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广场调研.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793104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府广场调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天府广场调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天府广场调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天府广场调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天府广场调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府广场调研.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广场简析 成都天府广场调研 刘晓辰(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 06级城市规划)前言城市广场作为为市民提供公共生活的开敞空间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它由广场实体及人们在广场上的行为活动两部分组成。优秀的城市广场设计不仅具有一定的可识别性,还体现在功能与空间的统一,能够满足市民多样化的活动需求,创造高品质的空间从而实现空间的高效利用。本文试图以成都市天府广场为例,主要从广场实体和人的空间行为需求两方面来简析城市广场的一般特征,探讨城市广场的空间及使用的问题。一 交通区位 交通区位对于城市广场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它决定了广场的性质等级以及主要功能。对于一般的广场而言良好的交

2、通的可达性都是必要的,它与广场的品质一起决定了广场的使用效率。天府广场位于四川省会成都的中心,是成都城市交通的枢纽,区位优势显著,是展示成都文明精华、城市个性和独特魅力的第一窗口,是体现成都城市精神和“创佳”的形象标志,也是市民休闲、娱乐、集会、游览的重要场所。 天府广场交通便利,可达性好,有16、26、38、47、61、61A、62、104等多路公交在此设有站牌。即将修成的地铁一、二号线也在天府广场地下三四层设有站台。其周围道路均为单行道,北向交通流量最大。广场及其周边有三处较为大型的停车场。 二 历史背景天府广场所在地,在近两千余年封建社会中,一直都是蜀国皇城的一部分。老皇城在近代遭到破环

3、,1970年,“皇城”的护城河“金河”、“御河”被填平用以修筑地下防空工事。而在老皇城原址上修筑的,则是存留至今,布局状若“忠”字的“毛泽东思想万岁展览馆”和巨型毛主席塑像。1997年拆除了广场两侧的民居,中心广场得以扩建。2001年就新天府广场方案开始空开招标。2007年新的天府广场修建竣工。三 广场类别 按广场的性质和功能来分,城市广场可分为集会游行广场、纪念广场、休闲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和综合广场等。天府广场是由多条干道交汇所形成的广场,也是公交、地铁换乘的重要节点,所以交通功能显著。同时天府广场还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去处,在地下二层完成店铺招商后,将具备一定的商业功能。所以天府广场是一

4、个典型的综合性质的广场。按广场的等级来分,城市广场可分为城市中心广场、城区中心广场街道广场和社区广场。由天府广场的区位和性质可见天府广场为典型的城市中心广场。按广场的平面形态来分,城市广场可分为规则的几何形广场、不规则的几何形广场和组合型广场三类。天府广场基面形态为倒角矩形,边界鲜明,轴线明确,是典型的规则的几何形广场。按广场的组成形式来分,城市广场可分为平面型和立体型两类。平面型广场在空间垂直方向上没有变化或变化很小,而立体式广场可分为上升式广场和下沉式广场。天府广场为平面和下沉混合式的广场,属于立体式广场。地下一层建为商场和文化中心,包括一座地下购物中心。地下停车场建在地下二层,与天府广场

5、周边大厦相同,是成都市面积最大的地下停车场。地下第三座将建成地铁站和变电站。 形态 天府广场基面形态为倒角矩形,长宽比约为3比2,理论证明对于矩形基面的广场,长宽比例介于3比2与2比1之间,即观察者视角从40度到90度比较适宜。 肌理基面的肌理具有强化空间的作用。肌理具有改变由基面形式所确定的空间性格的能力。大面积的广场常常被图案造型所分割,通过不同肌理的分割来减小广场的尺度感。基面上的图案造型远远超出二维的意义,有能力支持三维空间的效果。对于天府广场,基面的肌理十分重要。其“和谐太极”的设计理念主要是由肌理的图案来表现的。 高差基面高差变化可以顺应地势,也可以认为营造。它赋予广场戏剧性的效果

6、。抬高基面有利于展示纪念物,而降低基面则可以形成较为私密的环境。天府广场基面为人工营造的局部下沉式。赋与地下层各异的功能,充分利用了地下空间。5.2 边围 边围是指围合广场的建筑立面或整个实体。广场边围并非始终与广场界限相一致,它可以位于广场空间内或外。边围对于广场的围合性和方向性都有重大影响。天府广场由四条交通性道路围合而成,因此可以看作是完全开敞的。因此边围的形态,肌理,开口与视角由于距离相去甚远而对广场影响不大。但是边围的功能与重音仍然会影响到广场的性质及品质。 功能 边围的功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广场上人的活动方式。几乎所有的广场边围都是由不同功能的建筑组成的。功能越多样,广场的活动就越多

7、样,从而对游人的吸引力越大。 天府广场边围的建筑功能可概括为以下几种: 可以看出,天府广场边围功能主要为商业,教育展览及行政。功能的混合必然会带来广场上活动的多样化。从而对广场的设计形式的多样化提出要求以满足不同活动的进行。 综上所述,天府广场是成都市中心的以交通休闲为主要功能的综合性的规则形态的立体式广场。四 文化内涵广场文化内涵的意义在于为广场贴上可识别的标签,从意识形态上构建广场异质性。其文化内涵应具有地方特色并富有代表性。而内涵的表达需要结合广场的自然条件并以符合内涵精神的设计理念加以表达。恰当的选择文化内涵并与形式巧妙的结合会形成城市广场独特的个性,而不当的做法则会使广场的设计显得荒

8、唐。天府广场确定了“天府之国,上善之都”这一主题,采用了“和谐太极”的景观设计方案。并设计使用了“太阳神鸟”、“鱼眼雕塑”等主要景观。其主题的确定源于对其所在城市成都的“三上”之说,即上古之都、上游之都以及上善之都。在精神品格上,成都是一个包容的、和谐的、创新上进的城市,故用太极图案来象征其和谐与发展。而“太阳神鸟”雕塑则直接来源于金沙出土的珍贵文物,是巴蜀文明的代表。而带两条飞龙喷泉的鱼眼雕塑象征中华民族文化的两大主体文化黄河文化龙和长江文化龙。同时还设计了展现蜀文化的十二文化灯柱。由此可见,天府广场所选取的文化要素是十分多元的,甚至采用景观元素来代表两河流域的文化,这种过于宽泛的象征意义对

9、于广场核心内涵的确立是很不利的。 五 实体要素 空广场实体要素是广场功能及其文化内涵的载体,是空间品质的决定性因素。实体要素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5.1基面 面积广场面积大小是否适宜主要取决于它的功能定位,即人在广场上的主要活动形式,其次还与广场自身形式有关。功能形式越复杂,广场尺度可以相应增加。尺度过大则会显得空旷,过小则使人感到局促。国外历史上有名的广场面积多在0.5到5公顷之间。普通的感知经验证明,100米以上的距离对边围的把握已不再强烈,超过1公顷的广场已变的不再亲切。然而现代广场出于功能的要求大多尺度比较宏大。如天安门广场面积高达44万平方米,与其集会纪念的性质是密切相关的。天府广场

10、面积为8万多平方米。尺度较大,但由于它的等级较高,功能复合,空间组成形式丰富,所以还是比较合理的。 六 空间行为需求 空间的本质在于为使用者提供进行各种行为活动的场所。空间的丰富与否不仅在于它的组成形式是否多样,更重要的是它是否能够满足人们多样的活动需求。人的需求由低级到高级可分为以下几类: 6.1 生理需求 城市广场作为城市重要的开放空间,应遵循生态优先的设计原则,提供给市民良好的空间环境。应结合风向及日照,考虑广场的避风、挡雨及防晒,以及夜间的照明。还应安排座椅、卫生设备等基本设施以满足人的生理需要。同时眼睛的视觉需求也属于基本的生理需求。 天府广场基层由于围合感差并选择低矮的树篱作为绿化

11、而缺乏高大的乔木,因而避风及遮阳的功能比较差。地下一层恰恰相反,由于缺少阳光而显得过分昏暗,通高的部分则缺少休息的座椅。 6.2 安全需求 人在环境中总是偏爱在视野开阔并有利于保护自己的地方逗留。如在大树下、廊柱旁、台阶、墙壁、建筑小品等可依托的地方集聚。从空间角度考察,“依靠性”表明,人偏爱有所凭靠的从一个空间去观察更大的空间。这样的小空间既有一定的私密性,又可观察到外部空间的更富有公共性的活动,因而广场空间中应充分考虑到人对空间“依靠性”的需求。领域性是指个人或群体为满足某种需要,拥有或占有一个场所或区域,并对其加以人格化和防卫性的行为模式。人的领域性也是出于安全的需求,因而广场设计中座椅

12、等公共设施的安排应考虑人际关系的距离来满足人的领域性的需要。6.3 交往需求 城市广场最具魅力之处在于为市民提供了一个自由交往的空间,在广场空间中,人们可能处于同一行为目的或具相同行为倾向的人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体现出群聚性。按其群体人数及所需空间可分为以下几类: 重音重音是指在空间里具有特殊意义的构筑物,构成了一个城市广场的基本含义。拥有各种象征意义的重音越多,空间活动的方式就越复合。重音将观察者的视线引向自身,从而使空间产生轴向感。重音与广场的相对位置是自由的。可以是在广场内,也可以是在广场边围上,也可以是在广场外。广场外的重音如果不在广场空间轴线上,则会对其轴向性产生明显干扰。反之则会加强

13、空间的轴向性。天府广场的重音为其正北方向所对的市政府与科技展览馆。由于处于天府广场的中轴线上及两侧均衡分布,所以有助于加强空间轴向,并成为广场视线的焦点。市政府与科技展览馆同时也赋予天府广场一定的政治及展览的性质。 5.3 家具 城市广场的家具通常体现在空间的细化上,但有时也会对广场特性产生重要影响。它可以赋予广场一定的象征意义。其常见的形式有喷泉、雕塑、纪念物、树木、路灯、座椅等。它可以限定人的活动区域,从而起到组织活动的作用。 家具的影响力还受到边围及基面的影响。一般说来,基面和边围的影响力越弱,家具的影响力将越强。天府广场的家具对广场的空间及性质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它们是广场文化内涵最主要

14、的载体并起到了划分空间组织活动的作用。其主要类型有:雕塑、喷泉、绿化、水池、路灯及座椅。 位置与形态天府广场家具在广场中的位置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处于广场中央的起到空间控制作用的景观雕塑,呈点状分布。一类则是处于广场边界上的灯具等,起到界定空间的作用,呈线状分布。 高度与功能家具的高度变化很大,可以是低矮的座椅,也可以是高耸的纪念物。从人的视觉感受来看,眼睛的视高是一个分界线,低于视高的影响较小,可以被忽略,高于视线的家具可起到分割视线的作用。根据卢原义信的理论,当家具的高度小于0.3米时,其空间效果与地形变化相似;达到1.2到1.5米时开始具有划分空间的功能;当高度达到1.8米时它开始具有

15、了边围的一些特性。天府广场类似于基面的家具有水池和草坪,起到了划分空间和景观构图的作用。还有一些比较低矮的座椅和雕塑,为观赏者提供了游览和休憩的内容及设施。高于1.8米的家具有“飞龙喷泉雕塑”、“太阳神鸟”等作为中心景观的雕塑和起到界定空间作用的文化灯柱及广场路灯。 天府广场由边围向中心逐渐由比较私密向开放过渡,由内部交通流线划分为几个开放度不同的空间,以满足人们不同的交往需求。 6.4 自我实现需求一般城市广场尤其是市政广场的中心或者重音建筑物之前,通常是一个演讲或举行活动的舞台。人们在这里发表演说或表演节目,是展现自我的良好平台,而台下的听众或观看者也会成为活动的一部分,这种高度的参与性是

16、人们寻求自我实现的有效途径。是广场最为引人入胜的部分。因为空间中最为吸引人的还是人的活动。尤其是这种可以广泛参与并自我实现的活动。天府广场在这方面的功能并不突出。由于广场边上缺乏重音,而广场内部的中心位置又被“太阳神鸟”雕塑所占据,因而形成了一个离心的而非向心的空间。广场的主题内容是“物”而不是人。广场北侧科技展览馆前的附属广场在这方面更据优势。因此此次地震纪念活动的主要场所选在了后者而非天府广场。结语优秀的城市广场设计应体现为空间形体与活动方式的协调统一,即广场的实体要素可以有效的满足市民的空间行为需求。天府广场的设计有很多可取之处,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市民的生活。但如前文指出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可供其他广场设计时参考借鉴。+ 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