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制度.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799465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制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制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制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制度.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质 量 管 理 制 度XXXXXX经理部XXXX年X月目 录1、施工测量复核制度2、施工图现场核对制度3、施工技术交底制度4、开工报告申请制度5、分包和劳务用工管理制度6、材料、设备进场检验及储存管理制度7、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质量检查、申报、签认制度8、定期检查、季节性检查、日常检查制度9、成品保护制度10、关键岗位培训,持证上岗制度11、质量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制度12、施工工艺流程设计、试验制度13、质量信息管理制度14、基础技术资料管理制度15、接口管理制度施工测量复核制度1、本项目施工测量实行经理部、工区二级复核制,经理部、工区分别对其复测的内外业成果负责。2、经理部负责对设计

2、单位移交给施工单位的GPS点、导线点、线路中线控制点、水准点高程进行复测,编写复测报告报监理、设计、咨询单位签认后,方可作为施工的依据。3、根据施工需要,对GPS点、导线点、线路中线控制点、水准点在设计单位交桩的基础上进行加密时,加密点的测量由经理部组织工区负责实施,由第二人进行复测,测量与复测人对其成果的正确性负责,确认无误后报监理检查确认。4、施工过程中的中线测量、高程测量、施工放样测量,施工过程检测,监控量测、质量检测测量及竣工测量,均由工区负责,并由第二人进行复测,测量与复测人对其成果的正确性负责,确认无误后报监理检查确认。5、经理部负责对工区重要测量成果进行抽查测量,并对其抽查测量成

3、果的正确性负责。6、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测量内外业成果都必须由第二人复测或复核,凡未经复测或复核的成果不能作为施工的依据。7、经理部将不定期对工区测量复核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对不执行测量复核制度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施工图现场核对制度1、收到XXXXX的路基、挡土墙、桥涵、隧道等施工图后,经理部工程部、工区技术部门立即学习、熟悉、核查设计图纸,同时进行现场核对。2、工区技术部门现场核对施工图(路基、挡土墙分段,桥梁、涵洞、隧道分座),填写“施工图现场核对表”报经理部,工程部整理、汇总并经经理部总工程师审核后,报局指、监理及设计单位。3、施工图现场核对必须由技术负责人组织实施,通过施工图现场核对工

4、作完善和优化设计。4、凡未经过施工图现场核对的工程,严禁开工。5、经现场核对、需对施工图进行优化的工程,待优化设计图到位后方可施工。6、经理部工程部、工区技术部门妥善保存核查报告、与之相关的会议纪要或书面答复等资料。施工技术交底制度1、本工程的施工技术交底分两级进行:经理部总工程师组织工程部、安质部等有关部门,对工区管理及技术人员进行总体施工组织、重点工程施工方案、方法和关键工序、 工艺及质量标准、注意事项等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工区技术部门向作业班组进行施工图、施工方法、工艺、质量标准、安全、环保、水保、文物保护要求,构筑物的结构尺寸、平面位置和高程进行详细技术交底。2、经理部技术交底采用书面形

5、式,工区签字后工程部保存交底资料。工区技术部门必须向作业班组书面技术交底,交接双方签字确认,工区技术部门妥善保存交底资料备查。3、单位工程开工前,工区技术部门必须向作业班组进行工程结构尺寸、平面位置和高程等详细技术交底,其书面交底资料经工区技术负责人审核,无误后签发。4、经理部工程部对工区落实技术交底制度情况每月进行一次检查,特殊情况可酌情增加检查次数。开工报告申请制度1、标段工程、单位工程严格执行开工报告审批制度。2、标段工程各项准备工作充分完成、具备开工条件后,由经理部填写工程开工申请报告单,报监理、建设及咨询单位审批。单位工程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具备开工条件后,工区填写工程开工申请报告单,

6、经理部审核后报监理、建设及咨询单位审批,经批准后转发到工区,工区根据批准的工程范围开工。3、开工报告必须在建设单位规定的时间内上报。4、未经监理、建设及咨询单位批准而擅自开工,经理部追究施工单位有关人员责任,造成后果由该单位自负。分包和劳务用工管理制度1、本项目所有工程绝不允许分包,也不允许将单位工程按工序分解进行分包。2、为加快施工准备工作进度,尽快形成铁路主体工程施工态势,对于不涉及铁路主体工程质量的施工便道、便桥、生产生活临时房屋,临时电力线路,供水管路,施工场地建设,可进行工程劳务分包,但对分包项目的工程质量必须严格管理。3、在铁路主体工程施工过程中,各工区可适量雇佣部分劳务人员补充到

7、作业班组。4参加劳务人员必须年满十八周岁,身体健康能胜任生产岗位,必须持有关单位准予劳务的证明和乙方确认的身份证副本,此部分文件交工区备案。5、外部劳务人员使用前各用人单位必须先与劳务人员签定劳务用工合同,并明确双方的权力和义务、工资待遇及工资发放时间。所有外部劳务人员应分散到各作业班组,纳入本单位作业班组进行管理,不得将外部劳务人员集中组成作业班组独立作业。经理部要保证劳务人员的工资费用按时结清,不得拖、欠劳务人员工资。6、所有外部劳务人员进场后必须先进行安全教育,上岗前要先经过岗前技能培训,并经安全及技能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正式上岗使用。7、进行特殊工种工作的人员需要具备国家承认的特殊工种

8、许可证,并将复印件交工区备案。8、工区要指派现场施工员、安全员负责劳务人员的现场施工管理及安全管理;对于不服从施工管理人员管理的,对其进行教育后不能改正的可上报经理部将其辞退;同时指派专业技术人员协助现场施工员指挥劳务人员的生产,确保产品质量,避免在生产中产生窝工、误工、返工事件。9、对劳务人员的费用结算不得以完成施工工程数量的形式结算,应以工作日和工日单价的形式结算,否则视为分包。10、参加项目工程施工的劳务人员的劳保、保险等费用由工区支付或在签订劳务合时,在合同中明确指定费用支付方。11、对于参加施工人员的安全事故,工区负有管理责任。对于经过安全教育、岗位培训的劳务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不按工区

9、的有关安全规定或违章操作而导致发生的安全或质量事故,由责任方负责。12、劳务人员在使用过程中要进行动态管理,施工员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提出劳动力数量的补充和减员;在施工过程中要定期对劳务人员进行安全、质量以及生产相关知识的培训,加强劳务人员的生产效率。13、加强施工现场劳务人员管理,做好工区用工台帐记录,做到有据可查。工区要定期的对工程劳务费用进行核算,对各分部、分项工程劳务费用进行对比,确保工程成本。14、对于现场劳务人员要采用限额领料制度,现场施工员对材料严格控制,避免材料丢失、浪费。15、经理部每月对各工区进行一次分包和劳务用工情况检查,对于违反本制度的单位进行严厉处罚。材料、设备进场检

10、验及储存管理制度1、构成工程实体的各种材料进场后都必须进行质量检验,未经检验的材料不允许使用,检验不合格的材料应清除施工场地。2、材料进场后,不同品种的材料应隔离储存保管,对材料的品种、规格、产地、数量、进场检验情况进行标识。3、钢材储存应进棚,不得直接摆放在地面上,距地面高度不小于20cm。4、水泥储存应入库,距地面不小于20cm堆码,底部应设置防潮层,储存时间不超过规定期,堆码高度不超过规定值。5、砂、各种规格的碎石存放场地事先进行硬化,确保在存储期内不受污染。6、由业主统一招标采购的材料,各施工单位不得在统一招标中标厂家以外的任何厂家购买,否则视为不合格材料。7、测量、检测、试验仪器进场

11、后必须进行标定,未经标定的仪器不得投入使用。8、各施工设备进场后应进行状态和性能检验,要确保设备状态良好,性能满足施工需要。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质量检查、申报、签认制度工程质量验收必须严格按照现行的质量验收标准对已完成的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质量进行检查、验收。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分别填写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报请监理核查签认。1、检验批完成后,由作业工区专职质量检查工程师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组织专职质量检查工程师检查验收,填写检查验收记录并签认。2、分项工程完成后,由作业工区专职质量检查工程师组织作业区技术负责人进行自检,在自检合格基础上报请

12、监理工程师组织技术、质量负责人检查验收,填写检查验收记录并签认。3、分部工程完成后,由工区专职质量检查工程师组织施工、技术负责人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技术、质量负责人检查验收,桥梁基础、隧道衬砌分部工程进行验收时,应报请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参加,并填写签认检查验收记录。4、单位过程完工后,施工单位进行组织自检,自检合格认为达到验收标准后,报请经理部组织工程部、安质部及有关人员进行复查,复查确认达到验收标准后,由经理部向局指提交工程验收报告。定期检查、季节性检查、日常检查制度1、经理部每季进行一次综合大检查,对各单位进行综合考核,第一名获得“XXXX”流动红旗并予以奖励。2、

13、在夏季到来时,气候炎热,高温施工时经理部每周进行一次大检查,以消除隐患;雨季施工做好防洪检查,工区每天检查一次;冬季施工时做好防冻措施,经理部每周检查一次。3、经理部由安质部牵头,进行日常巡查;工区做好日常检查,成品保护制度1、各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形成成品后,直到正式交付接管单位以前,均由各工区对其进行成品保护,保护期内,要确保成品的外表和内在质量不受损害。2、各工区应根据各自工程情况制定详细的成品保护措施和制度,将各成品保护责任落实到人,确保每件成品有人进行保护。3、各成品保护人对其保护的成品安全情况进行不定期的检查,一旦发现所采取的措施有不完善之处,应立即对以前的措施进行加强和改正。4、因

14、责任人失职造成成品内外质量受损的,根据成品受损情况对责任人进行经济处罚,并由工区对成品进行修复。5、经理部不定期对成品保护情况进行检查。关键岗位培训,持证上岗制度1、凡参与本项目施工的主要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试验人员、特殊工种,都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各单位应列出上述人员具体名单,制定培训计划实施培训。2、培训学习的主要内容有:现行的施工规范、质量验收标准、客运专线施工指南、XXX运专线建设管理文件,有关施工操作规程,施工工艺流程等。3、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工区负责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技能培训。4、凡未经过培训的人员一律清除出场,不许参与本项目施工。5、经理部每月一次对各工区培训持证上

15、岗情况进行检查,对违反培训持证上岗制度的单位,将责令限期整改。质量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制度1、本项目实行工程质量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制度,凡出现工程质量事故,从施工班组到工区,工区到经理部进行逐级上报,出现重大质量事故,经理部还应向公司、监理和局指报告。2、一旦出现工程质量事故,应成立由施工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质检负责人、工程试验负责人组成的质量事故调查处理组,对质量事故的大小程度,产生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写出书面调查报告,由调查处理组制定处理方案,必要时,还应报监理、设计、局指批准,根据批准的处理方案进行处理。3、所出现的工程质量事故,未调查处理小组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做出处理方案之前不得轻率进

16、行处理,否则将要对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4、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完成后,还应对处理的效果进行观测,观测结果应逐级上报。施工工艺流程设计、试验制度1、开工前,各工区技术部门结合业主的工艺试验大纲应进行各工程、各工序施工工艺试验,进行流程设计,设计完成后报经理部审核批准,必要时报监理和局指审核批准方可交付实施。2、施工工艺流程设计在实施过程中,如发现有不够合理的地方,由工区技术部门对其进行修改完善。3、凡未进行施工工艺流程设计的工程或工序,不允许进行施工,经理部将在施工前进行检查,对违反施工工艺流程设计制度的,将责令限期整改。4、经理部试验分站、各工区试验室必须按照审定的规模配齐合格的试验人员和设备,及

17、时完成各工区的试验任务。5、各工区必须配足能满足工程试验工作所需的试验人员,试验人员必须经过工程试验培训考试合格,并做到持证上岗;各工区应配备必要的试验工具,仪器设备。6、进场材料必须按规定不同的批次、送检频率取样进行质量检验;检验结果报监理审核签认。未经质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材料一律不许使用。7、浆砌片石、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必须按规定做砂浆、混凝土试件送试验分站做质量检查试验。8、钢筋焊接,路基每一填层都必须按规定取样进行焊接质量、填筑密度试验,建筑物地基也必须做承载力试验。9、所有的试验资料都必须妥善保管备查,经理部不定期对试验工作进行检查。质量信息管理制度1.为确保本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有

18、效运行,建立高效畅通的质量信息网络体系,保证质量信息作用的充分发挥,特制定本制度。2.质量信息是指内外环境对本项目质量管理体系产生影响,并作用于质量控制过程及结果的所有相关因素。3.建立以安质部为中心,各相关部门各工区为单元的信息反馈、传递、分析及处理的完善的质量信息体系。4.通过多渠道、多种形式收集质量信息。5.安质部负责质量信息体系的正常运行,对质量信息进行及时的收集、汇总、分析、传递、处理,并负责对质量管理信息的处理进行归类存档。6.质量信息的收集必须做到准确、及时、高效、经济。7.安质部按季填写“工程质量信息报表”并上报主管领导,对异常、突发的重大质量信息要以书面形式,在24小时内及时

19、向主管负责人及有关部门反馈,确保质量信息及时畅通传递和准确有效利用。8.部门应相互协调、配合,定期将质量信息报安质部,经安质部分析汇总后,以信息反馈单方式传递至执行部门。基础技术资料管理制度1、基础技术资料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单位都必须指定专人对技术资料进行管理。2、资料管理人员应建立资料管理台帐,工区技术资料按照单位工程划分分别装盒或装袋保管。经理部技术资料按照各专业分类由各专业工程师保管,管理文件类由专人保管,其他人员使用时实行借阅制度。3、对技术资料的收发应进行收发登记,收文人应在登记表上签名确认。4、施工原始记录资料必须由工区主管技术人员记录、收集、整理,施工原始记录必须与施工同步进行,确保记录的数据、日期真实准确。工程日志按照规定格式、内容进行填写。5、凡纳入工程档案的技术资料、试验资料、工程竣工后一个月内完成资料整理组卷,因此,各单位要组织足够的人力负责资料收集和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