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中秋节主题班会发言稿.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79062 上传时间:2020-11-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8.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中秋节主题班会发言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初中中秋节主题班会发言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初中中秋节主题班会发言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初中中秋节主题班会发言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初中中秋节主题班会发言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中秋节主题班会发言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中秋节主题班会发言稿.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中中秋节主题班会发言稿 中秋将近,象徵着圆满的中秋之月,也将在不久后的夜空照亮。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初中中秋节主题班会发言稿,欢迎查阅!初中中秋节主题班会发言稿1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过一个有意义的中秋。当日历悄悄翻过了农历七月,校园里的桂花即将开放,我们即将迎来中秋这一传统佳节。中秋对我们意味着什么?一块月饼?一次假期?也许是这些,但我想,一个节日,并不仅仅意味着这些。中秋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早在周礼?礼记?月令中就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的说法,当时的中秋节主要是庆祝丰收的节日。到了隋唐,人们开始赋予月亮“团圆”的象征意义,才有了现在的中秋节。在

2、古代,中秋节曾经是一个十分盛大的节日。早在宋代,就有全家赏月、拜月的风俗,当时它称作“月夕”,和它并称的是如今已不存在的花朝节。而明清时期,中秋节成了仅次于新年的重要节令。人们吃月饼、赏月、吃瓜果,这些活动往往要持续到农历八月十六。到了今天,中秋节作为春节之外首批被列入国家法定节假日的传统节日之一,仍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学过政治必修三的同学们都知道,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中秋节作为一个重大传统节日,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家庭团圆的向往,而绝不只是一个关于月饼的“吃”的节日。礼记?月令中记载:“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游子归家奉

3、养年老的双亲,共享天伦之乐,这才是中秋的内涵。同学们,在这个即将到来的假期,请大家珍惜来之不易的与亲人团圆的机会,而非胡吃海喝,或者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补觉。我们首先是子女,然后才是学生。在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希望大家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中秋。祝大家中秋节快乐!祝高三的同学们蟾宫折桂!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初中中秋节主题班会发言稿2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中秋情思在这金秋送爽的九月,我们又将迎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又将欣赏到皓月当空的美景,当我们仰望苍穹时,脑海中定会浮现起那优美的诗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是啊,人生

4、有诸多事情难以两全,现今我们在三中虚心求学,不能陪伴父母身旁和他们一起赏月,每逢佳节倍思亲呀!特此,我们写了一首小诗,遥寄给远方的父母,并祝大家节日快乐!当我背上行禳离开了养育我十几年的家乡在挥泪作别母亲的那一刹我读懂了母亲眼里的希冀和忧伤高中的生活,充实而繁忙却总不忘,给家里打个电话,问短问长电话的那端,母亲的每个字都洋溢着按捺不住的喜悦因为能听到我的声音就是母亲最大的愿望仍记得第一次回家母亲笑着跑出来迎接眼睛里闪烁着慈爱的光芒那光芒比太阳更亮母亲微笑的脸庞再次浮现眼前母亲叮咛的话语又在耳畔回响现在我们沐浴着阳光在庄严的五星红旗下有千言万语要讲感谢我们的母亲思念我的家乡如果是那样就让它化作学

5、习的动力努力拼搏一切都向着自己的理想如果是那样就让它化成切实的行动别畏惧暴雨和风霜去攀登科学的高峰,去畅游知识的海洋别忘了远处的母亲在等待着我们等待着我们胜利的消息别忘了远处的母亲在期待着我们期待着我们凯旋归航拼搏吧别让母亲失望对母亲最好的报答就是三年后创造辉煌同学们,让我们在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即将来临之际,真诚的告诉远方的爸爸妈妈,你们的孩子已经长大,在三中老师的辛勤哺育下正逐步走向成熟,走向自己的理想彼岸。最后祝老师们合家幸福,中秋快乐!初中中秋节主题班会发言稿3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中秋的脚步越来越近了,满月的光芒,在一个又一个的夜晚,悄悄临近。“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6、天上的日子似乎比人间要慢许多,但是,同学们,不要感叹时光的流逝,也不要将时光虚度。每一天本都它的有价值所在,将时光握紧,用分分秒秒来创造充实的时光。将目光着手书本,而不是漫画。因为我们已经长大。将身心专注 学习,而不是玩耍。因为我们不再幼小。时光的虚度,只会使人感到老去得更快;充实的学习,则会让人领略到成功 于欣喜,光阴也不禁放慢了脚步。多少轮中秋明月在夜里悄悄流逝,又有多少圆月,将在不久来临?我们步入初中,我们渐渐成熟,我们有了自己的理想,如明月般美好的。但是,我们可以尽情地梦想,又如何去打捞那轮美丽的明月。“人间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挫折在所难免,面对着失败,我们不可以被打败。坦然接

7、受自己的错误,不要悲伤,没有错误的人生是不完整的。认真分析自己的错误,勤勤恳恳,错误需要纠正,不能置之不理。初中的学习离不开错误的纠正,这恰如前半月里的月亮,不断完美自己,使自己渐渐行往那近乎完美的满月。中秋将近,同学们或许已经闻到八月桂的浓香,尝到了月饼的可口。中秋将近,象徵着圆满的中秋之月,也将在不久后的夜空照亮。或许没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豪情, 但是我们可以对自己说“月是圆满,月是美好,明月在心上, 快乐长久存!”祝大家节日快乐!初中中秋节主题班会发言稿4老师们,同学们:秋浓了,月圆了,又一个中秋要到了!本周日,农历的八月十五,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处在一年秋季的中期

8、,所以称为“中秋”,它仅仅次于春节,是我国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的月最圆,中秋的月最明,中秋的月最美,所以又被称为“团圆节”。金桂飘香,花好月圆,在这美好的节日里,人们赏月、吃月饼、走亲访友无论什么形式,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秋是中华瑰宝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人特别讲究亲情,特别珍视团圆,中秋节尤为甚。中秋,是一个飘溢亲情的节日;中秋,是一个弥漫团圆的时节。这个时节,感受亲情、释放亲情、增进亲情;这个时节,盼望团圆、追求团圆、享受团圆这些,都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主旋律。同学们,一定能背诵出许多关于中秋的千古佳句,比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愿人长久,千里

9、共婵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些佳句之所以能穿透历史的时空流传至今,不正是因为我们人类有着的共同信念吗。中秋最美是亲情。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讲不完的话,叙不完的情,诉说着人们同一个心声:亲情是黑暗中的灯塔,是荒漠中的甘泉,是雨后的彩虹中秋最美是思念。月亮最美,美不过思念;月亮最高,高不过想念。中秋圆月会把我们的目光和思念传递给我们想念的人和我们牵挂的人,祝他们没有忧愁,永远幸福,没有烦恼,永远快乐!中秋最美是感恩!无须多言,给父母一个微笑,给亲友一个问候,递上一杯清茶,送上一口月饼,这是我们给予父母最好的回报。感谢父母给予的生命,感谢 父母给予的培养老师们,同学们,这个中秋,我们要用一颗

10、感恩的心来度过!心怀感恩!感恩一切造就我们的人,感恩一切帮助我们成长的人!心怀感恩,我们才懂得尊敬师长,才懂得关心帮助他人,才懂得勤奋学习、珍爱自己,才会拥有快乐,拥有幸福!老师们,同学们,中秋最美,美不过一颗感恩的心!中秋最美,美不过真心的祝福!在此,我代表学校,祝老师们、同学们中秋快乐,一切圆满!初中中秋节主题班会发言稿5大家早上好!今天我班会讲话的题目是话明月?迎中秋。秋浓了,月圆了,又一个中秋节即将来到了!今年的9月19日,是农历的八月十五,就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中秋节!它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又被认为是我们中国人的团圆节。每到这一天,许多远离家乡的游子,都会纷纷赶回家中,与父母亲

11、友欢聚一堂,把酒言欢。现在,我想问问大家:你们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吗?“中秋”一词最早在周朝就已出现,而中秋节的盛行开始于宋朝。为什么叫“中秋” 呢?因为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是在三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还有许多称呼:“八月节”、“八月半”、“月节”、“月夕”等。中秋节原来是丰收的节日。过去,人们在丰收的季节里,总要大事庆祝一番,庆祝一年的好收成,享受丰收的喜悦。中秋时节云稀雾淡,月光皎洁,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此外,中秋节还有许多美好的传说,如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玉兔捣药等。这些无不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

12、向往。中秋的月最圆,中秋的月最明,中秋的月最美!虽然中秋佳节是团圆的日子,但还有好多人因为种种原因而无法与家人朋友相聚,于是他们就把自己的种种情思寄托在明月中,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佳句。现在,我就想考考大家,看看大家知道多少。我说前半句,你们来接后半句,好吗?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2、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3、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5、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6、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7、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8、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看来大家的学识还真丰富!最后,我衷心地祝愿我们每一位同学、每一位老师:中秋快乐,一切圆满!初中中秋节主题班会发言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初中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