而跑到其他成分的位置上了。,2、虚词的类别和用法 于(与)焉何其若,因为所以则而且,乃之乎者也 类别指的是这个词的词性。用法则指这个虚词在具体语境里的成分及表意作用。,古汉语里的虚词涉及的词性主要有: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和助词。代词:之、其、何、若作主宾介词:以、于、为、因、与介宾

8、状补连词:则、以、而、若、且连接词句副词:其、乃、且动形前,作状补助词:所、也、者、之、乎结构语气,3、选读复习:,重点应体现三个方面:深入透彻地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教育理念 和文化思想等;对十篇必读课文要烂熟于心;要重视课后的思考题。注意宏观和微观的联系,4、诗歌鉴赏复习:,储备与古典诗歌相关的基础知识,包括诗词的源流、分类以及诗词流派的特点风格、各类表达技巧等。也可以让学生从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几个角度分类整理相关知识点。,二、教学生成为巧妇方法点拨,懂点技巧,2、坚持分点答题,坚决突出要点古诗文阅读部分主要是诗歌鉴赏和论语的第二小题,应该要求学生必须分点答题。改

9、卷分配:每人每天至少1200份,平均每卷14秒以内改卷真相:按点给分,一瞄定分,分点少失分,多答不扣分,1、断句题 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准确断句,要尽量拿保险分。,3、坚定多答理念,坚决不留空白这主要是针对基础特别差又特别不自信的一类学生。高考面前,一分至贵。,4、教给学生一些常规题的常规答题思路。如涉及诗歌表现手法类的题目,大致可以分“明方法阐运用析效果”三大步。试看参考答案:第一首巧妙运用比喻(明方法),如将未展芭蕉比作未燃的蜡烛、未拆封的书札,(阐运用)又把它比拟成芳心未展的少女,用“东风暗拆”想象芭蕉终于展开,不仅传神,而且传达出美好的情思。(析效果)第二首运用衬托、比拟、对比等手法,不仅表现了海棠的天然之美,更赋予海棠一种沉稳独立、自主自爱的品格。,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