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制修订管理.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798004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3.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标准制修订管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国家标准制修订管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国家标准制修订管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国家标准制修订管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国家标准制修订管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家标准制修订管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标准制修订管理.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国家标准制修订管理及系统操作有关要求,2,技术委员会的任务,负责标准的草拟,参加标准草案的审查工作。负责起草单位应对所订国家标准的质量及其技术内容全面负责。,3,任务(续),负责组织制订本专业标准体系表,提出本专业制修订国家标准的规划和计划建议。根据批准的计划,协助组织本专业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和复审工作。组织本专业国家标准送审稿的审查工作,对标准中的技术内容负责,提出审查结论意见,提出强制性标准或推荐性标准的建议。负责组织本专业国家标准的宣讲、解释工作;对本专业已颁布国家标准的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本专业标准化成果奖励项目的建议。,4,技术委员会的职责,结构体系表质量内容先进适用文本简

2、洁易用过程公开透明审查协商一致公正,5,职责(续),质量项目建议符合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符合立项要求(立项原则、项目建议书、标准草案或大纲)符合技术委员会的规划避免重复立项复审,6,职责(续),速度计划复审效益实施国家安全产业进步人民利益,7,第一部分,国家标准制定程序,8,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国家标准管理办法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程关于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管理的实施意见国家标准制修订经费管理办法,9,国家标准制定程序,国家标准管理办法第一章 总则第二章 国家标准的计划第三章 国家标准的制定第四章 国家标准的审批发布第五章 国家标准的复审第六章

3、 附则,10,国家标准制定程序,ISO/IEC Directives,Part 1 Procedures for the technical workGB/T 16733-1997 国家标准制定程序的阶段划分及代码GB/T 1.2-XXXX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2部分:标准制定程序,11,几个概念,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委行业标准化主管部门部门具有行业管理职能的行业协会中央企业技术委员会或技术归口单位主要起草单位,12,国家标准制定程序,九个阶段:GB/T 16733-199700 预阶段10 立项阶段20 起草阶段30 征求意见阶段40 审查阶段50 批准阶段60 出版阶段90 复审阶段

4、95 废止阶段,13,00 预阶段,动议单位对标准化对象进行研究及必要的论证,提出新工作项目建议技术委员会根据立项条件对新工作项目建议进行审查技术委员会提出制修订国家标准项目建议和标准草案或标准大纲并进行网上申报报主管部门主管部门审核后提交国家标准委,14,公开征集制度,国家标准计划项目实行常年公开征集制度任何单位、个人均可向行业部门、技术委员会或直接向国家标准委提出项目提案;行业部门、技术委员会和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按照立项条件进行审查,提出项目建议;直接向国家标准委提的项目提案,由国家标准委委托行业部门或技术委员会进行可行性研究。被采纳的,委托有关行业部门或技术委员会提出项目建议。,15,立

5、项条件,符合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和标准化工作有关规定;符合国家标准立项范围和指导原则;市场和企业急需,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对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推动作用;政府急需,对规范市场秩序有推动作用;符合国家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政策;同现行国家标准没有交叉;属于申报单位的业务范围;提交国家标准草案;完成期限不超过三年。,16,10 立项阶段,国家标准委对立项建议进行初审拟立项的项目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国家标准委处理意见和协调后,确定计划项目项目下达给行业部门或直属技术委员会,17,工作模式,项目建议全部实行网上申报,不处理文件申请网上申报系统全年开放,随时接受申报申报项目时须同时提交项目建议书和

6、标准草案项目在国家标准委网站上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项目下达给行业部门或直属技术委员会的同时在国家标准委网站上公布行业部门或技术委员会转发计划到负责起草单位,18,20 起草阶段,组建标准起草工作组开展标准起草工作直至完成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稿及其附件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稿及其附件报归口单位起草阶段时间周期不应超过10个月,19,工作要求,主要负责起草单位对所订国家标准的质量及其技术内容全面负责按GB1标准化工作导则的要求起草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同时编写编制说明及有关附件,20,编制说明内容,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协作单位、主要工作过程、国家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等;国家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国家标准主

7、要内容(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的论据(包括试验、统计数据),修订国家标准时,应增列新旧国家标准水平的对比;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果;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及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或与测试的国外样品、样机的有关数据对比情况;与有关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作为强制性国家标准或推荐性国家标准的建议;贯彻国家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渡办法等内容);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21,30 征求意见阶段,技术委员会组织项目

8、的征求意见工作征求意见稿分发范围包括技术委员会有关委员以及有代表性的单位和个人,必要时向全社会征求意见,也可多次征求意见工作组对意见进行综合分析修改后提出标准草案送审稿及其附件征求意见阶段时间周期不应超过5个月如需要,可申请延期或终止计划,22,工作要求,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及有关附件分送技术委员会委员及有代表性的单位。包括主要生产、经销、使用、科研、检验等单位及大专院校等和个人征求意见,期限一般为2个月被征求意见的单位应在规定期限内回复意见,逾期不复函,按无异议处理工作组应对征集的意见进行归纳整理,分析研究和处理后完成意见汇总处理表和国家标准草案送审稿等提交技术委员会审查。必要时可重

9、新征求意见,23,40 审查阶段,技术委员会或技术归口单位组织国家标准项目的审查工作会审和函审两种方式(强标须会审)原则上应协商一致。必要时可修改送审稿后再次进行审查形成会议纪要或函审结论工作组对审查意见进行综合分析修改后提出标准草案报批稿及其附件时间周期不超过5个月如需要,可申请延期或终止计划,24,工作要求(技术委员会审查),由技术委员会组织标准审查技术委员会对标准中的技术内容负责应将标准送审稿提交全体委员进行审查应在会前一个月或投票前两个月,将标准送审稿及其附件提交给审查者审查时原则上应协商一致。如需表决,必须有全体委员的四分之三以上同意方为通过,25,工作要求(技术委员会审查),审查通

10、过的标准送审稿,由主要负责起草单位根据审查意见进行修改,提出标准报批稿及其附件,送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审查通过的标准报批稿,技术委员会有权提出复议和修改意见标准报批稿经技术委员会复核报主管部门主管部门审核后行文报国家标准委,26,工作要求(非委员会审查),未成立技术委员会的,由主管部门或委托技术归口单位组织进行审查应有各有关部门的主要生产、经销、使用、科研、检验等单位及大专院校的代表参加审查,使用方面的代表不应少于四分之一对技术、经济意义重大,涉及面广,分歧意见较多的国家标准送审稿应采用会议审查方式,27,工作要求(非委员会审查),会议审查原则上应协商一致。如需表决,必须有不少于出席会议代表

11、人数的四分之三同意为通过;函审时必须有四分之三回函同意为通过会议代表出席率及函审回函率不足三分之二时,应重新组织审查写出会议纪要,附参加会议的单位和人员名单负责起草单位根据审查意见提出国家标准报批稿及其附件报主管部门主管部门审核后行文报国家标准委,28,50 批准阶段,国家标准委组织对标准报批稿及相关文件进行审核与贸易有关的强制性标准报批稿需要向WTO秘书处通报国家标准由国家标准委统一编号、批准发布如需要,可在此阶段终止计划,29,工作要求,主管部门将国家标准报批稿及相关文件的纸质版本送国家标准技术审查部审核同时在“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管理信息系统”中上报电子版文件与贸易有关的强制性标准报批稿需

12、要向WTO秘书处通报国家标准批准发布后如需更改(出版之前),应报国家标准委批准,30,国家标准发布模式,国家标准的批准发布实行公告制度公告发送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技术监督局、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及直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中国标准化杂志上刊登在国家标准委网站上公布,31,60 出版阶段,中国标准出版社负责国家标准的编辑审查出版过程中发现标准技术内容有疑点或错误需更改时,须经国家标准委批准国家标准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32,国家标准的修改,国家标准在实施过程中发现个别技术内容有问题,必须作少量修改或补充时,由负责起草单位提出国家标准修改申请,经技术委员会或技术归口单位审核,报主管部门审查同

13、意,备文报国家标准委批准以国家标准修改通知单的形式发布,33,90 复审阶段,国家标准实施后,应当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对国家标准适时进行复审复审周期一般不超过五年复审结果继续有效修订废止,34,工作要求,由制修订国家标准的技术委员会或技术归口单位负责复审工作复审应广泛征求技术委员会和相关使用方的意见国家标准复审结果报国家标准委确认复审结果的处理不需要修订的国家标准确认继续有效需修订的提出修订国家标准项目建议确定废止的国家标准,公告废止,35,国家标准复审内容,是否符合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市场和企业是否需要,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对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推动作用;是否符合国家大

14、政方针、政策措施,对规范市场秩序有推动作用;是否符合国家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政策;是否同其他国家标准有矛盾;国家标准的内容和技术指标是否反映当前的技术水平和消费水平的要求,36,95 废止阶段,经复审后确定为无存在必要的国家标准予以废止国家标准委发布废止公告,37,周而复始的过程形成闭环,38,指导性技术文件(GB/Z),为仍处于技术发展过程中(如变化快的技术领域)的标准化工作提供指南或信息,供科研、设计、生产、使用和管理等有关人员参考使用而制定的标准文件适用范围:技术尚在发展中,需要有相应的标准文件引导其发展或具有标准化价值,尚不能制定为标准的项目;采用ISO/IEC及其他国际组织(

15、包括区域性国际组织)的技术报告的项目。制定程序与国家标准制定程序相同发布后三年内必须复审,以决定是否继续有效、转化为国家标准或撤销,39,快速程序(FTP),正常制定程序基础上省略起草阶段(B)或省略起草阶段和征求意见阶段(C)的简化程序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项目,B;等同采用国外先进标准的项目,B;现行国家标准的修订项目,C(B);现行其他标准转化的项目,B。快速程序申请应该在立项阶段,40,计划项目的阶段管理,技术委员会每年两次向国家标准委报告计划项目执行情况阶段进展及时提交采用网络方式提交项目进展情况,41,计划项目的调整,国家标准计划项目执行过程中可以进行调整,包括:项目延期(最多2次,每

16、次1年);项目撤销;计划内容调整。必须提出正式申请,国家标准委批准未批准调整的计划项目,依照原计划工作,42,经费,国家标准制修订经费管理办法国家标准制修订专项补助经费 根据计划项目确定补助经费管理单独核算,专款专用使用范围报送项目实施情况和经费使用情况 监督检查 格式细节,43,第二部分,“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管理信息系统”网络操作有关要求,44,四个阶段,计划申报阶段管理标准审批标准复审,45,几个概念,“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管理信息系统”分为外网和内网两部分外网用户分为直接上报用户和间接上报用户主管部门和直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为直接上报用户,委托管理的技术委员会为间接上报用户,其上一级是业务主

17、管部门所有用户的最上层级是国家标准委,46,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管理信息系统,47,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管理信息系统,48,申请计划流程1,技术委员会申报计划项目可采用两种途径进行:模板申报方式将项目建议书和标准草案打包上报,适合多项标准的申报网上直接填报在计划汇总栏目中以增加项目的方式直接填写,49,申请计划流程2,计划项目上报:在计划上报栏目中点击“上报”按钮后,项目报到主管部门,50,申请计划流程3,主管部门审批项目,51,项目查询,技术委员会通过项目查询菜单实现对申报项目的查询和跟踪,52,内外网数据交换,53,阶段管理流程1,计划确认计划下达后主管部门首先对计划项目进行确认,然后技术委员

18、会进行确认,项目进入起草阶段发现计划存在问题请及时将计划退回标准委,54,阶段管理流程2,阶段处理定期提交标准制定进展的阶段信息,包括起草阶段、征求意见阶段和审查阶段项目调整在标准制定过程中提出调整、终止的申请(目前此栏目已经关闭,项目调整申请采用纸制方式进行),55,标准审批流程1,标准上报标准进入审查阶段之后,即可进行标准上报的填报操作,56,标准审批流程2,填写申报单修改及填写项目基础信息上载相关电子文档标准报批稿要求使用Word格式文件,以便后续工作中保留修改痕迹,57,标准审批流程3,报送上级部门必须进行的操作,58,标准审批流程4,主管部门审批审批不通过的项目退回技术委员会审批通过的项目,必须执行“上报标准委”的操作完成项目的审批,59,项目查询,技术委员会通过项目标准审批栏目中的已上报项目查询实现对报批标准的查询和跟踪 查询结果项目当前所在位置和标准委责任人,60,标准复审流程,国家标准复审上报复审结论复审审批结果,61,内外网数据交换,技术委员会和主管部门的操作在外网进行审查部、出版社和标准委都在内网上工作内外网数据每天晚上进行交换理论上向内网提交的数据第三天才能在外网上查到,62,实用小窍门,63,结 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