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文学史.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793042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1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元文学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宋元文学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宋元文学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宋元文学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宋元文学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宋元文学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元文学史.doc(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宋代文学绪论宋代史实:陈桥兵变(960年),建立宋朝“靖康耻”(靖康二年,1127年),北宋灭亡 泥马渡康王,建立南宋南宋偏安江南: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第一节 高度繁荣的文化及其对诗文的影响一崇文抑武的国策1开封龙亭,“杯酒释兵权”2重用文臣,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和参政热情空前高涨,士大夫有自觉的卫道意识3重视诗文的政治教化功能二文化教育的发达,印刷业的繁盛四大书院:私藏书动辄万卷,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等目录学专书在宋代首次出现。三宋代文学的主题1反映社会、干预政治始终是最重要的主题,描写民瘼或抨击时弊成为整个文坛的创作倾向2爱国主义思想高度

2、盛行 内忧外患不断,民族矛盾尖锐:北宋初,燕云十六州归辽人统治,南方驩州被越季朝并入,金灭北宋,南宋:淮河、秦岭以南,半壁江山。四宋代作家的性格特征和审美情趣“三教合一”成为一种时代思潮,影响士大夫的文化性格儒、道、释三种思想都从注重外部事功向注重内心修养转变1作家的人生态度倾向于理智、平和、稳健和淡泊、内敛、重修养2宋代的诗文情感强度不如唐朝,但思想的深刻则有所超越;不追求高华绚丽,而以平淡美为艺术极境3审美情趣,转向“以俗为雅”4诗文“议论”成分加强,议论不但充溢于各种散文,也大量出现在诗词中。第二节 宋代诗词文总概一宋词词产生于唐,大盛于宋(一)词的名称与分类1词的名称:词即歌词,同乐府

3、歌辞的辞,指一切可以合乐歌唱的诗体。词在唐五代通称为曲子词,词是后起的名称,为曲子词的简称。又称为诗余、乐府,因其字句长短不一,与律诗绝句有异,亦称为长短句。(1)诗余:古诗变为乐府(2)乐府:始于西汉,盖教乐之官也,宋元人沿称词为乐府(3)长短句:即乐府之杂言者也,宋元多称词为长短句词是为配合燕乐而作的歌词。燕乐:宴乐,新颖活泼,悠扬动听,比传统音乐更适合表现复杂强烈的感情。2词具独特的诗乐结合方式:由乐定词,倚声填词。词的本质特征是依曲而作的用来歌唱的文辞从诞生到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属于音乐文学范畴,又称乐章、琴趣、歌曲、渔唱。3词体(形式)之特征:配合曲调歌唱词牌为词调之名称,结构分片(阙)

4、,押韵因调而异,句法参差,字声不仅分平仄,还讲究四声、阴阳4词的分类 (张炎词源)令:也称小令,篇幅最短,单调二均拍至三均拍引、近:六均拍至八均拍,皆双叠(两片)。引,将小令稍稍引长;近,音调相近慢:引而愈长则为慢,有曼声咏歌意义双叠,八均拍至十二均拍三叠(三片),十均拍至十六均拍三台:三叠(三片、三段),与慢词的区别在音节,急曲子,促拍序子:最长的词,四片,十六均拍法曲大曲缠令诸宫调词的篇幅:小令:58字 中调:59-90字 长调:91-240字(二)词的发展历程词具独特的诗乐结合方式诗经合乐歌唱,多有长短句的篇章汉魏乐府诗南北朝乐府,长短句最多,鲍照隋唐乐府敦煌曲子词,最早唐代民间词全唐诗

5、末附词12卷中唐前后,文人开始词的创作晚唐五代时,词作成就很高,代表:花间派词、南唐词(三)宋词的繁荣和成就1全社会普及,全社会喜好2新创词调大量出现3思想内容突破,填词技巧提高,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把诗文论赋的技巧移植到词中4流派众多(四)宋词的分期两宋词有不同特点:北宋:1令慢并重,均有佳作2清新质朴,含蓄蕴籍,自然天成3多即景抒情4多应歌唱而作南宋:1多重慢曲,小令退居次要地位2雕琢藻绘,人工安排3多即事叙景4多应酬谢而作,体制雅正1北宋初期,过渡期2北宋中期,突破期3北宋后期,徘徊期4南宋初期,变化期5南宋中期,繁盛期6南宋后期,繁衍期二宋诗(一)对宋诗的评价: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

6、诗,以才学为诗,其作多务使事(典故),用字必有来历,押韵必有出处。(二)宋诗的思想内容:1直接以诗歌议政2自始至终表现爱国思想3广泛描写民生疾苦4广泛描写经济生产、民风民俗5评品艺术的作品大量产生(三)宋诗的艺术特点:议论化、才学化、散文化,在构思、立意、修辞、语言等方面,求细、求新、求活、求精(四)宋诗的分期1北宋初期2北宋中期3北宋后期4南宋初期,江西诗派正式形成5南宋中期,中兴诗人6南宋后期,江湖诗人 四灵诗派三宋文长于议论,平易自然散文、骈文、文赋1北宋初期,宋代古文的准备期2北宋中期,宋代古文的繁荣期:苏轼、王安石3北宋后期,宋代古文的延续期:黄庭坚4南宋初期,宋代古文的重兴期:爱国

7、主义5南宋中期,宋代古文的繁荣期:论政论兵论道文,引经据典,借古喻今6南宋后期,亡国人写亡国恨,悲歌慷概第一章 宋初文学第一节 宋初的散文和复古思潮宋初文人多从五代十国入宋,李昉、陶谷原是后周的词臣,徐铉刀衎原是南唐的词臣。入宋后散文多为 骈体,风格浮艳,与五代时如出一辙,五代文弊:内容贫乏,多流连光景,淫艳之词宋初散文创作成就较高的作家是王禹偁一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济州巨野人,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进士及第,历任右拾遗礼部员外郎等职,直言敢谏。“八年三黜”曾作三黜赋:屈于身兮不屈于道,虽百折而何兮曾降至黄州,后迁蕲州蕲春病卒,人称王黄州有小畜集小畜外集“小畜”是周易卦名,

8、小畜,寡也。曾经献御戎十策,上疏言五事,切中时弊。谨边防,通盟好;减冗兵,并冗吏;艰难选举,使入官不滥;沙汰泥僧;亲大臣,远小人。首先,信从儒家政治理想,关心国家和人民的命运。 议论文待漏院记,箴规宰相,歌颂、批判几类人,骈散相杂,笔致细密,爱憎感情鲜明对比; 叙事文唐河店妪传写老妪机智、勇敢,边民“习战斗而不畏懦”,勇于杀敌守土,抗辽失败,在于政府军事措施不当。其次,言之有物,清丽疏朗。 在宋初文坛独树一帜,为欧苏散文之先导 写景文黄州新建小竹楼记,骈散结合,既有古文的疏朗流畅,亦有骈体文字对称,音调铿锵的优点,赞美闲情逸趣,感慨贬谪生涯,前后照应,抒情意味增强。二柳开(948-1001)宋

9、初在文学理论上鲜明地提出复古主张的首推柳开。大名人,少时名肩愈,字绍元(一作绍先),表示要继承柳宗元,韩愈的传统。24岁时改名开,字仲馀,表示要开拓古代圣贤之道,著有河东先生集。1把道统和文统合为一谈,对后来的古文家和理学家都有深刻的影响,在当时也有积极的意义。2反对文体华艳,力图矫正五代浮华文化柳开为人粗豪狂诞,文章写得艰涩难读“能言之而不能行也。”精彩文章:代王昭君谢汉帝疏 沉光的忧愤,辛辣的讽刺第二节 宋初诗歌方回云送罗寿可诗序:宋铲五代旧习,诗有白体、西昆体、晚唐体一“白体”诗人效法白居易作诗的一批诗人,代表作家:李昉、徐铉、王禹偁等,模仿白居易、元稹、刘禹锡等人互相唱和的近体诗。内容

10、多流连光景的闲适生活,风格浅切清雅;李昉、李至二李唱和集王禹偁的诗在宋初白体诗中独树一帜,早年有许多闲适的唱和诗,更重视学习白居易的讽刺诗,是个具有丰富深刻的内容,淳朴真切的感情;王禹偁对雪写汴京大雪,伤时感事,推己及人,自己贫居对比河朔民边塞兵,意近白居易村居苦寒;感流亡畲田词五首他从学习白居易进而以杜甫为典范,“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是前身”借鉴杜诗艺术境界,超越浅俗平易的白体诗风,代表村行意象清丽,语言晓畅自然,情感含蓄深沉长篇诗歌叙事简直,议论畅达,开宋诗散文化,议论化的风气唱山歌议论有深度而不造作二“晚唐体”诗人宋初模仿晚唐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1九僧 最恪守贾岛、姚合门径:希昼

11、、保暹、文兆、行肇、简长、惟凤、惠崇,宇昭,怀古反复推敲的苦吟精神写清邃幽静的山林景色,枯寂淡泊的隐逸生活山水风云,竹石花草,雪霜星月,禽鸟重视五律,中间二联镂句钵字的苦心孤诣例:保暹秋径“虫迹穿幽穴,台痕接断楼”2隐逸之士潘阆、魏野、林逋模仿贾岛的字斟句酌,也学白体诗平易流畅,内容比“九僧”诗充实林逋(967-1028),字君复,钱塘人早岁浪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孤山,号称“梅妻鹤子”,卒谥和靖先生。有林和靖诗集存诗近三百首。吟咏湖山胜景,抒写隐居不仕,孤芳自赏的心情,例如秋日西湖闲泛,写景细致,字句精炼,同于九僧诗,完整的意境,活泼的情趣,优于九僧诗。咏梅佳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

12、昏。”“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边篱落忽横枝。”3寇准(961-1023)字仲平,华州下邽人,太平兴国五年(980)进士,淳化五年(994)除参知政事。真宗时力保真宗亲征,与辽订立檀渊之盟。后遭排挤,贬至雷州,卒。宋仁宗时追谥忠愍。宋史卷二八一有传,著有寇莱公集。官至宰相,晚唐体的盟主。功业彪炳,又遭馋贬逐,以风节著称于时,诗绝少涉及自身经历,却与九僧、林逋等同喜写山林之思,情致凄婉。春日登楼怀归三西昆体以杨亿编西昆酬唱集得名,收录17为诗人的247首诗,杨亿、刘筠、钱惟寅为代表。杨亿温州聂从事云堂集序:恬愉优柔,无有怨谤。吟咏性情,宣导王泽。题材:1。怀古咏史:始皇汉武明皇2咏物:鹤梨柳絮萤泪3流

13、连光景:直夜夜燕别墅4闺情题材:无题阙题师法李商隐诗,调润密丽,音调铿锵艺术特征:对仗工整、用事深密,辞藻华丽,声律和谐整饬典丽例:杨亿泪白体和晚唐体崇尚白描,少用典故;西昆体令人耳目一新,初步反应北宋统一帝国的堂皇气象。欧阳修云:杨、刘风采,耸动天下缺点:片面追求形式美,无真挚情感,深沉感慨,徒仿李白诗华丽外表,缺乏内在气韵。石介怪说批评杨亿。第二章 晚唐五代与北宋前期词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共54年)十国:南吴帝国、南唐帝国、前蜀帝国、后蜀帝国、吴越王国、南楚王国、闽帝国、南汉帝国、南平王国、北汉帝国第一节 晚唐五代词晚唐五代词的代表:花间词派、南唐词一花间派词人后蜀赵崇祚编

14、词集花间集收录十八家词,温庭筠、皇甫松、孙光宪外,均为西蜀文人。词藻华艳,多写闺中女性的容貌,服饰,情态。欧阳炯花间集序,不无清绝之词,用助娇娆之态。自南朝指宫体,扇北1花间鼻祖温庭筠(812-870)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人,出身没落贵族家庭,出入歌楼妙馆才思敏捷,长于诗赋,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八韵成,号温八叉。诗歌与李商隐齐名,称温李。爱情诗文采绚烂,风格绮艳。四六文与李商隐、段成式齐名,号三十六体,貌丑,人称温钟馗。精通音律,熟悉词调,是唐五代词作较多,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词家,晚唐五代第一位大力作词的文人,存诗60多首,见于花间集温诗特点:(1)用寓有特征的景物,表现人物情思,善

15、于创作意境(2)含蓄,词短情长,耐人寻味(3)词藻华丽,声律谐协缺点:偏于闺情,伤于柔弱,词句过于雕琢2韦庄(836-910)字端己,京兆杜陵西安人,漂泊至五十九岁(894年)中进士,晚年入蜀,为王建掌书记,助王建建立前蜀政权,手定开国典章制度,行政礼乐。官至礼部侍郎同平章事,卒于成都花林坊,为人疏旷,不拘小节,才敏过人,花间大家词与温并称温韦,风格清新明朗二南唐词人集中在南唐首都金陵,重要作家:冯延巳、李璟、李煜,李煜词作成就最高,影响最大南唐词具有感伤基调,朝廷面临周、宋威胁,国势日弱,萎靡不振,君臣不能励精图治,却强作欢乐,苟且偷安,内心绝望(一)冯延巳(903-960)一名延嗣,字正中

16、,广陵扬州人,官至中主李景朝宰相。多才多艺,能言善辩,口若悬河,听之不觉膝席屡前,忘寝忘食。有阳春集,存词一百多首,十几首鹊踏枝成就最高冯延巳推进温庭筠词婉约特点,为晏殊、欧阳修开先路。1着力描写人物内心无可排遣的哀愁,不再重点描绘女性的容貌、服饰2语言清新流转,不像花间词派那样雕琢堆砌3把“闲情”“春愁”写得缠绵悱恻,流露出对王朝没落的关心和忧伤,托儿女之辞,写君臣之事(二)南唐中主李璟(916-961)字伯玉,徐州人。保大元年(943)为南唐皇帝,交泰元年(958),败于后周,去帝号,称国主,在位19年,号元宗,又称中主,存词4首(三)后主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锺隐,锺

17、峰白莲居士,李璟第六子,宋建隆二年961继位,世称李后主,在位十五年开宝八年,松师攻入金陵,后主被俘,囚禁于汴京两年多,太平兴国二年978七夕,被宋太宗毒死。多情善感,多才多艺,工书画,知音律,善诗文,尤长于词,由国主变为囚徒的生活,明显影响到他的创作,词作因此分为两期:1前期表现对宫廷奢华生活的迷恋,风流妖媚,是南唐宫体和花间词风的继续。 国风岌岌可危,国主日以继夜酬歌狂舞,还洋洋得意。如浣溪沙玉楼春也写离愁别绪,传为弟弟从善入宋不归作清平乐2后期词写失国之君的深哀巨痛,婉转凄清。乌夜啼虞美人艺术特点:1直接书写内心的哀痛,使词成为诗人述怀言志的新诗体。 两个改变:改变晚唐五代词借妇女不幸曲

18、折表达心情的手法,改变词作尊前花下曼声吟唱的香弱风格。2善于用白描手法书写生活感受3善于用贴切的比喻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4语言明镜优美,接近口语,摆脱花间词人镂金刻翠的风格。缺点:纯任真情流露,缺乏理性节制。晚唐五代词的特点:以小令为主的文本体式;以柔情为主的题材取向;以柔软婉丽为美的审美规范第二节 宋初对五代词的因格北宋前期词,既因袭晚唐五代词风,也有开拓革新,柳永词最富有开创性。一晏殊词:闲雅而有情思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人,14岁以“神童”应举,赐同进士出身,累官至宰相,卒谥元献。北宋倚声家出祖,珠玉词今存140首,内容多男女相思爱恋,离愁别恨,踏沙行玉楼春1爱情词写男

19、女恋情,纯净雅致,过滤了五代花间词所包含的轻佻艳冶的杂质,略去对女性容貌色相的描写,语言清丽淡雅,温润秀洁,一洗去花间词的脂粉气和浓烟色彩。情感基调雍容和缓,淡淡的忧愁,透露出自我解脱的气度。浣溪沙2对生命的忧思,哀叹人生短暂。木兰花破阵子3人生有限的哀思与情爱的缺乏交融。浣溪沙破阵子4晏几道(1038-1110)字叔原,号小山,晏殊第八子。有小山词,存词260首。黄庭坚小山词序云:仕宦连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论文自有体,不肯一作新进士语,此又一痴也;费资千百万,家人寒饥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自负之而不恨,己信人,终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痴也。固守小令阵地,写男女悲欢离合之情

20、,并非重复花间词境界,而是创造新的艺术世界。(1)小山词有确指的思念对象词中频繁出现歌女的芳名,友人沈廉叔,陈君龙家的莲、鸿、蘋、云四位歌女。鹧鸪天小莲风虞美人(2)恋情词的结构,建立在对过去的温馨回忆和现在的苦闷相思,两重情感世界之间,把爱情当做纯精神性的追求。临江仙(3)多写梦境,呈现缤纷多姿的奇幻艺术色彩。(4)风格特色:语淡情深,语短情长,艳而不俗,用平淡的语言,常见的景物,表现深情。二、欧阳修词:因循中求变六一词醉翁琴趣外编200多首李之仪跋吴思道小词:欧阳修作词是“以其余力游戏”欧阳修采桑子西湖念语词为“薄技,聊佐清欢”(创作观念)1 扩大了词的抒情功能,沿着李煜词开辟的方向,进一

21、步以词抒发人生感受。2改编词的审美趣味,走通俗化的方向,与柳永词相互呼应。白描手法,语言通俗,富有生活气息,格调清新,具有民歌风味。南歌子渔家傲第三节 开拓词境的尝试一范仲淹词:开辟新意境,豪放词的滥觞字希文(989-1052),苏州吴县人,进行了政治改革,史称“庆历新政”,累官至参知政事,卒谥文正。有范文正公集,词存5首。早年词作风格温婉清丽,苏幕遮仁宗康定六年(1040)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延安)抗击西夏,四年的军旅生活,拓展了艺术事业,丰富了人生感受。边塞生活词,沉郁苍凉为豪放词的滥觞,为词世界开拓了新词的审美世界,开启宋词贴近社会生活和现实人生的创作方向代表作渔家傲:广漠萧瑟的

22、塞外景象,艰苦孤寂的边塞生活,将士久戍思乡之情,报国立功之志,意境开阔,沉郁苍凉。二张先词:贴近日常生活字子野(990-1078),乌程人,北宋年寿最高词人,天圣八年欧阳修同榜进士,曾为嘉禾,永兴军通判,都官郎中致仕,官运虽不亨通,也无人生挫折,精力强健,流连风月,优游卒岁。有安陆词又名张子野词165首。1长于表现歌舞音乐艺术的精妙。减字木兰花庆春泽,琵琶、胡琴弹琴定西番醉垂鞭2善写自然景物,以物影表现景物的动态美和朦胧美,29句写影3大量用词赠别酬唱(20多首),扩大了词的实用功能,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苏轼等人受张先影响,唱和词日渐增多4率先用题序,改变词只有调而无题的格局,加强词的 实性和

23、现实感。165首词,70多首用题序,缘题赋诗,写眼前景,身边事,将日常生活引入词中,词序长,有叙事性。苏轼等人受张先的启发,词作大量用题序表明创作缘起背景,张先词被称为“古今一大转移”三王安石词:向诗风靠拢临川先生歌曲词存29首抒发自我的性情,以词咏史怀古,反思历史和现实社会以词言志向诗风靠拢。桂枝香反思六朝兴亡,忧虑现实危机,写景入绘,情景交融,多用比喻。浪淘沙令咏史言志,风云际会以建立不朽功勋。第四节 柳永词的新变一柳永(987-1053)生平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初名三变,字景庄,崇安人(福建),几次科考失利,作鹤冲天,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仁宗皇帝:且去浅斟

24、低唱,何要浮名?仁宗景佑元年(1034),改名永,字耆卿,科考及第成进士,为睦州团练推官,馀杭县令,晓峰盐场监,泗州判官等,因官屯团员外郎,世称“柳屯田”。卒于润州,由歌伎集资安葬,喻世明言众名姬春风吊柳七二柳永思想内容乐章集存词近200首1描写北宋繁华富裕的都市生活和丰富多彩的市井风情。(汴州、洛阳、益阳、扬州、会稽、金陵、杭州)望海潮写杭州都市风情,社会太平气象:自然形胜,杭州美景,经济繁华,民众乐事。迎新春汴州;瑞鹧鸪苏州2大量描写市井青楼中人,具有市民文艺色彩。(1)市民女性主动追求爱情,无所顾忌,坦率直白。定风波锦堂春:市民女子埋怨数落负约不归的郎君,设想他回来的软硬兼施加以惩罚。泼

25、辣爽直(2)同情聪明不幸的歌妓。罗烨醉翁谈录:居京华,暇日遍,游妓馆,所至,妓者爱其词。少年游迷仙引心性温柔,品流详雅;木兰花自小能歌舞3宦游沉浮,浪迹江湖的切身感受。“尤工于羁旅行役”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一乐章集有60余首羁旅行役词,追求、挫折、失意、矛盾、苦闷、辛酸,如鹤冲天安公子定风波六幺令雨霜铃写别情,用铺叙衍情法,送别的场景,过程,别前别时,别后的环境氛围,人物的动作、情态、心情、描绘细致。三柳词(213首)的新变1柳永大力创作慢词(87调125首),改变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慢词篇幅较长,扩充了词的内容涵量,提高了词的表现能力。戚氏212字。大量创用新词调,宋代所用880多个词调中,10

26、0多调是柳永首创或首次使用。词至柳永,体制始备,令、引、近、慢、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长调短令,日益丰富,为宋词内容的开拓提供了前提条件。2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变“雅”为“俗”,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3多用铺叙和白描手法。铺陈事件发生发展的场面和过程,抒情中有叙事性和隐约的情节性,如雨霖铃运用白描手法,不加藻饰,抒情直率坦露,如忆帝京第三章 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作一欧阳修(1007-1072)生平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庐陵人。四岁而孤,家境贫寒,以荻画地学书。仁宗八年(1030)进士,调西京推官,与尹洙、梅尧臣以诗文交往,名冠天下,遂成文坛领袖。1支持范

27、仲淹为首的庆历新政仁宗景佑三年(1036),范仲淹被贬司谏高若纳落井下石,欧阳修写与高司谏书,痛斥高司谏“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贬为夷陵令。庆历三年(1043),范执政,修调回中央,知谏院知制浩,次年以龙图阁直学士任河北都转运使。庆历新政失败。2积极参与文化建设,端正文风,选拔人才至和元年(1054)以翰林学士修唐书嘉祐二年(1057)知贡举举子好为险怪奇涩之文,称“太学体”,欧阳修一律罢黜,遇拦截闹事,毫不示弱,“场屋之习,从是遂变”3晚年淡泊,六十岁连乞谢事。对王安石新法持怀疑抵制态度,特别反对青苗法。神宗熙宁四年(1071)以太子少师致仕,卒谥“文忠”。欧阳修文集集古录新唐书新五代史六一词

28、六一诗话性格耿直,豁达。对苏轼影响至深。二文学主张1既反对西昆体华美密丽,又反对太学体艰涩险怪,倡导平易自然,言之有物,长于议论,不失文采的文风。2继承“先道德而后文章”的传统,强调道的主导作用,主张文道并重。强调“言之无文,行而不远”3注重文学的感情因素,提出了“穷而后工”4提倡严肃的创作态度。论文有三多:多看、多做,多商量;三上:文章多得 马上、枕上、厕上第二节 欧阳修的散文一 思想内容1论政之文表现了鲜明的政治态度与高司谏书朋党论直言挡论,洞达世情,有为而发,置身其中,不作局外语,违心论。朋党论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同利为朋,此自然之谓也,然臣谓之小人无朋也。论君子与小人之

29、别,直接为范,吕党争而发,援古论今,有为而发,气势磅礴。2写景、抒情散文具有感人的力量。醉翁亭记秋声赋泷冈阡表刻画自我形象,表现对人生的体验,寄托对亲人的哀思,充满强烈的抒情色彩,开拓了美文领域。3史论之文,见地深刻,议论精辟五代史伶官传序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后唐庄家能削平群雄却亡于伶官,结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为北宋统治者提供历史教训。二艺术特色1政论文内容充实,气势充沛,逻辑严密,急言竭论却从容不迫,条达舒畅,婉转多致,词锋犀利,富于文采。与高司谏书是对就当迫害新政“发于极愤而切责之”与尹师鲁书的政治宣言书(1)先写认识高的三个过程:凡十有四年而三疑之。欲抑先扬,

30、蓄足语势,才转入直言痛斥;(2)斥高为“君子之贼”,先退一步来说:如出于惜官位,顾利禄,不敢仗义执言,“此乃庸人之常情也”,尚可原谅;若(3)分析范仲淹为人(4)斥责高“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5)声称谴责高诗出于敬重2记叙人物,娓娓生动,细腻曲折3写景抒情文,一唱三叹,富有情韵醉翁亭记结构精巧严密,句式骈散并用,整饬又富于变化,语言简洁凝练,平易生动,音调婉转悠扬,有音乐美感。三对散文文体的发展的贡献1对骈赋、律赋进行改造,去除排偶、限韵两重规定,以单笔散体作赋,创造了文赋。秋声赋有骈赋、律赋的铺陈排比,骈词俪句,设为问答,又呈现活泼流动的散文体倾向,增强了赋体的抒情意味。2对四六体进行革新宋

31、初的四六皆沿袭唐人旧制,西昆诸子更是严格遵守李商隐等人“三十六体”。公牍文书,参用散体单行的古文笔法,少用典故,不求对偶工切,给骈四俪六的文体注入了新的活力。代表作上随州钱相公启蔡州乞致仕第二表3语言简洁流畅,文气纡徐委婉,创造了一种平易自然的新风格,在韩文的雄肆,柳文的峻切之外别开生面。欧阳修使散文体裁更丰富,功能更完备。醉翁亭记逆境中泰然处之,忘情山水,生活悠闲,结构精巧严密,句式骈散并用,整饬又富于变化,语言简洁凝练又圆融轻快,平易晓畅,毫无滞涩窘迫之感,音调婉转悠扬,具有音乐美感。秋声赋以秋声发端,描绘暮秋萧条景象:山川寂寥,草木零落,作者深沉的悲哀,人事忧劳,形神日衰,受老庄影响,有

32、通达情绪,摆脱俗世羁绊。设为问答,散文为主,杂以骈偶,韵语,有骈赋,律赋的铺陈排比,骈词俪句。第三节 欧阳修的诗歌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廓清宋初西昆诗风,奠定了新的宋诗风格。一欧阳修诗歌的思想内容,题材丰富、现实性强1表现民生疾苦,批判政治弊端2因仕宦坎坷,抒发坦坦荡胸怀,旷达精神3反映当代经济生活,民风民俗等,拓宽宋诗题材二艺术特色1自由奔放,才情横溢,气魄雄伟。太白戏圣俞有李白飞跨时空,睥睨一切的气势2清新自然又情韵深长,力矫昆体华艳浮靡之弊端3学习韩愈,诗歌议论化、散文化。议论与刻画形象,抒情相结合,使诗歌具有理性深度4学习韩愈,超俗求新,格调排奡变郎第四节 梅尧臣和苏舜钦梅尧臣和苏舜

33、钦是辅佐欧阳修进行诗文革新运动最重要的两位人物:四库总目宛陵集提要一梅尧臣、苏舜钦的生平的文学主张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宣城人。早以诗名,欧阳修任 推官,为诗友,自以为不及梅尧臣,以荫补入仕,赐进士出身,任国子监直讲协助欧阳修知贡举,任试官,奖拔苏轼等,官至都官员外郎,称“梅都官”苏舜钦(1008-1048),字子美,祖籍梓州铜山(四川)后移家开封,及第后,任大理评事,集贤校理,监进奏院等职,议论风发,“无所回避,辟小 之侧目”娶宰相杜衍女,杜与范党过往较密。梅尧臣、苏舜钦文学主张与欧阳修相同:批判晚唐宋初以来的不良文峰,强调文学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因素,倡导文学为现实服务,赞同“

34、穷工”说。二梅尧臣、苏舜钦诗歌的思想内容1注重表现民生疾苦,社会视角广阔。梅尧臣田家语汝坟贫女写父死女孤的悲剧,其现实批判性,杜甫白居易后“二百年无此作矣”;苏舜钦城南感怀呈永叔社会视角广阔:农民、漆民、渔民、纤夫、城市贫民,手工业者2表现爱国思想,希望抗击外侮,开南宋爱国诗词先河3反映朝廷激烈的政治斗争4反映社会经济生活,民风民俗等,瘿病流行,小贩鬻卖,民间祭神,民间技艺等三梅尧臣、苏舜钦诗歌的艺术风格(一)相同点:追求深警新奇的意境,取古之所未至1立意上求新2修辞上求新,比喻新奇3议论化、散文化(二)不同点梅尧臣诗歌古淡沉着,状物鲜明,含意深远;苏舜钦诗歌豪放阳刚,意境开阔第五节 王安石、

35、王令一王安石(1021-1086)生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一生大致可分为三期:1 熙宁二年(1069)前,读书入仕,准备变法时期,年轻时有文名,得到欧阳修延誉。入仕后,“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献万言书,令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也。2熙宁二年到熙宁九年(1076)变法时期,经建变法经建变法领导机构三司条例司,推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等法,坚信“天变不足畏,袒家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司马光总结司马光等旧党反对,欧阳修、苏轼等也不以为然。3熙宁九年至元佑元年(1086)去世,退居南方,生活安逸闲适,眼看新法罢废,内心痛苦矛盾。借谈佛论

36、道,著文作诗,排遣内心苦闷。1086年新法完全被废,郁闷而逝。有临川先生集不拘小节:送孙正之序时然而然,众人也,己然而然,君子也,己然而然非私己也,圣人之道在焉尔。答段缝书如惑于众人,亦众人耳。文学创作:常以惊人之笔作超凡之语二文学主张1将道政治化,道即政治:不合道,文字新奇是徒劳2将道人格化:作家人品修养,作品表现的正义感三王安石的散文议论文论国事,表现变法的见解,为变法呼吁辩驳,上仁宗皇帝书本朝百年无事札子答司马谏议书等,杂议,发惊人之语,出翻案之语,成一家之理。1见地深刻,立论警觉,切中时弊,抓住关键2条分缕析,布局谨严,逻辑性强,议论愈多,头绪愈整。上仁宗皇帝言事书论教之、养之、取之、

37、任之具体内容,阐述深透,论述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把变法思想及具体措施阐发的十分详尽。3口吻坚定,语气斩绝,文势充沛4直陈己见,简洁峻切四王安石的诗题材上以乐府、古诗及七绝成就最高,题材上以咏政怀古,写景最有特色,风格上奇硬峻拔,改变王欧梅尚平正风气,在唐风向宋调的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一)思想内容1咏政诗反映现实问题,民生疾苦,忧虑社会前途,富有责任感和同情心,有些诗直接宣传变法。2咏史怀古诗寄托政治抱负,表现批判精神,借古喻今,服务变法,别出手眼,另立新论。3写景诗多写湖光山色。半山体,王荆公体晚年律绝,瘦硬精严,雅丽脱俗,新颖别致,修辞巧妙,韵味深长,妥帖自然。艺术特色:1以精工取胜,造语

38、用字,间不容发,言随意遣,浑然天成2以才学取胜3议论入诗,绝句短制亦有议论,见解警策,形象生动。贾生不借助任何形象,以议论的警绝出奇制胜登飞来峰借助生动的形象说明哲理,更耐人寻味。五王令(1032-1059)广陵人,以文谒王安石,得到赏识,认为可与之“公功业于天下”狂放不羁,慷慨多志,才思敏捷,年寿短,作品少,但有佳作传世广陵先生文集1诗歌雄豪奔放,富有浪漫色彩2奇思壮彩,大胆的夸张,惊人的比喻第六节 曾巩、苏洵、苏辙一曾巩(1019-1083)字子固,建昌南丰人,欧阳修的得意门生。散文成就很高战国策列女传新序等目录序文,最为士林称道古雅平正,叙事议论委屈周详,结构纡徐百折,引人入胜,风格刚柔

39、相济,尤以柔美偏长,语言平缓而亲切,不作过激语,娓娓动人。战国策目录书把战国游士的某些言论视为“邪说”,又反对将这些书销毁,态度持平。二苏洵(1009-1066)字名允,眉州眉山人,少不善学,27岁发奋读书,屡试不中,感叹“此不足为吾学也”,于是精研六经,百家之说,考证治乱之突破儒家正统,博取诸子百家之长,不讳言义利法术,云:吾以机智勇辩济其忠)谏论提倡“有为而作”的务实精神,反对慕远而忽近美学风格上,推崇自然之美,强调作家个性修养,散文以议论见长,代表作权书衡论几策等。文章内容大抵 兵谋、权利、机变之言也。立论精辟,发语惊人,开门见山,单刀直入,博辩宏伟,带有明显的纵横家特色,开合变化,曲折

40、精微,富有感情色彩和雄辩力量,语言明朗畅达,警策犀利,且多用排偶。三苏辙(1039-1112)字字由,19岁与兄同登进士科,同策制举,安石变法令苏辙为之属,证件不和,出为外职,苏轼因乌台诗案性格:沉静谨重,温厚谦和,晚年笃信佛老。论文主“阳畦说”,主观修养,经历见识,决定文章好坏散文风格汪洋淡薄,深醇温粹,淡泊中见博大深广,温和中见深厚甘醇议论文反复曲折,穷尽事理,铺陈譬喻,情理兼至第四章 苏轼北宋中期最伟大最全能的文学家诗文革新运动的集大成者散文成就突出,诗歌代表北宋最高水平词作内容、风格、认识等都有划时代的突破,使词体获得大解放宋代文学美学的最高峰。第一节 苏轼的生平一苏轼(1031-11

4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仁宗景佑三年十二月十九日(,生平大致分四个时期:(一)32岁前,读书、科考入仕1读书,受父亲影响,不拘经史,博闻强识“八面受敌”从不同角度去读书品德修养,母亲程氏授后汉书范谤传关心政治,“奋力有当世志”影响范仲淹、欧阳修2科考入仕嘉佑元年(1056)与弟随父入京应考,以行赏忠厚之至论受欧阳修、梅尧臣激赏(二)熙丰变法期(32-48岁)熙宁二年元丰八年(1085)出离中央,历化四州,乌台受审,贬谪黄州1熙宁四年(1071)自请离朝,出任杭州通判,政治热情不减,创作热情高涨,诗歌成就里最高2熙宁七年(1074)任密州知州,词作繁盛期,后该知徐州湖州3乌台受审,

42、元丰二年(1079)新党诬蔑其怨恨皇帝,毁谤朝政,将其逮入御史台受审,史称“乌台诗案”,被判为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充黄州团练副史,不得签书公事。乌台诗案:此诗意言百姓虽得青苗钱,立便于承重浮费使却,又言乡村之人,一年两度夏秋赋,又数度清纳和欲买钱,今此更添青苗,助役钱,因此庄稼子弟皆在城中但学得城中语言而已。以讥讽朝廷新法,青苗、助役不便4元丰三年(1080)初,到黄州,文学创作全盛期诗词文赋都取得极大成就,创作个性更加成熟元丰七年贬汝州,路过金陵,拜会退休宰相王安石,政治见解有分歧,私交良好,共游离山,互相唱和(三)元祐更化期(48-56岁),元丰八年-元佑八年,重回京城,连放外任。元丰八年

43、神宗去世,哲宗十岁即位,改元年为元祐,高太后听政,大量起用旧党人物,司马光“专欲变熙宁之法”史称“元祐更化”。回京连升翰林学士,申书舍人等要职。反对司马光,不安于朝,元祐四年自请离朝,连知杭颖扬数州(四)56岁后,元祐八年至建中靖国元年1101元祐八年哲宗亲政,旧党相继获罪,苏轼被贬淀州(河北)次年被贬惠州(广东),三年后再贬至儋州。诗词文均有巨大发展。一生得意时少,失意时多,处于党争的夹缝中,两党都视为异己,逝世前,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二思想性格(一)“渐变“思想主张革新,年轻时“奋力有当世之志”对宋因循苟就不满。强调渐变和人治法相因则事易成,事有渐而民不惊,和王安石对

44、抗,反对巨变和法治。对新法主张“校量利害,参用所长”与司马光尽反新法不同(二)儒释道思想兼容贯通政治上,以儒家积极入世思想为主导,年轻时热情“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生活上,受佛道思想濡染,旷达乐观,随缘自适受佛道思想影响:静而远不迷信宗教:淡禅而不佞佛,好道而不厌弃人生排遣苦闷解脱自己,逆境中顽强坚定地生活(三)同情人民,关心百姓在地方任上,减免租赋,赈济灾民,兴修水利,实行宽简政治,政治甚佳。(四)反对苟合,积极备战(五)政治坚定,坦率执着:性格外露,形于词色,屡遭批评,不悔不改(六)随缘自然,淡泊自持,安和处世,圆通放达三苏轼的文艺观文学艺术观及美术思想是创作实践的总结,又是创作实践的指导1 继承传统道的重道观,强调文章应道,泛指事物的规律2文章的艺术具有独立的价值文章艺术比作“精金美玉”有独立于道统的自身价值,精金美玉,各有定价3提倡艺术风格多样化和生动性反对千篇一律的统一文风四苏轼的作品1东坡七集112卷;明成化程宗刻,四部备要本2东坡全集115卷,清蔡士英刊,四库全书,前32卷为诗,以下各卷为文第二节 苏轼的文今有各体散文的四千余篇一思想内容1议论文,包括奏议,进策经解,杂说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