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电网施秉500kV变电站第二台主变扩建工程环评.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796658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69 大小:2.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电网施秉500kV变电站第二台主变扩建工程环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贵州电网施秉500kV变电站第二台主变扩建工程环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贵州电网施秉500kV变电站第二台主变扩建工程环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贵州电网施秉500kV变电站第二台主变扩建工程环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贵州电网施秉500kV变电站第二台主变扩建工程环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州电网施秉500kV变电站第二台主变扩建工程环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电网施秉500kV变电站第二台主变扩建工程环评.doc(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施秉500kV变电站第二台主变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公示本)建设单位: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编制单位:广西泰能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证书等级:甲级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2901号2014年10月 南宁1前言1.1项目建设必要性施秉500kV变电站于2007年6月投运,是贵州500kV电网中一个重要的枢纽变电站。根据最新收资情况,截至2013年底施秉变除了为镇远变、恒盛变、开怀变、九寨变、凯里变等220kV变电站供电外,还为青溪220kV变承担部分负荷。根据负荷预测及电力结果,在电网全解环情况下,2014年施秉变若不考虑合环运行,负荷将达到869MW,若不扩建第二台变,施秉变将不能满足凯里地区负荷发

2、展需要。为了满足凯里北部地区需求,施秉500kV变电站第二台主变扩建工程的建设是必要的。1.2工程简介500kV施秉变电站位于黔东南州施秉县甘溪乡刘家庄土桥组,西距施秉县城约17km,东距镇远县城约23km,站址北侧紧靠省道306,交通方便。500kV施秉变一期工程于2007年6月建成投运。本期扩建工程最终确定的建设内容包括:新增一台3#主变(主变容量1750MVA)及相应的电气设备,并对原进场道路进行改建。本期扩建主变工程在变电站围墙内预留空地上进行,无需新征用地;进场道路改建长度132.24m,需在围墙外新征地0.1328hm2。500kV施秉变电站扩建第二台主变工程工期约8个月,工程动态

3、总投资497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64.5万元,占总投资的1.30%。1.3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环评报告书主要结论本工程为500kV变电站扩建工程,施工期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有:水土流失、施工噪声、施工扬尘、施工排水对周围区域环境的影响以及交通影响等;运行期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工频电场、磁感应强度、无线电干扰、废污水、运行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等。本工程建设工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地区的电力发展规划、环保规划,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虽然项目的建设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但只要认真落实相关环境保护和减缓措施,落实环保的“三同时”要求,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

4、,本工程建设是可行的。1.4环评工作过程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于2014年5月初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2014年5月22日由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组织召开该工程的可研审查会,并通过评审,于2014年6月24日得到了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的可研评审意见(附件2),并于2014年7月完成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定稿。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和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本工程为500kV以上输变电项目,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为此,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委托我公司开展本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到委托后,2014年6月2日我公司组织有关环评技术人员深入现场进行调研,完成了对工程所在地区地形地貌、植被、周边敏感

5、点、社会经济等有关情况的调查并进行了公众参与第一次公告等工作,同时委托贵州铭诚生态监测有限公司进行了环境现状监测;2014年8月12日进行了第二次公告并于8月29日进行了公众参与调查工作。在此基础上以工程可研阶段设计资料和相关环评规范为依据,进行现状评价与影响预测分析,于2014年9月编制完成本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在本次环评过程中,得到了贵州省环保厅、黔东南州环保局、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凯里市供电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2总则2.1评价依据2.1.1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

6、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施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施行);(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施行);(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1日施行);(7)国务院令1998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8)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1997第18号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9)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1996年4月1日施行);(10)电力设施保护条例(1998年1月7日施行);(11)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1999年3月18日施行);(12)国家环境保护部令

7、2008第2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13)国务院国发200715号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14)环境保护部办公厅文件(环办131号)关于进一步加强输变电类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监管工作的通知;(15)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1999);(16)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1989);(1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1号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08年修订);(18)国务院令第591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11)。2.1.2有关的地方法规与环保规划(1)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2009年6月1日起施行);(2)贵州省人民政府

8、文件(黔府发199852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3)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黔府发200616号;(4)贵州省风景名胜区管理办法(1995年7月28日起施行);(5)贵州省“十二五”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专项规划(2012年);(6)氵舞阳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纲要(2008年)。2.1.3采用的环评技术导则和规范(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19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

9、J2.4-200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6)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10.3-1996);(7)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HJ/T10.2-1996);(8)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10)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2.1.4项目执行的设计规范本项目执行的设计规范见X227H表2.1-1X。表2.1-1 变电站工程设计规程规范一览表序号标准(规范

10、)名 称等级1DL/T5056-2007变电站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行标2DL/T5218-2005220kV500kV变电站设计技术规程行标3DL/T5352-2006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行标4DL/T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行标5DL/T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行标2.1.5工程设计文件施秉500kV变电站第二台主变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2014.7)。2.2评价等级、范围、标准、环境污染因子及环境保护目标2.2.1主要环境污染因子本期扩建主变工程是在500kV施秉变站区围墙内预留场地上进行,不再新增占地;进站道路改建需在站区围墙外新征

11、占地0.1328hm2。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可分为施工期影响和运行期影响,见X228H表2.2-1X。表2.2-1 变电站扩建主要环境影响时段主要环境影响施工期施工噪声影响;施工扬尘影响;施工废污水影响;生态环境的影响;水土流失的影响。运行期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影响;运行噪声影响。a)施工期环境影响变电站在扩建施工期间,由于基础开挖、运输车辆行驶、施工机械运行、施工人员安置等,施工区域将产生水土流失、施工扬尘、噪声、弃渣、生产废水、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本工程施工规模较小,施工场地位于站区围墙内,施工期各种环境影响的程度和范围较小,通过有效治理,施工结束后各种影响将逐渐消失。b)运行

12、期环境影响变电站运行期的主要污染因子有:运行噪声、工频电场、磁感应强度、无线电干扰和废污水等。1)运行噪声500kV变电站运行的噪声主要来自主变压器、电抗器、断路器及配电装置等电气设备的电磁运动和冷却风扇的空气动力运动,变电站噪声以中低频为主,噪声级一般在6575dB(A)。本期工程仅在变电站内新增一台主变及相应电气设备,局部区域噪声将有所增加,但总体变化不大。2)工频电场、磁感应强度变电站内正常运行时,高电压、大电流持续存在,高压线路、各电气设备附近分布有较稳定工频电场、磁感应强度;系统暂态过程(如开关操作、雷击等)中电压、电流的快速变化也能产生相应的电磁场。变电站内的工频电场、磁感应强度主

13、要分布于电气设备附近及配电装置的母线下。本期工程仅在变电站内新增一台主变及相应电气设备,本期扩建后,变电站周边电磁场强度会有所增加,但总体变化不大。3)无线电干扰变电站内各种电气设备、导线、金具、绝缘子串都是无线电干扰源,它们通过出线顺着导线方向以及通过空间垂直导线方向传播。本期工程仅在变电站内新增一台主变及相应电气设备,本期扩建后,变电站周边无线电干扰会有所增加,但总体变化不大。4)废污水本期工程无新增工作人员,因此也无新增生活污水排放。现有变电站值班人员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经位于主控楼北侧的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处理达标后外排。前期500kV施秉变已在主变压器区东侧设主变事故油池一座,高压电抗器

14、南侧设高抗事故油池1座,前期事故油池已按终期规模建设,其中主变事故油池容积为60m3,高抗事故油池容积为30m3,本期不需新建事故油池。当主变压器发生故障或检修时,会排出其外壳的冷却油,主变压器下铺设卵石层,四周设有排油槽与事故油池相连。万一主变压器发生事故时排油或漏油,所有的油水混合物将渗过卵石层并通过排油槽到达事故油池,然后通过油水分离,分离出来的油可大部分回收利用,剩余的少量废油渣由有资质的危险废物收集部门回收。2.2.2评价等级、范围、标准及评价因子2.2.2.1评价工作等级(1)电磁环境电磁环境影响是输变电工程运行期的主要环境问题,本期扩建工程对此进行重点评价,根据500kV超高压送

15、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进行评价。(2)生态环境本期扩建主变工程利用站址内原预留场地(约0.6968hm2),不需新征占用;改建进站道路部分需在站区围墙外新征占地0.1328hm2,工程总占地约0.8296hm2,小于2km2;此外,工程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生态环境敏感区,区域内未发现文化保护单位,工程所在区域属一般区域。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本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定为三级,仅进行简单分析。(3)声环境500kV施秉变电站位于乡村郊外,变电站外200m内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其

16、余乡村地区执行1类标准。项目声环境评价范围内有2处环境敏感点。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影响(HJ2.4-2009),噪声影响评价等级定为二级。(4)地表水环境本工程施工期生活污水产生量很小(约2.4m3/d),生产废水综合利用,不单独排放;本期扩建工程运行期不新增生活污水量。变压器如发生事故,事故排油进入事故油池,然后将油和水进行分离处理,分离出来的大部分油可回收利用,剩余的少量废油渣由有资质的危险废物收集部门回收。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93),本工程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低于三级,只作简单的环境影响分析。(5)环境风险本工程在500kV施秉变电站新增一组变

17、压器(主变容量1750MVA)。主变含变压器油约47.5t,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判定不属于重大危险源,且变电站运营单位建立有变电站事故应急处理预案,要求变电站发生事故时,变压器油排入事故油池,再由有资质的危险废物收集部门回收处理,严格禁止主变冷却油在事故后排出站外。500kV施秉变电站所在地区不属于环境敏感地区,因此,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见表2-4)判定本工程风险评价等级为二级。本工程变电站运行时不排放大气污染物,工程产生的污水量很小,几乎不存在污染地下水的可能,因此本报告不对空气影响和地下水影响进行分级评价。项目环

18、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确定见X229H表2.2-2X。表2.2-2 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表评价内容工作等级判 据建设项目情况生态环境三级依据HJ19-2011,工程位于一般区域,工程占地范围小于2km2。工程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生态环境敏感区,本期工程涉及进站道路改建,需在站区围墙外新征占地0.1328hm2,主要生态影响范围小于2km2。声环境二级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建设项目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为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规定的1类和2类地区。施秉变电站位于乡村郊外,变电站外200m内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其

19、余乡村地区执行1类标准。项目对声环境敏感目标的噪声增加量在3分贝以下,受影响人口变化不大。水环境低于三级依据HJ/T2.3-93,废水排放量远小于200m3/d。施工期生活污水产生量很小(约2.4m3/d),生产废水综合利用,不单独排放;本期扩建工程运行期不新增生活污水量。变压器发生事故时的事故排油进入事故油池,然后将油和水进行分离处理,分离出来的大部分油可回收利用,剩余的少量废油渣由有资质的危险废物收集部门回收。环境风险二级依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可燃、易燃危险性物质,非重大危险源,不位于环境敏感地区。本工程在500kV施秉变电站新增一组变压器(主变容量

20、1750MVA)。主变含变压器油约47.5t,不属于重大危险源,且500kV施秉变电站所在地区不属于环境敏感地区。2.2.2.2评价范围(1)工频电场、磁感应强度以变电站站址为中心,半径500m的范围区域内。(2)无线电干扰变电站围墙外2000m的范围内。(3)声环境变电站围墙外200m的范围内。(4)生态环境变电站周围300m的范围内。(5)环境风险500kV施秉变电站站区内2.2.2.3评价因子(1)现状监测与分析评价电磁环境:工频电场、磁感应强度、无线电干扰值;声环境:等效连续A声级;其它因子:生态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等。(2)运行期电磁环境:工频电场、磁感应强度、无线电干扰值;声环境

21、:等效连续A声级;水体:变电站运行期生活污水中的COD,变压器和高压电抗器事故时的废油;其它因子:生态环境影响等。(3)施工期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分析因子为施工噪声、施工扬尘、施工废污水、施工固体废弃物、生态环境、水土保持等。2.2.2.4评价标准根据本工程的污染特点和所在区域的环境功能区划分情况,经黔东南州环境保护局批准(附件3),本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中执行如下标准:a)空气环境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及其修改单(环发20001号)。b)声环境1)质量标准:施秉变电站周边200m范围内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

22、dB(A),其他乡村地区执行1类标准(昼间55dB(A)、夜间45dB(A)。2)排放标准:施工期变电站施工场界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昼间70dB(A)、夜间55dB(A)。运行期变电站厂界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c)电磁环境影响评价标准1)工频电场、磁感应强度限值执行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推荐值,以4kV/m作为居民区工频电磁评价标准,以0.1mT作为公众全天辐射时的磁感应强度评价标准。2)无线电干

23、扰参照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GB15707-1995),变电站高电压等级带电构架围墙外20m处,晴天条件下测试频率0.5MHz的无线电干扰限值为55dB(mV/m)。d)水环境地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变电站污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2.2.3环境保护目标500kV施秉变电站位于乡村郊外,根据现场调查情况确认,本工程变电站站址周边500m范围内有4处环境敏感点,分布于站址北侧、东北侧及东侧,均属于甘溪乡刘家庄土桥组。工程评价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区等生态敏感区域,也没有雷达站、调幅广播收音台、短波无线电

24、测向台站等无线电敏感目标。本工程周边环境保护目标见表2.2-3。表2.2-3 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项目环境保护目标行政区划与变电站相对位置与变电站距离敏感点特征主要影响因子施秉变电站扩建工程土桥组施秉县甘溪乡刘家庄土桥组北侧约30m1户,一层砖瓦房工频电磁场、噪声、无线电干扰东北侧约110m1户,在建砖混房工频电磁场、噪声、无线电干扰东北侧约490m果园看守房工频电磁场、无线电干扰东侧约310m1户,2层木板房工频电磁场、无线电干扰2.2.4评价工作重点本次评价以工程污染源分析及工程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分析为基础。评价重点:运行期针对变电站及敏感点进行工频电场、磁感应

25、强度、无线电干扰及噪声的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在对本工程建设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和预测的基础上,提出合理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消除或降低工程建设对环境或环境保护目标的不利影响,以满足国家相应环境标准的要求,并提出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为工程的环境管理提供依据。3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3.1项目名称规模及基本构成施秉500kV变电站第二台扩建主变工程包括:新增一台3#主变及相应电气设备;改建原进站道路。根据工程可研设计,本期不新增无功补偿装置。本期主变扩建工程位于变电站内前期预留空地上,本期不新征用地;进站道路的改建工程需在站外新征占地。本期扩建工程总投资为4970万元,工期约8个月,建设及营运管理单

26、位均为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本期扩建工程建设规模基本构成见表3.1-1。表3.1-1 500kV施秉变电站第二台主变扩建工程规模一览表序号扩建项目本期扩建规模1主变压器新增1台3#主变及相应电气设备2改建进站道路改建进站道路,长132.24m3.2变电站工程概况3.2.1变电站地理位置500kV施秉变电站位于黔东南州施秉县甘溪乡刘家庄土桥组,西距施秉县城约17km,东距镇远县城约23km,站址北侧紧靠省道306,交通方便。3.2.2 500kV施秉变电站前期工程概况3.2.2.1前期工程建设规模500kV施秉变电站现有工程建设规模情况如下:1)变压器容量2#主变压器1750MVA。2)电压等级

27、和出线回路数500kV电压等级:终期出线12回,目前已建8回,分别为黎平2回,福泉2回,铜仁2回,构皮滩2回;220kV电压等级:终期出线14回,目前已建7回,分别石坡1回,恒盛2回,开怀1回,镇远2回,清溪1回;35kV电压等级:无出线,仅连接站用变和无功补偿装置。3)无功补偿500kV高压电抗器:目前500kV施秉站装设两组90Mvar高压电抗器,装设在施秉黎平I、II回500kV线路施秉侧;35kV低压电容器:目前500kV施秉站未建设并联电容器;35kV低压电抗器:目前500kV施秉站2#主变低压侧装设3组60Mvar并联电抗器。3.2.2.2站区总平面布置500kV施秉变电站现有围墙

28、内占地7.885hm2。500kV配电装置布置于站区北侧,分别向东、西方向出线。220kV配电装置布置于站区南侧,向南侧方向出线。35kV配电装置、主变压器布置于站区中部,主控楼布置在主变压器西侧,变电站大门位于站区东北角。3.2.3 500kV施秉变电站本期扩建工程概况3.2.3.1本期扩建工程规模1)变压器容量新增一台3#主变,容量750MVA。2)电压等级和出线回路数500kV施秉变电站电压等级为500kV、220kV、35kV三级,各电压等级出线如下:500kV电压等级:将3#主变500kV侧接入第一串,与500kV备用线路构成不完整串,新增2台断路器。本期不新增500kV出线;220

29、kV电压等级:3#主变220kV侧接入原有预留间隔位置,并在前期预留位置上新建1个进线间隔,安装1台断路器。35kV电压等级:无出线,仅连接站用变和无功补偿装置。3)无功补偿本期扩建未新增500kV出线,因此,不考虑在500kV施秉变电站装设高压并联电抗器。本期未新增低压电抗器和低压电容器;500kV施秉变电站扩建前后及远期建设规模见表3.2-1。4)进站道路由于原306省道改建,改建后道路相比原省道往北移约8m,且比原道路路面标高较低,最大高差约3.2m。原省道306改建时已为500kV施秉变预留了一段道路,用于连接施秉变已建进站道路,现该预留道路不满足大件运输要求,本期扩建工程需对其进行改

30、建。改建方案为已建段进站道路不变,将原省道306预留道路段拓宽并将原沥青路面改成水泥路面,改建长度为132.24m,需在围墙外新征地0.1328hm2。进站道路改建工程已取得公路部门同意的意见。表3.2-1 500kV施秉变电站扩建前后及远期建设规模一览表序号项目名称现有工程规模本期扩建规模终期工程规模1主变压器1750MVA(2#主变)1750MVA(3#主变)3750MVA2500kV出线己建8回出线,分别为黎平2回,福泉2回,铜仁2回,构皮滩2回3#主变220kV侧接入原有预留间隔位置,并在前期预留位置上新建1个进线间隔,安装1台断路器,本期不新增500kV出线。终期12回220kV出线

31、已建7回出线,分别为石坡1回,恒盛2回,开怀1回,镇远2回,清溪1回本期扩建1个220kV进线间隔,安装1台断路器。本期不新增220kV出线。终期14回35kV电压等级无出线,仅连接站用变和无功补偿装置3500kV高压电抗器2组90Mvar高抗,装设于施秉黎平I、II回500kV线路施秉侧无/35kV低压电容器未建设并联电容器本期不新增660Mvar35kV低压电抗器主变低压侧装设3组60Mvar并联电抗器本期不新增960Mvar4进站道路32m长,宽8m132.24m长,宽约10m/3.2.3.2扩建工程总平面布置及建设面积500kV施秉变电站扩建工程电气总平面布置与前期相衔接,新增部分电器

32、设备。本期主变扩建工程在现有变电站围墙内预留场地进行(利用站内面积约0.6968hm2),不新增占地;改建原进站道路长132.24m,需在围墙外新征地0.1328hm2。站区施工建设面积0.8296hm2,相应的配套工程如主控楼、电源、供水等均已建成,本期不再考虑。500kV施秉变电站前期工程场地已平整完成,本扩建工程土石方主要来源于路基开挖、主变基础、设备构架基础、设备支架基础的开挖等,总开挖量为2770m3,总填方量为2290m3,临时弃土480m3,详见表3.2-2。表3.2-2 500kV施秉变电站第二台主变扩建工程土石方平衡表 单位:m3序号项 目挖 方填 方临时弃渣1站区扩建区20

33、9017703202进站道路改建区680520160合计27702290480工程产生临时弃渣480m3。施工期间站区扩建区临时弃土拟暂时堆放在站区内的空地上,平均堆高为1.0m,需占地0.03hm2,施工结束后平铺在站区场地内;进站道路改建区开挖出的弃渣主要为原道路路面材料,拟暂时堆放在进站道路一侧,后期作为改建进站道路路基填筑材料,需占地0.01hm2。根据工程施工规划布置,本期扩建工程用地总面积0.8696hm2,详细占地面积见表3.2-3。表3.2-3 500kV施秉变电站第二台主变扩建工程建设面积一览表 单位:hm2序号项目名称行政区划占地性质占地类型占地面积1站区扩建区施秉县甘溪乡

34、永久建设用地0.69682进站道路改建区施秉县甘溪乡永久交通用地0.1328临时0.0103临时弃土堆放区施秉县甘溪乡临时建设用地0.030合计0.86963.2.3.3本期扩建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500kV施秉变电站第二台主变扩建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X231H表3.2-4X。表3.2-4 500kV施秉变电站第二台主变扩建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项 目 名 称单 位数 量备 注1静态万元4904动态万元49702本期工程建设面积hm20.8696(永久0.8296,临时0.040)3挖方m32770填方m32290弃方m34803.3前期工程环评及竣工环保验收及环保设施情况3.3.1前期

35、工程环评情况500kV施秉变电站始建于2006年3月,2007年6月完成建设并投运。一期工程内容包括新建750兆伏安主变压器1台,500千伏出线4回(至铜仁2回、福泉2回),220千伏出线6回,60兆乏低压并联电抗器2组。2005年9月,贵州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完成了施秉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并于2005年11月获得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批复(环审2005900号,详见附件4)。2006年11月,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以环审2006569号关于“十一五”黔电送粤500千伏交流施秉至贤令山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对500kV施秉变内扩建2回500kV出线至500kV黎平变进行了批复(

36、见附件5);2008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以环审2008576号关于构皮滩水电站500千伏送出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对500kV施秉变扩建2回500kV出线至构皮滩水电站进行了批复(见附件6)。3.3.2前期工程竣工环保验收情况2008年11月,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委托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对施秉500千伏输变电工程进行环保验收工作,于2010年11月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验收意见的函(环验2010294号,详见附件7),认为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合格。500kV施秉变扩建500kV出线至500kV黎平变和构皮滩水电站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正在委托开展中。3.3.3现有工程环

37、保设施情况根据现状调查,站区各项环保设施目前运行良好,主变压器布置在站区中部,设置防火墙隔离,主变下方铺设卵石层,四周设有排油槽与主变事故油池相连,主变事故油池布置在主变场地东侧,容积为60m3;高压电抗器布置在站区东部,高抗各相之间设置防火墙隔离,高抗下方铺设卵石层,四周设有排油槽与高抗事故油池相连,高抗事故油池布置在高抗场地南侧,容积为30m3。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布置在主控楼北侧,处理规模0.5m3/h,现运行情况良好,站内生活污水经处理后用于站区绿化,不外排。站内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和事故油池有效运行,变电站运行至今未发生污染事件或扰民事件,不存在环保遗留问题。主控楼及门卫室设置了垃圾收集箱

38、,变电站运行工作人员及门卫产生的生活垃圾通过垃圾箱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变电站生态恢复良好,主控楼周围、主控楼及站区内围墙边作为重点绿化区,主要?种植低矮灌木及草坪。站址附近为较平坦的缓坡地带,大多为耕作旱地,部分为果园,主要种植有玉米、桃子、李子、沙梨等,站外护坡种植草坪。500kV施秉变电站已建环保设施情况见图3.3-1,站区内外生态情况见图3.3-2。主变事故油池高抗事故油池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垃圾收集箱图3.3-1 500kV施秉变电站已建环保设施现状主控楼周边绿化站区外边坡及绿化站区外生态现状站区外生态现状图3.3-2 500kV施秉变电站站内及周边生态现状3.4工程特点及环境影响因

39、子分析本工程为变电站扩建工程,环境影响因素较为简单,在施工期主要为施工噪声、扬尘、废污水及生态影响等,运行期主要为电磁场及噪声等,具体见图3.4-1。噪声、扬尘、废污水、固体废物、生态影响,水土流失土石方施工基础浇筑噪声、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变电站电气设备安装工程验收投入运营变电站含油废水图3.4-1 施工期工序流程图3.4.1施工期环境影响因子分析本工程施工期的主要污染因子有:施工扬尘、施工噪声、土地占地、施工排水以及水土流失等。(1)施工扬尘施工时,站区场地平整、主变压器基坑开挖回填、临时土方堆放、进站道路路基开挖等均会扰动土地、翻动土壤,在干燥天气下,尤其是大风天气下容易产生扬

40、尘。同时材料和设备运输也会产生扬尘影响。施工扬尘为无组织排放,受施工方式、设备和气候等因素制约,随机性和波动性较大,其影响有暂时性、局部性的特点。(2)施工废污水本期扩建工程仅扩建主变及对改建进站道路长132.24m,扩建规模较小,因此本扩建工程施工废水量很少;施工期施工人员约30人,生活污水产生量约0.12m3/人d,施工人员每天生活污水产生量约3.6m3/d。(3)施工噪声施工期噪声污染源主要是各种机械设备产生的噪声、车辆行驶产生的噪声和施工作业的噪声。机械设备的单体声级一般均在80dB(A)以上,这些设备的运转将影响施工场地周围区域声环境的质量。各施工阶段的主要噪声源及其声级见表3.4-

41、1,施工各阶段的运输车辆类型及其声级见表3.4-2。 表3.4-1 各施工阶段的噪声源统计(距声源5m处) 单位:dB(A)噪声源声级dB(A)挖土机81.0混凝土搅拌机80.0起重机70.0表3.4-2 施工期各交通运输车辆噪声排放统计声源大型载重车混凝土罐车、载重车轻型载重卡车声级dB(A)95808575(4)固体废弃物本期扩建工程总开挖量为2770m3,总填方量为2290m3,临时弃渣480m3,其中站区建设区产生的临时弃土320m3,进站道路改建区产生的临时弃渣160m3。站区内临时弃土在施工结束后平铺于站内,进站道路改建产生的临时弃渣作道路路径填筑材料,工程不产生永久弃渣。另外,变

42、电站扩建工程施工中会产生废包装材料、废建材等建筑垃圾。本扩建工程在施工高峰期施工人员约30人,生活垃圾产生量约0.5kg/人d,共15kg/d,本期工程不设施工临时生活区,仅在现场设置垃圾桶,施工人员产生的少量生活垃圾经统一收集后,运至当地已有的垃圾存放池。(5)水土流失本扩建工程用地总面积0.8696hm2,其中永久占地0.8296hm2,临时占地0.040hm2,土建施工的土方开挖、回填,及土方的临时堆放等,将扰动地表,增加水土流失量,对场地的水土保持产生影响。3.4.2运行期环境影响因子分析变电站运行期的主要污染因子有:工频电场、磁感应强度、无线电干扰、废污水、运行噪声等。(1)工频电场

43、、磁感应强度和无线电干扰500kV变电站内的工频电场、磁感应强度主要产生于配电装置的母线下及电气设备附近。在交流变电站内各种带电电气设备包括电力变压器、电抗器、断路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避雷器等以及设备连接导线的周围空间形成了一个比较复杂的高电场,继而产生电磁场,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电磁影响。变电站内各种电气设备、导线、金具、绝缘子串都是无线电干扰源,它们通过出线顺着导线主向以及通过空间垂直导线方向朝着变电站外传播干扰;站内各种电气设备亦可能产生局部电晕放电,产生无线电干扰。本期扩建工程仅新增一台容量为750MVA的主变压器及相应电气设备等,无新增出线,扩建后500kV施秉变主变容量达2

44、750MVA,其站区外电磁场影响有所增加,但总体变化不大。根据以往的监测结果,同等容量500kV变电站围墙外的磁感应强度均小于0.1mT,除了线路出线下方区域外,围墙外的电场强度均小于4kV/m,0.5MHz无线电干扰水平均小于55dB(V/m)。(2)运行噪声500kV变电站运行期间的噪声主要来自主变压器、电抗器和室外配电装置等电气设备所产生的电磁噪声、变压器冷却风扇产生的机械噪声。变电站的噪声主要以中低频为主,噪声水平一般在6575dB(A),本期扩建工程完成后变电站内噪声源及源强见表3.4-3。表3.4-3 本期扩建后变电站设备噪声(1m处)工程名称性质本期建成后规模主要污染源名称数量声

45、级dB(A)500kV施秉变电站扩建2750MVA主变压器2组75500kV配电装置8组55220kV配电装置7组50高压电抗器2组70低压电抗器3组60(3)废污水变电站运行期产生的废污水主要为值班人员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现500kV施秉变平均每班值班人员为4人,另加上值班门卫1人,按生活污水产生量约0.12m3/人d计,值班人员生活污水产生量约0.6m3/d。生活污水主要来源于主控制楼、警传室,主要污染物为COD、BOD、SS。500kV施秉变前期工程已在站区主控楼北侧装设有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该设施处理规模0.5m3/h,现运行情况良好,站内生活污水经已有的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用于站区绿化,不外排。本期扩建工程仅新增一台主变压器,不增工作人员,无新增的生活污水。当变电站主变压器发生故障或检修时,冷却油将排入具有油水分离功能的事故油池内,分离出来的油回收利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