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传承长征精神主题班会方案.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79088 上传时间:2020-11-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传承长征精神主题班会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中传承长征精神主题班会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初中传承长征精神主题班会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初中传承长征精神主题班会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初中传承长征精神主题班会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传承长征精神主题班会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传承长征精神主题班会方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中传承长征精神主题班会方案 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特有的魅力使它就像一部最完美的神话,突破时代和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初中传承长征精神主题班会方案五篇,欢迎查阅!初中传承长征精神主题班会方案120XX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是建党95周年。10月21日下午第七节课,我班进行了以“弘扬长征精神,走新的长征路”为主题的班队会。此次班会既增强了同学们对民族精神的理解,也增强了同学们的民族责任感。同学们在感动中学习,在学习中重温那些经典。我们把已经学习到的长征精神、长征故事、课本剧等在这一节课充分的呈现:展现出了长征路途的艰险、战士英勇无畏的雄浑悲壮。之后我们以小组

2、为单位,以长征为题材排演了或是小品或是歌唱的节目在主题班会上表演。可能每一个人的能力有限,并不能表演得特别好,但是每一位同学都投入了自己的一份感情后,所有的节目就显出了一种长征的气势。通过这次班会课,我们每个人对“长征精神”的认识又有了新的高度。我们从中感受到了漫漫长征途中艰难险阻,感受到了红军战士的英勇顽强,感受到了穷山峻岭间乐观主义精神,感受到了长征战士心中的大无畏精神。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了自身的许多不足之处。学习上,我们并没有那种不畏艰险的精神,总是得过且过。纪律上,我们也没有那种时刻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时刻挂在心间的意识。我们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将会拿出这种精神,改正自己的错误,弥

3、补自己的缺点。相信继承了长征精神的我们这一辈一定能够做到。伟大的长征虽然离我们渐渐遥远,但我们不能忘却这段历史,我们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就是要重温长征精神,牢记长征精神,弘扬长征精神,把长征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让长征精神永放光芒!历经千难万险,红军长征不怕远征难的精神鼓舞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虽然过去的艰辛已经离我们很遥远了,但是伟大的长征精神却如同一座丰碑,永驻我们心间,成为我们成长进步的不朽动力,激励我们努力学习,奋发图强!初中传承长征精神主题班会方案2一、活动目的:1.让每个少先队员了解长征胜利的悲壮历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换来的,来之不易。2.使学生立足今

4、天,努力学习,自强不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做新世纪的新人,从小树立起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远大理想。3.通过主题班会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乐观向上、勤奋刻苦的坚定信念。二、活动准备:收集有关歌曲、诗歌、长征中革命先烈的动人事迹和一些长征图片资料。三、活动过程:1.持人宣布主题班会开始2.班长宣布班会意义。3.围绕主题以各种形式开展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了解红军长征的历史过程,培养长征精神,以实际行动在社会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言行。以毛泽东的七律诗七律长征引入主题。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起因。故事见面礼小红军的盐看录像过草地片断。课本剧马背上的小红军播放交响曲长征,展示红军长征图片,领悟长征精神的内涵。欣赏十

5、里送红军,“长征”知识有奖问答。4.主持人:时代的重任,我们担当!请同学们畅谈自己的理想。5.总结: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回忆过去中国工农红军以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和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经受了难以想象的千辛万苦,夺得了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壮举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从此长征犹如一座丰碑,光辉的树立在了我们民族复兴的史册中。它成为中华民族意志与品格的注脚和前赴后继追求光明与理想的象征。回忆过去,展望未来,今天的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呢?是躲在父母怀里撒娇吗?是躺在大树底下乘凉吗?因为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老师希望同学们能继承和发扬长征的革命精神,在学习和生活中自立自强、坚忍不拔、征服一切困难,让我们以伟

6、大的长征精神来激励自己,在这个崭新的时代,奋发努力吧!初中传承长征精神主题班会方案3开张白:78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为了中国革命胜利,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用理想和信念、意志和力量、生命和鲜血,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伟大的长征,是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谱写的一部气壮山河、震撼世界的英雄史诗。长征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长征,感受红军战士的英勇豪情,让长征精神伴我们同行。:(红军不怕远征难音乐起)串场词:当日红军不怕远征难,毅然选择了长征这条路,这条路,勇往直前!(诗朗诵长征)串场词:在魏巍的笔下,长征是地球的红飘带;在索尔兹伯里的笔下

7、,长征是前所未闻的故事:在埃德加斯诺的笔下,长征是惊心动魄的史诗;在毛泽东的笔下,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齐朗诵七律长征)串场词: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讲述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的故事)串场词:在长征中,有许多英雄,他们的长征精神就如同一座座丰碑一样,立在我们心中。(欣赏丰碑)串场词: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讲述喜踏岷山中发生的故事)结束语:历经千难万险,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我们不能忘记这段历史,重温长征精神,弘扬长征精神,这个精神就像丰碑一样,永驻与我们的心间,激励我们努力学习,奋发图强!初中传承长征精神主题班会方案4活动

8、设计背景:一、校园文化氛围的引领:今年是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各校结合九月份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月的主题,开展“扬长征精神,做红军传人”主题班会活动,讲述长征历史故事,激发同学们对长征历史的探究兴趣,进行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行为规范教育。二、班级实际问题分析:我班是个平行班,学生在行为规范和学习习惯等方面有待提高。尤其在学习方面,学生普遍缺乏拼搏精神。望通过教育、引导方式,使学生继续弘扬长征精神,做红军传人,培养受挫心理,增强自制能力和自觉意识,改掉懒惰、怕苦的坏习惯,持之以恒地认真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活动目标:一、让学生了解长征历史。二、教育、引导学生继承并弘扬长征精神。

9、三、培养学生坚强意志。活动时间:10月底11月初。活动地点:高二(3)班教室。参加人员:高二(3)班全体师生。活动准备:一、安排学生搜集工农红军长征故事,认识中国革命历程,体会红军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二、根据长征故事编排文艺节目(舞蹈、演讲、配乐诗朗诵等)。三、推选代表参加长征知识竞赛。四、成立组委会进行评比。五、布置会场(本班教室)六、聘请有关领导和教师参加。活动过程:一、引入班会主题:主持人宣布“高二(3)班扬长征精神,做红军传人纪念红军胜利70周年主题班会现在开始!”二、回顾长征:1、中华民族是不屈的民族,共产党人是民族的脊梁,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壮举震惊世界,星星之火,终得燎原。舞蹈表演:

10、军中姐妹。2、长征的壮举印刻着华夏子孙不屈的精神,让长征的精神永放光芒。演讲: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泪流满面。三、学习长征:知识竞赛大比拼:1、每组四名选手,共两组。2、题型:必答题、抢答题、选择题。3、内容:有关红军长征背景、过程、人物、故事、意义等。4、组委会评议后颁发奖品。四、歌颂长征:长征的壮举呈现着共产党人的无比智慧。配乐诗朗诵:毛泽东七律长征。五、继续长征:老师以冰心一首小诗进一步勉励学生做一名坚强有毅力的人。班会后讨论:怎样培养坚强意志?六、领导老师做总结讲话。七、主持人宣布:“扬长征精神,做红军传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主题班会到此结束。”初中传承长征精神主题班会方案5活动目的:

11、了解长征胜利的悲壮历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换来的;通过学习革命先烈的动人事迹,发扬长征精神,勤奋学习、自强不息,争当贤德少年,从小树立起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远大理想。活动过程:一、引入1.一九三一年,九一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东北,在这个国家生死存亡的时期,田汉填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唱响祖国大地,唱出中华儿女的心声与渴望,让我们一起来唱这首歌,回顾那段历史。2.(起立,唱歌)(第2张)3.但是当时的国民党蒋介石却不想着抗日,反而不断围攻我根据地。(介绍五次反“围剿”战争)(第3张)4.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为了保存实力,更为了北上抗日,

12、离开根据地,开始了举世无双的两万五千里长征(第4张)二、长征5.视频长征概况(第5张)6.介绍长征路线(第6张)7.介绍一些比较著名的战役(第723张)8.长征结束(第24张)三、回首长征路9.回首长征路,毛泽东写下了这首七律长征,请同学们先听一遍,然后一起来朗诵一遍(第25张)10.长征虽然结束了,但是长征路上也留下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同学们知道哪些长征的故事吗?(第26张)播放27张11.同学们想一想,红军长征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同学们小组讨论交流)(第28张)12.在长征中,体现出哪些精神(同学们小组讨论交流)(第29张)13.谈谈你如何传承长征精神,争做当代的贤德少年?(第31张)14.起立,朗读(第32张)四、老师总结初中传承长征精神主题班会方案(文库搜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初中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